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集錦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事跡材料的經歷,對事跡材料很是熟悉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事跡材料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
向小康
母愛缺失,并沒有阻礙她溫暖成長
向小康是湘西古丈縣第二完全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現年十一歲。嫻靜的外表,稚嫩的身軀,在同齡人中并不引人注目,反顯得有些柔弱。小康的母親本身就是一個間隙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無法像正常母親那樣給予孩子溫暖的母愛,全靠父親一人負擔這個沉重的家。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父親帶著母女倆離開偏遠的苗寨來到小縣城,租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一室一廳,外為客廳、餐廳加廚房,內為臥室兩張床,一臺老式電視,一張舊書桌,不足十五平米的空間就湊成了一個家。父親一邊打零工,一邊照顧母女倆,生活的艱辛不言而喻。
年幼的小康和別的同齡孩子并沒有太大的差別,而她身上卻有著同齡人沒有的懂事和堅強。懂事的小康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明白母親的疾病,明白父親的辛苦。為了減輕父親的壓力,她總是會默默地付出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當爸爸勞動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時,她總會遞上事先準備好的熱水;當爸爸心情煩悶的時候,她總會圍在爸爸的身邊,揉肩捶腿,講開心的事,唱爸爸愛聽的歌;當爸爸生病的時候,她會小大人一樣叮囑爸爸按時吃藥,關心爸爸的身體……
再苦再難,也要唱響給媽媽的歌
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康在一天一天的長大,媽媽的病情也越來越壞,時常發作,讓這個本就艱辛的家雪上加霜。爸爸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顧媽媽身上,根本無暇關心女兒。可堅強的小康不僅沒有成為父親的累贅,反而幫助爸爸擔起了照顧媽媽的重任。她嘗試著做好每一件家務事。每天早上,小康總是提前起床,燒好洗臉水,準備好一家人的早餐,然后背上書包上學去。放學后第一時間趕回家,從不在路上耽擱一分鐘,因為她心中時時牽掛著爸爸媽媽,朋友的玩耍她只是遠遠的看一眼,會心的淺淺笑。回到家以后,馬上就開始干著各種家務活。燒水時,因提不起水壺被開水燙過;切菜時,因使不好菜刀,手被割傷過;洗衣服時,因打翻水盆流淚過;背東西時,因力量不夠摔倒過……在同齡孩子都在開心玩耍嬉戲時,她卻在默默地承受著她這個年齡不該有的一切。她也哭過、委屈過,但她只是一個人躲在無人的角落里默默地忍受著,從不在爸爸媽媽面前掉眼淚,她總是以一幅燦爛的笑容面對每一個人,她希望用自己的笑容趕走家中的煩惱,她希望用笑容為這個千瘡百孔的家帶來一點歡樂,她希望用笑容迎接她生命當中的每一道陽光。
生活如果就是這樣平平淡淡,那也算是一種幸福,可是,病魔帶給媽媽的痛苦,時時讓她幼小的心靈備受折磨。母親的病情發作時會大吼大叫,顯得異常暴躁,且攻擊性很強。剛收拾好的房間瞬間就會變的一片狼藉。如果不看管好,還會離家出走。鄰居們都投來鄙棄的目光,指指點點,房東更是無數次驅趕過他們,讓他們搬走。面對這一切,年幼的小康束手無策。她無法理解成人們的世界,可她的心卻并沒有因為別人的嫌棄而放棄。五歲那年,媽媽發病沖出家門不知去向,年幼的小康拖著小小的身軀跟在爸爸身后,房前屋后,田邊地頭,樹林里到處尋找媽媽的影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深情地呼喚著媽媽,希望這一聲聲呼喚能平復媽媽煩躁的心情,讓媽媽快點回家。在鄉親們的幫助下父女倆終于找到了蜷縮在草堆邊的媽媽,小康哭著撲進媽媽的懷里,用小手擦拭媽媽臉上的泥土,苦苦哀求媽媽別走,那撕心裂肺地哭喊聲讓在場的每個人都心疼落淚。從那以后,小康就像媽媽的小尾巴,寸步不離地跟在媽媽身后,默默的關心照顧著媽媽。當媽媽病情穩定時,那是小康最幸福的時光,小康會坐在媽媽身邊,拉著媽媽的手陪她看電視,給媽媽喂一顆好吃的糖果,說說在學校的開心事,哼哼自己最愛唱的那首歌。小康說她最喜歡唱的歌就是《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她希望有一天媽媽能給自己講一個故事,她希望有一天能和媽媽一起唱這首歌。在她眼里,只要媽媽在身邊,自己的家就是最幸福溫暖的。
抗爭命運,白蓮花絢麗開放
盡管在這樣的環境下,小康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身為學習委員的她在學習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責,老師交代的工作她都能認真去完成。每個星期的英語晨讀時間都是小康組織大家一起學習,為了學好英語,為了班級晨讀取得好效果,她每天在家都會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練習英語,提前作好預習,從未間斷過。除了組織英語晨讀,她還負責收好全班的作業,督促檢查同學們的作業。在她的帶動下,同學們學習有了勁頭,成績進步很快。她乖巧懂事,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多次被評為“學習標兵”,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為你打開一扇窗。當說起個人興趣愛好時,小康臉上立刻就會露出笑容,燦爛的如一朵花。問她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唱歌的,她說自己也不知道,只要聽到音樂聲響起,她就會跟著一起唱,只要一唱歌,所有的煩惱就會煙消云散。
她是不幸的,可她又是幸運的。她的歌聲打動了命運之神,為她叩開了理想之門。飽含對媽媽深情地歌唱,打動了音樂導師,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她坐上了飛往夢寐以求的北京的飛機,作為湖南省唯一一個入選少年,參加了北京電視臺旨在發現優秀少兒歌唱人才的節目《音樂大師課》的錄制。在節目中,小康帶著夢想,帶著對媽媽愛的呼喚,帶著孝心盡情地綻放。正如音樂導師韓磊所說的那樣:“小康能洞察一切,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盡管生活給了她很多的磨難,并且有很多的無奈。結果,她的歌聲和她的笑容給我們帶來的是希望和堅強” 。
