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美術的小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美術的小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美術的小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創作課。教材上有一幅國慶節夜晚放煙花的圖片和四幅兒童創作畫,這四幅兒童創作畫是學生用不同線材來表現的,采用了蠟筆繪畫、毛線粘貼和剪貼等形式進行創作的。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放煙花的情形,引領學生嘗試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煙花,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過年過節時,放煙花是一種很重要的娛樂慶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娛樂活動。隨著科技的開展,煙花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形狀和色彩也越來越美麗。在教學時通過啟發學生回憶和欣賞放煙花是的場景,知道煙花的造型,并通過各種材料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教材,對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們思維活潑,想象豐富,喜歡用自己的想法表現事物。煙花是孩子經常見到的,與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就會讓孩子把他們豐富、奇特的想象力通過動手表達出來。
設計思路:
1、欣賞“煙花〞;
2、認識“煙花〞;
3、感受“煙花〞;
4、創作“煙花〞;
5、評比“煙花〞。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煙花的形狀,學習用不同的線材表現煙花。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能平安使用工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能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形狀各異的煙花。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設計表現不同形狀的煙花。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表達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心,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樣性。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課件、演示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鼓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開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教學過程:
一、煙花的認識、理解
1、播放一段有關煙花的課件、范畫,教師提出問題:煙花的形狀變化萬千,但它們有一定的相同點,請同學們找出。學生分組討論并總結出:煙花從中間向外放射。
2、教師提出問題:觀察、說說它們的形狀像什么,并請幾個學生上臺畫出自己的感受。再請學生對所畫的煙花進行評價。
二、掌握、創作煙花
1、煙花的形狀豐富多變,要如何變?教師在學生畫的煙花上進行再創作,有的點加粗、有的線加長、有的線彎曲,線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讓學生領悟點線面的大小、長短、粗細等可以讓煙花的形狀發生各種變化。
2、學生都了解煙花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在夜空中閃閃發光,把夜色裝扮得十分漂亮。教師提出問題: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創作出造型別致、色彩鮮麗的煙花?學生分組討論,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法:有各種動物造型的煙花、有太陽、月亮、星星等造型的煙花。
三、利用不同材料進行造型游戲
1、欣賞書中范畫,請學生找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種煙花。
2、教師演示方法與步驟掌握創作技巧。
3、每兩個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設計的煙花與眾不同,可畫或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幅《閃光的煙花》。
四、學生進行造型游戲
教師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學生作業展示、評價。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作業講評,用簡短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六、小結:
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是不受時空制約的,美術課教學同樣不應局限在40分鐘之內。我們應該注意到,學生在課后生活實踐中,在有意無意地積累著生活經驗,而這些經驗本身對其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有著巨大的作用。這就是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關于美術的小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因為《下雨了》這一課屬于“綜合探索〞這個學習領域里的課業,所以在設計本課時,無論是形式還是在內容的設計上,都始終圍繞“綜合探索〞這個教學理念。
對于這一課的內容,我是這樣理解的:由于孩子們對下雨并不陌生,也有著特殊的情感,所以這節課很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也很容易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本課教材力圖用各種方式展現雨,并大膽地表現雨中人物的動態。這就要求我們課上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對教材的理解,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人物的動態,學習表現雨中的情景。
(2)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3)能力目標:訓練學生觀察、記憶和表現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又確定了教學重、難點。
1、簡單了解大自然與人的關系,運用各種方法表現雨和雨中人物的活動。
2、大膽表現生動的人物動態,處理好人物與景物的關系。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指出,教學是師生學習的共同體,是師生共度生命的歷程,是共創人生體驗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只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層次的參與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
在教學過程中,我很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讓他們把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或是肉眼觀察到的雨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來,學生用點、線來表現自己心中的雨。
