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童心燦爛 詩意飛揚”——習作課仿寫兒童詩《夏天好》。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向大家展示這節課:一教材分析、二學情分析、三教學目標、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在我們小學語文的教材里,有很多情趣盎然的兒童詩,《夏天好》就是其中的一首,它是小學語文版教材第六冊的課文,這首詩表現了孩子們在夏天里繽紛多彩的快樂生活,詩句簡淺易懂,生活氣息濃郁,語言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這首詩的作者是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他的詩就像他寫的歌詞一樣,沒有涂脂抹粉的句子,都是直來直去的大白話。我選擇這首詩讓孩子仿寫,恰恰看中的就是這簡單的語言中所蘊涵的趣味和魅力,能給孩子帶來心靈的共鳴和快樂。
二、學情分析
“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這是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觀。而我們的母語教學中,詩教太少太少!這節習作課就是以孩子喜歡的詩歌為“火種”,喚醒孩子的“童心”,點燃他們的“詩心”,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學生的習作就是一個從仿到創的過程,我設計仿寫《夏天好》就是以“簡單有趣”為切入點,降低習作的門檻,吸引孩子邁進詩歌創作的大門。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學生學情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學會欣賞詩歌,充分感受詩歌的韻律美、結構美、畫面美。激發仿寫詩歌的興趣。
2、聯系自己生活中的快樂畫面,仿照詩歌的語言寫一寫,學會欣賞和評價別人的習作。
3、在欣賞和評價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教學設計
圍繞以上目標,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賞詩韻、想畫面
要想會寫詩,首先得學會欣賞詩。我設計了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欣賞詩歌。1、讀中欣賞。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充分體現了朗讀的`重要性。我出示全詩,讓孩子有感情得讀、有節奏地朗讀,讀后說說詩和平常的課文有什么不同?讀后有什么感受?再給詩句找找韻腳,感受詩歌朗朗上口的特點。
2、游戲欣賞。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我設計了一個“押韻接龍”的游戲。老師快速的讀出詩句中押韻的詞組,學生接讀,如夏天好、半山腰、一聲叫等,說完詩中的詞組,我又啟發學生動腦筋編押韻的詞組進行接龍,如吃水餃、放鞭炮、隨風飄等。這一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感受押韻寫法的樂趣,鍛煉孩子的動腦能力和積累語言的能力,同時又為仿寫詩歌提供了語言素材。
3、唱中欣賞。自古以來,詩大多為歌而作,詩和歌是分不開的。我找到一首學生熟悉的曲子,帶著他們把詩歌唱出來。這么一唱,學生對詩歌韻律的感受更進一步加深了,學習的興趣更濃了。
4、畫面欣賞。我讓學生聯系詩的內容發揮想象,把簡短的詩句又還原成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這一設計讓孩子體會到詩是這樣的貼近生活,他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寫成詩,這樣,孩子還會覺得寫詩難嗎?
第二環節:說童趣、激詩興
每個季節,孩子的生活都留下了快樂的畫面,你喜歡什么季節?這個季節有什么快樂的回憶呢?讓孩子聯系自己的生活,自由地說一說。然后以大家都喜歡的冬天堆雪人的畫面為例子,師生合作,仿編出一節詩歌。如有的學生會這樣說冬天:北風呼呼地吹,下起了鵝毛大雪,地上全白了,我們在雪地上堆雪人真快樂……我引導學生你能仿照詩的語言把剛才的景色說得更有詩意嗎?比如說成“冬天好/北風吹來雪花飄”是不是又押韻,又簡練呢?你還可以用上擬人的手法寫的有趣些呀,比如 “北風唱歌雪舞蹈/大地爺爺穿白襖”。經過老師的引導和示范,學生有了創作的靈感,一個個躍躍欲試。你一句,我一句,一節童趣盎然的小詩就誕生了。如 -----這時,學生會感受到寫詩原來并不難呀,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創作的熱情大大地激發起來,我趁熱打鐵,開始了第三個環節。
第三環節:憶生活、寫童心
這是學生動筆仿寫詩歌的環節,我出示習作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快樂的心情,帶著寫詩的興趣,帶著美好的回憶,進行仿寫詩歌的創作。教師巡視輔導,了解學生寫作情況。
第四環節:評童詩、品詩味
孩子們一篇篇稚嫩的作品完成了,他們翹首期盼的就是老師和同學的欣賞和肯定。也許他們的作品不會很完美,詩意也不是那么濃,但這正如嬰兒的蹣跚學步,需要充滿鼓勵的扶持和小心翼翼地呵護。我會充分尊重他們的語言感受,堅持“多就少改”的原則,以欣賞為主,適當修改。讓孩子純真的童心在一行行稚嫩的小詩中盡情綻放,讓詩意的種子在一行行稚嫩的小詩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欣賞完后,老師即興作一首詩,目的在于激勵全體學生,讓課堂在濃濃的詩意氣氛中結束。如:今天好/遠方的客人來我校/同學們寫詩興趣高……
總之,以上四個環節由賞到說,由說到寫,由寫到評,環環緊扣,循序漸進。力求創造一節扎實而又富有詩意的習作課。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說課,盡管不夠完美,但是也算是一個大膽嘗試。我相信,熱愛詩歌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我希望我的學生都能成為這樣的人。更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評委和老師的寶貴意見,讓我在詩教的路上走得更遠。謝謝!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宇宙的另一邊》是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閱讀訓練的重點是“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學生在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想象的神奇。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陳詩哥的一本兒童繪本《宇宙的另一邊》的一部分內容。文章充分發揮想象,設想了宇宙的另一邊和我們這一邊完全相反的事情,激發了學生想象大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吁”這個生字,會寫“淌、秘”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說說課文都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試著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什么秘密。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說說課文都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是本課的重點。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試著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什么秘密是本課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朗讀感悟法。文章語言新奇有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辦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教師要巧妙地借助課件,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激發想象。
2.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3.發揮想象法。啟迪學生聯系生活,充分發揮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邊還有哪些新奇的事情會發生,開拓學生思路。
四、說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趣導入
師: 在宇宙的另一邊到底有什么?有像這邊一樣的國家、一樣的城市、一樣的街道、一樣的孩子嗎?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學習呢?那里的孩子會看見什么樣的自然風景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探索宇宙另一邊的秘密吧。
板書:宇宙的另一邊。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2.課件出示生字,指導學生認讀。
會寫的字:淌 秘 密 棟 梯 鈴 乘 緒 篇 越
會認的字:淌 秘 棟 吁 緒 篇
3.老師范讀讀課文,注意感情和節奏。學生跟讀。
4.根據問題,再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對學生讀得不對的地方及時指正。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課文是如何宇宙另一邊的世界的呢?請試著劃分段落,并總結段意。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發了“我”無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終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邊神奇的數學課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 被宇宙另一邊的世界迷住了。
四、認真朗讀課文第1—5自然段,同桌之間互相提問,解答彼此的
疑問。
1.這個“秘密”真的是星光告訴“我”的嗎?是什么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
這個“秘密”不是星光告訴“我”的,而是“我”看著浩瀚的星空,感覺宇宙是那樣的廣袤而神秘,從而引發了“我”對宇宙的無限遐想。
2.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這里的倒影指的是什么?(PPT出示倒影的圖片,讓學生聯系生活理解倒影的意思)
“倒影”是指倒立的影子。它與景物自身總是相反的。所以宇宙另一邊的世界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樣,與“我”這邊的真實世界是相反的、相對的。
3.你覺得在宇宙的另一邊,還有哪些與這邊不一樣的自然現象?
預設:
師:通過讀前文我們知道宇宙另一邊有和我們一樣的世界,但是那個世界里發生的事情和我們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相反,開動你們聰明的小腦筋想一想,還會有哪些奇妙的事情發生?
生1:在宇宙這的一邊,候鳥要飛去南方過冬,在宇宙的另一邊,候鳥都得飛去北方過冬。
生2:在宇宙的這一邊,大樹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在宇宙的另一邊,大樹邁開腿到處跑,喜歡呆在哪里就呆在哪里……
五、品讀課文第6—9自然段,充分發揮想象。
1.播放課文第6—9自然段范讀錄音,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同桌之間互相提問,互相解答。
2.“我”為什么感到有些尷尬?