打動大家的不僅僅是她那直擊心靈的歌喉,更多的是小康身上的這種堅強的信念。是的,一個本該享受父母關愛的孩子,過早的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面對困難,小康在困境中沒有低落,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笑對,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撐起了家的希望,用孝心為重病的母親撐起一片愛的天空,她用行動來詮釋了什么是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2
姓名:四龍翁登
性別:男
所屬地區:甘孜縣一完小五年級
簡介:“我想有一臺洗衣機,這樣手就可以不用泡在冰冷的水里了”。因為是家里唯一一個健全勞動力,四龍翁登同學從二年級起就承擔著照顧患癱瘓母親和年幼的妹妹的重任。家庭的不幸并沒有壓倒她,反而讓她學會了堅強面對。 四龍翁登沒有家,父母離婚,父親丟下病重的母親和三個孩子走了,母親生活不能自理。照顧母親和妹妹的重任就落在他一個人身上了。
【孝心故事】
四龍翁登,男,20xx年3月出生,現于甘孜縣城關一完小五年級二班就讀。
在家里,他是全家人的頂梁柱,按他的年齡應該在父母的懷里撒嬌,備受家人的關愛,但四龍翁登卻不是,他每天早上都要服侍偏癱在家的媽媽和年幼的妹妹;在學校里他是老師的好助手,承擔一些班務工作;在同學們眼里他像大哥哥一樣關心照顧同學,同學們都叫他大哥。四龍翁登充滿愛心,自強自律,品學兼優,以自己的行動不斷地為學校、班級、個人增光添彩。
四龍翁登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沒有得到過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在他十歲時,父母離異,雪上加霜的是母親偏癱了,從此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時,年幼的他選擇了獨自承擔家庭重負,每天清早上學前,先幫妹妹穿衣服、洗臉,隨后把茶燒好后做好糌粑。在和妹妹吃完飯后,他又急忙的趕往醫院,給媽媽送糌粑。當他背著書包跑到學校,經常會是上課鈴聲已經敲響。由于沒有足夠的時間做作業,老師批評了他,但他并沒有怨聲載道,只說了一句“老師,我會把作業補上的”。
家里自從父親走后,就失去了經濟來源,他們租住的房子每月150元,但是貧困的他們一家,連這個都無法湊齊。后來,親戚們東拼西湊的資助了一些錢,總算解決了一段時間的房租問題,但隨之而來的是生活費問題,那段時間,一家三口、一天三頓都吃糌粑。有時候好心人接濟點土豆,四龍翁登就學著做土豆片給媽媽吃,雖然生活困苦,但是他一直堅持著為家里分擔困難。
每個孩子都盼望著過“六一”。但四龍翁登不是,老師挑選參加舞蹈表演的同學,他卻主動的提出了拒絕,老師帶著詫異的神情詢問他:“為什么不跳?小朋友應該是活蹦亂跳的呀,你……?”四龍翁登用稚嫩的聲音,緩緩的說到:“我沒錢買衣服”。那時老師還不相信他的生活窘迫至此,趁著周末到他家家訪。這一去,驚呆了老師。一進四龍翁登一家三口居住小屋的院壩,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十平米左右的小房子,門和窗戶都已經破爛不堪,窗戶上一張破舊的毛毯正履行著擋風擋雨的功能;屋里,燈光昏暗,屋子一角擺著一張小床,癱瘓的母親長期就生活在這張床上。屋子的中央放著一架小小的鋼爐。鋼爐旁邊有一個小柜子,柜子里放著一些生活用品,除此以外,屋里再也找不到一樣像樣的家具。此番情景,深深的震撼了老師,這個平常懂事文靜的孩子家境竟是如此的困難。老師拉過四龍翁登的小手,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沒事!你參加跳舞吧,衣服老師會給你解決的”。雖然衣服問題解決了,但是在過“六?一”時,他卻拿來了一個比他還高的大口袋,在表演完節目后的操場上,拾著家長們扔在地上的空飲料瓶。一天下來,四龍翁登用賣瓶子換來的錢,給妹妹買了六一兒童節的禮物—一大塊雪糕。
每個周末,都是四龍翁登的“大洗日”,妹妹的、媽媽的、自己的衣服都要洗,還有被褥等等,這些東西,都是他用那雙稚嫩的小手慢慢的搓出來的,老師們問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這個早熟的孩子說出了讓人心酸的答案:“想要一臺洗衣機,冬天就不怕凍手了”。 長期來,母親沒有行動能力,母親的個人衛生,全靠四龍翁登解決,他長期堅持用熱水擦拭母親的身體,因為照顧的當,癱瘓的母親沒有因臥床長褥瘡。家里雖然貧困,但是并不潦倒,這些就是這個才10多歲的小男孩做到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四龍翁登已經在應接受父母呵護的年紀里,經歷到了其他普通小孩不能想象的大風大雨,這個堅強的小男孩用自己的堅持和不懈為歌,善良和孝順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生活為筆,書寫充滿希望的畫;他用他那瘦弱但是堅強的身體,托起了一個破碎家庭的一切,相信,未來的他一定能夠看到美麗的彩虹。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3
有智者曾說,“生性樂觀的人,更懂得如何在平淡中發現快樂,在逆境中找到光明。”
包頭市蒙古族學校六年一班男孩12歲的鋼寶立德似乎就是這樣的人,他永遠面帶淡淡的微笑,即便是他的爸爸媽媽都聽不見,他依然笑著說,“別怕,我就是你們的耳朵。”
充當父母的耳朵和嘴巴
鋼寶立德的爸爸天生聾啞,母親8歲的時候,因生病打針失聰。也許是上天有意眷顧這個無聲的家庭,十二年前,健康的鋼寶立德和雙胞胎弟弟降生了。
從小就懂事的鋼寶立德,細心觀察父母對話時打的手語,根據母親偶爾蹦出簡單物品的發音,加上自己的用心揣摩,學會了手語,成為了父母和外界交流的小翻譯。
然而,姥姥李景蘭卻深知鋼寶立德的不易。“這么多年了,雙胞胎弟弟一點啞語都不會,即使是我也只會‘吃飯’、‘喝水’這樣的簡單手語,復雜一點的就不會了,可小鋼寶小小年紀,硬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手語。”當姥姥和媽媽溝通遇到困難的時候,媽媽就會著急發火,每次都是鋼寶立德來化解母親的怨氣,幫著交流。他還勸媽媽說,“姥姥照顧我們很辛苦,不要和姥姥生氣。”
而當爸爸媽媽生病時,鋼寶立德更是成為必不可少的小幫手。有一次媽媽因為患子宮肌瘤住院治療,他幫著媽媽向醫生介紹病情,又把醫生的治療方案告訴媽媽,解除了媽媽心里的疑慮。
因為全家只有鋼寶立德能夠流利地用手語和父母溝通,在他媽媽住院期間,為了能讓母親安心養病,讓姥姥晚上能睡個安穩覺,他白天晚上都在醫院陪護媽媽。媽媽的病好了,鋼寶立德也瘦了整整一圈。
12歲的小小男子漢
鋼寶立德家離學校特別遠。從小學一年級入學的第二天,他和弟弟就開始獨立在托管班生活,只有周六、日才能回家過周末。
在弟弟的眼里,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托管班,哥哥都像大人一樣呵護他。