在教學時,我還嘗試著設置情景,在引導學生觀察范畫之后讓學生通過模仿,身臨其境地感受畫中人物的動態,孩子們有的抱頭狂奔、有的撐著小傘,慢悠悠地欣賞雨中的美景,來表現他們在雨中的快樂,大膽地表演激發了他們強烈地創作xx。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畫筆和周圍的同學合作,去大膽地描繪,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的創作水到渠成。有的學生的畫,用長線條表現雨,在雨中,幾棵大樹也是斜的,展現了狂風大作,雷雨交加的情景。有的學生畫的雨,用水珠來表現,而且水珠還帶著燦爛的微笑,在雨中,花開了,草綠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春雨圖。看來,要想激發學生的創作xx,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位置,努力創設自由、平等、寬松的學習氣氛,只有擺正了自己的地位,才能凸現孩子的才華。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小雨沙沙〞歌曲導入,引出課題。)
放音樂學生邊唱邊做動作,唱完后并提問歌唱的是什么時候(引出課題“下雨了〞)
(二)授新課:(以下雨的影片讓學生更直接的感受下雨,觀察下雨時的雨的形狀。)
1、播放“下雨過程的影片〞先刮風,打雷伴著閃電,然后下雨,雨是由小到大然后到停的過程。
A)、提問:“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B)、討論:“為什么喜歡或不喜歡下雨〞
C)、討論:“如何表現雨?〞(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來) 2、欣賞下雨時的動畫片段(激發創作xx,了解下雨時人物的動態)
A、師生合作模仿影片里下雨時的人物動作(為了更進一步體驗與感受下雨時人物的動態。)
B、小組討論“如何表現下雨時的人物動態?〞(通過上述游戲表演和學生討論突破了重點與難點。
C、欣賞(學生作品六幅)提問“小朋友們是怎樣表現下雨) (三)學生繪畫(重視個人創作與集體創作結合)
要求:可以畫看、想到的下雨的.人、動物,,也可以畫下雨時的心情和感受。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創作感,激發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畫。到達啟發想象力與創新。
(四)小結(學生自評、互評和師生評相結合方式,體會成功的喜悅。) A、請生相互參觀交流作品的成功之處。
B、請各別同學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明。
C、師和生共同表演學生作品里下雨時的喜悅情景。
四、課后反思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對下雨時人物、動物的認識并表達自己的感受,增強學生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將學生看作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合作者,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學生缺乏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有局部作品人物動態不夠生動,缺乏想象力。
關于美術的小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3
一、說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美術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八課《魚兒游游》。《魚兒游游》一課共分為二課時,本課是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魚的外形特點,能用剪貼的方式進行表現,并能用畫或剪貼的形式裝飾魚的花紋。
二、說教材和學生:
1、教材分析:
作為小學生入學后剪貼的初始課,本課學生在剪貼時有一定得難度,這要求學生既要畫出魚的外形,又要能在設計好的魚的身上用剪貼或繪畫的形式裝飾魚的花紋。自然界的魚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色彩也是五光十色。我通過帶著學生欣賞美麗的魚兒,誘導學生表現魚兒的xx,啟發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剪刀,用自己靈巧的雙手來剪貼各種美麗的魚兒,和魚兒做朋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不必拘于自然與現實的色彩及形狀,要大膽、富于想像,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魚兒游游》一課也為后續上好剪貼課奠定了根底。
2、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潑、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魚兒游游》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開展的特點。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確實立
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按照本課的教學內容,認真貫徹新的教學理念,為促進學生的開展,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了解魚的外形結構,能用剪貼的形式表現水中游動的魚。
2、能力目標: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不同的色彩來裝飾各種魚兒。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珍惜大自然,保護生靈的思想品德。
教學重點是:
了解魚的外形結構,使學生能用剪貼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魚兒。
教學難點是:
發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裝飾各種魚兒。
四、說教材處理: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按照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認真貫徹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參與。
作為小學生入學后剪貼的初始課,本課學生在剪貼時有一定得難度,這要求學生既要畫出魚的外形,又要能在設計好的魚的身上用剪貼或繪畫的形式裝飾魚的花紋。只有畫的好,才能做的好,剪得好。所以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了解魚的外形結構,讓學生能用剪貼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魚兒。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欣賞了大量的有關魚的圖片及教師和學生的范作,讓學生了解魚的外形結構,身體形狀的特點,讓學生概括魚身體的根本形,比擬各種魚的花紋特點,為學生能剪貼好魚做鋪墊。
《美術新課標》中規定,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是現代社會的根本特征。我們在保護學生個性形成的同時,還有遵循審美的規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我要突破的難點就是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不同的色彩來裝飾各種魚兒。通過欣賞圖片和作品時鼓勵大家大膽發表自己的獨特看法,使學生能創作出有獨特個性的作品,并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本課我將學生作為主體積極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嘗試求知欲,采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智互動的情境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的體驗制作活動的樂趣。
