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都不陌生吧,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
用心耕耘篤行致遠
xxX,鞏義市子美小學低年級備課組長,鞏義市骨干教師,教育教學先進教師,在教學的道路上秉承著“靜心教學,潛心育人”的教育理念,激勵自己、引領同伴、帶領學生,一起走在成長的道路上。
她身為小學低段骨干教師,經常借助網絡平臺,搜尋視頻課例、論文,反復閱讀課標、教材,不停地思考學生的學習基礎、困難點,努力挖掘每節課的教育價值,同步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為了鍛煉自己的教學機智、精準語言,會忙中偷閑聽取優秀教師的日常課,并在聽課中記錄、思考,揣摩每個環節的落腳點;為了突破研磨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會帶著開放的心態主動邀請優秀教師聽課、評課,在梳理、重建中解決問題;為了克服恐懼的心理,也會在空無一人的教室一次次地演練,確保自己對每個教學環節及意圖了然于心。
她身為備課組長,兩年的時間引領同教研組教師全力投入數學閱讀、數學游戲課堂教學研究之中,購買書籍,查找資源,制作課件,梳理實踐,及時發現問題,并吸納不同層次教師的想法,記錄心得,再次置身實踐之中。在這樣交流碰撞研討中,促使數學核心素養能夠潛移默化地走進教研組每位教師心中,并在課堂實施中有效落地生根,促進每個學生能在閱讀、游戲中發展思維品質。
身為任課教師的她,永遠抱著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是她心中的潛力股,她會及時肯定每一個孩子的些微進步,與他們交流談心,和他們一起制定目標。假期里協同家長,帶領暫時落后的孩子復習鞏固,查漏補缺,預習新知,增強信心,期待每個孩子都能在鼓勵、陪伴、引導中盡早開出屬于自己的絢麗花朵。
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謙虛好學,不斷進取,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
時光荏苒,一轉眼的功夫,她已經跨入教師這個職業23年了。自工作以來,她一直以自己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地履行著一個教師的神圣職責。
她始終堅持“沒有愛的教育不能稱之為教育”。愛是源泉,愛是力量,愛是智慧,所以她一直用自己溫暖的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過失,用欣賞的眼光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因為她的用心付出,去年她所帶班級中的一名學生在即將畢業離校的那天,在講臺上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含著眼淚說“再見了,馮媽媽,您永遠是我的馮媽媽”。
“讓每一片綠葉充分享受到陽光,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這一直是她的育人準則。古人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一個教師只有處處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表率,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她特別重視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和教育學生。課堂上,她發現有同學趴在桌子上,她會走到學生跟前,摸摸學生的頭,善意地提醒,并詢問學生的身體狀況;發現有學生退步了,她會立即了解原因,尋找對策;遇到班里調皮搗蛋、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她會用鼓勵和表揚代替隨意的批評與責備,用談心和交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腹有詩書氣自華。”學海無涯,教師的業務研究更是無止境的。為了給學生做榜樣,她在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佳績之余,還努力致力于新基礎教育實踐,多次參與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因為她堅信,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保持一顆鮮活的心。
她一直堅信:只要真情付出,以愛育人,花兒一定會綻放得燦爛無比!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2
“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黨和國家為科研工作者創造了優良的工作環境,最優的研究平臺,最好的奮斗時代,要用自己精湛的技術,回報黨和國家,為人民多作貢獻。”
——康紹忠在石羊河實驗站臨時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上的發言
1985年6月,23歲的康紹忠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那次支部大會上,康紹忠的入黨介紹人,也是他的研究生導師——熊運章叮囑他,要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信仰,愛國奉獻。
熊運章是一位1938年入黨的老黨員。“當年,老師在國統區求學時,冒著被國民黨反動派殺頭的危險,讀進步刊物,參加革命活動,秘密加入黨組織。他的經歷讓我對和平時期入黨,并且一生堅守初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那時的康紹忠正值碩士畢業,老師的幾句摯誠叮囑,讓他一刻不敢忘記。
現在,康紹忠又這樣叮囑自己的學生。他常說:“只有對黨和國家心懷感激,對農民心存感念,對土地心系感恩,對節水心有感悟,才能在農業科學道路上刻苦鉆研、奮發進取。”
石羊河流域是甘肅三大內陸河流域之一,也是我國西北內陸干旱區人口最密集、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的地區。這里的人們對缺水,有著難以言說的感知。
1995年,時任西北農業大學教授的康紹忠來到甘肅石羊河下游的青土湖一帶調研。一到當地,眼前的景象就給了康紹忠“當頭一擊”:土地龜裂、水干沙起,到處都在喊“渴”。在民勤東渠鄉大號三社,因為沒有水,很多人遠走他鄉,原來134口人的村子只剩下21口人。
細致考察后,康紹忠發現水資源配置不合理、上中游灌溉面積無序擴大、不科學的農業用水等原因,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結果導致下游用水緊張、難以為繼。
康紹忠深切感到,農業科學用水在這里太重要了。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一個想法在他心中越發堅定:必須為這里做些事,“確保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從零起步,康紹忠在這片土地上建起實驗站,帶領團隊系統揭示了流域內13種主要農作物和4種防風固沙植物的耗水規律,開發了流域尺度面向生態的水資源合理配置與調控技術。
為了獲取準確可靠的資料,康紹忠和團隊每天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夏天時常冒著高溫、頂著烈日觀測,汗水濕透了衣服,蚊蟲不停叮咬,根本無暇顧及。“渴了就喝幾口白開水,餓了就啃上幾口自帶的干糧”。
科技引導+務實苦干,終于在15年后的20xx年,青土湖碧波重現。湖水蕩漾、野鴨成群、水草豐美,康紹忠“還西北旱區一片綠洲”的夢想實現了! “得益于黨和國家對水資源的重視,經過多年系統治理,我們最終實現了糧食增產、農民增益、水資源節約、生態環境改善等多個目標。”康紹忠說。
在康紹忠這個“領頭雁”帶領下,石羊河試驗站臨時黨支部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在科技引導+務實苦干,終于在15年后的`20xx年,青土湖碧波重現。湖水蕩漾、野鴨成群、水草豐美,康紹忠“還西北旱區一片綠洲”的夢想實現了!
