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7場的3號考生。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雞兔同籠。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因此,我們的數學教育既要幫助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的課堂設計理念將圍繞這一核心展開。
一、說教材
本次說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屬于綜合與實踐的內容,教材中借助古代課堂情境對《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問題進行探討,以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為契機,幫助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從而把握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也能通過這節課的安排,一方面在生動有趣的古代數學問題中感受我國古代數學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二、說學情
了解學生現有知識和能力狀況,才能更好的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更有效的開展雙邊互動的教學。這一階段的學生觀察能力、概括能力都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同時,他們還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基于此,本節課將注重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實踐,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數學課堂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牢牢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
三、說教學目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我制定了如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掌握并會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增強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而教學重難點方面,我將能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設計為教學重點,而運用假設法解決數學問題設計為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和學法
實現突破難點從而有效實現知識的理解鞏固,我將采用情景引入法、講授法、小組合作討論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并指導學生獨立探索、合作交流、分析歸納等進行學習。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六、說教學過程
厚積而薄發,在做了一系列準備活動之后,再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我設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采用媒體導入法。通過多媒體將課本中的主題圖情景展示出來,再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講解古代課堂中夫子與學生探索雞兔同籠問題的故事,并提問學生: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是什么意思?大家能不能算出各幾何呢?相信學生結合語文的'字意理解,基本能讀懂題意,如果不能理解古文的意思,我也會適時引導并加以講解。就這樣,在激發起學生求知欲的同時,引入本節課的內容《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導入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興趣,通過情景的創設和問題串的展示,不但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揭示了課題,還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新知探索環節,在這一環節我將采用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進行。
對于導入中35個頭、94只腳這一數據可能偏大,猜測、驗證起來有復雜度,所以我會調整策略,首先從簡單問題出發,順勢提出例題1的問題:8個頭,26只腳,雞和兔子各幾只?讓學生猜測一下。這時學生將會得到五花八門的回答,比如3只兔子,5只雞,22只腳;4只兔子,4只雞,24只腳等內容,但是會有較多的回答與正確答案有出入,所以我會提出新的要求:為了保證猜測過程不重不漏,咱們可以按順序列表填寫一下,應該是各有幾只?(板書:列表法)
學生通過填表,將能較快得出結論有3只雞,5只兔子。以此解決例1的問題。
在對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之后,我會進一步追問:通過列表法解決了例1的問題,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老師給大家幾分鐘時間,大家以前后桌4人為一個小組輕聲討論一下解決辦法吧。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會走到學生中間,參與他們的討論,聆聽他們對知識的把握,若是學生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給予他們及時的幫助。看學生談論的差不多的時候,我會隨機邀請幾個小組的代表呈現他們小組的討論成果,并與其他小組一起對他們的討論成果進行點評和補充。通過充分討論和分享,我們將能得出共同的結論:可以運用假設的方法,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或者都是兔子就能解決了。(板書:假設法)如果假設所有的動物都是雞,那么就有8×2=16只腳,(板書:8×2=16)這樣就多出26-16=10只腳。(板書:26-16=10)多出的10只腳均為兔子的,一只兔子比一只雞多2只腳,所以算得有10÷2=5只兔(板書:10÷2=5),3只雞。我也會針對假設全為雞時的計算過程進行板演,以達到示范的作用。再引導學生自己假設均為兔子的情況進行求解,組內相互校對,實現互幫互助。
這一環節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幫助他們養成探索規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體現出了“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三)課堂練習
接下來是鞏固環節,我會再次通過多媒體出示導入中的問題“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法進行解決,之后找一名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在黑板上板演的學生在結束后充當小老師給其他同學進行講解,不清楚的我再加以輔助說明。
通過這樣的練習,既能達到首尾呼應的效果,又能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表達的能力,讓有趣的知識在同學們積極主動探索中顯得更有味道。
(四)小結作業
最后一個環節為小結作業環節,關于課堂小結,我打算讓學生以分享的方式總結本節課的收獲。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也能讓我在第一時間得到學習反饋,更好的調整教學節奏。
在作業布置上,請學生課下思考還有沒有其他方式能夠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也可以自己設計雞兔同籠的問題去考考自己的小伙伴或家人,促進家校合作。通過這樣題目的設計,既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還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
七、說板書設計