五、說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及教學手段:
1、教學方式:
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時機,通過引導、欣賞、體驗、思考、觀察、講解、演示、表現、展示、評價等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
(2)、以觀看動畫片、游戲、范作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
(4)、通過欣賞圖片、觀察范作、自主表現、展示評價等方法,讓他們比擬自然界中的魚,感受魚的美,提高審美能力,分析美同時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
2、學習方式: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針對《美術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心理特征,我對學生進行以下學法的指導:
(1)、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初步讓學生了解自主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
(2)、通過創設情境和游戲等活動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本課的學習活動中。
3、評價方式:
根據新課標中的要求,為促進學生的開展而進行評價,我采用以下的評價方法:
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針對學生的特點,創設利于學生開展的評價環境,通過游戲活動展示作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評價,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4、教學手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教學中我通過創設各種情境,以欣賞多媒體課件、動畫片、圖片、游戲、范畫等方式增強學生對各種魚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走進魚的世界,曾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看、聽、說、玩、想、做等多元化教學活動中,逐步提高各種能力。
六、說教學預案(教學流程設計)
根據新一輪美術課程改革的需要,依據《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為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開展,表達創新精神,我把自己所設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智互動的教學模式,融入到以下五個教學環節中: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學生的情感觸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而生動感人的情境又能增強學生的內心體驗,引起學生愉快的情緒,學生進入情境后就會引起思想的共鳴。所以我采用情境法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讓學生欣賞動畫片《海底總發動》的片段,然后提出問題:
尼莫被抓走了,它感到非常的孤單和害怕,小朋友,你愿意做一條小魚去陪陪尼莫嗎?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征,以此來引出課題,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活潑課堂氣氛,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奠定根底,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引導學生思維輕松進入學習內容。
2、觀察感知,體驗審美
《教育學》中指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讓學生主動開展。要讓學生主動開展,在教學中就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我首先讓學生回憶見過的魚,說說它們的形狀,顏色和花紋,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表演魚兒游游,可以在激發學生的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初步感知魚鰭的作用。更使學生走進魚的世界,以此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曾強學生的求知欲。
用課件展示魚身體各局部的結構,讓學生了解魚的外形結構特征,為學生剪貼魚奠定根底。接著課件展示讓學生欣賞大量海洋魚的美麗圖片,通過比擬說一說它們的美。這時學生交流,各抒己見:魚兒在外形、花紋圖案和色彩等方面的美。
通過比擬自然界中的魚,感受魚的外形美,色彩美,花紋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多欣賞,多感受,多交流,在分析美,感受美的同時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并對魚的形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以此來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
3、發散思維,自我表現
欣賞教師的作品和同齡小朋友的作品,讓學生概括魚的形狀,顏色和花紋等。通過讓學生以兒童的眼光欣賞同齡人的作業,教師的范作,體驗不同媒材的美術作品的美,激發了學生的創作xx,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自由地開展,培養了學生的創作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說說小朋友們是怎樣把這些美麗的魚表現出來的?學生自己概括剪貼魚的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后讓學生想一想怎樣來裝飾魚,給它穿上什么樣的衣服,使它更漂亮?這樣讓學生發揮想象,利用各種美麗的花紋來裝飾魚,培養了學生的'個性開展。
接著還是以要為小丑魚尼莫找朋友為契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設計各種美麗的魚,與小丑魚做朋友。激發了學生的愛心和創作xx,使他們感到非常迫切的想要動手剪貼各種美麗的魚兒,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自由地開展,培養了學生的創作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學生在創作時為學生提供各種剪貼魚的圖片,讓學生在充滿愉快感的藝術氣氛中進行創造,有所參考,拓寬視野,活潑思維,讓他們在無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過程中鼓勵學生把多種方法結合使用,畫出和別人不同色彩和形狀的魚兒,展開比賽,這樣就鼓勵學生創新、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以此來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4、展示評價,情感升華
本階段我添加了適合一年級學生的游戲活動,出示海底世界圖,學生把剪貼好的魚兒貼到黑板上的海底世界的圖上。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魚的上面貼泡泡,看誰得的泡泡最多。讓學生評出看的魚兒,并說明原因。再說一說你還喜歡哪條魚,喜歡它什么地方?
