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指黨政軍機關為了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大家知道事跡材料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1
多年前,敦煌研究院來了一位武漢大學博士,很有研究才能。為了工作,他和妻子長都戰勝了世俗意義上的誘惑和欲望。對剛來敦煌研究院的'年輕人,樊錦詩直言不諱:“年輕人有三條道可走,一條是黃道,一條是白道,還有一條是黑道。黃道是做官,白道是發財,黑道就是做學問,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到敦煌就只能走黑道了。”
這些年輕人留了下來,也成了“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樊錦詩年輕時內向沉默,上臺說不出話,照相靠邊站。但她現在說話直來直去,大膽與人爭論,著急時會跟人爭執,有人說她嚴厲、不近人情,但樊錦詩無所謂,盡心盡力解決問題才重要。
“我有責任為敦煌事業的發展留住人才。”樊錦詩說,“如果有朝一日我離開敦煌,大伙兒能說,‘這老太婆還為敦煌做了點實事’,我就滿足了。”
人物簡介 樊錦詩,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北平,長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1963年畢業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被譽為“敦煌女兒”。
曾擔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院長;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xx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稱號,20xx年被授予“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并獲得“最美奮斗者”稱號。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2
自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他帶著全國人民期待和重托,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但由于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必須要提高系統訓練的強度,以確保他們能適應太空環境。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仍然年輕!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都是“從零開始”,即使執行過航天任務,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年齡最大的他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得益于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堅持鍛煉和控制飲食,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很快適應了訓練強度和節奏,表現優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標簽也很多,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這些標簽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但聶海勝卻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榮譽加身,他總是說:“航天員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3
6月16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宣布,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翻看已確定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3人簡歷,進行首次飛行的航天員湯洪波系湖南湘潭人,20xx年5月入選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是首位飛向太空的湘潭籍宇航員。
湯洪波,男,漢族,籍貫湖南湘潭,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大隊長,安全飛行1159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xx年5月入選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20xx年5月,入選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20xx年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4
20xx年6月1日18時左右,2名兒童在大渡口萬發碼頭長江段沙灘邊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時刻,王紅旭百米沖刺跳江救人,傾盡全力將孩子往岸上推,在數十名群眾聯手接力下,2名落水小孩成功救起,他卻因體力不支,不幸被江水沖走,英勇犧牲,年僅35歲。
王紅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一家三代熱愛教育事業、從事教師職業的優良家風,把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化作敬業奉獻、立德樹人的至誠行動,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身為一名青年教師,他從教12年來,勤奮耕耘在體育教學一線,鉆研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育人成效突出;身為班主任,他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關心關愛學生,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身為學校田徑隊教練,他訓練有方,所帶團隊參加市級、區級各類比賽滿載榮譽;身為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他心懷大愛,在兩名兒童落水的危難時刻,義無反顧跳進江中奮力施救,將生的希望留給孩童,自己被卷入江中,生命永久定格在35歲。王紅旭同志一腔赤誠愛黨愛教、以生命托舉生命、以大我彰顯大愛的事跡感人至深。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5
