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人的事跡材料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跡材料吧,借助事跡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那么事跡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衛工人的事跡材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環衛工人的事跡材料1
淮安城車水馬龍間,身穿桔黃色工裝的環衛工人在不停忙碌著。清晨,她們用沙沙的掃帚聲為人們迎來黎明;夜晚,她們用沙沙的掃帚聲將人們送入夢鄉。
孫國慶,是這支隊伍中的杰出代表。20多年來,她從一名普通清掃工干起,成長為清河區環衛管理處書記、副主任,雖然身份在變化,但始終沒有離開平凡的清掃崗位,在執著堅定中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用一把掃帚書寫著無怨無悔的“馬路情緣”。她連續20年獲市先進工作者稱號,5次受省、部和國家級表彰,被評為“全國勞模”和全國“三八”紅旗手,入選“淮安市十大親情大使”,3月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光榮出席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一、挑戰“偏見”歲月流芳
孫國慶覺得,環衛工作雖然苦,但一身汗水換來一片清潔,她感到這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支撐她干好環衛工作的不竭精神動力。以來,我市“創衛”期間,她帶領環衛工人們,向一個個臟亂差的死角發起了攻堅戰。,西安路露天垃圾中轉站積存了大量垃圾,正當夏天,遠遠就有一股惡臭味。她帶人趕到現場,第一個揮鍬走過去,一下下地鏟起垃圾。那天,從中午12點一直干到下午5點多,終于清除了這個死角。回家后,她反復沖洗長筒靴,可上面的臭味總也洗不掉,親戚都不愿要了。那雙靴子現在還放在她家院墻邊。
面對社會上個別人偏見,孫國慶只是用踏實的工作,證明環衛工人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今年4月一天晚上,孫國慶來到淮汽公司附近巡查,發現垃圾后就立即拿起隨身帶的掃帚清理垃圾,并一家一家上門請附近幾家店主將門市內的垃圾掃出來,一起由她集中清理。一店主在她完成清理后,才將店內垃圾掃出門外,孫國慶就說:“你這人為什么剛才不掃垃圾呢?”店主開口就罵,叫喊“我就是掃一百遍,你也還要掃一百遍,你就是干這個的!你們掃馬路的!”孫國慶責問,你為什么不講理,還要罵人呢,圍觀的人紛紛指責店主不應該。警察聞訊趕來,征求孫國慶處理意見。孫國慶沒有要求對店主處理,只是希望店主能對環衛工人多一點理解和支持。
二、用心動情可敬可親
大年三十晚上,清潔工陳巧玲在漕運西路保潔時被一輛摩托車撞倒,肇事者逃離現場,孫國慶得知后當即和其他同志將陳巧玲送往醫院,并拿出400元代交醫療費,一直等到陳巧玲清醒才離開。事后,她還幫助尋找現場目擊者,根據目擊者證詞,到交警隊報案,使肇事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隊里曾有兩位姑娘的作業區常常要“補課”。孫國慶了解到是因為年輕姑娘嫌推車拿掃帚難看,低人一等,尤其怕見熟人。于是她多次找兩位姑娘談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她們解開思想上的疙瘩。從那以后,兩位姑娘工作積極肯干,重活臟活主動請纓。清掃工小李家里經濟十分困難,想多做一份工作,多掙點錢。孫國慶征得領導同意后,調整了小李的作業班次,讓她利用業余時間踏三輪,增加收入。她還經常到其包干區,幫助一道清掃。小李常說:“孫大姐就像是自己的親姐姐,不好好干,覺得心里挺過意不去的。”
三、滿懷歉疚為愛感動
孫國慶對待工作無怨無悔,對待家庭卻充滿了太多的歉疚。工作21年來,孫國慶以崗為家,甚至連每年除夕都沒有一次在家吃過團圓飯,她自己算不上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作為兒媳,盡的孝道確實太少。相反,她卻從家中得到很多支持,讓她在感動中體會著獨特的幸福感受。
孩子小時,為不耽誤工作,她讓婆婆把孩子抱到路上,也顧不上難為情,就蹲在路邊給孩子喂奶。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鬧著要她帶出去玩,有一年“六一”兒童節,孫國慶帶兒子去公園,在路上,她習慣性地將路上垃圾隨手撿起來放在方便袋里,遇到路邊垃圾箱就倒進去,兒子以為垃圾箱在跟他們一起走,驚訝地問她“媽媽,為什么垃圾箱要跟著我們?”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吧,兒子上學后每見同學丟垃圾,便上前制止,當問及媽媽的職業時,他總是不無自豪地說,我媽媽是“城市美容師”。而她的愛人,雖不善言辭,但一直以無聲的行動支持著她,家里的人盡可能不讓她煩心,有時她的愛人還陪她一起上晚班。夫妻兩人,一個推車,一個收集垃圾,有幾個年三十晚他們都是這樣在大街上過的。孫國慶風趣地說,我們這也是“逛街”呢。
