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說課稿 推薦度:
- 高中化學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選】高中化學說課稿四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化學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課時,包括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質量守恒的原因及其應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本節教材在初中化學里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生了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課的教學將引領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開始了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之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計算的教學構建了理論鋪墊,所以本課內容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教材的編寫意圖、本節的特點、初三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學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和解決一些化學現象和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及分析,培養學生利用實驗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化學反應實質與質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基本思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對學生進行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如何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從
而達到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4、對教材的改進
課本P88活動與探究的方案一操作要求較高:因為玻璃管灼熱后既要迅速插入到錐形瓶中,又要恰好與瓶中的白磷接觸,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這樣的疑問:在插入過程中,瓶內外的氣體是否發生了交換?為此,我作了如下調整:不用玻璃管引燃白磷,而用氣球套緊瓶口,再將錐形瓶放在石棉網上加熱至白磷自發燃燒完全。
課本方案二的操作容易給學生造成疑問,水分會不會蒸發,空氣會不會溶解在液體中等。對此,我將小燒杯換成了錐形瓶,同樣在瓶口套上一只氣球,使學生看清反應前后瓶內外物質無交換,從而使實驗操作過程更嚴密、更科學,可以得出令人信服的實驗結論。
二、說教法
德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學習本節課內容之前,學生的化學知識和對于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都屬于啟蒙階段,若探究過程不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過于放開或加大難度,不僅不能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而且會挫傷學生參與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本節課我采用的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法和討論法。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1)學生的知識狀況:已了解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2)學生的能力狀況:初步掌握了簡單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而對化學探究學習方法的了解尚處于啟蒙階段。
(3)學生的心理狀況:學生剛開始化學學習,情緒和心理都處于比較興奮、好奇狀態,我緊緊抓住這一點。
2.學法指導
(1)實驗探究法:學會在科學探究中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2)合作學習法: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團體意識。
四、說教學過程
1、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2、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發問題
先由蠟燭燃燒,引出問題一“在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會有什么變化呢?”接著介紹三位化學家對此進行的研究,并著重介紹拉瓦錫的研究實驗原理。進而提出問題二“是否所有化學反應反應物質量總和都等于生成物質量總和呢?”提出兩個探究實驗①測定蠟燭燃燒前后的質量變化和探究實驗②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前后的質量變化。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分組探究實驗。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去親歷實驗并感悟質量變化的關系,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
問題三“由此你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變化關系得到了哪些結論?”學生可能有三種猜想:①化學反應后總質量變小;②化學反應后總質量變大;③化學反應后總質量保持不變。“確實如此嗎?”進入第二流程。
(2)實驗探究、引導發現
①確定探究內容
為了減少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導學生確定探究內容。
探究實驗一:白磷在空氣中燃燒前后質量變化情況
探究實驗二:鐵釘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變化情況
②設計實驗方案
由于學生對這兩個探究實驗的化學反應原理都不了解,因而首先講解其原理。然后向學生提供以下實驗儀器和藥品,讓學生自主選擇,分組設計探究實驗方案。
③分組實驗、分析討論
實驗儀器和藥品:
探究實驗一:天平、250mL錐形瓶、250mL燒杯、酒精燈、鑷子、三角架、石棉網、氣球、沙子、切好的白磷;
學生對探究實驗一設計的方案可能主要有兩種類型:主要區別在于反應容器是敞口還是封閉。學生對兩種方案分別實驗后發現,第一種方案的生成物質量變大;第二種方案的生成物質量不變。“究竟哪一種方案的結論正確?”讓學生對方案展開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既可強化其設計興趣,又調動了學生主動思維。
經討論得出:第一種方案有缺陷,因為沒有考慮白磷燃燒后重新進入敞口容器的空氣質量,所以得出生成物質量變大的結論是不準確的;第二種方案在密閉條件下進行,整個操作
過程中容器內外沒有物質的交換,實驗過程嚴密科學,結論令人信服。
探究實驗二:天平、錐形瓶、氣球、鐵釘、硫酸銅溶液。
學生對探究實驗二設計的方案也可能主要有兩種類型:主要區別也就在于反應容器是敞口還是封閉。兩種方案的結果都是生成物質量不變。通過討論得出:在常溫下反應水分蒸發帶來的質量誤差可忽略不計。
剛才兩個探究實驗的共同結果是——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為什么呢?”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于是我利用動畫模擬突破難點,即進入第三流程。
(3)動畫模擬、突破難點
用動畫模擬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微觀過程,直觀形象地說明: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數目和質量肯定不變,至此得出,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循的`規律——質量守恒定律。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并成功的嘗試實驗,獲得結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學會了科學實驗需要嚴謹,主動建構了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
接著提問“為什么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后質量變小,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后質量變大呢?”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學反應時,切記不要忽略反應中進入的或出去的氣體這類隱含的物質。
(4)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①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質量等于200g,這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
②高錳酸鉀在空氣中加熱后,固體質量減少了,有人說這個事實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你說對嗎?為什么?
