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九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一冊,識字第二單元的《自選商場》。
一、說教材。
1、對教材的理解。
本課由一幅自選商場的插圖,一些商品的名稱,還有一篇關于自選商場的短文組成。插圖展示的是商場的一角;詞語介紹的是食品、日用品和文具三類商品;短文介紹了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及其優點。相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憑借自己的經驗認識更多的字,了解更多的知識。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
a、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這是根據教學大綱第一學段識字目標中的“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教學建議中的“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評價建議中的“關注學生日常識字的興趣,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而確立的。
b、認識本課的十四個生字,會寫“巾、牙”兩個生字。我是根據本課:識字量大,所識生字兩個(商、場)在課題,兩個(東、西)出現在短文,其余基本集中在表示商品名稱的詞語中,這樣的特點而確立的。
c、知道在自選商場購物很方便。這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而確立的。
教學重點:1、通過認識本課的十四個生字,使學生學會一定的識字方法,培養他們的識字興趣;2、學會書寫“巾、牙”兩個生字。
教學難點:我認為在四十分鐘的時間里,要讓學生認識十四個生字,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某些識字量較少的學生。寫字時,要把“巾、牙”兩個生字寫正確、寫勻稱、寫漂亮也比較困難。
二、說過程。
在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后,第一課時的教學我將采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展示、交流,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探究發現,體驗識字的意義和樂趣,鞏固識字成果。
1、生活識字,展示交流。首先,我揭示課題,導入新課,需要買東西的時候,會去什么地方?引出生字:商、場,隨機學習生字,說說自己在哪里見過這兩個字。請學生說說自己和父母一起去自選商場時,經常買些什么東西,從而引出本課所要學習的9個詞語:面包、牛奶、火腿腸、牙膏、毛巾、洗衣粉、鉛筆、尺子、作業本。在這9個詞語中,包含了本課所要學習的10個生字:包、奶、牙、毛、巾、筆、尺、作、業、本。可以讓學生圈一圈,找出生字,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已經認識的生字,并介紹自己是怎么認識的。根據班級學生情況,這些字學生大多都已經認識,可以請學生自己說說是怎么記住的,發揮孩子自身的作用,讓孩子之間互相學一學,考一考,比一比,記一記,將識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拓展識字的時間和空間。課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商品的標簽,讀讀上面的字,讓學生體驗識字的意義和樂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明確購買的商品各式各樣,感受到自選商場的商品很多,在那里購物很方便。從學生的感受自然地過渡到對短文的學習,認識生字“東、西”。
2、自主識字,探究發現。發揮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主動識字,發現識字的奧秘,形成自主識字的習慣。對見面較多,學生自己已經認識的生字,要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記憶,如:“本、牙”兩字可結合已學過“木、體、穿”,采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識記;對常用字,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平時的生活中,什么時候用到過這些生字,如:包、毛……,對平時見面較少的生字,如:筆,可以由老師引導學生記憶。這是一個會意字,古代使用的毛筆,上面是竹子做的筆桿,下面是動物的毛制成的筆頭,讓孩子從造字的角度去記憶,不但記住了字形,更了解了字義,強化了對生字的印象。
3、創設情境、鞏固識字。根據一年級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的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鞏固識字成果。
如:剛開始識字時,可以請同桌兩位同學互相檢查、幫助,待這些生字在學生的腦海中已經留下一定印象后,可以通過一些游戲、活動創設情境,鞏固識字。我主要設計了三個游戲:
(1)猜猜藏起來的是誰:4—8張生字卡片,藏起一張,展示剩余的卡片,請學生猜猜那張卡片被藏起來了。游戲中所使用的生字卡片數量由少逐漸增多,不斷提升難度。
(2)貼標簽。請學生給生字和圖片對上號,檢驗學生的識字效果。
(3)小小采購員。四人小組活動,一位同學擔任售貨員,他持有許多商品的圖案(標注拼音),其余三位同學手中持有購物單(由生字組成的各種商品的名稱),每張購物單上有3—4種商品名稱,看誰能迅速購回所需商品。
4、寫字指導。
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新課標對寫字教學是非常重視的,強調要讓學生“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我會帶領學生一筆一筆地書寫,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學會找準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的第七單元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有關海洋的常識性課文,全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緊扣課題提出問題:“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樣的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具體、生動、有序的描述了海底的聲音、動物、植物、礦藏,展現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鮮艷、生動活潑、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圖。最后一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的深刻印象。
二、說教法、學法
1、激發興趣
《海底世界》一課著重描寫了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們精心制作了一套動畫課件,為學生創設了形象、直觀的和諧情境。
2、突破重點
《海底世界》一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讓學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異之處,但這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海底那靜中有聲,動靜結合的奇異景色。為了便于學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我創設了和諧情境,即通過CAI讓每位學生親自去領略一番。
①進行海面和海底的對比:利用動畫先后演示海面上波濤澎湃(伴有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音)和海底悄然無聲的對比情境,并分別提問:這樣的景象可以用個什么詞來形容它?學生不僅理解了“波濤澎湃”和“寧靜”這兩個詞的意思,更體會到了大海動中有靜的奇異之處。
②整體感知,加深印象:通過CAI欣賞海底美麗的景色,再次整體感受“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從而激發學生從小立下大志,長大探究海洋奧秘的情感。
這樣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創設和諧情境,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外顯為直觀形象的動態畫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3、強化訓練