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生于安徽省合肥縣(后來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國護照上誤寫成了1922年9月22日)。4歲時,母親開始教楊振寧認字,一年多的時間楊振寧學了3000個字。 1928年,楊振寧父親自美國歸來。同年隨父赴廈門大學,進小學二年級。
1929年,其父應聘清華大學,舉家赴北平,居于清華園西院十一號;入讀教員子弟學校成志小學三年級。
1933年,小學畢業,入讀城內絨線胡同天主教圣公會崇德中學。
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事變,北平不穩,隨母攜弟妹返回合肥。
1938年,受日本侵華戰爭影響,全家逃難,經廣州、香港、越南河內輾轉抵昆明,楊振寧入讀昆華中學高中二年級。同年秋天,以高二學歷參加統一招生考試,被西南聯大錄取,先遵父命報化學系,后改物理系。
1942年,楊振寧畢業于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本科論文導師為北京大學吳大猷教授,后考入該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王竹溪教授。與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寧、金啟華和顧震潮,黃昆和張守廉也偶爾來住幾天。
1944年,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畢業,碩士論文導師是王竹溪教授。
1945年,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就讀于芝加哥大學。
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導師是愛德華·泰勒教授。
1949年,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當時的院長奧本海默說,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同年,與恩利克·費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復合模型。
1954年,楊振寧和米爾斯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的理論結構。
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發表論文,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恒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像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以曾經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為自傲,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由他代表致辭:“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沖突的產物,我愿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于現代科學。”
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后,鼓勵在中國臺灣的岳母曹秀清設法取道美國轉往中國大陸。在他的安排下,曹秀清從美國飛往日內瓦,由中國外交部的同志親自接機,安排休息數日后,轉機飛往北京定居。
1958年,當選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6
網絡上有個熱詞叫“歲月靜好”,代表著人民對美好、恬靜、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在如今的幸福時代,沒有戰爭沒有紛亂,江山社稷一片歡聲笑語,在即將實現20xx年全國脫貧工作之際,人民擔心的不再是是否吃得飽、穿的暖,而是如何住的更好、享受更好。但是,在美好生活的背后,總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81192,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這是來自王偉最后的聲音。在20xx年4月1日,為了阻止美國EP-3偵察機對我國領土的無端入侵,王偉駕駛著它的殲8II戰機執行驅逐任務,殊不知,在EP-3偵察機的一次轉向中,王偉的戰機被猛烈撞擊,王偉和他的戰機消失在了南海上空,20xx年發生的這次南海撞機事件應該說是中國軍隊發展壯大進程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南海撞機事件發生后,中國空軍(也包括海軍航空部隊)痛定思痛,開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和裝備升級,中國的海空國防力量由此產生了轉折點。如今,擁有各類先進武器的祖國,擁有讓美國聞風喪膽的“東風”-21D航母殺手導彈,擁有自主生產的“遼寧號”航母等。我們不崇尚武力,不熱愛戰爭,但是我們堅信“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如今,在18年后,我們仍懷念那些為了祖國國防事業奉獻熱血乃至生命的戰士,是他們的血肉之軀筑起了祖國國防線上的“鋼筋水泥”。