“得益于黨和國家對水資源的重視,經過多年系統治理,我們最終實現了糧食增產、農民增益、水資源節約、生態環境改善等多個目標。”康紹忠說。
在康紹忠這個“領頭雁”帶領下,石羊河試驗站臨時黨支部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在科研一線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現在,實驗站已培養35位教授、29位副教授,石羊河節水技術也走向全國,在甘肅、新疆、陜西、山西等地累計推廣示范2338.54萬畝,節水17.4億立方米,直接經濟效益21.27億元。
“農學專業面向‘三農’,實踐內容多,研究耗時長”。如今,作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康紹忠依然奔波在西北旱區一線,從石羊河到阿拉爾,再到黑河流域,都是他的主戰場。
康紹忠(1962.11.16- )農業水土工程科技專家。湖南省桃源縣人。1982年畢業于武漢水利電力學院,1990年獲西北農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xx年被英國Lancaster大學授予榮譽科學博士。現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長期帶領科研團隊從事旱區農業節水與水資源研究,發展了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水分傳輸理論與作物耗水計算方法,提出了旱區主要作物的需水指標與灌溉制度,創建了基于作物生命需水信息的節水調質高效灌溉理論與新技術,建立了生態脆弱區流域尺度水資源合理配置理論與應用模式。先后獲ICID國際農業節水技術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級一、二等獎8項;發表學術論文280余篇,SCI收錄90余篇,出版著作與教材10部,指導的2篇博士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曾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3
周美琴不僅自己堅持走專業化之路,她還注重師資團隊的培養。20xx年起,她每年都從華東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系引進本科學歷與碩士學歷的高材生。并提出培養“四型”教師的目標:即“專業精神上的奉獻型、專業知識上的復合型、專業能力上的綜合型、專業智慧上的創造型”,并通過專家引領、骨干帶教、結對交流、專題培訓、實踐鍛煉、教育考察等形式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專業化的高平臺,托舉一批批青年教師迅速地成長。
在教師的專業發展中,周美琴都是親力親為,教室中,她和教師們探討著哪個教學環節可以滲透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室中,她和康復治療師研究著學生的個別化訓練方案;教師公開課,都有她悉心指導的身影;下班后,常常見她帶領著教師研發、制作教學具;夜深人靜時,她的辦公室鍵盤聲嗒嗒,那是她正在修改老師的自編教材……功夫不負有心人,老師們的公開課、自制的.200多件“原創”教具得到了市里專家與同行的一致好評,多位老師走上了上海市青年教師教學評優課一等獎,“陶制字模”等多件教具獲得了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學具比賽大獎。老師們都歡迎她到自己教室聽課,因為她誠懇、專業、細致地幫助,總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更上一個臺階。
在課題研究中,周美琴始終堅守在第一線。她參與編寫了《康復》、《益智》、《溝通與交往》、《心理》、《生活》等11套校本教材,主持多個市級、區級重點課題及內涵發展項目,多項成果獲全國、上海大獎。她還多次代表上海參加國際、國內特殊教育研討,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舉措、辦學效果等得到國內外專家和同仁的高度肯定。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4
學生都喜歡叫他“小白”。
他就是余杭區高級中學英語教師白福慶。
白老師所帶班級班風樸素,成績出色,高考成績優異。至今已培養近10位學生進入清華、北大學習。但白福慶并不滿足于此。他一直想在自己的教學中尋找一種平衡,既讓學生在高考中出成績,又幫助他們更全面發展。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白老師不會因為學生的一些頑皮疏忽而責備求全,相反,能先聽學生講,再提出自己的建議。很多時候,白老師都會記得給學生們留著一面“涂鴉墻”。因為人總是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不剝脫他們成長機會,就要寬容面對他們的不足,微笑地引領他們,“欣賞”他們的“破壞力”。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白老師努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追求高效學習方法,合理安排時間;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發展,國際事務;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
在英語教學上,白老師努力做到語言知識和人文知識相結合,使學生即學到語言知識技能和學習策略,又浸潤文化,啟迪心智。
20xx年,白福慶老師被評為杭州市第九屆教壇新秀,之后陸續獲得區師德優秀教師、區優秀班主任等稱號;20xx年被評為區學科帶頭人。但這些榮譽在白老師的學生心中也許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白老師永遠可以成為學生心中的那個可以為他們指引方向的“小白”。
最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4
xx,xx年xx月生,xx年xx月畢業于xx學院化學系,初中化學教師,曾擔任兩年生化實驗室管理員,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是教師中的楷模。幾年多來,她懷著追求教學改革美好未來的一顆赤誠之心,在努力地學習著,默默地實踐著,不敢有半點懈怠。要想把改革工作做好,自身必須加強學習。在這幾年中,她上網查閱了大量有關課改的資料,學習杜郎口、洋思的先進理念,觀摩課改名校的課堂實錄,多次外出學習培訓,真正領會了課改的實質,從根本上轉變了觀念。
一、教學上不斷創新,取得豐碩成果
左老師擔任初中化學課程教學已有五年時間,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對所教學科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從不滿足于原有教學經驗,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由“啟發式教學方式”到“探究性教學方式”,由“學生被動接受”到“學生主動鉆研”,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善于誘導學生積極思維,以思促能,授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深受學生歡迎。同時狠抓落實,對每次考試成績顯著進步的同學大力表揚,對退步顯著的同學耐心幫助尋找原因,樹立信心,爭取趕上。x年至x年連續三年中考成績都名列前茅。