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
我在教學《海底世界》時,是這樣進行訓練的:
(1)觀察訓練。在教學第2自然段時,根據課文內容設計CAI課件,把文字介紹轉化成動態畫面。要求學生在觀看畫面時,用一個詞來概括其內容,這促使學生在觀察時抓住事物特點,積極進行思考。
(2)說話訓練。觀察解決了言之有物的問題,而說話應該是培養學生表現事物的能力。在進行說話訓練時,我是這樣做的:分頁標題#e#
①看畫面,說圖意。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把第2自然段的語言描述用對比的動態情境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用學過的觀察方法仔細地看了畫面以后,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的意思。由于說話訓練是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學生在表達觀察時都能做到有條有理。
②看畫面,練復述。在學完課文后,出示總起句“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通過電腦把海底美麗奇異的景象呈現于學生面前,要求學生看著畫面,用上總起句和板書上的重點詞語說一說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表現在哪些方面。這樣,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加深了理解,同時又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總之,通過CAI創設和諧情境進行強化訓練,學生在自我參與中興趣盎然,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三、教學程序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4課,你們能否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海底是怎樣的世界?那么,海底景色的奇異表現在哪里?物產豐富又表現在哪里?這一節課,我們再一次去探索一下。
(二)創設情境,講讀課文第2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共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2、細讀交流
①講讀第一、二句(板書:寧靜)(相機出示課件)
②講讀第三句(板書:有聲音)(相機出示課件)
③講讀第四句(相機出示課件)
④講讀第五句(相機出示課件)
⑤引讀第六句
3、齊讀第二自然段。
小結:海底的景象就是這么光怪陸離,這么千奇百怪。
(三)講讀第三自然段。
1、小組討論:第三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是什么?
2、請同學們自由讀,看看你對哪種動物的活動方式最感興趣,說說它的活動特點。(相機出示課件)
3、選擇讀。
小結過渡:為了寫動物活動方式的多種多樣,作者選取了五種動物來具體說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于這些動物不同的活動方式,也使海底世界奇異無比。海底植物的風采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接著學習第四自然段。
(四)講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學生再自由讀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書:色彩多樣,形態各異)
3、欣賞美麗的海藻。
小結過渡:海底植物真是千姿百態,奇觀異彩,不僅豐富了海底的物產,使海底的景色也如此奇異。海底除了我們所看到的動植物,還有什么?
(五)講讀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么?(板書:礦物、豐富)
2、齊讀。
(六)總結課文。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是一個生氣勃勃的世界;是一個神秘的世界;是一個令人向往的世界。
1、欣賞海底的美麗和富饒。
2、齊讀課文,出示練習。
3、已經有不少探險家、研究海洋的科學家到過海洋,還把奇異的景色拍成電影、電視,但是,人類對海底還沒有完全認識,我們還要想辦法打開這座神秘的寶庫,這就需要科學知識,需要勇氣。
(七)作業。
1、繼續閱讀有關海洋的書,準備交流。
2、運用本課已學過的先總后分的寫法,寫一片斷: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車的世界》是一年級下冊第9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是一個開放單元,和別的單元不同之處在于:這個單元沒有主體課文,只有一幅印刷精美的圖:馬路上車來車往,交通繁忙。圖下面是圖內車輛的名稱,大致了解它們的功用,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的教育。這無疑給任課教師留下了很大的空間。教師此時不能局限于只在課堂內講授,必須開放課堂,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觀察生活,去收集資料,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他們的求知欲非常強烈,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非常專注;個個喜歡動手操作,樂于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別人;對生活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能自覺、主動地獲取信息。
三、設計理念:
本節課中,我力圖改變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綜合、多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主動、合作、探究中愉快地學習。課前,我讓孩子們去觀察各種車輛,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進行交流。之后,同桌合作記車名,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快又準。之后進行貼車名比賽。最后,創設情景,帶領學生參觀展覽館,其中貫穿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在參觀新車展覽館的之后啟發學生設計一部新車。
【教學目標】
1.學習12個生字,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各種車輛,大致了解各種車的用途,認識“紅綠燈”等交通知識。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的世界,培養學生在課外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用多種方法識記本課的12個生字。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學習12個生字,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各種車輛,大致了解各種車的用途,認識“紅綠燈”等交通標志。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的世界,培養學生在課外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用多種方法識記本課的12個生字。
【教學過程】
(課件播放各種車行駛在馬路上的錄相片)
師:每當我們站在馬路邊,就會看到各種各樣,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輛。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你看,這些有特殊用途的車,更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這外面的世界簡直就是一個車的世界。
(板書課題:車的世界)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到車的世界里去遨游。我相信,細心的孩子一定會在車的世界中發現新鮮有趣的事物,學到新的知識,還會認識很多漢字呢!課前,老師請你們觀察了街道上的車。你注意到了嗎?有一些車在行駛的時候會發出特殊的聲音。下面我們來玩一個“猜猜看”的游戲。我這里有種車的圖片,還有它們在行使時發出的特殊的聲音,請你聽聲音,猜車型。把它貼在黑板上。
(課件播放自行車的聲音)
領讀,全班齊讀。
師:看來,這幾種車,大家都很熟悉。下面這兩種車,都是人們遇到緊急情況時,才會請它們來幫忙的,它們的聲音,聽起來也讓人有點緊張。
(課件播放救護車的聲音)
師:你是怎樣認識救護車的?你知道人們在什么時候需要救護車嗎?
