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
實踐目的:
關愛,傳遞教育
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地點:
新鄉市牧野區尚村
由于教育資源在空間地域上分配的不均衡,廣大農村地區普遍面臨這教育資源短缺的現狀。作為一名當代有為大學生,我們是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一代人,我們有義務對教育資源短缺的地區進行義務支援,使愛的接力棒傳承下去。
為此,從7月8日起,河南師范大學“農業生態文化調研服務”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新鄉市牧野區尚村,展開為期10天的義務支教活動,輔導村里的孩子學習功課,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實踐隊員為村里的學生準備了豐富多彩的學習課程,包括博大精深的國學啟蒙、妙趣橫生的勵志故事、新穎獨特的課程活動等。通過豐 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向小朋友們講解各種知識,寓教于樂,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隨后,隊員們還學生們為舉辦了一系列例如“照鏡子”、“搶凳子”、 “信任背摔”等素質拓展活動,把同學們分成不同小組,在實踐隊隊員的帶領下進行比賽。學生們都積極踴躍地參加,在活動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并且積極配合伙伴完成任務。最后,我們還獎勵給那些取得勝利的同學一些鉛筆、筆記本等學習用品。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得孩子們逐漸會養成團隊合作與競爭意識,相信這10天的支教生活會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產生重要的作用!
本次義務支教活動,不僅給尚村的孩子帶去了新鮮、生動的知識,拓展了他們的視野;還增進了他們的團隊意識和綜合素質,同時也增進了小朋友與隊員之間的感情。另外,支教的經歷還豐富了實踐隊隊員的閱歷,提高了其實踐能力,使隊員真切了解到了農村教育的現狀, 從而使其更多的關注農村教育,關注農村學生,把教育的接力棒傳承下去。
大學生在學校用一個月學的知識還不如到社會上實踐一星期的來得專業知識多。所以作為當代一名大學生,我們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去創造我們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2
一、支教初體驗
最初的最初,我的確是懷著一種自以為很崇高的心理、很英雄主義的心理去京華武義一個最貧困的山區去支教。但在真正經歷過支教后,當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我們最初的想法時,就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
如果說過去的自己的思想很幼稚,但這次支教足以磨礪我,然我變的成熟。七天的支教生活值得我們用一生來銘記。艱難的環境磨礪的是我們的意志,支教生活帶給我們的是全新的生活體驗。哭和淚、喜悅與笑容伴隨著支教七天的酸甜苦辣,感動與感觸纏繞著七天的百味俱全。讓我體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生活。
從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出發,車子駛過平坦的高速公路,駛過彎曲的羊腸小道,引領支教成員們通向心靈的目的地。在乘車過程中,因為路途顛簸,幾個暈車的同學努力堅持著。沿途我們并不十分清楚路線,只能拖著沉重的行李詢問路人。在不斷的打聽之后,終于尋找到正確的路線。青山圍繞,流水潺潺,在這風景秀麗的好地方卻住著一群渴望知識的孩子。
二、教書新體驗
七天的支教行深深打動了我,激發了我內心深處對于愛的認識。原來愛也可以如此博大,我們用我們們純樸善良的心,進一步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濟難助困的傳統美德,攀起希望工程的一片藍天,為人們樹立了優秀的道德風范。從十八個孩子的眼中,我沒有看到一絲因炎熱而失去動力,反而看到了他們身上的快樂,那無暇而天真的目光注視著講臺上的老師。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是一種觸動,可憐而不可悲,真誠卻不乏天真。我們用我們所學的知識,武裝這里的孩子;而他們用他們的真誠,滋潤我們逐漸干涸的心靈。
帶著點緊張和不安,跟多時懷揣著兒時的夢想和能教育學生的興奮,在第二天一早,支教成員就走進了教室。學生們瞬間安靜下來,靈動的眼睛全部望向講臺。在心中突然感覺,只有精彩的課才值得他們的付出,才能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需求。
為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能力與心理素質;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他們的興趣愛好;也為了表達社會對于他們的關注,給與他們最大的鼓勵。我們的常規教學安排:
1、 支教團隊按照學校常規要求,安排教學活動,包括上課、午睡、興趣活動等等。
2、 支教人員每人負責一門學科的教學任務,除了傳統的數學、語文、英語,也增加了很多新穎的課程,如健美操、棋類、沙畫、思想教育等。
3、加強組織教學。教師應注意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教學的進行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感到自己的渺小,因為改變不了什么,但我盡力去給他們做榜樣,用語言和行動去影響他們。希望他們以后認真生活、認真學習,好好發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心他們。
一樣的課程用不同的方式上,不同的課程用有趣的方式上。語文課上教育學生根據自己的星座揚長避短,心理課上探知學生的內心世界,思想教育課上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念。數學課中有趣的奧數題,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對學生有超強吸引力的日語課,魅力四射的音樂課和頗受學生喜愛的美術課,都對學生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在很多課上,老師都注意與學生的互動,期望與學生之間更一步的增深感情。通過新穎的課程和教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其團隊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創造性和主動學習意識,讓他們真正享受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也評出了最受同學喜愛的支教老師。
三、支教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隊是一個整體,平時互相幫助,大家輪流洗碗,雖然剛開始可能經驗不足,但大家都積極參與。支教成員在講臺上上課時,都會有其他成員在下面幫助渲染氣氛,希望把課上的更加精彩。
我們收獲了友誼,十二個人的支教行奠定了我們十二顆心靈的相通,我們用心靈溝通,給孩子們筑起一座愛之城。那種愛是跨越了由性別、師生、性格······所造成的一切隔閡的真誠。而我們十二個人之間的友誼,更是在不可思議的速度下建立起來,那種在艱辛的條件下互相幫助,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的默契,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剛到學校時,寢室里什么都沒有,大家不僅要在附近的商店里采購生活必需品,而且要把寢室打掃干凈,把席子洗刷干凈。在睡覺時,無論是殺蟲劑、蚊香還是花露水都抵擋不了蟲子的進攻,身上的包一天比一天多,有些甚至會化膿。但這并不影響支教成員們,大家依舊白天授課,晚上寫通訊稿。
在支教中最浪漫的事就是晚上大家一起坐在一張乒乓桌上看星星,因為寢室里很熱,蟲子也很多,所以大家很樂意在一起聊天。當然這七天中,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小插曲。孩子們經常因為有事不能來,這雖然很遺憾,但是如果沒有其他的事,他們就一定會來。生活的環境并不重要,只要能與學生們在一起,得到精神的快樂,知識的增長,友誼的積累,也就不虛此行。
感動,并不是刻意去尋求,而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不經意間的就被孩子們感動了,不曾忘記,也不會忘記。當我們
要離開的那天,孩子們不經意間的詢問 “哥哥/姐姐,你們明年還會來么”,當時的我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也許他們每年都期待著我們的到來,不是渺小的我們,而是我們的支教隊伍。七天的支教工作是短暫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實的。想想自己的離開,心中依然很不舍!