因為“我”想象中的宇宙另一邊的世界太神奇、太美好了,“我”沉浸其中,都忘了“我”正在上語文課。老師發現了“我”想得入出神的情態,所以“我”感到有些尷尬。
3.“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兩枝”,再乘以“春雨貴如油”,還可以等于什么?快想一想,說一說吧。
師:這樣學乘法真是有趣,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還可以等于“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哪位自信的小朋友可以大膽地舉手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六、品讀課文第10—12自然段,充分發揮想象。
在宇宙的另一邊,他們的習作課還會寫什么?會怎樣寫?
在宇宙的另一邊,在習作課上,如果要寫花,就得閉上眼睛,想象花的.樣子,然后慢慢地變成一粒花的種子,生根、發芽,沐浴陽光雨露,最后看誰的花開得最美,花開得越美,習作的分數就越高。
七、串聯線索,整體回顧。
1.讀完課文,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宇宙另一邊的世界和“我”這邊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八、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和同學交流,看誰想得更奇妙。
預設:
生1:當我考60分的時候,宇宙另一邊的他會不會考90分呢?
生2:在宇宙的另一邊,果樹倒著長在半空中,它們的根努力靠近太陽,吸取更多的能量,樹上結出了更多更甜的果實。一陣風吹過來,蘋果呀、梨子呀、棗子呀撲騰撲騰往下掉。地上的小朋友可開心啦,拿起小籃筐,撿了這個又裝那個。
2.課下搜集《宇宙的另一邊》這本書的其他作品讀一讀,并把自己覺得想象奇特的地方摘抄下來和同學交流。
九、課文小結
本文描寫了“我”的對宇宙的無窮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邊是這邊的倒影,在那個世界中自界萬物與這邊截然相反,課堂更是新奇有趣……想象妙趣橫生,展現了一個美好的童趣世界。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莊子的這首《秋水》讓人過目難忘,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也是一篇文質兼美又內蘊童真童趣描寫秋水的佳作《秋天的雨》。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5冊第三組的一篇抒情散文。
課文以秋雨為線索,把秋天眾多景物巧妙地串聯起來,從整體的角度上帶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發展趨于成熟,對秋天、秋雨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鑒于此,我結合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新字生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感受秋天的美,激發學生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基于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
教學重點為:抓住重點詞句,感受秋雨的神奇,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學難點為:品味文本中被藝術化了的優美語言,積累、內化語言。
二、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為了有效地實現上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以導激情,以讀悟情,以寫抒情”的教法,引導學生“用心靈去感受,用情感去體驗,用想象去補充”,力求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品詞析句法”和“朗讀感悟法”進行學習,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曾用‘讀占鰲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語文教學中讀的作用。課文詞章優美,抓住‘讀’,以讀代講,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形成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說教學過程
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依據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我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聽樂賞景,揭示課題。
我利用多媒體資源,播放鋼琴名曲《秋日私語》,并隨樂出示一組秋景圖,讓學生聽著優美的曲子欣賞秋天的美景。欣賞完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對秋天的感想,我再相機引出課題。這樣一來,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順學而導,以學定教,一開始就奠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為深入文本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從整體入手,既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三年級的學生在閱讀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速度,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說說你都讀懂了什么?解決了哪些疑問?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復述下課文,說說課文從哪幾方面寫了秋天的雨?這樣,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感知的基礎上,我順勢引領學生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第三環節: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首先,我讓學生潛心會文,感受文本優的美語言,引導學生直奔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這篇課文有好多語句寫的相當精妙,讀一遍是不夠的,多讀幾遍,看看哪些詞,哪些句子,讓你回味無窮。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在書上圈一圈、劃一劃、寫一寫,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還可以讓學生小組說一說、議一議,充分營造學生自學思考和與文本對話的良好氛圍。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4
教材分析:本單元的課文是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編排的,其中有感人至深的關愛動物的文章,有寓意深遠的保護植物的動人故事,分別從正面、側面等不同的角度向學生們介紹了人們對待動物、植物的態度和做法。這些課文洋溢著時代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語言生動形象,是學生們學習的優秀范本。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就是本單元第三篇課文,課文用淺顯生動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由于村里的人們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的故事。文章文字淺顯卻寓意深刻:它告訴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愛護綠色家園。相信這個略帶傷感卻又寓意深刻的文章,定會讓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本文教學分兩課時,第一課時品讀課文,第二課時主要進行生字學習和讀寫訓練。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方面: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提高感悟和朗讀能力。
(2)方法與過程方面:在四個環節的學習中,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學會自主讀書。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通過品悟小村莊和村民砍樹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設定“感悟小村莊的美麗和村民砍樹”為本課重、難點;
教法、學法: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主要采用我校“形象先行”整體閱讀模式中的“四步品讀法”,以學生為主體,圍繞統領性問題讓學生自讀自悟。輔以多媒體輔助法,啟發想象,聯系生活實際,評價激勵法,層層推進教學。
教學過程策略:
整個教學過程圍繞“樹”展開,按四步品讀法將整節課分為四大環節。
第一步:創設情景,導入文本
第二步:初讀文本,感知形象
第三步:細讀文本,感悟形象
第四步:延伸文本,升華主題
第一步:創設情景,導入文本
文中故事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樹”。它貫穿了整篇課文,如何將它自然引出來,又能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我這來呢?對!我來自己畫,這對于很少看見老師畫畫的學生來說一定很稀奇。于是,我就在黑板上畫樹,并追問大樹有什么作用?由于前一天的預習,學生很自然地會拿出自己查到的有關資料,但,如何使學生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信息呢?我請同學們用10秒鐘的時間整合自己的資料,用一句話給大家介紹大樹的一種作用,并且不能重復。這樣學生們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起所有的感官——眼、腦、耳、口。這樣既訓練了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又不會在課堂上出現一人長篇大論、沒有重點地亂說,快速高效。接著我把話題一轉,說:大樹的作用實在太多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樹的課文,引出課題。(板書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樣很自然地激發起學生進入文本的欲望,又為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第二步:初讀文本,感知形象
新課程提倡整體閱讀,“形象先行”閱讀模式是一種整體閱讀模式。這一模式需要我們在初讀文本時對其中人或事物的形象有一個整體的感知,這篇課文中有兩個主要形象,一是小村莊前后的形象,二是村民砍樹的形象。學生初讀課文后,能夠感知到小村莊先前很美麗,后來什么都沒有了,前后不同的形象。村民砍樹的形象有三方面:一是砍樹很隨意;二是砍樹時間長;三是砍樹數量多。砍樹時間長和數量多學生容易感知,對砍樹很隨意這一形象的感知可能有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得出或是直接給學生補充出來。
第三步:細讀文本,感悟形象
有了上一環節初讀文本感知形象后,還達到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真正統一,上出充滿“語文味”的語文課。
1、感悟小村莊前、后的形象:
A、美麗
學生只有充分感受小村莊的美,才能在這個美失去之后引起心靈上的震撼,才能激起他們探索失去美的原因。所以我引導學生細品第一段,小村莊的什么美呢?同學們會說:森林美、小河美、天空美、空氣美。森林怎么美呢?郁郁蔥蔥的。郁郁蔥蔥什么意思呢?指樹木茂密。這時我讓學生回憶《《美麗的小興安嶺》。(課件)
回憶《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填空:
