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學科學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科學說課稿1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認識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金屬、塑料、陶瓷等。
(二)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的特點。
2.能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通過調查發現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科學態度目標
1.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
2.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培養學生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學會觀察和辨認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學難點:能辨認不同材料的餐具,并用適當的詞語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
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不銹鋼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紙盒子
教師準備:不同材料的餐具、課件、班級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準備好的餐具,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課題《不同材料的餐具》板書
二、觀察餐具特點
1.各種材料都有什么特點?我們該如何知道呢?學生分組帶著問題對四種材料的餐具進行觀察,提示學生可用手敲,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等方法。
2.學生小組邊觀察邊進行討論
3.匯報:你們的觀察結果是什么?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點?
4.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用科學用語,并總結、講解。
5.拿出活動手冊,教師指導學生按要求填寫活動手冊。
三、做游戲鞏固練習
1.“神秘的盒子”游戲。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點,教師回答“是”或“不是”,最后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什么。
2.根據之前總結的四種材料的特點,說一說用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四、交流和總結
提問:四種材料都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并總結。
五、作業
1.回家可以和父母繼續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戲鞏固練習。
2.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別的物品觀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書設計
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特點
不銹鋼碗反光光滑、堅硬
陶瓷碗光滑、堅硬
塑料碗光滑
小學科學說課稿2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進行對植物的觀察活動之后,進而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蝸牛》一課是學生真正觀察小動物的起始課,學生還是第一次學習觀察小動物、描述小動物,學生對它們的觀察停留在只注意某個部分的細節,還不知道怎么樣從整體到局部地去觀察一個小動物。引導學生體驗探究蝸牛的過程,建構自己對蝸牛的認識。同時,培養并保持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開好了這個頭,為后面對螞蟻、蚯蚓的觀察等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部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顏色、身體構造等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映,如觸角伸縮,身體縮進殼內來躲避危險。
(3、蝸牛利用腹足爬行,做波浪狀的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從整體觀察到局部觀察的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按照科學的方法飼養蝸牛,并做好觀察記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并做到不傷害小動物,注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蝸牛,初步了解其外形構造,生活習性、運動方式。
教學難點:教會學生觀察小動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放大鏡,記錄本和筆。
第三部分:教學過程
1、激發情趣,提出問題
導入:“同學們喜歡蝸牛嗎?那我們就一起與它玩一會兒吧!”
預設: 對于孩子來說,喜愛小動物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設計意圖:確定觀察任務,是科學探究的前提。學生在和蝸牛玩的過程中,對蝸牛進行了無意的觀察。
師:“同學們對蝸牛這么感興趣,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預設; 蝸牛有牙齒嗎?蝸牛喜歡吃什么?蝸牛有眼睛嗎?長在哪?蝸牛怎么爬的.?
設計意圖:我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加以梳理,形成幾個問題的區域:如蝸牛身體的觀察、蝸牛殼的觀察、蝸牛運動的觀察等。
2、制定計劃,自主探究
師: “你們小組打算怎樣觀察蝸牛呀?”
預設:這時學生運用己有知識,調動各種感官觀察蝸牛,如:看看蝸牛身體的顏色、聞聞蝸牛的氣味、摸摸蝸牛的殼等。
設計意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有目的的觀察,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想出多種辦法、運用各種工具進行觀察。進一步設計在觀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你們小組怎樣分工合作呀?”“你們需要哪些工具呀?”“怎樣做才能不傷害蝸牛”等。
師: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發現了什么?”
預設:1、蝸牛身體的觀察:蝸牛頭部、腹部、尾部,頭部的眼睛、觸角、嘴的觀察。2、蝸牛運動的觀察: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 3、蝸牛爬行的痕跡:教學中會有二種情況,先發現粘液,再發現粘液是蝸牛爬行過和痕跡;或者先發現蝸牛爬行留下的痕跡,再發現痕跡原來是蝸牛分泌的粘液變成的。從觀察和思維發展的水平說,前者的要求高一些。找到痕跡與粘液的聯系后,很自然地會產生關于粘液的問題,蝸牛分泌的粘液對它有什么用?
設計意圖:在觀察方法上,包括了用放大鏡觀察、按一定順序觀察,從整體觀察到局部觀察的內容。在教學中,重在讓學生經歷這樣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初步了解其外形構造,生活習性及運動方式等。在觀察蝸牛運動時,引導學生“輕輕碰觸”,從愛護動物的角度,這是最好的契機。
師:蝸牛這么可愛,你想和它做朋友嗎?你準備怎么照顧你的朋友呢?
設計意圖:學生可以利用本課的學習方法繼續進行觀察由課內引向課外,學生掌握了本課所滲透的這種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科學素養,也就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具備了終身學習的能力。
小學科學說課稿3
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完成資料的分析活動,第二課時完成調查討論活動。
本課的學習活動與下兩課時的學習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本課的教學應與下面兩課時統籌設計,進行單元備課。
活動目標
1.能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認識科學、技術的進步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2.能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變化現象中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3.愿意與其他小組交流本組的分析結論。
活動過程:
1.教材首先用四幅圖展示了人類的四個發展階段:古人類階段、農業文明階段(_文明)、工業文明階段(黑色文明)和現代文明階段(電子文明),向學生展示了不同階段中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態及環境變化的情況。教學中教師可將人類社會發展的幾個階段繪制成動畫多媒體電腦課件向學生展示。重點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及其在應用中引起的生產方式和生活質量的變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
教學過程可分成四層進行:(1)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整理人類社會發展變化進程的資料;(2)討論分析變化的原因,了解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進步;(3)分析認識科學技術的發展給環境帶來的負面作用;(4)調查尋找身邊的環境問題。
2.教師要注意組織學生整理人類社會發展引起環境問題的資料,在事實充分的基礎上,學生才有可能分析出各種變化的原因,以及各種變化間的相互作用,學生才能確定科學進步是其他變化的根本。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同時產生了環境問題。這一基本教學過程,既是學生的基本認知過程,也是學生的基本思維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地抓住每二教學過程的目標任務,啟發學生獨立環境與保護活動,讓他們充分利用已有的有關變化和事物間相互作用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其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分析過程中學生思維活動的組織。在組織學生整理人類社會發展變化進程的資料的教學時,可采用教師介紹資料、個人思考整理記錄表、小組匯總的方法進行。在個人活動開展前,教師可利用課件或教材插圖向學生紹人類社會發展的四大階段。主要包括:
(1)科學發展的進程。火的使用——鐵的發現——蒸汽機的發明——電的`發明和電腦的問世。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適當補充過多,只要學生能明確幾大階段即可。
(2)科學技術的進步。包括:些內容。但注意不要材料的使用:原始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生產工具的使用:石器——青銅器、鐵器——蒸汽機的使用——電器和電腦的使用。生產方式的改變:集體狩獵——個體化農業生產——工業化工廠生產——電氣化生產。
(3)人們生活質量的變化:風餐露宿、食不果腹——解決了吃飯的問題——工業產品的出現方便了人的生活——電子產品的出現使人的生活現代化。
(4)環境污染的現象:基本沒有污染——開荒種地破壞植被(_時代)——工業煙塵污染空氣(黑色時代)——各種污染現象同時出現。
教師在介紹以上資料時,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直觀的圖片,用學生可接受的語言進行描述。學生對以上現象有所了解即可,教學中不要求學生記、背生疏的術語。
個人思考和記錄整理:
教學中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把以上內容梳理成自己的概念體系,以便整理在記錄表內。記錄表內的用語,不要強求規范統一,只要學生能用理解后自
己的語言表達清楚就應給予肯定。
小組交流:小組交流的目的是讓每個人的記錄進行補充以求完整,因此不要占很長時間組織重復內容的發言。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將內容整理得清楚、準確的記錄展示給全班,
以供分析討論時使用。討論分析變化的原因。了解科學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在此教
環境與保護學環節中,建議教師設計如下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使學生的分析思維活動得以完整、連貫:①人類發展的進程中,人的生產活動是怎樣變化的?與生產工具有什么關系?與人所使用的材料有什么關系?②人的生活質量是怎樣變化的?與人的生產活動有什么關系?
