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聞學專業本科生頂崗實習總結
通過實習,許多學生找到了興趣和專長,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實習的收獲還在于大家在親身經歷中發現自己對新聞職業的興趣,找到自己最想做的職位,找出自己與這個職位的差距,樹立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標。下面是yjbys小編精心收集的實習總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新聞專業20xx級的57名同學于20xx年2-6月份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專業實習。本次實習采取集中實習、統一指揮的組織管理方式,學院專門成立了實習工作指導小組,并于2008年10月正式啟動實習工作,包括實習意向調查、實習單位聯絡、分配、實習博客、購買保險、實習動員大會、正式實習、實習總結等環節。
經過4個月的實習,同學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具體成果有:報紙和雜志文章541篇,廣播報道155個,電視節目48期,網絡專題302個,參與編輯的報告26個。現對2006級新聞學專業本科生專業實習工作總結如下:
規范管理、高效實施
在幾年專業實習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學院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這確保了專業實習的順利開展、有序進行和高效實施。整個實習工作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一、及早動手、細致部署
前幾屆的實習工作為本次實習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根據2006年制定的《中國政法大學新聞專業2005級本科生實習計劃》、《新聞專業實習的“標志性媒體”》等實習制度、標準和往屆的實習基本情況,實習指導小組明確了本屆學生總體的實習原則、實習工作流程、注意事項等,并及早展開了工作部署。
學院首先通過調查,對每位同學的實習目標和規劃進行摸底,重點了解同學們的實習意向。在摸清同學們的實習意向后,學院隨即開會布置實習單位的聯系工作。經過近一個月的共同努力,學院領導和教師共聯系到實習崗位近80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均有涉及,這為同學們進行針對性的選擇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二、積極動員、科學管理
本次實習同樣采取集中實習、統一指揮的組織管理方式。為了保證實習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并增強應變能力,學院于2008年10月就專門成立了實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院長助理劉徐州副教授,成員為分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尚武和2006級班主任張宏偉、鞠宏磊。
2008年12月31日,新聞與傳播學院召開了2006級本科生實習動員大會。隨后,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經過初選、公示、調換、再公示等階段, 57名同學被分配到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經濟觀察報、中國國際廣播之聲、新華社、鳳凰衛視、搜狐等21個全國知名媒體實習。
參加實習的58名學生被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都配有組長,人員多的小組還配有副組長,主要負責小組聯絡、協調、實習拍攝、資料匯總和匯報等事宜。按照單位聯系、教師專業方向、實習區域等情況,10名教師擔任本次實習指導教師,在實習期間,負責聯系、落實與處理有關實習事宜,加強對實習學生的具體指導與檢查,形成了較為科學的管理制度。
2009年1月初,在與鳳凰新媒體旗下的鳳凰網達成合作共識的基礎上,我院在鳳凰網的專業實習博客正式開通。
鑒于新聞專業實習的特殊性,例如,時間長、路程遠、人員分散、工作時間不確定、采訪外出頻次多等,根據學院相關制度,我院為全體實習的學生購買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期限從2009年2月23日-2009年6月30日,這是我院實習危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充分體現了學院以學生為本的人文關懷精神。
三、護送到崗、靈活調整