二、讓學生喜歡上化學教師
教師與所教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連帶關系。如果學生喜歡上某位教師,那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就會明顯提高。假如學生不喜歡某位教師,那么,學生就與那位教師不配合,教學效果就自然低下了。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左老師能夠認真備好每堂課,課后還不斷的進行充電工作。其次,她轉變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共同開展合作學習,因此,要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喜歡化學,它有很多獨特的魅力。學生剛學化學時,常常被化學實驗的各種現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左老師利用各種實驗讓學生喜歡化學,比如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學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緊密聯系。事實證明,學生對于聯系生活的知識最感興趣,比如怎樣進行滅火、胃酸的治療、水污染的防止、鐵制物的防銹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聚焦策略生成高效課堂的根本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
當前的教材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的發展,左老師善于打破了傳統的知識結構體現,很多以談話的方式出現,因為對每個話題的探索,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這樣的優點能便于拓展學生的思維,但對學生的思考化學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挑戰。這就需要
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有序思維能力進行必要的培養。左老師善于讓學生掌握對于一個化學問題思考從哪里入手,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學習中,無論是實驗現象的描述,還是化學的有關計算,以及化學實驗的操作步驟,都有一定的順序,學生在探究化學問題、討論問題的時候,也有一定的順序,通常是沿著從表到里、由遠到近的方式進行思考。比如,描述物質性質的時候,先描述物理性質,然后描述物質的化學性質,而進行化學計算的時候,總是先書寫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然后代量計算和化學實驗儀器的裝配,通常是從上到下、由左到右,合作探究學習,總是先假設,再設計探究方案,最后進行實驗驗證。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她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化學有序思維的培養,讓學生會學習。比如,某種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大,很難溶于水,收集這種氣體有哪些方法,請你畫出收集的裝置圖。學生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后,會很快解答出來的。如果學生僅靠死記硬背,這樣的問題是答不出的。
四、要想課堂變得高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做老師的課堂上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有自信心。在這樣課堂里,學生感到輕松、活躍、精力充沛。學生間彼此聆聽,彼此認同,彼此尊重,不僅能提高其學習效果,亦可修養其人格品質。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5
1993年,從師范學校畢業的鄭丹娜被分配到垂楊柳中心小學當老師,教美術和歷史。第二年,她成為班主任,教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程。
初為人師,鄭丹娜理解的“教育”很簡單,把學生盯緊了、看住了,把成績搞上去,拿到流動紅旗。面對四十幾個學生,鄭丹娜覺得“顧此失彼,每天能說一車話”。教室在一層,辦公室在三層,她連回辦公室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為了顯得有威嚴,二十歲出頭的鄭丹娜裝出不茍言笑的樣子,繃著臉,把學生“管得嚴嚴的”。學校要求靠右行走,鄭丹娜就告訴學生哪怕兩個人去上廁所也要站成縱列;學校要求保持紀律,鄭丹娜就每個課間到教室里監督。學生們怕她,甚至有小女孩猜測鄭丹娜有60歲,理由是“我爺爺就60歲,特別嚴肅,不愛笑”。
如今回憶起來,鄭丹娜覺得那時不懂教育也缺少方法。她曾經準備了一個剪報本,把從報紙上看到的管理和教學方法剪下來貼到本子上,并經常跑去聽老教師的.課,模仿和借鑒,努力讓課堂變得有趣。
1998年,鄭丹娜進入語文中心組,開始專門教語文。
一開始鄭丹娜講課只站在講桌前,局促、放不開。市里的老教師來她的班上聽課,直言不諱地指出:“情感性不夠,缺少感染力,讓人感覺游離在語文教學之外。”老教師告訴她,要想把學生吸引住,先要把自己吸引住。
鄭丹娜決定拿自己的兒子“練手”。那一年兒子不滿一歲,咿呀學語,鄭丹娜每天給他講故事,“關上門,家人也看不見。我就連蹦帶跳,手舞足蹈,特別夸張。”兒子被逗得咯咯笑。
慢慢地,鄭丹娜“放得開了”,感情更充沛,和學生的交流也在增加,上課不再藏在講桌背后,而是敢于站在學生中間,有了溝通和互動。
成為“小豆包們”的“自己人”,鄭丹娜花了幾年的時間。現在,課余時間,經常有一群學生圍著她聊天;小男孩有了“心里喜歡的人”,會偷偷說給她聽;小女孩因為自己個子矮發愁,也會找到她傾訴……
鄭丹娜說,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個南風和北風的故事:南風和北風比誰更有力量。有人穿大衣走過,北風施展威力,冷風勁吹,那個人把大衣越裹越緊;南風上陣,送來輕微的暖風,那個人最終敞開了胸懷,脫掉了大衣。
她希望,成為像南風一樣的老師。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6
郭曉芳,女,湖南邵陽人,“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網絡大課堂首席主講名師兼總班主任、長沙市卓越教師、芙蓉區首席名師。長沙市魅力教師、長沙市芙蓉區育英學校美術教師、區首席名師。“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總班主任、總制片人。