四、實踐收獲
實踐結束了,但這又是另一種開始,是我們的一個開始,我們的人生得到了不同的意義,我們正在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不同的篇章。
實踐的意義與價值,也并非取決于我們選擇的實踐環境、實踐地點和實踐人群,而是取決于我們的活動,取決于我們在這次實踐中付出了什么,給對方帶去了什么;取決于我們收獲了什么,而對方又收獲了什么;取決于我們的活動是否能讓社會上更多人和群體關注我們的實踐的對象,而不是關注我們。我不得不承認,在最初的想法里,我們太自以為是,只是過分的關注怎樣怎樣的活動、怎樣的環境、怎樣的經歷對于我們才是最有意義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單方面地考慮自身,而忽略了我們的活動對于承受方的意義、對于社會的意義。而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的鍛煉自己,盡可能的提升整個實踐活動的社會價值。漸漸地,我才明白,實踐的作用,并非是期待我們通過某一次或者某幾次的實踐而實現多大的社會價值,而是讓我們能夠走出大學這座象牙塔的庇護,去接觸社會,認識社會,也是了解自己。
還有許許多多,都將成為記憶。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獲。支教生活給了我一段全新的體驗和感受,給我的人生劃下了永不磨滅的一筆,我的生命將因它而更加的豐富和精彩。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3
“世上大惡乃無義,人間至寶是有德。”
——《寶德童蒙錄》
一、實踐背景:
高密市“寶德書院”是由從事教育工作的李濟遠、單美華兩位老師自費辦起的,免費供孩子們暑假期間讀書、學習、娛樂的小學堂。青島農業大學手拉手義務支教隊在了解了書院的情況后,組織培訓起一支繼四個地區分隊后的濰坊高密小分隊,利用假期時間,針對留守兒童開展義務志愿活動,幫助當地孩子拓展視野、鞏固學業、培養興趣。
二、實踐目的:
兩位老師開辦“寶德書院”一方面叢保障孩子們暑假期間的安全考慮,另一方面想讓孩子們能夠接受到學校課堂知識以外更加豐富有趣味并對以后學習、生活有啟蒙作用的知識。我們小分隊想通過利用自身知識和特長有計劃地對孩子們展開輔導教學,同時此志愿服務也是自我學習、自身鍛煉的一個過程。
三、實踐時間:
20xx年7月20日至20xx年7月30日
四、實踐內容:
7月18日至7月19日,青島農業大學手拉手義務支教隊五個小分隊全體成員舉行了20xx年暑假支教出征儀式并隨后進行了義賣報紙的活動,雖然天氣有些炎熱,但隊員們都任勞任怨、毫無怨言,盡力的為山區小朋友籌集資金購買文具用品。
7月20日,上午9點我們濰坊高密小分隊集合出發,中午到達目的地,在李濟遠老師的帶領下先來到的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為我們打掃準備好的“宿舍”(實際上是李老師的大伯騰出來的房子),可以看出李老師的細心準備,很多我們自己都沒想到的細節之處他也為我們盡力準備了。稍作休息,三點半我們來到書院,歷時兩個多小時的歡迎儀式,孩子們為我們準備了繪畫禮物和精彩的特長表演,大家相互認識相互了解,介紹各自組織建成并自我介紹及宿舍鑰匙授予儀式等。高密市“寶德書院”支教實踐正式開始。為了能夠使孩子們能夠得到更好的輔導學習培養,晚上書院老師給志愿者老師們開會介紹了孩子們在書院的學習情況,課程安排上的優點和不足并一起討論接下來這十天的課程安排并對我們十天里的安全等提出了簡單的注意事項。會后我們六名志愿者老師綜合現況和之前準備的教案內容進行了授課內容的整改豐富。
7月21日,清早隊長和我、劉美一起出去探了探村里的情況,找到了一處可以買菜做飯的地方買了些材料回家。書院規定是7點半到,可七點的時候孩子們就陸陸續續的來了。首先進行的是晨練,內容很豐富,有樂器練習、跳繩、仰臥起坐、壓腿、沖拳、金雞獨立等等。
八點開始上課,課程時間安排是上下午各三節課,課間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和十分鐘的自由閱讀時間,每天下午最后一節是固定的國學誦讀課。
21日上午,高密市委副書記、市長楊建華親臨書院,親切問候書院老師、孩子及手拉手義務支教隊員們,孩子們做了手工小禮物送給了領導們。可以看出上級領導們對李老師單老師開辦”寶德書院”這一行動的支持與鼓勵,更加堅定了我們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的信念。
第一天的課程有手語、音樂、演講與口才、書法、手工,每堂課孩子們都很積極的配合老師,我們驚訝于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之快以及創造能力之強,可以看出這些課對孩子們的興趣培養以及今后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一天的課程結束,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我們是快樂的。晚上吃完飯,我們幾個老師回到書院進行備課,對今天所上的課程進行總結與反思,并對課程教案進行進一步的整改以使明天的第二課時更加順利精彩的進行。
7月22日,早飯前單老師帶我們到村子中正在建設的景區參觀,一路上單老師耐心細心的講解著正在建設和將要建設的景點,由于景區規劃較大且時間有限,我們只在南半邊觀光了一下,雖然景區只能看出些輪廓,但過程中被單老師認真的態度所感染。經過在昨天的學習了解,今天的晨訓由我們支教隊隊員組織帶領,孩子們都很聽話,認真訓練,增強體質,做新時期合格的小學生。
22日的課程有手語、音樂、演講與口才、書法的第二課時,并有新課程趣味數學的出現,課堂上孩子們踴躍回答問題,老師教孩子們要將沒弄明白的問題記到本子上,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愛記筆記的好習慣。
7月23日,呼吸著清晨的新鮮空氣,我們小分隊在單老師和單老師兒子的帶領下到欣賞了景區的北半面,美麗的膠河畔,一片欣欣向榮的模樣。晨訓過后,帶給孩子們昨晚整理備好的更加豐富的課程,有書法、西洋樂器賞識、生活小常識、手工、辯論賽講解。課堂上,老師盡自己所學所能的給孩子們講解著知識,孩子們也都認證聽講思考并提出疑問。下午,突然下大雨,外面的路不太好走,本以為孩子們不會來太多,結果我們和孩子們都做到了準時到達書院展開學習交流。不禁感到,孩子們都是抱著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的態度積極參與到書院的學習娛樂生活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為孩子們能夠學到更多學得更好而更加努力呢。
7月24日,一天之計在于晨,志愿者老師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晨訓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今天的課程有趣味數學、開眼看中國、游青島、音樂、趣味英語,課堂上激起了孩子們對外面世界的向往以及對美好未來的追求。不僅課堂上是精彩的,孩子們的課件也是豐富多彩的,在志愿者老師的帶領下,師生一起跳繩、下象棋、玩跳棋、讀課外書,孩子們的暑假就這樣充實著,志愿者也在與孩子們的快樂相處中描繪著自己難忘的暑假、多彩的青春。
7月25日,下大雨,沒法進行晨訓,老師們就帶領大家在教室里練習站姿練習唱歌,精神抖擻、聲音洪亮、充滿活力。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任務之外,今天還有這一項特別的任務,就是為了明天的莫言文學館之旅,在老師的帶領下,準備要送給莫言先生的禮物。知道這個消息后,孩子們都很高興,一到下課時間就開始精心準備自己的禮物,有五彩繽紛的相框、精美的賀卡、五顏六色的圖畫、巧妙的手工作品等等,老師們都驚嘆不已,相信莫言先生會喜歡孩子們用心準備的禮物,期待明天的旅程。
7月26日,上午書院師生全體到莫言文學館進行參觀學習,李老師做解說員,給孩子們和手拉手支教隊的老師們細心耐心的講解著每一個細節,讓我們感受到莫言先生的文學氣息以及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并非偶然而是他小一點一滴積累努力的結果。我們要以莫言先生為榜樣,從小熱愛讀書學習。參觀完莫言文學館,館中的朱老師和大家一起進行了小型的座談會,讓我們更加了解莫言先生。
26日下午,孩子們和支教老師在鄧輝老師(中華民族促進會會員)的課上領略到了剪紙的樂趣,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博大精深。
7月27日,周天書院不上課,支教老師們帶領孩子們一起到之前單老師領我們參觀欣賞的景點處游玩,大家都很開心,無形中更加加深了師生間真摯的情誼。游玩結束回到書院,中山大學王樂博士為隊員們和學生做報告,他結合自己學習工作和考研的經歷與體會,闡述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重視,就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7月28日,晨訓結束后上午第一節課,志愿者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辯論賽“看電視好嗎”,賽中孩子們鞏固了辯論賽的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項,提高了孩子們看待事物兩面性的能力。之后我們根據前一天晚上的備課情況,開展了書法、折紙、趣味數學等課程。到了晚上,孩子們到我們宿舍玩耍,老師們在孩子們的嬉戲聲中,合作包著餃子,最后大家進行了豐盛的餃子盛宴,為支教實踐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7月29日,濰坊電視臺記者來訪,孩子們面對鏡頭鎮定自若,手工課上各顯神通,一件件奇妙的作品讓所有記者、老師驚嘆;音樂課上,聲音洪亮,愉快的旋律讓大家忘記了夏日的炎熱;手語課上,一首《感恩的心》表達了孩子們對支教老師的不舍與感謝。