“對不起,以這種方式認識你們”。“截至4月1日18點30分,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滅火中失聯的30名撲火隊員的遺體,已全部找到。”這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官方消息,我們寧愿他們只是暫時失蹤了。為了撲滅山火,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的小伙子們,冒著生命危險,投入到救火任務中,當他們對群眾說“快走”時,自己卻對自己說“快上”!明知危險,甚至可能一去不再回。但是為了一份信念,一份保家衛國的執念,一份擔當精神,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與火斗爭,與死神搏斗,留給他們的是一張張熏黑的臉,留給人民的是放心和安心,只不過這一次,對不起,以這種方式認識消防員真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的職業。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這是職責所系,更是使命所系。可誰能忍心這樣慘烈的犧牲,誰能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他們本該同戰友一起經歷刻苦訓練,一起遂行執勤任務,一起背起行囊凱旋,可如今他們走了,離戰友而去,留下永遠在路上的.危險任務;他們本該跟朋友一起約場籃球,一起踏青旅游,一起暢談人生,可如今他們走了,離朋友而去,留下可待成追憶的畢生遺憾;他們本該和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一起迎接新生命,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可如今他們走了,離家人而去,留下親人兩行淚的悲痛結局。一切都還歷歷在目,一切都還沒有走遠,也不會走遠。
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請抱歉我們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們,痛悼你們,紀念你們。有人說,“烈士這個詞太沉重了,希望他們是鮮活的戰士”。是啊,我們多么希望這是愚人節開的一個天大玩笑,多么希望沒有這場吞噬30條生命的無情火災,多么希望你們能夠活躍在訓練場上,多么希望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能平平安安沒有災難,多么希望“希望總是美好的,現實也是美好的”。可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愿生者堅強,一生平安!人類在自然災難面前是渺小的,可是既然活著,就應當活的有價值,就應當勇敢的活著。你們未完待續的事業我們來接班,你們未能如愿的比賽我們來完成,你們未敬的孝心我們來繼承。誰的青春無處安放,建議向他們學習,擔當起我們這一代的責任;誰的志向無的放矢,建議向他們學習,把個人理想融入偉大事業;誰的習慣無事生非,建議向他們學習,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如今已惘然。痛定思痛,我們將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寧,不做錯事,不添麻煩,不開玩笑,化悲痛為力量,把主要心思精力置于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之中,放在普通卻不可替代的本職崗位之上,團結奮斗,開拓進取,遵紀守法,維護穩定,再立新功,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無法忘懷,卻充滿力量!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7
何為夢想?敢夢敢想是目標實現的奠基石。因為有夢想,所以有激情;因為有激情,所以有動力;因為有動力,所以有堅持;因為有堅持,所以有成功。
湯洪波用11年的奮斗實現了“飛天夢”,他把自己為數不多的11年投入在他熱愛的事業中,這既是挑戰也是堅守。
他用11年的時間去賭,賭一個可能沒有結果的未來;他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中默默堅守了好多年。
也許在他看來,這既是無法推脫的責任,也是義不容辭的使命。
湯洪波也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收入全靠家里的那10多畝地。孝心爆棚的他不忍心看自己的父母在田地里干活,所以他從小就下田地干活。不僅如此,他還幫家里人做家務活。初中正是青少年、攀比、享樂、叛逆的時期,而他并沒有,他早晨起早為了燒火做飯。父親也經常告訴他做事要勤快。
“不插完這丘田不準回家吃飯,不割滿一擔魚草不準休息”,這不只是父親的言行教導,也是自己得以深刻領悟的源泉。吃過生活的苦,所以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中不管多累都不叫苦。這份“稱不上”苦的事業源自于他的追求,源自于他的'教養,源自于他的韌性。
湯洪波高三畢業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招飛考試”這條路。1995年成功入選飛行員的他,有著孩子般的天真與稚嫩,或許這就是青春的模樣。年僅19歲的他開始了飛天之路,在這條“重重艱難困苦”的路上他對自己的選擇從未動搖過。在八年艱苦訓練之后,終于不負眾望,圓自己所夢,成為飛行大隊的領班人。成為飛行員是湯洪波的“小夢”,當“小夢”扎根的那一刻,他開始了自己的“大夢”之旅,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化需要一個更加艱辛的過程。
一切從零開始,嚴苛的訓練、艱辛的條件、無數個累到癱倒的日日夜夜,這是湯洪波的選擇。數不盡的艱難困苦在他身上上演,他沒有一絲抱怨,他只知道堅持下去會離他的夢想越來越近。
終于,在20xx年他入圍我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這就是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不怕吃苦,能吃苦,能堅持吃苦”是對他最好的詮釋,
從20xx到20xx,11年的時間他經歷了常人難體會的辛苦。野外訓練,剝脫睡眠訓練等等,更艱難的是在不確定未來之路會如何的同時,他還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是努力,而是必須。就怕因為一個行為得不到位就斷送了自己的航天之路,他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心。
在等待這條坐立不安的路上,他一直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未知的一切。對他而言,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是他的熱愛,因為是他的選擇;因為這是社會的命脈;因為這是國家的希望。他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他飛行過程中用過的頭盔自始至終都陳列在他辦公室最顯眼的地方。
“要向上生長,先要向下扎根”,這是湯洪波的信念,
鼓勵著新一代青年也要在自己的選擇中堅持不懈,在自己生命里熠熠生輝。堅持不只是一個話題,更是一種行動,湯洪波的成功,源自于他的堅持和努力,這就是他最重要的因素。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8
2008年的一天,一對老夫妻走進慈溪市供電公司時任黨支部書記張志民的辦公室:“有個叫錢海軍的師傅,下班時間來家幫忙修電路,材料全是他自己貼錢買的。你們動員他收下錢!”