這樣在游戲中評價,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形成和全面開展。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5、教師小結,滲透德育
在課的結束局部,我掌握時機,滲透德育,對學生提出希望和要求:小丑魚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爸爸,它非常快樂,小朋友們幫助了小丑魚找到了爸爸,你們快樂嗎?看來小朋友們都是喜歡助人為樂的好孩子。魚兒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小朋友應該這樣做呢?
海底世界非常美麗,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的瑰寶,我們在感受它美的同時更有責任去保護它,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懂得珍惜自然,保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從而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七、說教學效果預測:
1、由于美麗的魚兒是兒童喜愛的動物之一,本課通過剪出魚的外形,并能用剪貼或添畫的形式表現魚的花紋,色彩,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積極創設情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通過引導、欣賞、體驗、思考、觀察、表現、展示、評價等方法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制作活動的樂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的情感態度。
2、由于本課我根據《美術新課標》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并對學生的學法進行了指導,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全體學生都可到達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總之,本課我根據《美術新課標》的要求,按照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貫徹新的教學理念,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逐步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表達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了根本的美術素養,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形成和全面開展。
關于美術的小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創作課。教材上有一幅國慶節夜晚放煙花的圖片和四幅兒童創作畫,這四幅兒童創作畫是學生用不同線材來表現的,采用了蠟筆繪畫、毛線粘貼和剪貼等形式進行創作的。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放煙花的情形,引領學生嘗試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煙花,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過年過節時,放煙花是一種很重要的娛樂慶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娛樂活動。隨著科技的發展,煙花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形狀和色彩也越來越美麗。在教學時通過啟發學生回憶和欣賞放煙花是的場景,知道煙花的造型,并通過各種材料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教材,對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喜歡用自己的想法表現事物。煙花是孩子經常見到的,與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就會讓孩子把他們豐富、奇特的想象力通過動手表達出來。
三、設計思路
1、欣賞“煙花”;2、認識“煙花”;3、感受“煙花”;4、創作“煙花”;5、評比“煙花”。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了解煙花的形狀,學習用不同的`線材表現煙花。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三)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能安全使用工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五、教學重點
能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形狀各異的煙花。
六、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設計表現不同形狀的煙花。
七、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樣性。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課件、演示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八、教學過程
(一)煙花的認識、理解
1、播放一段有關煙花的課件、范畫,教師提出問題:煙花的形狀變化萬千,但它們有一定的相同點,請同學們找出。學生分組討論并總結出:煙花從中間向外放射。
2、教師提出問題:觀察、說說它們的形狀像什么,并請幾個學生上臺畫出自己的感受。再請學生對所畫的煙花進行評價。
(二)掌握、創作煙花
1、煙花的形狀豐富多變,要如何變?教師在學生畫的煙花上進行再創作,有的點加粗、有的線加長、有的線彎曲,線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讓學生領悟點線面的大小、長短、粗細等可以讓煙花的形狀發生各種變化。
2、學生都了解煙花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在夜空中閃閃發光,把夜色裝扮得十分漂亮。教師提出問題: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創作出造型別致、色彩鮮麗的煙花?學生分組討論,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法:有各種動物造型的煙花、有太陽、月亮、星星等造型的煙花。
(三)利用不同材料進行造型游戲
1、欣賞書中范畫,請學生找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種煙花。
2、教師演示方法與步驟掌握創作技巧。
3、每兩個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設計的煙花與眾不同,可畫或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幅《閃光的煙花》。
(四)學生進行造型游戲
教師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學生作業展示、評價。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作業講評,用簡短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六)小結
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是不受時空制約的,美術課教學同樣不應局限在40分鐘之內。我們應該注意到,學生在課后生活實踐中,在有意無意地積累著生活經驗,而這些經驗本身對其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有著巨大的作用。這就是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美術的小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11-29
小學一年級美術說課稿11-08
小學美術說課稿06-18
小學三年級上冊美術說課稿07-25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冊說課稿11-08
小學一年級體育上冊說課稿12-09
【熱門】小學一年級美術說課稿01-10
【精】小學美術說課稿12-26
【薦】小學美術說課稿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