今年3月19日凌晨從北京回到淮安,回家打了個盹,孫國慶就向區領導匯報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情況,然后到辦公室處理了一些事務,下午她便來到了路上,回到了揮舞著掃帚的姐妹們的身旁。她說,我是先進、是勞模、是全國人大代表,但更是一個普通的環衛工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我將永遠記住,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一方凈土,為我們居住的城市更加靚麗作出更大的貢獻。“樹高千尺根也深”,扎根生命的沃土,孫國慶忙碌并快樂著,在奉獻社會中展現著無邊的人生風景。
環衛工人的事跡材料2
各位領導、姐妹們:
大家好
我是縣環衛公司一名普通的環衛女工,我叫陳靜。十三年來,發揚了“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任勞任怨,把我美好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環衛事業,用手中的掃帚譜寫了一曲愛崗敬業之歌。
2002年,我經人介紹,加入了環衛工人行業,從事道路清掃保潔。對一個年輕女性來說,從事這樣的職業,內心很是矛盾的。最初走上大街進行清掃保潔的我,總是把工作帽沿壓得很低,戴著口罩低頭默默作業,擔心熟人遇見;親朋好友也不贊同,紛紛說叨:“干什么不好,偏去掃大街”。在實際工作中,我也深感環衛工作的艱辛。夏天,垃圾異味刺鼻熏人;冬天,天寒地凍寒風刺骨。365天沒有休息日,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還不被人理解。時常有市民隨手把垃圾丟棄在剛清掃干凈的街道上,我上前好言相勸,提醒他們不要隨意丟棄垃圾,卻屢遭白眼。面對親朋好友的不支持和工作艱辛、冷遇,我一度猶豫退縮過。單位領導獲知我的思想后,及時同我交心,我縣老環衛工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汪仲華也常常同我交流思想,幫我擺正心態。領導、同事的關心和幫助,使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重新的認識,我由衷感到,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環衛工作雖然苦累臟,卻與群眾身體健康和城市面貌息息相關,是城市中不能少的工作;從此我堅定了環衛工作信念,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城市美容師”,任勞任怨地工作在環衛戰線上。
在從事環衛工作一年后,我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單位領導決定將我調到縣城主要路段——營坎路工作。當時的縣委大院和縣委、縣政府接待定點單位——梓山賓館都位于該路段,是的窗口路段,路面清掃潔直接關系到外地來人對我縣的第一印象。我想,這是領導對我的信任和肯定。為了保持路段的持續潔凈,我堅持每天凌晨5點就來到路段,早上7:30前完成第一遍全面清掃后開始巡回保潔;下午2:30之前完成第二遍全面清掃后巡回保潔,晚上7:00——9:30再進行晚間保潔。就這樣,數年如一日地堅持,從未間斷。
在路人看來,清掃保潔工作,無非就是拿著掃帚掃地,非常簡單。但環衛工人都知道,掃地也有學問。為提高保潔效率,我虛心向老同事請教,并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一套掃地的要領,比如“辨別風向順風掃、積水洼地徹底掃、商店門前輕輕掃”等。在講究清掃技巧的同時,還注重從情感上做好與沿路店家、居民的溝通,常常邊掃地,邊與沿街店鋪業主和居民交流,提醒大家注意收集垃圾,進行袋裝。剛開始,有不少的市民對我的提醒不理睬,還是常常把垃圾隨意地丟棄在街道邊,我總是默默彎下腰,拾起垃圾。慢慢地,那些不自覺的群眾都被我的舉動所感染,再也不好意思將垃圾隨手扔在路邊。在我工作的路段單位、商鋪集中,垃圾量大,每天清運的垃圾,都在5板車以上,每車重量約400斤,雨天更重。這么多的垃圾,都是我一人清掃、收集、運輸至一里外的垃圾中轉站。對于我來說,將滿載垃圾的板車拉往垃圾中轉站,絕非易事。一天勞作下來,常常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背痛。
2008年那場百年未遇的雪災,給城區的交通帶來了極大不便。縣委、政府號召各單位積極行動起來,共同鏟除路上的積雪。照說可以偷點懶,不用象往常那樣早早上路。但我考慮到,如果等到8點后縣直單位的同志們去清除冰雪,那么路上的冰雪依然會對之前上路行使的車輛和行人產生影響。考慮到這一點,我還是象往常一樣,5點就來到路段,一個人默默地埋頭苦干起來,餓了就吃兩個在街邊買的包子,累了,就在清運車的車架上休息片刻。當人們陸陸續續趕往單位時,我已經清理出一段沒有冰雪覆蓋路心了。
我有一個女兒。在孩子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勤勞樸實的好媽媽。但做為媽媽,卻始終感覺愧對孩子。環衛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必須起早貪黑,一年365天每天都是工作日,我丈夫也是名環衛工人,夫妻倆天天早出晚歸,對于孩子,實在難以照顧周到。可孩子從未埋怨過媽媽爸爸。懂事的孩子上初中以后,和爸爸媽媽爭著洗衣、做飯,做家務活。上高中后,學習任務重,孩子時間緊了,我們倆合計,誰的工作任務先完成,誰先回家做飯。遇到我們倆都忙的時候,泡飯、方便面就成了一家三口的主餐。孩子平時成績不錯,高考那年,因為緊張,導致發揮失常,成績不太理想。對此,孩子非常自責,看著爸爸媽媽這么辛苦工作供自己讀書,自己卻沒能考出好成績,孩子難過地哭了。看到孩子傷心,我也不禁留下淚水,暗自埋怨自己沒有盡好母親的責任。