夫妻倆也走進了慈溪日報的門。公開見報后,不少大爺大媽都來講述錢師傅和自己的故事,說到激動處直掉眼淚。感謝信、錦旗更是不斷地飛到供電公司。大家才回過神來:“作為公司客服中心的普通員工,錢海軍在‘表后’竟無私奉獻長達10年之久!”
“表前表后”是電力系統的行話。以電表為分界點,從供電網絡進入電表中的.線路,歸供電公司管,為表前;從電表出來接到用戶家里的線路,則是用戶個人資產,為表后。
不為人知的10年里,錢海軍在工作之余為社區提供業務代辦、糾紛調解等12種便民服務;手機全天候開機,一天最多接過21個求助電話;每周上門服務20余次,服務中不拿群眾一分錢、不抽群眾一根煙。
“老百姓的事兒不分‘表前表后’,更何況我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錢海軍說。然而,為了這些普通事,他走出職責范圍內的9個社區,為全寧波的孤寡空巢老人提供服務;為了這些普通事,他多個年頭沒和家人吃過年夜飯;為了這些普通事,他從電工變成了“活雷鋒”。
通過整合所有志愿服務項目,慈溪供電公司專心打造錢海軍服務品牌。2012年5月,錢海軍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2015年3月,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注冊,成為國家電網第一家在民政部門完成注冊的社會公益組織。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9
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現宇稱不守恒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s)提出了"楊—米爾斯方程",與巴克斯特(er)創立了"楊振寧—巴克斯特方程"。
宇稱不守恒理論
他與李政道提出基礎粒子間的弱核力并沒有鏡像對稱的特性,違反了當時物理家的認知。該理論后得吳健雄的實驗驗證。
楊—米爾斯方程
他與羅拔米爾斯(RobertMills)提出的理論,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基礎理論。
對理論結構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貢獻。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風格:獨立性與創建性強,眼光深遠。
美國鮑爾獎授予楊振寧時的頒獎詞說楊—米爾斯方程和牛頓、麥克斯韋及愛因斯坦的工作相提并論,必將對未來有著足堪比擬的影響。
楊—巴克斯特方程具有基本的數學結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進也慢慢在物理方面顯示出深層的意義。1990年菲爾茲獎頒給四位數學家,其中就有三位和楊—巴克斯特方程有關。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10
從20xx年入選航天員到現在的成功圓夢“飛天”,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湯洪波歷時11年多,這足以看出“飛天”考核之嚴格。
那么,在中國怎么樣才能成為一名航天員?實現“飛天”,航天員需要完成哪些鍛煉?
“航天”先“航空”
成為空軍飛行員,是成為真正的航天員的第一步。
專職的航天員一般都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進行選拔,因為空軍飛行員平時的工作狀態最為接近航天器的狀態,當戰斗機飛行員在駕駛戰機做某些動作的時候,其身體承受的載荷與航天器中的載荷相接近。
而且,空軍飛行員本身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就比較好,十分適合航天工作的要求。
成為預備航天員
正式“飛天”前,先要成為預備航天員。
我國預備航天員的基本條件是:具有堅定的意志、獻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厘米;體重55-70公斤,年齡25-35歲;
殲擊機、強擊機飛行員;累計飛行600小時以上,大專以上水平,飛行成績優良,無等級事故,無煙酒癮,最近3年體檢均為甲類。
嚴格的綜合訓練
通過第一階段選拔的預備航天員,只有通過第二階段的選拔才能成為執行飛行任務的真正航天員。
整個選拔過程宛如過五關斬六將,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淘汰,最終能夠成為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只能是最優秀的十幾個人。
航天員訓練課程包括了理論知識、體質鍛煉、心理訓練、航天環境適應訓練、野外生存訓練、人船地合練、人船箭地合練等內容。
體質訓練方面,航天員接受的體質訓練都是按照運動員標準來進行,包括了田徑、球類、體操、肌力、游泳等內容,訓練量非常大,而且尤其強調航天員的耐力。
此外,為適應太空環境,他們需要經過常人無法想象的各種極限訓練,