剩一天我們支教隊就要離開了,老師們精心準備著給孩子們的禮物,發自肺腑的贈言與美好祝福將分離的不舍情緒帶來了,孩子們更是早已明白老師們就要走了,都在課余時間給老師們準備著禮物。
7月30日,一早就下起了大雨,渲染了離別的悲傷情緒,一上午的歡送會結束,孩子們的眼淚、老師們的眼淚、家長們的眼淚,匯集成一條暖流,讓這個夏天不在炎熱,而是溫暖如冬天的大太陽,涼爽如夏天的清泉。
孩子們和書院老師家長不舍的表情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孩子們給的是無限的感動,李老師與單老師給的是珍貴的人生課堂,寶德書院給的是難忘的回憶。謝謝。
五、實踐總結:
此次支教總的來說可分為五個方面:進課堂、觀莫言、學剪紙、作報告、道離別。在整個支教過程中,我們都嚴格要求自己,全隊每天晚上都會準時召開例會,交流當天的工作情況和感受,總結得失,布置下一階段的任務。課堂中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文化素養,提高文化底蘊,通過增加課外知識的講解,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真正使支教活動產生更大成效,并保證教學質量及我校名譽。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劃過我們的指尖,在“寶德書院”這不長補短的十天里,和老師孩子們都產生了很真摯的感情,一方面為李老師與單老師對書院的奉獻所感染感動,堅定了自己今后成為一名更加合格優秀的志愿者支教者的信念;另一方面被孩子們的細膩情感所感動,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孩子們學習交流。
其實,此次支教實踐,并不僅僅是志愿者教授孩子們知識是孩子們得到更好的學習生活上的成長過程,更是我們志愿者的成長過程。孩子們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更多的是從同齡人人際大人那里得不到的收獲。
我會一直堅持著“傳授知識,播種夢想”的宗旨,以“小小微塵,志愿我心”為口號,更多的參與到支教實踐活動中,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奉獻自己。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4
跟隨著大部隊坐著大巴車進入了大山,自從上了高中之后,我很少再去農村了,由于父母都在城市工作,所以我也很少再回到農村了,只是每年過年的時候回去看看爺爺奶奶。所以對于我來說,對于農村的教學工作,其實我來了解的也不是很多,這次我也不知道自己將面對這怎樣的問題,所以心里還是沒有太多的底氣的。但是還好有那一份激情支持著我,讓我有足夠的動力前進。
來到學校的時候,是校長接待的我們,校長是一個看起來還算比較年輕的人,后來了解之后,他也是過來支教之后,才決定留下來的,后來憑著自己的文才當上了小學的校長。他和我們說,其實小學里孩子們都非常的乖巧,有很多孩子身上滿滿的是純真和擔當,這是很多城市孩子所沒有的,所以這也是讓他留下來的理由。聽著校長說了這些,我也有更大的一些期待了。
第二天自己終于走上了講臺,雖然在學校的時候也經常上臺,但是這次面對這些孩子,我還是覺得有一些緊張,他們渴望的眼神讓我覺得這一切都充滿了意義,也大大的鼓舞了我的士氣。隨著和孩子們的了解之下,我發現他們的學習進度還是要慢很多,首先是教學設備方面不夠充足,所以教學起來也沒有那么順利,加上很多孩子們都是留守兒童,在家里也沒有可以輔導的對象,這也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之后,我根據這個問題,在放學之后設立了一個30分鐘的作業小課堂,如果有愿意留下來寫作業的學會說呢過可以留堂,我也會坐在教室里,他們需要我指導的時候就可以來問我,我想這樣也會幫助到他們一些。這次經歷確實很豐富,我做出了很多以前從不敢做的嘗試,我也讓原本不自信的自己變得自信了起來。這次實踐,讓我對教育事業更加向往了,我相信今后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更好,感謝這次實踐,感謝和這些孩子們有這樣的一次緣分,我會帶著一份初心繼續努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5
XX年暑假社會實踐報告,7月14日—27日我們赴雷州附城中學進行義務支教,短短的13天的支教實踐,如同白駒過隙,留給我的不僅僅是社會實踐中所取得的收獲。更讓我感動的是情意綿綿,師生之情的濃厚,在這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與汗水。我想這是一次不平常的13天的支教生活,因為其中有嘗試、拼搏、有堅持、有失落、。。。更有收獲。這次的支教,它猶如一面鏡子,從它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這樣的實踐讓我聯想到,昔日的我也走向三尺講臺,在上面“耕耘”首堅自己的“責任田”。沒有經歷過任何過度期的我,一轉眼就換了身份,頗有些不安與緊張。
實踐的第一天,登上講臺,掃視臺下的學生,面對一雙雙眼睛,講課的聲音有些許的顫抖。平日里缺少表現的沒有膽量的我,如此的經受不起這樣小小場面。實在是令臺下的學生既擔心又在嘴邊喃喃道“老師別緊張”有搗蛋的學生還開玩笑緩解老師的心情。雖然上臺前有些緊張,但在教學中我克服了這種心理。清晰明了的講解知識點,激情而有活力。把我的知識裝進學生的腦袋里。感到從未有過的喜悅澆灌著我干涸的心房。此刻的我從容鎮定,緊張之感隨著課堂的活躍氣氛打入冷宮。真的感到自己越來越有老師的范兒了。在教學經歷中,從備課選材到教學,我無不認真的對待著。上完課后進行教學反思,改變一些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與教員們共同探討教學內容,交流教學心得與體會,解決教學難點,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我總結了支教當中的收獲與不足,也許這對我明確目標,未來走向工作崗位有個更大的借鑒作用。能夠使我更快的提升認識自己。成為向一名真正的教師而努力,完善自己。從支教以來我將自己所學的內容與實踐相結合,認真的做好實踐中的各項工作。收獲了不少,也進步了好多。
從實踐的目地上看。通過支教,使我在實踐中接觸到了與我的專業有關的實際工作。增強了認識,培養和鍛煉了我,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基礎,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的能力。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其中我認識到了教師不僅僅是教學,更重要的是關心了解每位學生。教師要有敏捷的思維能力,能言善道,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次實踐將為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也是檢驗我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人才積累經驗。并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好充分的準備。鞏固我的學習,具備教師行業所具有的實際才能,豐富實際工作中的社會經驗。掌握教學技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去。
從社會實踐的內容上看。按照我的教學安排,我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支教長達13天。其中有教學理論認知。這是對專業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的。達到根據理論知識指導教學工作。以做到真正的“好老師”,為目的。有一天我去上晚修課,看到黑板上寫著“老師您辛苦了,我們都愛你”讓我感動與欣喜。最起碼得到學生的認可,而感到欣慰與激動。此刻的我已經像是個真正的老師了。
在教學中我曾經遇過很多難題,也發現了不足之處。就比如說有些知識點講的含糊不清,沒有照顧到較差的學生的接受能力,一概而講。但是通過請教我的老師,我在教態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做到嚴謹扎實,備課充分,規劃課堂主要知識點等,讓學生知道本節課要完成的內容和要學的重點。有時就算有突發情況也能自行控制好時間。沒有課時,就去聽聽教員們的課,了解不同的教學的上課手段和形式的不同。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便于我完善我的教學。我深深感嘆當教師的默默無聞,工資的微薄,這微薄而默默的耕耘真不容易呀!這次實踐讓我認識到,所有的工作光紙上談兵是不行的,同樣的教學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教學,方式可以有多種。如授課法、師生互動方式教學。也可結合做練習加深印象。對學生的回答老師要適當的給予鼓勵。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6