擔任湖南省中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省直書畫家協會理事、長沙市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家義務教育課程美術教材編委、全國優課活動教育部評審專家、省級書法教材評審專家 。20xx年7月,郭曉芳入選6月“湖南好人”榜單。20xx年8月入圍“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 20xx年10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名單。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7
戴著眼鏡的安文軍總是帶著笑容,可說起話來語調鏗鏘,他對記者說:“我讀書時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他給我這個山里娃教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愛、品格和勇氣。”
安文軍決心要像自己的老師那樣當一名好老師。1993年,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安文軍,畢業后毅然回到了家鄉。
那年8月,祁豐學校成了安文軍教育生涯的第一個“根據地”。祁連山下,幾排低矮的土坯瓦房在寒風中佇立,教室里光線昏暗,火光微弱的煤爐旁坐著幾名搓著手、哈著氣的學生……安文軍永遠記得第一次來到祁豐學校的情景。
“夏天,火一樣的太陽從千瘡百孔的`窗戶射進來,射在講臺那片區域。冬天,凜冽的寒風吹得人如坐冰窖。”安文軍說,即使條件再艱苦,只要看著眼神里充滿純真和渴望的牧區孩子,他便舍不得離開。
班里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這更讓安文軍很心酸,他暗下決心:“認認真真地上好每堂課,把山里娃教好,才是真本事。”
1996年,他所執教的第一屆高中畢業班會考平均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
20xx年,輾轉兩所鄉村學校的安文軍來到了明花學校。
鄉村學校時常斷電。到了晚上,安文軍有時只能點蠟燭備課、改作業。鄉村學校缺教師,他一個人包攬了多門課程;一邊照顧生病臥床的母親,一邊教學……即便再辛苦,安文軍也總是笑盈盈地面對。
那段時間,每個學生家長都認識了安文軍──這個瘦弱的老師在假期去遍了每個學生的家中,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安文軍記得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如果有學生不來上課,他比家長還著急。鄉親們也從安文軍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簡明科學的書籍分類,精準定位的擺放位置,整齊劃一的標簽高度,在明花鄉的牧童之家里,這里的每一個細節都嚴謹準確到讓人驚嘆。小小的牧童之家,在管理員黃艷寧的精心打理下,井井有條、充滿生機。今年19歲的黃艷寧,出生于肅南縣明花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她因早產導致腦功能發育不全,并引起肢體殘疾。
因為不便去學校,從黃艷寧上小學開始,安文軍帶領的明花學校送教團隊每周都會準時來到黃艷寧家送教上門。下課了,黃艷寧會著急地詢問下次送教的時間,等著安老師下次來上課。
20xx年,經過安文軍的積極協調及當地政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黃艷寧被聘請為牧童之家的圖書管理員,她每天都會準時去書屋學習、管理圖書。每天黃艷寧都會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吸收知識帶給她的營養和快樂。
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把關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安文軍對黃艷寧如此,對其他學生亦然。安文軍主動擔負起周末照護十幾個住校生的飲食起居。孩子們生病了,他就第一時間帶去看病就醫;孩子們缺乏文具和生活用品,他主動幫他們去買;寒暑假放假那天,看著孩子們坐上回家的班車,安文軍才能放心……居。孩子們生病了,他就第一時間帶去看病就醫;孩子們缺乏文具和生活用品,他主動幫他們去買;寒暑假放假那天,看著孩子們坐上回家的班車,安文軍才能放心……安文軍非常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他將教學生活中的點滴都記錄到小本子上,閑暇時與同事討論,撰寫教學隨筆,進行自我反思。他訂購教育教學書籍,潛心學習,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在培訓中得到專家、名師的指點,助推自己的專業發展。
安文軍語言幽默風趣,講課猶如講故事,學生總能被輕松代入課文無法“自拔”,在輕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學得又快又好,效率極高。現已在明花鄉政府工作的學生郭冬芝回憶說:“聽安老師講課是享受,做安老師布置的作業是樂趣,跟安老師聊天更是一種快樂。”
從教30年,安文軍所教學生超過3000人。他們奔赴各行各業,遍布天南地北。“教書育人,就是我最幸福的事。事實證明,知識能改變命運。我的學生做到了,我也做到了。”從青春年少到中年滄桑,回望從教的30年,安文軍感慨萬千。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8
郭曉芳出生于1979年12月,是長沙市芙蓉區育英學校教師,也是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總班主任。曾獲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在“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上,郭曉芳講授新時代“云端”思政課,從人物主題、內容形式、傳播渠道多維度創新,將思政教育“養分”融入學生喜愛的時、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個大課專題、600余個配套課程。她的'創新課堂覆蓋全省2.8萬余所學校并輻射全國,單節課學習人次突破3000萬,單個平臺學習人次突破1億,形成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我是接班人”網絡思政品牌。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9
xx,男、年12月出生,老師。中國共產黨黨員,75年2月開始工作。長期的生活磨練和工作中的歷練,不僅使他養成自強不息、勇挑重擔,正視現實,戰勝挫折的精神,而且也使他學會了做人,擁有一顆真誠而善良的心。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六年來,始終以“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為人生信條,從每件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用心做事業,用愛做教育,譜寫了一曲曲奉獻之歌,受到領導、同行、學生及家長一致好評。現將主要事跡匯總如下:
一、思想上力爭上游,要求進步。
周老師常說:為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以責為重,以生為本;做學生人生的導師、生活的向導、技能的教練、學習的楷模、心靈的摯友。
二、熱衷教育事業,默默奉獻。