如:三維滾環訓練、超重訓練、幽閉空間訓練等等,每一種訓練都是挑戰航天員的生理極限的。
心理訓練也是航天員的.必修課。在密閉無人的太空艙中,人容易出現焦慮等心理問題,所以需要通過心理訓練來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航天員的心理訓練包括了心理學基礎和心理健康教育、放松訓練等內容。
航天員到太空需要進行各種任務,面臨形形色色的挑戰,這不僅是對他們體能的挑戰,還對他們的文化理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文化理論方面,航天員將接受高等數學、力學基礎、電工學、電子學、自動控制、英語、計算機、地理、氣象、空氣動力學、火箭、飛船設計原理、航天醫學等近60門文化基礎和航天理論課程的學習。
據了解,每門課程的書本都是16開,幾百頁厚的。
同時,航天員必須熟記9大本、上百萬字的飛行手冊,上千條指令、數百項操作,達到閉上眼睛都能精準無誤地全流程操作的程度。
文化理論覆蓋面廣,復雜的課程和繁重的學習任務,無疑高度考驗著航天員的觀察力、空間力、記憶力、創造力、計算力、推理力和專注力。
可以說,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不僅需要強大的身體素質,還要一個強大的大腦。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11
中國地大物博,能人輩出。2013年,有一個叫張培萌的青年打破了蘇炳添的記錄,并且還是大幅度打破。張培萌不僅短時間內連續跑出兩次10秒04和1次10秒整,還在全運會上10秒08的成績打敗了蘇炳添。張培萌在世錦賽上跑出的男子10秒的亞洲黃種人最佳成績,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成績。蘇炳添感受到了同時代的天才選手的速度。但是蘇炳添沒有就此消極,反而把良性的'競爭當成了一種更好的促進。終于蘇炳添迎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2015年國際田聯鉆石聯賽美國尤金站比賽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獲得男子100米第三名。這個成績打破了10秒00的全國紀錄,并且也在正常風速下,成為真正意義上第一位進入9秒關口的亞洲本土選手。2016年,蘇炳添再次征戰里約奧運。在里約奧運會100米半決賽,蘇炳添以10秒08排名第14位。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12
張順東右手和雙腳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李國秀生下來就沒有手,只有一雙腳。這對夫妻以“一只手和一雙腳”為生活支點,書寫了“踏出脫貧路、撐起一個家”的感人故事。
丈夫在山溝山洼圍水,妻子在稻田里用腳插秧;丈夫修枝打杈,妻子在地里除草;丈夫用一只手掰苞谷,妻子背著籃子站在地里接著。自從結婚后,夫妻倆始終堅信,只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健康人能做的他們也能做到。張順東甚至學會了使用農用三輪車,李國秀也能用雙腳嫻熟地做繡花鞋墊。
夫妻倆雖然殘疾,但從未因此放棄贍養父母的義務。母親已經80多歲了,夫妻倆把老人照顧得很好。張順東的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繼去世,夫妻倆一直無微不至地關懷哥嫂留下的`兩個孩子。
如今,張順東和李國秀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成為一名教師,兒子初中畢業后參加技能培訓,也開始工作。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13
被譽為敦煌女兒的樊錦詩,1938年出生于戰火紛飛的北平,成長于上海。1963年,樊錦詩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北大考古專業。從此,就扎根黃沙漫天的大西北,在敦煌的莫高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當同齡人在談婚論嫁的時候,樊錦詩和戀人彭金章,卻不得不面對兩地分離的苦楚。
1986年,樊錦詩和愛人彭金章,終于在風沙漫天的敦煌團聚,這距離他們畢業時的約定,整整遲到了23年。那時的彭金章,已是武漢大學歷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別時,老彭幽默地說,還是敦煌勝利了,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沒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讓一個年近半百的人,重頭開始,要做出怎樣的犧牲。
在樊錦詩的努力下,經過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設,使襲擊千年的`黃沙,遠遠地停在摩根山后面。 但防砂只是緩解了壁畫病害的影響,并沒有根本解決問題。 當時,摩根壁畫和彩色中,已經出現了一半以上的空鼓、變色、脫落等病害,樊錦詩也日趨中心。