今天是我們本次黃龍寺暑期實踐活動的最后一天,上午我們組織了一次隊員和孩子們共同參與的包餃子活動,先由隊長給大家分工,然后各司其職,忙得熱火朝天。最開心的環節莫過于包餃子了,會包的孩子都爭著搶著大顯身手,隊員們也不甘寂寞想露一手。但是可能由于有些孩子還太小隊員們有些也是第一次包,各種奇形怪狀的餃子出現在了大家面前,引來一陣歡笑。隨后會包的人手把手地教不會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大家都能包出完整的餃子了。雖然餃子包的質量不是太好,好多都被煮破了,但隊員們和孩子吃著自己包的餃子覺得美味的不得了,揚言回家要做給爸爸媽媽吃。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包餃子活動結束了,隊員們收拾東西準備返程了。孩子們見到我們要走,緊緊抓住我們的手不讓離開,太多的不舍同樣縈繞在隊員們的心頭,五天的朝夕相處我們早已親如一家人。再看一眼與我們朝夕相伴的黃龍寺小學,這個最快樂最感動的地方以后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跟旁邊的村民真誠地道個別吧,她們實在幫了我們太多太多;和純真可愛的孩子敬愛的老師們合張影吧,記錄下那最美的笑臉最珍貴難忘的瞬間。當隆隆的汽車駛來,真的要走了,揮手告別,相擁離開。不忍去看車子窗外親愛的鄉親和可愛的孩子不舍離去的身影,怕我們舍不得,那些孩子、那些鄉親們、那片山水、那個叫黃龍寺的地方。
五天的暑期社會實踐結束了,感想很多。我們和學生們朝夕相處,和他們一起上課教他們英文知識,帶給他們文具禮物他們笑的是那么燦爛開心;去到孩子們家中走訪,看到了他們艱苦的學習生活狀況,我們感到陣陣酸楚;去到老英雄家拜訪,我們由衷地對黨九十年來風風雨雨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們心生敬佩;站在千年古柏下,對生命的敬畏對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抗敵復興敬意油然而生。五天來,忘不了那些最可愛的孩子、最善良淳樸的鄉親、最美最美的黃龍寺!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也要明白我們肩上的重任,我們應該也必須努力奮斗,去援助那些被生活所困的人,改變目前黃龍寺的這種狀況,在建黨九十周年之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主義大家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任務與目的實習是大學教育最后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實習,能夠讓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接觸到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煉自己綜合運用的能力,把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獨立分析和實訓簡介在周三的消費心理學課上,王老師給我們布置了第二次實訓內容——伊利乳制品銷售。于是我們以公司為單位在20xx年4月10號,開展了這一項工作。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7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的第一次,但并不是每一次都值得銘記,當我第一次站在老區的講臺上時,看到教室里那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睛是,我想這一堂課我將永生難忘。
在我的心里,教師是一個光榮而神圣的職業。第一次支教,心情很激動,未去之前心里便有一種神圣的感受,終于可以為社會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了。當我站到講臺上時,已經緊張的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在我們為老區兒童建立的電教中心里,開始了我的第一堂課。學生是這所小學里一群懂事的孩子,雖然他們以前學過電腦,但是沒有一個人用過,看到機房里擺放整齊的電腦,他們的眼神里放射出好奇的光芒,想摸一下但又怕弄壞的表情讓我的心緊緊的抽搐了一下。這是怎樣的一群孩子啊,這是求知心多么強烈的孩子啊。
時光如梭,此次下鄉活動就要結束了。當一張張稚嫩可愛的小臉蛋眼簾時,當一聲聲 “姐姐”在不經意間跑入我耳朵時,我突然發現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老區的這群孩子。
回到學校,我仔細想想,拿自己和他們比較,我是多么幸運啊!同時也為走進大學后未努力學習而感到慚愧。前面的路,如何去走,決定權掌握在你我他的手中。當歲月老去,當青絲換為白發,那時若我們一無所成,只能責怪我們自己,怪自己不努力,怪自己未能迎難而上。
前面的路只有靠自己,要想得到的比別人多,那就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感謝支教給了我一次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讓我對生活有點感悟。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8
一件事情,有這么多人在做,就一定有其存在的意義,一定有被需要的理由。只不過是做的人大多沒有明確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的問題,沒有思考如何把“短期”轉化成“長期”的支教行為,僅僅是憑著一腔熱血去做,這種對公益的熱愛和所做的事情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沒有加上理性的思考并進行合理化的轉化,出現一些問題是必然的。
今年是我們支教團支教的第八年,我們是屬于典型的暑期短期支教類型,但是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大家所擔心的問題。因為我們在支教之前會進行充足的準備,支教的過程中進行嚴格的控制,支教之后會進行持續的跟蹤和反饋。
我將就我們團隊支教的一些經驗,與大家一同分享,希望能對這個話題的討論有所幫助,能給需要的人一些參考。
先說我們支教的一些基本原則:
我們只致力于支教
很多公益組織不明確自己想要做什么,今天覺得支教好,那就支教;明天覺得環保好,那就去做環保,后天又覺得敬老活動不錯,又去做敬老活動去了。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做不好,反而因為枯竭式的使用團隊的時間、精力和資金,使得團隊無法繼續進行良好的運行。我們只做支教,并在做的過程當中不斷的發現一些問題而加以改善,以便最大程度的去發揮我們的力量。但同時也會保持和其它公益組織的聯系和合作,在有我們用不上的資源的時候,可以介紹給其他的公益組織。如,有人想要捐書,我們會把捐書助學網介紹給他;有人想要捐衣服,我們會把可以接受衣物捐贈的公益組織聯系方式給他。我們不做其它類別的公益,但是我們與其他團隊進行資源的共享。
在同一個地點進行持續的支教
這點很重要。雖然每次支教的時間短,但是所有的支教內容都是明確并有針對性的,所有的課程都是按照學校的課程表和進程進行授課。很多支教團去了很多地方支教,今年發現這個地方貧困,就去這個地方,明年發現一個更貧困的地方又去了那個地方,后年又發現還有一個地方更貧困、更需要幫助,于是又更換了支教的地點。這是很多支教團的通病,橫向做到很多(涉及的面廣),縱向做得很少(深度不夠)。要知道,中國的貧困地區太多太多了,僅憑一己之力,所做的連九牛一毛、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不如我們在一個地方,把這個學校需要我們做的事情做好,那才是公益最終的目的和意義。我們支教團xx年組建,每年都到石岔中學支教,直到xx年石岔中學撤校并入上一級學校,才改到同一行政區的馮莊中學支教,直到現在。持續的才能進行針對性的幫助,才能對上一年的工作進行改進,才能對資助的學生進行反饋等等。
志愿者心態的準備
每一屆新的支教團,領隊一定是去進行支教過的老隊員。在第一次例會上就會進行一些培訓,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對支教的認識。我們會告訴我們的支教隊員,支教不是體驗,也不是作秀,更不是表演,去獲得別人的表演和贊美,我們只是去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會告訴我們的支教隊員,不能因為我們想去見識貧困就成為貧困存在的理由,當我們看到學校的硬件設施很好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家訪的孩子家庭情況很好的時候,我們應該由衷的為他們感到高興,我們應當更多的關注學校的軟件設施如何、貧困孩子的家庭如何、孩子們的心理需求是什么,等等;我們也會告訴我們的支教隊員,不要去同情孩子們,他們擁有他們的快樂,他們會一起爬樹、一起玩陀螺、一起扔雞頭、一起滾鐵環、一起玩泥巴、一起抓螃蟹、一起捉泥鰍,也許他們的生活貧困,但是他們的快樂是真的,他們并不會覺得自己是可憐、是需要幫助的;我們同樣也會告訴支教隊員,支教本身是快樂的一件事情,我們也要快樂的去做,因為只有快樂的人才能給身邊的人傳遞快樂這些心態的準備,會幫助支教隊員在支教的過程中,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各種問題。
不輕易改變支教計劃
我們每年的支教時間是8月下旬和9月上旬,但是每年的支教團隊最遲會在4月初定下所有的支教隊員,然后著手進行支教期間相關的事情,包括教學計劃、活動詳細策劃、所需購買的物資、家訪方案、安全預案,等等,所有在支教過程中的行程,都進行詳細的安排,除非不可控的原因,否則不允許變更支教計劃,更不允許在沒有策劃的情況下舉辦任何活動。
對每一個問題都要進行反饋
支教學校、資助人、受助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問題需要進行解答,我們要求所有的支教隊員都要保持與這三方的溝通,任何一方出現問題,都要進行反饋和協調,如果無法解決的,需要交由團隊一起處理,出現爭議要進行溝通,直到最終解決。
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團隊對于短期支教意義的理解:
“教”的目的并不是要教會孩子很多課本上的知識,而是改善他們薄弱的環節(比如英語音標,因為他們英語老師不會教音標,以至于初三的孩子都不會讀有音標的單詞),教會他們一些新的并且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
成為孩子們的朋友和伙伴。支教回來,我們會保持與孩子的聯系。大多數孩子家里沒有電話,他們會用公用電話打過來給我們,我們看到是那個地區的區號,會把電話掐掉再打過去,這樣孩子們就不用花錢也可以和我們通話了。當然更多的是寫信。我xx、xx、xx年去支教的地方都是在石岔中學,帶的都是同一個班的孩子,我能夠看到他們每一年的變化和成長。我們一直保持聯系,現在這群孩子已經上高三了,他們一直和我保持聯系,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的困惑,包括不知道和同學怎么相處啊,和朋友鬧別扭啦,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啦,談戀愛啦等等,他們會給我打個電話,讓我給他們一些建議,當然,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偉大,但是我知道,也許有時候就是一句話,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能成為他們的朋友,成為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可以信賴和依靠的人,那是我最大的收獲。
如果有一天,你支教的孩子告訴你:“哥哥姐姐,以前我不知道我為什么要學習,每天就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但是現在我知道了,我以后要成為和你們一樣的人。”那就請你歡呼吧,這便是支教的意義之一,孩子們不知道什么是夢想,什么是未來,他們只知道讀到什么時候就上到什么時候,讀不好、考不上就不讀了,但是因為有你,是你給了他們一個榜樣的力量,也許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因為有你,給了他們一個正確的人生導向,你就是他們的夢想,對他們而言大學不再遙遠,夢想觸手可及。
寫下這么多,我無非是想說,如果覺得短期支教沒有意義,那是因為我們沒有以正確的方式去進行。我也希望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相互學習,一起成長和進步。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9
大二學年的暑期如約而至、針對這次社會實踐、我有幸參加了學院支教隊的招募、并從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這支隊伍的一員。背起行囊、帶著最初的渴望、在書記和副書記的帶領下、同另外名同學一起開始了一場首踏支教行。在省市縣鎮小學、從月日到月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一席個女生和個男生一起開啟新的生活篇章。而與我們朝夕相對的即是一群學生、小至幼兒園、大至小學六年級。
作為一個普通的班級、我參照著這所小學的課程表為這個小學生量身打造了專屬于他們的課程表。當然、也屬于我們這個老師。因為有的學生的家距離學校有好一段距離、所以我將課時從固定規格中的4+3模式濃縮為4+2模式。安排兩個班級的課表、可真是煞費一番苦心。而我在這個支教過程中、則是擔任高年級的作文老師和低年級的普通話老師、偶爾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太過調皮而幫著體育老師代課。
我們習慣將完整而有規律的一天安排為:上學、放學;吃飯、午休;上學、放學;吃飯、晚休、其中偶爾穿插著數個同小學生們在操場、教室、宿舍、總之在這個學校的角角落落里鬧騰的時間。不知是不是因為面對的人是一群孩子們、我這個名副其實的95后不曾感到一絲不好意思、甚至在第一次見面是就將手搭在他們的肩上、可以說在這個混熟的過程中、我如魚得水。當然這里面不乏有難以搞定的學生、或是上課時嬉笑得不規不矩、或是一副不茍言笑的鎮定自若。而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至始至終都要學會這不以大學生的姿態來高高在上的對待這群小學生、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平等交流與溝通的氛圍。
而在這里、我也不得不在這一個月的支教活動后對支教衍生出另外的看法。畢竟網絡上反對支教活動的號召不絕于耳、因為覺得正處童年中的孩子們被硬生生的剝奪了假期、更甚至是在支教隊員瀟灑的離開后徒留孩子們過多的想念。當然、我不否認這樣的說法有其根據性、但是我也想用“利大于弊”四個字概括一下我眼中的支教。
第一、學生們是自愿報名參加支教活動、小學校方及參加支教行的我們并沒有硬性強求任何一人參與。
第二、當然、其中不乏有家長強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暑期進行上課、但這只占五分之一的比例。與孩子們參加培訓班相比、也許我們帶不去太多的知識、但是我們帶給了他們更多的快樂。我們也和學生們達成了協議、如果他們之中的部分人實在不想來、我們甚至可以和其家長進行洽談、還孩子一個完整的暑期。
第三、我們不教常規知識、例如數學和語文。年級和年紀的各不同造成了我們不想教他們已經學過了的東西、也不想教他們即將會學的東西、畢竟在某個時刻會減少他們的積極性。而是將手語、手工、魔術和日語這些他們鮮少接觸的東西帶進他們的生活。
第四、談談所謂的“弊”.除了給校方帶去的日常麻煩之外、似乎只剩和孩子們平日接觸中所積累的感情不曾被輕易的抹去。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0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于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
七月,在結束了軍訓之后我們實踐隊踏上了前往寧波支教的路,前期準備中,我們選擇走進社區進行募捐活動,在居委會的熱心幫助下,募捐活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成果也是頗為豐盛的。在短短幾天的實踐活動中,汗水淋濕了我們的衣褲,淚水模糊了我們的眼睛。但我們選擇了堅持。我們把關愛的精神帶去了社區,并在社區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麗的印象。七月,我們走進火熱社會,用汗和淚譜寫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這是愛的奉獻,這是我們的無悔選擇。七月,我們撒播希望,同時擁抱豐收,就如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也給社區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
接下來的五天行程便進入了我們的正題。在象山三偉民工子弟小學進行支教活動,我們去的第一天,已有很多小孩子在操場上玩耍嬉戲,見到我們,也如顯得害羞生澀。可小孩畢竟是小孩,在我們的游戲環節中,輕易地熟絡了起來,既然隔閡已經消失,剩下了便是教書育人的重擔了。
我們實踐隊在早上的課程中安排了英語課和繪畫課,開展動口、動腦、動手三方面,讓學生活躍起來,上課內容也推陳出新,穿插英語歌曲和繪畫涂鴉等趣味項目。下午是課業輔導和素質拓展。充分調動學生,讓他們過的精彩每一天。
離別總是最難舍難分的,在一場包餃子活動和班會過后,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也正式落下了帷幕,心中對孩子卻已有不舍,總有實踐隊員在最后心酸哭泣,甚至與學生圍抱落淚,相互安慰,一聲聲你們什么時候再來圍繞在耳邊,也許意識永別,但我們希望能留下些什么,留下有限的知識,留下團隊意識,留下積極向上的精神,留下永不言棄的態度,這就是我們所希望的。
此外我們實踐也有很多困難的地方,包括經費不足,聯系不完備,準備倉促,組織松散,分工混亂,但因為是第一次,這些也給我們積累了經驗,相信以后會越辦越好的。
大學是一個教育我、培養我、磨練我的圣地,我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榮幸。社會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基地,能將學校學的知識聯系于社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1
公元二零xx年七月二十日清早,我與本隊其他隊員踏上了去往穆寨鄉楊南灣村的班車,開始了我為期兩個星期的“奇幻旅程”。一路上風景清新亮麗而且不失濃郁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驪山等著名的風景名勝盡收眼中,可是我卻無心觀賞這些美景,我的內心在勾勒另一番景象:黑暗簡陋的教室里學生們明亮求知的雙眸;蜿蜒泥濘的鄉間小道上孩子們歡暢的歌聲,青青的操場上師生盡情嬉戲的歡樂身影。
顛簸的班車將我們載到了目的地,一下車,低矮破舊的土房霎時映入眼簾,黝黑淳樸的鄉民帶著些許的拘束招呼我們,而那一幫剛剛還活蹦亂跳的孩童一下子跑開了好遠,羞澀稚氣的臉頰上還著幾分好奇,遠遠地觀望我們這一群“不速之客”。
第二天,我們迎來了二十來名學生(后來是三四十人)。孩子們仍還很羞澀,都不愿打開話匣子,我們老師們便一一與他們耐心交談,詢問了他們基本的學習、生活狀況。漸漸地,孩子們開始與我們大膽聊起來,從他們的話中,我們驚訝地了解到這些年齡還很小的孩子平時要做很多家務活、農活,他們的父母大都打工在外,家中的老人還體弱多病,需要人照顧。“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一幫學生在第一天就給我們所有老師上了深刻的一課!