說課的最后,我來談談我的板書設計,為了幫助學生搭建一個更清晰的知識體系,我的板書力求簡潔明了,框架清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這就是我的板書: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2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在北師大版教材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嘗試與猜測中安排了《雞兔同籠》這一教學內容,從讀懂教材這一角度來看,在本課教材中呈現了3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通過假設舉例與列表的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結果。其中,第一張表格是常規的逐一舉例法,第二張運用了跳躍列表法,第三張運用了中列舉法。課堂上學生可能會想出畫圖的方法,方程法等各種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材選“雞兔同籠”這個題材,主要并不是為了解決“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本身,而是要借助“雞兔同籠”這個載體讓學生經歷列表,讓學生在大膽的猜測、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中,體會出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而且在后面相應的練習、復習中,相關的題目也都附上了表格,能夠讓學生較好地運用這種基本的解題策略解題。教學參考中明確指出,教師不宜補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對列表方法這一常用數學方法的掌握,更不應要求學生直接套用公式解題。同時,我們對《雞兔同籠》問題在各種版本中不同的安排也進行了對比研究,比如,在人教版教材中,這一課時安排在六年級,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不同方法研究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方法;而在蘇教版中,這一課時是作為四年級的教學內容,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針對不同教材,認真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我們再次對學生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研讀。
說學生:
學生已經具備了應用逐一嘗試法列表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他們已初步接觸多種解題策略,會一些基本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學生已初步具備一定的歸納、猜想能力,但在數學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方面需進一步培養。
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理解的和分析,結合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遵循課程標準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知識目標:本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從中發現一些特殊的規律。
能力目標:在“雞兔同籠”的活動中,通過列表枚舉方法,解決雞兔的數量問題。
情感目標:理解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重點:明確雞兔同籠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會運用列表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的聯系,掌握利用列表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能夠準確的計算。
說教具:
本課時我結合自己的教學設計,制作了課件,為了便于學習,我為為學生準備了兩份表格。
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引導發現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交流等方法,并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歸納、總結,以問題引領學生進行嘗試、探究、調整、交流等等。使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價值。
說教學過程:
1、課前我和學生做了一個“猜數”的小游戲,重現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減少學生對于不同列舉法的陌生感,為學習各種不同的枚舉方法鋪墊基礎,初步感受中列舉的科學性。
2、情景引入
在開課時,我借用兔和雞這兩種學生十分熟悉的動物引入課題,同時借用多媒體出示:你知道嗎?說明:這就是1500多年前我國數學史上著名的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問題。同時揭示課題:雞兔同籠。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為了給數學課堂帶來了濃厚的文化氣息,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嘗試、探究
接著我讓學生先小組討論,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在這里我只要求學生說出解決的思路即可。緊接著的新授部分,我讓學生大膽的進行猜測、嘗試與調整,并引導學生觀察,探究、歸納各種不同列表法的優劣所在,并重點介紹中列舉法。
4、鞏固,運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在這一環節,我又重點讓學生分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雞兔同籠相類似的地方,明確雞兔同籠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構建這一數學模型,幫助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列表的.策略,并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5、課堂延伸
我讓學生課外繼續探討《孫子算經》中的雞兔同籠問題作為這一課的課堂延伸,既使整堂課前后照應,又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教學反思
反思這堂課的教學,從整體上來講我認為還是比較成功的,具體體現在:1、我在認真研讀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領會了編者的意圖,通過在本校幾個班的教學實踐,學生對列表法的基本方法,以及調試的技巧都掌握得很好;2、對雞兔同籠這一數學模型的構建學生掌握很好,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對怎樣的問題適合運用列表法能夠一目了然,并能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加以解決。3、但對這節課教學本身也有自己的思考,因為《雞兔同籠》問題本身是我國的千古趣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遠遠不止列表法一種,而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雖然能夠運用多種方法解決,但由于時間有限,我未能逐一進行講解,這是否會限止學生的思維呢?所以我不僅在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勢進行探討,在結課的時候,我又提示學生早在1500多年前我國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就有所研究和記載,迄今為止,中外許多數學家都很關注雞兔同籠的問題,并且已經研究出許多解決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課外繼續研究!以引導學生課外進一步研究“雞兔同籠”的問題。并且我也帶領學生繼續探究,同學們也非常有興趣,探究出了許多方法,比如化歸法、破頭法、砍足法、金雞獨立法等等,名字都取得五花八門呢,我不知道我這樣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敬請指點。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說課稿08-19
小學數學說課稿06-25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08-18
小學數學說課稿優秀02-02
小學數學小數的認識說課稿02-07
小學數學人教版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認識乘法》說課稿02-23
小學數學優質說課稿優秀03-02
小學數學負數說課稿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