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
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一
黃艷,女,漢族,33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盤縣四格彝族鄉中學老師,四格彝族婦女聯合會女職工委員,1998年參加工作。長期的生活磨練和工作中的歷練,不僅使她養成自強不息、勇挑重擔,正視現實,戰勝挫折的精神,而且也使她學會了做人,擁有一顆真誠而善良的心。在從事教育工作十余年來,在校領導的精心培育和同事們的大力支持下,她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她始終以“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為人生信條,從每件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我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贏得了榮譽,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現將主要事跡匯綜如下:
一、在思想上,力爭上游,要求進步。在平日的生活里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強化理論與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扎實工作,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服務。
二、熱衷教育事業。教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教師肩負著為社會進步培養人才的光輝使命。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偉大的,他們以博大的胸懷、無私的奉獻精神,嘔心瀝血培育著祖國的未來,用他們平凡的一生塑造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一個個里程碑。他們以樸實的人生品格,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生信念,執著的人生追求,實現著自己光榮而神圣的使命。黃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被學生愛戴,讓領導放心,受家長稱贊的好老師。
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擔任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為了她熱衷的事業和那些可愛的學生,她不知付出了多少艱辛和汗水。學校在邊遠貧困的鄉鎮,英語老師非常缺乏,98年,徐州建工校中師畢業的她,分配到這所學校,從此,一個已三年沒有接觸英語,而且原來只接受過三年初中英語學習的她,走上了英語教學生涯。她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對教育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讓她在工作中不計得失,不懈鉆研。連續幾年的工作使她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工作,忙碌的生活,始終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工作。當學校的英語課安排不開時,她毫無怨言地接過重擔,上四個班的英語(通常初中英語老師只上兩個班),但她從不叫苦叫累,為了自己熱衷的事業,她恪守著紀律,真正做到了忠于職守。除有特殊情況外,她從未因個人的私事或得了一些小毛病而向學校請假耽誤學生的學習。“學高為師”,為了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她用假期休息的時間自己掏錢讀了英語專科和本科。憑著她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和不斷努力鉆研,所上班級英語成績經常是名列前茅,為本校英語教學作出了不少貢獻,2006年3月,被評為盤縣“二00五年度優秀女教職工”,在學校組織的英語優質課比賽中,多次獲一等獎,2008年5月,獲盤縣英語優質課比賽三等獎;論文《怎樣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007年發表在六盤水教育雜志上,《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交流》,2008年被評為“全國性教科成果”一等獎,2009年3月獲得北京農家女學校“英語優質課優勝獎”和“愛心榮譽證書”。2010年3月,被評為盤縣“‘三八’紅旗手”。
三、默默奉獻愛。冰心老人說得好:“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熱愛學生是每個老師的天職和美德,是老師心靈美的主要表現,也是做好學生教育工作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黃老師在她的教育生涯中播撒愛,她把世界上最無私的,母親般的愛播撒在每個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學生感冒、咳嗽了,她會拿來開水和藥,讓學生服下,病得嚴重的,就想辦法送醫院,給學生付醫療費,一般不驚動其父母,免得讓家長擔心。學生行為有問題的,她會尋找時機耐心開導,有一次,七年級的一個女生痢疾弄臟了褲子,其他學生動作很糟糕,捏鼻子、捂嘴巴、歪腦袋,并且還向她投來異樣的目光,黃老師看在心里,但并沒有多說話,而是用有效的方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完成了教學任務。下課后,黃老師便找來衣服給她更換。還耐心教導學生,“同學之間有困難要互相幫助,遇到問題要想辦法解決。”以喚醒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后來,有學生不舒服,在教室里嘔吐,就會有同學主動幫著打掃,并給水漱口。學生沒有生活費了,黃老師會借給他們,免得他們回家拿錢而耽誤學習。學生鬧矛盾了,她很快就會給以解決。有一次,下晚自習,她剛走出校門,就看到一群學生亂哄哄的,走近一看,還有兩個學生手里拿著鐵棒,氣勢洶洶的,黃老師立刻進行勸阻,說了半天,學生才說,“老師,我們錯了,我們把鐵棒給您。