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說課稿(集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科學說課稿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驗觀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紋圖樣,讓學生認識每個人指紋的獨特性,學習一些觀察與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能通過對自己指紋的觀察,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提出合適的問題。能根據問題,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方案。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觀察、研究和實驗中培養學生樂于合作,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科學學習中讓學生養成注重事實,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的良好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獨特性。
難點:提出問題從中篩選出問題并制定方案進行研究。
三、教學準備
透明膠帶、指紋卡、白紙、表格、放大鏡、鉛筆等
四、教學過程
(一)看畫猜疑
1.出示《雪地里的小畫家》圖片。談話:在上新課這前,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來看一幅畫。猜猜這都是哪些小動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說說你的理由。
2.世界上沒有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其實在我們身上也有許多信息,可用來辨別不同的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3.揭題:我們今天就來認識指紋。(板書課題:奇妙的指紋)
(二)搜集指紋
1.指紋奇妙嗎?奇妙在哪?說說你的理由。有什么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嗎?(記錄問題)
2.既然我們想對指紋進行研究,怎樣把指紋展示出來?你有什么好辦法。
3.老師展示拓印的指紋,共同探討制作方法及注意示項(課件出示活動建議:不要反復按、不要移位、不要涂太多鉛、把手擦干凈。)
4.請同學們在指紋卡上按順序印下自己兩只手的指紋。
(三)小組研究
1.看,同學們的指紋卡真像一幅藝術品。在我們這節課上,利用你們的指紋卡
可以解決哪個問題?
2.好,現在就請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自已想研究的問題進行研究,(出示研究記錄表)
3.小組討論,匯報
4.全班評議修改方案(評議團要邊聽邊思考,他們這組的研究方案可行嗎?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議?)
5.小組確定方案
6.小組活動。如果有說不清楚的,可以畫下來。
7.小組匯報:學生邊匯報老師邊板書
8.有哪組研究了指紋的樣子嗎?展示交流
9.科學家經過大量研究發現可以把指紋大致分為三類。(課件出示)板書
10.師:同學們研究的真仔細,看來指紋真的是很奇妙。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指紋嗎?
(課件出示:指紋保險箱、指紋考勤機、指紋鎖、指紋鼠標、指紋優盤)
11.教師介紹利用指紋破案的案例
(四)課后探究
同學們今天在課堂上已經解決了這么多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請同學們課后繼續研究。指紋不僅可以為我們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還可以畫出許多妙趣橫生的畫,這一切都要你們去發現。
小學二年級科學說課稿范文三:動物怎樣生活
課堂回放
上課鈴響后,同學們手里拿著記錄表,有序地走進不一樣的實驗室里。當同學們發現桌上栩栩如生的貓的標本、魚缸里活潑可愛的金魚和烏龜、鳥籠中上竄下跳的鸚鵡、青蛙和蜻蜓生動形象的圖片后都禁不住地叫起來,由衷地喜歡上了它們,對它們的觀察、了解更為迫切。
為了保證觀察的時間,同學們按照個人喜好自主的結合為六個研究小組,以獲得充分的對一種動物的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觀察,同學們發現了很多秘密。
“說說你們發現了小動物的什么秘密?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作補充。”
觀察貓的人數最多,雖然給他們提供的是貓的標本,但同學們平時對貓的了解頗多,發言很踴躍。
“我們看到的是只黃貓,它身上有厚厚的毛,很濃密,手摸上去很光,很柔順,很舒服,還掉毛呢。”
“是啊,這標簽上寫的是1999年做成的標本,時間好長啦。”
“這個貓標本的皮毛是真的吧?”
老師點點頭,說:“大家說的是貓身體上的一些特點,關于貓的身體構造特點還有補充的嗎?”(引導學生由平時凌亂、無序的觀察到科學探索中的“有序觀察”)
“貓的眼睛白天瞇成一條線到了晚上會很亮,是為了能抓住老鼠,。”
“貓的胡須還比較長。”
“貓的尾巴總喜歡向上卷起來,卷成一個圈。”
“貓的鼻子總是濕濕的。
“其他方面有什么補充嗎?”
“貓還會上樹,爬得可快了。”
“貓上房子也很快的。”
“我知道貓愛吃魚和老鼠。它每次發現老鼠后很快地抓住,不是立刻就吃,而是故意讓它跑了再抓,和老鼠玩玩,然后再躲起來吃。”
“貓也有脾氣,高興時就跳到你的身上讓你抱;不高興時,就躲起來。
“貓吃飽了,喜歡玩線團,在筐子里玩。”
……
“我們小組觀察的是烏龜。我想問一下,這只烏龜是老師您養的嗎?”
“不是,是四(2)班陳泰宇同學養的。繼續說說你們的發現吧。”
“它生活在水里,身上有一個殼,上面有些花紋,身體不算大。有四肢爪子,還很堅利。”
小學科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緊緊圍繞地球運動及其所產生的地理意義進行學習,而晝夜交替則是地球運動的重要地理意義之一。它對我們以后學習時差和晝夜長短起到了鋪墊作用。并且,學生對晝夜交替的學習有利于透過一些自然現象認識到事物本質規律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能夠解釋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想象。
(2)能夠讀圖判讀晨昏線,并能夠運用晨昏線的特征解決問題。
(3)樹立世界的物質性及物質運動規律性本質性的價值觀。
重、難點分析
判讀晨昏線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及讀圖分析能力要求很高,而且它是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運用之一。
遂將晨昏線的判讀和特征及運用定為本節重點
將晨昏線的判別和特點定為難點。
二、說學情
我的學生是剛進入高中學習的高一新生,接觸專業地理知識的時間較短,對這一方面的概念比較模糊。所以我要著重興趣導入和強化概念,讓他們能打好基礎。此外,這個年紀的學生自我意識都比較強,所以在課程中,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性,由老師說,學生聽,轉化為老師引導,學生探索,學生思考,學生梳理。
三、說教法
本節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以讀圖分析法為主,通過地球儀演示,讓學生根據演示來分析、歸納、比較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運用教學掛圖,指導學生分析歸納晨昏線的特征,同時輔以情景創設,采用設問式教學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去理解知識,運用學習成果。
四、說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教學中運用地球儀,地圖演示等生動、形象的現代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出一些小問題(如在同一時間里,為什么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變被動為主動。
五、說教學過程
(一)上下銜接,導入新課
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在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之后,以提問“太陽直射點是否固定?移動的太陽直射點會形成怎樣的自然現象?”來引出白天黑夜現象,進一步描述為“晝夜現象”,以日復一日白天黑夜往復交替的事實規律,從而引出晝夜交替現象。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創設情境,明確關系
在引入新課的基礎上,首先要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是什么?),在學生回答出“光”之后,我們就能得出“太陽是地球有晝夜交替的必要原因”繼續提問“靜止的太陽或地球還會造成晝夜現象嗎?”,開始引導學生進行假設①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②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③地球自轉;④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猜測是科學課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讓學生嘗試構建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型。以前學生對晝夜交替現象肯定有些許了解,也就讓學生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為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習慣和方法做好指導。
在讓學生小組討論,假設,推導之后,讓學生來公布討論結果。我會表揚學生的活躍思維并且總結,明確晝夜交替現象是由太陽和地球雙方的特性決定的。通過地球儀來演示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現象。再指出相對于靜態的晝夜現象,晝夜交替則是動態的,讓學生明確晝夜交替是在晝夜現象的而基礎上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
2、步步引導,合理過度
在上面知道了晝夜交替的原因,通過生活中日復一日的晝夜交替現象我們可以得出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日,這里的一日是指太陽日(24小時),在這里要強調我們的研究對象為地球和太陽,是以太陽作為參考點,所以周期為一個太陽日。
再指出晝夜交替影響著人類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陽日被用來作為基本的時間單位。
3、圖文結合,突破難點
讓學生觀察教學掛圖,指出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昏線(圈),在這里學生可以通過教學掛圖形象直觀的出分界線在空間上表現為一個圈。再指出,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構成的,通過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黃昏日落的自然下現象引導出晨昏線的判讀方法,即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經過的分界線是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經過的分界線為昏線。在這里要強調順著地球自轉方向這個前提條件。接下來,通過教學掛圖來分析晨昏線的特征,針對晨昏線是過地心的大圓的這個特點,以赤道為例補充說明球體上大圓的知識點。在特點中重點強調晨昏線平分赤道,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為六點,昏線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為十八點,并指出這點在以后知識學習中的重要性。對于太陽光線垂直于晨昏線,以及將經過的緯線分割為晝弧和夜弧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即可得出,作簡要解釋即可。
4、課后問題
地球上的晝夜交替我們已經了解了,那么地球的衛星——月亮上的晝夜交替是怎樣的呢?它與地球晝夜交替的差別又在哪里?相關知識請同學們在課后去了解。
板書設計
晝夜交替
一、晝夜現象四、晨昏線
二、交替原因1、構成
三、交替周期2、特點
小學科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材選自教科版的小學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中的第七課。它是繼“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之后從另一個角度探究影響物體沉浮因素的一課。本課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十分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編排思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馬鈴薯的沉浮。通過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對沉浮條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通過實驗驗證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第三部分:推測與驗證。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讓學生理解物體沉浮與液體密切相關。最后是對本課的擴展。
2、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①通過實驗探究發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②讓學生體驗“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目標:
在活動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發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難點:推測及驗證清水、鹽水的過程;引導學生自行設計驗證實驗。
二、說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對實驗很感興趣,而且對物體沉浮的因素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基礎,他們還有一些生活經驗,對于物體的沉浮有一定的聯想。在以往的實驗中,他們還積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維方法。
三、說教學法
有人將科學比喻為引導學生過河,但學生不能自己盲目地過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運用好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過河”的下腳石。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說,本課主要采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水槽里的馬鈴薯進行觀察、研討、推測、驗證,以及進一步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發現法、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從學的方面來說,本課主要采用觀察法、探究實驗法、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對物體的沉浮現象進行有意識的初步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能充分發揮手、腦、眼的功能,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技能技巧。
四、說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設計是以“探究、開放、自主、合作”為基本指導思想的。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的說明。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1、準備兩個的水槽, 教師拿起一大、一小的兩個馬鈴薯,問:“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
2、學生討論、猜測,教師動手演示實驗。
3、學生交流發現:水槽中的液體也是也是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
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引入,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碰撞,這一錘就敲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
(1)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
1、 鼓勵學生討論研究: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們是不同的液體。
2、 引導學生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
3、 驗證實驗:在清水中慢慢加鹽。
4、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馬鈴薯可以上浮是因為在水中溶入了鹽。
(2)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
1、 學生產生疑問:為什么在水中溶入了鹽就可以使馬鈴薯上浮呢?
