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名人優秀事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吧,事跡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么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世界史名人優秀事跡,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史名人優秀事跡1
達·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城附近的芬奇鎮,父親是當地的公證人,母親是個普普通通的農婦,但很早就去世了。失去母愛的達·芬奇從小就很聰明,長得也很英俊,非常惹人喜愛。
上小學時,達·芬奇各門功課的成績都很優異,算術課上他提出的一些問題,經常使老師都感到棘手。他的小腦袋瓜里似乎總是藏著無盡無休的奇思妙想,有時是一些非常刁鉆古怪的,一時一刻也不會停下來。
課余時間,達·芬奇的愛好就是繪畫。他在木板上、地面上、墻壁上居然無師自通地畫出了栩栩如生的蛇、蝙蝠、蝴蝶、蚱蜢……他喜歡大自然的景色,有時,他獨自一人坐在草叢中,用心地觀看五彩繽紛的花草樹木,饒有興趣地描繪著那些花瓣和樹葉的形狀。
他喜歡鉆山洞,進去探索里邊的秘密。他每次從山洞走出來時,身上都弄得臟乎乎的,總要捉幾個小動物出來,帶回家里仔細地觀看,并且按照小動物的樣子進行描繪。開始畫得有些“四不像”,但是時間久了,他畫的那些東西漸漸有了畫意。鄰居們見他畫什么像什么,都親切地稱他為“小畫家”。
有一天,鄰近村上一位農民來到鎮上,把一塊木板交給了達·芬奇的父親,說:“請你家的小畫家在上面畫些東西。”父親當即答應了,但卻沒有告訴兒子,因為父親不喜歡兒子畫畫,于是木板也被父親藏了起來。過了一些天,達·芬奇發現了被父親藏起的那塊木板,就將它刨平,用鋸鋸成一個盾牌。盾牌做成之后,他看到上面什么也沒有,不大好看,便想在上面畫點畫。畫什么呢?達·芬奇想來想去,就將自己最熟悉的小動物畫了上去。畫成后,他拿去給父親看。父親看到上面畫的有蛇、蝙蝠、蝴蝶、蚱蜢,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來的小東西。不僅數量多,而且結構合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父親因此也就默認了兒子學習畫畫這件事情。
時間久了,達·芬奇對繪畫的迷戀程度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喜歡“小畫家”這個綽號了。
世界史名人優秀事跡2
列寧八歲那年,有一次母親帶著他到阿尼亞姑媽家中做客。活潑好動的小列寧一不留神,把姑娘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誰也沒有看見。
后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
而小列寧因為在生人家里害怕,怕說出實話會會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媽的責備,所以他也跟著大家大聲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親看他的表情,已經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里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于是,小列寧的媽媽就想:應該怎能樣對待孩子撒謊這件事呢?當然,最省事的辦法就是直接揭穿這件事,并且處罰他。但是列寧的媽媽沒有這么做。她認為,重要的是教育兒子犯錯誤后要勇于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而不是責備他。
于是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在三個月內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各種各樣的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的良心深處萌發出對自己行為的羞愧感。
從那以后,列寧的媽媽明顯地感覺到,兒子不如以前活潑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著他。有一天,在小列寧臨睡前,媽媽又像往常一樣,一邊撫摩著他的頭,一邊給他講故事。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阿尼亞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干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說:“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向她承認錯誤,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
于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
幾天后,小列寧收到了阿尼亞姑媽寄來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諒小列寧,還稱贊小列寧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小列寧得到原諒后,十分高興,又像以前一樣過著快樂的日子。他還悄悄地對媽媽說:“做誠實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譴責。”媽媽看著兒子會心的笑了。
世界史名人優秀事跡3
1812年,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出生在英國樸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區,他的父親是一個嗜酒好賭的家伙,經常把能跳會唱的查爾斯帶到酒館里表演節目,以獲得幾個賞錢,這讓查爾斯從小就領略到了領賞時那種沒有尊嚴的感覺。他非常討厭這種感覺。
8歲的時候,查爾斯上學了,可是才讀到三年級,父親就因為債務問題而鋃鐺入獄,查爾斯無奈淪為了一家鞋油作坊的學徒。他每天工作10個小時,把手腳練得異常嫻熟,老板就讓他坐在門口表演以招攬生意,查爾斯在沮喪之余,想的最多的并不是逃回家,而是一定要努力學習知識,否則自己的命運可能就會這樣一直延續下去。
查爾斯想辦法交了很多同齡朋友,并向他們討要一些用過的舊書,有語文,有數學,也有科學,查爾斯每天都如饑似渴地自學著,沒有人教他生字,他就向別人請教,沒人給他布置作業,他就自己給自己設置練習題、作文題……時間一天天過去,查爾斯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寫作文,還養成了每天寫一篇小短文的習慣。
好運似乎也愿意偶爾眷顧一下肯努力的人!幾年后,查爾斯的父親出獄了,還從一個遠房的親戚那里繼承到了一筆比較可觀的遺產,家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父親似乎也愿意改過自新,把查爾斯送回了學校。老師給他做了測試,發現13歲的查爾斯居然已經達到直接進威靈頓學院讀書的水平了!
