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模板(精選18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
我今日說課的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課《趣味文字》。
一、教材分析
《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小學美術第九冊第5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與純美術字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它側重于表現美術寫的趣味性與觀賞性,學生經過對趣味文字的欣賞、學習繪制美術字應用和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審美創作的愿望。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教材要求,結合高年級學生特點,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
2、過程與方法:掌握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和美化方法。
3、情感與價值: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字體、字義及字的結構入手、進行美化加工。創造出更形象,更活潑的新字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本事,想象本事和創造本事。
四、教學過程
針對我對五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以及實際情景,我對學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事實生活,學生競爭意識強,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對他們的學習指導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要多給他們接觸社會,增加實踐感受。掌握好這個能夠讓學生對學習本課起到很大的幫忙。根據教學方法的優化原則和本課資料的特點,我采取了以下教學方法:激趣導入法,觀察討論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經過教師在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運用創新方法,同時讓學生經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儀一儀、畫一畫的過程中自主學習。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核心課程的教學理念,我選擇了:觀察——思考——認識——表現——評價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欣賞各種變體美術字的作品,激發學生興趣,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歸納出美術字的特點,從而構成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在表現過程中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課起始的話壞,是整堂課成敗的因素之一。在導入階段,我采用的是激趣導入法。先讓學生猜一猜神秘嘉賓是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帶入情境的世界中來,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再引導學生經過欣賞“唐僧師徒四人名字組成的形象圖片的變體字”,引出本課課題——趣味文字,讓學生對變體美術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階段,我采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首先創設“文字王國開化裝舞會情境”,出示各類變體字美術字,讓學生進行觀察,經過教師提問,小組討論,引導出學生自我歸納總結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式。這種教法能夠促進學生進取的探究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敢于表達自我,有助于學生有效的'獲取和鞏固知識。在探究階段學生已經學習并掌握了變體美術字的基本表現形式,在發展階段,我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用課件出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步驟。由于變體美術字與宋體字和黑體美術字相比,沒有后者要求有嚴格的書寫規范和固體模式,顯得自由灑脫,所以他的書寫步驟很簡單,學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處浪費時間。(體現有效課堂),第二步是學生分組完成變體美術字的設計,教師在這一環節重要的任務是啟發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追求新穎、獨特的風格,解放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根據字的資料自由發揮。最終進入創想和表達和相融匯中體現設計的樂趣,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充分展現。在變體設計中,自主探究嘗試,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創意,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的自主性,小組二人意見不統一時,可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本事。在自主探究嘗試過程中,我能夠及時的參與,引導學生對嘗試的設計作深入探究,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在學生作業評價階段,我采用的是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評價方式。由學生表達自我的感受,最終教師給與總結性的點評。這種評價模式能夠公正、全面的評價學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問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表達本事。
教學反思:經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在細節的處理上有待于提高。趣味文字這節課很趣味,能激起學生很大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書寫變體美術字并不難,只要掌握書寫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筆畫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創意元素,文字就能成為學生筆下精美的藝術品。能完成一幅作品雖然很好,但會欣賞美,能用美術知識去美化生活及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更重要。介于這個問題我匯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改善。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可是重視讓學生在血中收獲,作為教師的我更應當思考,所以,我要設計不一樣的活動,引領我的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方法,理解沒的規律。這才是我心中對活動——探索的理解。
我期望經過今日這節《趣味文字》的授課,能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請領導、同行多多批評指正。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定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多謝大家!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美妙多變的線條》是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美術第四冊第二單元第四課,本單元是以“人際關系與生活”為主要取向的課程,“點線色你我他”是單元的主題。本單元共四課,均以“人”為媒介,以學生熟悉和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聯想,誘發學生的想象力。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線條的運動變化以及線條對人類情感的表現。
線條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隨著兒童涂鴉的開始,便陪伴著兒童成長,成了許多孩子表達內心世界的手段,這種用線來表現兒童內心世界的東西一旦被引上正規化的道路,將完成用線造型的環節。用線造型的訓練在兒童美術實踐中被了解、掌握、運用,能幫助兒童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創造性,開發兒童的潛能和智力能力。一二年級學生處于幼兒期向兒童期發展中,兒童的美術活動主要體現為游戲性。因此,美術課不要過多的講繪畫知識和造型原理,教學要求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記憶、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本節課,我準備運用大量的美術游戲、音樂游戲幫助孩子們了解線條的節奏感,大膽運用各種各樣的線條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創作優秀的個性化的兒童美術作品。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結合低年級學生特點,本著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
A、認識各種直線、曲線及其作用;
B、感知線是繪畫語言之一;
C、培養學生線控與線性的感知與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A、在游戲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感受聽覺的“線”,激發記憶與發現的興趣;
B、在比較中體驗線條的美感;
C、在創作中訓練線的表現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A、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及其美感,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B、能與同學合作交流,學習人際交往;
C、能用審美的眼光觀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提高審美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及其美感,體會線條表現出的情感。
難點:學會用不同的線表達自己的情感。
4、課型
造型,表現
5、課時安排
一課時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采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準備采取以下教法:
(1)“啟發引導法”,根據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我以實例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2)“演示法”,根據心理學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據詞語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記錄等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因此,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具,展示教學相關資料,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讓全班學生都能用多種感官感知到演示對象。演示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與實物、多媒體教具的交替使用,用語言渲染演示,用演示形象地說明講授的內容,把演示與講授有機結合,更好地引導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邊議論,以獲得最佳效果。
(3)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嘗試、在探索中創新,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之本節課的全過程主要是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說學法
線條是繪畫藝術的重要語言與工具,在藝術領域中既有視覺的“線”又有聽覺的“線”,理解它們的節奏與情感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識技能和創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運用不同節奏的線條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節課,學生可以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借助教師準備的`大量實例、音樂等課件演示和參與體驗性學習活動,產生“記憶”與“聯想”,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形象地認識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條以及繪畫中的線條,感受聽覺的“線”,發展創造思維,陶冶藝術情操,學會人際交往。
三、說教學程序
《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每一個環節,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個性。為了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的教學程序如下:
(一)創設情境觀察線條形態
意圖:觀察線條的形態,激發學習興趣
過程:
(1)游戲導入
根據教育學原理:直觀性教學能顯示事物的內部結構、發展過程,使肉眼感知不到或短時看不見的現象或事實出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充分觀察和思考事物的變化。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初創設一種真實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學生喜歡做游戲,可以從這一點切入主題,喚起學生對本課的興趣。教學開始部分,“繞線”游戲導入:每一位同學小時候大概都玩過這種游戲,它可以是一個人單獨操作,也可以是兩三個人共同操作。讓學生利用準備好的毛線,自由選擇游戲方式。在翻線的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觀察線條變化的不同形態。再欣賞課件1“運動的線條”,在欣賞的過程中提醒學生觀察表演者手中的彩線有哪些變化,并把這些變化畫在紙上。
(2)引出課題:線條
(二)走進生活感知線條節奏
1、探究活動一:尋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線
意圖:感知線的節奏,認識到線條的存在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過程:讓學生們想一想不管我們畫什么筆尖落到紙上畫出來的都是什么呢?(演示)生:“線”。師:“對了,是各種各樣的線,我們先一起來找一找,在生活中,自然界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線”?學生充分發言后演示課件2“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學生欣賞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線,并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這些線是不是相同的?如果不同它們有什么區別?各自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發言后選出代表將不同節奏的線畫到黑板上,教師講解這些線條的疏密不同、粗細不同、起伏不同正體現了線條不同的節奏。
2、探究活動二:聽音樂畫線
意圖:感受聽覺的線,啟發學生發展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
過程:由線條的“節奏”自然過渡到音樂中的“節奏感”,出示課件3“聽音樂畫線”,播放兩段音樂,請同學們在紙上將兩種節奏畫出來,并邀請幾位同學到講臺上選用一種教師準備的材料將聽到的不同節奏表現出來。這一環節學生們在愉快、興奮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融入到美術與音樂的藝術魅力中了。
(三)合作比較探討線條美感
3、探究活動三:我們的發現最多
意圖:在“比較”中感受線的豐富多變,與同學合作交流,學習人際交往。
過程:將五種“比較內容”分別裝入不透明的袋子中,讓學生分小組選擇、探討各種線的不同美感,體會線的豐富多變和美妙,然后各小組匯報,教師歸納板書:曲線、直線、粗細線,有疏有密變化多。(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適當的感覺詞語)
A、直線與曲線的比較
B、曲線與折線的比較
C、粗線與細線的比較
D、線的疏與密的比較
E、長線與短線的比較
(四)探究發現體悟線條魅力
4、探究活動四:畫家與小朋友的畫美在哪里?
意圖:感受線是繪畫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畫面線的組織、排列的美感和各種線表達的情感。
過程:出示課件4“畫家與小朋友的畫美在哪里?”,讓學生欣賞一些線描畫,提醒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A、他主要運用什么線來表現的?
B、猜測一下畫者在畫這幅畫時心情怎樣?
學生討論后積極發言,得出結論:線條反映了畫者不同的心情:有平靜的、煩躁的、激動的、愉悅的等等。教師請出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用線條畫出一種情緒,其他同學來猜猜他們表現的是什么樣的情緒。學生們在這一環節積極投入到繪畫游戲中,體會了線條的魅力。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面包是幼兒非常熟悉且喜愛的食品,烤面包的方法不僅有趣,而且新奇。我們選擇并設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小班幼兒生活的"烤面包"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涂涂""烤烤""嘗嘗"的過程中,學習水粉涂色、色彩對印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根據《綱要》藝術領域"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知識目標:鞏固對紅、黃、綠、紫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
2、技能目標:大膽選色,學習平涂的方法與蘸色的技巧。
3、情感目標: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活動的重點:鞏固對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學習涂色,體驗玩色的快樂。活動的難點:學會蘸色的技巧,用平涂的方法涂滿"果醬"。活動的準備:(詳見活動設計的準備)。充分有效的活動準備是美術活動成功的前提。本活動準備既關注幼兒已有經驗的積累與參與,也注重教具的形象性與作畫工具的合理性。如選用的水粉筆,是長水粉筆截掉一段筆桿而成的──這是我們反復實踐后確認的,這樣更方便幼兒的使用。本活動宜在小班第二學期進行。
二、說教法與學法
本活動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講解示范法和指導法,來適應教學內容傳遞的需要和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進行教學。通過操作與語言的緊密結合來突出重點,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生疏為熟悉的辦法來突破難點。用簡潔的、游戲化的語言進行演示與講解,使作畫的每一個步驟和要求形象化、具體化,易為幼兒所理解與掌握。
同時,我還運用興趣式指導和滲透式指導法。從幼兒出發,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如:蘸色的技巧,是按情節發展,邊演示邊以游戲口吻強化:"蘸點果醬,舔一舔,涂在面包上""蘸點果醬,舔一舔,果醬涂得滿滿的"……再如,要求幼兒均勻涂色,是這樣說的:"果醬涂得滿滿的,面包的味道就更好";將涂上的色彩對印:"把涂滿果醬的面包合起來,壓一壓,免得果醬流走"。從而避免說教式的提要求和示范。通過教師的演示,游戲化的強化,幼兒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邊聽邊看,不知不覺領會涂色要領,在邊說邊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醮色的技巧,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說活動程序
總的設計思路是:根據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本活動目標要求,設計以"兔媽媽收徒弟,兔寶寶學烤面包"為中心主題,以教師的示范幼兒練習為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流程是:講故事導入→教師示范(取面包→介紹果醬→涂果醬→烤面包→展示面包)→幼兒練習→活動評價(展示幼兒烤的面包,請客人品嘗)。具體活動程序如下:
1、導入:以故事導入課題。創設富有童話色彩的游戲性情境,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富有情感的角色(兔媽媽和兔寶寶),易于促進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時間1.5分鐘)
2、新授:教師示范"烤面包"。通過教師游戲化的口吻,準確的講解示范,使幼兒自然地掌握烤面包的步驟,明確烤面包的要求。同時,又讓幼兒體驗到"烤面包"帶來的色彩美(色彩對印)與成功的快樂,更激起幼兒自己烤面包的強烈愿望。(3.5分鐘)
3、練習:幼兒烤面包,教師巡回指導。教師觀察幼兒,并用游戲口吻進行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涂畫。指導時注意個別差異。(13—15分鐘)
4、活動評價:請客人品嘗。以請客人品嘗的形式進行,既合乎主題情節,又利用可借用的教育資源,讓眾多的聽課老師參與活動的評價,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得到他人的評價,使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促進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2分鐘)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活動游戲性、趣味性極強,進一步促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發展。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要求學生初步把握撕、貼、包、扭等制作方法的基礎上本課加入了簡單的捆綁。根據一些海洋動物的特征,在材料上增加了有透明感的包裝紙、蠟光紙、和半透明的硫酸紙等使學生對質感有了更豐富的認識。在制作表現的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到不同紙質的材料特征,在體驗和掌握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所學知識,來表現海洋動物的特征。
2、課時安排:
1課時