2、 用量筒分別從兩個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體,放在天平上比較,結果發現同體積的鹽水比清水重,因而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
3、 通過不斷的探究實驗,推理出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此過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學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因此,我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猜一猜,動一動手。在這一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都能獲得一個發現的“經歷”,他們的科學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科學》是一門強調“做”的學科,在這一探究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做”去獲得要掌握的知識,從中體會到,科學并不神秘,動手“做”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同時,我還對教材進行了挖深研究,引導學生推理出另一個重要的結論。從而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涵,深化了他們的探究活動,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三)擴展探究活動,培養學科學、用科學熱情。
1、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分層漂浮實驗、銅砝碼在水銀中漂浮的實驗。
2、師生共同介紹死海的有關奇特現象。
3、利用“加鹽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 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死海的奇特現象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看到這一奇觀之后,萌發用科學的熱情。接著讓學生課后思考,令科學知識從書本走向實踐,由課堂走向社會。
板書設計:
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相同體積時:鹽水重 浮力大
清水輕 浮力小
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浮力越大,越輕浮力越小。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我用以下的板書,簡潔明了地概況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一目了然,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說教學評價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所以評價時,我不是過于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是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本節課的評價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這個環節中我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 “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這個環節中我采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所作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回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中時,給科學教學活動帶來無限生機,更可以感受到小組合作在解決問題中的巨大作用。也許,這就是新科學課程的魅力!
小學科學說課稿4
【教材分析】
1、單元分析
本單元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的時間單元。這一單元主要研究的是人類對于鐘表發現的進步歷程,讓學生們了解從古到今人們經歷了從天體計時—工具計時—鐘表計時的過程。而工具計時為本單元的重點,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工具有日晷、沙漏、蠟燭鐘、水鐘、擺鐘等。通過用各種工具計時,使學生們認識到誤差是客觀存在的,不能避免,但可以減小。正是因為這點人類在不斷追求精確的過程中才讓我們的測量工具向前發展。這樣才會有古代的計時工具發展到現在的計時工具,從而有了現在非常準確的機械手表、電子表、石英表、和更為先進的原子鐘。本單元通過制作計時工具讓學生感受到縮小誤差是使科技和工具進步的內在動力。
2、課程分析
本單元關于擺的內容有《用擺計時的鐘》、《測量擺的快慢》、《調整鐘擺》三課。這三課之間存在著遞進的關系。《用擺計時的鐘》對《測量擺的快慢》起到了鋪墊的作用。而《調整鐘擺》是針對于前兩節課的一個檢驗應用和拓展。這三課體現了學生們認知的循環過程。從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
擺在本單元當中很重要,因為本單元前幾課的計時工具用來計量時間誤差非常大,為了減小誤差,擺的出現大大滿足了人們的需要。用擺來計量時間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測量擺的快慢》這一課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一個猜想—驗證—分析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對猜測與擺的快慢有關的三個因素:擺錘的重量、擺的幅度、擺線的長短進行了驗證, 通過驗證得到擺的快慢只與擺長這一個因素有關,只得到這個結論不是最終的目的。而從實驗中學會控制變量、數據的分析、誤差分析等方法。讓學生們真真切切的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3、學情分析
本課的特點是經歷一個驗證猜測的科學探究過程。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學生們在玩擺的過程中猜測出了影響擺的快慢的有關因素,在猜測過程中學生們的原有認知發生了矛盾,有的認為有關系,有的認為沒關系。從這里開始就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究興趣。認真思考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實驗后的數據分析都是學生們極其感興趣的。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控制變量和分析誤差成為本課的亮點。也是五年級學生學習的主要導向。
【教學目標】
1.經歷改變擺錘的重量、擺動幅度、擺線的長短對擺動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活動過程。
2.初步意識得到精確測量結果是需要反復測量。
3.能夠對自己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并且根據自己的分析進行猜測。
4.通過自己的實驗,初步了解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擺線,鉤碼,鐵架臺。記錄單。
學生準備:秒表或電子表,米尺或長尺,量角器。
記錄單是我為學生事先準備好的。
【教學設計】
本課的總設計理念:本課主要以擺錘的重量、擺線的長短、擺的幅度與擺的快慢是否有關系展開了三個活動。從活動中學生們記錄了大量的數據,并做了詳細的分析。本課除了通過實驗得到了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這一結論之外,還要賦予學生們分析誤差的意識。誤差的分析是貫穿本課的主要線索。
活動分析:
本課由三個活動組成,就內容來看,三個活動之間存在著并列的關系。但我認為三個活動之間也具有梯度,這個梯度體現在誤差方面。無論先研究哪一因素,學生對誤差的認識都是從陌生到熟悉再到自主探究減小誤差的方法。
接下來我對教學流程進行說明:
一、復習導入
幫助學生回顧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擺錘的重量、擺線的長短、擺的幅度。
研究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研究方案的制定:明確本課的測量方法是測量擺10次的時間。
預設:研究擺的快慢學生能想到兩種方法1、一分鐘擺多少次。2、擺10次測量多少時間。
引導學生分析采用哪種方法誤差更小。
本環節達到的目的:1、明確研究的問題,2、確定研究方法。
二、主要活動
活動一、研究擺錘重量與擺的快慢的關系。
本環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研究問題2、實驗和記錄過程3、匯報和分析數據
本環節達到的目的:使學生學會設計實驗和控制變量。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得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的結論。教師直接教會學生誤差分析的方法。
具體教學步驟:
1、 研究問題:①猜想——擺錘的重量與擺的快慢有關系嗎?
②設計——你打算怎么通過實驗來驗證?
③變量控制——如何改變擺錘的重量?如何保持擺幅、擺長不變?
2、實驗和記錄過程。
3、匯報和分析數據。
問題:①從數據你得到的結論是什么?得到結論的依據是什么?
②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會導致誤差?
本環節預設1:學生不會控制擺長、擺幅的問題。
解決策略1:告訴學生擺長的概念,從物體的重心到擺線固定點的距離。學生就會注意鉤碼的懸掛方式,不能把鉤碼掛成串形。擺的幅度保持不變,有一些學生認識到從同一位置出發。還有一些細心的學生想到用量角器測量角度更精確。量角器的出現也為下面研究擺幅做了鋪墊。
預設2:學生無法從數據中發現擺錘重量與擺的快慢是否有關。
解決策略2:引導學生發現擺的重量增加2倍,3倍,但測量后的時間非常的接近。
預設3:學生不會分析誤差。
解決策略3:教師幫助學生分析誤差產生的因素——空氣的阻力、停表的方法、操作上的問題。
活動二、研究擺長與擺的快慢的關系。
本環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研究問題2、實驗和記錄過程3、匯報和分析數據
本環節達到的目的:學生通過實驗得到擺線的長短與擺的快慢有關。且擺線越長、擺的越慢、擺線越短、擺
的越快的結論。根據前面幫助學生分析誤差的方法,教師不能告訴學生如何分析誤差,
具體教學步驟:
1、 研究問題:①擺長與擺的快慢有沒有關系呢?
②如何設計這個實驗?
③如何改變擺長?如何保持擺幅度、擺錘的重量不變?
2、實驗和記錄過程。
3、匯報和分析數據;
問題:①從數據中得到了什么結論?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導致誤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環節預設1:有的學生認為控制擺的幅不變的方法可以從同一個位置出發。
解決策略1:如果在改變擺長的情況下,使擺從同一位置出發,擺的角度就會改變。
預設2:把擺長改變2倍后得到時間相差2秒左右或者2秒以上認為是誤差。
解決策略2:引導學生分析數據,測量原來擺長的時間大概10秒左右,但相差2秒。也就占了總共時間的1/5。所以并不是誤差導致的。分清誤差與數據的區別。所以擺線長短與擺的快慢有關系。
預設3:誤差分析有局限。
解決策略3:如果鉤碼掉了,重新系在線上就會改變擺長。
活動三、研究擺幅與擺的快慢的關系。
本環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研究問題2、實驗和記錄過程3、匯報和分析數據
本環節達到的目的:通過數據的分析使學生意識到在一個角度臨界內擺的幅度與擺的快慢與無關,如果超出這個界限擺的幅度就會影響到擺的快慢。
具體教學步驟:
1、研究問題:①擺的幅度與擺的快慢之間有關系嗎?
②根據前面活動一、活動二的研究方法。請你說說如何設計這個實驗?
③如何改變擺的幅度?如何保持擺線長短、擺錘的重量不變?
