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小圖片大作用》是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著的小學教科書《信息技術》四年級第7課的課程。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Word這個文字處理的好工具,學會了用Word寫文章及簡單的排版等操作知識;在此之后,學生還將繼續學習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插入表格等其他幾種實用的功能。因此,本課教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圖片、編輯圖片的方法,能夠編輯圖文并茂的文稿。
過程與方法:通過“古詩配畫”活動,讓學生體會圖、文結合形象直觀,能更清楚的表達主題的信息。
情感與態度: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作品創作過程中培養審美意識、創造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插入圖片的基本方法。
2.教學難點:圖片大小的改變及環繞方式的設置。
二、說教法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把“古詩配畫”活動貫穿整個教學,并采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遷移法,并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三、說學法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自我探索──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四、說教學環境
1.教學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
2.學習資源:提供聲音、文字、圖像、操作步驟演示。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在課的開始我是這樣設計:我讓學生伴隨著古典音樂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孩子們伴隨著音樂,沉浸在古詩的美好氛圍中。并讓他們把古詩輸入并保存在電腦中。
學生完成后,教師引導說同學們掌握了這么多首古詩,老師對你們真是刮目相看,但是老師這里有一位新朋友,它不服氣了,想和你們比一比——(大屏幕展示)電腦小博士。展示完電腦小博士的作品以后很自然的就引出了這節課課題:小圖片大作用。教師還用電腦小博士來激勵學生:小博士在關注著我們,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
(這里運用了逆向教學法,向同學們展示“古詩配畫”作品,形式多樣的“古詩配畫”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教師引導學生廣開思路,大膽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激起了他們在Word中插入圖片的興趣。)
(二)自主探究,自主學習
本環節分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個層次:找工具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沒有把在Word中插入圖片的方法直接教授給學生,而是先讓學生打開書,自己找到插入圖片的方法──“插入-圖片-來自文件”,找到的同學匯報。教師利用網絡教室中的屏幕廣播演示剛才的方法,讓學生由抽象思維轉變到形象思維。選擇插入的圖片時由學生選擇并讓其說明原因。教師師再強調插入的圖片要適合這首古詩的意境,不是隨隨便便一張圖片就可以的,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注:這里的圖片是學生利用課上和課下時間搜集的素材)
教師再介紹Word中的“剪貼畫”功能。Word中有一個“剪輯庫”,提供了豐富的剪貼畫,該庫中的圖片內容包羅萬象,我們可以直接從剪貼畫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圖片,免去了自己查找圖片素材的麻煩。
學生自己操作練習,給自己喜歡的古詩配上圖片。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當學生遇到問題,先讓學生自己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個層次:改變圖片大小
(這個層次和第三層次是根據課堂隨機教授的)學生插入圖片以后,請同學們欣賞并評價自己的作品。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審美說出覺得滿意,或是不滿意。這時教師適時的說出“你最想修改哪兒?”(師根據學生的意見來教授改變圖片大小的方法或是設置圖片環繞方式。)屏幕廣播演示:在所插入的圖片上單擊鼠標左鍵,讓學生觀察圖片的四周有什么變化?學生觀察到圖片的四周出現了小方點。把光標放在小方點上,光標會變成什么樣?(雙鍵頭)這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拖動雙鍵頭,觀察圖片的變化。(圖片的大小改變了)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不是讓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由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幫助解決問題。)
第三個層次:設置圖片環繞方式
教授完改變圖片大小的方法以后,根據學生需要再教授“設置圖片環繞方式”的方法。在這里,“圖片環繞方式”有多種,教師只教授其中的一種,其余幾種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現、小組交流。并給出另一個任務:在不同環繞方式下拖動圖片,看看有什么不同的變化?
這里給學生8-10分鐘的時間。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鼓勵學生遇到問題相互討論、協作解決。學生基本完成后,教師讓學生到前面匯報。
(這一環節是課堂重點部分,因此,我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任務是課堂的“導火索”,教師通過拋出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動手欲望,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自我創新,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三)鞏固新知,作品創作
在上個環節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向學生提出:經過學習,同學們都學會了如何在文檔中插入圖片,并且會改變圖片的大小,改變圖片的環繞方式,下面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完善自己的作品,每個小隊要推出一位選手進行評比,我們要評出這節課的“配畫小能手”!