3、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水族館》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
4、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用多種材料、多種方法來表現海洋動物。
能力目標:在活動中發展學生有意識的觀察力,充滿激情的表現能力和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感知人類與動物之間愉快友好的關系,在動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5、教學重點:
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海洋動物,用撕、貼、包、扭等制作方法制作出來。
6、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運用材料,作成生動創新的作品。
7、教學準備:牛皮紙、包裝紙、蠟光紙、硫酸紙、繩子等廢舊材料。
二、說教法
我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提示“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關注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的要求為目標,打破原有的單純講畫教學模式,力求營造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競爭”的課堂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真正體驗到求知的快樂,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在教學中我將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啟發談話法:運用談話能抓住關鍵,培養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
2、創設情景法:用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景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把教學活動的重心,從“教”移到“學”,變“全盤授于”為“啟發引導”,導之以學,導之以思,導之以畫,導之以創作,在學的過程中,以學為主,以導為輔,幫助學生學會觀察自主學習,拉近師生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采用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主要有:
1、觀察體驗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發豐富的聯想,通過自身嘗試體驗,思維更加活躍,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2、合作學習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拓寬學生思維,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聽取不同的看法意見,交流彼此的經驗。
3、練習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課繪畫練習中,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圖片,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
四、說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激發審美期待。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水族館啊?想不想跟隨老師一起去美麗而又神奇的水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師充滿誘惑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適時播放課件中的精彩片斷。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讓學生留戀、向往。同時也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了。在欣賞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去觀察水底世界,直觀又生動,欣賞完畢,讓學生說說海里的主角,學生爭先恐后,將課堂氣氛推向第一個高潮。接著揭示今天的學習主題——《水族館》,到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保持對繪畫的興趣和著手表現物象的沖動。
2、新授。
(1)展示課件通過看課件,讓學生了解、觀察水族館里的動物。
引導學生說一說希奇古怪的海洋動物。
(2)制造懸念,激情引趣。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把課前做好的魚展示出來。“好看嗎?你們想不想學”
(3)引導學生探索學習。
小組討論學習書中四個步驟圖
(4)教師示范
針對所總結的方法做演示補充說明,示范揉紙,捆扎等技巧。
(5)啟發思維
“你們想做一個什么動物,小組內說一說。”
3、學生開始創作。
“你們看老師黑板上有一個水族館,你們覺得還少了什么?請你們做出漂亮的海洋動物放到我的水族館里吧。”
4、作品展示評價。
在這里,我采用了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三位一體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評價中發現不足、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引導學生逐漸形成美的共識。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品評: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適、形狀的變化是否生動、材料的運用是否獨特。然后師生互評,教師肯定學生的評價,創意的作品及時給予表揚,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最后教師總結談話:海底世界非常美麗,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的瑰寶,我們在感受它美的同時更有責任去保護它,那怎么去保護呢?請小朋友下課后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讓學生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從而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基礎和依托,正確理解教材有助于課程的順利展開,因此我會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我所說課的內容選自冀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13課,《多變的大自然》這一課是按照學生的學習方式劃分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了解大自然豐富多變的相關知識,發現它的美麗與神奇,開闊眼界,培養發現美的眼睛,并能運用繪畫的方法進行表現。
二、說學情
本堂課面對的是小學中段的學生,他們的觀察接受能力尤其是模仿能力相對低年級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初步認識了形色肌理等美術語言,而且也有了基本的生活經驗,具有了初步觀察自然和分析自然的能力,但這種經驗往往不夠深刻,還不成熟,需要老師利用多媒體資料去喚起學生對于自然的印象和自然規律,并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有了初步的寫實傾向,也稱之為萌芽寫實階段,能夠大膽表現他們身邊的事物,只是創造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老師進一步引導他們,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新課標的理念,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觀察大自然的變化,了解天空在太陽的照射下,早、中、晚的顏色都有不同的`變化,并且能用色彩的方式表現出來。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討論、實踐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麗而又多變的景象,并通過繪畫的形式描繪一幅關于自然風景或自然現象的作品。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體驗美術欣賞和創造的過程中,養成熱愛大自然、提高防災抗災、珍愛生命的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本課的現有知識,我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重點:觀察大自然的色彩,了解早、中、晚的色彩變化。
難點:能夠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大自然的不同色彩。
五、說教法、學法
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如下教學方法:討論法、示范法、實踐練習指導法。
為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學法是: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法。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水粉顏料等。
七、說教學過程
皮亞杰曾說:“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針對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環節一:導入新課
精心設計好導入,無疑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勝,使學生興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動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上課一開始我會播放中國風景記錄片《航拍中國》片段,并提問學生:同學們知道紀錄片中講述的是哪里嗎?你們覺得這里好看嗎?隨后教師總結:記錄片中講述的就是神奇而美麗的九寨,它被稱為人間的天堂,這里的五彩池秀美通透,五花海色彩斑斕,諾日朗瀑布波瀾壯闊,無處不彰顯著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而大自然也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開啟自然之旅。從而引出課題《多變的大自然》。
環節二:描述分析
首先,我將采用講授法與展示法相結合的形式,引導學生觀賞吉林的霧凇、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并拋出問題:這些景象分別是什么季節的景象?又帶給你們怎樣的感受?我的學生可能會回答冬天、夏天;壯觀、熱烈。隨后教師總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大自然在不斷地變幻,而每個地區又根據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象。通過初步的欣賞與觀察,使學生自主的感受大自然多變的神奇,從而激發他們深入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當同學們對神奇多變的大自然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后,教師進行講述:大自然也像人一樣是有喜怒哀樂的,隨后出示四幅圖片包括打雷、下雨、陰天、艷陽高照的天氣圖片,并提問學生:這些圖片分別代表了大自然怎樣的心情?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出有喜怒哀樂四種心情,隨后聯系教材,引導提問:讓我們看看畫家筆下的大自然又是怎樣的呢?