③以上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討論后可板書:科學進步——技術進步——社會進步——人的生活品質大提高。分析認識生產技術的發展給環境帶來的負面作用。本環節教學主要是組織學生討論:科學技術進步的過程給人類造成了哪些環境問題?本內容教師應盡力啟發學生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討論中希望學生能提出:空氣的污染:生產中的煙塵、交通工具的尾氣。水體的污染:生產、生活中的廢水(有毒、有害)。土壤的污染:農藥、化肥的施用。環境的破壞:植被減少、水土流失、臭氧層的破壞、土地荒漠化、淡水缺乏、能源短缺等。
此教學內容教師應盡量啟發學生將以前所接觸的環境問題,歸納為幾大方面的問題,不再列舉具體事實。以上所列的內容學生在前幾冊的學習中都應有所接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回憶所學過的教材內容。
總結:學生經前幾個教學環節的學習,墓本有了正確的認識,在此
教師町將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升華總結,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系統。
學生應形成的概念系統為:科學的發展科技術的進步——社會的進步
——帶來廠環境問題。調查尋找身邊的環境問題。此教學環節町分為課上調查和課后凋查
兩步進行。課上調查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對教室環境、校園環境及校園周邊環境進行考察和查。為后面專題研究做一定的準備。調查后要及時組織學生整理記錄,并分析校園及周邊環境中最主要的環境問題。課上調查的內容、過程、方法的確定和設計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從而為學生課后調查做一個示范,因此,教學的設計應盡可能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好示范以指導學生的課后調查活動。
課后的調查應提示學生:
(1)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如考察、調查
(2)做好調查記錄或資料卡片的制作。查閱資料等。
(3)外出調查時一定要由家長陪伴,并注意安全。
(4)調查后整理調查記錄或資料,準備下一課學習前的匯報。
小學科學說課稿4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科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第二課《蝸牛(一)》。下面我從教材、學生、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來介紹我對本課的理解。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修訂后的教科書更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標準所規定的相關內容。
本課是屬于“生命科學”的范疇,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我所知道的蝸牛。教科書展示的是自然環境下的蝸牛照片,提示學生蝸牛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在另一張照片上,展示了兩個殼上的螺線旋轉方向不同的蝸牛,其中右邊的一個是從里向外逆時針旋轉的,這在我國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旋轉方向如左邊的蝸牛一樣,螺線是從里向外順時針旋轉的。
第二部分,觀察蝸牛的身體。教科書在圖上標注了蝸牛身體各部分的名稱,是為了幫助學生在描述表達時運用這些詞匯,準確方便地表述。特別要指出的是,蝸牛的觸角有兩對,長的觸角的頂部有眼睛,短的一對觸角上沒有眼睛。蝸牛身體的觀察內容相當豐富。教科書點到蝸牛身體的顏色,重點展開的是對蝸牛頭部、腹部、尾部,頭部的眼睛、觸角、嘴的觀察。
“用小棒或鉛筆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會有怎樣的反應”,這里的意圖是引導學生觀察蝸牛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即觀察動物的應激性。
第三部分,觀察蝸牛的運動。可以說,會運動是動物區別于植物的一項重要特征,動物怎樣運動,又體現了動物的身體結構和功能,體現了動物的多樣性。
在前面的觀察和平時的觀察活動中,學生已經注意到蝸牛的運動,而且會用“爬”“慢”等詞描述蝸牛的運動,并已產生或提出有關蝸牛運動的一系列問題了。在此基礎上,教科書整理出三個問題及活動來展開觀察蝸牛運動的活動。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對學生來說,蝸牛是沒有腿、腳之類的東西。那么蝸牛是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呢?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從沒有“足”到有“足”,以足的外延的拓展,發展了學生對足的認識。
觀察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的爬行動作。活動回答的是這些問題:蝸牛能在各種物體上爬嗎?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呢?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一樣嗎?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是怎樣的呢?教科書提供了三幅圖,表示的是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物體,平面的和棍狀的物體以及線狀的物體。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學生有可能想出更多的觀察內容。
第四部分,飼養蝸牛的方法。教科書明確提出飼養蝸牛,并且提供了飼養的方法和兩種養殖環境。只要參照教科書中提供的方法,學生一般都能養好蝸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蝸牛》一課是學生真正觀察小動物的起始課,學生還是第一次學習觀察小動物、描述小動物,學生對它們的觀察停留在只注意某個部分的細節,還不知道怎么樣從整體到局部地去觀察一個小動物。引導學生體驗探究蝸牛的過程,建構自己對蝸牛的認識。同時,培養并保持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開好了這個頭,對學生以后的探究活動來說意義非常大。
3、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縮進殼內來躲避危險等。
(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從整體觀察到局部觀察的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觀察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5、教學準備
(1)、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二、說學生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們經歷了第一單元《植物》一系列有系統的觀察活動,學生們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氛圍較濃厚,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交流。通過一次次的親歷活動,學生的科學態度得以端正,科學探究能力得以鍛煉和提高。對學生來說,喜愛動物之情是與生俱來的'。秋天是動物活動頻繁的季節,也是觀察研究動物的好時機。學生們在觀察大樹等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并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蝸牛是學生非常喜愛、熟悉但又沒有仔細關注過的小動物。學生觀察的困難在于能否找到蝸牛的身體各部位,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觀察蝸牛的爬行狀態。因此,在課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參與學生觀察活動,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蝸牛的特征。
三、說教法和學法:
1、小組合作:觀察活動需要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補充和討論,對所觀察的事物有更好的收獲。教師要組織好四人小組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師生合作:在學生的觀察活動時,教師積極參與到其中,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觀察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
3、學生主導:這堂課教師應該把時間充分的給予學生,經歷一個觀察、記錄、匯報、補充、再觀察、再匯報的過程。教師充當傾聽者和組織者,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來解答。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小動物們有的會飛,有的會爬,有的會游泳,真是可愛極了,你們想和它們交朋友嗎?(想)好,這節課老師首先帶同學們去認識一位小動物朋友,它的名字叫蝸牛(出示蝸牛),你們了解它嗎?希望同學們要仔細地觀察它,看看它的身體結構是怎樣的?生活在哪里?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生存下來?像科學家那樣進行觀察和做好記錄。(板書課題:2、蝸牛(一))(上課一開始不直接向學生提供蝸牛,以出示的形式呈現,也能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及主動探究蝸牛的欲望。這使學生的興趣具有可控性,使興趣“有”而不過度,為下面探究活動的實效性埋下伏筆。)
(二)自主學習
1、蝸牛的生活環境
(1)哪里能找到蝸牛?(草叢中),蝸牛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陰暗潮濕的地方)
你們仔細觀察過蝸牛嗎?能說說蝸牛是什么顏色的嗎?(有的青綠色,我的紅褐色)
(2)、教師提醒學生照片上,展示了兩個殼上的螺線旋轉方向不同的蝸牛,其中右邊的一個是從里向外逆時針旋轉的,這在我國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旋轉方向如左邊的蝸牛一樣,螺線是從里向外順時針旋轉的。
2、觀察蝸牛的身體。
(1)組織學生自主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方法。(用放大鏡觀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從整體到局部觀察,觀察時要耐心,靜靜地觀察,不要打擾它的活動。)
(2)放大鏡的使用。師:手握放大鏡的把柄,將放大鏡靠近物體的一側,然后沿著肉眼與物體之間的直線方向,緩緩地移動放大鏡,直至看清楚物體的細微結構為止。
(3)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蝸牛,在觀察時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比較、補充。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一到兩個小組中間去。對小組中出現的問題和優點給予幫助和表揚。這里比較好的體現了小組合作和師生合作的理念。
(4)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的觀察活動,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它可分為幾個部分?(頭部、腹部和尾部。重點觀察頭部,觀察蝸牛的眼睛、觸角和嘴。特別要指出的是,蝸牛的觸角有兩對,長的觸角的頂部有眼睛,短的一對觸角上沒有眼睛。)
(5)小組派代表進行上臺描述所觀察到的蝸牛的身體。嘗試按一定的順序,有一定條理,有重點地描述蝸牛身體的特點。當學生不能有條理有順序的描述時,教師給予指引。
(6)學生畫蝸牛。讓學生把自己的蝸牛畫在作業本上,標上各部分的名稱。
(7)用鉛筆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的反應。(蝸牛的身體會縮進殼里)
3、觀察蝸牛的運動。
(1)讓蝸牛在玻璃上爬行并進行觀察。問:蝸牛有腳嗎?蝸牛的腳是怎樣的?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
(2)觀察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的爬行動作。蝸牛能在各種物體上爬嗎?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呢?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一樣嗎?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是怎樣的呢?(蝸牛在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物體,平面的和棍狀的物體以及線狀的物體上爬行。)