從實習崗位分配到上崗有長達一個月的寒假,為了保證實習上崗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習領導小組分別在寒假前后以電子郵件或MSN的形式,把最后確定的實習分配方案和小組長聯系方式通知各位指導老師,要求按時啟動實習上崗工作,建議指導老師提前聯系單位,護送學生到單位,勿忘提醒學生根據單位要求攜帶介紹信、身份證、學生證、照片和簡歷等。
從2009年2月23日開始,各位實習指導老師陸續將學生護送到實習單位。在這個過程,由于兩會、某些實習單位搬遷、人事調整等原因,指導小組對實習進行了靈活調整。
截至2009年3月10日,除由于兩會等原因個別同學暫等崗位之外,其他同學都已上崗就位,同學們投入到了緊張的實習工作中,走上了新的征程。他們期待著能夠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新聞素養、專業技能、社會經驗和人生觀等方面得到提升。
四、全程指導、各自監督
在實習單位老師和學校老師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大多數同學均已適應新的學習和工作節奏,并開始與實習單位和實習指導老師不斷互動,熟悉所在崗位的工作規律和業務要求。
全學院通過各小組指導教師、小組長等對各小組的專業實習工作進行了全程指導和監督別,3月11日,學院還制定了定期檢查制度,要求指導教師關注學生的實習進展、實習問題、實習心理和身體健康等問題,建立了實時監督、及時反饋的監督管理機制。
五、注重調查、反饋教學
為了了解我院2006級本科生在實習過程中專業方法、技術和知識結構的掌握、應用情況,以及學生的工作態度和實習能力,及時反饋學生在實習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了解實習單位對學生實習、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人才需求目標等方面的要求,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和實習結束后分別進行了實習調查。
實習中期的調查采用了規范的問卷調查方法,實習結束后采用的是指導老師訪問調查,兩次調查和平時訪問的結果顯示,實習單位對2006級新聞專業實習學生的實習態度、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等均評價較高。
在給予良好評價的同時,實習單位也對我院的實習工作和教學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例如,繼續加強與實習單位的互動、模擬采訪,增加見習和實踐機會、名記者專題報告會,多關注行業動態等。
我院將根據實習效果和實習單位給予的建議繼續完善教學工作和專業實習工作。
成果豐碩、表現良好
經過4個月的實習,同學們取得不錯的成績,具體成果有:報紙和雜志文章541篇,廣播報道(包括新聞報道、專訪和廣播文字稿)155個,電視節目48期,網絡專題(包括專題和網絡產品開發維護)302個,參與編輯的報告26個。
許多同學在實習單位的表現突出,例如,汪旗同學在《經濟觀察報》實習期間發表了新聞稿件71篇,成為發稿最多的同學。
姚瑤在《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部發表署名文章22篇,其中還獨立完成并發表了一篇頭版頭條,轉載率高,其指導老師稱贊到,“姚瑤同學見報稿件20多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擔任主筆或獨立完成,成績突出,稿件質量上乘,值得肯定表揚!”
陳正偉同學在鳳凰網實習期間兩次獲頻道編輯月獎,獨立負責了一次外地專題報道,在實習結束后,實習單位還希望其延長實習時間。
張永幸同學在《南方日報》共發表14篇署名文章,其中有4篇整版發表,兩篇還是頭版。
黃俊在金融界網站實習期間,勤奮拼搏、表現突出,被金融界網站一再挽留。
此外,在實習期間,學院共編制了5期實習簡報,在總結階段,學生還制作了實習特刊、實習電子雜志和實習短片。
回顧整個實習,沒有政治安全差錯,沒有新聞報道事故,實習單位對同學們表現出的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技能表示贊許。北京人民廣播之聲的老師說,“法大新聞專業從一開始就能安排一個學期的課作為學生的實習課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鳳凰新媒體的老師說,“我們就需要政法這樣的人才!貴校學生很優秀,我公司歡迎日后有機會雙方合作。
四種收獲、逐漸成長
由于崗位性質不同,同學們最終帶回的有形成果多寡不均,甚至一些參加團隊作業的同學可能沒有署名成果,但我們知道,大家一樣努力過,無形的收獲更加重要。