生:人們有病了,受傷了就要用救護車了。
師:(指著“救護車”)在這里有你新認識的漢字朋友嗎?
生:“救”字我以前不認識。
師:那你是怎樣讀對的啊!
生:我是猜出來的!我看到了這幅圖,我認識“護”和“車”,所以我猜第一個字念“救”。
師:謝謝你,教給我們看圖猜字的好方法!
師:你能試著讀一讀嗎?
生:救護車。
師:祝賀你又和一個漢字交上朋友了!我們跟著這位小老師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救護車。
師:聽聽這是什么車?
生:警車。
師:你知道誰開警車啊?
生:警察開的車是警車。
師:對,“警察”的“警”就是這個字。
師:你真行,能聯系熟悉的字去認識新的漢字朋友,頒發你“善于發現”獎。
師:你們都是善于觀察的孩子,聽聲音,就能辨別出這么多種車!現在,我們男女生比賽來讀讀這些車名,看看你能不能和這些漢字也交上朋友!
男女生賽讀:警車、消防車、自行車、摩托車、救護車。
師: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因為你們又認識了這么多的漢字朋友!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不僅能看到這幾種車,還能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車。在你的桌子上就有好幾種車呢?想看看嗎?
師:現在,我們同桌之間來玩一個游戲,叫“讀卡片,贏汽車”,誰想和我合作給大家演示一下。就請你吧!
師:注意,我先是拿有字的這一面給他看,你讀一讀!
生:火車。
師:對不對呢,我們翻過來看一看圖。他讀對了,這張圖片就被他贏走了。反過來,你再考我一個。咱們比一比,誰贏的車輛圖片多!
師:如果在游戲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你們說該怎么辦?
生:可以問問周圍的同學。
師:是個好方法,還可以怎么辦?
生:可以猜一猜。
生:可以翻過來先看看圖,再讀一讀。
師:這個主意也不錯,我這還有一個小幫手呢!
(課件出示“查字表”)
師:有這么多識字的方法,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法去結交漢字朋友,和你的同桌比賽吧!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淺釋
《城南舊事》的特點:每一章節表面上幾乎都沒有緊湊的情節,但在一個不過七、八歲的小女孩眼中看到的小世界,后面卻是一個悲慘的大世界。整篇小說作者曾未逾越這個孩子有限的觀察,她的天地幾乎局限在五十年前北平城的城南一個四合院里。全文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出發,語言特色鮮明。
選編《竊讀記》課文的原因是:本組教材以“我愛閱讀”為專題進行編排,選編的課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都緊密圍繞著閱讀。教材的安排上,目的是要引導學生把握住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感情,在閱讀中能夠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習得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從而激起閱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閱讀的習慣。
本篇文章的特點:
《竊讀記》:生動細致地刻畫臺灣作家林海音小時候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課文以“竊讀” 為線索,以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作者善于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表達自己的感情,在“竊讀”這種氛圍中,一方面享受閱讀的快樂,一方面還要時刻關注周圍的環境,非常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我”的心情變化,使人如歷其境。
此外,作者還善于用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寫出了書店的顧客之多,更表現了“我”對讀書的如饑似渴。
二、明晰學情
學生與這篇文本之間存在在一定的距離感,包括時間的距離和空間的距離,學生很難理解那時作者所處的年代特點以及她所生活的環境特色。這些都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去滲透的。這篇文章對于學生來說能讀懂她的主要內容不難,難在領悟和模仿她借助語言文字的特殊表達方式所營造的情感及畫面效果。這是學生需要提升的部分。另外,由于學生們大多數家庭的文化素養不高,家中沒有較多的藏書,所以沒有多少課外閱讀量,語言積累和語言感受力相對就比較缺乏。所以通過這節課的共同學習,希望學生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對讀書或者某一本書產生閱讀興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圈劃描寫心理活動、動作的語句,初步感受作者的寫作特色,揣摩出人物思想情感變化,并能試著仿寫句子。
2、通過朗讀、圈劃和討論等方法,體味竊讀的滋味。
重點:圈劃并有感情的朗讀竊讀時心理、動作描寫的語句,了解作者寫法上自語式的獨白等特點,從而體味竊讀的滋味。
難點:揣摩人物情感變化。
四、教法運用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帶問題細讀、散讀、默讀、讓學生感悟作者平實、自然、柔美的風格。
2、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自主合作: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4、多元評價法:在整個教學環節中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師隨機評價等方法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自我思考的空間,達成讀說等方面的增量。
五、學法運用
強調學生自己的感受
教材的編排也體現了這種理念,如課文練習的設計,強調學生自己的感受。如“課文中有很多地方寫出了我如饑似渴地讀書,抄寫這樣的句子,并說說感受”,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關注課標,會發現多處帶有“自己”這個詞的表述,例如:拓展自己的視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作出自己的評價、說出自己的體驗、通過自己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等。