③已知12g木炭與32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___g;若6g碳在18g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剩余______:______g,為什么?
第1題意在突出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反應中;第2題再次凸顯守恒的是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第3題意在讓學生發現質量守恒定律中“參加”兩字的含義。
設計意圖:通過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使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得以強化,也鍛煉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懂得了什么樣的化學學習方法?
五、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采用教師引導,學生為主,師生協作,以實驗為基礎,以思維為重點的合作探究教學形式,著重了兩個體現、四個突出。
1.兩個體現
(1)體現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
(2)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2.四個突出
(1)以實驗為基礎,引導科學發現;
(2)以思維為核心,開展問題探究;
(3)以學生為主體,促進知識內化;
(4)以小組為單位,構建研究氛圍。
六.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一、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二、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三不變
原子的種類不變;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
三、應用
紙張燃燒完后灰燼質量小于原來紙張,為什么?
鎂帶燃燒完后白色生成物質量大于鎂帶,為什么?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
《甲烷》內容選擇于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這一節是學生在中學階段第一次接觸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的有關內容,有機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烴是一切有機物的主體,而甲烷作為烷烴的第一個最簡單的分子,學生對他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今后對各種有機物的理解,因此本節內容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有機物的學習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了解甲烷的電子式、結構式的寫法,并掌握甲烷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及其對性質的影響。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學性質,著重強調取代反應。
(3)通過對物質立體構形的理解使學生逐漸培養形象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環境、能源等問題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甲烷的結構特點和甲烷的取代反應。
難點:主要是學生有機物立體結構模型的建立,具體體現在如何將甲烷和烷烴的結構特點、有機物的成鍵特點從實物模型轉換為學生頭腦中的思維模型,幫助學生從化學鍵的層面認識甲烷的`結構和取代反應。
二、學生分析
關于甲烷,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已經學習了甲烷的燃燒反應和一些主要的用途。教材在介紹這些知識時,非常注重與學生已有知識的聯系,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思維,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另外,結構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結構方式,而不能真實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體結構,學生將會產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錯誤認識。而對分子的立體結構的認識有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有機分子結構的了解,并最終影響他們對有機物分子化學性質的了解和學習。因此,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讓學生在三維空間中對有機物分子有個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其化學性質。
三、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探索法
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不僅注意觀察,同時還啟發了學生積極思維,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與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規律,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
2、多媒體教學法
由于甲烷分子的正四體結構和甲烷的取代反應機理很抽象,對初學有機物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是本節課的難點。故用計算機的多媒體動畫進行直觀分析,輔以直觀教具(模型、折紙)克服了理解上的抽象性,化解了難點。實驗錄像的播放有助于全體學生觀看到實驗現象。
3、本節課教給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通過創設問題、討論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設計
1、引入
通過一段生活錄像引入,從日常實際生活出發,使學生初步了解有機物,復習通過燃燒產物來確定所含元素的實驗,進入最簡單的烴——甲烷的學習
2、探索甲烷的結構
[課堂探究練習1]已知甲烷僅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其中質量分數c%=75%,H%=25%。請同學們推出甲烷的化學式。
[課堂探究練習2]畫出碳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推測甲烷分子的結構,空間構型又可能有哪幾種情況?