首先是,專業技能的提高。實習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練兵的機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所學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進行消化吸收和運用。通過實習,學生在新聞敏感度、采寫技巧、制作技術、專題策劃等方面的能力都得以提高。在《人民日報》實習的同學們說,“在實習中學習如何思考新聞策劃,如何寫采訪提綱,如何真正地走出校園出去采訪,把新聞理論付諸實踐,讓我收獲良多。在采訪的過程中,最讓我感觸頗深的一點是——只有親臨現場,你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實習過了一段時間后,我們晨會上報的選題也頻頻被選中,稿件上手的速度也快了,也時常獲得主任的肯定與表揚。”袁潔媚通過一次暗訪調查,體會到隱性采訪的難度,并在實踐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更好地采訪和獲取一手材料。洪月賢同學在實習博客上寫到,“實習的日子過得飛快,在中央電視臺,我最大的收獲莫過于了解了一起電視節目的制作流程”。蔡亦驍同學在實習報告中總結和反思了一篇新聞稿的生產流程。在中國國際廣播之聲實習的張永幸同學還通過兩個案例把采訪提綱的設計技巧展示的“淋漓盡致”。更可貴的是,這些多同學還將自己的所學總結成文字,與同學共享,共同提高。
其次,職業素養的提高。實習不僅僅是一個技能提高的過程,也是磨礪學生意志,培養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過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輸氧過程。王俊華用“第一次真正實踐作為新聞人的各種滋味”總結了她在京華時報實習的感受。姚瑤同學則在實習日志中寫到,“感謝學校和學院給我們這次實習機會,讓我對今后的學習、生活和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新聞這個行業有了更真實的接觸,不僅僅實踐了專業知識,還懂得了新聞人所需要的堅強、靈敏、不怕苦的一系列寶貴品質。”趙黎堯同學通過記錄在陽光衛視辦公室的一個場景片段透視了新聞人嚴謹負責的職業精神,并使自己獲得感染,更加意識到新聞事業品格的重要。
再次,通過實習,許多學生找到了興趣和專長,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實習的收獲還在于大家在親身經歷中發現自己對新聞職業的興趣,找到自己最想做的職位,找出自己與這個職位的差距,樹立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標。張永幸在實習中說“看到自己的文章整版發表,真是很爽。我就是喜歡文字。”在中國新聞社實習的李瓊同學坦言到,“收獲的過程也日漸暴露出自己各方面的不足,讓自己警醒,也讓自己努力去提高,去改善。我想,這大概是膚淺背后更深層的收獲了。”汪旗同學說,“在大學里的我們對于未來的職業有太多的期許,浪漫主義不切實際的一面總是容易被現實踩在腳下的,低下頭,才能看見踏實的腳印”。蔡亦驍在人民日報實習之后提到了自己的感受,“現在心態也有變化了,開始認真考慮未來了,看來還真是越來越成熟了。”為了體驗不同媒體的工作,找準定位,在集中實習結束后,他又奔赴新媒體實習了。袁潔媚、仇智和李暢等同學接觸的是財經類新聞和報告,他們都遭遇了專業知識的瓶頸,而讓人欣慰的是,他們能夠主動和學院和單位的指導老師溝通,請教學習經驗,并在實習過程中表現越來越出色。在新華社實習的仇智同學在編發稿件的過程中實時學習經濟學知識,記錄新聞信息注意事項、欄目分類、犯過的錯誤等,并在每天上班之前進行復習,他在實習日志中寫到,“這讓我越來越得心應手,工作能提前做好以便能空出更多時間學習經濟知識。雖然你們看不到我具體和署名的實習成果,但我覺得這個過程是很重要的,不是每個人都能體驗的。”
最后,學生學會了反思,并能學思互動。我們常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我發現在實習過后,許多學生能夠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例如,陳雷同學實習日志中的《對新聞定義的再思考》《黨報:如何才能不再叫好不叫座》。黃俊同學的《斗膽教你幾招》,袁訓會同學《淺論網絡時代的新聞操守》、李瓊的《記者所需的素質》等。這里還要提個小小的意外:在南方日報實習的張永幸同學給我寄來他的實習成果,并且和我溝通了實習的親身感受,還為我們今后的教學實習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新聞學專業本科生頂崗實習總結】相關文章:
新聞學專業實習總結11-13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總結11-03
頂崗專業實習總結03-30
新聞學專業畢業學生的實習總結06-30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總結范文11-03
新聞學專業實習總結13篇05-04
新聞學專業實習總結11篇04-15
新聞學專業實習總結(11篇)04-30
新聞學專業實習心得05-19
數控專業頂崗實習總結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