進入威靈頓學院后,只用了兩年時間,查爾斯就以優異的成績從威靈頓學院畢業,而這時候,他的父親卻因為投資做生意虧光了家產,才15歲的查爾斯只能外出工作,進入報館成了一名最年幼的記者。當時的英國正值社會轉型期,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大批小資產者淪為貧困者,可報社的老板卻讓查爾斯每天都對資本主義歌功頌德,查爾斯非常同情那些忍凍挨餓的勞動人民,他經常利用工作之便去采訪和探望他們,還為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的散文。
10年后,25歲的查爾斯把這些散文集中在一起,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博茲札記》。同年,他還出版了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用精彩的文筆對法官、律師、法庭、議會等上流階層作了深刻而無情的嘲諷。這兩本書大受歡迎,查爾斯一下子成為了讓上流社會聞之色變的現實主義大作家!報社老板非常生氣,告訴他說如果肯用自己的文筆多歌頌資本主義,就給他很好的薪酬,否則就解雇他,查爾斯一聽這話,索性辭職過起了自由創作的生活。
此后,查爾斯一直生活在貧困之中,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寫一點舞臺劇賣給劇院,大多數時候,他都把精力用在為窮苦百姓說話的現實主義小說創作上,并先后完成了《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貝》、《荒涼山莊》、《艱難時世》、《雙城記》等數十部經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無一不是在嘲諷上流社會的同時,號召窮苦百姓奮起反抗,而且筆墨簡練完美,對人生哲理和社會現象富有創造性的探索。
1870年,58歲的查爾斯因為患病而在自己簡陋住所里離開人世,直到死前的最后一刻,他的手里依舊握著鋼筆,桌子上是他那尚未完成的諷刺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查爾斯的人生境遇是凄苦的,他的精神卻是飽滿和無悔的,正如他的遺世名言所說:“一片用奮斗換來的面包,比一桌別人打賞給你的酒席要好吃得多。”
沒錯,這是一片面包的精神,更是查爾斯這個偉大作家的脊梁。也正因此,查爾斯的作品在此后數百年里都在全球被奉為經典,他本人甚至被后人們稱為“召喚人們回到歡笑和仁愛中來的明燈”,就連馬克思也敬稱他為“英國最杰出的小說家”!
世界史名人優秀事跡4
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十七歲的曾國藩進京會試卻名落孫山,只得怏怏返鄉。途經金陵時,他在書店無意間發現了一套夢寐以求的《明史》。一問書價,他又喜又憂。喜的是,袋里的銀子正好和書價相等;憂的是,買了《明史》便無錢回家。
他雙手緊攥著兜里的銀子,徘徊良久,最后還是咬咬牙把書買下了。他一邊小心地把書一冊一冊地放進擔子,一邊悄悄地問書店的伙計:“小兄弟,這里可有當鋪?”伙計用手往斜對面一指:“那不是?”曾國藩立即挑起擔子,徑直向當鋪走去。當掉長衫后,他便去碼頭搭船返湘。讓他驚訝不已的是,船錢與當長衫的錢正相吻合。
船行了三天三夜,他讀了三天的《明史》,睡了三夜的好覺,中途只吃了船家的幾個火燒。當饑寒交迫、狼狽不堪的曾國藩挑著擔子走進家門時,家人都以為他遭劫了呢。
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國藩當上了翰林院檢討,為大清編纂國史。盡管此時他已官至七品,有俸祿銀餉,但是除去借支及日用開銷已所剩無幾,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一天,道光帝突然造訪翰林院,眾大臣便立即跪倒一地。道光帝翻了翻眼前的日課,隨口一問:“曾國藩,有什么新作啊?”