托管班的老師把弟弟安排在靠窗戶的床位,鋼寶立德不知從哪里聽說,這樣容易中風,急忙要求老師把他的床和弟弟的床換一下。老師好奇地問,“難道你不怕中風嗎?”他憨厚地笑著說,“我不怕,只要弟弟沒事就好。”
在姥姥的心里,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鋼寶立德儼然已經成為了家里的小男子漢。每個周末回來,他都幫著姥姥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家里,打掃衛生、洗衣服、洗碗,他樣樣都干,出去買東西,他搶著拎,看著他被塑料帶勒紅的小手,姥姥心疼不已。
提起鋼寶立德,姥姥李景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辦事,我放心。”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鋼寶立德干得細致入微,就連一些常常是大人做的事,他也辦得讓姥姥特別滿意。對于鋼寶立德這樣一個父母吃低保的家庭,姥姥每個月20xx多的退休金就是家里最大的一筆收入,每個開支的日子,鋼寶立德都領著弟弟去銀行取錢,然后小心翼翼,一分不差地帶回家。人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慢慢長大中,鋼寶立德正在用他那稚嫩的肩膀不斷分擔著家庭的重擔。
“父母也是我的驕傲”
鋼寶立德從來沒有聽過自己的父母叫自己,曾經年幼的他也曾質問過上天對自己的不公平。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漸漸懂得父母的不易,懂得他們是世界上最疼愛自己的人。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先給姥姥、爸爸、媽媽塞到嘴里,讓他們先品嘗。當別的孩子吵著要吃冰淇淋時候,鋼寶立德卻知足地跟姥姥說,“帶瓶熱水,就挺好。”鋼寶立德特別愛惜東西,即使是平時帶的水瓶,他都用繩系在書包上,生怕丟了。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一個水瓶蓋打碎了,放學見到姥姥和小姨,他都特別難為情。
在生活中,他更是節儉,從來不攀比、不亂花一分錢,每次買菜剩下的錢,他都如數交給姥姥。每周去上學,姥姥給他帶2元錢,周末回來,他把這2元錢,又交到姥姥手,一分沒花。
說起自己的父母,鋼寶立德也和其他孩子一樣覺得驕傲,“我的爸爸很帥氣,媽媽很漂亮。我是爸爸媽媽的耳朵,爸爸媽媽是我的全部。我們雖然沒錢,但是有爸爸媽媽的日子就是最幸福的日子。”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4
一個小小的農家小院,干凈整潔,樸實無華,這原本是一個快樂、幸福、和諧的大家庭,但所有的一切在20xx年10月17日這一天后戛然而止,這一天,伴隨著一場殘酷的車禍,他的母親成了植物人,父親左腿骨折,一個稚嫩年紀的孩子,過早的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你可以不相信,但這是事實!在偏僻的小山村了,就生活著這樣一個家庭。當善良的您聽了他們的故事,在您心中涌動的,絕不僅僅是憐憫,而是心疼,是感動,是敬佩!
故事的主人公叫丁鑫波,今年12歲,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鎮城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小學生。丁鑫波7歲那年,一場車禍突然而至,如萬千不幸的故事一樣,小鑫波在車禍之前,有爸爸的關心,媽媽的疼愛,爺爺奶奶的寵愛,家里養著一輛大汽車,生活也算寬裕,日子過的簡單而平靜。但一切的平靜,在這次車禍后戛然而止。猶如晴天霹靂,所有的平靜不復存在,媽媽成了植物人,不能說話,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洗涮都需要別人來照顧,爸爸的左腿也骨折了,不僅不能照顧母親,連家庭收入也成了問題,因治病不僅將全家的積蓄全部花光,還欠下了數萬元的外債,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年邁的爺爺奶奶身上,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xx年秋天,爺爺也因病去世,全家就靠著奶奶來維持。5年過去了,各種巨大的壓力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個本該享受父母關愛的孩子,過早地承擔了家庭的責任。面對困難,當年那個7歲的男孩兒在困境中沒有低落,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堅強,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幫著奶奶和爸爸撐起這個家,用孝心為重病的母親撐起了一片天,用行動來詮釋最美孝心少年。他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媽媽一定會好起來,一定會重新站起來!5年來,小鑫波在悉心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的同時,從沒有
耽誤自己的學習。樂觀、堅強的他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譽,自尊、自強的他成為了班里同學學習的榜樣。
在家中,鑫波是父親最好的幫手,帶給母親無限的慰藉,鼓勵母親重燃對生活的希望。雖然他的母親半邊身子處于無意識狀態,語言也無法清楚表達,但只要一個細小的動作,他就能猜出母親想要做什么,什么時候該給母親翻身,什么時候該給喂飯,這些鑫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現在,他能跟奶奶學著怎么給媽媽換尿不濕、怎么給媽媽做按摩。在得知按摩有助于媽媽病情的恢復后,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會給媽媽擦洗身子,進行全身按摩。按摩是個力氣活,對于小學的孩子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每一次,鑫波都會累得氣喘吁吁,但鑫波從未喊過一聲累,從未抱怨過一句,更不曾半途而廢,一邊按摩,鑫波會一邊給媽媽講些學校的事,雖然媽媽根本無法做出回應,但是他覺得媽媽能聽懂他的講話,并且堅信媽媽一定會好起來,一定會重新站起來!像以前一樣,關心他,擁抱他,如一只快樂的小鳥。
鑫波要幫著奶奶照顧母親,還要做家務、寫作業,這些他從來不覺得累;在奶奶的幫助下他開始學著給母親做簡單的飯菜,再一口一口地喂給媽媽吃,當他得知為了治病,已借下數萬元的債務時,他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說:“爸,別著急,我是男子漢,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等我考上大學,好好工作,把咱家欠的都錢還上。”這哪像一個上小學的學生啊?這完全是一個成年的大人,甚至比一些大人都懂事!