接著我會播放埃米爾·諾爾德的《南海的太陽》,適時引導提問學生:畫中采用了哪些顏色?猜猜描繪的是一天當中哪個時刻的景色?隨后師生共同總結出:作者運用紅、黑、白等顏色描繪了夕陽西下傍晚時刻的景色,并趁勢追問:既然大自然也像人一樣有喜怒哀樂,那么這幅作品表達了大自然怎樣的感受呢?當然此時我將采用前后四人為一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并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大膽發言。而后教師總結:他是一位用色彩表現人的情感,用色彩的音符奏出響亮悅耳的樂曲的畫家,他的繪畫中明亮的色彩處理是得益于印象派的啟發,傳遞著對自然和原始的熱情。分析完名家作品之后,我會出示優秀學生作品讓同學們思考這幅作品是如何進行表現的。從而在同齡人的作品中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拓展思路,為接下來的創作實踐做鋪墊。
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也使學生用發現的眼睛去探尋藝術的奧秘。
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對于大自然的深刻認識和防災抗災意識,我會播放九寨溝地震時的場景,并啟發學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夠創作出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然而有時大自然也是無情的,當它發怒時也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奪走我們的生命,師生共同總結出常見的自然災害類型和防范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們防災抗災的意識。
環節三:示范講解
為了突破難點,我將激發學生創作欲并進行示范講解:
1.構思,以沙塵暴為主題;
2.勾大輪廓;
3.添畫細節;
4.涂色、豐富色彩;
5.適時調整。
同時讓學生仔細觀察,并點明注意事項,通過直觀學習的方式為學生獨立創作解決技法上的難點。
環節四:實踐展示
在這個環節我將布置活動練習,學生以自己感觸和印象最深刻的自然現象為主題進行創作,我會鼓勵引導學生大膽創新,從而激發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輔導,輔導要點。如:大膽用色,觀察顏色的變化,并且注意保持教室衛生。
在大部分學生作品已完成的情況下,鼓勵學生自愿展示作品,并從造型和色彩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生生互評,最后我將給予及時反饋與總結,在展示點評環節中,我會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以鼓勵、肯定為主,多從建議性評價出發,培養學生敢于接受別人的“指正”。進一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環節五:小結作業
我會請一位同學充當小老師來對本堂課進行梳理,然后教師對課程進行一個系統回顧,為了學生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布置的課外作業也是相對開放的:課下多多觀察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并觀察這些自然現象所帶來的變化和影響。
八、說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課程內容,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了,重難點突出。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6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美術新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十五課《花頭飾》。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設計理念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一)教材解讀
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頭飾,它們千姿百態,風格迥異。不同的少數民族頭飾,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裝飾習俗和審美情趣,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思想和自我追求。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旨在通過美術知識的綜合運用,讓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感受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樹立“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養成良好的事前計劃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設計、創作方法,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
操作領域:將簡單的美術知識綜合運用,設計制作花頭飾。
情感領域: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思想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設計制作花頭飾。
教學難點:巧妙利用材料及創新方法表現花頭飾。
二、 說教法、學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欣賞、感受、體驗、表現等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在愉快的氣氛中,使每一個學生既掌握一定的設計、創作方法,又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運用多媒體現場展示,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在探究和交流中獲得知識和體驗,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框架:
(一)情境導入,創設文化氛圍。
首先,把歌曲融入美術課,讓學生欣賞少數民族兒歌,感受民族文化的氣息;然后讓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對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有哪些了解?體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進而引導學生說出少數民族頭飾是千姿百態、各式各樣的,勾起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欲望。這一環節通過“聽音樂”和“對話”的活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創設了文化的氛圍,為整堂課鋪設了良好的基調。
(二)觀察發現,了解民族特色。
用多媒體展示少數民族頭飾的圖片并提問 “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民族的頭飾?這些頭飾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引導學生去感受不同民族的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發展的軌跡,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 。通過大量圖片的欣賞、比較,學生驚喜地從顏色豐富、造型多樣、紋樣美觀等方面了解了民族頭飾的特點;從裝飾習俗、審美追求、文化內涵等方面感受了民族頭飾的文化特色和少數民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接著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將課堂氣氛引入高潮。適時揭示課題《花頭飾》。
(三)歸納制作方法,感受探究的快樂。
通過實物比較和圖片欣賞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觀察討論:怎樣才能制作一件好的花頭飾?引導學生知道制作花頭飾要選材多樣、設計新穎、制作精美。然后讓學生總結其中一件頭飾的制作步驟。多媒體演示制作步驟,生動直觀。
(四)制作花頭飾,體驗創作的樂趣。
制作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制作之前先讓學生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討論一下:選擇什么材料,設計怎樣的形狀 ,怎樣做才更美觀、更獨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事前計劃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制作出獨具特色的花頭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展示花頭飾,分享成功的喜悅。
各小組展示作品,并說說自己的設計意圖和制作特點。全體學生參與點評。最后在輕松愉快的少數民族音樂中,學生盡情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民族頭飾的魅力。把本節課推向最高潮。整堂課前后呼應,民族文化氛圍貫穿始終。
板書設計從少數民族頭飾的“特點”和制作“要求”入手,簡潔直觀地反映了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讓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四、說設計理念
整堂課的學習以學生的探究交流為主,教師的組織引導為輔,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深化認識、培養技能、激發情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綜合性、探索性,發揮個性、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注重創新”的教學理念。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7
一、教學重點
師生一起協作完成"集體大樹"的制作
二、教學難點
剪或撕"名字樹葉"的方法
三、課業類型
工藝制作
四、教具準備
剪刀、彩紙、"集體大樹"的范圖、教學課件
五、學具準備
剪刀、膠水、彩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集體大樹"的范圖,介紹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
1、提出問題:如何才能使這棵大樹變得完整?并且我們都能來到這個集體中?
2、結論:制作樹葉--寫上名字--貼在大樹上。
3、教師小結: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一年級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樹,只有我們每位同學都來到這里,成為它的一員,這棵樹才能茁壯地成長。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兩片樹葉,樹葉上寫著老師的名字,老師做自我介紹。
2、教師展示其中一片對稱形樹葉提出問題:如何制作出這種對稱形樹葉?
