教育教學實踐心得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教學實踐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教學實踐心得1
一、實施激勵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導和引發,由于小學低年級教學對象一般為7周歲至10周歲的青少年,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的引導,善于帶動課堂的活躍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善于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這樣學生會信心增強,所以教師平時要多創造機會給學生,讓學生互相討論,比如課堂提問、數學小游戲、數學作業表揚、數學競賽等。當學生在學習中碰到困難,心情感到沮喪時,教師應該伸出援手幫助、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堅定學生的信念,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
小學生在學習中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學習起來非常努力,對不感興趣的知識不求進取甚至放棄。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善于運用生活中有情趣的現象或者問題設置有趣的數學問題,另一方面也要善于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發現學生心情有波動時要通過與他們談心以達到調整情緒的目的。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勇于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二、手腦并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數學一直被視為一門枯燥、抽象的學科,我們如何激發小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對問題感興趣又能達到拓寬思維空間的作用呢?那就要他們既動手又動腦。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我先讓學生拿出學具用擺面積單位的方法求得例題中長方形的面積,當學生對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有所了解時,我再慢慢的、層層的講解,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學會觀察學具,開動腦筋,總結規律。最后,通過認真的觀察思考,自己總結歸納出長方形面積= 長×寬。這樣讓學生多動手又動腦,學生大多數都能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數學原理,并且能用原理解決另外一些實際問題,做到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創設情景,培養學生探索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的期盼。同時,因為探索即是科學的也是數學的生命線。所以,只有在教學各個環節上善于創設情境訓練,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索和創新意識。例如:上課前,應用情景導入的方式,以故事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如,師:今天是唐僧的`生日,請來他的徒弟猴哥、豬哥及沙增。生日晚餐即將結束時,唐僧端來了一個大蛋糕,豬哥在一旁,看著蛋糕已經流口水了,伸手就要抓,猴哥連忙制止,說:“豬哥平時吃的東西最多,這次蛋糕要分下,每個人要吃一樣多。”唐僧連連點頭表示同意。此時沙增想“以前吃包子和水果時好分,現在只有一個蛋糕,如何分才能公平呢?每一份又是多少呢?”問題一出來,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出主意解決問題。在同學們的積極辯論中,不僅很自然的引入了新課,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積極探究。顯然,這種有趣的故事情境創設,激發起學生的求知心理。
四、善于質疑,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善于質疑是推動思維不斷擴展的一種科學方法。創新的實質就是要勇于提出問題,質疑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我認為,成功的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只是讓學生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提出問題。因此,在課堂上,學生應當積極主動的一方,以主人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要給學生營造寬松活躍、和諧的氛圍,敢于放手,讓學生大膽去質疑、去發現、去探索,鼓勵學生探索真理。
五、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筆記習慣、交流討論習慣
閱讀對于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不僅學好語文需要加強閱讀,數學也是需要加強閱讀,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并且教會他們閱讀方法,讓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并且布置好預習作業,并及時檢查預習情況。
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小學生在課堂上保證認真聽講的同時,要做好課堂筆記,特別是要記下難點和重點,這樣能夠在課下自己體會課上聽不懂的知識點。教師要加強筆記的檢查,通過檢查筆記,促進學生對筆記的重視和質量保證。
彼此間的交流討論有助于思維火花的碰撞。通過交流討論,能夠更好的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同時有助于學生擴散思維空間。教師不要一上講臺就“單刀直入”講個不停,教師的工作是適時點撥,讓學生自己理清思路,最后運用數學知識點表達出來,從而培養學生交流討論的習慣,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不單單只是這五種,還有很多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涵養,博覽群書。同時,一方面要努力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空間,另一方面還要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新的了解。要在實踐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改封閉式的教學為指導學生“開放式”學習。素質教育的實現任重道遠,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在教學思維上的更新,才能把素質教育滲透在數學教學中。
教育教學實踐心得2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當我認真接受了繼續教育后,聯系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評課”與“議課”的區別:“議課”是圍繞觀課說收集的課堂信息提出問題、發表意見。
“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有“主”“客”之分;“議”是參與者圍繞共同的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說了算”的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地位和失語狀態。“評課”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為獻課取向,執教者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獻課取向,不但不怕出現問題,而且鼓勵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
二、“評課”不能流于形式:在教學中,各自形式的公開課、觀摩課等等。
常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現,隨之而來的評課卻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設計好的表格上打個分,有的是表揚為主,做好好先生,還有的是被動發言,敷衍了事,說幾句好話,提一點希望,這些現象在我們的教學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覺得在教學中,作為我們一線的老師聽課評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踐,為了更好地改進教學,如果都說些沒有意義的話,那評課還有什么意義呢?課堂教學終究是一線老師自己的事情,我們需要的是評課者真實的心聲,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有所理解,同時有所接受,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付諸于行動。
三、“議課”非常有意義。
“議課”是圍繞觀課所收集的課堂信息討論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促進反思的過程。“議”強調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利和傾聽、理解對方的義務。“議課”我覺得更能讓老師得到提高,更能有說服力,因為有時評課者并不了解學校的情況、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進度等情況,往往對上課者提出的要求過高,這樣如果只評不議,也許會讓老師覺得委屈,甚至不理解,從而打擊了積極性。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讓授課者說話,讓評課者更能點中要害,不僅可以得到參與者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更是對教師改進課堂、促進專業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敬業奉獻、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短短的幾個字卻很精練的寫出了作為一個合格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
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勞的。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有人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的崇高評價和美好贊譽。世人給教師帶上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當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為這頂“花環”增添光彩。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就必須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的性格,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工作時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來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印象,言傳身教比單純說教有效百倍。