病床上的母親心疼孩子,卻無能為力,每每想到這里,母親的心如刀絞。想著自己的病,念著可憐的孩子,脾氣也越發難以控制,經常用僅能動彈的一只手捶打床沿、扔東西。每當這時候,懂事的鑫波總是默默地陪伴著母親,用稚嫩的小手安慰著母親,告訴母親:“媽媽,有您的地方我才有家!”“媽媽,您要
堅強起來!”在鑫波的陪伴下,母親的病也一天天好起來。我曾經問過鑫波:“累嗎?”他說:“不累,習慣了就好了。”我問:“想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樣,讓爸爸媽媽帶你出去玩?”話一出口,我愚蠢地以為我的話肯定深深地刺痛了那顆已經飽受磨難的心,沒想到,孩子坦然的回答更讓我心疼至極,不忍再問,鑫波說:“只要有媽媽,我就不怕。有我在,我媽媽就有希望!”
7歲,無憂無慮的年紀,可就是一個個頭不大的7歲孩子,當厄運降臨,他逼著自己堅強起來,用稚嫩的肩膀幫著爸爸為母親撐起一個家!堅強、獨立、樂觀的丁鑫波同學,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他,就是我們心中的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他正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憑著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暢游。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5
堅持多年帶著年幼弟弟妹妹上學的余雖
姓名 余雖
性別 女
所屬地區 從江縣東朗鄉擺德村擺德小學
簡介 余雖,20xx年7月24日出生,家住從江縣東朗鄉擺德村,是擺德小學學生。因母親常年生病,家境貧寒,9歲才入學的她,今年剛好上三年級。自她記事起,母親就已經是大病纏身,平時總是帶病干活,因此她也早早地學會了幫幫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上學后,為不影響學習,她總是提前做好父母安排的各種家務,學習從沒有耽誤過。
孝心故事
不忘母親臨終前的托付
去年12月初,母親重病突然加劇,離開了人世。
母親在彌留之際握著小余雖的手,一手指指身邊的弟弟和妹妹,她竭盡全力地想說著什么,但最終還是無力地什么也說不出來,就這樣的永別了。小余雖深知母親臨終前的永遠托付是什么——那就是照顧好弟弟和妹妹。畢竟弟弟才有一歲半,妹妹才剛滿半歲……
但現實就是這樣殘酷,母親走后,家里只有爸爸和余雖能夠照看弟弟和妹妹。可爸爸要做的事情很多,作為姐姐的她必須擔起母親的這份重托。
在母親離去的這一年里,爸爸干的是重活,余雖就擔起家里的所有家務:洗衣、做飯、喂家禽牲畜、給弟妹喂水喂飯等等。
這一年來,爸爸背著妹妹干活,余雖就帶著弟弟邊做家務邊上學。在上學的路上,她的背上背著弟弟,手提著書包,風里雨里從不間斷。所有上學的日子里,一根背帶,一瓶涼水,一包尿褲,一筒紙巾,它們每天都伴著余雖上學。
課堂上,不放心只有一歲多的弟弟,余雖每堂課總是向老師請假兩三次出去看弟弟,然后再回教室繼續聽課。后來老師索性同意她帶著弟弟坐到教室里來,小余雖才少了一份課堂上對弟弟的擔憂。
有時弟弟打瞌睡了,余雖不得不用左手來抱著弟弟在聽課,而右手就在吃力地做著筆記或寫作業;有時弟弟哭鬧或者大小便來了,為了不影響上課,她就只能向老師請假,把弟弟帶到教室外來哄哄他,或給他換尿褲……一年來,小余雖在學校就是這樣把弟弟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過來。
平時老師都很心疼余雖,弟弟有時哭鬧了,老師就送些零花錢給弟弟,或是號召全班同學誰有糖果誰就主動送給弟弟,并在班上說余雖的弟弟就是“全班同學的弟弟”,這樣能夠求得許多課堂的安寧。
每到插秧和收谷子的這兩個農忙季節里,余雖都會請幾天假,回家幫幫父親。
因為家庭情況特殊,耽誤了很多學習時間,余雖比其他同學付出的努力更多,大多都是利用課余和家務之外的時間來補習她的功課。自入學以來,她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20xx年,余雖被評為了省級美德少年。她的事跡在學校同學之間傳播。不知不覺地,周圍的同學也受到她的感染,也開始向余雖學習。在班上有一名叫韋窩的同學,以前學習很一般,她每天與余雖一起上學、放學,當她看到余雖那么辛苦,她禁不住問余雖:“你平時這么辛苦,又要做家務,又要照顧弟弟、妹妹,怎么還能抽出時間學習,完成作業呢?”余雖回答她:“無論再忙、再累,再苦,我都要努力學習,因為我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可能是我唯一的出路,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讓我的弟弟妹妹以后有好的生活。”聽了余雖的這番話,她感動極了,從那以后,韋窩也開始認真地學習,回到家里也開始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現在她的成績進步越來越大了。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6