以后數天的生活便步入了正軌。從賞心悅目的山野風光到苦不堪言的食宿條件,從熱情豁達的當地鄉民到令人哭笑不得的學生,從激情洋溢的課堂到無話不談的“夜總會”,從淡淡離愁的分別到歸來后情意綿綿的手機通話,那段生活的點點滴滴匯成了記憶中的一條清澈的小溪流水,時刻滋潤著我的心田。
一、山野風景
下雨的山野,風景尤其迷人。楊南灣小學被青翠的山野環抱著,在夏雨中,活像一幅風姿雋永的山水畫:遠處、近處,霧氣騰騰;房檐、屋梁,雨滴噠噠。周圍十分安靜,我和隊員余巧玲唱著兒歌,在雨聲中感受自然的悄無聲息的力量,仿佛自己變得純真了很多。
我們很幸運,5XX年一遇的天文奇觀日食被我們遇到了。但是,我們也是最不幸運的,日食當天天空陰郁,到處云霧繚繞,我們只能輕微地感受到天色逐漸暗淡了下來。趁著這一天文奇觀的出現,我給學生們詳細地講解了日食和月食,甚至講到了神州*飛船和外太空,原以為學生們聽不懂或是不感興趣,沒想到他們每個人都興致勃勃地聆聽,眼睛里泛著亮光,我真恨不得把所有的天文知識都將給他們聽!
看不到日食沒關系,山村的夜晚給我們獻上了一份珍貴的禮物:皎潔的月亮,點點的繁星,鳴叫的昆蟲。城市的夜晚是看不到、聽不到這些的。我們坐在院子的長凳上,議論北斗七星和其他繁星,感覺那些星星很遠,又很近。
支教期間,我有幸出去郊游了一次。我和余巧玲老師帶著一幫孩子去小溪邊玩耍。與其說是我們帶著他們,倒不如說是孩子們領著我們,這一條條山路,他們早已走得熟透了。一路上,綠綠的山坡看起來非常柔軟,非常平滑,我恨不得從這綠毯似的山坡頂上一口氣滾到山下。小溪的水沒有想象的那樣清,可孩子們玩的十分灑脫,大家弄得滿身是水,滿身是泥。回去的路上,女孩子們采了山間的野花,男孩子們則打打鬧鬧,十分活躍。在與幾個五六年級的女生交談的時候,我感受到山里的孩子十分會體貼理解他人,同時也感知到她們對外面的五彩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憧憬。
二、我的學生們
說到那一幫孩子,他們的玩意可多著呢!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性格迥異,對他們要采取相適應的教育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二年級的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感,而且對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歪門邪道”的知識充滿自豪感。當你給他們講任何“稀奇古怪”的知識時,他們會瞪大水汪汪的眼睛,露出驚訝的表情,認真地聆聽。也經常會有個別學生露出自豪的、“不屑”的神情,高舉小手,大聲叫喊:“老師,老師!我知道,我知道!”然后不管是否經過老師的同意,他們便毫無忌憚地站起來喋喋不休地發表起自己的觀點來。接著會傳來另一個自豪的聲音“老師,這我也知道!”這時整個教室會嘰嘰喳喳吵成一團,活像開一場激烈的辯論會。不過一會兒,你要講的話題早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一二年級的孩子們是快樂的天使,他們自己會發掘很多快樂的元素,還會將快樂的一點一滴傳達給每位老師。可是,我總感覺到快樂中的些許憂傷。課堂上他們知道毛主席,但沒聽說過毛澤東、周恩來;當被問到“你們是什么族?”他們稍有遲疑,然后自豪地、異口同聲地回答“中國族!”課間,他們會津津有味地吃方便面,有些還露出羞澀的笑容慷慨地招呼老師吃。晚飯后,他們又一股腦全涌到學校來玩游戲,其中數“圈老師”這個游戲最熱門,這群孩子的娛樂方式真是少的可憐,要不然怎么不吃飯就跑到學校來瘋玩。
三四年級的學生是最乖巧的。我有幸當上他們的班主任,近距離去感知他們帶給我心靈的觸動。課堂上,學生們比較積極、勇敢地配合老師:他們能舉一反三,但不像一二年級的學生們那樣講一些風牛馬不相及的話,他們往往能引用前面課堂的知識深化所講課程的深度,拓寬其廣度;他們有著嚴謹的求學態度,一個字的發音,一個不清晰的筆畫,甚至一個不起眼的標點符號,他們都要一一確認。課余、放學回家的路上,三四年級的姐姐們大都非常體貼照顧自己一二年級的弟弟妹妹,而且她們回家還要照顧年邁的老人。
最觸動我的一點是他們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表達謝意的方式很簡單,不經任何雕琢。一堂課后,一個女生跑過來羞澀地遞給我一封信,打開一看,一句句純真的話語感動得我說不出話:老師,謝謝你,你不要走!相信僅這一句話就會撥動每一個支教老師的心弦。到快要離別的時候,孩子們熱火朝天地疊起了手工制品:紙鶴、紙船、百合花、玫瑰花、花籃、錢包、照相機、飛機、褲子、兔子、公雞,還有各種橡皮泥做成的作品,一下課,學生們便將這些小玩意一股腦塞給老師,我們每個老師的房間都積累了一大堆禮物。
還有一個平時調皮的女孩子在“給老師的一封信”中給我說說:感謝我在第一天來校時幫她系裙子的紐扣,這讓她感受到受人關懷的溫暖。這么一件小事她還銘記在心頭!