那里的樹木(幾百里)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每一棵樹木都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小河怎么美呢?它清澈見底。都見到什么呢?學生會說,能看見快樂嬉戲的小魚、蝌蚪、美麗的石頭、金黃的沙粒。天空呢?天空湛藍深遠。湛藍什么意思?天非常藍。這時可以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見識一下湛藍深遠的`天空(課件)。還有空氣也美,清新甜潤。那里的空氣為什么清新?為什么甜潤呢?如果學生理解不夠深刻,可以引導學生,“什么時候的空氣是清新的?學生會說:早晨空氣清新,雨后空氣清新。那怎么會甜潤呢?引導學生想象,空氣里會有什么氣味?學生會說出:他們的門前有各種各樣的花,會散發出香味;樹林中有很多野果,會散發出水果的香味。這樣一些詞語的意思理解了,整個小村莊意境就顯得更美麗了。這時讓同學們配上輕柔、優美的音樂有感情地誦讀出來,那種意境就更美了。
B、卷走
我讓學生感情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讓學生感受到暴雨的肆虐,小村莊的悲慘。
2、細讀文本,感悟砍“樹”:
在第二環節“感知形象”中我們知道村民砍樹十分隨意、砍得時間很長和砍得數量很多。接著就引導學生逐一品悟這三個特點。
A、砍樹很隨意:
為什么說村民砍樹很隨意呢?我出示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這句話有三個品析點:“兩個“誰”、“拎”、“一棵一棵”。兩個“誰”怎樣說明隨意呢?學生如果有困難,我就引導學生思考:誰是什么意思?誰指哪一家?學生思考得出指“每一家”,表示沒有例外的;為什么連用兩個“誰”呢?這時學生自然就會想到:這里的任何人都沒有任何的約
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樹非常隨便,接著我讓學生理解“拎”所表達的隨意,學生如果有困難,我就引導學生思考:“拎”可以換成什么詞?可以換成“拿、提、扛”為什么作者不用這些詞呢?聯系生活實際想象,我們日常生活中一般會“拎“什么?拎包、拎菜,接著我請一個同學上來表演一下“拎書包”的動作,學生直觀地看到那種前后晃動,漫不經心的樣子,加深了對隨意的理解。“一棵一棵”能不能說明隨意呢?讓學生理解到“一棵一棵說明數目不確定,到底是多少呢?需要多少就砍多少!這就是隨意。這樣,人們隨意的心態就被體會淋漓盡致了。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自然是水到渠成。
B、砍樹時間很長
為什么說砍得時間很長呢?課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讓學生理解到“一年年,一代代”就是指很多年很多代,長得不知道是多少年多少代,時間確實太長了。
C、砍樹數量很多
為什么說砍得數量很多呢?課件出示“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讓學生抓住“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大量、柴煙”展開想象,同時多媒體演示情景,讓學生理解到,這是一種自殺式的、低效的、犯罪的破壞方式,是一種永無止境的砍伐,所需的木材不計其數。理解到這,再讓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其感情的表達自然會入情三分。
為了進一步激發情感,這時播放一段視頻——小村莊被毀時的悲慘場面,接著齊讀最后一段,然后,教師提出:都是什么東西沒有了?師生對話:(課件)
師:那一棟棟的房子
生:沒有了
師:那各式各樣的工具
生:沒有了
師:那應有盡有的家具
生:沒有了
師:那過的還不錯的日子
生:沒有了
師:那鋒利的斧頭
生:沒有了
師:甚至連使用斧頭的人
生:也沒有了
完成對課文的理解。
此刻孩子們的情緒達到了高潮,在為小村莊感到惋惜的同時,也深深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第四步:延伸文本,升華主題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美,(播放圖片)這一組組圖片激起了孩子們向往美、追求美、保護美、創造美的情感。
接下來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進行實踐活動——倡導學生“保護自然,愛護環境”,進行仿說訓練。
為了樹木能郁郁蔥蔥,為了小河能清澈見底,為了天空能湛藍深遠,為了空氣能清新甜潤,讓人類放下斧頭,使樹木不再哭泣;
讓我們下一粒種子,使大地充滿生機;
讓我們收集起廢舊電池,使;
讓我們,使大地更綠;
讓我們,使。
這些就是一個小公民應該做到的,也就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板書)接著,學生們齊呼這句口號,結束本課。
作業: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如:寫詩、編小品、做廣告牌、搞展覽等形式,向身邊的人宣傳環保常識,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傳播出去,達到了學語文、用語文目的!
在板書設計中,我以大樹為構圖主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美麗、卷走、很隨意,時間長、數量多,”點出了文章中兩個主要形象的特點,既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又體現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深深植根于孩子們的心中。
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5
【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以圖引文
1、出示幻燈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圖片,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
(小男孩、黃蝶、花、小路。)
2、大家來到這里,你認為這里的.景色怎樣?人呢?
(美麗、可愛)
想知道這是哪里嗎?這里是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店的地方,唐代詩人楊萬里就住在這里。
(教師隨手板書課題和作者)
3、讓生齊讀課題,理解題意。
二、自由讀詩,掃除生字障礙
師語:楊萬里看到美麗的景色,他寫了一首美麗的小詩,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1、圈出生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請小老師上講臺進行生字教學,班內交流識字方法,篩出難字進行教學。
3、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認讀。
三、學習古詩
1、出示全詩畫出節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教師范讀古詩。
3、學生自由以組學習古詩,找出不理解的詩句。
4、班內交流學習情況。
(重點理解前兩句古詩)
四、指導朗讀
1、師:這么美的春天,我們讀詩時應該怎樣讀?
2、錄音范讀,學生模仿朗讀。
五、背誦古詩
六、指導書寫
七、布置作業
1、背會古詩。
2、積累古詩。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詩歌描繪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鮮花上撒滿了太陽的金光,小樹在太陽的照耀下生長,小朋友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快樂游戲。詩人從“太陽普照全球”這一自然現象中提煉出詩意,把太陽當作所有國家的朋友,她從西山落下,走向別的國家,給全世界的小朋友帶去了快樂和希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體會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處,加強信任和理解,人類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二是體會詩歌擬人化的寫法。
2、教學目標定位為: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睡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各國兒童的團結友愛,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3、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朗讀、背誦詩歌。難點是理解詩歌的含義
(二)說教法
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本課的教學方法為: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用歌曲《七色光》導入新課,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地引入新課文。
朗讀體會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詩句的美,在讀中感悟太陽落山的美景,在讀中感悟太陽為我們做的好事,在讀中感悟太陽是是我們大家的。
課件演示法:課件演示起著直觀的作用,有助于突破教材的難點。
(三)說學法
整節課上,學生以讀為主,以讀為本,在個體讀、同位讀、四人小組讀、給好朋友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法等,在書聲朗朗中,感受詩句的美。
(四)說教學程序
1、導課。播放歌曲《七色光》),師生拍手唱歌。
過渡語:太陽是溫暖的,太陽是美麗的,太陽是我們大家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太陽是大家的》。板書:25、太陽是大家的
【本環節的設計,采用課件引入新課,首先課件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再利用歌曲中的歌詞自然引入課文,】
2、初步感知課文,檢查生字詞。
(1)抽讀老師手中的詞卡。
(2)同座位同學交流每小節的意思。指名讀詩歌,說意思。
【本環節讓學生初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的意思,用詞卡來鞏固學生的生字詞。而且讓學生劃分清楚小節,與同位交流每小節的意思。】
3、品讀詩意,體驗太陽落山之景美。
(1)展示圖片:太陽落山的時候的情景。說說圖意,指名讀第一小節,師范讀,說體會,整體美讀。
(2)這么美的景色想把它留在腦海中嗎?自由試背。
【美麗的圖畫也能成為優美的詩句,在欣賞體會的前提下進行朗讀美景自然仿佛溢于眼前。老師的范讀將學生的朗讀又推進了一個層次,有指導,有感悟,教學出現了層次性。】
(3)學生仔細觀察第二小節的詩句,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4)在學生的自主匯報中,了解詩句的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在省略號中省略了太陽做的許多好事,師趁勢讓生進行仿說練習。
(5)把本節詩句讀給同位同學聽,讀給好朋友聽。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導讀下,看著黑板進行背誦。
【“說”必須讀文,必須觀察和思考。這種熔“讀”、“思”、“說”為一體的“體驗學習”,倡導的是學生的自主性,珍視的是學生的獨創性,發展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高。】
4、升華情感,豐滿文本,體驗太陽之情美。
(1)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小節。
(2)指名匯報朗讀,用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帶有“!”、“?”的句子。
(3)分句合作朗讀第三小節。
【給學生自我選擇的空間,在朗讀中發現,在朗讀中體會,在朗讀中感知,在朗讀中合作,由老師的指導過渡到學生的自己學習,使一個能力的提升,在標點符號的處理上,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動畫的標點符號,引起了學生的關注和興趣,在朗讀中自然的讀出了語氣。】
(4)師提示:太陽是無私的.,當我們睡覺的時候,她又來了不同的國家,傳遞了世界各國小朋友之間的友誼,想想:太陽在其他國家又做了什么?