3、教師總結并演示實驗結果:對折--從開口處剪或撕樹葉的一半--展開成為完整的葉子教師輔助演示
4、提出問題:葉子是什么形狀的?
5、出示課件:樹葉的常見形狀、顏色和特殊形狀、顏色
6、教師小結:大家一起動腦筋,用自己的方法來制作"名字樹葉",看誰的樹葉最好、最漂亮、最先來到"集體大樹"上。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紙張和適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創作出其他方法;在樹葉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寫上自己的愛好。
師生共同將"名字樹葉"貼在"集體大樹"上。圍繞"集體大樹",請"名字樹葉"的小作者逐個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如:姓名、年齡、愛好等等。全班同學給以掌聲鼓勵,使介紹者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五)教師總結:
同學們你們看,我們用"名字樹葉"裝點的這棵"集體大樹"多美呀!集體因為有我們的存在才充實,才充滿活力,我們也因為有集體的愛護、培養才能夠茁壯成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將共同生活在這個集體中,用我們的行動去維護它,用我們的雙手將它建設得更加美好!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8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一冊第11課《畫汽車》一課,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程序、三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畫汽車》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的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結合學齡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對汽車的觀察分析,學習概括、表現不同種類汽車的外形特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以及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不同種類汽車的`外形特點及表現。
二、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㈠創設情境 疑問導入
教學一開始,播放了奇奇買汽車的動畫片段,把學生帶入汽車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汽車,為后面畫汽車做好鋪墊,并為學生設疑問,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引出本課課題——《畫汽車》。
㈡引導啟發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設疑引路,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
㈢自主探究 大膽創作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我的汽車我做主”環節,鼓勵學生自己創作,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㈣展示欣賞
評價作品,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采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做到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㈤課堂小結 擴展延伸
“課雖盡,但趣無窮”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汽車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您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美版七年級第一課走進美術。
下面,我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節選自浙教版教材,屬于綜合課型,七年級的學生隨著心理和生理上的發展,文 化知識的增加,對美的感受、對美的判斷,即審美感受和審美態度逐漸成熟起來 ,因此發展學生的美術認識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學生學習美術鑒賞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培養同學們美的情操和陶冶你們完美的人格。
二、說學情
現代學生處于科技發展迅速的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眾多,眼界較為開闊,思維較為活躍。一個問題的提出會有多種想法和創意,但是由于對美術缺乏整體了解。必須經過正確引導,以學生為本的自主探究,有利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采用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并遠離誤區。
三、說教學目標
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聯系生活,我設置
1、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學習美術的種類,初步了解能辨別各類美術作品。
2、過程與方法目標為: 通過欣賞作品、師生對話、同學討論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使學生能夠準確辨別出國畫、油畫、水彩和版畫等等,學會欣賞各類美術作品。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使學生形成使學生了解美術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四、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為:了解繪畫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確立本課的
教學難點為:掌握繪畫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 畫具等
六、說教法學法
通過初次設計—比較分析—提高認識—再次設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知識的“發現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長”,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轉變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點拔學生的思維,實現創造。
七、說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這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第一堂美術課,教師得先進行自我介紹。所以,在我的這節課里,我先得自我介紹。接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
接著,試問同學們心中認為的美術課是什么樣的一節課?美術課就是繪畫嗎?學生的答案有兩種,那就是美術課=繪畫課,那么這等式成立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回顧小學階段美術課里除了繪畫之外,還學了什么?學生就會一一地想起來。
知道了美術課與繪畫課的關系后,再引入課題,美術到底除了繪畫,還有哪些分類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術吧!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1、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目的一,體現“先學后教”新理念;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是檢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后所掌握的知識情況摸底。)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并結合自己初次作業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并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實踐創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并結合初次作業,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并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為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讓學生敢于接受別人的“指正”。
(四)教師總結,課后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么?
2、你的體會是什么?
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課后拓展
其中導入2分鐘,自主學習,探究知識10分鐘,實踐創意,展示點評25分鐘,教師總結,課后拓展3分鐘。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點,感受山水畫的藝術魅力。
2、能力目標:能用中國畫的方法,大膽表現出有遠近層次的中國山水畫。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用中國畫的表現形式,畫出有遠近層次的`山水畫。
教學難點:
如何控制水墨的濃淡,表現出遠近層次的景色。
教學準備:
課件、毛筆、墨汁、顏料、學生用紙、調色盤、水桶等。
教學流程:
一、欣賞導入:
自然風光與中國山水畫的結合欣賞,感受中國山水畫的`獨特藝術魅力,導入課題并板書《中國山水畫》。
二、新課講授:
1、名家作品對比欣賞。
感受畫家的不同表現技法帶給人不同藝術視覺效果。
2、賞析畫家作品找變化。
①感知發現近景、中景、遠景不同表現方法。
②了解墨色濃淡、深淺變化。
3、實踐、探究:
①學習中國畫用筆方法。
②體驗墨色濃淡的變化。
4、教師示范并講解:
①學會概括表現山水畫的近景、中景、遠景。
②掌握中國畫中表現山水景物的幾種基本技法:勾、皴、點、染。
5、欣賞、分析:
欣賞、分析學生的作品,進一步了解山水畫的表現方法和構圖形式。
6、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作業:
構思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大膽地用中國山水畫的畫法,表現出近景、中景、遠景。
要求:
①大膽作畫,注意墨色的濃淡變化。
②選擇合適的表現技法,適當施淡彩。
③注意室內清潔衛生。
三、展評
1、作業展示、評價。
2、教師總結。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1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11課《微觀世界》,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說課要求,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具學具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八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微觀世界》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11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