2、實驗和記錄過程。
3、匯報和分析數據。
問題:①從數據中得到了什么結論?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這個活動中導致誤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環節的預設和解決策略:
預設1:學生都愿意把擺從角度大的位置出發,因為擺的次數比較容易數出,最后得到結論擺的幅度與擺的快慢有關。
解決策略1:讓認為有關系的學生匯報自己都選擇了多少角度來測量的。然后我來在課堂上演示研究擺幅的實驗過程。我選擇角度小于10度的2個角度來測量時間,時間的平均值十分接近,分析擺的角度與擺的快慢無關。
預設2: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
解決策略2:除了前面分析的誤差,還應該注意使用多次測量的方法可以使誤差減小、工具產生的誤差,比如用量角器、用尺子、用秒表。
三、小結以及拓展。
我們研究的問題是關于擺的快慢與擺重,擺長,擺幅之間是否有關系。進行了三組實驗,從數據中我們得出了結論,擺的快慢只與擺長有關。我們可以從數據中獲得很多的收獲。我們可以知道在實驗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誤差。我們想辦法去減小誤差的因素。使得到的數據更精確。同學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課下想想關于擺你還有哪些可以研究。能不能做一個一分鐘擺60次的擺。
【板書設計】
擺的快慢
擺錘的重量 無關
擺的幅度 無關
擺線的長短 有關。擺線越短,擺的越快。擺線越長,擺的越慢。
針對著擺一工具測量時間一課,學生們推測出可以跟幾個因素有關:
1.擺錘的重量。
2.擺線的長短。
3.擺的幅度。(學生想到的是擺的角度)。
4.操作上的問題。(如在實驗過程中碰到了擺等因素)
5.空氣的阻力。
這幾個因素孩子們認識到前3個因素很容易控制。操作上的錯誤可以解決,但空氣的阻力難以解決這個問題會導致一些誤差的存在。
測量一分鐘擺動的次數,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自己親身組裝,觀察,認識,使用擺這鐘工具。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驗來計算擺的次數,進行探究,為下面對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進行了鋪墊。學生在測量一分鐘的擺動次數時,有的小組測量的是一分鐘的次數,有的是測量半分鐘的次數。有的人就認為時間是一半,所以次數就應該是一半的關系。有的人進行了反對,由于誤差的存在,所以時間成倍數關系,次數一定不能成倍數的關系。我想這是孩子們定性的分析,這時我說你可以再來做做看看到底是不是成倍數的關系。這也是讓孩子們不能僅僅靠自己的猜想,估計來當成是真理。而是通過量的得出,進行定性的分析。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們這一點。我想這一課孩子們不僅僅是會玩了擺。本課更有效的教學目的是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實驗發現了擺計量時間存在著誤差,可能在那些方面。這個過程是孩子們自己進行實驗的數據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過程發現的。而次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猜測下擺的快慢跟那些因素有關。對下面的各種因素進一步研究做了鋪墊。
小學科學說課稿5
一、說教學資料:
《磁鐵的磁性》是科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磁鐵》的第一課時,本課指導同學認識磁鐵最基本的性質————磁性。教學資料分為三局部。
第一局部:我明白的磁鐵。
這局部是該單元的引入,主要交流我們認識的磁鐵的形狀以和磁鐵的名稱。還有交流我們曾在什么地方看到過磁鐵,介紹磁鐵在生發生活中的應用。四年級同學差不多都玩過磁鐵,對磁鐵、磁現象有必須的經驗和認識。他們有表述自身的經歷和體驗的愿望。教學時要充沛利用同學認知基礎和學習基礎。經過交流讓他們體會到磁鐵與我們的生活十分貼近,從而激發起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第二局部: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這局部首先是讓同學經過實驗感知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然后討論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和不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各是什么資料做的。由此再進一步認識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鐵做成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局部:磁鐵各局部的磁性強弱都一樣嗎?
教材介紹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磁鐵水平懸掛起來,觀察磁鐵的各個局部分別能吸引多少個回形針;另一種是在磁鐵上放一顆小鋼珠,觀察小鋼珠往哪局部滾,以檢驗磁鐵哪局部磁性強。相信同學經過小組合作能設計出一些實驗方法來認識、理解“磁鐵兩端磁性最強”。在探究了磁鐵各局部磁性強弱后,教材經過文字告訴同學“磁性最強的地方叫磁鐵的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這時,同學們可能會不時提出新的問題。例如:“每種磁鐵都有兩個磁極嗎?”等等,借助這些問題,就會延伸出同學課內或課外的探究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四年級同學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經過探索,讓同學明白磁鐵的磁性。
2、指導同學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和認識磁鐵各局部磁性的強弱。
發展目標:
1、能根據現象進行猜測、推測,并能經過實驗驗證發現規律,親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逐步培養同學的科學素養。
2、能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自身設計研究方案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帶有磁性烏龜的魚鉤和幾條帶鐵環的塑料做成的魚。
觀察演示準備: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等形狀不一樣的磁鐵。
分組實驗準備:磁鐵、瓷湯匙、鐵鑰匙、回形針、大頭針、鐵釘、牙簽、橡皮、塑料尺、鐵尺、紙片、棉花等。
三、說教學戰略、方法和過程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體現必需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沛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經過營造趣味的問題情境,讓同學經歷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去認識磁鐵的磁性。對于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布置6個環節。下頭,我具體說一下這6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堂伊始,我會引導同學談一談他們的生活經驗。“同學們,你們釣過魚嗎?誰能說說你是怎樣釣魚的。”然后請同學談一談。之后我會說:“今日,教師也想來釣魚,只可是教師的魚桿上綁的不是魚鉤,而是一只小烏龜,可教師還真能把魚給釣起來。”這時教師演示,讓同學仔細觀察并猜猜為什么,估計同學能說出是因為磁鐵的原因。然后板書:磁鐵
這一環節的設計經過師生就日常生活中“釣魚”這個話題的交流和教師的扮演,激發同學的探究興趣,充沛調動同學思維,為新課做好鋪墊。
(二)交流我們明白的磁鐵。
首先教師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們明白哪些物品上有磁鐵嗎?”
同學可能說:磁性黑板、冰箱門、鉛筆盒。
“你們看到的磁鐵是什么形狀的呢?誰來說?”
估計同學會說: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環形。
這時教師分別出示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
并請同學拿出與教師手中形狀相同的磁鐵,讓同學根據磁鐵的形狀給它們取名稱。并結合板書: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
本環節的設計注重讓同學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自身所見過的磁鐵,讓同學根據磁鐵的形狀為磁鐵起名稱,大大地激發了同學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同學學習的進取性,充沛體現了同學的主體地位。
(三)同學猜想并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首先教師設疑:桌上有很多物體,你們猜一猜,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同學各抒己見。這時教師提示同學能夠經過實驗來研究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同學能夠在桌面上和實驗資料區選取不一樣物體,進行分組實驗,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把能吸引的物體在記錄單上用“√“表示出來。
瓷湯匙瓷湯匙瓷湯匙大頭針鐵釘牙簽橡皮塑料尺
鐵尺紙片棉花
在那里對實驗資料區和記錄單進行說明(我在實驗室設置了實驗資料區,放置如:鐵夾、玻璃杯等許多物體,供同學實驗,記錄單第三行的空白局部讓同學填寫從實驗資料區選取實驗資料的物體名稱。
同學分組實驗并匯報結果后,教師因勢利導:我們觀察到磁鐵能吸引回形針、大頭針、鐵釘、這些物體,它們都是什么資料做成的?