曾國藩馬上跪上前來,大聲說:“微臣曾國藩給皇上請安。”
道光帝細細打量跪著的曾國藩,只見他身穿一件補了兩大塊補丁的舊官服,外相極其寒酸。道光帝腦中突然浮現出乾隆年間,為博得節儉的美名而刻意長年穿舊官服的浙江巡撫的影子,心中十分不悅,便問:“曾國藩哪,你身為翰林七品檢討,不僅要學儀天下,還要威儀天下。你穿得這么破破爛爛,成何體統啊?”
曾國藩嚇出一身冷汗,謹小慎微地回答:“皇上恕罪。微臣以為,翰林院檢討應以治學為第一要務。如果拋棄學問只靠儀表服飾來裝點門面,微臣就有負皇恩了。更何況微臣也不愿舉債而刻意裝扮自己。”
買件衣服就要舉債,道光帝十分不解,便問:“曾國藩,朕來問你,你現在身為檢討,一年的薪俸除掉日常開銷難道就買不起一件新官服嗎?”
曾國藩略一思忖,平靜地回答:“蒙皇恩授檢討后,微臣當日從國庫領取全年俸祿三十三兩皇銀。微臣還會館食宿銀七十貫,用庶吉士服改裁七品官服費銀三十貫,做補服褲靴費銀一兩三貫。余下的銀子除了交給會館,又為祖上祠堂捐香火銀二兩,孝敬高堂祖父母六兩,孝敬父母四兩……請皇上明察。”
一席話,倒把道光帝逗樂了。他笑呵呵地說:“曾國藩哪,這件事就過去了啊。”
這件事是過去了,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一天,翰林院學士趙楫因老父來京看望,便發帖宴請翰林院官員。接到請柬的曾國藩左右為難:不去吧?趙楫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有礙顏面;去吧?身上僅存一百七十枚銅板,度日艱難不說,也沒有誰拿銅板去赴宴的。他思來想去,最后還是沒去。
第二天一早,曾國藩就受命謄一份“皇考”。而每次交與趙楫審查時,趙都會在上面批兩字:“重謄。”一份五千字的“皇考”,曾國藩整整謄了一天才交卷,真是苦不堪言啊。
一月未到,曾國藩又收到詹事府金正畢的請帖。他知道,趙揖的宴席既然沒參加,金大人宴請也就不能參加。厚此薄彼,是官員之間相處的大忌。此外,他又擔心以后會收到類似請帖,于是提筆寫了個告示:“曾國藩出身貧寒,箱內無銀,七品小官,俸祿有限。即日始,凡京官應酬之事,概不參加。見諒。”然后,他就把這告示貼到會館的柱子上。
沒過多久,曾國藩就因“辦事糊涂,辦差敷衍”遭到御史參奏,被道光革去翰林院檢討實缺。也就是說,他既沒實際差事,又沒俸祿。不僅如此,同事、朋友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這讓曾國藩備受打擊。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曾國藩用毛邊紙裝訂了幾個本子,自命名為《過隙影》,決定“每日一念一事,皆寫之于冊,以便觸目克治”。在無缺分、無俸祿、無同鄉、無朋友期間,激勵自己不斷進取,一路前行。
【世界史名人優秀事跡】相關文章:
古今中外名人優秀事跡12-21
名人故事主要事跡12-21
勵志名人個人事跡素材12-01
中國名人事跡范文11-25
高考中外名人事跡素材12-23
最新關于名人成功的事跡范文01-05
摘抄名人事跡材料范文12-06
有關名人事跡材料12-06
最近的名人事跡材料12-04
中外名人人物個人事跡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