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心到、手到”,積極讀書,抓住文中描寫的細節重點。
2、朗讀法:指導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六、過程展現及涵蓋的理念
(一)導入
教師出示《城南舊事》這本書,簡單介紹作者的生平然后老師用排比的方式,詩意的介紹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比如:在這本書中有小英子眼中:街道上留下的駱駝隊的身影,有她耳中四合院里傳來的伙伴的嬉戲聲,也有……。同時,課件隨即播放作者書中描述的老北京的場景,包括街道,駱駝隊,四合院,書店等。
接著導入本文的學習,老師這樣描述:今天,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走進其中的一篇《竊讀記》,隨小時候的林海音一起走進書店,去感受她的竊讀滋味。
導入設計的想法在于【語文學習要尊重作品本身,閱讀的過程首先是一個還原的過程,所以有必要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與作者及文中所提到的環境的距離】
(二)進入課文的賞學
賞學設計思路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知道寫了什么?真切感受作者筆下竊讀的場景。二是讓學生了解文本是怎么寫?也就是語言表達的特點。感受到作者竊讀的復雜的情感體驗。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提升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同時也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
為此過程設計如下:
環節一:學生帶著三個問題,初讀課文,暢談感受
①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②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③根據自己的理解解讀課題的意思。
環節二:分三步匯報學情
第一步: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老師對學生的回答做點評,小結。
第二步:讓學生說說自己初讀的感受
預設學生回答如下:
文中的小英子特別喜歡讀書
小英子買不起書,所以每次去書店看書都是偷偷摸摸的,心里很害怕等。教師不做過多的點評,以學生的理解為主。
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印象最深或者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最好能帶上自己的感受。隨即解決字詞的讀音問題,其中包括:讀正確“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詞的讀音。
第三步:說說自己對這個課題的初步理解。
①明確“竊”字在這里的意思
②老師借機過度:竊讀是一種怎樣的滋味?
環節三:抓住這個問題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有與“竊讀”類似的感受?用自己的話具體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況
【這一環節目的為了下面學習作者的寫法做鋪墊,同時也體現從孩子的角度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孩子們與同齡人林海音之間的內心世界的感受走的更近。】
給學生時間思考后指名回答,老師從學生的語言組織入手進行評價。比如:你用了一個xx詞來讓我們感受到了你的膽怯。你的恐懼我們從xx這個句子中就感受到了,那么作者在文章中是怎么樣把這竊讀的感覺寫具體的呢?
環節四:引導學生學習課文2-7自然段,進行文本細讀。用橫線或圓圈劃出體現文中的我竊讀滋味的句子。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后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課件出示課文2-7自然段中體現文中的我竊讀滋味的句子。
環節五:抓重點句分層次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一次合作:初步感受作者注重心理獨白和動作描寫的方法
課件出示合作要求:請各位同學 做到“心到、手到”的積極讀書,并在句子中圈出最能體現竊讀的感覺的字詞,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對所劃出的字詞的理解。接著學生開始第一次小組合作學習。
寫下來就組織學生開始匯報第一次合作情況,根據學生的交流,解決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同時通過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引導學生歸納文章的寫作方法上的特點
預設師生對話如下:
生:我從放學后“急匆匆地趕”,“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鉆過去”,“總算擠到里邊來了”,“急切地尋找”,都說明了她特別想讀到這本書。能讀到自己這么喜歡的書,當然是快樂的。我在讀到自己盼望已久的書時,就特別快樂。
師:你從作者的這些動作中體會到竊讀是快樂的很好!。隨機板書: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接著提問:竊讀的滋味還有哪些?
生:我覺得這種竊讀的滋味并不好受,因為她還一直提心吊膽。你看,她要把自己隱藏起來,貼在一個大人身邊,假裝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萬一那個人很煩,該多尷尬呀!還要察顏觀色,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讀完。
生: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生:還有,雖然下雨天能有個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可她也不能專心讀書,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多累呀!