“自3歲半開始,爸爸媽媽已有七年不在我身邊,這七年來,全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如今,他們已滿頭白發,還要為我操勞。”張鐘文的一篇作文《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感動了眾多網友。
張鐘文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為了怕他傷心,家人將真相一直隱瞞,長大后的鐘文,也漸漸懂事,面對善意的謊言,怕爺爺奶奶傷心,他也選擇了將這個秘密一直保留在心里。
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已經年邁,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小鐘文稚嫩的'肩膀上。
每天一早,疊被子,切菜,做家務,鐘文已經輕車熟路,幾年前,為了鐘文能上鎮上的好學校,他們從十幾里外的老家龍鳳村,來到王范鎮,為了省錢,一家三口擠在不足10平米的屋子里。家里還有幾畝田,租給別人換來一年500斤的口糧,加上低保和困難兒童補助,一個月300多元的收入,便是祖孫三口的溫飽依靠,雖然鐘文并不明白這些,但小小年紀的他已懂得了節約。
為了能增加點收入,晚上寫完作業,鐘文就和爺爺出門撿塑料瓶,積少成多,攢在一起可以換書本。
在學校,張鐘文表現很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在班上擔任學習班長,愛好書法和寫作的鐘文還年年拿獎狀,班主任張少霞說,張鐘文非常懂事,會主動替老師操心,處處時時是別人的榜樣,總是用正能量影響周圍的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7
今年第一次,李佳把這條裙子穿在身上,這是媽媽送她的生日禮物。
鏡子中的李佳有一點害羞,半年前還不到100斤的她現在已經重了20多斤。李佳越來越胖的背后有著一個特殊的原因。7年前,李佳的媽媽李萍查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一直靠藥物維持生命,因為她是RH陰性血,要找到合適的血源非常難,去年底醫生建議病情惡化的她盡快做骨髓移植,并且供受兩者之間的體重不能相差太多。聽到這次談話的李佳,上網查到父母與子女之間配型成功的幾率很大,于是她偷偷開始了自己的增肥計劃:早餐吃炸土豆,晚上加餐,不怎么愛吃肉的她甚至吃起了肥肉。
嘗試了各種高熱量的食物并減少運動,三個月李佳就長了20多斤,確定了磅秤上的數字后,她緊緊抱住了媽媽。
這幾天,李佳的爸爸也回到了眉山,為了給李佳的媽媽治病,他一直在廣州打工。然而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和李萍早已不再是夫妻,4年前兩人就離了婚。
在李萍的堅持下,鄭心中違心地和她離了婚,卻始終不肯離開這個家,他在南方找遍能做的工作,也戒了煙,只為省下每一分錢給李萍治病。
然而鄭心中并不知道,早在幾年前一次整理家務時,女兒就已經發現了父母離婚的秘密,她把離婚證塞進了抽屜的最下面,從沒有提起過,就這樣,三個人心照不宣,只為戰勝病魔而共同努力著。
就算是當電燈泡,也是李佳最想擁有的幸福。不久前,母女倆的配型結果出來了,兩人屬于“半相合”,可以進行骨髓移植。直到那一刻,李佳的爸爸才得知女兒長胖的真相。
現在李佳盼望著趕緊完成手術,把骨髓獻給媽媽,在她的心底,始終懷揣著一個小小的愿望。
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胖女孩不同尋常的美!!她的”最美“當之無愧。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幸福的寶貝,開心快樂的生活,成長。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8
姓名:王語麟
性別:男
所屬地區:山東龍口
簡介:山東龍口15歲的男孩王語麟,做家務、干農活已堅持6年。因王爸患類風濕病,關節嚴重變形,如果環境低于30度就會全身腫脹,語麟三伏天也堅持生爐子、睡火炕,為爸爸試溫度。后背熱出水痘,他也不怕:能讓爸爸睡安穩覺,讓媽媽安心打工。
【孝心故事】
見到王語麟已經是6月份,屋外的溫度已經有27度,但語麟還在不斷地給爐子填火,把火炕燒得暖暖的。炕上躺著的就是語麟的父親。父親患有類風濕病,并且越來越嚴重,現在關節已經嚴重變形,連筷子都拿不起來,而且只要所處的環境低于30度,父親就會全身腫脹,骨骼疼痛。
小小的屋子有序地堆滿了干樹枝、玉米棒等用來生火的材料,這些大部分都是語麟撿來的。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父親生火燒炕。
每天語麟會根據溫度的變化選擇生爐子的時間,調節爐子的溫度。為了能及時掌握溫度變化,語麟堅持和爸爸睡在一個炕上,即使是三伏天渾身淌汗也不例外。
王語麟:因為那天太熱了,我燒的炕也挺熱的。熱得第二天就起了水痘。就在后背上邊這里,現在就比較輕了。
記者:這個屋子還是很寬敞的,你為什么不在炕的邊兒上支一個小床,自己睡在小床上?
王語麟:如果我睡在小床上的話,我就不能感覺到這個炕的溫度高低,就不能及時來調節溫度。
記者:那你是怎么判斷這個溫度適不適合你爸爸呢?