在學生回答中,師巧妙地串讀課文,自然的回歸到全詩的第二小節,直至課題。
由指導讀最后一個句子,引入問題:外國小朋友在等什么?盼什么?(指名說)
【在師生的接讀課文中,教師巧妙地將課文從第四小節過渡到第二小節,最后點名主旨:太陽是大家的,即是回歸了全文,又將主題再次的明確,提升。】
(5)升華主題,倡導世界和平,體驗太陽和平之美。
(出示幾張戰爭中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想說出來。然后全班配樂朗讀,體會自己的幸福生活。
(6)聽了你們優美的朗讀,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向我們走來了,(出示書中的插圖)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來吧!(自由寫作)交流。
【在朗讀中體會太陽帶給我們的溫暖、快樂、幸福。通過戰爭中孩子們生活現狀的對比,更有力于珍惜我們今天的生活及和平帶給我們的安寧。只有在和平中,太陽幸福的光芒才能普照大地。】
6、作業超市:
(1)把小詩有感情地讀給爸爸媽媽聽;
(2)試著寫寫小詩中第二小節中省略號后的詩句
【作業設計也給了學生選擇的自主權,讓學生更加愿意去學習。】
(五)說板書
25太陽是大家的
鮮花小樹小朋友
和平安寧
幸福快樂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 教材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一組的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是著名作家葉圣陶以一個小朋友的口吻寫的。這篇精讀課文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按看荷花的順序描述了公園里的一池美麗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時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針對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10個生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感情朗讀的能力,閱讀想象能力;會背課文;養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為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2課時教學。我著重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課文1至3自然段。
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是教學的重點,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是教學的難點。
二、設計理念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
三、教法學法
我主要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讓學生伴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解決教學重難點。
四、教學過程設計:
整個教學過程,我是緊扣“美”字,以“情”為線,分四個環節進行設計的:
(一)猜謎賞圖,悄然入情
為了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目的,我選用了猜謎語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綠船上”學生答出是荷花后,馬上追問:你見過荷花嗎?在哪里看見的?說說你見過的荷花是什么樣的?隨后我出示幾幅荷花圖,和學生一起欣賞,(展示課件)欣賞后,讓學生再次用積累的詞語描繪剛剛看到的荷花。
作者在看過荷花后,也跟我們一樣被荷花的美麗給迷住了,陶醉了,還寫下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荷花》。而后請學生初讀課文。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交流閱讀所得。
如此激情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積極的狀態。
(二)細讀美文,逐步動情
課文第二段具體而生動的展現了荷花的形態美,我就采用直奔重點段的方法引入第二段的教學。
作者筆下的荷花是多么美麗啊,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看看?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肯定會齊聲回答:想!我適時播放課件:這就是作者看到的荷花開放的樣子。通過欣賞畫面,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又是怎樣把這么美的荷花寫生動的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
學生再讀課文后,我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品味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一句?為什么?”在這里改變了教師牽著學生走的慣例,而是教師跟著學生走,抓住時機解決重難點。
有學生會說:“我喜歡描寫荷花的句子。”我就用課件出示,每句話都配以與之相對應的圖片,圖文對照, “你最喜歡哪一種形態的荷花呢?為什么?”有學生可能會說:我喜歡完全開放的荷花,因為花瓣全展開了。我就和學生看圖理解“展開”的意思,抓住“展開”指導朗讀。也有學生會說,我喜歡花骨朵,因為“飽脹”可以看出荷花馬上就要開了,充滿了希望,我就抓住“飽脹”讓學生感悟,指導朗讀。然后以“荷花是那樣美,誰能把荷花的美讀出來呢?”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賽讀。還采用表演的形式,請三個同學扮演三種不同姿態的荷花,分讀三句話,加深對詞句的理解。
也有學生會說:“我喜歡描寫荷葉的句子。”我也出示這句話,并配有圖片,抓住“挨挨擠擠”和“大圓盤”,觀察畫面,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出這一句話就寫出了荷葉的“多”、“大”、“圓”三個特點。最后感情朗讀寫荷葉的句子。
還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喜歡‘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緊緊抓住“冒”字進行教學,想象荷花是怎樣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中長出來的。引導學生給“冒”換個字,體會和原句相比較,哪句好?好在哪里?指導學生讀出白荷花的生機盎然。
作者寫得太精彩了,老師也忍不住
要和同學們一起讀一讀。最后師生一起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此刻,師生情感與作者情感形成共鳴,融為一體。
(三)品味美句,巧妙移情
荷花的形態引人入勝,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作者看到這滿池姿態各異的荷花,是什么感受呢?引入第三段的學習。
課文第三段中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內化語言,巧妙遷移:“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它們都是什么樣的姿勢,除了文中講到的,還有別的什么不同的姿勢?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學習。也用“有的……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來練習說話,發展語言。
2、“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在這里我運用課件來突破這個難點。讓學生看圖,觀察并思考:作者為什么把這一池荷花看作是“活的畫”呢?想象你看到一幅怎樣的圖畫?讓學生抓住“活”字,體會是陽光,是雨露的滋養,才有荷花蓬勃生長,婀娜多姿,隨風擺動。然后進一步思考:畫出這幅畫的畫家是誰?學生這時就很容易明白是大自然這位神奇的畫家創造了這么美的荷花。最后引導學生體會用這么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
這樣的設計,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的感情與文本的感情融為一體,使學生和作者一樣對荷花,對大自然產生強烈的喜愛之情。
讓我們也用贊美的語氣來讀讀這一段,讀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想象美景,盡興抒情
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激活了,定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抒發情感,我設計了如下環節:作者筆下的荷花栩栩如生,(課件)看到滿池姿態各異的荷花,此時此刻,你最想做些什么?學生會七嘴八舌地說:“我想把眼前這一池荷花畫下來。”“我想朗誦一首與荷花有關的古詩。”“我想背誦一下課文。”……我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畫畫,或寫文章,或朗誦古詩,或背誦課文,表達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熱愛。
板書設計
荷 花
聞清香
荷葉 挨挨擠擠像大圓盤
看
荷花 半開全開含苞
想變荷花
板書設計是微型的教案,我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設計了新穎的板書,既理清文章脈絡,又一目了然。有助于學生迅速對課文建立框架結構認識,對整堂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總之,這節課我抓住以下幾點設計教學過程:
1.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文嚼字,反復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落筆的生動準確,而且通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2.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于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因為文章的“美”是學生通過多種讀法品味出來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里一個個句式,一種種規范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3.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整個教學過程在師生的平等對話中進行。
4.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使學生在欣賞美的過程中,感悟美,享受美,進而達到去創造美。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和時間賽跑》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我”從爸爸的談話中、從太陽落山、鳥兒的飛行中,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從“我”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怎樣珍惜時間。作者慧眼獨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經意的時間流逝問題,以祖母去世,“我”哀痛萬分,通過父母對我的啟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時間變成了可以覺察到、并在行動中可以抓得住的東西,從而點明了中心,使人們認識到: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會獲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學生珍惜時間的好教材。
本節課訓練重點是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文章最后一段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本課難點是通過文中具體事例明白時間可以爭取的道理,從而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這也是本課的教學目標。
由于四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課文內容和我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的特點,教學時可以指導學生讀文體驗并展開探究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然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閱讀反思,感受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體驗。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閱讀反思,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質疑定向——探究體驗——反思升華——自主作業。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由于文章題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這時學生會提出:誰和時間賽跑?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偏偏要和它賽跑?“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結果怎樣等問題,我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概括為以下三個問題:(出示問題)
1、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要和它賽跑?
2、“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3、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偏偏要和它賽跑?
問題確定后我讓學生選擇最想探究的問題,自由結合組成探究小組并迅速確定每個人的角色。這樣就為下邊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接著進入教學的第二個階段—探究體驗。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復讀文,自主探究,學生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難免碰壁或者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有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明白了:如果時間能停下來,外祖母就不會去世;如果時間能停下來,爸爸還會擁有童年,“我”也會回到昨天,我更不會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如果時間能停下來,明天還會看到今天的太陽,鳥兒還會飛過今天的飛行路線,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并從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體會到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學生在對文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諺語的探究理解中體會到了時間的珍貴。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問題基本明朗化,這時進行全班交流,有中心發言人代表小組進行發言。我根據學生匯報情況相機板書,并及時出示下列重點句子: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2)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4)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
在學生探究理解過程重,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比如:(1)用悲痛的語調讀第一自然段,體驗作者的悲痛和時間的無情;(2)用稍慢、無奈與沉重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體驗時間的短暫與無情;(3)用稍快而又興奮的語調,體驗我跑贏時間奮和喜悅。)
由于這三個問題相對獨立,內涵輻射全篇,教學順序可根據學生會報情況進行調整,以保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能夠暢所欲言。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要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性,要擴大學生閱讀面,所以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并理解體驗后,我再讓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并談自己的理解,這樣課堂上你爭我辨,氣氛活躍,既開拓了視野,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
在學生探究體驗后,我再引導學生讀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并結合實際進行反思升華,使教學進入第三個階段,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
1、作者寫出了這好的文章,可見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如果他不和時間賽跑,他會在文學上取得成功嗎?