師小結:是啊,這些句子作者通過對發愁的表情和快樂的內心對比描寫出了自己又憂又懼的感受,師隨機板書:自語式的獨白。是啊,這種竊讀的滋味真是叫人既愛又恨。
生: “我”渴望讀書,而又無力購買,因此只好“竊讀”。但所謂“竊”,也無非是只讀不買。“我”在閱讀中感受著書籍所帶來的智慧與快樂,卻時刻害怕被店員或老板發現受到訓斥和驅趕,這種書中世界的吸引與沉迷,書外世界的擔憂與緊張,使快樂與懼怕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復雜的、難以言說的感受,正是竊讀的滋味。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師:你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這句話集中概括了竊讀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是板書:快樂 懼怕
【以上為第一次合作設計,接下來在學生自主感悟,師生對話,交流的基礎上再組織開展第二次合作:目的在于讓學生自由朗讀,努力為學生創設他們自己對文本的獨特理解的展示平臺。】
課件出示合作要求:在小組中有感情的讀好自己喜歡的句子,將自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體現在朗讀中,其他同學負責評價他的朗讀。
學生開始第二次合作
完成后匯報第二次合作的情況
指名讀教師進行朗讀指導,運用的朗讀指導方法:讓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師隨機范讀等。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合作環節結束后,學生對文中的語言文字有了深入的了解,接下來就進行仿寫的環節。
環節六:學生進行語段仿寫
第一步:教師出示文中的從動作,到心里,到運用修辭手法的典型的句子,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句結合自己童年的具體事情中的感受仿寫,有能力的可以仿寫多句。
第二步:學生進行5分鐘左右的仿寫教師隨機開展個別輔導。
第三步:學生仿寫完成后教師組織交流,指名有感情的讀出自己的文字。并說說自己寫的好在哪里?再或請其他同學評價一下他的句子好在哪里?
【新課標指出:第三學段閱讀的新要求: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主要解決“怎樣寫”。這是第三學段的新要求,要在教學中引起重視。】
環節七:最后回歸文本,再次整體回顧2-7自然段,感受作者語言的魅力,體會他那種既快樂有恐懼的獨特竊讀感受。配樂朗讀2-7自然段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一、 教材簡析。
今天我要說的課是小學語文第九冊二十二課《鯨》的第一課時。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首先以生動有趣的開頭介紹鯨是特大特生的動物,接著以通俗的語言介紹鯨的演變進化過程,說明鯨是哺乳動物,最后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二、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下列詞語:鯨、屬于、前肢、濾出、噸、肺、胎生、判斷。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舉數學、比較、舉例、比喻等說明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
難點:了解鯨的進化過程,理解“鯨不屬于魚類,是哺乳動物。”
四、 教學時數:兩課時。
五、 教學程序。
(一) 反饋預習情況,導入新課。
課前預習的好壞是課堂教學效果優劣的關鍵。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學生平時較少接觸鯨,更要通過課前去收集相關材料,才能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也體現了大語觀教學,把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相結合。第一環節在了解預習收獲后,也可以讓學生談談還想知道鯨的什么內容,導入新課,調動學習的興趣。
(二) 緊扣訓練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學。
教是為學生會學,教師一定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第二環節根據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即相知道的內容,教師適機疏理,再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提出具體要求。如本單元根據教材編排要求學生閱讀時要能用較快的速度,并能從課文重點展開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 匯報自學情況,深入學習課文。
1、 掌握字詞。《語文課程標準》對五、六年級的識字要求是“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所以要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可通過學生自主匯報或抽查方式檢查、鞏固語基知識,適機引導學生能從課文語言環境中理解新詞,并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讀懂的,達到學習方法的交流和積累。
2、 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突破重點。在學生交流讀懂內容時,教師要及時疏理,圍繞“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的問題展開學習,教師適當板書,同時結合朗讀指導,訓練語感,加深學生印象。
3、 體會課文說明方法,突出課文重點。在環節過渡上可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引發學生思考:“課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因為合作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我們平時要加強培養,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去發現,認識列數學、作比較、舉例子、比喻等說明方法。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讀和聯系實際說話,進一步理解,并初步運用這些方法。
(四) 質疑問難,拓展思維。
質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標志,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學信息反饋和交流的重要環節。教師要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和時間,充分肯定學生善思好問的精神,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像課前的質疑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后的質疑,不僅能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更能使學習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由課文向課外讀物發展,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
(五) 布置作業。
根據學習后的收獲,和還想知道的問題,課外去搜集材料,辦一份小報,第二課時展示交流。
六、 板書設計:
鯨
說明方法 主要內容
列數字 特大特重
比較 哺乳動物
舉例 種類
比喻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設計理念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在自讀的基礎上自悟,培養聽說讀書的能力,激發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釣魚的啟示》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組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質兼美,作者用抒情的筆觸,講述了一個釣魚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畫了一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爸爸形象,使學生懂得,自覺遵守規則是一個好公民應有的修養。作者對詹姆斯的心理變化寫得特別細膩,教學中應著重感受他從激動到淚喪再到悲哀的感情變化,從而體會到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三:教法學法
靈活多樣說教法探究合作學習法: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注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展開討論交流,從而理解課文內容,解決學習的重點。
主動參與說學法標準強調落實學生的主導地位,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會念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景,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索,研究性的學習,同時重視朗讀的訓練,以讀為本,以讀帶講,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升華體驗,嘗試實踐。
四:教學目標的設定: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對課文的理解,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出現的生詞。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把鱸魚放回湖里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
3、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感悟的同時將學文與導行相結合,使學生懂得如何結合實際遵守規則。
本課的教學重點:抓住重點句,體會詹姆斯釣到鱸魚和放魚的心情變化,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五、教學流程及設想
接下來,具體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流程。
1.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詹姆斯在與父親的一次釣魚中收獲了終生有益的啟示,這個啟示是什么呢?