由于學生在有關物質結構方面知識的局限性,因此在學習甲烷分子的結構時,首先在課前布置學生認真預習教材,并要求學生做實踐活動,即自己動手制作甲烷分子的結構模型,然后課堂上再拿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紹甲烷分子的立體結構。使學生在對比之中,對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3、實驗探究化學性質
在學生解甲烷物理性質的基礎上,將重點放在甲烷的化學性質上。回應前面所講的“結構決定性質”,接著引導學生通過結構理解甲烷的有關化學性質:
(1)甲烷的可燃性決定了它有什么用途呢?有什么優點呢?寫反應方程式,介紹爆炸極限問題,以甲烷作能源為例講解科學與社會的關系,滲透環保、能源問題。關心社會,并讓學生思考礦井生產為了避免瓦斯爆炸應該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什么?介紹新農村沼氣池情況。可以補充演示甲烷通入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
(2)甲烷的取代反應是本節的一個難點,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有機反應類型,對于實驗的處理,由于教材上演示實驗現象不利于后排學生觀察,播放實驗錄
像:(]取代反應實驗:用排飽和食鹽水法將甲烷和氯氣依次收集在100ml的量筒中,其中甲烷20ml,氯氣80ml,光照。)在實驗的基礎上,先使學生有一個甲烷分子中氫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印象,然后再通過給出甲烷與氯氣反應的幾步方程式,向學生說明甲烷分子中的氫原子不僅一個能夠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進而講清取代反應的確切涵義。結合球棍模型和電腦模擬,幫助學生理解取代反應的實質。通過電腦模擬,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學生學習興趣大,對取代反應的實質的理解也更深刻,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反復播放。明確取代反應和置換反應的區別。
(3)簡介甲烷的熱分解反應,結合性質總結甲烷的用途。
4、練習鞏固
利用多媒體投影練習內容,讓學生當堂練習,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師及時進行點評。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教材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是學生認識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起始課。從教材的體系看,它是初中學習溶液導電性、酸堿鹽知識的延續和深化,又是高中學習電解質溶液理論知識的基礎,所以從知識體系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從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學反應分類標準的另一種形式以及從本質分析化學反應的原理基礎,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從事化學專業必備的重點知識和能力。掌握好這一內容,既鞏固了初中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為選修四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進而使學習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
⒉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對溶液導電性的分析,從宏觀、微觀、符號三個水平上建立對電離的認識。
②初步了解電解質的概念;能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的本質;學會常見酸、堿、鹽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③認識電解質在溶液中反應的本質。
⑵過程與方法
①化學概念是化學基礎知識的核心,在教學中,創設各種情景,運用有效手段,讓學生體驗、探究概念的形成及發展過程。
③化學原理反映著化學現象及事實的本質,有嚴密的邏輯性,引領或啟發學生通過邏輯思維過程的一種探究方式而發現或總結出原理,從本質上認識、掌握原理。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科思想是學科的靈魂,學生具備了相應的學科思想,就會從本質上獲得學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從而就會具備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的動力。
⒊教學重難點
1.從宏觀、微觀、符號三個水平上建立對電離的認識。
2.認識電解質之間的反應本質
二、學情學法分析
初中化學已經了解了氯化鈉溶液可以導電,蔗糖溶液不導電,但是對于溶液導電的本質以及還有哪些物質能導電并不是很清楚,本課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設計實驗和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自主實驗、積極思考和相互討論中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教法
創設情景,使電解質等概念的教學過程化,離子反應等原理的教學邏輯化。整堂課圍繞在對溶液導電的研究中,教學方法是實踐法、發現法。
四、教學程序
我們學校從今年開始實行小班化,采用"兩先兩后---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的教學模式。教學中充分落實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本節內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學生領悟到溶液在導電,拓寬了視野的同時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樣的溶質可導電?為什么導電?整堂課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究物質導電的本質、導電的條件、探究電解質在溶液中反應的本質,
【創設情境】
展示圖片,從"家用電器—簡易手電筒"的工作原理,引導同學獲得信息。重點落實到探討導電的液體物質是什么。
【問題導入】
準備12種試劑和一套自己設計的簡易測定物質導電性的裝置,學生以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方案,測定13次以上物質的導電性的實驗。(目的:若簡單的思維條件下,只能做12次,13次實驗操作,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教師主導的切入點:不同的溶劑下物質導電性的變化或者溶液相互反應后的導電性的變化。)