在我清掃保潔路段的業主心中,我還是一名樂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環衛工人。當看到經營業主工作繁忙時,我總是默默無聞地主動上前,幫助她們傾倒店內垃圾。當發現業主不小心將物品遺忘在外時,總是提醒店主。在一次清掃保潔中,我發現路旁有一個皮包。在環衛工人心中,這是常有的事情,會認為是市民不用而丟棄的垃圾,只需將它放入垃圾收集車即可。然而,我發現,皮包并不陳舊,心想,會不會是路人丟失的,因此,便打開皮包一看。果不其然,皮包內有銀行卡、駕駛證等諸多物品。我立即將皮包交給派出所,民警也根據皮包內的信息找到了失主。失主心存感激,找到我要給我酬金,我委婉的拒絕了,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剛參加環衛工作時,我和丈夫每個月兩人工資加起來才500多元,除了居家日用,還要負擔孩子的學習,一家三口生活非常緊。如今倆口子一個月3000余元,省著點花每月還有一定的盈余,我很知足。另外,公司還幫我買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已經很好了,再過幾年,等女兒走向社會了,一切會更好的。
從事環衛工作的十三年間,我從未缺過一天崗,清掃過的路段,一直被樹為“樣板路”。我認為這是我的本分事,環衛工作雖然苦點、累點,但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應該把它做好,只要我還有力氣,我會一直掃下去。
環衛工人的事跡材料3
劉河清是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所舊城東區的一名普通的清潔工人,現任西寧中路班長。在1999年參加環衛工作以來,她能自覺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工作積極主動、聽從指揮,在實際工作中埋頭苦干、任勞任怨,樂于奉獻。
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環衛工人,卻認認真真地堅守著環衛工人的責任,愿意把臟和累留給了自己,把干凈和優美獻給了別人。盡管時常身上掛滿了灰塵,但卻始終有著一顆閃光的心靈,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在西寧中路和教育路責任路段工作中,由于人流密集、復雜,學校、商鋪多,花基里的垃圾多而且比較難清理,工作量大,難度大,但劉河清總是主動地對衛生死角及花基里的垃圾清理干凈,細心地用手將道路的流水口的泥沙及雜物清理。在我市“創文”、“城中村整治”等活動中,她主動要求放棄休息,加班加點,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并從未計較個人得失。
劉河清一心撲在工作上,默默無聞地在工作中奉獻著,在西寧橫街附近的村前路、田邊村等城鄉結合部,農民時常將垃圾放置到大街上,因此垃圾量比較多,衛生死角多,在刮風下雨的季節或在太陽暴曬的日子里,總是臭味熏天,但劉河清卻從來不會因為垃圾的臟、臭而怨天尤人,默默無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冬夜,汗水濕透的棉衣變成了冰甲;夏日,雨水淋透的衣服貼在身上,劉河清從不叫苦,不抱怨,為了市民的健康,苦和累她認了,臟和臭她也認了,給組員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劉河清團結同事,樂于助人。雖然她每天的工作量繁多,收入微薄,但總不忘幫助別人,每次單位發動的捐款活動她都是第一個帶頭捐款。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積極配合,盡力將班組的工作做好。今年5月份有一天在日常保潔工作時,她正在崗位作業,發現一個婦女臉色蒼白坐在花基上,表情看上去很痛苦,她走上前去詢問。原來該婦女血糖低,身邊又沒有帶藥。劉河清了解情況后,馬上跑到附近的商店買了一些含糖份高的食物給她吃,并電話通知其家人。她多少次助人于危難,多少次救人于病痛,這在環衛隊伍中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劉河清在環衛工作中12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體現著“寧可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環衛工人精神,為我市環衛事業作出了不平凡貢獻,她是環衛工人學習的榜樣。
【環衛工人的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3.標兵的事跡材料
4.感人的事跡材料
5.創業的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