同學回答后教師引導同學進行研究: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師生一齊研討總結出磁鐵能吸引鐵一類資料做的物體并板書磁性的概念。
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先讓同學大膽猜想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估計同學能就磁鐵能否吸引棉花或小紙片等這些問題發生認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這時,教師讓同學進行驗證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同學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這個環節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學、有效的。小組活動中,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布置下,有的到實驗資料區去選取實驗所需的資料,有的負責記錄,有不一樣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組長把全組的意見整理、匯報,得出了“磁鐵能吸引鐵一類資料做的物體”這一結論。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整的構成了“磁性”的概念,這貼合同學的認知規律,又充沛的體現新課程的精神。
(四)研究磁鐵各局部磁性的強弱。
教師繼續引導:像剛才教師扮演的釣魚就是應用了磁鐵的磁性。那么磁鐵各個局部的磁性是不是一樣呢?我們一齊來研究這個問題。先說一說你們想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同學獨立研究,然后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并交流。
估計同學的方案有:將磁鐵水平懸掛起來,觀察磁鐵的各個局部分別能吸引多少個回形針。或者在磁鐵上放一顆小鋼珠,觀察小鋼珠往哪局部滾,以檢驗磁鐵哪局部磁性強等等。
教師認真傾聽同學的各種方案,對于合理、易操作、有創意的方案給予肯定,并讓他們依照同學提出的方案有選擇性的去進行實驗、驗證。然后小組匯報實驗結果,最終得出結論并板書:磁鐵的兩端磁性最強,磁鐵磁性最強的地方是磁鐵的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
(五)玩弄磁鐵。
首先由教師引導同學繼續探索。“同學們,假如我們繼續玩弄磁鐵,也許還會有更多的發現、更多的問題能夠研究。比方我們把兩塊條形磁鐵吸在一齊,這塊磁鐵是不是就有四個磁極,請同學們自身玩弄磁鐵,假如有什么發現和什么問題就把它記在記錄單上并進行研究。”
同學可獨立或小組合作玩弄磁鐵,研究發現的問題,最終把他們的研究效果在全班進行交流。
“研究磁鐵各局部磁性的強弱”和“玩弄磁鐵”這兩個環節的設計意為同學發明一個活潑、嚴謹的氛圍,讓同學去思索、探究,培養同學的創新精神。“在研究磁鐵各局部磁性的強弱”時,先讓同學獨立研究,然后在小組里交流。除了以上估計的兩個實驗方案,可能還有的同學想到把磁鐵放在離回形針2、3厘米的距離,觀察回形針有什么反應……在玩弄磁鐵的過程中,可能有的同學發現了環形磁鐵的磁極,有的同學發現了兩條條形磁鐵同極相排斥的現象,還有的同學發現兩條條形磁鐵連起來變成一條條形磁鐵時,它得磁極不是4個而是2個,……同學的這些發現是經過自身的實驗來證明的,應當說,在這個活動中,同學思維的開放性和獨立性得到充沛的體現。
(六)總結延伸。
課堂結束時我會小結“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并讓同學研究問題“一塊磁鐵斷了,它還有兩個磁極嗎?”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同學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并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四、說教學評價
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于培養同學的態度和本事,所以評價時,不應過于看重同學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和作品的優劣,而應異常關注同學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本事和發明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和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同學發揮自身的個性特長,施展自身的才干,努力構成激勵廣大同學進取、勇于創新的氛圍。評價可采用多種形式,如書面資料的評價與對同學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同學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基于這一評價理念,本節課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交流我們明白的磁鐵”這兩個環節采取教師評價與同學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同學猜想并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研究磁鐵各局部磁性的強弱”這兩個環節采取書面資料的評價與對同學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讓同學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他人。
小學科學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集中研究有關水的形態變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環,它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第四單元《水的科學》構成小學階段對水的三態變化及水循環認識的整體框架。本課繼"蒸發"、"沸騰"兩課之后,指導學生認識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現象,也為學習下頭兩課《水的三態變化》《小水滴的旅行》做好知識鋪墊;使學生認識到在周圍熟知的事物中隱藏著我們不熟知的變化,并且是有規律的,是能夠被認識的,促使學生更多關注周圍常見事物,養成善于觀察、探索的科學態度。在本事培養方面,屬于"實驗本事"和"歸納本事"的系列。我們要秉承"小學科學是培養科學素養的科學啟蒙課程"的宗旨進行教學設計。
課本資料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個關于水蒸氣凝結的問題:對著鏡子哈氣,觀察有什么現象?這是問題的提出。
第二部分,經過指導學生探究認識水蒸氣的凝結現象。建立初步的"凝結"概念:水蒸氣遇冷能夠變成小水珠,這種現象叫做凝結。
第三部分,說說生活中的凝結現象。
二、說學生
經過兩年多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有了自我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具備了必須的操作本事,對于科學儀器的基本操作,像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已經比較熟練。
學生生活中雖然常見到凝結現象,像水燒開時的白氣,冬天我們呼吸的白氣,鍋蓋上的水珠,冬天窗戶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學生經過書籍,父母的教導可能明白凝結現象,但大多數同學沒有深入地研究、思考過水珠的成因,對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比較陌生。
比較實驗的方法,學生剛剛在《蒸發》這一課接觸過,有必須的了解。但學生的思維還缺乏嚴謹性,知識遷移的水平也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學生設計比較實驗,尤其對于實驗的細節還是有必須困難,需要教師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科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認識凝結,明白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2、能設計比較實驗探究小水珠的成因,鞏固使用比較的方法解決問題,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鍛煉動手實驗本事。
3、體驗自主學習,自主發現的樂趣;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滲透自然界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科學自然觀。
4、愿意合作與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難點:設計比較實驗認識凝結的條件。
五、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
1、教法我將用到復習法、實驗探究法、學生演示法;
2、學法以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團體討論法為主。
六、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相同燒杯2個、金屬盤2個、熱水、酒精燈、試管夾、火柴。演示材料:燒杯2只、熱水、金屬盤2個等。
2、學生準備:小鏡子等。
七、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標準》提倡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生活應用"的基本模式展現資料。為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先經過學生生活常見現象——向鏡子哈氣出現小水珠從而引出問題,經過思考,提出假設,再讓學生經過自我設計的比較實驗進行驗證,最終得出結論并嘗試應用。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學導入
我將采用復習法:本課教學資料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學生見過凝結現象,但除個別學生外,一般都不明白怎樣回事,學生對蒸發現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響著對凝結現象的認識,所以,那里我加入復習環節,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為后面的認知作了鋪墊。強化空氣中存在水蒸氣這一知識點。
教師能夠這樣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一齊探究了蒸發現象、沸騰現象,誰說說什么是蒸發現象?哪些地方有蒸發現象?水在蒸發過程中會怎樣?請生回答教師小結:江河湖海,動植物體,僅有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蒸發現象,自然界中的水日夜不停地吸收周圍的熱量,變成水蒸氣,發散到了空氣中,所以空氣中存在很多的水蒸氣。
這節課教師將和大家一齊,探究大自然中另外一種很趣味的現象,下頭我們從一個小游戲開始。對著鏡子哈氣,會有什么現象發生?請同學們邊哈氣,邊觀察,邊思考。好,此刻開始。
這就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提出問題,進入新課
讓學生自我動手實驗,再匯報現象。
師:聯系剛才哈氣時看到的現象,你有什么問題?【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提出問題:水珠是怎樣產生的呢?】
進入第三環節——
(三)學生猜想
(可能是呼出的(熱)氣中包含水蒸氣,水蒸氣遇到鏡子變成了水珠。)水蒸氣真的能變成水嗎?我們做個實驗驗證一下。那里有個燒杯,倒入一些溫水,蓋上一個金屬盤,你猜一猜,會有什么現象?
教師問:這些水珠是怎樣"跑"到杯蓋上去的?小組討論一下。
啟發他們推想出:杯內的水變成水蒸氣飛散到杯蓋上去。
小結:杯蓋內的小水珠是由杯內的水蒸氣變成的。【由于導入環節進行了鋪墊,學生很容易猜想出小水珠是由水蒸氣變成的。】
板書:水蒸氣水
師:看來,鏡子上的水珠就是由我們的呼出的水蒸氣變的。那,水蒸氣在什么條件下能變成水呢?
學生可能有許多種猜想。
(四)驗證猜想
1、在驗證猜想時,我加入了一個教師演示實驗做了一個過渡。先認識水蒸氣能夠變成水,再認識轉變的條件。
師: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想要研究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我們先要制造出這種現象,利用我們的實驗材料,你能制造出水蒸氣并使它變成水嗎?)我采用了三個燒杯,分別用同樣多的熱水、溫水、冷水,同時蓋上金屬盤,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認識:水溫越高,蒸發越快,水蒸氣越多,越容易凝結。
2、之后探究:水蒸氣在什么條件下能變成水?
學生不容易想到是小水珠在遇冷的條件下才能構成。那里我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個別學生明白,就引導學生直接進行設計,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師引導——這種現象什么季節容易產生?學生可能答:冬季。為什么在冬季更容易看到?引導學生猜想:冬季的氣溫比較低,那鏡子的溫度也比較低。可能是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遇到熱的物體行不行呢?
師:如果教師給你供給材料,你能否證明水蒸氣是遇到熱的物體,還是遇到冷的物體能變成水嗎?
3、實驗驗證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有:兩個同樣的燒杯,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盤,試管夾、火柴、酒精燈、熱水、冷水,對實驗材料,我進行了新的嘗試,用不銹鋼金屬盤代替了課本上要求的小瓷盤,這個金屬盤的好處在于加熱方便,安全,效果明顯,缺點就是不透明。
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設計,先小組討論一下:如何進行探究,你們打算怎樣實驗。然后找同學邊演示,邊講解。
如果學生設計不出,教師就這樣引導:要證明水蒸氣遇到熱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還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首先得制造水蒸氣,方法是向燒杯倒入熱水,(能夠提問為什么用熱水)。
引導學生說出:要用比較實驗方法,在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倒入同樣多的'、溫度相同的熱水,在兩個杯口同時分別蓋上冷金屬盤和燒熱的金屬盤,過一會兒,觀察會發生什么現象。
【實驗前討論注意事項:怎樣找到熱的杯蓋?加熱時應注意安全,如用鉗子夾著小盤。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梳理,出示在PPT上】
教師:實驗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一樣?
學生思考討論:燒杯、水多少、水的溫度同、金屬盤相同、蓋金屬盤的時間相同。有一個條件不相同:一個金屬盤的冷熱程度。
學生分組實驗,匯報實驗結果。
師:同學們要明白,在科學研究中做一次實驗是不夠的,科學的結果不是偶然的,科學的結論必須經得起反復再反復的檢驗!所以采用多個小組實驗的方法。小結:如果在兩個實驗中看到了不一樣的現象,這兩個實驗的其他條件完全相同,
僅有一個條件不一樣,那么這個不一樣的條件可能就是發生不一樣現象的原因。根據這個道理,你認為小水珠是在什么條件下構成的?