(3)描述并模仿蝸牛的爬行。
(4)學生記錄蝸牛的運動。
(5)蝸牛爬行的時候,會留下蝸牛爬行的痕跡,讓學生討論黏液對蝸牛爬行的作用。
4、飼養蝸牛
(1)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
(2)飼養蝸牛注意事項。(每天傍晚給蝸牛喂食,第二天早上把食物殘渣處理干凈)
(3)蝸牛的食物:菜葉、青瓜等綠色食物
(三)鞏固提高
1、學生做課堂作業
2、作業講評,訂正
(四)課外延伸
1、學生課外飼養蝸牛。
2、每天觀察蝸牛的生活情況,并寫觀察日記。
(讓學生觀察研究動物從教室走向廣闊的生活。從而使四十分鐘的科學課成為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跳板”。)
小學科學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講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讓學生通過審題,根據應用題的實際意義,找出相等關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本課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題,為學生初中階段學好必備的代數、幾何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起到啟蒙作用。在學會用字母表示數基礎上,以及熟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體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獨特的意義。同時,對后續教學內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應用題的`一個重要步驟是根據題意找出相等關系,然后列出方程,關鍵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間關系及尋找相等關系。
(B)通過量與量之間的分析,用一個字母表示未知數,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數,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歸納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思想目標:
通過對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的教學,讓學生初步認識體會到代數方法的優越性,同時滲透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的辯證思想。
3、重點難點
根據題意尋找相等關系是本節課的重點。
根據題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節課的難點。關鍵讓學生找出相等關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這一難點。
二、說學法
學生初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往往弄不清解題步驟,抓不準相等關系,習慣于用小學算術解法,用代數方法分析應用題不適應。所以要組織學生有次序、有重點地觀察問題,分析數量關系,找準等量關系。
三、說教法
教學過程中堅持啟發式教學的原則
①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抓住關鍵,克服難點,正確列方程弄清楚題意,找出能夠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系,并列出代數式表示這相等關系的左邊和右邊。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知曉解題步驟,通過例題可以讓學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②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審題,認真閱讀例題的內容提要,弄清題意,找出能夠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系,分析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只寫在草稿上。在寫解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先設未知數,再根據相等關系列出需要的代數式,再把相等關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這個方程,并寫出答案。在例題教學中,關鍵在于找出這個相等關系,將其中涉及待求的某個數設為未知數,其余的數用已知數或含有已知數與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從而列出方程。在例題中的相等關系比較簡單明顯,可通過啟發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
③針對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中可能存在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加以解決,特別是學生抓不準相等關系這方面,可以通過表格,圖表等形式幫助學生找出相等關系表示成方程。
④通過圖表對比使學生更直觀,理解更深刻,同時,降低了理論教學的難度和分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學手段)。
⑤在課后習題的安排上適當讓學生通過模仿例題的思想方法,加深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這主要由于學生剛剛入門,多進行模仿,習慣以后,再做與例題不一樣的習題,可以提高運用知識能力,同時讓學生進行一題多解,找出共同點,區別或最佳列法,以開闊學生的思路。
小學科學說課稿6
一、 教材分析
這一課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溶解》單元第2課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質的內容后,所要學習的一節科學探究課。教材主要安排了兩項活動:一、觀察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學生通過對高錳酸鉀在水中溶解現象的觀察,再進行相互討論交流,從而使學生對物質的溶解過程形成清晰的印象;二、對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現象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不同物質在水中狀態的異同,從而建立“溶解”的概念。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的表達交流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為下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學情分析及教學目標的確定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通過前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獲得了對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基本認識;而生活中的一些經驗,也使學生積累了一些對溶解現象的感性認識。但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好奇心很強,積極性也很高,但表達交流和自主探究能力較差,因此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加強引導。
根據科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上述教材、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將物質從溶液分 離出來。
2。過程與方法: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并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通過進一步觀察、比較食鹽、沙、面粉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不同狀態,發現溶解與不溶解的主要區別和特征。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識到細致的觀察、比較的重要性。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認知結構心里特征,在上述目標中,我以描述高錳酸鉀、食鹽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征為本課教學重點,以比較食鹽、沙、面粉和高錳酸鉀在水里的變化的異同為教學難點。
三、 教法與學法
為體現新課標“以學生為本”、“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在本節課,我將用開放的教法來引導學法的開放。在教法上,我將采用創設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實驗觀察和比較過程中形成對溶解的直觀認識,并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在學法上,主要是自主探究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真正體會到科學家的研究歷程;其次是交流討論法,通過學生對原有認知及現有結論的交流,使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發現認知沖突,從而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究。
四、教學準備
為每小組準備:一杯水、一支攪拌棒、少量高錳酸鉀、藥匙、記錄單
教師自己準備:小黑板、一杯食鹽水、一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過濾裝置
五、教學程序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科學教學應力求從兒童身邊的事物,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提出有關科學問題。所以,我對本節課作了如下設計: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知識,提出問題:食鹽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讓學生進行猜測,充分暴露學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問:為了能清晰地觀察到物質的溶解過程,應該選用怎樣的物質?從而引出新的課題,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從學生已有認知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充分暴露學生的前概念,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 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過程
首先,向學生簡單介紹高錳酸鉀,并提醒學生取用化學藥品應使用藥匙。再讓學生簡單地觀察一下高錳酸鉀,在觀察后對高錳酸鉀顆粒進行描述,從而初步認識這一物質。其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高錳酸鉀溶解實驗,觀察的同時做好記錄。
(創設真實的科學探究氛圍,讓學生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像一個科學家一樣去探究問題,激發其學習科學的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學生根據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討論交流,從而對物質的溶解過程形成較清晰的認識。
(在討論與交流中培養學生傾聽別人意見、評價和接納不同觀點等開放的科學態度,促使學生學會尊重事實、尊重他人、尊重和欣賞不同意見,并從他人意見中得到啟發和幫助)
(三) 比較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研究活動,與本節課研究的高錳酸鉀的溶解過程進行比較。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完成比較記錄表的過程中,發現不同物質在水中狀態的異同,從而建立起溶解概念。
(四) 延伸拓展
討論活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質能夠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質不能夠溶解在水中?