教材的要求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用點、與線,自由表達自己領略到的微觀世界畫面,體驗觀察與繪畫的樂趣。引導學生欣賞自己創作出的美麗的畫面,培養其學習美術的興趣
本課是一節集探究性、欣賞性、創造性、樂趣性于一體的美術課。根據教材要求,本課用一個課時教學。
二、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改的精神和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審視、探究事物的另一構造世界,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2、過程方法目標: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自由表達自己領略到的微觀世界畫面,體驗觀察與繪畫的樂趣。
3、情感態度目標:提高學生對抽象美的認識和熏陶。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屬于小學高年級階段,認知能力相對較強,本節課的設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微觀事物的細致觀察。
難點是:微觀世界的表現。
五、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依據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主體”和“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的理念,我將運用直觀教學法、示范教學法、啟發教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采用欣賞法、觀察法、對比法、探究法、操作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六、說教具學具準備:
為了使學生靜物寫生有更深的理解和表現,我準備了以下教具:顯微鏡、放大鏡、多媒體資料、范畫、學生作品等。
學具:各種繪畫工具、放大鏡、各種樹葉。
七、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本課教學重點,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我將從以下六個環節實施本課教學。
(一)、欣賞視頻、導入新課
1、首先多媒體播放一部精彩的描繪昆蟲世界的紀錄片《微觀世界》,片中將森林下、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成為壯麗的奇觀。蜜蜂采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蛻變、蜘蛛吐絲等經過放大的鏡頭重現在屏幕上,竟是那么宏大,那么神奇。
之后讓學生談談觀后感受,經過放大的昆蟲和花草非常神奇、壯觀。
2、多媒體展示、欣賞教材中兩組范例:一組是海星的逐步放大圖,另一個是海螺原形以及剖面放大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并說說看到的事物原形和放大局部有什么不同。
A、海星外在的整體形狀是多角形刺狀。
B、局部觀察時面部凹凸有致
C、在顯微鏡下表面參差著很多數不清的細小肌理,像一幅圖案一樣非常漂亮。
螺是一種貝類海洋動物,其質的堅實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狀紋樣。橫剖切后,是發射式漸變圖案,色彩也從藍灰逐漸變成黃灰色,是一幅讓人意想不到的美麗圖案。
3、接下來多媒體展示植物根和莖的原形以及它們在顯微鏡下的剖面圖,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微觀世界的神奇魅力和奇妙色彩。
學生經過觀察比較,得出根和莖的剖面圖就是其原形的微觀表現。及時補充微觀世界的概念:人們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覺到的微小的物體和現象分別叫做“微觀物體”和“微觀現象”,而將這些物體和現象的總體叫做“微觀世界”。
(導課環節通過觀看視頻,以及欣賞、觀察、對比原形和顯微鏡下微觀世界圖片,帶領學生一起感受微觀世界的神奇,激發學生興趣,引出新課。用時10分鐘)
(二)、顯微觀察,探究學習
把學生分為四組,每組一臺顯微鏡觀察自己帶來的樹葉,體驗微觀世界。然后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討論觀察到的微觀世界是怎么樣的
(本環節讓學生親身體驗顯微觀察,并相互交流、探討。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用時6分鐘)
(三)、學生創作,老師輔導
先讓同學們欣賞教材中的花粉范例和別班同學的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讓學生觀察放大鏡下樹葉的微觀世界,并構思進行創作。
指導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運用點、線、面、色彩等來表現,要注意線條的粗細、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節奏以及整體的把握。
(本環節讓學生通過欣賞范例,激發創作靈感。經過仔細觀察后構思創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我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操作,并及時的給予幫助和指導。用時約23分鐘)
(四)、欣賞評述,教師小結
在評價環節中,我讓同學們拿著自己的作品在講臺進行展示,集中選出大家最喜歡的作品,并說出為什么喜歡。然后,讓作者介紹自己的設計意圖、表現手法,發表自己對作品的看法。這樣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主動參與者,也能讓學生對這堂美術課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歡美術課。
將同學們和他們的作品一起拍攝并保存下來,記錄他們成長的經歷,學生會對這堂美術課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歡美術課。
教師做小結性講評,進行課堂小結,肯定同學們的奇思妙想和辛苦勞動,鼓勵他們生活中也要多動手,勤動腦,享受生活的樂趣。
(課堂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開展學生互評和自評,促進他們的交流學習。)
(五)、課后拓展:
通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想象相結合,鼓勵學生運用點、線、面和色彩來表現許多更多的微觀世界作品。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2
這是一節創作課。教材上有一幅國慶節夜晚放煙花的圖片和四幅兒童創作畫,這四幅兒童創作畫是學生用不同線材來表現的,采用了蠟筆繪畫、毛線粘貼和剪貼等形式進行創作的。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放煙花的情形,引領學生嘗試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煙花,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過年過節時,放煙花是一種很重要的娛樂慶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娛樂活動。隨著科技的發展,煙花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形狀和色彩也越來越美麗。在教學時通過啟發學生回憶和欣賞放煙花是的場景,知道煙花的.造型,并通過各種材料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教材,對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喜歡用自己的想法表現事物。煙花是孩子經常見到的,與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就會讓孩子把他們豐富、奇特的想象力通過動手表達出來。
二、設計思路
1、欣賞“煙花”;
2、認識“煙花”;
3、感受“煙花”;
4、創作“煙花”;
5、評比“煙花”。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煙花的形狀,學習用不同的線材表現煙花。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能安全使用工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能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形狀各異的煙花。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設計表現不同形狀的煙花。
四、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樣性。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課件、演示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五、教學過程
1、播放一段有關煙花的課件、范畫,教師提出問題:煙花的形狀變化萬千,但它們有一定的相同點,請同學們找出。學生分組討論并總結出:煙花從中間向外放射。
2、教師提出問題:觀察、說說它們的形狀像什么,并請幾個學生上臺畫出自己的感受。再請學生對所畫的煙花進行評價。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3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山水畫的知識和基本技法。
2、通過指導練習和臨摹、創作活動,使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方法步驟進行中國山水畫的創作。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中國山水畫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中國山水畫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水彩靜物的`干畫法和濕畫法。
難點: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技法及運用。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范畫、靜物、中國山水畫繪畫工具。
學生:教材、水彩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1、欣賞。
(1)展示課件中各個畫種的圖片,如:中國畫、水彩、油畫。
(2)教師選擇其中一幅畫,介紹中國山水畫的概念、特點及起源。
(3)展示一些水彩作品,向學生提問,如:同學們能覺察出這些中國山水畫都有哪些特點。
2、講解。
(1)欣賞兩幅中國山水畫的作品,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對中國山水畫形成感性的認識。
(2)思考練習。設置一道配圖選擇題:從油畫、中國山水畫、中國畫中選擇出中國山水畫。
3、分析。
(1)給學生欣賞幾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這些畫是怎么畫出來的?