教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教師肩負著為社會進步培養人才的光輝使命。75年2月,正值青春韶華之年,響應村里的號召他步入教育之門,在趙沖小學為孩子們搭起追尋夢的舞臺,青絲變白發,不悔的.是無私的奉獻。教育是有溫度的,只有源頭活水,才能長青不老。86年秋季,已而立之年的周老師踏上了他的朝圣之旅,考入肥西師范民師班,進行脫產學習。年8月學成歸來任趙沖小學教導主任,積極配合校長探索管理方法,蓄睿智之氣,育高德之人,固立校之本。他身先士卒,主動擔任兩個年級數學,在周老師的榜樣示范,學校的教學成績一直位居全鎮前三甲(當時煙墩有學校18所)。多年的勞累,身體嚴重透支,年右耳幾乎聽不見需佩戴助聽器,x年4月患胃癌住院治療,進行胃切除手術,20xx年暑期又住了兩次院。住院期間,周老師總是和他愛人說:想念孩子!并且在年秋季病情剛一穩定就返回工作崗位,承擔當時在包河區煙墩鎮小學統考倒數第一的班級數學教學,他對同學們一視同仁,微笑傳遞知識。細心、耐心、充滿愛心,精心為這些折斷羽毛的天使縫補翅膀、枯萎枝葉的花朵澆灌,寒暑交替年全鎮小學統考中他所受的班級榮獲第二名的佳績。孩子們笑了,周老師卻與年暑期又住院治療多日。
丹心育桃李,綠葉村紅花是周老師的從教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桃李的真誠贊譽;菁菁校園就是他的家是同事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愛生如子是家長們真切評價!
三、在生活中樂觀向上,潤物細無聲。
生活中的周老師樂觀向上,以豁達的胸懷迎接每一天。他從不把自己當做一名病人,每天早晨總是第一個跨進校園,打掃衛生。在學生的心中,他常常是一副笑臉友善和藹,他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感化學生,真心實意的愛學生,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是他們成長所需的沃土。他深深的知道:教師的愛似春風,能驅散孩子心頭的陰影;似良藥,能康復那些畸形變態的心靈;似火種,能燃亮失望者對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輕輕灑在學生那嫩嫩的綠色的心田。只有用心從教,傾聽學生的心聲,關愛弱勢群體,每個人的內心才會真正的和諧,只有人的內心和諧,社會才能真正和諧。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0
翻開楊凌示范區推廣基地分布圖,不難發現,從三秦大地到西部邊陲,從戈壁沙漠到青藏高原,處處彰顯著楊凌的農業科技含量和示范推廣的成果。在黃淮麥區,江蘇徐州、河南長葛等地種植的“楊凌小麥”穗大粒飽、連年豐收;在陜北高原,“楊凌玉米”個頭碩大、種植廣泛……
去年秋收時節,榆林市定邊縣堆子梁鎮營盤梁村的玉米喜獲豐收,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自從種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薛吉全教授團隊培育的‘陜單609’‘陜單650’‘陜單636’玉米新品種逐年增產,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提及這幾年的收成,玉米種植大戶高海寬喜不自勝。
種植面積從20畝到630畝,畝均種植密度由4000株增加至5500株,每畝產量也從700公斤提高至1000余公斤,年純收入40萬元,高海寬不僅自己嘗到了良種的.甜頭,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近20萬畝。
成果轉化推廣是農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舉措。楊凌示范區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優勢、育種技術、示范推廣等優勢,充分發揮國家(楊凌)農業技術轉移中心和國家(楊凌)旱區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作用,把楊凌農業科技成果送到了千家萬戶。
“楊凌示范區持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體系融合,在推進區校融合、一體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域協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征兵說。
不僅如此,楊凌還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旱區農業發展等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做大做強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文章,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經驗、新模式,尤其是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難問題,探索形成了大學試驗站、產業鏈、農科培訓等“六種推廣模式”,打通了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
25年來,楊凌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700項,并在全國18個省(區、市)建成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350個,年示范推廣面積1億畝,推廣效益達到235億元。同時,圍繞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充分發揮楊凌農科教優勢,探索形成了“建設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做給農民看,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教會農民干,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帶著農民干”的科技扶貧工作模式,數以億計的農民從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楊凌農高會已成功舉辦28屆,躋身全國5A級農業綜合展會序列并獲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農業展會品牌,為我國西部地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搭建了重要平臺。
“楊凌示范區探索形成了多種示范推廣路徑,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轉化示范,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旱區特色農業脫貧攻堅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立會說。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1