(將科學課堂與生活相聯系,促進學生對溶解現象的理解)
小學科學說課稿7
一、教材簡析:
本課通過引導學生研究身邊十分熟悉的鐵制品生銹現象來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探究鐵釘生銹的原因,并制定防銹的種種措施。學習的重點是能夠制定“影響鐵釘生銹因素”的實驗方案,教材安排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意在啟發小組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搜集信息、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的全過程,讓孩子們“真刀真槍”地搞科學,提高他們的科學探究水平。
二、教學背景:
鐵生銹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學生們非常熟悉,可能沒有考慮過鐵銹是否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本課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這需要學生收集足夠的證據,而探索活動將成為學生收集證據的過程。
觀察鐵生銹的過程也是很有意義的活動,學生將自己設計對比實驗的研究計劃,并在課外進行對比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這個過程把課內和課外的學習有機地融合了起來。
三、教學設計:
(一)科學概念:
1.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培養證據意識。
2.愿意與同學合作交流,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進一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及愛護、保護環境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
難點: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教具學具說明與提醒
相關圖片、課件資料、鐵片、鐵銹、簡單電路、磁鐵、榔頭等盡可能找到純的鐵銹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觀察鐵銹指導探究課堂總結
導入新課和鐵形成對比認識(探索鐵生銹的原因)拓展延伸
活動過程
基礎設計個性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物體生銹的圖片)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2.鐵生銹的現象你在生活中見過嗎?(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鐵制物品生銹的事實)
3.看來生活中鐵生銹的現象還真多。鐵生銹了,才有鐵銹。鐵銹是新物質嗎?(學生猜測,并能說說理由)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鐵生銹了》(板書課題)。
二、觀察鐵銹,和鐵形成對比認識
1.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嗎?如果鐵和鐵銹是不同一種物質,那就說明這是一種——化學變化,如果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就說明這是一種——物理變化。看來,要想弄清楚鐵生銹到底是什么變化,還得先弄清楚鐵和鐵銹是不是同一種物質。
2.師出示新鐵釘和鐵銹,提問:對它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展開研究?(顏色、手感、亮度、松軟、導電性……)
3.教師提供材料(自制電路檢測器、榔頭、磁鐵、鐵、鐵銹等),要求學生觀察鐵銹,尋找證據,并做好記錄。
安全提示:如果你的身體有傷口,請不要接觸到鐵銹。
(課件出示)鐵盒鐵銹比較記錄表
顏色光澤空隙手感敲擊導電磁鐵
……
鐵
鐵銹
4.交流匯報:
(1)請一組學生匯報,其他組補充。(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應知識點)
師演示鐵與鐵銹的導電性、吸鐵性。(鐵能導電,能被磁鐵吸引;鐵銹不能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
(2)小結
同學們通過實驗,找到了許多鐵與鐵銹的不同點,現在你能判斷鐵與鐵銹是同一種物質嗎?鐵變成鐵銹是什么變化呢?(板書:化學變化)
三、指導探究,探索鐵生銹的.原因
1.過渡:
同學們通過觀察、實驗驗證了自己的假設,用證據支持了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的假設,那么鐵為什么會生銹呢?鐵的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水、空氣)
2.如果我們研究“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控制哪些條件不變?學生設計實驗
3.交流。說說方案,相互質疑,不斷完善實驗方案。
(課件出示)要點:
兩枚鐵釘要一樣新。
一枚鐵釘完全隔絕空氣(如放入菜油中),另一枚鐵釘暴露在空氣中。
每天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
4.小結。
根據我們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過一段時間,我們來分享研究成果。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相關資料)了解鐵生銹的危害: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全世界每年因金屬腐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達7000億美元,是地震、水災、臺風等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總和的6倍。鋼鐵生銹是鐵的致命弱點,鋼鐵因腐蝕而報廢的數量約占鋼鐵當年產量的25%—30%,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
你們說我們該這么做呢?(防止鐵生銹)
2.引導學生探究防止鐵生銹的方法,為下節課準備。
板書設計鐵生銹了
水
鐵鐵銹(化學變化)
空氣
課外活動根據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過一段時間,拿到課堂上繼續研究。
生成預見用磁鐵研究鐵與鐵銹的區別,可能實驗結果是磁鐵能吸鐵銹,因為理論上鐵銹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磁鐵不能吸引,但我們提供的鐵銹中往往含有鐵,磁鐵吸住的是鐵銹里的鐵。教師用鐵屑與從生銹鐵制品上刮下來的鐵銹細末做對比實驗。如果找不到純鐵銹或者找到的鐵銹仍然可以被磁鐵吸引,可做演示實驗,也可以用與鐵銹相似的材料代替鐵銹做實驗,這也是允許的。提供一些不含有鐵的鐵銹如做不到,也應向學生說明。
課堂評估學生能否歸納出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對學生設計的對比實驗方案做出合理的評價,并適當加以指導。
小學科學說課稿8
一、說教材
《水》這課是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水和空氣》的第一課。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質,也是液體的典型代表。學生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大量有關水的認知經驗,比如水可以用來洗衣服,水可以喝等等。這些知識是有趣的,和生活情景直接相關,學生對于水也比較感興趣。
二、說教法
根據對學生情況的初步分析和教材的初步分析。我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愛玩、愛動,特別是對三年級的學生的學習特點,整節課我以“找水”來貫穿,這樣就比較貼近玩中學。三年級學生剛接觸科學,我認為小學科學是一門啟蒙課,教學的重點就是對科學感興趣,這其實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需要我們的老師不斷的探究與實踐。因為水是學生平時很常見的物質,《水》這課也是第一課,為下面的教學做了鋪墊。 根據我對本課的設計思路,我為該課的教學制定了如下目標:
科學概念
物體可以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它們之間的區別在于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
1、用網狀圖展現對事物的認識。
2、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表有根據的見解意識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
2、在識別水的活動中,學會小組合作。
三、說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課
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二)結合課件,認識水。
在這個環節中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通過讓學生回憶,了解學生的前概念。為下面的探究活動打好基礎。
(三)探究活動,找水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認識水和其他物質。這個環節我是通過“找水”來貫穿整個過程。讓學生在石頭、木頭、樹葉、空氣、醋這幾種物質里,借助于身體器官來辨認幾種物質并找出水。
(四)分類
這一部分讓學生把幾種物質進行分類,分成固體、液體、
氣體。
(五)倡議節水,進行思想教育
(六)課堂小結,談收獲
(七)布置課外作業
總的來說,我的設想和實際操作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有所改進。
小學科學說課稿9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地球的內部》首先,我說說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體系、內容