【設計方案】
學生的探究設計
要求:以一定的依據進行分類,每一類選擇一種物質測定導電性,然后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本組所能解決
的問題。(目的:①如果學生設計的實驗都進行測定在時間上是不允許的②培養學生在物質分類的
基礎上對分類有更深的理解③為學習酸堿鹽定義做準備)
流程:學生自我思考,設計方案;小組交流,互相補充,達成共識;小組匯報。(目的: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小組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這個過程也實現了科學探究的理性化,即在一定的目的下完成實驗的探究)
二、教師的探究設計
用導電裝置測定CuSO4溶液的導電性,然后逐滴加入Ba(OH)2溶液,讓學生觀察導電裝置中燈泡的變化和溶液中的現象。(目的:在學生的認知水平達不到探究的目的時,發揮教師的輔助作用,給學生們一個探究的切入點。)
【實驗探究】
學生六人一組進行分組實驗。
⑴連接測定導電性的簡易裝置。
⑵測定所選試劑的導電性。
【課堂紀實】
一、學生的探究設計:
學生能夠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分類,得到的兩種結果是:
潛意識的根據組成分類——選擇的試劑有:酸、堿、鹽、有機物的溶液;
解決的問題:什么物質可以導電。
潛意識的根據物質狀態分類——選擇的試劑有:蒸餾水、固體、溶液;
解決的問題:導電的原理、條件
這些與預期的相同,在第二種分類的情況匯報時,有的組認為應該測定蒸餾水的導電性,為此學生之
間展開了討論,并達成了共識,水是使物質電離的條件。但是學生沒有認識到乙醇也可以做溶劑,教師在此給予引導,不但突破了對分散劑認知的局限性,并凸顯了水在電離中的作用,還為學習離子反應做了準備。
落實知識點: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從微觀、符號水平上認識電離;從本質上認識酸、堿、鹽。(書寫板書)
二、教師的探究設計:
學生的方案中有設計溶液相互反應后體系導電性變化的實驗,但是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大多數的學生因為繁瑣沒有做,少數同學做了也沒有達到實驗目的(選擇的試劑不同)。所以我課堂演示了這個"高難度"的實驗(方案是學生設計的,只是選擇了能達到探究目的的試劑,還要提示學生控制試劑的用量)。
落實知識點:認識離子反應、掌握離子反應的本質(書寫板書)
【拓展應用】
手電筒中的溶液是電解質的溶液(目的:扣題,解決了創設情景中的問題,也為電解質理論中電化學知識打下基礎)
初中所學的化學反應中那些是離子反應?進行分類?(目的:尋找學生學習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宏觀的表現為生成沉淀、氣體和水)
用化學語言表示出離子反應的本質。(目的:促進學生在學習了電離方程式后會用微粒觀分析電解質溶液間的反應,為下一課時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打下基礎)
【教學反思】
科學探究的最終目的是達成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演變過程我們是親身經歷者。從講授、灌輸到一定層面上的注重形式的探究,再到包含各種探究要素的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認為是一節較為完整的探究過程。教學環節在應用中關注本質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形成提出問題的氛圍,進而建立假設——制定研究方案——檢驗假設——得出結論——交流結果。從課堂的教學效果看,基本上達成了教學目標。但教學過程中,我也深刻體會到有的學生提不出問題(小組學習的優勢此時體現),有的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缺乏感悟(想不到測水的導電性),有很多同學對做實驗的目的性不清楚,所以我感受到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是不可能僅僅依靠一種形式化的探究步驟來實現的,必須堅持在教學的點點滴滴中,必須堅持在每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學過程中,還需處理好考試與教學的關系,在探究教學下,有的教師會感受到教學時間不夠,知識點強化所需要的時間不夠,如何解決?我的體會是:學生能自己悟到理解的并在小組交流中表達出來的不要再重復,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關注知識點的落實,關注典型問題的解決。
每堂課都要做到有效的教學設計,它在考驗著教師的教學理念,它在考驗著教師的教學功底,它在考驗著教師的職業素養,它關系到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讓我們共同來實踐吧。
【板書設計】
第二節離子反應
第二節離子反應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1.從電離認識化合物 3.從電離認識酸、堿、鹽
電解質 酸
非電解質 堿
鹽
2.電離的表達 4.從電離認識化學反應
電離方程式 離子反應:
離子反應的本質: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4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的申海英,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化學選修4第三章第4節《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說明: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三維目標、設計思想、教學流程、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是應用第二章所學的平衡理論,進一步探討水溶液中的離子行為。而第四節《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是新教材增加的內容,是繼化學平衡、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平衡之后又一個重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水溶液中離子平衡相關的理論,使他們更加透徹地理解在溶液中發生離子反應的本質,及它們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幫助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學情分析:
認知基礎: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理科學生,學生已經具有溶解度、離子反應的知識基礎,和動態平衡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習本節內容,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心理特征: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對用所學理論解決問題充滿期待。
三、三維目標、重點、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學生的特點,確立以下的三維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情況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過程,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提高知識遷移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2)能運用平衡移動的觀點對沉淀轉化過程進行分析,知道沉淀轉化的本質并能對相關實驗的現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關問題進行解釋。
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實驗中,學會自主設計實驗、獨立思考,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3.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溶電解質溶解平衡的建立
難點:建立“沉淀溶解”的微觀、動態過程,了解沉淀轉化的本質。
四、設計思想:
新課程倡導通過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新教材的設計也更加注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表情更加關注化學與生活、生產實際的聯系。基于以上的理解,我采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基于學的教,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開發學生學習潛能。
1.使用知識遷移的方法。基于化學平衡,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平衡的學習基礎,站
在動態平衡的高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動,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以實驗為載體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促進知識的主動建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3.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知識與生活生產的聯系,賦予知識實用價值。
(2).應用“四腦合一”的教學法,讓學生會學,學會,體驗成功。
“四腦合一”是我承擔的科研課題,《新課程背景下應用腦科學研究的成果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的教學策略之一。“四腦”是指大腦的生理性、認知性、情感性、社會性特點。“四腦合一”簡而言之即在同一堂課的不同時段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單一的方式效果好;采用符合大腦的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效果好;讓學生在適度興奮的情緒中學習效果好;讓學生有機會合作、交流、展示才華、體驗成功的效果好。“四腦合一”的教學策略改變了學習方式,提高了認知水平,營造了和諧課堂,取得了教和學的良好效果。
五、教學流程:分成六個環節進行:
一)導入新課
播放溶洞景觀的圖片,指出溶洞里有千奇百怪的石筍、石柱、鐘乳石,你知道這些地貌的形成原因嗎?通過本節課《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的學習,你將從反應原理上弄清楚這個問題。
通過設計情境,引入新課。以熟悉的事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
(二)分析課題,溫故知新。
設計以下四個階梯性問題,采取對話方式,使學生溫故知新:
1.通過課題請你分析本節課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2.該物質所屬的類別是按什么標準進行分類的?與強弱電解質是否有一定關系?
3.什么是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在什么范圍?絕對不溶解的物質有嗎?怎樣理解溶解性表中“不溶”的含義?
4.化學平衡、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平衡各是如何建立的?你認為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通過以上問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與前面的內容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理解溶與不溶是相對的,沒有絕對不溶的物質。科學家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這么科學辯證的論斷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所要學習的難溶電解質只是溶解度小于0.01g的電解質,可能是強電解質,如Baso4,也可能是弱電解質,如Al(oH)3。
此時學生通過積極思維,自己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做好了準備,思維進入興奮狀態。
(三)類比分析,自主構建“沉淀溶解”平衡的微觀、動態過程。
首先做演示實驗:通過向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濃鹽酸,產生白色沉淀。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在Nacl的飽和溶液中鈉離子和氯離子仍然可以結合。繼而提出問題:問題一:為什么在加入濃鹽酸之前沒有晶體析出呢?
學生思考可得出結論:飽和氯化鈉溶液中鈉離子與氯離子結合的速率與溶解的速率相同,形成沉淀和溶解平衡狀態,所以不會有沉淀析出。Nacl(s)Na+(aq)+cl-(aq),加入濃鹽酸,氯離子濃度增加,平衡發生逆向移動,才有Nacl結晶析出。
然后通過類比:將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Nacl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沉淀后,上層清液中是否存在Ag+和cl—呢?