2、假如有一天你也和時間賽跑,努力學習,并在某一個方面取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會感到和時間賽跑其樂無窮呢?
3、說說自己和別人浪費了時間的一兩件事,并就此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通過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時間就不會事業有成,和時間賽跑是人生中的最大樂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該如何珍惜時間,為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習慣奠定了基礎
教學環節的第四部分——布置作業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和感受,并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并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學生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我安排如下作業:(出示作業)
(一)、以《時間你是我的親密伙伴》為題,談談你浪費或珍惜了的時間及感受。
(二)、(1)從報刊、電視、網上或生活中搜集:哪些人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他們有哪些動人事跡?(2)列舉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說一分鐘可以做那些事。
四、說板書設計
學生在討論探究中,我相機板書,我的板書是這樣的:
3、和時間賽跑
外祖母去世:哀痛萬分(起因)
和時間賽跑:興奮無比(經過)
假若……就……(結果)
這個板書一方面展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一方面展示了文章敘述順序,為下一組了解文章的順序這一訓練重點做好了鋪墊,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珍惜時間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和情感態度的轉變過程。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作品。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 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課堂教學以情感為紐帶,變得更富誘惑力,使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培養,促使學生在好學、樂學中逐漸懂得愛,懂得熱愛崇高,追求美好。這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二、 學生情況分析
荷花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具有獨特 吸引力。我所教的三年級的孩子們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較快,但由于生活在城鎮,對荷花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認識和欣賞荷花那不同尋常的美。
三、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和教材特點,確定教學目標:
l、學習本課的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
2、通過觀察畫面、創設情景、深入感知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有機整合語文教學, 將課文重點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 促進學生借助多媒體自主、個性化的閱讀。從而達到感受荷花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情 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樣的教學目標。
五.教法和學法
教法
1、采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觀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3、以讀代講法。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學法:
1、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采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2、采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使學生在閱讀后自主探究合作。
六、 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設定,我把荷花第二課時的教學設定為四大環節:
(一)錄象引入,整體感知 (在初讀課文和激發動機中——入情)
葉圣陶先生說:“入境始于親。” 新課開始,教師要讓孩子情感的河水蕩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關注的心理。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環節來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先來個謎語“一個花姑娘,開在炎炎烈日下,長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潔,芳香撲鼻醉人心。” 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把孩子們帶 到荷花池。 如此激情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直奔重點,品味美麗 (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在欣賞畫面以后,我將以“作者是怎樣把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的呢?”的這一過渡語讓孩子直接去學課文的二、三自然段。
由于學生的個性品質存在著諸多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我提供三種方法讓學生選擇:(朗讀法、畫圖法、討論法)朗讀法:用感情朗讀表達出你體會到的美;畫圖法:用五彩的筆描繪美麗的荷花;討論法:用語言和伙伴交流學習體會。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組合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這樣設計教學,將使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強,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藏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
在學習后交流學習體會時,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覺得美的句子,說說美在哪里,能講出理由更好 。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 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
借助圖畫,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一定能大膽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挨挨擠擠”體會荷葉的茂盛之美;從“碧綠、嫩黃”體會顏色之美;從“冒、飽脹、破裂”體會荷花的長勢之美;從“有的……有的……有的……”體會一池荷花千姿百態的美。
1、 在引導學生提出“冒”字后,我將采用以下步驟讓學生深刻理解“冒”
(1) 換詞體會“冒”的妙處;
(2) 讀課文體會怎樣長才叫“冒”,選一個喜歡的詞填到這句話中,大聲朗讀、用心體會是不是這種味道?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解讀“冒”,是對“冒”字內涵的領悟。
(3)荷花冒出來的心情怎么樣?
(三) 在領悟課文的神韻中——移情
精讀時要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我通過三條途徑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層,產生移情。1、借助比較區別;2、借助想象展開;
3、借助語言媒介。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1、課件展示:看圖想象說話,“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 ,有的 ,還有的 。”小組討論,指名說,集體評議。2、指圖引讀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話。討論:作者為什么把這一大幅畫看作是“活的畫”呢?用這么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樣的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受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四) 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
表情朗讀是抒發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常用形式。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他們往往用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速來表達,抒發他們對作品中人物、角色、場景的情感。因此,在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中,我都設計了表情朗讀。特別是第二自然段,還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復品讀欣賞后,荷花之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匯的積累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學生有情,教材有情,“學生——教材”之間的情感橋梁就是教師。由教師來傳遞情感,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學生在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學中學會熱愛生活,追求美好。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不僅起著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更好的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我設計了如下板書
荷葉 挨挨擠擠 像大圓盤
3.荷 花
荷花 半開 全開 含苞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簡析:《給予樹》是小學人教版語文第五冊中的第31篇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了圣誕節前夕,金吉婭在去給家人買圣誕禮物的時候,,選擇買棒棒糖給家人,卻把大部分的錢用來買一個洋娃娃,送給一個不相識的貧困小女孩子,也給予了她同情與關愛。本文的語言平實也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潛在的關愛別人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由媽媽的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優秀品德。”的人生道理。
2、教學目標
(1)、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 等詞語。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
(2)、用心體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上下文,學習金吉婭的話和母親心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愛的教育,,閱讀教學的實質就是塑造學生的靈魂和思想!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我們教師的初衷。
3、教學重點:通過金吉婭的話和母親心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
教學難點:體會這種給予的精神是可貴的。
二、說教法
問題要簡單而細致,經過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閱讀體會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認識金吉婭的付出和作出的選擇是屬于一種犧牲自我的關心別人的行為。
三、教學策略的具體運用
1、課前鋪墊:雨果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于偉大的。”通過讀名人名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力量,整體感知善良、關愛的美好所在,也為下文做好適當的鋪墊。
2、通過課文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金吉婭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更要學生體會到做好事是要有犧牲和選擇的,因為三年級的孩子已經對幫助別人這一“愛”的主題比較熟悉,但是在實際行動中并不一定能做到,到底是什么導致了孩子們的行動有所缺失?作為教師應關注到這點——金吉婭的思想過程。為此,預設如下:
A讀課文,說說金吉婭的那些地方令最為感動?
B討論:金吉婭是個怎樣的小女孩。從她的做法中體會感悟到了什么?如果你是金吉婭,當你從給予樹取下卡片,你準備給小女孩寫什么內容的信,請你寫一寫。
C讓學生在朗讀、感悟、理解的基礎上表演、試說、加強感情體驗。
D交流討論:金吉婭做了好事,為什么還要難過?她會想些什么? (她可能會想:我買了洋娃娃給別人,那我拿什么給自己的親人呢)可憐的小女孩子,她心中的天平應該傾向于哪邊呢?這樣可以啟發學生深入地思考,有必要讓學生和金吉婭一起接受挑戰和作出選擇,可憐的孩子終于選擇了去關愛別人。但是也沒有忘記給自己的親人買些棒棒糖。這種內化,需要已有的信息和以往的經驗進行相互地作用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答案。在學生得到充分的體驗感悟之后,組織學生做深入思考,讓傾聽感得到升華,認識得到提升:做好事需要有犧牲和選擇。
3、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習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里有自由朗讀后對課文內容的交流,在交流中達到共識。
師:同學們,金吉婭送給哥哥、姐姐和媽媽的僅僅只有甜甜的棒棒糖嗎?