您說得對,不管事情怎么樣,打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以后我們再也不打了。”她這才放心的走了。黃老師家里也不是很富裕,但她還是用微薄的力量投入到助學愛心活動之中。在學校開展黨員“一幫一”活動中,她幫扶了八(二)班的貧困生張雪,雖然經濟資助不多但她經常抽課余時間對學習科目進行輔導,在精神上給以鼓勵,使該生端正了學習態度,樹立了信心、努力學習。09年秋學期考試以600多分的成績獲得了全校第一。除了黨員“一幫一”外,平日里見到學生有困難就會幫助他們,或是精神上的支持,或是給他們少量的經濟上的資助,少到5元,多到100元不等。2009年3月,在北京昌平農家女學校師資培訓(團省委組織去的,全省去了32名女教師),她把去培訓報的車費520元全捐給了農家女這所社會公益性學校,以表達她對公益事業的一點愛。今年我國不少地方發生百年不遇的大旱,她時時告訴自己和學生要“惜水、愛水、注意防火”,并鼓勵學生如果遇到沒有水的老、弱、病、殘的人,要主動為他們送水。其實,愛學生,事業已成功了一半,在平日里她正確引導學生積極進取,為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到一個高度,她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鼓勵”送給每一個有進步的學生。
四、在生活中樂觀向上,潤物細無聲。生活中的黃老師樂觀向上,以豁達的胸懷迎接每一天,在學生的心中,她常常是一副笑臉友善和藹,她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感化學生,真心實意的愛學生,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是他們成長所需的沃土。她深深的知道:教師的愛似春風,能驅散孩子心頭的陰影;似良藥,能康復那些畸形變態的心靈;似火種,能燃亮失望者對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輕輕灑在學生那嫩嫩的綠色的心田。只有用心從教,傾聽學生的心聲,關愛弱勢群體,每個人的內心才會真正的和諧,只有人的內心和諧,社會才能真正和諧。
時間飛逝,日月如梭,黃老師在教育生涯已快走過十二個春秋,多年的教育生活,讓她付出了許多,同時她也真正體會到了勤勞者的艱辛與快樂,她愛偉大的教育事業,更愛可愛的學生。她常說:“我選擇了教育,一生無悔!”面對新形勢,她一如既往,立足本職,勇挑重擔,銳意進取,大膽創新,默默奉獻,以自己涓涓的耐心流水,澆灌著生命的五色土,讓苗兒健康如意的成長,繼續為教育事業譜寫新的篇章!
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二
王家春,贛榆縣實驗小學一名普通的語文老師,已經在教育這片凈土上辛勤耕耘了23個年頭。23年來,他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把愛的陽光灑向他的事業,灑向他的學生。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無私奉獻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用平凡而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每一天,他都默默實踐著心中不變的誓言——以教師為職業、教育為事業,不讓一天虛度。每一天,他的心總是和學生的心貼得那么近,都過得那樣地忙碌和充實。特別是領導的信任、器重,學生的尊敬、愛戴,學生家長的寄托和感謝,都令他欣慰無比,不斷奮進,促使他在這三尺講臺邊,勤奮踏實地工作,無怨無悔地默默奉獻,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
用愛心呵護稚嫩的心靈
“我愛我所教過的每一個學生”,王老師的確是這么做的。特別是對“學困生”,他會給與更多的愛,尋找他們身上蘊藏的閃光點,以找到教育的著力點。在平常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堅持友好、平等的態度,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用愛心、耐心、信心感化他們,激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還能把熱愛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做到嚴出于愛、嚴寓于愛,嚴而有格、嚴而有理、嚴而有情、嚴而有方、嚴而有恒。
2004開學的第一天,細心的王老師發現有一個孩子是由爺爺、奶奶領著來的,而且這個孩子走路蹣跚,職業的習慣馬上讓王老師注意了這個孩子。王老師發現第二天、第三天仍然是那連自己走路都有些吃力的爺爺接送這個走路困難的孩子。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感一下子涌入王老師的心頭。第四天,王老師通過正面、側面逐漸了解到原來孩子患有小兒麻痹病后遺癥,他本來有個幸福的家庭,他和其他的孩子一樣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下快樂地成長。但是人生有時候就是有太多的意外,他的父親因觸犯法律進了監獄,他的母親不久也棄家而去,只剩下他和爺爺奶奶為伴。家庭的變故、身體的殘缺使得他變得天天悶悶不樂,精神萎靡不振,逐漸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整天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也不想學習。王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刻決定要幫助這個孩子。王老師一邊叮囑班級其他同學要多關心他、幫助他和他交朋友;一邊利用課間領著他一起游戲、談心。下課王老師把他扶進衛生間;衣服鈕扣開了王老師幫他扣好,鞋帶沒了王老師找來幫他系上;王老師買了新書包和文具幫他換下了塑料提兜;隔三差五的中午放學王老師幫他帶回家改善改善生活剛開始孩子不愿和其他同學玩,王老師就想辦法讓其他同學主動找他一起做游戲,課堂上多鼓勵他,給他勇氣、自信,每天放學后王老師把他領到辦公室給他輔導功課,一旦他在課堂、課間有優秀的表現,就獎的孫子已經超出了老師的職責。”老人家專門請人做了一副上面寫有“無私奉獻 丹心化作春雨灑 默默耕耘,愛心催開幸福花”的錦旗送給王老師,學校至今還保留著這位爺爺寫給學校的感謝信。“鼻涕大王”李磊在日記中寫道:“我——鼻涕大王!王老師竟然不嫌我臟,經常提醒我注意個人衛生,幫我收拾好書包,并擁抱我了!”