學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構成的。
教師:水蒸氣遇冷能夠變成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板書課題:凝結)我們能夠用箭頭和簡單文字來表示這種變化。
板書:水蒸氣——受冷—→水
在比較實驗的設計上,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基礎,即比較實驗的特點,要求要清晰,明確。在講授比較實驗時,我先利用實例進行分析講解,(如研究怎樣加快蒸發的時候,我們用了什么方法?比較實驗!一個盤加熱另一個不加熱,比較蒸發快慢。)然后讓學生自行設計,進行知識遷移。
五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必須的邏輯思維本事,但思維的嚴密性不夠,不能簡單匯報一下就直接進入實驗,否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隨意性強、對變量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景發生。所以我在學生的匯報之后,會進行實驗方法的梳理,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驗。并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五)得出結論
對于比較實驗中條件的控制,實驗條件的分析記錄,我放在了實驗后,作為分析實驗進行出示,加深學生對比較實驗方法的認識。鞏固比較實驗的方法。學生得出結論: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構成的。
出示凝結的概念,并指導學生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結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凝結現象
學生舉例:初冬早晨在門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一進入室內,眼睛上長一層白霧,早晨草葉上的水珠等等。師:請小組討論,嘗試解釋以上現象。
【讓學生嘗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加深對凝結的認識。】
師:教師有個問題,戴眼鏡的同學可能深有體會:在室外眼鏡明亮清晰,可一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片就會長"白霧",那是不是水蒸氣遇熱變水珠?【激發學生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沖突。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現象包含趣味的科學道理,培養科學興趣、質疑探究精神。】
(七)拓展應用
思考: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叔叔的視線,想辦法防止它的出現。【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控制凝結產生的條件入手去思考。】
八、板書設計:
凝結
凝結:水蒸氣——受冷—→水
五年級自身身體變化,聲光電現象,天氣變化現象,晝夜變化現象,日月星空現象,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等是學生新的關注和體驗對象,這些方面的生活經驗是五年級教材的"切入點"和"生長基"。教材以人的身體器官,動植物的身體器官,聲、光的產生與傳播,電的產生與安全應用,風、雨的構成,晝夜成因、月相成因等為主要資料展開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變化規律和變化原因;進行問題、假設、計劃、模擬實驗、制作等探究活動;培養"能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珍愛生命,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小學科學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冀州市第一實驗小學的科學教師王春銘。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四年級科學上冊第19課《地震》,它與《地表探秘》、《火山》、《巖石》共同組成了《地表劇烈變化》這一單元,在學生了解了《地表探秘》內容基礎上進一步探究來自地球內部的信息。
我的電子教案的結構安排如下:(出示課件)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認識,教材分為三部分(課件出示),其中重點是指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活動和避震演習,了解地震知識及危害。難點是弄清楚地震形成的原因,通過有層次的學習,對地震有真實的感受,并真正的學會一些避震常識。
因為我國剛剛經歷四川汶川大地震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學生對地震這一現象可以說還是刻骨銘心。因此,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新課標課程標準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課件出示教學目標分析),在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我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是“質疑猜想—觀察實驗—結論應用”,以激趣導學為主線,在本課的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網上現有的資源把抽象的、學生倍感陌生的現象,直觀的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并利用資源適時的幫助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創設合理的模擬情境游戲讓學生樂學、愛學。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動手實驗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實驗結合自己的推理想象能力,自主探索地震的形成。因此選用了如下教法和學法(課件出示),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為完成教學目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我的教學安排如下:(課件:教學過程)
一、質疑猜想,感知地震
上課一開始,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美麗的地球”、“美麗的汶川”和“5。12大地震”圖片資料并配上聲音,使教學媒體真正成為激勵學生情感的工具,我從聽覺、視覺入手,調動學生的眼、耳、腦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陌生的地震現象再現于他們眼前,通過形象、生動的圖像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地震時會有什么現象,會帶來什么災難?在此基礎上我提出問題(課件出示)第一個問題是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第二個問題的設計是讓學生從地震這種現象中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也充分體現出科學這門學科問題多樣性和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學生的疑問是多樣的,對于這些疑問師生共同梳理篩選出適合本課研究的內容(課件出示5個問題),通過師生交流,把探索地震帶來的災害作為研
究的重點。
二、實驗探討,推想地震
在這個環節中我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實驗和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實驗和實踐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身邊隨時可以找到的物品,如托盤、書本、鉛筆盒、積木、橡皮泥等和我為他們準備的薄、厚不同的木片,讓他們根據這些材料去設計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法,選擇實驗材料,記錄實驗現象和結論,遇到困難可以向其他同學或老師討教,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寬松的實驗氛圍。有的小組仿照課本搭建模型,有的小組折斷薄木片,有的小組折斷厚木片。有了這些感性的體驗,我進一步組織學生四人小組分層討論,(課件出示討論題)這是一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討論題,讓學生由表面現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去思考,放手讓學生去討論、去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思維的訓練中。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很順利地實行了地震形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認識到了地震所造成的危害。(課件出示)培養了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的科學品質,使他們真正成為信息加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三、科學演示,認識地震(播放多媒體片)
我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圖、文、音、動、色的功能,為學生準備了“地震的成因”和“地震的危害”的課件,學生在欣賞自己的想像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和喜悅,更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和地震形成的原因。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利用計算機直觀演示的功能把抽象的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給學生,在學生對地震危害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觀看有關地震的紀錄片,再次直觀感受地震的情景和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加深學生對地震危害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地震:人們通常把那些會讓人感到大地上下顛簸、猛烈搖動等地動現象叫地震。成功的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
四、運用知識,拓展延伸
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把教材知識與生活、生產及科學技術的運用聯系起來,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進行實踐活動。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通過學生自己查閱和相互交流來完成。我為學生準備了資料庫,方便學生查閱,有地震預報、地震前的征兆、避震知識等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上去點擊相關的標題,查閱相關的內容,這樣就打破了傳統的統一提出問題,統一解決問題的課堂模式,利用計算機多媒體交互性強的特點來實現了教與學的多元化。
在學生了解了避震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室內避震演習,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隨即利用計算機多媒體交互性強的特點進行避震小游戲的練習(課件出示),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設計了以下的思考練習(課件出示),練習的設計是對學生自學能力、探究能力的綜合培養,體現了鈴聲止而思維不止,把課堂教學延伸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為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我把地震的危害作為板書的主線(課件出示)。總之,我的教學設計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既遵循了學生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律,又符合學生想獲取知識,努力去探究,享受成功的喜悅的心理活動規律。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主動的探索,能動的發展。以上是我對本次教學一些粗淺的理解,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抨指正。謝謝。
小學科學說課稿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并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實驗中細致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描述食鹽、面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比較食鹽、沙、面粉在水里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裝水燒杯4、筷子1、高錳酸鉀1、小藥勺、食鹽1、沙1、面粉1。
教學過程
一、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
1、引導想象: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2、教師講解: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的過程,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來做溶解實驗。教師出示高錳酸鉀。(教師取放演示要規范,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藥品)
3、引導觀察描述:高錳酸鉀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
4、學生實驗:在一個裝水的燒杯內,輕輕地放入幾小粒高錳酸鉀,先靜觀高錳酸鉀在水中的分散現象,然后用筷子輕輕攪拌一下水,繼續觀察水和高錳酸鉀的變化。(注意學生對觀察到的細節地描述)
5、學生匯報:高錳酸鉀在進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樣的變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嗎它與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異同
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觀察記錄實驗:進一步觀察食鹽、沙、面粉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比較它們在水中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觀察結果可直接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2、小組交流:修正描述和記錄。
3、全班討論交流:物質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分的呢?
4、整理記錄:學生對溶解特征的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
三、課后總結:
四、課后作業:
1、高錳酸鉀常被用來(消毒)和(防腐)。
2、沙子在水中溶解時顆粒的分布是(不均勻)的。
五、課后反思:
小學科學說課稿9
一、說教材
本課中學生通過觀察自然界巖石的特點,推想大自然中巖石的風化原因。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展開自主的探究活動,知道巖石風化的主要原因。并通過實驗對不容易觀察到的巖石變化現象進行推想,重點培養學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二、說學情
雖然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巖石以及巖石的用途,但對巖石風化的原因卻知之甚少。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內外去搜集、去探究、去觀察、去驗證。
三、說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簡單的器材進行風化作用的模擬實驗。
2、喜歡大膽想象,能對巖石的最終變化結果進行合理的推想,愿意合作與交流。
3、知道巖石風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風化措施。
四、說教學策略與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體現必須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力圖體現以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組織教學,通過營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動起手來,參與到實驗中去,并且能夠積極地去設計實驗方案,課下可讓學生到圖書室、上網查閱資料,搜集了解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風化措施,使課題加以延伸和拓展。
五、說活動準備
帶蓋塑料瓶、碎石塊、酒精燈、鑷子、火柴、花崗巖(小塊)、水、防護鏡、石膏、綠豆等。
六、說教學過程
本課在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情境導入
我首先出示一塊巖石讓學生觀察,并提問:它上萬年前就是這樣嗎?那上萬年以后還會是這樣嗎?讓學生自由回答。(再集中呈現巖石圖片) 欣賞后再提出問題來研究。
(二)、作出假設
是啊,巖石怎么會變成這樣呢?是誰的作用使巖石發生了變化呢?我讓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把猜想的巖石變化原因畫或者寫在記錄表中。再全班進行交流。根據學生的假設,適時板書:冷熱、水流、生物、風、火山、地震……
(三)、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環節中,我為學生設計了三個有趣的活動。
活動一:水流對巖石的作用
在這個活動中,我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水流對巖石作用的模擬實驗,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和提醒。比如在學生實驗過程中可相機提問:你觀察到巖石有什么變化?實驗現象能說明什么?瓶中的巖石有沒有變得像這塊鵝卵石一樣光滑圓整呢?為什么呢?這些問題的提出,主要是讓學生明白自然界中的巖石變化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過程。
活動二:冷熱對巖石的作用
