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說課稿
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 教學設計,然后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的活動。下面是由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秋天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說教材
1、單元及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單元第四課,屬于“關注自然”單元,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本單元選取了《春》、《濟南的冬天》等文情并茂的優美詩文,易于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要突出詞句理解、文意把握、內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學。
《秋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歲時所作。詩不長,僅三節。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 諸般景致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表現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的預設
依據本單元本課的特點,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慮,預設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并背誦全詩;進行語言積累;
能力目標: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解讀、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3、教學重、難點的預設
依據以上兩點,我預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反復吟誦,感悟詩句含義,體味詩歌清遠、閑靜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是揣摩詩歌的清麗的意象和質樸曉暢、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說教法
1、教學的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所以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而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詩歌,適于朗讀,所以講析文章時,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領悟文章描繪的自然美。
2、學情分析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對語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節課,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我盡量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的目標。
3、教學方法
根據課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激發興趣法(引秋)、問題導引法(品秋)、討論質疑法(品秋)、誦讀法(誦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風景圖片、使用相關的課件來輔助教學。
4、說學法
我認為教師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而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完成課后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5、反饋調控措施
根據我所授課班級學生底子薄、認知水平低、自覺性差的現狀,我估計學生可能會在“品秋”“寫秋”環節中出現困難,這時教師可根據當時的情況,就出現困難的.環節,以對話的方式談談自己的看法,拉進師生距離,啟發、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是按“引秋——誦秋——品秋——寫秋”進行教學的。其中我把教學重點突出在“誦秋”環節;在“品秋”環節中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一)引秋(2分鐘)
教師給學生們展示秋天的風景圖片,請學生說說看了圖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由此創設情景導入。(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輕松的心情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進入課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誦秋(8分鐘)
本環節以讀為主,使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秋”有個總體印象。
1、 初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字、詞。
2、 教師范讀,學生劃出朗讀節奏、分辨朗讀語氣、語調。
3、 學生自讀與賽讀,并在學生中互評,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
4、 請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詩節朗讀,也可找出你認為詩中用得好的詞語,做適當的批注,并與同學交流。教師也可找出自己喜歡的詩句、詞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加以引導。
設計意圖:這樣就能使學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朗讀技巧,培養語感的同時,還能夠掌握精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注重了對學生智力素養中注意力的培養,使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質中的興趣與情感得以提升,鍛煉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品秋(20分鐘)
在此環節中,學生組成小組,主要圍繞教師給出的三個問題討論、質疑,探究全詩。
①找出每節詩的點睛之句。
②詩中刻畫了幾幅圖景,請分別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發言,板書。)
③這首詩創造出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歸結出詩文的特點并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輔助引導為輔,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得以實現。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這實際上也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在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檢測了學生的思維品質,語言的歸納、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學生對詩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請學生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展開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并把它描繪出來。
設計意圖:這是對本課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描繪的圖景,了解到學生對詩文的理解程度,若學生理解有不足之處,教師可以自己頭腦中的圖景加以引導。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使學生感悟到詩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寫秋(15分鐘)
這個環節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情感態度兩方面的語文素養。
1、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也以“秋天”為題寫一首小詩或畫一幅畫。并給大家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根據“閱讀最近發展區”的原理,進行知識的遷移訓練,注重語文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一種關注自然、體驗自然和發現美的習慣。也可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觀念。體現了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
2、請同學們一起歌唱秋天(試背)
設計意圖:教師可在學生試背過程中,在此出示與詩文有關的圖片,讓學生邊看圖片邊回憶詩文,進行背誦。這可以使學生智力素質中的記憶力得到鍛煉,同時也可掌握一種理解記憶的方法。在朗讀以及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達到了教學目標中的認知目標。
3、布置作業:①查找描寫秋天的詩歌、名句。
設計意圖:在積累字詞句篇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篩選、查找資料的能力。
②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三:比較《秋天》與《秋景》,說說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異同。
設計意圖:這是對學生本課所學知識的驗收以及培養學生思維方面的拓展與延伸。
(五)、板書
在這節課的授課過程中,我能夠擯棄傳統教學中以教師分析、講授詩歌意境為主的做法,積極嘗試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創設校本實例及校本意境,盡量使課堂充滿活力,把課堂還給孩子,積極努力嘗試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讓孩子們在學習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討直至最后能獨立品詩、寫詩或作畫,以突出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我認為這也體現了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滲透。讓孩子們通過讀詩來感悟生活,通過聯系生活,更好的品味詩意,領悟意境,我認為這充分體現出了語文的人文性,為孩子營造了一個 “大語文”的氛圍。
【秋天說課稿】相關文章:
人教版初中語文《秋天》說課稿11-13
中學語文說課稿《秋天》模板11-15
人教版小學語文《秋天的雨》說課稿11-13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秋天的水果》11-15
小學品德與生活《秋天的收獲》說課稿范文01-16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秋天的水果11-22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秋天》說課稿模板11-30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秋天》說課稿范文11-1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秋天》11-16
說課稿模版-說課稿格式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