王語麟:就感覺這個溫度,炕上的溫度很適合我了,也就意味著不適合爸爸了。
像這樣的一大杯水,語麟基本上每次都是一口喝掉一整杯,一晚上不知道要醒多少次。夏天熱得睡不著,他就點燈看書學習,有人勸他給爸爸單獨插個電熱毯,但語麟不同意。
王語麟:一來是電費很高,二來開電熱毯的話,只有屁股暖和,鼻尖兒不暖和。
語麟的父親沒有勞動能力,母親王淑紅為了每月不足兩千元的收入,在30多公里外的工廠打工,語麟9歲時就慢慢學會做飯、洗衣,生火,干農活,這一干就是6年。
王淑紅:把他爸爸照顧得也挺好的。我就覺得這個心,歡喜得要命。就覺得這個孩子挺懂事的,把家里打理得也挺好的,我就挺安心的。
在父母的眼里,語麟是個懂事的孩子,但他偷偷地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卻想過不要這個爸爸了,現在回想起來感到挺愧疚的。
王語麟:我爸爸一開始是經常住院的,后來不知道為什么,他就回來,不去住院了。回來以后,他就去找一些偏方,買一些中藥回來熬。我后來就漸漸明白了,他原來是為了省錢,來供我讀書。我感覺,我爸爸挺偉大的。
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語麟更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也更能感受到父母內心的無奈。
王語麟:對于現在這個階段的我來說,能讓爸爸每一天都睡上一個安穩覺,讓媽媽能在外面安心的工作,我感覺這就是我應該盡的孝心。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9
熊花,女,苗族,1999年6月出生,家住羅平縣魯布革鄉多依居委會張口地村,現在魯布革鄉多依完小五年級一班讀書。由于家庭的種種原因,以致于現在才讀到五年級。她,7歲那年,父親患神經疾病,常常打罵母親,母親不堪重負,撇下年幼的姐弟三人,離家出走(那時,最小的弟弟還不滿一歲),至今杳無音信。父親一年到頭不知在什么地方,也不知在干些什么,只是偶爾回家。張口地是一個苗族聚居的自然村落,交通極為不便,可謂是“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全村不過二十來戶人家,由于地少且貧脊,資源十分潰乏,基本沒有任何固定的經濟來源,近年來稍有勞動力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弱看家護院,整個村子顯得格外清涼。熊花的家就在半山腰,三間瓦屋面,用石頭支砌起來的墻壁“漏洞百出”,陽光和寒風都可以自由出入,屋頂上隨處可見一個個小小的“天窗”,很難想像他們一家是怎樣渡過這一個個春夏秋冬的。屋里的一些生活用品極其簡單和陳舊,家里能吃的沒有任何儲備。在她生活的這個屋子里,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看一眼,足以百感交集,不寒而栗。她一家四口的生活來源,主要靠政府的救濟,和一些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對她的生活除了佩服之外就是不可思議。
一、生活對她的砥礪
十四歲的小熊花是家里的頂梁柱,她要照顧70多歲而多病的奶奶;還要關照和自己在同一學校讀三年級的大弟弟熊彪及和剛滿8歲的小弟弟熊優;周末和假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山上找柴,為下周的生活儲備燃料;做飯洗衣對她來說已是家常便飯;甚至還要扛著鋤頭上山鏟玉米等農活。這一切,似乎都是老天安排好的。
她一邊讀書,一邊照料家人,還要處理家里的一些大小事務,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作為一個十五來歲的孩子,就要承擔起一個成人該承擔的責任,她找不到可以撒嬌的地方, 找不到可以推卸責任的借口,更找不到可以哭泣的角落,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編織著家的前景。看她小小年紀,她就學會對生計的計劃和安排,做起事來顯得也很利索,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做事總會帶有一些娛樂成分,可她沒有,她對別人捐贈的物品和錢,她總是認真的記錄,分配使用,和周到計劃。自己從不亂花一分錢,對她來說亂花就是意味著全家人餓肚子。放假在家的時候,她總把自己家里的事完成后,去幫助別人家放放羊,帶帶小孩什么的,反正有她做不完的事,鄰居對她很好也很照顧,常夸她真是一個懂事能干的孩子。總會在她家里最困難的時候給予接濟,幫她家出出主意,照顧奶奶。她說這是她最高興,最幸福事了!
二、學習對她的沉淀
從小熊花的家到學校,要翻過幾座大山,彎多路陡,崎嶇不平,一個成人一般都帶上兩三瓶水翻越兩個多小時,雖然目前已修通了到四箐的水泥路,可是沒有車輛來往,所以上學走山路是她們山里孩子的唯一選擇。每次周末開學的時候,她既興奮,又害怕。興奮是自己和大弟弟能到學校里學到很多的知識,害怕的是擔心家里不懂事的小弟弟和年邁的奶奶。有很多次,都是偷偷的流著淚水來到學校的,到學校后,她自己對家人的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大弟弟身上,課間十分鐘,總是拉著弟弟的手噓寒問暖,千叮嚀萬囑咐要聽好老師的課,好好學習,將來一起把家里的房子修好,一家人過上自立自強的日子。
在學校生活和學習中,她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課前認真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等上課來解決,有不懂的問題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課后,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同學不懂的問題她就像老師一樣耐心幫助,通力合作,同學們都樂意和她一起學習和玩耍,現在她可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得力助手。每天早上,她都起得很早,自己先洗漱完之后,去幫哪些不能自理的低年級學生疊衣被,整理鞋子、毛巾、口缸……。自從接受救助以來,解決了她家的部分困難,使她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學習,上學從未遲到過,也不因一些小感小冒隨意請假。雖然家中貧困,平時哪個同學沒有了學習用品,她就會把自己的東西主動地借給他用,幫助他。在班里得到了同學們的擁護和喜愛,深受師生的一致好評,多次被學校評為“道德標兵”、“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
三、懷揣著夢想
家庭的變故和現實的無奈,使得小熊花背負著與常人不一樣的沉重負擔,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她的堅強、勇敢和樂觀,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因貧窮而懦弱,而是一種勇往直前,堅忍不拔不服輸的精神。她并不愛說話,但從她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很孤獨,因為從小到大她幾乎沒有父愛、母愛,在對她了解的過程中,她說很想自己的父親,而對于母親她則說不知道,因為她已經記不起母親的樣子了。她也并不孤單,因為有好心人的幫助,在學校還有老師和小伙伴的陪伴,她也顯得積極樂觀向上。她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有著自己的理想。她說她希望學更多的知識,長大以后還要幫家里干農活、做家務。這樣的理想很簡單,也很樸實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跡 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三則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
姓名:李家幫
性別:男
所屬地區:河南南陽
簡介:李家幫是一個被收養來的孩子,在他的三口之家里,奶奶眼睛失明,爸爸無法行走,小小年紀的李家幫就成了家里的“當家人”。
【孝心故事】
先讓我們到河南去認識一位12歲的男孩李家幫。李家幫是一個被收養來的孩子,在他的三口之家里,奶奶眼睛失明,爸爸無法行走,小小年紀的李家幫就成了家里的“當家人”。
李家幫:嘿嘿,好,這算是一根了。
這個正在砍竹子的男孩子就是李家幫,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家幫就砍下了十多根竹子。在這崎嶇的山路上,一般人走起路來都要費些勁,但李家幫卻能扛著竹子輕車熟路地下山。
記者:你估摸著得有多少斤?