五六年級的學生雖然沒有一二年級學生那樣活躍,三四年級學生那樣認真,但他們很有自己的思想,對事物有獨到的判斷力,也很有責任心。與其說和他們是師生關系,倒不如說是好朋友:一起聊天,一起玩象棋,甚至夜晚一起去逮蝎子。
三、食宿條件
說到了蝎子,我便忍不住想講一講支教期間的食宿狀況。雖然有幸沒有受到蝎子、毒蛇的進攻,但各種不知名的昆蟲把我們害得苦不堪言。對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外地人,蚊蟲們毫不留情。我每晚被盯得體無完膚,另一個隊友更慘:腳背和嘴腫了起來。男生們發揚“女士優先”的美德,集體住在一間比較簡陋的教室里,打著通鋪的他們應該也不好受。
打道回府的前一晚,我們所有人一起在那間教室打通鋪,聊到很晚。結果第二天一大清早,我被一股濃烈的燒焦味熏了起來,原來是一個男生的被褥著了火。我和隊長趕緊處理了一下,而其他人仍在沉睡,看來十幾天的工作真是把大家累壞了。
支教期間,做飯是一項艱巨、挑戰的工作。本隊隊員都不是烹飪高手,不少隊員(包括我)甚至幾乎從沒下過廚房。但做飯問題從來未難倒我們,而且,每天的做飯時刻是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的輕松時刻。雖然我們的廚具、廚藝、廚料都很“簡陋”,但“廚師”們明確分工,認真操作,團結合作,虛心進取,使飯菜一天比一天可口,一天比一天豐盛,從起初的家常便飯到后來的“花樣小吃”,“廚師”們忙的不亦樂乎。做飯這段經歷是我支教生活中很寶貴的記憶,很珍貴的財富,我將永遠珍藏著它們。
四、屬于我的課堂
當了十幾年的學生,這回終于可以過過當老師的癮了。為人師表,才真切地感受到當一位老師的不容易。前面已經說過,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定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成功的關鍵。
一二年級的學生很活躍,想象力相當豐富。作為老師,課堂上不僅要啟發的想象力,還要樹立威信,這樣才能使課堂秩序井然,又張有馳。
三四年級的學生相對比較羞澀,老師一定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勇敢發言。也不乏有積極的學生,這時,怎樣使一個人的積極擴大成全班的積極是課堂成功的關鍵。
五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思維也相對比較成熟,作為老師要充分備課,使所講課程有一定廣度和深度。平時要多和他們交流,使他們知曉自己與外界學生的差距,鼓勵他們迎頭趕上。
我主要教三四年級的語文和音樂,授課情況總體較好。語文方面,我為每位學生打印了配有插圖的課文,并在必要時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還在課堂上夾雜幽默元素,這些都使課堂效率大大提高。音樂課主要以練習為主,適當講一些與所選歌曲相關的知識,以加深他們對歌曲的理解。
但無論是語文課還是音樂課,教給學生們一些普通的生活常理是最重要的。講《麻雀》是在傳達親情,講《一夜的工作》是培養學生對偉人的崇敬之情,講《金色的魚鉤》是讓他們感知革命先烈高尚的人格,樹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態度,講《桂林山水》是讓學生徜徉在祖國秀麗風景的畫卷中,培養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還有很多勵志的課文、歌曲,我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我想:十幾天的時間,我給學生們講的專科知識他們能記住的并不多,但這些生活常理將使他們獲益匪淺。
五、“夜總會”
一天中大部分時間是和學生們待在一起的,所以隊員們自己齊聚在一起的時光就顯得彌足珍貴,而黑夜總結大會(簡稱“夜總會”)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它通常在一間光線昏暗的教室舉行,所講內容涉及教學情況、課程安排、家訪情況、伙食安排、隊員評價、齊唱隊歌和閑聊。最有意思的是課程安排,隊長像一個兜售課程的小商小販,大聲叫賣:“五六年級的語文課,誰要?”“一二年級的體育課,誰要?”隊員們則像購物的顧客,提著籃子慢慢挑選。
“隊員評價”也是我們隊很有特色的項目,每次會議針對一個隊員,大家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別人對我的評價比較高,這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心。隊友眼中的我和我自己認識到的自我有不小錯差,從他人口中,我更加全面地認識了自身,感覺獲益不小。
每次談完常規事情,大家都要聊一聊其他話題。比如各自專業、男女朋友、明星大腕、未來設想、等等。這時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時刻,其中的快樂可能只有經歷的人才能感受到。
六、當地鄉民
支教期間開心的時候很多,可有些時候也會有莫大的傷感。這些傷感的一份子來源于家訪的經歷。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到當地很多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差:父母大都外出打工,體弱多病的老人留守在家,孩子的生活、學習仍有相當大的困難。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上學問題不太重視,有些甚至不支持孩子繼續念書。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耐心地勸說家長們不要放棄供孩子讀書,還教導學生自己要堅定求學的信念。
雖然當地鄉民生活不寬裕,但他們對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十分熱情。每次家訪,家長們都執意留我們吃飯,平時還托孩子送來自家的蔬菜。最要感謝的是村長和校長,他們給我們最基本的食宿問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補充一下,那個失火的被子和一口用壞的鍋是校長的,我們本來要賠償,但校長執意不要。
七、尾聲
公元20xx年八月一日早上,我們準備踏上回程的班車。孩子們一直笑著和我們在村頭玩耍,直到我們上了車,他們才好像意識到什么似的小聲哭了起來。沒有發生我想象中的“驚天動地”的場面,我們隊員們也是笑著離開的。我不禁感到些許的傷感,異樣的傷感。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2
所謂的萬事開頭難,什么事都要有嘗試,都要有開始,都要有經過,都要有失敗。在經歷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與我們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個小小的超市的經營也不容忽視,不但要有細心,還要有策略,謀劃。
總之,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周全。
我還沒有到超市上班之前,有一個長輩就跟我說:上班要多做事,少說話!話雖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就不簡單了。
俗話說:做壞人簡單,做好人難啊!只要做一件壞事,在別人的眼里,這個人就是壞人!要想在別人眼里改變形象的話,就要做無數的好事,但還不一定能改變。
要在眾多同事、干部眼里一開始就流下一個好的映像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于是,我制定了以下幾大要點:
一、我決不破壞超市的規矩。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自然,作為一個單位也有相應的規定了。我們超市制定了很多的規定,比如:不可以串崗、不可以閑談、不可以把手機帶在身上等等。所謂不可以串崗,就是不可以擅自離開自己的崗位。
我們每個理貨員都有自己的崗位——分屬各個貨架。比如,我是百貨這邊的,就不能隨便跑到食品那邊去,食品上的人就不能隨便走到我們百貨這邊。食品那邊比較大,還分三個部分:飲料和冷柜、餅干類、休閑食品。為什么不可以隨便串崗呢?
其實是這樣的:我們鄉下,顧客不像大城市的市民素質高,經常會有顧客偷東西的。如果我們隨便離開自己的崗位,那么這邊的貨架就沒有人看著,東西就很容易少掉!同樣,“不可以閑談”也類似這個原因,如國際歌理貨員沒事做的時候都在一起閑談,那么就沒人看著貨物了,東西少了又是損失!還有,“不可以把手機帶在身上”,這個規定看似嚴格,其實是有其中的原因的。以前超市的同事們上班互相發短信息,不認真上班,沒人看著貨物。
所以,后來經理就規定了:不可以把手機帶在身上!可以把手機帶來上班,但要放在辦公室。對于這個規定,大家還是很理解的,畢竟上班要有上班的樣子的,超市的營收和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聯系的。當然,還有很多的規定,比如:上班不可以抽煙、不可以坐下來等等。
所有的規定我基本上都能自覺地遵守的。我認為,這些是最基本的,當然要遵守了。
二、不管是誰,隨喊隨到。在超市做理貨員,有時還是很忙的。特別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這三天是結帳的日子,很多的供貨商都在這幾天送貨,然后順便結帳。有時候,一連幾家供貨商送貨來,這時候就忙了,有很多貨物卸在收貨處。僅有幾個人在收貨處是忙不過來的。既要驗貨又要把貨裝走。于是,他們就需要人來幫忙了。
我是剛來的,當然不能呆在一邊看了,為了表現好一點,我都是很主動地跑過去,把各個柜臺的貨物分開,并分別送到各個貨架附近,再卸下來。
如果是一般的貨物倒是沒什么,但有時候有的商家送的是飲料、醬油、食用油之類的貨物就很重了。一箱都是好幾瓶!很重的!我們超市進貨都是幾百箱飲料、幾十箱油的,每卸一次都特別累!有時,睡覺到了早上,手膀都疼,還全身沒勁!沒辦法,誰讓我是新來的呢?所以,不管有多累的活,我都會很積極很主動地去幫忙。于是乎,我在同事眼里我是個積極的,在干部面前我也給他們留下了好的映像!