鄭丹娜一直沒有離開所熱愛的班主任崗位,在工作中創造了充滿愛心與智慧的“悄悄話”、“心情晴雨表”等富有個性、獨特的班級管理方法。鄭丹娜剛參加工作時,把教育看得比較簡單,總覺得只要肯下功夫,對學生“盯緊了、看住了”,不愁班級學生成績和常規考核上不去。她后來發現,要想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過一番思索、實踐,在她教的班里,每個孩子都有了一個用來寫“悄悄話”的本子。她開始嘗試與孩子們互寫“悄悄話”,以了解孩子心靈秘密。從20xx年開始,她堅持每晚主動給一位學生家長打電話,一個月保證跟每位家長和孩子電話溝通一次。鄭丹娜以她認真負責的`職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執著的理想信念、獨特的教育理念,增進了教育、教師與廣大民眾間的理解與溝通,促進了尊師重教良好社會氛圍的形成。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2
懷揣陽光,用心陪伴
xxX,中共黨員,從教以來,時刻以一名優秀教師、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扎實工作,使她成為“四有”好老師。
每年,她主動參與學校的慈善捐款活動,積極參加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務,清掃積雪,去受災教師家里、康店一中等災區清掃淤泥,頂著寒風、冒著酷暑,她滿手泥漿、滿頭大汗、滿身泥巴,不怕苦,繼續干,直到全部清理完才肯離開。每一個善良的人,奉獻自己的愛心于行動,她的.一言一行無形之中也在影響著她的學生。有一次數學課上,她正在講課,突然聽到一個學生吐了。衣服上、地上到處都是噴出來的食物,她趕緊掏出衛生紙把孩子的嘴上、鼻子上、手上、衣服上擦干凈。孩子們看到后,也紛紛幫忙他擦桌子上的污漬,還有一個平時很頑皮的孩子去拿來了拖把。后來,孩子的媽媽在班級群里表示感謝:“閆老師是一位有愛心的老師,培養了一群有愛心的孩子!謝謝!”
一位同學手流血了,校醫說需要去醫院。孩子疼的直哭,她一邊安慰著孩子,一邊給家長打電話說明情況,同時第一時間帶著孩子趕去醫院,醫生說,必須馬上縫針,可是他的媽媽說:“路上堵車太嚴重,最少還得半個小時才能趕過去,閆老師,懇請您先帶孩子縫針”。她頂著壓力簽了字,縫針會不會落下傷口、用哪種線更好、會不會落家長埋怨,她無暇思考,跑前跑后去找醫生,一直握著孩子的手,陪伴孩子縫合傷口,又自掏腰包取了藥,正在作皮試準備打破傷風時,家長才匆匆趕來。這件事情以后,孩子的學習態度更加端正了,家長的心與老師貼的更近了,更加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了。她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情,用心地帶著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快樂前行,家長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愛,意味著奉獻,她愛著學生,愛她的事業,不忘初心,努力前行,越而勝己,一定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3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沒有驚人的業績,只有平凡的瑣事;沒有顯赫的榮耀,只有默默地奉獻。20xx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扎根西營中學,無怨無悔地為家鄉的教育教學事業默默奉獻。
自走上教育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個好老師!信奉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名言,并把周總理的“像春蠶一樣把最后一口絲吐出來獻給人民”這名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忠誠教育,敬業愛崗;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關愛學生,無私奉獻”是我一貫的教學作風。憑著對事業執著的追求、頑強的毅力、強力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西營中學三尺講臺上默默地耕耘了已有7個春秋,做到了“為教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在我已經走過的7個教學春秋里,時時刻刻謹記扎根農村、奉獻青春、灑向教育無限的愛。
無怨無悔,愛崗敬業
20xx年我分配到了西營中學,面對學校教師隊伍的薄弱、學校領導的.期待、學生對求知的渴望,我傾心農村教育的信念很快堅定下來。在教學中,我認真備課,細心講課,做好反思小結、階段總結,經常與同教研組的老師探討教法學法、交流體會、研討經驗,認真備好教案,力求上好每一節課。課余時間經常電話與家長溝通交流,及時地向學生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等,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
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和學生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入到班集體中,用高度的責任心去管理學生,用愛心去關心鼓勵學生,用生機勃勃的創新之心引領學生,拿十足的耐心轉化差生。我們農村學生閱讀量小,學生閱讀能力較差。針對這一現象,我倡導學生摒棄死學書本的學習模式,用欣賞的眼光,對待范文中優美的語言、句子和詞語,品味作者思想情感,感受范文中作品內在的美。為了開拓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彌補學生課外閱讀量不足,多次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講故事”、“名著精彩段落品評”等活動,讓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價值和語言文字的魅力。作文教學是農村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問題。為此,采取了仿寫句子,描寫外貌、心理、動物、景物片段,為課文補充結尾、為課文補充新的論據等手段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從而增強了同學們的創新意識。白天緊張上課,晚上忙于備課、批改,工作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做到了認真備課,盡可能用生動、風趣的語言講課;細心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給學生訂正。在歷次學期期末質量檢測中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平均成績均名列同年級的前列。
奉獻青春,大愛無疆