本活動也是讓學生自己設計模擬實驗,把巖石放到酒精燈上燒,表示熱,燒完后放到涼水里,表示冷。冷熱變化代表的是白天和夜晚的冷熱差別。在實驗過程中可相機提醒學生正確使用酒精燈、注意安全、給巖石加熱的同學帶好防護鏡等。學生回報交流發現的問題后教師小結。(冷熱差別使巖石體積收縮和膨脹,內部結構就會受到破壞,產生裂縫,甚至脫落下碎石屑。)
活動三:生物對巖石的作用
在這個活動中我為學生設計了在石膏中種綠豆的實驗(課件出示圖示)——向杯子里倒入石膏糊,灑上幾粒綠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將結成塊的石膏放入盛水的盤子。同學們認為幾天以后會有變化嗎?(發芽的綠豆能從堅硬的石膏中鉆出來嗎?)學生猜想后接著問: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這個實驗?學生討論后小組領取材料,開始在石膏里種種子,教師巡視指導。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知道生物對巖石的作用,親自體驗觀察、驗證的樂趣。
(四)鞏固小結
巖石在自然界當中,會受到氣溫變化、植物生長、水流沖刷、風吹日曬等因素的影響,會發生破碎,這種現象就叫做風化。
(五)運用拓展
1、自由活動
出示圖片:山下的這些碎石,不斷地風化,最終會變成什么?本活動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猜想、模擬實驗,推想巖石變化的最終結果,讓學生推想出地球上土壤的形成原來是由巖石風化造成的。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
2、課題延伸
課下讓學生通過上網、到圖書室查閱資料,了解著名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風化措施。通過這一課后拓展活動使學生對巖石風化有更全面的認識,讓學生在豐富視野的同時,關注與巖石風化有關的研究,把課堂探究活動拓展至課后,關心科學、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
小學科學說課稿10
一、 教材簡析:
《分類》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排序與分類》的第二課。本單元屬于小學科學探究中有關專門進行技能訓練的單元,這是因為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只要引領同學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感悟科學的真諦,同時,也必需指導同學掌握最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知識。
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各種感官或借助工具、儀器等獲取大量有關事物的信息,這對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基礎,但還缺乏以能迫近客觀事物的實質,還必需通過篩選、提煉等思維加工過程方能形成相關的科學概念或結論——科學知識。前人大量的研究標明,“分類”和“排序”都是人們對收集到的證據(數據、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和加工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對同學進行這方面的專門訓練,不論是指導同學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方法,還是協助同學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都顯得尤為重要。
本冊教材前面的幾個單元已經大量滲透了“排序和分類”的活動,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四年級的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排序和分類”的意識,這為本單元的教學提供了感性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對“排序和分類”的認識無論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探究的過程技能和方法,還是對“排序和分類”理性考慮肯定會得到質的提升。它不只標志著同學目前應該達到的認知水平,同時也為同學的認知走向更高遠、更廣闊水平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
本課教材的布置,首先是提供了同學隨家長在商場購物的情景圖片,其目的是喚起同學對生活經驗的回憶,從同學的實際生活入手,激發同學科學探究的興趣;然后,試圖通過同學親自對假設的、富有挑戰性的海洋生物圖片的分類活動,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初步學會分類的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和籠統出“分類”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接著,順理成章地給出了什么是二分法;最后,教材布置了對各種各樣的動物進行分類的實踐活動,一方面鞏固“二分法”概念,另一方面,跟進了什么是“多極二分法”,進而讓同學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和其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中的運用,拓展同學的視野,提升科學學習的價值觀。由此可見,教材的布置是符合課程規范關于貼近同學生活、以科學探究活動為主、從感性到理性等多項編寫原則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分類的實質含意——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特征進行分類和“二分法”是本課的重點,“多極二分法”和運用“多極二分法”是本課的難點;精心設計有意義的探究活動,讓同學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增強同學的體驗、提升同學的價值觀是本課的關鍵。
二、 說教學目標:
小學科學課的總目標是培養同學的科學素養。科學素養中也包括著在科學探究中,運用理性思維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歸納和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種種解釋。根據本課的結構和以上分析,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感悟分類是人們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對獲取的信息資料進行加工處置、使之形成科學
概念或結論的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運用和價值。
2、知道分類的基本規范——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的特征。
3、在學會“二分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多極二分法”以和在日常生活中分類的多種運用方法。
4、在分類活動中培養同學細心觀察、認真考慮、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 說教學準備:
1、對教材的處置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對教材作了如下的處置:
(1)保存教材的核心——教學要求;
(2)設計動物、食物卡片和多媒體課件
(3)考慮到教材中給各種動物運用多極二分法分類與上面我們設計的卡片有雷同之處,為此,設計了給全班同學分類這一環節;
我們試圖通過對教材進行重組和整合來體現課程規范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和“以兒童立場關照教學”的理念和思想。
2、具體技術處置
(1)制作動物與食物卡片,供同學分組活動使用。選擇素材的原則應該考慮到實際生活中可分方法的多樣性,并能同時滿足三種分法的前提下考慮具體事物的可能性。如:食物可以依據葷和素、主食和菜肴以和生、熟等情況,我們決定選取面條、面包、米飯、青菜、四季豆、豬肉、雞和帶魚這些與同學生活比較貼近的食物做為素材。動物選取同學比較了解的啄木鳥、鷹、貓頭鷹、老虎、兔子、鱷魚、長頸鹿和羊作為素材。
(2)制作三大課件
①與同學分組活動相匹配的、可以拖動的動物、食物課;
②供全班同學進行二極分類的系統結構圖課件;
③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筒課件;
考慮這些課件的原則應該是便于展示同學的操作活動、增強引領同學開展活動的有效性和減少實物投影和課件之間的切換次數,為此,我們制作了以上三大課件。
四、 說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規范》強調: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同學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同學提供充沛的親身經歷的過程。教師是科學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遵循這些理念,我為本課預設了三個主要教學環節:
1、給卡片分類
分組活動是同學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準備了2組卡片,食物或者動物各八種。之所以選用2種不同類別的圖片,主要是考慮到同學原有學習基礎上對分類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樣可以更加強化同學的思維活動。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同學自身來動手分一分,使每個同學的思維都得到了調動,再通過小組代表上臺來交流的形式,又使小組內的活動變成了整個班級的思維碰撞。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可以在更高的層面上體會到了什么是分類。
教師在同學交流互動的同時,概括同學的發言,著重強調同學的分類是依照哪個特征來分,強化分類概念中所要依據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在同學對分類概念有了一定理解的同時,和時引導同學總結出二分法的基本概念。
2、給全班同學分類
通過同學暢談生活中二分法的運用,教師帶領同學試著將班級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分類,在將班級分為男生和女生的基礎上,拋出“能否在分男生女生的基礎上再往下面繼續分”,在同學們一致認可的基礎上,小組首先討論,給同學足夠的思維空間,再整班討論。對于一些相對而言的概念,教師引領同學來更加細化,鼓勵同學尋找一些顯而易見的規范。“在動手之前先動腦”.
在充沛討論的前提下,教師引領同學開展兩個全班性的游戲,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個是列隊游戲。這個游戲的目的有二,一是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分類活動中來;二是讓同學親自體驗什么叫多極二分法。
第二個是尋找同學,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隊列站好后,邀請一位同學來協助老師尋找某一類特征的同學,讓同學們體驗到分類的作用;待同學回到自身座位后,繼續請他來協助老師再次尋找剛才特征的同學,從中進一步感受到分類的重要性,就是能夠協助我們更迅速的查找到事物。
3、給自帶垃圾分類
展示學校生活中垃圾箱的照片,請同學來談談感受。通過同學間的交流,認識到我們平時在丟垃圾的時候經常丟錯,需要學會丟垃圾。開展自帶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的討論,讓同學充沛調動已有經驗來做初步認識和區分。教師對于典型物品的集體討論,讓同學明確了區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規范,從而來重新判斷自身所帶的垃圾屬于哪一類。在課堂上準備垃圾桶、每人來丟一丟,很好的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熱情,“準確、恬靜、快速”的要求又對同學的活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尋找監督員來監督同學丟垃圾的活動,更好的強化了“準”的指標。
通過對可回收垃圾處置方式的討論,讓同學發現,不同材質的垃圾又要進行不同的處置,結構圖的展示讓同學發現分類的方法不止可以二分,有的時候也可以三分四分或者多分,金屬類垃圾的再處置又要依照金屬的種類再分門別類的處置,從中體會到了分類中還有有別于多極二分法的許多種方法,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
最后對分類在生發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的討論,對分類的意義和價值起到了一個升華的作用。
小學科學說課稿11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首師大版科小學科學第五冊的《浮力》。而我說課的內容主有以下幾個方面,教學背景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
一、 說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浮力》一課在課標中是處于“物質科學領域”之中的“力作用于物體會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部分。在教材中處于首師大版科學第五冊第三單元《力與生活》中的第二課,前一課為《推力和拉力》,這為《浮力》的知識和技能作鋪墊。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推力和拉力》這課中,學生對推力、拉力、重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使用測力計的方法也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本節課從一個小故事開始,引導學生感受什么是浮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幾種物品在水中的浮沉情況,進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說明
本節課 我采用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的教學方式,提出問題后讓學生進行初步的猜測,然后進行簡單的體驗,然后再進一步做實驗,再一次體驗活動,最后得出結果,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四)技術準備
演示材料:水管、乒乓球、水、水槽、正方體鐵塊、繩子、測力計
分組材料:水、水槽、空塑料瓶、正方體鐵塊、鐵釘、泡沫塑料塊、輕木塊、繩子、測力計、記錄單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生活中存在著浮力;知道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能簡單測量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標
通過驗證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實驗,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細致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初步具有對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秘密的探究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進而樹立學好科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意思。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自主探索,實驗操作,知道所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難點:通過實驗分析,知道物體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故事導入,引入新知——學習新知識,感受物體的浮力——進一步實驗,探究沉在水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鞏固與總結
第一環節故事導入,引入新知
1、教師說故事:一天,小明與小方在打乒乓球,一不小心,小明將乒乓球打進了一個窄小的鐵水管里,由于水管口太窄小了,他們的手都伸不進去,小明想:將水管翻轉,乒乓球就會滾出來啦,但是這個方法也行不通,因為鐵水管太重了,他們兩個抬不起。怎么辦呢?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將乒乓球取出來呢?
2、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拿出實物水管和乒乓球,將乒乓球放進水管,讓同學們親身動手取出乒乓球。如果學生不能說出教師想要的答案,則由教師引導學生加水進水管,讓乒乓球能浮在水面。
第二環節學習新知識,感受物體的浮力
1、(1)談話: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物品,它們放進水里是怎樣的呢?是浮還是沉呢?請同學們猜一猜,把大家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老師出示物品:空塑料瓶、正方體鐵塊、鐵釘、泡沫塑料塊、輕木塊
(2)學生分組實驗,記錄實驗結果
提問:同學們的猜想究竟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動手做做實驗吧!請同學們一邊實驗一邊記錄實驗結果。
2、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3、提問:為什么這些物品會浮起來呢?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小結: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了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水的浮力。 這一環節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浮力,知道浮力的初步定義。
第三環節進一步實驗,探究沉在水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
1、提問:在水面上漂浮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2、學生猜想
3、談話:到底同學們的猜想對不對呢?現在,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證明我們的猜想。
4、老師示范,學生跟著做:用繩子將正方體鐵塊綁著,用手感受一下它在空氣
中的重量;然后將正方體鐵塊的一半(老師事先已在每個鐵塊的一半上標出一道線)浸入水中;最后將它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到底部。
5、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
6、用測力計把正方體鐵塊吊在空中,看它在空氣中的重量是多少,把測力計的讀數記錄下來,填寫在表格中;然后將它的一半浸入水中,再將它緩慢地放入水中,直到完全浸入水中,觀察測力計的讀數有什么變化,把這兩次測力計的讀數也記錄子表格中。
7、匯報實驗結果。
8、小結:測力計的讀數慢慢變小,由此看來,沉在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那么,測力計上的讀數是不是浮力呢?