《地球的內部》選自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地球的內部》屬于“地球與宇宙”中 “地球的概貌”部分。為六年級研究《我們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單元順應學生思考、探究問題的規律,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分為《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地球的內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主要研究地球運動與地表變化。
《地球的內部》有三個教學活動(PPT),其中認識地球內部構造是本課的重點。
下面我就分下來說一說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先看第三課:
2、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擬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知道地球內部構造是科學家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推測出來的。
●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
過程與方法
●能夠制作地球結構的模型。
情感與態度
●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并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3、教學重點: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
4、教學難點: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5、教學安排:1課時
6、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幻燈片、暗盒、沙子、玻璃球、泡沫、熟雞蛋、橡皮泥等。
學生準備:橡皮泥。
二、說教法、學法
學情分析: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對地球的形狀、大小以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對地球的內部有什么幾乎一無所知。學生要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的方法,自主設計實驗,探究暗盒里有什么,由此推斷科學家是如何探測地球內部的,從而認識地球的內部構造。并且,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內部構造的模型,加深對地球內部的認識,這對六年級的學生,并不困難。
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現有的實驗材料,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法: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探究暗盒里有什么”導入新課,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講解法:學生對地球的內部構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師的講解并補充材料;
課件展示法:用視頻形象的展示地球的內部構造。
課堂教學中,不是教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教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學法中,在學法中體現教法。
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觀察分析:通過觀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現象對地球的內部構造進行合理的假設;
動手實驗:通過動手制作“地球構造模型”讓學生加深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
本課繼續運用“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我設計了四個步驟:
(一)情境導入,探究暗盒
1、(出示書上的問題)老師要請你們幫我解決一個問題:講臺上有三個盒子,里面分別裝了沙子、玻璃球、泡沫,不打開盒子,你們知道每個盒子里裝了什么嗎?請幾名學生嘗試分辨。(這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在不打開盒子的情況下,要探究出盒子里面是什么,并不容易,前幾個同學只能猜測,于是我多請了幾個同學,并提示允許他們將盒子拿起來,而且把鉆孔的釘子放在旁邊,學生很快便通過搖晃、鉆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里有什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2、學生交流:我們剛才用了哪些方法?
3、提示:其實我們剛才用的方法和科學家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相似。
[設計意圖]:這里設計了老師請學生幫助解決問題的環節,創設情境,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明白了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并為研究地球內部構造做準備。
(二)討論,認識地球內部構造
這是本課的重點,著重探究地球內部的構造,我打算分四步來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
1、提問: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
2、我們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樣,人類無法深入到地球深處,科學家是怎樣去了解地球的內部構造呢?
學生討論,教師出示火山、溫泉、地震的圖片,提示鉆井、地震波等也是進行地球內部探測的方法。并把剛才的方法記錄在表格上。
3、預測。
學生根據以上的現象討論、交流,大膽猜測,并畫在記錄表格上。
[設計意圖]:這部分我教學以后調整了一下順序,把第2、3兩步對調了一下,原來的第2步讓學生毫無根據漫無目的的進行預測沒有必要,預測要有一定的依據,先讓學生看火山等圖片,因為這些學生很少見到,再用上面研究暗盒的方法像科學家那樣來推測,更能訓練學生的思維,由現象到本質,也符合探究的一般過程。并且下面讓學生閱讀課本資料,將科學家的預測與自己的'預測進行對比,不足的可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進行反思,一致的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提問:地球內部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先讓學生閱讀書上第21頁的內容,形成簡單的認識。接著出示圖片,讓學生形象地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厚度。
補充材料: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發現地震波在傳到地下50千米處有折射現象發生。他認為這個發生折射的地帶,就是地殼和下面物質的分界面。1914年,美國地震學家古騰堡發現地下2900多千米深處存在著另一個不同物質的分界面。以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分別將其命名為“莫霍面”和“古騰堡面”。用這兩個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3個圈層。
名稱 范圍 物質的組成 厚度與特征
地殼 地表到莫霍面 硅和鋁的硅酸鹽巖石 平均厚17千米
大洋底地殼較薄平均6千米,最薄處不到5千米;大陸較厚平均40千米,最厚可達70千米(青藏高原)
地幔 莫霍面與古騰堡面之間 鐵、鎂、硅酸 厚為2900千米
距地表100-150千米范圍內溫度近于巖石的熔點,地幔物質處于塑性流動狀態,稱為軟流層,它是巖漿活動的發源地。
地核 古騰堡面以下到地心部分 鐵 厚3478千米
內核:1278
外核:2200
5、師:其實地球內部就像一個雞蛋,你能用雞蛋作一個類比嗎?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學生先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地球的內部構造作大膽的預測, 接著通過閱讀書上的資料和觀看老師提供的圖片和錄像材料認識地球內部構造的廬山真面目,整個過程雖然有許多的知識講解,但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他們討論、交流,大膽猜測地球內部的構造,并通過主動學習,了解了地球的內部,完善認知結構,突出了教學的重點。老師適時補充了書本上沒有的內容,豐富了課堂資源,學生興趣盎然。
(三)拓展,制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
1、(出示教材插圖)提問: 今天我們學習了地球內部的知識,知道了地球的構造,你能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制作一個地球內部構造模型嗎?
2、(出示老師做好的模型。)這就是老師做的,你們想做嗎?你打算怎么做?小組可以討論。
3、討論交流方法,確定方案。(重點說清作時先后順序、各部分顏色的確定、各部分的厚度關系等)
4、分組合作。(提示如果小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夠,可以和周圍小組調換顏色)
5、指導切開模型,展示評價。(主要從外形、內部顏色、各部分的厚度比例幾方面來評價)
[設計意圖]: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學生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而且還要通過制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加深對地球內部的認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先出示了自己制作的模型,激發學生的制作興趣,學生討論后制定實驗方案(確定先后順序、各部分顏色,計算各部分的厚度),然后學生分小組制作,最后切開評價。從理論到實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又鞏固了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培養了團結合作的意識。
(四)總結,課后延伸
1、總結:人類是如何了解地球的內部構造的?地球內部是什么樣的呢?