(供替換:同學們,金吉婭還送給哥哥姐姐和媽媽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另外在《愛的奉獻》歌曲之中,可以問學生:這樣的樹是一種什么樹?這樣的樹應該種在哪里?教師做總結:讓我們用愛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做陽光,精心地栽培“給予樹”,讓它在我們的心田里枝葉繁茂,開出最美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5、板書與貼畫,總攬全文。《給予樹》是以“給予”為重點詞,課文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我們可以在“給予”這個詞上延伸出“善良同情”和“犧牲和選擇”,以及能夠在旁邊貼上學生想貼的圖片,并說說理由,比如有的學生會說,自己想貼上愛心卡或者是一大袋精美的禮物(用來送給金吉婭的親人,幫助金吉婭填補缺失的美好)。
,并能說說理由。這樣不僅活躍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氛圍。并且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提高了說話能力。
總之,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陶冶情操,在共鳴共悟中發展思維,為學生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克服阻礙行動的困難石,那么我們為人師者也為之而欣喜。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1
各位評委,以及在座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小學語文三年級第六冊《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將從教材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主要環節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1、教材內容的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教學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從而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二是學習課文里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2、學生學習狀況分析
本課時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中熟讀課文,通過查字典知道一些詞語的意思。本課時的教學任務是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顏色鮮艷、異常美麗,但因相距數千里,學生很難有實際的感受;對海里魚的品種、數量之多,學生都缺乏感性認識。為此,師生應在教學中充分而恰當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優美句子。
2、情感目標: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標: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理解作者從那幾個方面來表現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難點:
1、理解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四、說教法
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從情景教學入手,使學生學會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我采用引導和啟發法。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說學法
我采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六、教學主要環節和設計意圖
本課的課堂結構是: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指導閱讀,抓住重點。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欣賞圖片,學生深深的陶醉在如此繽紛神奇的'世界之中,自然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此刻我抓住時機,說這就是富饒的西沙群島,讓我們一同走進富饒的西沙群島吧!同時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2、整體感知,掃清障礙。
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后,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掃清生詞障礙,邊讀邊做標記,把自己從文中了解到的內容作上記號并向全班匯報。通過匯報,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這是從課文整體入手,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作者從“地理位置,總的特點——海水——海底——海灘——海鳥——保衛建設海島的人們”這幾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的。
3、指導閱讀,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新課標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根據新課標這一要求,我采用多種方式加強閱讀指導。主要體現在對重點段落的指導上。每次訓練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讓學生通過“讀”理解課文含義,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讓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通過看地圖了解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知道什么是群島,向學生滲透南大門的含義,同時明白“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西沙群島總的特點。
(2)指導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從三個層次入手:A你從哪兒看出海水五光十色,異常美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一段,明白課文具體描寫了海水的各種顏色,想象海水呈現的各種顏色互相交錯的景象,我采用填空的形式加深這部分的理解就比較具體的理解了“五光十色“的意思了。B再弄明白哪兒水深,哪兒水淺,與地形聯系起來,從而體會出海水給人帶來的神奇之感。C思考:海水為什么會五光十色呢?引導學生理清第1句與第2句之間的因果關系。為此我設計了這個練習題。因為海底有......,有......,有......,海水......,所以從海面看......。
[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懂得海水的顏色與海水的深淺息息相關,感受祖國南海優美迷人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3)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學(用學習前一段的方法:讀-劃-理解-讀的方法”)這一段。然后設計練習題檢測自學情況{出示課件:海底的巖石上長著......的珊瑚,有的像......,有的像......,......到處都是,大龍蝦的樣子很......}
[小學生的抽象能力不強,在這一段學習中,我采用多媒體畫面放映各種各樣的珊瑚,讓學生用手勢、動作演示出珊瑚的形狀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學生的情緒特別高。運用電教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代替教師枯燥的解說,使學生遇到難點時迎刃而解,這樣真正做到了教師輕松的教,學生輕松的學,使畫面形象與文字形象得到統一,使學生深刻的體會到海底不僅景色美麗,而且物產豐富。]
(4)默讀第3自然段。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劃出說明魚多的詞。
通過理解成群結隊等詞語,體會出魚的種類多。在此基礎上提問:“這段除了寫魚多還看出了什么?讓學生體會魚的動態美。
在指導朗讀描寫魚這一段時,里邊有個較長的排比句,我將引導學生學會斷句,讀出不同的語氣,讀出層次感。這段最后一句話:“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更要引導學生加強語氣,讀出贊嘆之情。體會到文中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并非真的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而是進一步說明西沙群島的魚的數量之多,從而體會到這里物產豐富。
(5)分組學習第4、5自然段。
討論: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里景色美麗,物產豐富?一是讓學生讀明白每自然段寫的層次;二是抓住語言因素體會出這里景色美麗,物產豐富。
[采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6)反饋質疑,體會富饒,對結尾段加以理解。
讓學生齊讀最后一段后問:為什么西沙群島必將更加美麗、富饒呢?引導學生體會這里的人民勤勞勇敢,感受到西沙群島的景美,人更美。
4、升華主題。
(1)整體回顧:當學生對課文有清晰的認識后,我提出問題:你喜歡西沙群島嗎?你能用上一個詞概括你對西沙群島的感受嗎?
(2)總結拓展:把自己在這節課中有關西沙群島的發現講給爸爸、媽媽聽,再靜靜地讀一讀書,上網找找有關西沙群島你感興趣的資料,下節課與大家一起交流。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荷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按看荷花的順序展開,寫了公園里一池美麗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時并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抒發了作者對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豐富語言積累的好教材。為此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l.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情感目標:通過創設情景、借助媒體,品味詞句,深入感知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荷花的神韻,和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符合本課特點,能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感,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使語文學習具有趣味性、審美性,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二、說教學重、難點
其中1、2兩個目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體會荷花的神韻,體會大自然的美,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則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的特點,我打算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景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
第一課時:設置形象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認識10個生字,重點指導讀好后鼻音的生字“蓬、夢”,多音字“骨”;指導生字的書寫時,重點注意“蓬”是上下結構的字,“翩”字要寫緊湊。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設問激趣。
針對本課生字的發音特點出示重點新詞組織學生認讀,讀好后鼻音、兒化音以及疊詞。在學生齊讀課題后提問:同學們看過荷花嗎?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見過的荷花。(美麗、漂亮、亭亭玉立、千姿百態……)在作者心中,荷花又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隨著作者再次走進公園,再去看看荷花。
這個環節既對上課時的學習進行了反饋,也使學生產生想看荷花的想法,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欲望,為本課時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創設情境,理解課文。
第一自然段:略講
通過指名朗讀,了解“我”看見荷花的時間和地點。抓住“一……就……”的句式,感受荷花清香,抓住“趕緊”和“跑”體會作者的急切心情,讀出作者的感受。
第二自然段:詳講
教學第二自然段,我打算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在荷花池邊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組織討論時,以學定教,從學生的意愿出發,確定學習語句的順序。讓學生讀讀課文,說說自己的感受,動手比畫比畫,結合展示的畫面與語言的渲染,展開充分的想象,盡情感受荷葉的茂盛之美、形態之美,荷花的姿態之美、色彩之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以游人的身份用觀賞者的眼光讀課文看課文,使他們產生真切的體驗,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讀之中,自然地表達贊美、喜愛之情。
第三自然段:
第一句通過一組荷花的圖片和語言的渲染,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對荷花的風韻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性理解。
第二句是本文的一個難點,我引導學生大膽質疑,進行梳理后確定重點問題,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深入其中傾聽學生發言,并適時給予指導。再組織交流,加以點撥。理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時,先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賞析方法,引導他們從“色彩”、“姿態”等多個角度去評價眼前的這一池荷花,再次品讀第二、三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理解“活的畫”時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機。“畫家”一詞的理解,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學生對此一定會有不同的理解,學生可能會說是“夏天”,是“大自然”,或許還會說是中荷花的人,這些答案都可以給予肯定。
(三)三自然段的設計
從文本出發,讓學生從文到圖再到文,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細細品位,并為學生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感受從文本的美轉向對大自然的美的升華。
第四自然段:
這一段借助“一幅活的畫”來想像荷花,描寫中“我“與荷花融為一體。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活動化的表演情景,讓學生來扮演荷花,通過肢體語言來體會“翩翩起舞、隨風飄動”;并通過錄象、音樂的渲染,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讓學生戴上頭飾,扮演文中“蜻蜓、蝴蝶、小鳥”,講述清早飛行的快樂、昨夜做的好夢,并進行創造性對話,說說小蝦、蝴蝶、小鳥可能會對美麗的荷花說些什么。讓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給學生配上音樂圖片朗讀課文,讓學生置身其中,走進文本,走近作者心靈,進入美的境界,再次進感受美。
這樣設計讓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的同時,既訓練了學生說話,又讓他們置身荷花中,進一步感受荷花的動態美 ,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發展,審美水平得到提高。
第五自然段:
扣住“才”、“不是”、“是”等關鍵詞,討論“我怎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從而感受到此時“我”完全陶醉其中、沉浸其中。而荷花的美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個性作業、自主設計
總結: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3
二、獨立閱讀課文。
想不想對機器人有更深入地了解?這里就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板書:果園機器人。
獨立閱讀課文,明確要求。
交流學習成果。
小結:科學家發明機器人是不是為了好玩呀?板書“服務于人!”