(設計思路:學生在第一課時已初步感知課文,這里從結論入手,既勾起學生對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回憶,又提示學生尋找詹姆斯得到啟示的心理歷程,進一步探討課文的內涵。)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個部分,要求學生完成兩個目標,一、復習本課的生字詞。二、這次釣魚與以前有什么不同。
在字詞教學上,采用讀講讀默的方式,先指名讀,然后讓學生講一講比較難寫或者難讀的字,然后再齊讀,難寫的可以在邊上寫一寫,最后默一默,錯的訂正好,并且在書本上圈出來。第二個要求,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也應該培養起來,大部分孩子通過閱讀都能說出來。這次與上次最大的不同在于釣到的魚又放了,在此時我問學生一句:如果是你,你是愿意放,還是不愿意放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
然后讓學生表達觀點后從文章中找出自己的理由,此時,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紛紛在書上圈圈畫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去分析學習。
3、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整體----部分----整體
在教學過程中,用一個能統領全文的大問題來引導學生學文,即:為什么我不愿意把鱸魚放回湖里,而父親卻堅持要我這么做。我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課后題(1)]為了幫助學生有效解決這個大問題,我在教學中又預設了三個小問題來引導學生抓住文本,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實現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三個小問題是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講教材
1、教材簡析: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著寫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正因為如此,課文為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這是一篇激發學生探索熱情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講教法:
1、創設情景法;
2、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三、講學法:
1、情景激趣法;
2、朗讀感悟法;
3、發散訓練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啊?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2、揭示課題,板書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這兩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向月球出發,準備好了嗎?
(由課文第一段導入,既使學生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了回顧,同時也為新課起到了連接的作用。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
(二)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和資料袋
(1)(出示課件演示)看,這就是月球,當我們首次來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色?
(2)請大家找一找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匯報匯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呢?
(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將學生帶入神秘的太空中,以小宇航員的形式為學生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學文的興趣。)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
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個別)
讓我們把這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整體感知課文,交流收獲,培養自主讀書的能力,在正確、流利的讀書的同時,獲得初步的理解和體驗,體驗讀書的快樂。)
(5)我們原本以為月球上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與我們的想象簡直太不一樣了,你們想看看
宇航員從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嗎?(出示課件)
你們看,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咦,他們是怎么走的呢?怎么會這樣呢?
結合課文引導學生學習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
2、學習月球的未解之謎
宇航員們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帶回了地球作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
(1)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3、4、5、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2)在這三個實驗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實驗呢?
(3)在小組內選擇一個你們共同感興趣的實驗,仔細讀一讀。說一說假如你們就是參與實驗的科學家,在做這個實驗過程中,發現了很多的現象,你們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4)匯報交流。
(這一環節著眼于學生加強對課文的體驗和領悟,開闊視野,培養綜合素養。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5)課文的第七段出現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6)除了這些實驗給我們提出的沒有解開的謎,結合你們讀的月球的資料,你還想提出哪些謎呢?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該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教學中以“知謎”、“探謎”為主線,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探究科學、不斷質疑的興趣。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新意識,其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不斷自主參與、自主學習,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3、發散思維,拓展練習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學生說)
(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張揚個性、激揚靈性的服。)
(2)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古詩句(課件展示)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夏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豐富自己的積累)
(3)課后收集一些感興趣的月球資料與大家交流。
(在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
4、總結全文
同學們和科學家們一樣都對月球有很大的興趣,有志氣有決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會被人類開發和利用。
用課文最后一句話來結束我們這節課: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齊讀)
五、講板書設計
塵土是否能殺菌?
22、月球之謎水藻為何鮮嫩青綠?