9、談話:我們先來正方體鐵塊的手里情況,在實驗中,它主要受到什么力呢?(老師在黑板上分析)受到了兩個向上的力,分別是拉力和浮力,還受到一個向下的力,是重力。因為當物體不動時,受到向上的力與受到向下的力是相等的,所以浮力大小加上拉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總結公式:浮力=重力—拉力
10、根據公式,計算出正方體鐵塊一半與完全浸入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
通過這環節讓學生知道在液體中下沉的物體也會受到浮力并且學會測量、計算浮力的大小。
四、鞏固與總結
1、談話: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無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還是沉下去的物體都
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2、聯系實際:利用水的浮力,我們能做些什么事情呢?例如行船、游泳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五、板書設計
1、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了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水的浮力。
2、無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還是沉下去的物體都受到水的浮力。
3、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4、浮力=重力—拉力
小學科學說課稿12
一、我對課標及教材理解
《熱起來了》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教科書第26—27頁)。本單元主要探究的是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所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即:熱脹冷縮現象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關于冷熱現象,學生已經有了不少經驗,如根據天氣的冷熱增減衣服;把壓癟了的乒乓球浸入開水里燙一下,重新鼓起來;喝太燙的水加一些涼水等。這節課是熱單元的起始課,從“怎樣給身體增加熱量”的話題開始,讓學生討論,我們的身體從周圍獲得熱量的途徑和方法。讓學生重點展開對“衣服是否能給身體增加熱量”的自主探究活動,并由此引發學生探究熱及熱現象的興趣。
本課圍繞“衣服能給身體增加熱量嗎”設計了二個對比實驗,二個實驗在設計上有一定的層次,第一個實驗探究書和衣服對比,衣服能否產生熱量?采取“扶”的策略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毛衣和書一樣不能產生熱量。第二個實驗探究被衣服包住的書和被衣服包住的身體對比,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得出“衣服不能生熱,只是起保溫作用,防止熱量散發”。每次實驗后讓學生交流,形成解釋,構建起加穿衣服會使身體感覺到熱,但并不是衣服會給人體增加了熱量。讓學生經歷了“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實驗驗證――解釋問題”這樣一個探究過程,對學生學會如何從正反兩方面對問題和現象進行探究、驗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我對學生基礎及特點的分析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從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體系上看,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在三年級下冊“溫度和水的變化”單元學生們已經觀察探究了溫度和水的形態變化的關系以及五年級上冊的“光”單元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有關熱的知識。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從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來看,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他們心里有想表現的欲望,但是可能不好意思,但同時又希望能被肯定等這些都需要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能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另外,“冷熱現象”雖然學生非常熟悉,但是不一定會去研究,更不會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
三、我將采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及依據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面向全體小學生”、“提高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課程理念。“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是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在設計本課時,我關注了對學生的思維引導,整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采用“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解釋問題”的教學模式,通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驅動學生的好奇心,根據生活經驗對該教學情境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猜測,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并在這一問題的引領下,進行有目的地探究,尋找問題的答案,再利用答案,解釋相類似的生活問題。整節課讓學生處于不斷的猜想設計驗證當中,思維不斷地激活,過程不斷地完善。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幫助他們運用各種思維的技巧來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四、我的教學設計
1、激趣導入。和學生握手,感覺手很涼,你們有哪些辦法能讓老師的手熱起來?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提出使手熱起來的多種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層次推進,再次思維碰撞。老師身體也很冷,你還能想些辦法讓我的身體熱起來嗎?學生打開思維的閘門,想起了生活中使身體變熱的種種方法,學習的熱情進一步高漲。
3、提出問題。師順勢引導,這些辦法是怎么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的?一一分析解釋用熱水袋、烤火、開暖氣、曬太陽等是外界物質傳遞熱量使身體熱起來,吃熱食物是食物吃進身體中產生熱量讓身體熱起來,跑步、打羽毛球等運動是運動加快產生熱量使身體熱起來的,最后留下加穿衣服、蓋被子――這些方法是怎么使身體熱起來的呢?是衣服也可以產生熱量嗎?
4、思維論證。讓學生猜測。學生一種觀點,多穿衣服就感覺熱起來了,說明衣服可以產生熱量。另一種觀點,衣服不能生熱,只起保溫作用。師引導學生思維,假如衣服能增加熱量,那衣櫥里掛滿了衣服,衣櫥的溫度會不斷上升,上升到一定的溫度后,衣櫥里的衣服就會燃燒起來了,事實是這樣的嗎?晚上我們鉆進被窩,感覺被子是涼的還是熱的?早上醒來,被窩里又是什么感覺?這說明了什么?
5、實驗驗證。衣服到底能不能給身體提供熱量?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進行驗證嗎?讓學生說實驗方案,并進行猜測-可能會發生怎樣的結果,不同的結果又能說明什么。根據學情分析,我預設了一個實驗記錄表:
讓學生通過這兩組對比實驗得出的實驗結果,證明衣服不能生熱,加穿衣服身體熱起來的原因是衣服能起保溫作用,能阻止熱量散發,防止冷氣進入。
6、提出新的問題,促進思維。既然實驗結果證明了衣服本身是不能提供熱量的,那為什么我們多穿衣服還是感覺更熱了呢?讓學生在弄明白一個問題的同時,又能產生許多新的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熱愛科學的興趣。
小學科學說課稿13
教材的設計意圖是經過引導學生參與一些活動,讓他們關注自我的飲食情景,學會給食物分類,了解一些常見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從而懂得自我該吃什么、該怎樣吃。學生要在一個個實踐活動過程中,了解人體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存在于不一樣的食物中,明白沒有哪一種食物包含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們的飲食習慣是否伴隨著知識的增長在向著科學和健康的方向靠近,健康意識有沒有得到增進。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自我平時吃了些什么東西還是比較熟悉的,但對所吃的各種食物究竟能夠為人體的生長發育供給哪些營養等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而這恰好會影響學生飲食態度與習慣的構成和堅持。為了幫忙學生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我們設計了活潑、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的過程中,比較簡便、清晰地掌握科學知識要點,為后面學習"怎樣搭配食物"作好準備,為建構自我正確的飲食習慣、健康的生活觀念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課由以下四大塊資料組成:
第一塊是引導學生回憶大家平時常吃的食物和最愛吃的食物有哪些,呈現豐富多彩、品種多樣的食物。教學時能夠讓學生將自我吃過的食物有選擇地帶一些到課堂上來,使活動更直觀、生動。
第二塊是指導學生用分類的方法認識食物。食物的種類很豐富,給食物分類的標準也很多,這一過程中學生完全能夠按照自我的標準給食物分類。分類的食物能夠是學生自我帶的,也能夠由教師為學生供給一些食物圖片。
第三塊是經過閱讀資料了解食物中所包含的主要營養,幫忙學生認識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和作用,明白沒有一種食物包含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這塊資料能夠利用多媒體將知識呈現出來,這樣會更加直觀、生動、靈活一些。同時還要讓學生從自我所帶的食物中發現它們各包含哪些營養,學習按照營養的成分給自我所吃過的食物分類。這一次分類是對食物所包含營養的分析和鞏固。
第四塊指導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這樣的次序編排與教材資料安排上有一些變化,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在已經了解營養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統計活動,再分析班級里學生的飲食情景是否科學、合理。這一實踐活動不僅僅能夠引導學生關注自我的飲食習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計算、合作、操作等多方面的素質與本事。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景和教材的特點,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過程與方法
●按照自定標準給食物分類;
●用圖表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
●懂得營養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心飲食,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我的飲食質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增進學生的健康意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談話:看了這些圖片你想干什么?
2、我們為什么要吃東西呢?
3、小組討論、匯報,學生廣泛發言。
【評析】這樣導入,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情趣,又能引起學生對營養話題的關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時又了解了學生的飲食情景,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并為統計全班同學愛吃的三種食物做好了準備。
二、用分類的方法認識食物
1、你能利用學具袋中的食物卡片,根據日常生活實際將它們分分類嗎?你能說出這樣分的理由嗎?
2、小組交流、匯報。
【評析】讓學生根據自我的日常生活經驗給食物分類,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渠道和思考的空間,對于學生能講出理由的分類,教師給予合理評價并鼓勵學生大膽想像,這樣的教學方法更貼合兒童的認識規律和富有兒童情趣,使全體同學都投入合作交流的活動之中。
三、指導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1、談話:以小組為單位統計一下你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2、活動: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并作出統計圖。
【評析】經過統計活動,使學生了解用圖表的方法,更能一目了然地看清統計結果,從而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
四、閱讀資料,認識人類需要的營養來源和作用
1、讓學生自學教材第44頁的資料,經過閱讀使學生明白糧食類包含豐富的淀粉,供給人熱量和力量;魚、肉、奶、豆類包含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食物;油脂類包含豐富的脂肪,供給人能量、堅持體溫;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包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生物纖維。
2、經過閱讀資料和對統計圖的分析,思考: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營養是否均衡?我們應當吃什么?