為保護石窟,樊錦詩就在全國旅游景點中率先實行限流,沒想到,這個先例卻導致游客怨聲載道。很多人說樊錦詩太傻,有錢不賺。然而,外界的爭議,并沒有擾亂樊錦詩的步伐。她在進一步思考,如何用更現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個偶然的機會,樊錦詩接觸到了電腦,這為她打開了一扇新窗。
與此同時,范錦詩決定通過戀人彭金章的建議拍攝全面介紹敦煌的海報。 工夫無心人,十年的探索與堅持,樊錦詩自創摩根數字展示中心,發表了010-3010和立體球幕010-3010兩部電影。 從那以后,模擬電影與實地參觀相結合的觀光方式,不僅可以減少游客的參觀時間,還可以增加洞穴的裝載量,一舉兩得。
經典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 篇14
“我喜歡聽飛機起飛時,發動機轟鳴的聲音,也喜歡開著飛機在云層里鉆來鉆去,直插云霄的那種感覺。”湯洪波想著早年做飛行員的時候,這樣說。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船,帶著3名航天英雄上了天,湯洪波的父母、好友、同鄉的一顆心,也隨著他跟到了天上。
神十二起飛的前夜,湯洪波的父母緊張得躺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只好把電視一直開著。第二天早上6點村干部到湯家時,湯洪波的父母都吃完早飯了,母親伍蘭清表示,昨天她跟老伴就睡了兩個小時。
伍蘭清既盼著兒子早點飛天,又對第一次上天的他有著諸多擔心。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是去往遙遠的外太空。相比之下,父親湯海秋就淡定很多了,17日早上,他特意把兒子留給他的空軍襯衣拿出來穿上了。十多年來,每逢什么重要場合,湯海秋都要把這件衣服穿上,像是什么儀式。
火箭點火升空的那一刻,伍蘭清激動得跟著火箭一同站起,還將右手高高舉起,她的眼神亮亮的`,里面裝滿了對兒子的驕傲。
“湯洪波很有耐心,人也冷靜,要是做一件事,能堅持好久。”湯洪波的舅舅這樣形容他。不過湯洪波小時候也是個十足的“皮孩子”。湯洪波小時候總到舅舅家去住,有一年舅舅家殺豬,墻上掛了許多豬肉,有人問湯洪波回不回家,這小子說不回,要在舅舅家住著把肉吃完了再回去。
舅舅說,現在侄兒為國爭光上天了,雖然祖國給他們備了120多種吃的,但還是希望他有空能回家來,多吃幾頓家鄉菜。
1975年出生的湯洪波,是家里的老大,他還有一個小三歲的弟弟。5歲時,他就跟著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了,等到10多歲,湯洪波已經是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他干起活來也不叫苦不叫累,大人們干完活一回頭,就看見他滿身都是灰,只能看清兩個眼珠子。
27年前,19歲的湯洪波通過了招飛考核,他高興地從村口買了一掛鞭炮,看著噼里啪啦炸開的爆竹,湯洪波又蹦又跳,說自己以后就要去保衛祖國了。
從那時起,飛欄村就“飛”出了一位飛行員。
村里的老街坊說,洪波這孩子懂事,還在部隊那會兒,每次回家都會來看望他們這些長輩,還會去鎮上給他爸媽添置好多家用品。去年,湯洪波還托弟弟在家安裝了兩個攝像頭,想家的時候就看看爸爸媽媽。
6月16日,神十二的新聞發布會結束不久后,湯洪波就給父親打去了電話。“爸爸,不要擔心,我們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的。”“兒子,多余的話沒有,好好干!”父子倆的對話,簡單又飽含著滿滿的期望。
湯洪波的弟媳說,這幾天家里都忙壞了,連接個電話的功夫都沒有。她們全家都等著大哥凱旋,還計劃著要去降落地點接他回家。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0-18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先進事跡材料12-23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薦)07-06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集合11-30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通用12-28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集錦01-14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01-19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材料04-12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9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