李家幫:應該跟我體重差那么一點兒吧。
記者:你多重?
李家幫:75斤。
下山的路上,他渴了就在這里喝口水。家幫今天上山砍的竹子,是為了給地里的豆角搭架子。
記者:他從多大開始干這些?
李家幫爸爸李富軍:那年八歲,我說你干不了。李家幫說你們要能干的活,你給我一說,一指導我都會,沒有人學不會的東西。
李家幫說,干這些活都是逼出來的,爸爸得了股骨頭壞死,行動不便,奶奶眼睛又看不見,家里的活兒只能自己干。家幫在八歲那年,到山下的寄宿學校上學,上十天課,可以休息四天。這四天對家幫來說,可得爭分奪秒的來干。
李家幫:這么大一個家庭,整天都有可多事兒,在等著我去干了,如果不干的話,就不能維持這個家庭了。
砍柴,是家幫每周都必須要做的,在這山上砍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家幫有的是辦法把這些枯樹運下山。
李家幫:背著不是不好背,這下坡路比較滑,容易摔倒非常危險。
雖然每天很辛苦,但家幫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這個家里。去年年初,家里拿到政府給的3萬元危房改造補助款,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原來木頭結構的房子重新翻蓋成現在的磚房,屋里屋外被小家幫收拾的干干凈凈,他說這樣才算個家。其實,在這個三口之家里,有一層大家都不愿意捅破的“窗戶紙”。
李家幫:我實際是被收養了。
記者:你怎么知道的?
李家幫:都是我很小的時候,叔叔阿姨告訴我了。
雖說家幫心里明白自己跟奶奶和爸爸沒有血緣關系,但他們養育了自己,自己就是他們親生的。
李家幫爸爸李富軍:別人問他 (親生父母和養父)誰親,娃咋回答說,生身父母沒有養身父母親,我眼淚都出來了。
在采訪中我們發現,其實家幫心里也特別羨慕別的孩子,回到家后能盡情地放松。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1
陳雨彤,女,出生于20xx年2月16日,就讀于武漢市洪山區石嘴學校一(1)班。在學校里,她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上課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還擔任本班的班長;在家里,她孝順父母,尊敬長輩,主動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她尊老愛幼、樂于助人,是一名有愛心、有孝心的少先隊員。
陳雨彤不僅在學校里是大家公認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里還非常孝順父母,是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過生日,她都會提前精心準備好生日禮物。有一次,媽媽過生日,她提前好幾天認真畫了一幅畫,上面畫的是一家三囗手拉手,然后還畫了一個特別漂亮的生日蛋糕,上面插滿了蠟燭,旁邊還寫著“媽媽,我愛你!祝你生日快樂!”到了媽媽生日的那天,她拿出那幅畫來遞給媽媽說:“媽媽,這是我送給您的生日禮物,我自己畫的生日蛋糕,祝您生日快樂!等我長大了,我要賺錢給您買真的生日蛋糕!”媽媽頓時感動地熱淚盈眶,為有這樣一個懂事孝順的女兒感到驕傲。后來又等到爸爸過生日時,剛好趕上期中考試,她就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期中考試中考了第一名,把自己的獎狀送給爸爸當生日禮物,爸爸收到了她的生日禮物直夸她,她卻笑著說:“爸爸,以后我一定加倍努力學習,爭取拿更多的獎狀來回報您和媽媽!”她平時在生活上對父母也很關心。有一次媽媽感冒了頭疼,她趕緊給媽媽遞水送藥,還讓媽媽躺在床上好好休息,用小手給媽媽的頭按摩,緩解媽媽的頭痛。每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她都會給爸爸拿出拖鞋換上,然后給爸爸倒水喝,對爸爸說:“您辛苦了一天,要好好休息一下!”。讓媽媽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主動幫媽媽洗腳。有一次吃過晚飯以后,她悄悄溜到衛生間,在媽媽的腳盆里倒上熱騰騰的水,然后把毛巾放到水里,興奮地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今天要給你一個驚喜!”媽媽驚奇地說:“什么驚喜?”陳雨彤神秘地說:“一會兒你就知道了!”說完,她拉著媽媽到了衛生間,指著那盆水對媽媽說:“媽媽,這就是我給你的驚喜,今天我要幫你冼腳!”媽媽高興地說:“那我今天就好好享受一回吧!”她先把媽媽的襪子脫掉,然后把媽媽的雙腳放在盆里,接著用手把水慢慢地潑在媽媽的腳上,認真地洗起來,邊洗還邊給媽媽做足底按摩,等媽媽泡的差不多了,她就用力擰干擦腳布,給媽媽把腳擦干。媽媽開心而滿足地笑了,直夸她能干。從那以后,她經常把這樣的驚喜送給媽媽,讓媽媽感動不已。
另外,陳雨彤還是媽媽的好幫手,她會幫媽媽掃地、擦桌子,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一次媽媽有事出門了,很晚才回家,一進家門,就發現家里被打掃得干干凈凈,連垃圾桶里的垃圾也被倒掉,換上了新的垃圾袋。媽媽正在想這是誰干的?陳雨彤一下蹦出來興奮地說:“媽媽,這都是我打掃的,是不是很干凈?以后我可以幫您干活了!您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媽媽高興地親了親她,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陳雨彤小的時候,外婆帶過她一段時間,因此她和外婆之間的感情也比較深厚,對外婆也格外孝敬。在武漢讀書以后,因為離外婆家比較遠,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去看望外婆。因此她平時經常給外婆打電話,唱歌或是朗誦詩給外婆聽,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外婆,我想你了,等我放假了就去看你!”記得有一次剛放暑假,她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帶她回外婆家。一到外婆家見到外婆,她便高興地撲到外婆懷里說:“外婆,我好想你啊!終于見到你了!”外婆身體不太好,剛好那一次腰疼病犯了,她看到外婆扶著腰走路很難過,連忙把外婆扶到床上躺好,叫她好好休息,然后端一杯溫水小心翼翼地遞給外婆喝,接著她又對外婆說:“外婆,我跳舞給你看,你看我跳舞就可以忘記腰疼了!”說完便認真地跳給外婆看。外婆不停地夸她:“我的小寶貝就是會心疼外婆,看到你跳舞給我看,我非常高興,腰也舒服多啦!”離開外婆家的時候,她也依依不舍,不停地對外婆說:“外婆,我會想你的,等下次放假我會再回來看你的!”還沒離開,小雨彤已經憧憬著下一次與外婆的相聚了!