(十分奇異)
年齡是否比地球大?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8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四季》。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闡述。
一、說教材
《四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學生學習了漢語拼音和識字(一)后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課文共有四句話和四幅圖,每句話配有一幅圖,本首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整首詩歌通俗易懂,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我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1會認11個生字,四個偏旁,寫好“豎彎鉤”和漢字“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小節。
過程與方法:識字寫字;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秋季的美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于識字,初步認識漢字的形體美。朗讀感悟,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通過觀察、朗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法學法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我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本節課,教師通過創設一定情境,播放課件和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識字指導法:運用拼音識字法、分析比較法、字理識字法、猜謎識字法、拆合識字法、游戲識字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
引導朗讀法:本著“以讀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通過讀對課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感受到語句的優美。
在對待學生的學習上,我們以學生的“學”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放開手腳,積極參與,大膽求索。本課我們指導學生用如下方法進行學習:
朗讀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熟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節課,教師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
自主探究法:明確學習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節課,我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語文。課堂上注重語言訓練,通過朗讀、背誦和說話,實現語感積淀,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生動形象。總之,教學中努力為學生營造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們設計了四個環節:(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三)指導朗讀,感悟秋景(四)指導寫字,趣味作業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創造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于是,開始上課時,教師繪聲繪色地告訴學生大自然媽媽有四個漂亮的女兒,然后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圖,學生邊欣賞教師邊配樂介紹,從而引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并板書。這種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到四季的美麗,從而激發他們對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春、夏、秋、冬”四個字中有三個字都是本課的認讀字,所以教師邊板書邊指導孩子識記,并認識禾字旁。告訴孩子“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季”,板書課題“四季”。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前先欣賞課文的動畫視頻,然后讓學生說說你都看到了哪個季節的什么景物?學生邊匯報教師邊貼圖。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因為新課標中強調了培養低年級學生傾聽的能力以及觀察的能力,同時有趣的動畫還可以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初步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后,老師讓孩子們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識生字,并把認讀字多讀幾遍。這樣設計目的是為接下來的識字教學奠定基礎。識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因此我們設計的識字教學的環節一共有三部:1。拼讀生字,記音。2。認讀生字,記形。3。卡片識字,鞏固。
1。拼讀生字,記音。教師巧妙的把本課的生字按照兩拼音節、三拼音節以及整體認讀音節分成三類,先讓小老師帶大家拼讀,然后請學生觀察發現,進行總結歸類。這樣既鞏固了剛剛學過的拼音知識,又讓學生記住了字音,達到教學無痕的效果。
2。認讀生字,記形。教師讓學生開火車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然后交流識字方法,記住生字的字形。先用“對”字舉例,鞏固加一加的識字方法,然后用同樣的方法記住“肚、就、說、葉、圓”五個字。指導學生用猜字謎的方法學習“雪”字,用“比一比”的識字方法學習“是”字,學完總結學過的識字方法。同時還要指導學生認識“月字旁、大口框和雨字頭”三個偏旁。在識字的同時讓學生練習組詞,造句。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
3。卡片識字,鞏固。教師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創設情境:瞧,調皮的生字寶寶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藏到了兒歌中,你們能猜出每個數字后面藏得都是誰嗎?快把它們找出來排排隊。讓學生們邊動手邊動腦,在玩中學,學中玩,符合低年級的學情特點。
(三)指導朗讀,感悟秋景
由于本課的四個小節結構相似,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一成不變的教學傳統,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說說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從哪看出來的?從而引出第三小節的學習,也就是學習秋天的美景。朗讀感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秋天的美。教師先指名讀第三小節,然后讓學生找找這一小結描寫了秋天的什么?學生會找到“谷穗”。谷穗是什么樣的?學生會找到“彎彎”。教師板書“彎彎”。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六、七歲的孩子,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兒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彎彎”不太容易理解,教師結合實物圖片進行教學,直觀明了,并指導用疊詞的好處。再通過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好“谷穗彎彎”。語文學習落實了“讀”,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教師出示秋天的石榴的圖片,讓學生也練習使用疊詞,說說石榴怎么樣,張揚學生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然后教師讓學生找找這一小節中還有哪個詞說谷穗彎?學生會找到“鞠著躬”。教師讓學生一起做做鞠躬的動作,體會谷穗是因為顆粒飽滿太沉了,所以壓彎了腰,再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平時給老師鞠躬是在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從而體會出小谷穗是在給農民伯伯鞠躬,感謝農民伯伯這一深層含義。動作表演,既有趣又生動,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接著教師讓學生體會谷穗的心情,并帶著開心、自豪的語氣讀谷穗說的話。最后師生合作朗讀這一小節,再背誦。
(四)指導寫字,趣味作業
寫字指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孩子剛剛接觸寫字,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會觀察筆畫,占格,進而寫好字。本節課教師先讓學生觀察“豎彎鉤”的寫法,然后再由淺入深觀察“七”的寫法,教師指導書寫。在寫字時還要提醒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字加以展示評價,并修改。
本節課教師設計了兩個趣味作業,讓學生二選其一,體現了作業的趣味性和創新性。
六、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我們追求言簡意賅,用圖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學情特點。