三、設計心中的機器人。
果園機器人教后反思
一、 喜看成功處:
1、做人教育滲透于無形中。如:學生講到機器人做事情很細心,不會出錯時,引導:機器人都能如此,我們又該怎么做呢?又如:從科學家的研究——發明——再研究——再發明,這些都江是針對人類生產生活的發展需要而改進的,因此,引出機器人——服務于人。
2、公開課結束了,但課的內容還未結束,第二堂雖不是公開課,學生也學得很精彩。你一言我一語,交流著自己心中的機器人。根據別人發言的要點,對他的說話及想象的合理性、奇特性,說話的清楚明白這幾方面進行評價,口語交際也是本學期自己認為最理想的。
3、學法的滲透上。開頭導入處對于資料的收集與處理上,引用老師的匯報與學生的進行對比,發現,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來收集資料,而不是一大疊一大疊的打印出來。對學生一些語文學習的'能力上進行了比較到位的指導。
4、關于語文的拓展方面。在口語交際課中學生暢想機器人的之后,指導學生寫、畫下自己心中的機器人,做成展板,進行交流,讓全班同學結合他展板中的書寫、繪畫及作文水平進行打星,也請家長參于其中。機器人之星評比活動也有聲有色。
二、細思不足處:
關于這類說明性質的文章,除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之外,如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公開課如果能像平時一樣不拘謹,風趣幽默會更好。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4
【說教材】
《春日》這首詩敘述了詩人尋春的所見所感: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里,詩人來到泗水河邊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處處煥然一新。為什么?因為和煦的東風催的百花齊放,為人們捧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詩人贊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春天的源頭的道理。教學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重點:入情入境的品讀古詩,體會詩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搜集學過的描寫春天的詞語和古詩。
課前準備
1、在黑板上劃出橫線,便于學生板書。2ppt課件準備些描寫春天的詞語和詩句。
2、課前分好學習小組
【說教法】
【設計理念】
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理解詩的意思,學習古詩并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
【說教學過程】
一、讀春:積累詞句(可當作課前活動)
開小火車,每人讀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聽。(學生有困難,師生幫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風得意春色迷人春色無邊春意盎然春暖花開
2、出示佳句名詩:
春風楊柳萬千條
春風又綠江南岸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與淺紅。
一年之計在于春
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贊嘆。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們要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學生板書題目
3、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讀的時候結合注釋。
4、讀了這首詩以后,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高興、喜悅、興奮、愉快、歡快、激動、舒暢、舒坦、得意……)(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5、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教師點撥如下:
(1)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里指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日子,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人的.心情總是與天氣有關系,天氣好,人的心情也好。
(2)尋芳——春游,踏春,踏青賞花,看花觀景,尋找優美的景色。春游時心情肯定很高興。
(3)泗水濱——泗水河邊。泗水河是一條美麗的河,在如此美麗的河邊騎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暢嗎?
(4)無邊——一望無際,沒有邊際,到處。視覺開闊,心情也會開闊。
(5)光景——風光景物,風景。不優美的地方能叫風景嗎?優美的風景令詩人喜悅萬分。
(6)一時新——一下子煥然一新。一時
速度快,令人感到驚訝、興奮、激動。萬物更新使詩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閑識得——等閑:隨隨便便,輕松,容易,不用費心。詩人悠閑自得,忘記了煩惱。說明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說明春光無處不在。識得:感覺到,領略到,認識到、接觸到。
(8)東風面——春風的面容。有一個詞語叫“春風得意”,春風來了,得意洋洋。詩人是在享受春風,享受春天。
(9)萬紫千紅——這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就出自這首詩,也就是說,這個成語是朱熹“發明”的。什么顏色都有,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現在還用來比喻豐富多彩的事物或無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爭艷的景象,詩人能不高興嗎?
(10)總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詩人已完全被萬紫千紅的景色陶醉了,他從心底里發出“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風吹來的”。
6、春天真美呀!詩人看到這萬紫千紅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總之,太好了!讓我們自由的大聲地讀一讀,你想用什么樣的心情去讀你就怎么去讀。
7、明詩意,配樂讀。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興致勃勃,來到泗水河畔觀賞美景。滿眼望去,無限風光,給人渙然一新的感覺。詩人悠閑自得,感受著春風的清新和溫暖,享受著萬紫千紅的艷麗和芬芳,不禁詩興大發…….(師生共誦《春日》)
聽,遠處傳來了春的聲音,讓我們和著春的旋律,一起來讀讀。(師生配樂讀,師先讀,生再讀)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春天真美呀!春天啊,你永遠在我們身邊該多好呀!可是春天你的腳步總是那樣的匆匆,你能否為我多停留一會兒?
同學們,你們現在就處在人生的春天,看你們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們的臉頰如花朵般艷麗,你們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親愛的同學們,你打算怎樣度過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生交流,教師補充朱熹求學的故事)
四、作業:繪春
1真好!讀著朱熹的詩,我們仿佛來到了美麗的泗水河邊,春天似乎已來到我們的眼前,融入我們的心田。同學們,春天是否到過你的家鄉,到過你每天經過的小路旁,小河邊,田野上……是否也來到我們的中心小學?同學們,拿起筆,畫畫你心中的春天?
2默寫《春日》
讓孩子們自己走進春天,走進文本
——古詩《春日》教學反思
在這個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春天,我帶著一份欣喜、一份期待、一份激動、一份……的心情,走進了美麗的石巖中心小學,和這里三(4)班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朱熹寫的古詩《春日》。更讓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兩位領導和教學處陳主任,還有莊老師等一起和孩子們走進《春日》。不管教的成功與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教學這首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考慮到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的每一個字中,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反復品嘗,我就想:何不在學生已能讀得字正腔圓、有滋有味的前提下,開啟他們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先對詩人寫詩時的心情作一番大膽的猜測,然后再細讀推敲古詩中的每一個字詞,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證據,小組交流后,再全班反饋,并在反饋的過程中,結合感情朗讀呢?我還從有關資料中發現《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贊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于是,我就想,我要讓學生通過這首詩的學習,知道不僅僅是詩人在享受春日的樂趣,春光無限好!享受讀書的樂趣,書中滋味長!我和孩子們也應該是在享受春日,從詩句
尋找“美麗”的心情,詩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學了這首詩,我們肯定也會有所啟發。
基于自己這樣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學習古詩并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制定了以下的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我還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步驟:
1、讀春:從我們以前學過的詞語、詩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積累。
2、詠春:從朱熹的《春日》中享受萬紫千紅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悅。
3、惜春:從春的喜悅中感悟春光雖美,韶華易逝,激勵孩子們求知。
4、繪春:將春情化為詩情,將詩情化為畫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
教學設計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剛接手三(4)班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分析學生的學情,對于小組討論的成功與否我也沒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夠駕馭課堂。
帶著這份自信,更帶著一份期望,我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這一課。考慮孩子們,可能平時對課外語文知識的積累比較少,因此,課前,我準備了些有關春天的好詞佳句,讓他們課前讀讀,即增加積累又營造了一種“春的氣息”。
但教學過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沒有時間來演繹!一種失敗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居然不投入,不熱情!而且還有那么多老師聽課?是我的詩情不夠?是我的教學設計有問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聽課的老師馬上就找到了癥結所在:
首先,是板書雜亂無章。當學生把詩人的心情猜測出來后,可引導學生給這些詞語歸歸類,這樣學生的學習思路會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類的詞語,雜亂無章,而且浪費時間。陳主任指出這個板書簡直就是空洞無物。是呀,我為什么不讓學生把找到的“證據”寫在黑板上,而不是寫寫什么心情的詞語?
其次,讀的不夠,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教師亦沒有和學生一起親近文本,導致后面的討論成了空中樓閣,學生亦是霧里看花,沒了興致。
第三,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揮,一開始教師就對學生不信任,覺得他們想不出什么有關春的詞語,詩句,于是自作主張,提供一些美詞佳句讓學生讀,結果學生讀得不熱情。整個教學過程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分析學生學情,正如陳主任所說“好像是上給聽課老師看的”。結果連“底”都沒保住。
本來應是領著學生走進春天,結果卻是領著聽課老師到泗水河畔,走馬觀花了一下,學生卻還在春外!