學生自我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及時掌握學生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普遍性問題就需要面向全班反饋。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進行想象創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四)匯報成果,評價交流
一堂好課,最后的畫龍點睛之筆也很重要。在此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老師發現同學們‘古詩配畫’都很美,下面我們來展示一下,互相學習、共同分享,在展示時還要解釋所選古詩的含義,選取該圖畫的原因,以及圖畫在哪些方面表達了古詩的哪些意境。”學生自我展示和自我評價,對創作好的學生進行獎勵,評為“配畫小能手”。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計算機成果的展示可以促進學生自覺學習,開拓視野,拓寬思路,使他們在友好的氛圍中相互學習、相互啟迪。通過這樣的展評,使學生不斷產生創新的火花,構思出更好的作品。教師及時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給予準確的評價和肯定,使學生獲得一種成功的體驗和喜悅感。)
(五)交流拓展,教師小結
同學總結這節課的收獲。這樣做能讓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有所回顧,又讓他們體會到在Word中插入的小圖片有什么大作用。緊扣課題,又一次突出了這節課的重點;再一次引出小博士,由電腦小博士對學生這節課的表現做出評價。
由電腦小博士給學生布置作業:
拓展空間:
1.選中圖片的時候,Word窗口中會出現“圖片工具欄”,你知道這些按鈕的作用嗎?自己試一試。
2.把校園里課間同學們活動的場面記錄下來,寫成短文。在短文中插入各種剪貼畫(也可以用“畫圖”程序自己繪制圖片),并進行適當的設置。
教學體會:
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更多的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學習中,掌握知識點。因為信息技術知識在不斷更新,所以我更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強調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放到首位,提高綜合運用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基本上可以完成了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掌握了在Word中插入圖片的基本方法,并且體會到了插入的這些小圖片在文本中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大膽探索、相互協作的能力。
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省編信息技術教材第三冊第七課,是在學生掌握了用wps軟件進行簡單文字處理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讓學生了解表格在文檔中的作用,表格的組成,以及插入表格、在表格中輸入內容的操作。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表格制作的學習熱情,為后面制作電子版報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了解表格和單元格,學會插入空白表格和輸入內容。
②技能性目標:在教師演示、教學之后,學生在練習中要熟練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鞏固輸入文字的方法技巧,學會利用課本的工具性學習。
③情感性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表格制作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記筆記、記問題;養成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素養,如:主動探索學習,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分享。 3、教學重、難點。
①插入空白表格。
②在表格的單元格中輸入內容。 ③表格中的光標定位。
④復制與多次粘貼。
二、教法與培養目標。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技術課,它有本身的特質——技術學習。而技術學習在中國的精髓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就告訴我們,在信息技術課中,教師要把握好一個“領”字,因此,我在本節課的基礎操作要領上沒有做其他教學形式的處理,而是單刀直入,演示、精講、記筆記,讓絕大部分學生能夠直接上手操作,把時間留給學生多做扎實的操作訓練;與此同時,我還考慮了學生“修行”的空間,一些延伸的技巧、操作方法等,我都沒有過多地講解,而是留給學生自學、自悟,在學中悟,在悟中學。例如:表格刪除,插入、刪除行列,復制與多次粘貼等知識,均是這樣處理的`。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與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課堂中讓學生反復接觸課本,并且要做筆記。這些都是在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信息技術課本的工具性;其次,我在教學中的兩次練習里都強調了“要記錄自己新的發現及遇到的問題”,這就是信息技術素養形成的要點,“探索、發現、知識內化、自我學習、螺旋提升”,從而為今后的信息技術學習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我還注重培養他們的合作、交流、互助、分享等現代社會人必要的工作觀念,為他們今后的人生給出一定的指導。
三、學法。
1、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經過了三年級的基礎知識學習和wps文字錄入的學習,在文字輸入、修改、復制、粘貼、換行等基本操作上比較熟悉。
2、學習方法。
任務驅動,模仿嘗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四、教學過程。
1、教學設想。
從情景創設引出新課,教師多角度立體的“領”,學生踏踏實實的“修”,緊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本的工具性,再加上自主的探究,達到一定的“悟”,之后通過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討論、分享,進而“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2、教學環節描述。
(1)導課。(創設情景、明確任務)
課件展示:開學之初,我校四(1)班,王亞東生病住院了,雖然生病了,但他還是特別想上學,同學們把嶄新的課本帶到了病房,王亞東非常開心,他對班長說:“下次幫我打印一張課程表,我在床上也能夠跟大家一起學了。”這一下,可把班長難住了,因為它不會用電腦制作課程表。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幫他嗎?(情境導入,打動學生,培養助人為樂,關心同學的風尚)生:……
師:下面我就來教大家怎樣創建一個課程表,希望大家學會后幫助班長解決這個難題。
(任務驅動,明確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2)新授。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邊看屏幕演示,邊在課本上標注出相應的步驟。
(通過筆記、標注來輔助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發現課本的工具性。)
示范:
1、運行wps。
2、輸入“四(一)班”
3、插入表格,單元格的概念。
(針對這個重難點,我運用演示、學生標注來進行突破,同時要求學生記住撤銷的操作,確保學生在嘗試失敗之后可以反復操作。對于單元格的概念,我運用建樓房來打比方,進行突破,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4、輸入文字。
(對于光標定為這一難點,教師只演示鼠標光標定位,其他的光標定位,tab鍵移位留給學生通過交流或者探究課本來自主發現、學習。)
5、保存。
(以上演示步驟著重體現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教師的講細、講透、示范到位,來促進、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板書:(操作步驟)
(3)嘗試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①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瀏覽課本,劃出你認為的要點,以及教師沒有說到的,你認為可能用到的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學生對課本工具性的認識。)
②給出材料一(班長手抄的課程表),讓學生自己操作,創建課程表。鄰近的同學間可以相互討論、交流,有收獲的、有疑問的請記在課本上,在交流時間里一起研究、解決、分享。(材料一是手工繪制的課程表,這樣更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4)成果展示與交流提高。
①通過廣播系統,展示學生成果,讓學生自己談方法、技巧、收獲、問題,其他同學進行相應的記錄、幫助解答和評價。(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學習,互相評價,培養他們的分享意識,互助精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通過自己學習,是能夠獲得成功的。)
②教師對學生講解的相應知識點給與一定的補充或說明,確保知識的準確性,并對發言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
③學生結合展示的成果,小結知識點。
(5)鞏固練習。
情境:王亞東收到課表以后非常開心,不但躺在床上認真學習,還利用課余時間讀了不少課外書,其中有兩本書他特別感動,于是就畫了兩張表,希望我們能幫助它他出來交給班長給全班同學,大家愿不愿意在幫個忙?