擔任班主任工作就要克服“家長式”作風,善于營造寬松和諧的班級環境。在班級工作中,無論是制訂班級規章制度,還是工作實踐,我都充分地發揚民主,提高班干部管理的積極性。每到新學期開始,就要求每個學生就本學期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發表自已的看法,敢于獻計、獻策,并要求每位班干部根據同學的意見和自己工作需求,擬定班級規章制度,這種做法既充分征求全體同學意見,讓每個學生都增強了班級主人翁意識,又能充分調動班干部積極性,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工作過程是實施自己“政見”的過程。所以,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的班主任工作既輕松而又見成效。多年來,我所在的班級各項工作都能順利完成,班級師生關系和諧。
在教育教學中,我始終嚴格要求自已,做學生的表率。“人非圣人,孰能無過”。但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卻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過錯,怕在學生面前失面子。一次,我在講解課文時,把“談笑風生"的”生"字寫成聲音的“聲”。一個學生立即站起來,指出了錯誤。全班學生鴉雀無聲,都注視著我,看我怎樣“收場”。我立即很認真地說,謝謝這位同學。老師這個字寫錯了,應該改正。隨即我又對學生說,由于老師的疏忽,出現了錯誤,實在抱歉。希望全體同學和老師一起改正這個毛病,好嗎?全班立即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我在教學上取得的成績除了愛崗敬業外,還跟平時關心愛護學生分不開的。 我關愛過無數學生,當班主任愛生如子,對待其他班級的學生,照樣如此。我班學生魯爾斐,曾經一段時期,產生了嚴重的厭學心理,學習成績急速下降,甚至上課和老師發生矛盾,當我得知情況后,并沒有去批評他,而是及時和家長聯系了解情況,并耐心的開導他,經過兩周的時間,他的思想好轉起來,開始有了學習的積極性,期末考試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認為愛的情感是打開學生心靈窗戶的鑰匙,只有真心實意的熱愛學生,才能架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信賴的橋梁,產生較好的教育效果。
扎根農村,愛校如家
在我的心中,教師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應當成為學生甚至全社會的楷模和表率。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因為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所以我常常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學生。
我常常教育學生,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尋找機會經常做,一輩子做。要學習雷鋒、孔繁森,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也常常對學生說:“活著就要做一個對社會和人類有用的人。正如張海迪所說——即使是顆流星,也要為人類放出光和熱。”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由于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不懈的追求,并多次被學校評為 “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現在我依然擔任著九年級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教育事業是我的摯愛,也是我的終生追求,做一名普通的農村中學教師是我無悔的選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在以后的工作時間中,一如既往地在教壇上勤奮耕耘,三尺講壇永遠是我心中一方最神圣的熱土。我原意有顆不衰老的童心,與孩子們永遠在一起,把知識化為乳汁,將愛心化作春雨,涓涓不息地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在教書育人崗位上,勤奮工作,不斷進取,努力實現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4
時間飛逝,日月如梭,周老師在教育生涯已快走過三十六個春秋,多年的教育生活,讓他付出了許多,甚至健康。同時他也真正體會到了勤勞者的艱辛與快樂,他愛偉大的教育事業,更愛可愛的學生。他常說:“我選擇了教育,一生無悔!”面對新形勢人們把教師稱為“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把教師喻為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具備服務精神,奉獻精神,敬業精神,以及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精神。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行為規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身教。以自己獨特的魅力贏得了大家的尊敬、信任。
一、愛崗敬業。
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小學教師,可是她將這一工作看成自己的生命。她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準繩,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她的一絲不茍、勤勤懇懇的作風受到了學校廣大教師的贊譽。因為是農村小學,并且大部分同學還是留守兒童,平常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夠,在言行舉止,良好習慣方面有很多弊端,所以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是她做的第一步工作,她充分利用班會課、品德課,有針對性在開展多形式、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有的學生學習怕苦怕累,無上進心,不想讀書,我針對這一現象,認真地組織學生開展“新學年新打算”、“我為班級做貢獻”、“跟奶奶比童年”等主題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并用“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學生,規范學生言行,提高全班學生的思想素質,促進了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二、刻苦鉆研,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一)在班級中開展“自己與自己比”,提高競爭意識。在班級管理中,為了使班中每一個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她在班中開展“自己與自己比”的教育活動。在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生基礎,智力狀況,身體素質,性格愛好的基礎上,確定每一個學生的奮斗目標,同時,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客觀地、全面地回想自己過去,充分認識自我,然后在思想、學習、紀律、文體勞動、愛好特長等方面確定今后的奮斗目標,并堅持每月小結一次。