《春日》的思索,還要繼續--------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5
說的這節小學閱讀課,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六冊第12課的一篇看圖學文《荷花》,是現代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的一篇寫景散文。我們都知道一節好的閱讀課應該有利于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發展。我們課題組的研究課題也遵循著這樣的指導思想,擬定了“小學閱讀教學發展性評價表”,大家請看這張表。我們力求通過評價體系的建立,促進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下面,我根據我們課題組的《小學閱讀教學發展性評價試行表》,對本篇課文《荷花》的教學做一闡述。
一、首先是第一項目教學要點,第一點課文理解:
1、我將在這節閱讀課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荷花》的主要內容,理解文中的作者動用了嗅覺、視覺和想像來感受白荷花美的極致。
2、其次我將在這節閱讀課上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詞語和句子。理解“冒”、“碧綠”、“花骨朵”“破裂”、“飽脹”、“了不起”、“好夢”等詞語的意思。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句子“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3、在課堂上還讓學生自由地發表:文中的精彩語句會讓你感受到荷花美在哪里,體現個性化理解。
第二點是語文知識:
借助《荷花》這篇課文我要讓學生
1.會讀、會寫“擠”“蓬”等10個生字。
2.能夠積累“冒”、“碧綠”等詞語。積累描寫荷花美的精彩語句。
3、同時滲透的知識就是描寫荷花的名句。
第三點是言語技能:
1.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在課堂上指名讀優美的語句,再讓學生說說讀得好不好,為什么。從而培養學生善于傾聽、分析別人的觀點。
3.還讓學生讀描寫荷花的語句,并說說自己讀后的體會,從而也培養了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四點是思維發展:
1、我將利用文中的空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來促使學生思維的有效運動,發展學生的想像、推理等思維能力。比如:荷花還有哪些姿勢呢?想象一下,蜻蜓會告訴你清早飛行的哪些快樂?小魚會告訴你它的什么好夢呢?
2、為了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我引導學生思考作者贊美了荷花,為什么還夸美麗的大自然?哦,原來是作者告訴我們要愛荷花,更要愛造就美麗荷花的大自然,第五點是讀中學寫:
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將引導學生學習文中作者觀察景物的方法是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的,同時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說說荷花的各種優美姿勢。
第六點是學法習得:
我將讓學生學會通過讀和看圖這兩種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
第七點是情感態度:我將利用這節閱讀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下面是第二項目教學策略的安排
第一點是環節的設計:
本課的第二課時環節設計我是按照作者描寫的順序去設計的,也跟著作者一起去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看荷花。作業練習8分鐘左右。同時在期間穿插的兩次多媒體音樂、圖片的展現,既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受到美的熏陶,也讓三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中學得輕松,有張有弛,體現環節的藝術性。
第二點是問題設計:
本課設計的主要問題是:荷花美在哪里?從哪句可以體會到?這個問題可以起到導引性。畫家是誰呢?可以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
第三點是探究活動:
本課讓學生探究的問題是畫家是誰?探究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第四點是教師講解:
我為了更能激發學生對荷花的熱愛之情,感受我國古典文學的魅力,我補充講解了兩句描寫荷花的名句,都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
第五點是練習設計:我緊緊圍繞課后練習加強鞏固,從而體現基礎性、發展性、精煉性、針對性。
第六點是教學輔助:主要是多媒體課件。
那么以上我梳理的要點具體地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呢?以下就是我的具體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
1、我首先由猜謎語導入:“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用謎語導入新課,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
2、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會讀、會寫10個生字,并按照字、詞、句的順序層層深入地讓學生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最后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脈絡是(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看荷花)。
第二課時
而引導學生精讀課文主要是在第二課時。本課我將帶著學生根據課文的脈絡一起去閱讀課文。
2、首先去聞荷花
這里我讓學生在讀中抓住關鍵詞“趕緊”和“清香”,讓學生去感受作者迫不及待的心情和荷花的誘人香味。
3、接著去看荷花
(1)我先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荷花的圖片,而這些圖片是按照從遠到近以及荷花開放的過程展示的。我們也來欣賞一下。
(2)欣賞完了,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指名讀句子,并交流哪些句子讓你體會到荷花很美,為什么。交流時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下面我們來看我們交流的過程。
A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讓學生結合圖片
感受荷花開了不少的景觀,同時感受到這是從遠處看到的荷花。)
B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讓學生反復朗讀,能夠從“挨挨擠擠”體會到荷葉很多,通過看圖理解“碧綠”一詞,從而體會到荷葉顏色很美,并結合圖理解“大圓盤”是寫荷葉形狀像個圓盤,而且很大,也很美。同時啟發學生思考:課題是荷花,這里為什么還要寫荷葉呢?讓學生能夠感悟到這里寫荷葉是為了更加襯托出白荷花的亮麗、惹眼。
C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在這句話中抓住一個“冒”字做文章,其實我想作者之所以用這個字完全是出于一種良好的語感,并沒有想太多。而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好好品味一番,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好的詞是可以涵蓋無盡意味的。那么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呢?
于是我會問:同學們,你們想想看,你覺得荷花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是怎樣地冒出來呢?學生也許會說迫不及待地長,興高采烈地長,非常激動地長,歡天喜地地長。對呀!這就是冒出來呀!然后我再用課件展示冒出來的荷花,從而讓學生感受荷花冒出來的動態美。大家請看
D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抓住“兩三片”讓學生體會到作者觀察很仔細,并能感受到荷花剛開的羞澀之美。
E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
抓住嫩黃色的`小蓮蓬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作者觀察很仔細以及感受到荷花完全開放時的熱情之美。
F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借助圖片讓學生理解“花骨朵、飽脹、破裂”三個詞。并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生動性。以及荷花含羞待放時的可愛之美。
G最后總結一下,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態,生機勃勃,作者寫了荷花的幾種姿勢呢?同時借助圖片讓學生練習背誦描寫荷花三種姿勢美的句子。
H接著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整個內容,并出示相關圖片讓學生體會作者觀察景物的順序是由遠到近。
I同時根據這段的內容,可以展開拓展訓練。于是我問學生荷花還有哪些姿勢呢?借助多媒體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荷花的其他姿勢。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一說荷花的其他姿勢。
3、贊荷花
A在交流后,我說這么多的姿勢,真是千姿百態呀!怪不得作者說,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夸夸荷花吧!這很自然地進入第三自然段贊荷花的學習。
B、但這一句“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同學們對畫家是誰不太理解。這需要鋪墊一下。這時借助圖片并啟發學生思考:美麗的荷花是誰造就的呢?并讓四人一小組探究一下。結果學生就可以想到是神奇的大自然為我們造就這么美麗的畫卷,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讓我們一起來夸夸我們這位了不起的畫家吧!”(齊讀第三段)
4、變荷花
A此時學生已可能愛上了荷花,也深深被美麗的荷花陶醉了。也許跟著作者一樣,也會感覺自己已變成荷花了。如何將學生更好地帶入這種境界。我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靜靜地,用心去聽老師配樂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邊聽配樂朗讀邊展開想象。
B 聽完交流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C結合圖想象一下,蜻蜓會告訴你清早飛行的哪些快樂?小魚會告訴你它的什么好夢?
D最后配上音樂讓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5、看荷花
過了好一會兒,我又有什么感受呢?讓學生讀第五自然段。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6、最后進行總結:
A同學們,荷花是美麗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讓我們熱愛荷花,熱愛大自然吧!
B從古至今,荷花就是人們描寫、喜愛的對象。在葉圣陶的眼中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今天我們已欣賞過。在畫家眼中是一幅美麗的畫。在詩人眼中是一首美麗的詩。這里我精選了宋代詩人楊萬里描寫荷花的兩句詩,一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里讓學生借助圖感受這句詩寫出了荷花的小巧玲瓏和可愛之美。一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碧綠的荷葉、紅艷艷的荷花,同樣借助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這句詩寫出了荷花的色彩和壯闊之美。更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在歌唱家的眼中是一首動聽的歌。我選了《荷花夢》,時間是一分五十秒。也許時間長了些,但我的目的是為了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放松一下。因為下一環節就是8分鐘的作業練習。請大家也來欣賞一下。
7、最后的作業。
緊緊圍繞課后練習加強鞏固。
按照以上的教學設計,這節閱讀教學課是否具有實效性呢?是否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呢?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說課稿11-06
小學語文的說課稿12-11
關于小學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課說課稿02-21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07-20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11-14
小學語文《秋天》說課稿05-28
小學語文說課稿06-21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05-16
小學語文說課稿[經典]06-22
小學語文新課標說課稿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