3、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評析】經過討論、分析,使學生凌亂、模糊的認識更加清晰化,使學生了解按營養成分為食物分類的科學方法,明確沒有一種食物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從而構成"建立合理飲食結構"的意識。經過學習,學生能夠更加關心和注意自我的飲食,為正確搭配食物、設計自我科學合理的飲食做好鋪墊、打了基礎,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把課堂探究引入到生活實踐。
教學片斷賞析
1、利用食物卡片給食物分類的教學環節
師:你能利用食物卡片給食物分分類嗎?比一比看誰的方法多,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分?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
師:請同學匯報一下,你們有幾種分法,為什么這樣分?
生:我把蘋果、梨分為一組,因為它們都是水果。
生:我把魚單獨分為一組,因為它是水里的動物,把雞蛋也單獨分成一組,因為它是雞下的,雞在岸上活動。
生:我把巧克力、面包、魚分為一組,那些都是我喜歡吃的,把其他的分為一組,那些是我不喜歡吃的。
生:我把蘋果和西瓜分在一齊,因為它們都很圓。
師:噢,你是按形狀把它們分組的,不錯。
生:我把菜和西瓜分在一齊,它們都是綠色的。
師:噢,你是把它們按顏色分了組。想法挺好的,同學們如果把思路打開,把眼界放寬,我們會想到更多的分法。
【說明】學生按自我的標準分,教師不加以限制,能夠給學生供給更大的發揮空間,能夠挖掘出學生更多的潛能,教師及時鼓勵可使學生更加自信。
生:我把米飯、饅頭和花卷分為一組,它們都是糧食。
生:我把魚、豆腐、各種菜分為一組,它們都是菜;把蘋果、草莓、梨、香蕉分在一齊,它們都是水果。
生:我把魚、蝦、蟹分為一組,它們都生活在水中;把蘋果、柿子、梨分為一組,它們都長在樹上。
生:我把檸檬、芒果分為一組,它們都是黃色的;把草莓、櫻桃分為一組,它們都是紅色的。
生:雞蛋、鴨蛋能夠分為一組,它們是圓的;蕓豆、扁豆能夠分為一組,它們是細長的。
師:經過今日的討論交流,教師覺得你們真的很了不起,有的同學一下子想出很多種分法。教師相信,只要你們做什么事都善于動腦的話,你們必須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讓人佩服!
【片斷評析】利用貼近孩子生活的事物和現象,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情境,更能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合作與學習,當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升高時,教師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使他們的潛能得到進一步發揮。教師鼓勵學生"只要你們做什么事都善于動腦的話,你們必須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讓人佩服",目的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期望學生永遠都不要言敗,只要付出,終歸會有收獲。
2、閱讀資料、建立合理飲食的教學環節
師:自學教材中不一樣種類的食物包含的主要營養成分的資料,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分別有什么作用。
(學生自學、討論)
師:誰能說說經過學習和討論,你們都明白些什么?
生:經過閱讀和討論,我們明白米飯、饅頭、玉米、土豆、地瓜等食物包含豐富的淀粉,它能夠供給我們熱量和力量,支持我們的活動。
生:魚、肉、蛋、奶、豆類包含豐富的蛋白質,是我們生長發育必需的食物。
生:各種油類食物包含豐富的脂肪,它能供給我們能量和堅持體溫。
生: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包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是我們堅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師:經過匯報,我明白同學們對食物中所包含的營養成分有了必須的了解,想想看,如果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這種做法科學嗎?為什么?我們應當怎樣吃?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生:經過討論,我們明白,人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好多的營養,而這些營養又分別含在不一樣的食物中,比如,我們組有的同學喜歡吃肉、有的喜歡吃魚、有的喜歡吃雞腿,但大多數同學都不喜歡吃蔬菜,這樣營養就不夠全面,如果經常這樣就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生:經過學習我們明白,每種食物分別包含不一樣的營養,而這些營養對我們的成長都是十分有好處的,如果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就會使我們缺乏一些生長所必需的東西,這樣,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沒有保障。
生: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就會構成偏食的習慣。我們明白,沒有一種食物包含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我們必須養成食物多樣化、不偏食的好習慣。
【片斷評析】經過學習、討論、交流,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了偏食的危害,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明確不偏食可保證身體正常發育的重要性。
小學科學說課稿14
教學目的
1、認識各種通信懂得人們常用通信電報、電話進行聯絡。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現代的各種通信,培養學生學科學的興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指導看圖,說說圖上畫的都是什么樣式的通信。
1、引導看圖。
2、小組互相討論
3、指名說
(1)烽火報警(2)驛馬送信
(2)飛鴿傳信(4)電話
(5)步話機(6)電報
(7)衛星通信(8)電視電報
(9)移動通信
三、組織學生討論
你們見過這些通信嗎?它們有什么好處?
四、師介紹各種通信在現代化中的用處。
五、課堂訓練
1、思考:
(1)你知道哪些通信方式?
(2)這些通信是怎樣通信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小組匯報討論情況。
六、課堂小結
七、布置作業
課后收集其它的通信方式。
小學科學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能量的轉換》是《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課(放映幻燈1),在本單元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放映幻燈2)經過第一課《各種各樣的能量》的學習,學生對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課進一步引領學生探究各種形式的能量之間是如何轉換的,為第三課《能源》第四課《節儉能源和開發新能源》建構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也為他們今后學習物理學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認識基礎。四課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
本課將指導學生認識能量最基本的特點————能量的轉換。教學資料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什么是能量的轉換。
第二部分:認識能量轉換的過程。
第三部分:做一個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動——畫能量轉換的卡通畫。
(放映幻燈3)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讓學生建立能量轉換的概念,明白一種形式的能量能夠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2、科學探究:
(1)能根據現象進行猜想、推測,并能經過實驗驗證發現規律,親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2)指導學生探索,能針對具體情境說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轉換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樂于合作,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并能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自我設計研究方案去解決問題。
二、說教學策略、方法以及教學準備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經過營造趣味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去認識能量的轉換。為此特做如下教學準備:錄音機、火柴、縫衣針、花生、涼水、不銹鋼湯勺、軟木塞、大扣子、長1米左右的線繩。
三、說教學過程
對于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安排5個環節組織教學。
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認識能量轉換的概念。
六年級學生對能量轉換基本沒有科學的清晰的認識,教學時經過身邊的生活實例幫忙學生弄清能量的轉換是怎樣回事,(放映幻燈4)再經過開燈、放錄音、搓手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能量能夠轉換并經常轉換,能量的轉換與我們的生活十分貼近,從而激發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為本課重難點突破做好鋪墊。
環節二、親手實驗,感知能量轉換的過程。
這部分是本課的重點,我分為兩個層次循序漸進突破。(放映幻燈5)首先采用美國杜威先生“做中學”的教學思想,以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根據書上的提示四人一組完成小實驗。先在湯勺里倒入適當涼水并測好水溫。然后固定花生米,點燃花生米加熱水,比較加熱前后水溫的變化,最終組織學生描述能量的轉換過程:劃著一根火柴,人體中的化學能轉換成了光能和熱能。燃燒一粒花生米,加熱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學能就轉換成了光能和熱能。這個小實驗簡單易操作,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這便是真正的科學教育。研究證明,僅有學習者處于一個有著多種多樣的聯系與刺激的環境中時,才能更好地建構自我有價值的知識并迅速地發展其思維本事。
第二層次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經過模式圖引導學生描述能量轉換的過程。科學課強調使學生學會科學的看問題和想問題,定量分析能使他們的頭腦更精確化更科學化,僅有能用必須數據來描述事物時,才算到達對事物性質的真正了解。所以我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師生共同討論梳理圖上的一組復雜而連貫的能量轉換過程。這是書上的一幅彩圖,教師引導學生準確描述,“太陽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輻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來自太陽的光能,并轉換成化學能儲存在植物體內,人吸收植物的化學能轉換成機械能,發電機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電熱水壺把電能轉換為熱能和聲能。”這樣就淺入深出、深入淺出將一個抽象的科學知識體系——能量守恒定律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科學的概念和思維。用活教材,教會學生科學的探究過程,掌握必須的科學方法,相當與讓學生有了一根“點石成金的手指頭”,這是學生終身受益,可持續發展的本錢。
環節三、做小玩具,探究飛旋扣子的秘密,體會能量轉換的過程。
動手做小玩具,我認為是本課教學資料安排的一個亮點,它貼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再一次被激發到高潮。(放映幻燈6)課文詳細地介紹了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并且給出了成品樣式和操作情景,學生能順利完成操作,在學生玩過之后探究討論這個小玩具里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轉換成什么形式的能量,很容易就能理解動能與重力勢能之間的能量轉換。再讓學生玩玩自我熟悉的溜溜球,充分理解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變。這個教學資料的設計不僅僅讓學生充分感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并且初步感知了抽象的科學體系——機械能守恒定律。
環節四、動手畫一畫能量轉換的卡通畫。
這個活動是在學生理解能量轉換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前面學習的鞏固和檢驗,是從探究到實踐的過程。所以我采用自主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自由發揮做畫,這個環節不但能使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獨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并且潛移默化培養了孩子的科學素養。
環節五、總結鞏固,延伸運用,學會持續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課堂結束時以“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的收攏式提問結合板書對課堂學習資料做一個掃描式總結,然后觀看一段DVD影象資料引發學生深層思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個教學設計的目的是既加深學生對能量轉換的認識,開拓視野,又引發學生新的思考,最終讓學生課后繼續探究問題:“在能量轉換的過程中,一種能量的增加或減少,轉換的另一種能量是否會發生變化?促使學生學科學,愛科學,能自主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并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四、說板書設計
第二課能量的轉換
轉換
一種形式的能量——→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電燈
電能——→光能和熱能
劃火柴
(燃燒花生米)
化學能——→光能和熱能
飛旋的紐扣
動能———→重力勢能
【小學科學說課稿(集合1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