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上實現兩個轉化,也就是學生切實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接著又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和品德。使之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今天我就說到這里,不當之處懇請領導老師批評指證。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9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我要的是葫蘆》一課,這里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說說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冊的一篇看圖學文。這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簡短精悍,講一個人種葫蘆,不管葉子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最后葫蘆都落了。課文通俗易懂,但意義深刻。
學情分析:我所教授的班級是二年級的孩子,他們聰明活潑,領悟能力強,善于表現自己,這些都有助于他們很好的理解課文。
(課件)葫蘆是一種非常可愛的植物。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一般要經歷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懂得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著后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該寓言故事就是想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之所以選擇這篇課文,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喜歡讀寓言故事,另一方面則是故事富含哲理,可以引發學生對生活的理解,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課件)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確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是:1、正確認讀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植物葉子與果實之間的聯系。
2、教學難點是讓孩子們自己領悟到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
二、教法與學法
(課件)《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故事性較強,考慮到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設計了情境創設法、采用變序閱讀法等教學方法,既使學生的語感得到訓練,個性得到張揚,創造性也得到培養。又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通過讀讀、找找、畫畫、想想、說說等方法讓學生充分閱讀,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學生很喜歡讀,因此,教學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去領會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學生對課文的內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人物的神態、語言都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
三、教學預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流程:
在此基礎上,我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部分。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是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樂知者呢?我覺得首先應該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環節上下功夫。我根據低年級孩子喜歡的動畫的特點,因此,在上課伊始,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各種葫蘆制品,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老師引出課題并引導學生學習 “葫蘆”二字。(課件)這樣,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了解更多的有關葫蘆的知識。然后老師再進行簡單介紹,補充有關葫蘆知識。告訴學生,它可以用來盛東西,裝水、裝酒,可以炒著吃,也可以放在柜子里供人們觀賞,多可愛啊!學生對葫蘆一定會充滿興趣,從而轉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根據課標中指出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優良的閱讀情境,同時讓學生在讀中解決一些簡單的基礎問題。因此,這一環節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請教同桌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課件)新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低年級段課本每篇課文都配有一定的插圖。這些插圖使教科書圖文并茂,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更重要的是這些插圖可以作為課堂教學最為直觀的教學輔助用具。在此基礎上我利用書上的插圖,把它變成一本有趣的連環畫,借助連環畫師生一起來合作,講故事,這樣既帶領學生熟悉了課文,又為后面的朗讀指導打好了基礎。在完成合作講故事后,讓學生就課文質疑。
(三)還原畫面,讀中積累
在把課文讀通讀順,學生就課文提出自己對課文的疑問后,老師接著說“我們聽了這個故事,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學了整篇課文之后啊,相信你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激發了學生學文的興趣,引入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在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中,我考慮到學生學習課文可能存在的閱讀困難,教學中將課文以連環畫的方式呈現,融整體感知、初讀反饋、學習字詞于一體,展開教學。并巧創情境,以補充連環畫為抓手,充分發揮板畫的功能,逗引孩子反復讀書,在讀中還原畫面,在讀中積累語言。讓學生告訴我們,該在畫面上畫寫什么,同時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圈圈畫畫,找出描寫葫蘆藤、葫蘆花、葫蘆葉、小葫蘆的句子,教師進行板畫(課件)既找到了這一自然段的學習重點,又進行了學法的滲透指導,讓學生體會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邊讀書邊圈畫的好習慣。在二年級,識字寫字依然是學習的重點,在本課中,我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課件)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過程中,讓學生發現其中比較相似的兩個字——哇和掛,這兩個字在本課中既是要求會認的生字也是要求會寫的生字,在處理上,讓學生采用字形和字義聯系的方法,利用偏旁來進行區分,并且利用換一換的辦法,換不同的偏旁對這兩個生字進行擴展,由兩個字擴散到水洼的洼、青蛙的蛙、娃娃的娃,為了便于識記,我引入了一首生字童謠,在節奏和律動中我們既學習了知識,又感受了趣味,符合二年級孩子的學習特點。
( 課件)在學生找到描寫葫蘆藤、葫蘆花、葫蘆葉、小葫蘆的句子,讀出來跟大家分享時,我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并且通過給葫蘆藤添葉子的環節讓孩子體會”長滿了”一詞的意思,并且以添葉子作為激勵手段,鼓勵孩子讀好“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這句話。
(課件)在把葫蘆畫好后,我又有了一個“夸一夸”的設計,首先以夸可愛的小葫蘆作為示范,讓學生仿照夸一夸葫蘆葉、葫蘆花、葫蘆藤,其中既點燃了孩子對小葫蘆的喜愛,又進行了說話訓練,同時還為與后文葫蘆葉變黃、小葫蘆的掉落進行對比作了鋪墊。
(四)首尾對比,造成懸念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怎樣讓如今的課堂成為充滿愛意的課堂,體現創意的課堂,就要在“教與學”上下功夫。這里教師主要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打破了按課文順序分析的常規教學法,采用變序閱讀法,先學習課文的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課件出示課文中的兩幅插圖進行對比,直觀形象,在對比中感悟種葫蘆的人傷心之情,達到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同時也起到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的目的。而在惋惜難過之時學生心中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小葫蘆為什么會慢慢變黃而且一個一個都落了呢?產生了新的疑問“是呀,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發現問題使他們對下面的學習充滿了期盼,再一次激發他們繼續學習課文的興趣。
(五)隨樂起舞,趣味兒歌
在課堂的結尾,教師通過一首兒歌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跟著熟悉的兩只老虎的旋律進行哼唱,這樣的形式是二年級的孩子們所喜聞樂見的,使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讓語文和音樂相結合相滲透,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精選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十篇08-13
小學語文《窮人》優秀說課稿范文11-17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稱贊》范文11-17
小學語文《灰雀》說課稿范文11-04
小學語文說課稿(合集15篇)11-05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范文《蜜蜂引路》11-14
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蜜蜂引路》11-10
小學語文《窗前的氣球》說課稿范文10-22
小學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范文10-19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