陳雨彤就是這樣時時播撒愛心,處處踐行孝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著身邊的親人。她就像一縷陽光,無論走到哪里,都能照亮周圍的天空,溫暖大家的心田!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2
獨自照顧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
姓名 任芳芳
性別 女
所屬地區 北川羌族自治縣西苑中學
簡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
孝心故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爸爸知道奶奶這些年操勞家里的不易,每次外出打工都會叮囑芳芳照顧好大字不識一個的奶奶,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為命,她也就成了為奶奶分擔解憂的小開心果。震后的生活重建不僅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爸爸拿著芳芳得來的獎狀說:累點苦點不怕,芳芳在,生活就有了希望。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3
謝雨楠,女,20xx年2月出生,漢中市城固縣老莊鎮謝何小學學生(漢中市文明辦推薦)
20xx年8月31日16時30分,不幸的事情降臨在這個小女孩身上:其父謝小坤不幸從3米高的樓上滾下,當即出現胸部以下感覺障礙,雙下肢活動喪失,從此便一直臥床不起至今。媽媽和爸爸也離婚了,照顧爸爸的責任就落到了奶奶和雨楠身上。雨楠每天晚上每隔2小時都要幫爸爸翻一次身,防止爸爸后背出現褥瘡。每天早上5點便起床給家人做早飯,然后才去上學。每天中午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幫爸爸翻身,好讓奶奶休息一下,然后去給爸爸端飯、喂飯,自己總是最后一個吃飯。
平日里,還要幫助奶奶干農活。幫著奶奶拉車到田里去運麥子;插秧時幫奶奶到秧田里拔秧,到大田里插秧;地里的杏子成熟后,每天下午放學去幫奶奶摘杏子、運杏子;勞動完回家后,若天氣要有變化,提醒奶奶用大棚塑料布將曬在院子里的麥子、油菜遮蓋好。像洗碗、洗鍋、洗衣服、打掃衛生等家務事更是習以為常。
今年文川鎮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古會開始了,周末,謝雨楠和同班同學相邀到文川街去趕會。爸爸給了她一點錢讓她吃好,但是她一點也沒有亂花,回來時給奶奶買了一頂草帽防曬,給爸爸買了幾斤蘋果和梨,而自己什么都沒買。謝雨楠小小年紀,在攀比成風的學生中,首先想到的是親人,其孝心可嘆、可佩。
去年,漢中義工協會城固分會會長在得知小雨楠的情況后,專門組織人員到小雨楠家里進行了探訪和慰問,給小雨楠帶來了許多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鼓勵小雨楠好好學習,不能因為爸爸得病而影響自己,反而自己要更自立、自強。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4
姓名 田應志
性別 男
所屬地區 貴州興仁縣
簡介 除了農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癥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后,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
孝心故事
六年前開始,田應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務工,家里的3畝旱地、4畝水田幾乎是靠田應志利用周末和假期來打理。
除了農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癥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后,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因為身體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田應志承諾一定能夠照顧好哥哥上學路上的安危,這才圓了哥哥的求學夢,九年的時間,從坡腳村到學校8公里的路上,總是可以看到哥倆風雨無阻的身影。
20xx年9月,兩兄弟同時上初中。開學的第一件事,田應志就找到學校老師,要求兩兄弟同讀一個班、同住一個寢室,學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給哥倆安排了一間一樓的學生宿舍。然而,哥哥擔心影響田應志的學習,卻瞞著田應志向學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學的請求。田應志立即找到了校長,終止了哥哥的退學行為。
20xx年中考,田應志被貴州省級示范性高中興義五中錄取。然而是去上學,還是留在家里照顧家人,田應志陷入了兩難。在家里,田應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飯做菜,他擔心自己到更遠的地方讀書,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飯菜。
現在,遠方打工的爸爸回來了。爸爸心里明白,這一次絕不能耽誤孩子了。爸爸決定不再出遠門,就近找些零工補貼家用,照顧家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5
段翔的爸爸,在20xx年的那場大地震中不幸脊椎重傷,下肢癱瘓。因為老家在唐家山的深山里,交通生活不便。現在,段爸爸大部分時間在縣城設施齊全的殘疾人康復中心生活、接受康復治療。每個周末,住校的段翔一放學就會到康復中心去陪爸爸。內向靦腆的男孩很少說話,但醫生們卻對他印象深刻,因為他的細心和堅持感染著醫生也鼓勵著爸爸,段翔說:地震之后,爺爺奶奶特別寶貝我,什么都不讓我做,但我不能任由這樣,我要力所能及地幫著爺爺奶奶,我要努力學習,走出大山,找到好工作,讓爸爸過上好日子。在老家,段翔會幫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還會在爸爸回家的時候陪爸爸打打簡易乒乓球,給爸爸理發,這是他從爸爸受傷后就練成的手藝。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集錦1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