①給出材料二(我國第三季度水電使用情況),材料三(我國近三屆來的奧運獎牌統計),學生任意選擇其中一個制表。(學生自主選擇,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練習的需要。)
②通過廣播系統,展示學生成果,教師對學生講解的相應知識點給與一定的補充或說明,同時,通過這些數據,教育學生增強環保意識,體會國家自豪感。
(6)課堂總結。
通過一張完整的處理過的課表與今天學生自己做的課表對比,讓學生自己說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和今后還要學習的知識。(培養學生歸納、小結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激發學生今后的學習興趣。)
五、總結。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望各位專家、同仁能給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上的基本操作的基礎上設立的高層次的學習任務,就是將所需要的頁上的圖片、文字等材料下載到本計算機上的方法。然后再在word中對下載的圖片和文字進行組合,排版。這一課將綜合運用到WORD中所學的各種操作。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從上下載圖片和文字的基本操作,學會把頁上的一段文字保存到自己的計算機上。
2、培養學生從上獲取信息,并能簡單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課外閱讀和搜集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重點:圖片和文字下載的基本操作。
難點:把下載的文字保存到本地計算機上的方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本課操作性技能較強的特點,我采用了以啟發式教學、實驗法和評價促進法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明確任務的前提下,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來解決實際碰到的困難,老師起到一個引路的作用,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練中學”,只有在反復的練習中,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才能進一步深化。
三,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所以在導入時,要盡量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
先播放《侏羅紀公園》中關于恐龍片斷的錄像,然后問:大家知道錄像上的是什么動物嗎?因為學生在三年級語文課本上學過《恐龍》。老師接著問,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曾學過一篇課文《恐龍》,你們能記得恐龍有哪些種類嗎?你想更多的`了解恐龍嗎?你能做一個有關恐龍的電子小報,幫助現在的三年級同學來認識恐龍嗎?現在就請大家從上先找出恐龍的圖片來,比一比,哪個同學找的多。
在這里把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通過錄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自主探索,合作解決
1、教學圖片的下載。
我們找到了那么多的恐龍圖片,如何想辦法把它們保存到我們自己的計算機里呢?
邊看書,邊操作。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先在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如果學生不能解決的共性問題,全班進行匯報解答。教師強調關鍵點:指向,右擊。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剛保存的圖片找不到了,那么教師在練習前要提醒學生注意保存的位置。要把自己的下載的圖片放在自己的文件夾內,養成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 2、教學文字的下載
文字的下載這一內容由于涉及到前面所學的word知識,主要用的是文字的復制和粘貼的方法,找出了已經學過知識與今天要學習的知識之間的聯系了,這樣有利于學生教學重難點,老師只要告訴學生,請你們把有關恐龍的文字復制后粘到word就行,其它的工作,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
讓學生自由討論,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比較本課與WORD的聯系,突破教學難點。
3、利用掌握的操作完成任務。
把所學知識綜合的創造性應用是我們的目的。在學生掌握了完成任務的技能方法后,立即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知識,去完成老師開始提出的任務:作一份圖文并茂的電子作品向三年級同學介紹“恐龍”。任務有了,學生就要對下載保存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整理與組合,以完成自己的作品。
對于小組內做得好的,對整個小組都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強化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當學生自己完成較為滿意的作品時,對學生恰如其分的鼓勵,并讓其作品得以展示,學生自己會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和愉悅感,而同學們的稱贊,更可讓他們感受到信息課帶給他們的自信,培養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四,說小結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更多的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培養他們他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針對信息技術知識更新快的特點,要著重交給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用信息技術來幫助其它學科的學習。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12-21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07-31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08-28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模板10-24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范文12-28
有關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11-03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范本11-12
小學信息技術的說課稿范文11-01
小學信息技術優秀說課稿06-25
信息技術的小學說課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