留守兒童大多學習習慣很差,課堂上不認真聽講,課后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課間與同學打鬧。王老師星期天幫他補習功課,順便開導教育。
傾盡心血為教育,塑造人格育新人。回頭看看過去的23年,王老師多少個休息日曾舍小家為大家,顧不得自己的孩子,不管風雨,不計日夜,來到學校輔導培育學生。以心換心,換來的是學生對他的尊重、信任、愛戴。有許多學生都愿意把不愿講給父母聽的秘密說給他聽;許多學生愿意把心中的煩惱向他傾訴,希望他能指點迷津;許多差生在他的教育下重拾自尊、自信;許多學生家長反映說他說的話最為靈驗正如一位作家說的那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而這種信賴是建立在師生“互愛”的基礎上的。
用細心開啟智慧的明燈
2007年秋天,新的學期又如約而至,新的學生又走進了王老師的的生活。“張琦!張琦!”王老師在認識新同學的第一節課上連喊數聲都無人應答,哦!原來張琦已經鉆到桌子底下玩耍去了!王老師非常納悶,孩子都要經過3年正規的學前教育才入學,這個孩子怎么會這樣?莫不是有特殊原因?王老師放學時特地找到了孩子的母親了解情況,原來這個孩子是心智發育滯后,現在只有兩三歲孩子的心智!這種情況只能等待,沒有其他的好方法可以治療,但是要是等到他的心智到6歲再上學,那不知道會是什么時候”同學們誰都不愿和一個兩三歲孩子玩,因此他的父母非常著急,也很無奈。王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特意把小張琦調在教室最靠近講臺的位置,他講解;放學后,讓他到辦公室給他輔導。其他老師看到后都說,別費這個功夫了,張琦的父母也說,“謝謝您王老師,您已經盡力了,反正我們也別指望啥了,沒用的。”可王老師做事就有股韌勁,做任何事絕不放棄,絕不言敗。一個學期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王老師的關愛下,每次數學測試,張琦都能考80多分!看到他的進步,張琦的母親兩眼泛著淚花緊緊地拉著王老師的手說:“謝謝您,謝謝”。逢年過節,張琦的父母都要到王老師家坐坐。王老師說“到我家坐坐可以,最好要帶小張琦一塊來,而且決不能帶任何東西。”張琦的父母問為啥,王老師說:“因為我是老師,最想看到的就是學生的進步!學生上進了,那就是送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用慧心澆灌靈動的課堂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如果說德為師之魂,那么才就是師之本。這些年來,王老師一直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送出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憑著他多年的教學經驗,他完全可以不用精心準備課,可是他卻說:“孩子和孩子不一樣,這樣教適應這個班的學生但不一定適應那個班,要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光吃“老資本”怎么能行?”于是教研組研討活動中,他那充滿著誘人智慧,又不乏風趣的發言不僅為青年教師指點了迷津,還燃起了學科教研組教學研究的激情。他把“上好平常的每一節課”當作自己每天的目標”,用它自己的話說就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無小事,學生無小事。如果把教師一生幸福的總目標看作被除數,而把每一個小目標、細節看作是除數的話,總目標的績效越大,小步驟總會被分解得越來浸在既充滿童趣又讓打開眼界的課堂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幾十年來,王老師牢牢守住“教書育人”這一根本,勤勉耕耘,孜孜不倦,一顆執著之心令人感動。
由于王老師常年如一的敬業、愛崗、教學成績突出,在每年一度的年終考評中,多次被同組教師們評為優秀,而且基本上都是全票。但他每次都主動給領導說:“我的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們樹立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好榜樣。由于他的出色表現,王老師曾先后獲得贛榆縣“優秀班主任”,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等榮譽稱號。
愛無價,情永恒,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教師的發展、為了學校的發展,王老師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永遠在教育路上跋涉著、耕耘著、探索著、追求著
【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11-03
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12-23
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10-28
電廠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11-05
敬業奉獻道德模范事跡材料11-03
全國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11-03
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最新10-28
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范文01-13
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15篇04-20
教師敬業奉獻道德模范事跡材料范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