學生結合板書,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
2、作業
課后請大家查找資料,繼續研究地球內部的秘密。
[設計意圖]:我認為課堂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學生在學習了科學知識以后,要能培養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通過各種方法繼續研究地球內部的秘密。科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勇于探究,我們都是科學家。
小學科學說課稿10
各位領導、評委大家好:
我是潁州區袁集鎮***小學教師張鑫,今天我展示的內容是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四課《蚯蚓的選擇>>,我的說課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說教材: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學生在三、四年級的科學學習活動中,已經對生物體的基本特征進行了觀察、認識和研究,本課是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們進一步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建立起初步的動物與環境關系的認識。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對于一個生物來說,周圍的環境包括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生物環境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環境有陽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在這節課中學生將通過兩個對比實驗,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環境條件--黑暗潮濕,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動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過程與方法
掌握對比實驗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如何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二、 學情分析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五年級是學生從中段進入高段的一個開始,學生通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如觀察、假設、簡單實驗、合作、記錄等。因而在進入高段的科學學習中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培訓,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比如強調實驗前后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并學習設計控制變量實驗等,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以及探究方法的培養,讓他們從事物表面興趣發展為對科學探究持久的.興趣,讓他們體驗到探究中思考與發現的樂趣。
三 、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過程"。根據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這一基本理念,針對《蚯蚓的選擇》這堂課,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利用實物創設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于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教師在課的開始就要激活主體,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學的伊始,我為學生創設猜一猜,看一看實物蚯蚓的情境,讓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產生喜愛之情,同時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2.引導-探究法
"引導-探索"教學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是學著像科學家那樣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四、 說學法
1.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身經歷活動的全過程。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創造科學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提問、猜想、設計、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發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有選擇的進行開放式學習。
新課程標準把學生定位為科學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主動性,發揮他們的能動作用。教師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訴的原則"通過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機會"逼"學生自己去猜測、驗證的方法。從而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學探究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該以小組為單位,加強與同組同學的交流,通過團結合作來完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協作精神。
五 、教學模式
1.結構
情境導入--猜測--討論交流--設計實驗--實驗驗證--歸納結論--延伸探究
2.理論依據
科學教材在編寫指導思想上強調對學生的發展格外注重,表現在從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人"的關注,強調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參與的過程中認識自然和社會,本課從知識目標上來說是比較淺顯的,較容易達到,但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和探究技能訓練是本課的重點。
六、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今天我給同學們請來了一個動物朋友,想不想見見?是誰呢?教師板書。今天我們請來了蚯蚓跟我們一起上科學課。
2、大家在哪兒見到過它們?
[設計意圖:教學伊始,為學生創設觀看實物蚯蚓的情境,并聯系學生生活,在哪兒見到過它們?使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產生喜愛之情,,讓他們在原有認知和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環境,使學生輕松進入學習狀態,激發起學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動參與的欲望,為下一步學生們能以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做好鋪墊]
(二)質疑猜測,引發前概念
根據大家的經驗,你能大膽地猜測一下蚯蚓喜歡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呢?(潮濕、干燥,陰暗、明亮)教師隨機板書。
[設計意圖:猜測是科學課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讓學生嘗試構建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型。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對蚯蚓這種小動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讓學生猜測蚯蚓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當學生產生了認知的沖突,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同時培養了學生大膽猜想,進行科學預測的習慣。]
小學科學說課稿11
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食物鏈和食物網》。接下來,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
(過渡:首先我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五年級下冊生物與環境單元的第五課,學生從《種子發芽實驗》、《蚯蚓的選擇》當中認識到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并會根據自身生存的需要對環境條件進行選擇的。本課的內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在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態系統的概念,形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的認識。對食物鏈和食物網的認識變得順理成章。雖然學生的科學意識在不斷的提升,科學素養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學生對平時的生活觀察較少,科普知識不足,導致在尋找食物鏈的時候有諸多困擾。所以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過渡:基于對教材和學情的理解與分析,我將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正確使用食物鏈、生產者、消費者、食物網等詞語描述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畫、找食物鏈,認識食物網,意識到食物網反映了群落和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的之間的復雜的食物能量交換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大自然的神奇,認同生態系統的統一性,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過渡: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描述食物鏈、食物網的概念,并會畫簡單的食物鏈。
【難點】
尋找食物鏈,形成食物網,體會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采用直觀教學法、活動探究法、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采用的學習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觀察歸納法。
(過渡:厚積而薄發,在做了一系列準備活動之后,我的教學過程將分為四個環節呈現。)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上課伊始教師提出問題:你們看過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嗎?你知道動畫片中的主人公是誰嗎?繼續追問:喜羊羊吃什么?灰太狼吃什么呢?引出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順勢引出新課。
這樣做能夠在一開課就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設下懸念激發學生思考質疑,開啟學生對于本課內容的好奇。
環節二:新課講授
第一部分:探究食物鏈
教師播放視頻:草原生態群落
視頻中看到的動植物,按照誰被誰吃的關系是什么呢?
通過播放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探究食物鏈做好準備。
(1)誰被誰吃
引導學生按照“誰被誰吃”順序說一說。然后明確用箭頭將其連接起來。請生觀察,箭頭朝向誰?(指出是獲取營養的動物)
(2)分析食物關系,認識食物鏈。
繼續提出問題:想象一下,他們的食物關系像什么連在一起?(鏈環)你能給他們起一個形象的名字嗎?能說說什么叫食物鏈嗎?
師生總結:生物之間這樣一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稱為食物鏈。(板書:食物鏈)
緊接著在大屏幕出示薔薇花叢圖片,提問題問:你能根據圖中的生物說出它們之間的食物關系嗎?請寫出食物鏈。觀察這幾條食物鏈,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注意:起點、結束)
這幾條食物鏈中,樹葉和花能自己制造食物。我們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產者,把通過直接或間接消費別的生物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費者。
并提問學生這幾條食物鏈中,誰為生產者、誰為消費者?
通過進一步畫寫箭頭表示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強化食物鏈的概念。認識什么是生產者,什么是消費者。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第二部分:探究水田里的食物網
展示圖像:在一片金色的`稻田里共同生活著這些動物,現在看大屏幕你認識它們嗎?水田里除了這些動植物之外還有其他生物嗎?
請各小組拿出記錄單,在上面用不同的顏色畫出相關的食物鏈,并且進行小組討論。
交流后請小組分享討論的結果,各小組相互補充。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食物鏈,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同學發現這些食物鏈交叉在一起就像網一樣,引出食物網的概念。
通過觀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匯報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歸納綜合思維能力,注意在討論分析活動中及時吸收別人的學習成果,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
環節三:鞏固提升
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森林實施獵狼護鹿的實例。
提問:請你預言一下,將會出現怎樣的后果?