學生通過對溶解度的分析,根據溶解度再小也不會等于零,得出一定存在Ag+和cl—,形成Agcl飽和溶液的結論。接著提出問題:那么固體Agcl和溶液中的Ag+和cl—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呢?這個狀態是怎樣形成的?學生很自然地想到也形成溶解和沉淀平衡。通過畫時間速率圖像,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過程。體會易溶電解質和難溶電解質只是溶解度大小不同,其溶解平衡的建立過程沒有本質區別。
最后歸納總結: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得出難溶電解質溶解平衡的概念,結合動態平衡的特點總結難溶電解質溶解平衡的特征。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然后教師講述沉淀溶解平衡表達式:
Agcl(s)cl-(aq)+Ag+(aq),強調各符號的意義,讓學生對比與電離方程式的區別,通過課堂練習對新知識進行鞏固。
再將知識加以引申,促進學生對反應本質的理解:提問: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會認為等物質的量的cl-和Ag+會反應完全,那么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cl-和Ag+的反應有新的認識嗎?
這個問題的設計目的是想讓學生轉換思維的角度,重新認識有沉淀生成的離子反應其實質就是難溶電解質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過程。化學上規定,相當量的離子互相反應生成難溶電解質,可以認為反應完全,方程式中用“=”表示,解決學生的認識沖突。
以上是通過思維探究的方式進行理論部分的學習,完成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過程的分析,引導學生從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分析問題,建立微粒觀。深入地理解反應的實質,將知識進行整體建構,有機整合。
(四)、然后實驗探究,總結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本環節按照提出方案、討論方案、實驗探究、分析現象、總結規律環節進行。
首先以改變哪些條件可以使mg(oH)2沉淀溶解為例,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根據學習經驗,依據勒夏特列原理,學生會想到加熱,加水,加酸等方法,也有同學提出可以加入顯酸性的鹽,如:fecl3、NH4cl溶液溶液等方法。
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組按照一個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將實驗現象進行匯報并加以解釋。
第一組:加水和加熱現象不明顯,讓學生分析原因,借助于溶解度進行分析可以促進學生的理性思維發展。
第二組:加入NH4cl溶液后mg(oH)2溶解,到底是因為溶液的酸性使oH-濃度減少,還是NH4+直接結合oH-形成弱電解質使oH-濃度減少呢?教師適時提問:是否通過實驗驗證哪一個解釋是正確的?把課堂討論推向高潮。促進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
驗證實驗中選擇試劑是難點,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需要引入的離子是什么?需要改變的是什么?學生利用鹽類水解所學到的知識,可以想到cH3cooNH4。通過加入cH3cooNH4也能使mg(oH)2溶解,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第三組:學生對白色沉淀轉化為fe(oH)3紅褐色沉淀感覺新奇,討論的熱情非常高,得出“沉淀的轉化實際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這一結論非常興奮,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追問:什么樣的沉淀之間轉化比較容易?學生通過比較溶解度可以得出正確結論。教師可以利用向Agcl沉淀溶解平衡體系中依次加入NaBr、Na2s演示實驗強化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然后,通過匯總實驗現象,總結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探究環節,學生眼、手、口、腦等多感官參與,對大腦多通道信息輸入,符合大腦的認知規律,學習效率高,印象深刻。學生體會探究的快樂和合作交流的喜悅,大腦的社會性特征得到滿足。
(五)總結和提高:
讓學生從知識、方法等角度談本節課的收獲。起到概括知識內容,總結學法的作用。
(六)習題反饋,加深理解:從生活情境中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學以致用,提高科學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指導意義。其中最后一個問題緊扣開篇,首尾呼應,呈現出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
作業:活學活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培養自學能力,為下節課做好預習。
1.鍋爐中常有水垢生成,會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費,也會影響鍋爐的使用壽命,形成安全隱患,因此要定期除去水垢。水垢中有caco3、mg(oH)2、caso4等成分,其中caso4不溶于酸,如何除去?
2.自學沉淀溶解平衡常數。如何把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由定性判斷上升為定量判斷?如何用Qc判斷平衡的移動?
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幻燈片)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分成了三個主要的時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感覺學生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熱情高。從課堂氣氛,學習效果看采取的知識遷移、思維探究、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比較合適。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積極表達的、給學生客觀準確的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四腦合一”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高中化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經典說課稿06-25
高中化學說課稿09-11
高中化學說課稿06-15
高中化學《硝酸》說課稿11-19
高中化學說課稿優秀06-06
高中化學經典說課稿(15篇)11-29
高中化學經典說課稿精選20篇06-16
優秀高中化學說課稿12-01
高中化學說課稿【精】11-25
【薦】高中化學說課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