(2)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結束。
4、示范。
(1)教師運用準備好的`水彩工具材料,示范創作步驟。
(2)讓學生欣賞范作,體會中國山水畫的創作過程。
5、實踐。
(1)同學生用已準備好的水彩繪畫材料,對中國山水畫技法進行實踐練習。
(2)評價。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也可以之間相互評價。
6、拓展。
(1)了解中國山水畫的其他技法,如:撒鹽法、壓印法等。
(2)希望學生們在中國山水畫表現技法中找到更多的樂趣。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4
一、說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術作品的選擇是以國內優秀藝術家作品為主,同時結合其他國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促進學生對人類優秀美術文化傳統的美好情感、積極態度的養成以及重視它們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價值,同時認識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和社會的豐富性.在重點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與廣泛的文化情境聯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提高人文素養。
中學生由于性格、文化修養方面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標準,審美意識也就逐漸形成.在教學中,要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欣賞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和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
2、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清楚了解美術中繪畫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繪畫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難點:掌握繪畫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四、說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的美術作品的圖片或事物
教師:相關美術圖片及課件
五、說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提問:在我們的美術課里你想學到哪些東西?
學生回答:中國畫、水彩畫、素描、剪紙、設計……
師:大家把在小學學過的內容和你所知道的有關美術的內容進行分類.可以怎樣分?
生:……
師生總結:繪畫類、雕塑類、藝術設計類、手工藝……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美術,走進繪畫。
2、欣賞油畫作品《父親》、《開國大典》,請學生發表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從作品的美術語言的角度,側重于觀察和分析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明暗等是怎樣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賞張利、靳尚誼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畫的不同風格。
學生了解油畫工具材料,師生共同總結油畫特點:利用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現對象,達到豐富的色彩效果。
3、請學生說說對中國畫的了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畫技巧等。
欣賞作品《粒粒皆辛苦》、《鴛鴦戲水》,分析這兩張畫的區別,分別是人物畫、花鳥畫,寫意畫、工筆畫。
師生共同總結中國畫的種類、特點。
4、介紹版畫、水彩畫.
先做簡單的比較,再介紹版畫、水彩畫的各自分類及特點。
5、教師將課前準備的圖片讓學生辨別,也可結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強學生對畫種特點的掌握。
6、對學生收集的作品進行分類,由同學相互評價。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5
一、教材分析:
灑水成畫是小學生在生活和衛生勞動中熟知的事情,本課灑水成畫正是選用灑水作為繪畫的表現內容,讓學生感悟美術造型表現樂趣,進行情趣盎然的集體美術繪畫學習的載體形式。通過灑水成畫參與游戲,滴水連線,灑水作畫,使學生從兒童天性的需要引發學習欲望,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教學內容側重對線條的認識,通過隨意灑水成畫的盡情表現,為學生提供新穎的“玩中學”的途徑,獲得改變美術課程學習方式的嶄新體驗。本課灑水成畫學習形式是于生活體驗,灑水成畫的效果像水墨畫但又沒有水墨畫工具材料的諸多限制,很適宜本年級小學生,學生能夠從中獲得眾多的學習收益和愉快體驗。根據教材分析,我制定了擬下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灑水成畫的基本方法。
2、認識繪畫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樣性,了解線條和線條繪畫的基本知識。
情感價值觀:
增進美術學習的自信心,獲得繪畫學習的愉快體驗,促進集體協作精神的形成。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游戲,在滿足兒童天性中引發學習欲望,自主參與學習。
教學重點:
對線條的認識。
教學難點:
形成自由大膽的線條造型繪畫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學設計
本課應從不知到知,從無意到有意,從參與到討論,從發現到審美的多層面多角度進行教學設計,使本課的美術教學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1、灑水游戲
先讓學生參與自由灑水的游戲,引導學生在灑水所留下的`痕跡中去發現、找到有趣的形象。(采用游戲導入,并配合適當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快樂的玩可擬增加美術課的趣味性,增強學習興趣。為了避免玩耍性質的灑水游戲,首先老師要強調規則,并且提出問題:看看自己都玩出了什么有趣的水印?游戲法,觀察法。)學生通過游戲明白水瓶可當畫筆,灑水可作畫。進而引入新課:灑水成畫。
2、發現學習,初步學習灑水成畫的方法
教師演示:用彩色顏料水畫“云姑娘”,擬學生發現有趣的形象為契機,深入探討“擬瓶為筆、滴水連線”的技巧。瓶口與地應保持較近的距離,使畫出的`線條清晰,用力擠壓瓶子或慢速移動均可畫出較粗的線條。(觀察法,討論法)
3、合作表現,指導學生進行集體美術創作活動
活動過程中,我通過童話故事引入:同學們,在一樣陽光明媚的日子,云姑娘輕盈地在藍天上飄著,你聽,她在歡快地喊:過節啦!今天是藍天的節日,大家快來呀!借機我設問:小朋友你們說一說還有誰會來慶祝藍天的節日?學生討論后回答。在這樣環節中,我主要用了故事引入法,提問法,學生通過討論開啟了思維。為開展有主題的集體繪畫打下了基礎。并應注意師生的互動參與,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和獲得心靈感悟。合作表現時應與開始的自由灑水游戲有學習層次上的提升,并開展了有主題的集體繪畫練習。主題性集體繪畫,應將內容設計得廣泛一些,避免內容題材過于單1的現象,擬免束縛學生的自主發揮,比如:今天的主題:藍天的節日,孩子們可擬充分想象,動物,植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等等,都可擬來慶祝藍天的節日,內容可謂廣泛。在這樣學習過程中,主要用了(合作法,探究法)
4、賞析交流評價
評價時組織集體觀賞,評析對集體作品的感受,交流在學習活動中的感想體會。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6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能"變化"的蔬果》,首先我想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能"變化"的蔬果》是江西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下冊第6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
瓜果蔬菜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最常見的食物。我們可根據蔬菜瓜果的形狀,顏色和肌理,利用其特點,稍作加工,就會具有天然有趣的造型,正如教材中所展示的:
(1)根據香蕉的外形特征整合,即變成一只可愛的"香蕉犬"。
(2)用半個菠蘿和一只水晶梨經過巧妙的構思,組合在一起,即變成一只威風凜凜的"菠蘿鳥"。
(3)利用土豆和蔥跟的外形特征組合成以為純樸慈祥的"土豆爺爺"等。
教材中把常見的蔬菜瓜果都變成了誘人的模樣,變成了既可愛有具個性的果蔬作品。使學生感受造型表現的樂趣,并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將奇妙的構思,創新的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成果,體貌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感受沒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在這里,美術活動不是知識的灌輸,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的學習,它根植于生活,表現于生活,贊美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并給生活以向導和啟迪。鑒于此,我進行了整堂課的設計。
二、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通過觀察,了解蔬果變化多樣的形狀和鮮艷多彩的色澤。
技能性目標: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學習夸張裝飾的.方法,運用削、切、挖、連接、拼、插等方法,設計制作出果蔬作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動手能力。
情感性目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體驗果蔬造型的樂趣,培養學生養成聯想的好習慣,并善于發現并表現生活中的美。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欣賞、感受蔬果造型的美感。并能用多種制作方法來創作造型新穎,富有趣味性的蔬果立體造型。
難點:用蔬果創造出有創意的立體作品。
四、教學準備:
教師:布置場景、實物展示臺、蔬果、刀、菜板、牙簽、照相機、盤子。
學生:蔬果、手工材料。
五、說教法
情景教學法、觀察分析法、直觀教學法、操作實踐法
六、說學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實踐創造法
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形象是切入點,是關鍵,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通過討論自己解決問題,教師作為引導著,疑點難點師生一起研究解決。從而讓學生逐步走進作品,感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藝術技巧。