師生總結: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聯系的,只有保護好每一種生物,與生物和諧相處,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通過這個實例拓展學生思維,分析食物鏈中某種生物的增減會引起其他生物怎樣的變化,樹立生命現象是運動的、普遍聯系的觀點,突破教學難點。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個環節我打算組織學生通過繪制概念圖歸納的形式達到對知識總結。
針對五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體現教學重難點,方便學生梳理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我的板書直觀而簡明,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謝謝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小學科學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緊緊圍繞地球運動及其所產生的地理意義進行學習,而晝夜交替則是地球運動的重要地理意義之一。它對我們以后學習時差和晝夜長短起到了鋪墊作用。并且,學生對晝夜交替的學習有利于透過一些自然現象認識到事物本質規律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能夠解釋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想象。
(2)能夠讀圖判讀晨昏線,并能夠運用晨昏線的特征解決問題。
(3)樹立世界的物質性及物質運動規律性本質性的價值觀。
重、難點分析
判讀晨昏線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及讀圖分析能力要求很高,而且它是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運用之一。
遂將晨昏線的判讀和特征及運用定為本節重點
將晨昏線的判別和特點定為難點。
二、說學情
我的學生是剛進入高中學習的高一新生,接觸專業地理知識的時間較短,對這一方面的概念比較模糊。所以我要著重興趣導入和強化概念,讓他們能打好基礎。此外,這個年紀的學生自我意識都比較強,所以在課程中,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性,由老師說,學生聽,轉化為老師引導,學生探索,學生思考,學生梳理。
三、說教法
本節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以讀圖分析法為主,通過地球儀演示,讓學生根據演示來分析、歸納、比較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運用教學掛圖,指導學生分析歸納晨昏線的特征,同時輔以情景創設,采用設問式教學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去理解知識,運用學習成果。
四、說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教學中運用地球儀,地圖演示等生動、形象的現代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出一些小問題 (如在同一時間里,為什么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變被動為主動。
五、說教學過程
(一)上下銜接,導入新課
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在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之后,以提問“太陽直射點是否固定?移動的太陽直射點會形成怎樣的自然現象?”來引出白天黑夜現象,進一步描述為“晝夜現象”,以日復一日白天黑夜往復交替的事實規律,從而引出晝夜交替現象。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創設情境,明確關系
在引入新課的基礎上,首先要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是什么?),在學生回答出“光”之后,我們就能得出“太陽是地球有晝夜交替的必要原因”
繼續提問“靜止的太陽或地球還會造成晝夜現象嗎?”,開始引導學生進行假設①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②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③地球自轉;④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猜測是科學課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讓學生嘗試構建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型。以前學生對晝夜交替現象肯定有些許了解,也就讓學生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為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習慣和方法做好指導。
在讓學生小組討論,假設,推導之后,讓學生來公布討論結果。我會表揚學生的活躍思維并且總結,明確晝夜交替現象是由太陽和地球雙方的特性決定的。通過地球儀來演示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現象。再指出相對于靜態的晝夜現象,晝夜交替則是動態的,讓學生明確晝夜交替是在晝夜現象的而基礎上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
2。步步引導,合理過度
在上面知道了晝夜交替的原因,通過生活中日復一日的晝夜交替現象我們可以得出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日,這里的一日是指太陽日(24小時),在這里要強調我們的研究對象為地球和太陽,是以太陽作為參考點,所以周期為一個太陽日。
再指出晝夜交替影響著人類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陽日被用來作為基本的時間單位。
3。圖文結合,突破難點
讓學生觀察教學掛圖,指出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昏線(圈),在這里學生可以通過教學掛圖形象直觀的出分界線在空間上表現為一個圈。再指出,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構成的,通過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黃昏日落的自然下現象引導出晨昏線的判讀方法,即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經過的分界線是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經過的.分界線為昏線。在這里要強調順著地球自轉方向這個前提條件。接下來,通過教學掛圖來分析晨昏線的特征,針對晨昏線是過地心的大圓的這個特點,以赤道為例補充說明球體上大圓的知識點。在特點中重點強調晨昏線平分赤道,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為六點,昏線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為十八點,并指出這點在以后知識學習中的重要性。對于太陽光線垂直于晨昏線,以及將經過的緯線分割為晝弧和夜弧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即可得出,作簡要解釋即可。
4。課后問題
地球上的晝夜交替我們已經了解了,那么地球的衛星——月亮上的晝夜交替是怎樣的呢?它與地球晝夜交替的差別又在哪里?相關知識請同學們在課后去了解。
板書設計
晝夜交替
一、晝夜現象 四、晨昏線
二、交替原因 1。構成
三、交替周期 2。特點
小學科學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是看到過月亮的圓缺變化的,他們基本都知道農歷十五是滿月,另外他們也了解了月球自身是不會發光的,月光其實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等。此節課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二、說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2、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
過程與方法:
1、持續地觀察月相的變化過程。
2、根據已有的現象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而做出假設,同時能在小組學習中收集整理別人的觀點,并且根據一定的.事實對自己的假設進行調整。
3、初步學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堅持記錄的習慣。
2、初步形成觀察月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月相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難點:要求學生持續一個月進行觀察,在觀察過程中詳細記錄月相的形狀、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農歷時間、太陽在天空的位置。
小學科學說課稿14
一、教材分析
本課應用第1課中學習的簡單電路制作的檢驗器,通過對周圍物體的導電性能進行檢測,歸納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習平安用電常識。激發同學進一步探索電路秘密的欲望,為繼續[第3課]“探測暗盒里的電路”做好準備。
二、同學分析:
本課的學習主體是五年級同學。
1、五年級的同學已經具備了較系統的科學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較好的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2、同學已經學習了簡單電路的知識,具備了制作檢測電路的能力。生活中同學對導電和不導電的物體也有一些了解,但還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認識。
3、針對同學的動手能力存在差別,教學中要采取小組合作、一幫一(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協助動手能力差的同學)的對策,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實驗中來,體驗勝利的樂趣。
三、教法學法
科學探究既是小學科學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是同學科學學習的主要目標,更是有效培養同學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
本課教師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同學的主要學習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
教師以情境設計、探究活動、交流提升、演示說明為引導,同學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體驗式學習和接受式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促進同學學習方式多樣化,提高科學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學習目標預設
科學概念:
知道什么是導體、絕緣體,并能結合實際加以識別。
知道人體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導體。
過程與方法
能夠設計檢測裝置,檢測常見物體的導電性能。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會與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平安用電的生活意識.
五、重難點和處置戰略
根據教材和同學的實際,確定本課重點是:認識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和平安常識.養成認真細致尊重事實的探究習慣。本課難點:認識人體、水也是導體。
本課的關鍵點在于:同學對資料進行充沛的自主探究,對實驗結果進行認真細致的交流活動,促成認知的提升。
解決設想:
注重同學的思維梯度,通過“結構性的資料”和科學的實驗探究,逐步使同學從問題與困惑中走出來。提供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但隨著同學認知提高過程的資料,為同學不時登上更高思維階梯搭好跳板。
具體措施:
通過用簡單電路檢驗身邊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的探究、歸納概括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通過提供結構化的資料;鼓勵經歷探究發現過程;注重交流對經驗概括的作用。
六、教學準備
資料的選擇與準備是科學探究至關重要的環節。有結構、有意義的資料不只可以揭示現象,更暗含著科學探究的方向與程序。精心挑選有結構的資料,會引領同學進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動有效進行。
為了順利完成導體與絕緣體的探究,我精心準備如下資料:
1、電路檢測器——電源、導線、小燈泡
2、待檢測物體——常見物體如:小車、泡沫、鉛筆、剪刀、海綿、回形針、鋁箔紙、玻璃瓶、鑰匙、硬幣、橡皮筋、木夾子等。
[說明:這些資料是同學身邊的`資料,有導體也有絕緣體,大局部同學比較容易判斷,富有結構性;鉛筆、小車、剪刀等是由多種資料組成的,富有一定的挑戰性,更容易實現合作交流;鉛筆的筆芯削得特別長,鉛芯這個資料容易引起同學的認知抵觸;同學身邊的橡皮、水等資料并未提供,為同學自主選擇資料預留了空間]
3、“人體驗電球”[說明:用來進行人體和水的導電實驗,協助同學建立導體和絕緣體沒有明確界線的認識]
