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心得體會(精選3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生物教學心得體會1
我叫劉繼紅,是山東省東明縣第一初級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生物教學工作,二十多年的生物教學生涯,甘苦自知。淚水有過,歡笑有過,迷茫困惑,欣喜執著,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但無論如何,我始終堅持,不曾放棄過。為承前啟后,我將自己生物教學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雖然淺薄,但還是希望與諸位同仁共勉。
1、理念的更新
多年來,我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也認為生物學教學與其他學科一樣,過分強調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掌握知識,獲取高分,似乎只有這樣才是成功的教學。但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這種教學理念造就的只是精英,它不能面對全體學生,是教育的不公平體現。初中生物的教育對象應該是面對全體學生,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所有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這就要求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我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并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中心思想,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多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環境密切聯系的課外知識。
因此,教師并不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是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知識只是培養學生素質的一種載體。新教材對教師角色的定位發生了質的改變,大大推動了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例如,新教材中補充了大量生物學家探究科學奧秘的艱辛歷程,孟德爾、達爾文、沃森、克里克等不懈探索真理的精神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對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外,大量的“課外讀”和“研究性學習”,對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品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這些內容都不是考試的重點,但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及可持續發展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經歷了困惑和努力,我漸漸探到生物教學的本質。對生物教學的內涵也做了深刻的思索,不再像以前一樣不加鑒別全盤接受。對于教參和名家案例也漸漸能做出自己的判斷,取舍之間也有了自己的法度,對因人因材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再是別人的傳聲筒,講課也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聲音。隨著理念的更新,課堂教學中有一些東西悄無聲息地加入了進來,自己的教學也真正走出課堂,走入生活!
2、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強調,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新精神,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是實踐生物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我積極探索,努力學習,認真實踐,終于使自己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本質的轉變。拋棄了早已習慣的滿堂灌、填鴨式的“結構化”“封閉式”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完全監督和控制教學活動的行為。積極采用“非結構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努力探索用探究模式組織教學活動,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這樣一來,我課堂教學設計的空間變大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更加頻繁,有時還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學形式多樣了,教學氣氛活躍了,教學效果也就更滿意了。如在實驗教學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經給出了實驗方案,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有點探究活動,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須的原料嗎?”只是給學生提出問題,其他部分如制定方案、實施方案、實驗結果分析、得出結論等都要靠學生獨立完成,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探究能力。
3、細節的深入
細節決定成敗,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細節,力爭在細節上做到完美。如:我注重調節情緒,注重讓學生勞逸結合,把握最佳教學時間等,以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人不可能總是處于良好的情緒之中,教師不能因一時的情緒低落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我時刻注意合理調節情緒,保持良好教學心態,始終給學生以積極向上的模范影響,搞笑組織學生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努力避免課堂中提不起精神,低聲慢語,不僅造成學生聽不清,還會導致學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或雖精神十足,但語速過快,學生根本反應不過來,說了也白說的現象。
注重勞逸結合。課上效率亦可課下抓。古語說得好: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只有保持時間運籌上的彈性,才能更有效率,才能持久。為了不讓學生出現腦力疲勞,我努力調動學生課下充分休息,讓學生理解“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建議學生在課間到室外去活動,散散步,聊聊天,以便為下一節課的高效學習打基礎。
把握最佳教學時間。據心里學家研究,一節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前5分鐘到20分鐘。所以,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我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后在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時間內均有所獲。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做不了參天大樹,我甘做一棵小草為大地獻上一抹新綠,即使化作塵埃,我也愿意讓大樹更高更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長路漫漫,對于未來,我堅信:在追求理想、實現理想的征途中,我度過的將是一個無悔的人生!
生物教學心得體會2
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高效課堂的模式,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以下談談我對生物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一、指導學生做好生物課堂筆記
做課堂筆記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有的同學作筆記不得要領,影響了教學效果。例如一些成績不理想,不愿意動筆,能聽懂就萬事大吉的同學,他們根本不做筆記;還有的同學盲目做筆記,他們的筆記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記流水帳;還有的同學是單一的答案式筆記,他們不是記錄老師解答問題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結論。針對這些情況,指導好學生做好筆記顯得是那樣重要。
二、教學的情境創設要積極、新穎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所謂教學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教學條件和教學規律合理的選擇情境創設的方式。結合本人的教學過程,認為情境創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通過設問創設情境。
就是要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問題可由教師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觀點,故意設疑或設置障礙,有意出錯,把學生中常見的錯誤認識提出等;也可以讓學生設計問題,讓其他同學回答、搶答或咨文自問自答等。
2、通過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
這是生物課保持活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有突破性變化,能有效的節約時間,增加教學質量,全面的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引導學生獨立地探索和發現,相互討論和研究,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經過長期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討論創設情境
討論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組織學生有的方矢的展開定向式討論;可以緊緊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有爭議的問題自由討論;可以把學生分成幾組進行辯論或討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做調研式討論。在討論中,討論的主題要鮮明。學生唱主角,積極思考探究。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當好導演,有效的控制討論的內容、方向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態,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三、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好多同學進入中學后對生物的學習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學,對此教師要盡快改變這種狀況,針對鄉鎮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從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及學習方法入手,提高他們的成績。
1、建立興趣小組,培養學生能力
我們建立了以學生為主的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每周集中活動一次,活動分三個階段。一是給他們演示趣味性和娛樂性較強的實驗,如教師象魔術師一樣演示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實驗。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氣讓其變渾濁的實驗等等。增強了實驗的趣味性。二是給他們器材,讓他們模仿做實驗。三是開放實驗室。大部分同學都能獨立完成課本中的有關實驗。教師利用小組活動時間帶領部分同學到野外去采集了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大量的動植物標本和圖片(攝影小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生物知識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制定學習計劃,進行針對性輔導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應不失時機的主動接近學生;搞清知識上的差距,幫助其制定學習計劃,并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利用課余時間補差糾錯,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做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補習和落實,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師課前、課中、課后的各個環節
1、教師在課前備課要真正做到備教法、備教材、備學生,精選教法,潛心鉆研教材。找準每一節課的重點、難點。注意每節課與前后知識的連貫性,精心設計練習題和每堂課的板書設計,在備課中體現出對后進生的轉化,分析每一位同學的情況,看他們在本節課中可以回答哪些問題,真正做到顧及全部。
2、上課時要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教師只是針對性的指導。在學生的思維或語言產生障礙時,教師采用精練恰當的語言進行點撥,幫助學生突破障礙,使之思維進程加快,語言表達流暢。讓學生分組討論,質疑問難,在討論中把重點難點解決掉。
3、課后教師要做好每堂課的課后小結。課后小結是常規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每上完一節課,都要把這節課的經驗和教訓記錄在教案上,在記錄是要把課堂上的成功經驗、失誤之處以及教學感悟等及時地記錄下來,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時、經常、全面的做好課后小結,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生物教學心得體會3
初中生物的教育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這就要求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我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并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中心思想,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的,多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環境密切聯系的課外知識。
在中學生物學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新精神,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是實踐生物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動用探究模式組織教學活動,能較大程度地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果。
我是一名剛上生物課的老師,對教材還不是很熟悉,特別是對知識的系統性還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作為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教材對于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不能作為教學的絕對依賴。從上崗這段時間來看,我覺得我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系統地進行研究,要知道在整個初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么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以后的教學中,通常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
【生物教學心得體會(精選3篇)】相關文章:
中職生物教學探析論文07-15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精選7篇)03-09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22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精選15篇11-23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精選6篇)03-03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23
生物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2-29
初中教師生物教學反思08-26
生物教學論文參考文獻06-17
生物實驗教學計劃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