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奮斗目標,對學生來講是切合實際,可以接受的。雖然是自己與自己比,但實際上也存在同學之間的相互競爭,這種競爭就是比誰的進步大。這樣的競爭是人人都可以爭取的,因而,學生誰也沒有太重的.心理負擔,只要努力,就有進步,就能實現目標。這樣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感,經常在他們心中蕩漾,班中開展自己與自己比活動,使后進生不再消極、氣餒,信心十足地面對每一天,優生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二)狠抓學生的轉化工作,(1)她認為任何學生都有閃光點,差生也不例外,只要細心留意,就不難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平常她善于抓住學生學習、勞動、班級活動中閃現的亮點,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求知欲。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給予他們表揚、肯定、鼓勵,并不斷強化。后進生畢竟因其后進,在學習上與其他同學落下一段距離。為了使這個距離縮短,她還經常幫他們另開小灶,進行個別輔導,來幫助他們。先跟他們談話,要他們明白老師、家長都希望他們學習進步,都想幫助他們,而只要他們自己加倍努力,老師和家長都相信他們同樣會成為好學生。另外在課堂上,對于一些預知的疑難問題,師生共議解決后,還特別叫他們起來復述,進行難點突破、鞏固。而課堂上沒解決的,課余再補,利用放學后的十幾二十分鐘時間,他們進行個別補習。由于長期如此,有些學生樂意配合老師的行動,他們學習也在慢慢地進步。(2)讓學生教育學生。教育孩子必須走進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心理,決不從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有些事情在大人看來是錯誤的,但在孩子眼里卻是真實和正確的。大人教育孩子時,總喜歡擺大道理,大談自己的想法和體會,沒有觸動孩子的心理,讓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有效。耐心地擺出一些道理和事實教育了他們一番。
三、愛心育德,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這3年來,她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她的班主任工作具有藝術性,許多看似棘手的工作,到她手上,常能一一化解。在平時的工作中,她主動的關心學生,尤其對于班級里的后進生,貧困生,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關懷備至,尤其注重關愛那些有問題的孩子,用愛去感化他們的心靈,用心去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她所取得的點滴成績,源自于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也是領導、老師、親人、朋友像一塊磚石鋪砌成一級又一級的臺階,讓她接近太陽的光芒;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教師應該做的。
總之,她認為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她會在今后的教育崗位上不懈的努力,盡愛崗敬業之職分,用愛心普寫教育章程,讓青春永遠照亮學生的光明路!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5
“孩子的行為只是他們內心需要的冰山一角,老師要善于發現孩子行為背后的渴望、期望和感受。”在鄭丹娜看來,老師只有“變小孩子,知其心;理解寬容,順其性”,才會想方設法創造條件接納每一個孩子。“對于那些活潑外向的孩子,老師要對他的行為稍微壓一壓,讓他知道心中有秩序;對于那些內斂含蓄的孩子,老師要尋找機會對他抬一抬,放大他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學會表達。”多年來,鄭丹娜在工作中總結出“全接納、慢引導”的教育理念。
“我小時候就是一個淘氣的孩子,曾氣得父母掉眼淚,但我長大后很孝順。”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鄭丹娜說,孩子今天的錯誤不代表永遠的錯誤,現在表現不好,不代表他們永遠不能好。“聰明漂亮學習優秀的孩子誰都喜歡,但是,當你面對拖著鼻涕、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時,更要給予他們愛,這是教師應該有的情懷。老師要善于發現‘野草’的價值,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但接納不意味著縱容,“老師要接納的是孩子的感受,不是孩子的行為。”在鄭丹娜看來,只有當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了的時候,他自己就會調整自己行為中的不當之處,改正自己的錯誤。
“教育是農業,成長需要緩慢過程,老師們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提起慢引導,鄭丹娜說對孩子的成長不要心急,允許他們犯錯誤,要等待孩子的.頓悟。要把感情的接納,變成有價值的引導,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作為一名教育者,不僅要給予學生陽光,更重要的是在‘全接納、慢引導’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發現陽光的眼睛和心態,讓孩子在接納的環境里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行為習慣。”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相關文章: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1-14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5篇01-08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06-26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03-30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學習心得09-23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材料02-08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感人事跡心得06-20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心得體會12-27
學習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先進事跡心得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