4、電工工具等[說明:引導同學分析認識導體絕緣體的生活應用]
[實驗報告單中預留了同學自主選擇資料的空白表格,資料的展示和匯報交流使用實物投影進行,平安用電知識配以相應課件]
七、教學過程預設
教學過程是師生間與生生間的互動的過程,是教師主導下的同學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教學活動的展開應緊扣同學的思維與活動,根據教材的要求和同學的實際,本課我預設了如下教學環節,將根據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實施。
(一)置疑激趣,引發探究---鞏固新知,切入課題,引入探究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自主預測,充沛探究,形成新知
(三)交流質疑總結提
小學科學說課稿15
一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拱形的力量》(出示課件),《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學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學生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已初步了解改變材料的厚度和形狀會增強抗彎曲能力。在本課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形狀——拱形。拱形結構是一類很重要的結構,應用廣泛。拱形結構又叫推力結構,它的特點是把受到的壓力分解成向下的壓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結構中唯一產生外推力的結構。而研究拱形的承重特點更具趣味性和挑戰性。
教材精心設計安排了兩項活動。第一項是測試紙拱的承受能力,這個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第二項活動是搭一個瓜皮拱,這個活動是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教學目標:
據此,我設置了一下幾點教學目標:(出示課件)
1 科 學 概 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所以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
2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拱形產生的形變,來推想它受力的狀況。
3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重點 (出示課件):我認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設法保持拱形的形狀,使它承受更大的壓力。
難點(出示課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發揮拱的受力特點。
教學準備 (出示課件):要完成本節課的教學,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做拱形的'紙 ,鐵墊圈若干 ,課件 , 小木塊若干,西瓜皮塊若干 、 抹布。
二 學情分析:(出示課件):
通過本單元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增加材料厚度和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增加物體抗彎曲能力的探究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氛圍下相信進一步探究拱形,學生們的熱情會更加高漲。
三 教法學法分析:
教學目標能夠順利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法,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本課我將采用“探究-研討”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出示課件)
(一):自主——探究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的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本課主要引導學生利用舊掛歷紙和墊圈探究紙拱的承受壓力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夠更好的得到自主發展。
(二):合作——研討法。
科學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動過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間進行互相交流,最終達成共識。
四 教學過程:
我一直認為科學課堂必須是充滿情趣和智慧的課堂,它著力于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的興趣更濃厚,讓學生的智慧更靈動。以這個為基點,我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出示課件)
首先我將出示一張紙,引導學生觀察:看老師手中的這張紙。它連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這樣柔軟無力的紙你能用什么辦法讓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嗎?通過學生回答,不但可以檢查學生對前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說到拱形,這時我(做一個拱)繼續啟發學生,做成拱形后它沒有塌下去,看來拱形也有科學道理。你們發現了嗎,我們的周圍中也有許多的拱形建筑,請看(播放課件圖片:趙洲橋、拱門、九洲體育館) 為什么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拱形呢?同學們愿意和老師一起來研究拱形中的學問嗎?(這時我板書:拱形的力量 )
我這樣
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拱形”是“改變形狀”的另一個視角。通過欣賞拱形建筑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拱形的神奇作用,最后的提問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并且通過教師演示平紙和拱紙的承重能力,使學生明白同樣大小和材料的拱紙比平紙承重能力強,同時親眼目睹了拱紙承重過程中的形變,初步感知拱形受力的特點。
(二):探究研討——測試紙拱 (出示課件)
這里我設計了三個實驗活動:
為了突破重點,我設計了第一個實驗:做一個紙拱,試試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課件)
學生把紙拱放在墊板上,并在拱足的地方做好記號。觀察之后,說一說拱自身的重量落在哪里?引導學生說出在拱的下部。
教師解釋概念:在拱與墊板接觸的地方,我們把它叫拱足。下面請同學們輕輕地放一個墊圈在紙拱上,來測試拱的承受力,仔細觀察紙拱的變化。并回答:哪個部分承受著墊圈的重力?學生會發現拱足向兩邊伸展,而墊圈的重力是被拱頂承受的。
再加一個墊圈,觀察一下新的變化。學生發現紙拱隨著壓力的增大,拱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就平了。根據這一現象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解釋。“紙拱”為什么會向兩邊伸展開去?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觀察描述活動,學生能清晰地認識拱形的受力軌跡,從而建構第一層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過材料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看到拱足分開自然想到要用什么東西去抵住它。
教學進行到這里,基本抓住了本課的第一條基本概念。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我又設計了第二個實驗: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承載多大的重量。
實驗二: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承載多大的重量(課件)
教師設問:既然我們知道了紙拱受力變形的原因,你有什么辦法使紙拱不容易變形,能承受更大壓力?承受幾個墊圈你能預測一下嗎?怎樣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用實驗檢測一下看行不行。學生開始分組實驗:用東西(書本)抵住拱足,在拱頂上不斷加墊圈。實驗時教師巡視指導。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抵住拱足的物品越大越重,紙拱的承受能力就越強。引導學生進一步改進實驗方案,讓拱形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
通過師生談話,進一步肯定學生的想法,用東西抵住拱足,拱承受的壓力要大一些。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討論觀察到的現象。當拱頂上的壓力不斷增加時,它的形狀會有什么變化?紙拱為什么會產生這種變化?通過這樣的設問,再一次讓學生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現象后,對出現的問題作出解釋,當拱頂上的墊圈不斷增加時,紙拱還是要塌,向左右偏,通過操作適當開動腦筋去思考解決方案,怎樣讓拱形承受的壓力再大些,進而引出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
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出示課件)
科學必須用事實講話。科學數據就是探究活動中獲得的事實性資料,對科學數據的分析是激活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我提問:我們怎么做能讓紙拱承受更大的壓力?你打算怎么做?讓學生把自己的方案寫下來,再匯報。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我用課件出示:(【溫馨提示:1、進行實驗時,做好數據記錄。2、每個實驗,“拱橋”的拱足之間的距離要保持一致。3、如果紙條被壓壞或有明顯折痕,應該換上新的紙條。】)
學生分組實驗大多數學生都在拱形的兩邊放木塊,把拱足抵住,實驗結束后,教師提出問題,現在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
請學生試著解釋。
(演示課件說明: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拱形受壓時會產生一個向外的推力,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我將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從同學們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看到抵住拱足的物體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強了!那現在老師有個問題了,要是我們繼續在旁邊加,拱是不是會一直都這樣,承受的物體越來越多呢?學生可能回答:不能或能,老師點撥:拱有一定的承載能力,不能超過它的限度,就如我們天天經過的大橋——招蘇臺河大橋,他的限載重量是20噸 。 通過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可以引出極限限載的含義。&nbs
p; 最后讓學生總結拱形承載的秘密。(同時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 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同時培養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課堂教學主線清晰,學生探究情趣盎然,深入有效。
(三):理性認識—搭瓜皮拱
學生分組活動,課前每小組準備了西瓜皮塊來搭一座拱橋,兩組學生分別在講桌兩邊搭拱,
本環節的活動用到了瓜皮,會弄臟學生的手和課桌,我會讓學生用準備的抹布,待實驗結束后擦干凈,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 。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紙拱畢竟是一個不會轟然垮掉的拱,做一個瓜皮拱不但饒有趣味,而且更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點,兩個活動相比,前者是感性的探究,后者是理性的認識,相輔相成。
(四):拓展延伸 ,情感升華
在教學的最后,通過身邊一些熟悉的建筑中拱形的運用讓學生將知識還原生活。再讓學生欣賞培江三橋等(課件圖)拱形建筑的圖片,讓學生吸收信息,提高創新意識,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
五 板書設計
結合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能清楚、明了地理解拱的受力原理
拱形的力量
拱形承重的秘密: 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 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
俗話說:“科學探究無止境”。我更覺得:“科學教學藝術的探究更無止境”。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小學科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杠桿說課稿02-27
小學科學說課稿09-20
小學科學活動說課稿09-09
小學科學優秀說課稿09-09
小學科學磁鐵說課稿11-07
小學科學說課稿06-25
【推薦】小學科學說課稿11-21
小學科學說課稿【推薦】12-22
【熱】小學科學說課稿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