五、愛生應有九需要:
1、智慧
2、尊重
3、寬容
4、懲罰藝術
5、教育藝術
6、批評藝術
7、發現
8、鼓勵
9、微笑
教育教學實踐心得3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教育事業認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乃至教師已經對“填鴨式”的“教”和“說教式”的“育”持否定態度。更傾向于要求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注重師生的互動等教學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并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中,這對于教師來說,單純的“教好書”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發展,時代賦予了教師更艱巨的歷史任務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學為基礎,改進教學效果,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教師應從創新教學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自身良好的心理學知識基礎是教育好學生的根本保證
多少年來,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師是教學生讀書的,教師的職責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就長遠的教育發展方向和趨勢來看,任何一個學生、家長都希望教師是一個有感情的人,而不僅是一架教書的機器。韓愈曾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其真正內涵并不單單在于傳道和授業,更為重要的是解惑。這不僅需要教師了解學生不懂的知識,為學生解決他們所不明白的學習疑問,更需要教師理解學生的心理。郭沫若說“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讀書把活人讀死,活讀書把死書讀活”。為了教學生讀好書,教師僅僅有課本的知識還遠遠不夠,還應該懂得心理學。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對教育的長期效果非常關鍵。
2、教師對學生情況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學生的先決條件
俄羅斯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教育者想從各方面去教育一個人,那么,這就應當從各方面了解這個人……教育者應當努力了解一個人,看他在實際上究竟是怎樣的人,了解他的一切優點和缺點,他平素的一切瑣細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所以說,教學的中心與重心是人,教師首先要了解教育對象,才能有效地實施教育、教學。多渠道接觸學生,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經濟狀況,家庭教育,社會影響,思想動態,知識層次以至個人性格、特長、交往、愛好等等,做到對學生的思想、學習心中有數。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求教師要有熱愛教育事業、寓教于樂的敬業精神,更要求教師要從學生心理的角度去認識學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通過各種渠道認識每一個學生的不同之處,不能籠而統之地把所有的教育對象都認為是相同的“學生”,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心理反應,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育教學實踐心得4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我能結合《綱要》,不斷探索、研究、領會其中的精神,樹立了新的教育觀念,尊重每一個孩子,能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努力為幼兒提供一個可發展、可探索的環境,并不斷將新的理念與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實際行為中。
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使我重新認識了新的課程觀,讓我明白:幼兒的一日活動均為實現教育目標而組織安排,它具有整合性、開放性、生活性、活動性、審美性和趣味性一體化的特點。因此在活動中我努力將一些知識以直接經驗呈現給幼兒,通過游戲、日常活動及相關事物的輔助作用,使幼兒所學習的知識更實際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從一個“實踐型”教師轉變為一名“思型”教師,重視觀察孩子、學會解讀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動,我都會考慮到幼兒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讓幼兒真正的成為活動的主體。
能堅持把幼兒的發展放在首位,樹立“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的觀念;能留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表現,善于捕捉孩子的尋常時刻,并加以正確的分析、判斷,不斷提高自身觀察記錄的能力;能認真做好家長工作,及時將幼兒的在園情況饋給家長,使每個家長安心工作。能積極開發利用海島資源,開展教育教學的實踐研究;能據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認真制定好各類計劃,及時的記錄好饋信息;能深刻領會二期課改精神,并以新的課程觀指導實踐;能經常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經常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當然,在這過程中我不斷尋找自己的不足,不斷充電,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完善自己,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回顧過去的一年,雖不曾有什么輝煌的成績,但總是盡著自己的職責,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地工作著。
工作中,我認真學習《規程》、《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二期課改的精神,樹立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規程》和《綱要》精神,理論聯系實際,充分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因地制宜地創設兒童發展的、積極的、支持的`環境,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使每個孩子獲得發展。
本學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我復學習上海市03歲嬰幼兒教養方案,并向其他幾位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我又參加了趙赫老師的托班教育的研討班的學習,努力走進23歲孩子的生活、學習中。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特別喜歡開汽車,我就利用孩子的興趣,結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經驗,為孩子設計了開汽車的教學游戲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自由選擇“加好”喜歡的“汽油”,引導孩子觀察不同的“汽油”在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跡,還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動地積極投入,得到了組內老師的肯定。
作為家教指導員,我和其他老師一起仔細作好家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籌劃、組織、實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導活動。在03歲社區嬰幼兒家教活動縣級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師一起設計組織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動,還和其他老師進行了有關家長對孩子的指導行為的現場教研,得到了與會老師的好評。
今年,我和徐金葉、施云豪兩位老師結成師徒帶教關系。為了使兩位老師更快地成長,使我貌同進步,在平時我們密切配合,相互觀摩,切磋教育教學的方法,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徐
老師的課件制作能力較強,我們就一起探討課件制作等多媒體技術在課程中的運用,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幼兒獲得最程度的發展。施老師對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行為特征能較好地把握,能根據孩子的特點開展適宜的活動。我就向她請教有關托班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尋找孩子的最近發展區,關注孩子的興趣需要,創設相應的環境,切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我們還一起進行課題研究,助他們的課題順利開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論文《影響幼兒好問好表現的家庭因素及其對策研究》在縣德育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市德育論文評選一等獎;《培養中班幼兒學會關心的實踐研究》獲科研成果二等獎;我設計的礁《家鄉的風景》獲全國EPD礁評比三等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我的座右銘,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教育教學實踐心得】相關文章:
教育實踐心得06-06
教育實習實踐心得11-19
教育實習實踐心得04-24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實踐05-30
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心得體會01-27
教育教學實踐心得體會(精選15篇)01-03
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探究05-03
四力教育實踐心得06-06
道德教育實踐心得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