七、說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讓學生參觀蔬果作品展示圖,講解示圖內容中的基本做法即體現出的`效果,可以是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根據自己現有的材料整合利用,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二)示范--新授
蔬果造型,采用當堂講授,現場示范的方法,突出在造型上,實踐上的重難點。
1、提問講解--示范過程中,到關鍵時刻就采取提問方式,讓學生深入感知,巧妙聯想。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2、創作--留出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完成自己所構想的作品,充分展示自己動手能力,和聯想能力。(同時并提醒和觀察學生的安全問題)
3、展評--然后逐個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拿上講臺來展示,采用自評、互評的方式對自己和同學的作品做出評價。(教師可設計一個評價方案:說一說誰的作品有想象力?誰的作品把蔬果的形狀、顏色、花紋等結合得最巧妙?)
4、拍照留念--把學生的作品逐個用相機拍照后,張貼在班級的板報上供給大家欣賞和借鑒,同時也給大家留個紀念。
5、衛生--最后督促學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師環境的衛生和整潔。
6、課后拓展:鼓勵學生把這節刻所學的蔬果雕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為家庭聚會時設計制作一個果蔬拼盤等。
小結:
體會創造的樂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7
一、說教材
《畫汽車》是小學美術課程中的一節重要課程,它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汽車,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同時讓他們學會用繪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汽車,并發揮想象設計新型汽車。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和分析汽車的外觀特征,學會用線條和色彩表現汽車的基本形態。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合作繪畫,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汽車的興趣和熱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審美情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汽車的特征,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表現汽車。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設計出新穎獨特的汽車。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采用直觀教學法、示范教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展示汽車圖片、實物模型等直觀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示范和學生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掌握繪畫技巧;通過啟發式提問和討論,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創新設計。
學法:學生采用觀察法、實踐法和合作法進行學習。通過觀察汽車圖片和實物模型,了解汽車的外觀特征;通過動手實踐,掌握繪畫技巧;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繪畫作品,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五、說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通過展示一段汽車視頻或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引導他們談論對汽車的認識和感受。
2. 觀察分析:展示不同種類和風格的'汽車圖片,讓學生觀察并分析汽車的外觀特征,如車身形狀、車輪大小、車燈位置等。
3. 教師示范:教師現場示范如何畫一輛汽車,包括如何構圖、如何運用線條和色彩表現汽車的形態和質感等。
4. 學生實踐: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動手畫一輛自己喜歡的汽車。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和不足之處。
5. 展示評價:學生完成作品后,進行展示和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從構圖、線條、色彩等方面進行評價,并鼓勵學生提出改進意見。
6. 拓展延伸:在掌握基本繪畫技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設計一款新穎獨特的汽車。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設計思路和靈感,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六、說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畫汽車的基本技巧,并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設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缺乏耐心和細心,導致作品不夠精細;另外,有些學生的想象力還不夠豐富,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加引導和啟發。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和創新能力。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 18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半圓形》是小學美術課程中的一節重要課程,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和創作,培養他們對半圓形這一基本形狀的認識和運用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半圓形的特點和變化,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富有創意的作品。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半圓形的特點,學會用半圓形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變化。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想象和創作,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半圓形教具、示范作品、多媒體課件等。
2.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如彩色筆、油畫棒等)、紙張等。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一些具有半圓形元素的圖片或實物,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提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么?這些物品有哪些共同點?”引導學生發現半圓形的存在,并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2. 探究學習
(1)觀察半圓形:讓學生觀察半圓形教具,了解其基本特點,如形狀、線條等。
(2)想象變化: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思考半圓形可以變化成哪些不同的形狀或物體。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互相分享想法。
3. 教師示范
教師現場示范如何用半圓形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變化,創作出有趣的作品。在示范過程中,注重講解步驟和技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學生創作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創意,用半圓形進行創作。教師可以巡回指導,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建議。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拘泥于示范作品的形式和內容。
5. 作品展示與評價
學生完成作品后,進行作品展示。讓每位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包括創作靈感、使用的技巧等。其他學生可以進行評價和提問,形成互動交流的課堂氛圍。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和創作,使他們對半圓形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發揮出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出了許多富有創意的作品。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在創作時過于依賴示范作品,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鼓勵他們勇于嘗試和探索新的創作方式。
六、拓展延伸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運用半圓形進行創作,可以組織一些拓展活動。例如,可以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半圓形物品,進行實物展示和分享;或者讓學生嘗試用半圓形創作一些實用的手工作品,如半圓形書簽、半圓形掛飾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夠鞏固學生對半圓形的認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總之,《有趣的半圓形》這節課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和豐富的創作實踐,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半圓形的基本特點和運用方法,培養他們的美術素養和創新能力。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06-04
優秀的小學美術說課稿09-13
小學優秀美術說課稿《童年》10-28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精選9篇)08-03
小學美術說課稿06-18
小學美術萬能說課稿優秀11-20
大班美術優秀說課稿11-09
小學美術《童年》說課稿03-19
人教版小學美術說課稿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