三、如果沒有貨要上的話要找點事情做。所謂“上貨”,是我們常說的話,說通俗點,就是“補貨”。貨架上的貨物被顧客買走了,貨架不就空了嗎?還賣不賣東西了?這不行,得從倉庫把同樣的產品拿來補到原來的位子上去。
如果超市的顧客很多的話,不能只顧著補貨,要看著點的。當然,不是每時每刻都有貨上的。有時,貨架上的貨物都補齊了,不就是沒有事做了嗎?就站在一個地方看著貨架發呆,還是來回來回閑逛?當然不是了!如果沒有什么顧客,也沒有貨要補,在過道里走來走去,被經理看到是不怎么好的,感覺上我沒事做,在混時間!畢竟是私企老板,不會養一些閑人的。老板雇傭你,是要你為他創造財富的,不是養你的。
所以,我應該找些事情做一下:抹貨架。貨架一段時間不抹后,就會有一些灰塵,顧客看到有灰塵的產品,感覺上就像這件產品時間長了、舊的,自然就不會買了。
這樣不但給顧客流下了個壞映像,而且貨物就賣不出去了。誰也不希望我們的東西賣不出去的。其實,抹貨架還有個好處:可以坐下來!這個很好,在超市是不可以坐下的,誰能連續站那么長時間啊?所以,在沒有什么顧客而且沒有貨補時,可以抹貨架。正是有了以上幾點要領,我在超市表現還是相當好的。
總結我的這次時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是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但我認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會實踐這將會對我的以后學習起很大的幫助的。要記住:不要抱怨這個社會是如何如何的黑暗,哪里哪里的人是不對的。因為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改變的。只有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才行!
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有幸到揚州電信總部實習,在x天的實習期里,我初步接觸大電信公司的一些運作,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對于我們剛剛走入大學的大學生來說,社會是陌生的。再觀目前,如今的教育越來越脫離實踐,在豐富書本內容的同時卻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然而競爭是殘酷的,往往公司招聘人員時,都要看應聘人是否有過實踐經驗。因此我非常感謝揚州電
信能給我這樣一次實踐機會。通過這次實踐不但豐富了我的知識面,同時能將我所學的知識得到運用。在通過x天盡然有序的實踐中,也將我們這幫大學生一掃剛進大學的頹廢之風,在這些日子里,依稀覺察出它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團體。我明顯感受到公司與學校的氛圍完全不一樣,包括工作精神、態度以及人際間的交往等等。公司里的職員都很努力,都很上進,大家上班準點準時,但是也會沒日沒夜加班加點,似乎存在著一種無形的競爭機制,大家都很自覺。我的專業是商務英語,在大一的學習中,在學校還是以學習英語為主要,大二將開展商務一系列的課程,通過這次實踐,我將帶著問題去學習,努力將實踐與認識結合,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學業。
關鍵詞:社會實踐、寬帶續包、退網應對
實踐地點:揚州電信局總部
實踐時間:
實踐目的:提升自我價值,積累社會經驗,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地基。鍛煉自己的交流能力,努力將實踐和認識相結合,為走向社會塑造良好的條件。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3
大二學年的暑期如約而至,針對這次社會實踐,我有幸參加了文法與外語學院支教隊的招募,并從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這支隊伍的一員。背起行囊,帶著最初的渴望,在張晶書記和閔文副書記的帶領下,同另外13名同學一起開始了一場首踏京山支教行。在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楊集鎮小學,從7月7日到8月7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一席九個女生和五個男生一起開啟新的生活篇章。而與我們朝夕相對的即是一群00后學生,小至幼兒園,大至小學六年級。
作為一個普通的班級,我參照著這所小學的課程表為這52個小學生量身打造了專屬于他們的課程表。當然,也屬于我們這14個老師。因為有的學生的家距離學校有好一段距離,所以我將課時從固定規格中的4+3模式濃縮為4+2模式。安排兩個班級的課表,可真是煞費一番苦心。而我在這個支教過程中,則是擔任高年級的作文老師和低年級的普通話老師,偶爾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太過調皮而幫著體育老師代課。
我們習慣將完整而有規律的一天安排為:上學、放學;吃飯、午休;上學、放學;吃飯、晚休,其中偶爾穿插著數個同小學生們在操場、教室、宿舍,總之在這個學校的角角落落里鬧騰的時間。不知是不是因為面對的人是一群00后的孩子們,我這個名副其實的90后不曾感到一絲不好意思,甚至在第一次見面是就將手搭在他們的肩上,可以說在這個混熟的過程中,我如魚得水。當然這里面不乏有難以搞定的學生,或是上課時嬉笑得不規不矩,或是一副不茍言笑的鎮定自若。而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至始至終都要學會這不以大學生的姿態來高高在上的對待這群小學生,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平等交流與溝通的氛圍。
而在這里,我也不得不在這一個月的支教活動后對支教衍生出另外的看法。畢竟網絡上反對支教活動的號召不絕于耳,因為覺得正處童年中的孩子們被硬生生的剝奪了假期,更甚至是在支教隊員瀟灑的離開后徒留孩子們過多的想念。當然,我不否認這樣的說法有其根據性,但是我也想用“利大于弊”四個字概括一下我眼中的支教。
第一,學生們是自愿報名參加支教活動,小學校方及參加支教行的我們并沒有硬性強求任何一人參與。
第二,當然,其中不乏有家長強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暑期進行上課,但這只占五分之一的比例。與孩子們參加培訓班相比,也許我們帶不去太多的知識,但是我們帶給了他們更多的快樂。我們也和學生們達成了協議,如果他們之中的部分人實在不想來,我們甚至可以和其家長進行洽談,還孩子一個完整的暑期。
第三,我們不教常規知識,例如數學和語文。年級和年紀的各不同造成了我們不想教他們已經學過了的東西,也不想教他們即將會學的東西,畢竟在某個時刻會減少他們的積極性。而是將手語、手工、魔術和日語這些他們鮮少接觸的東西帶進他們的生活。
第四,談談所謂的“弊”.除了給校方帶去的日常麻煩之外,似乎只剩和孩子們平日接觸中所積累的感情不曾被輕易的抹去。
20xx年的暑期社會實踐讓我收獲不少,我認為以下幾點是在與小孩子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更或者說是在為人出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一、善于與他人溝通
無論何時何地,這一點都在與他人的交往合作中顯得至關重要。用一句耳熟能詳的語言解釋就是: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與感情進行傳遞和反饋的橋梁,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因為和學生們的年齡存在差異,因而導致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有錯不同。但是作為從小學階段過渡來的我們,多少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分析問題。但是年齡尚小的他們,卻不一定理解我們的做法,因而叛逆。這個時候,需要的則是一種心平氣和的溝通。
就像學生們不喜歡寫作文,我卻會耐心的告訴他們:我希望從他們自己的文字中了解到他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直觀而方便。于是,他們就會想盡方法的用詞匯修飾自己的文章以便我更容易的記住他們。就像學生中的這么一段開頭:我是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開朗女孩。于是,我很自然而然的記住了這個女孩叫做張碧輝。而每次聽見這句話,在反射弧的作用下,腦袋里的第一映像也是她。
二、耐心的與人交往
頑皮是小孩子的天性,因而在與我們這群小大人交往的一個月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摩擦。沒有誰從一生下來就注定了乖巧或是頑皮,性格的養成來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學校、乃至個人。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找到問題,才能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這個時候,耐心就成了重中之重。當成人的我們對著孩子苦口婆心的勸誘,這樣的話多了則顯得適得其反,孩子們無非是“左耳朵進,右耳多出”.
支教活動的第一次見面會,有一個特別沉默寡言的小男生坐在教室的角落,不言不語,甚至不曾將眼光投向正前方。輕手輕腳的走到他的身邊坐下,溫柔的詢問卻依舊換來不理不睬,這個時候一定要將耐心挖掘出來,不然對孩子將是更大的打擊。不妨采取我問你答的形式,哪怕只是一個點頭搖頭的回應都是好的。“是不是你不想來,爸爸媽媽偏要讓你來,所以你不開心”、“其實我小學時候成績也不好”之類的話來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有時候預備一個善意的謊言在恰當的時候用上,也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彌補。
三、牢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一間上市公司,小到一個幾人小組,都是一個追求共同利益和夢想的團隊。而這中間總會存在著一個猶如另領頭羊一樣起著關鍵作用的領導或隊長,牽引著成員對其行為規則進行認知和奮斗。只有牢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樂趣。
即使產生了與領導或隊長不一樣的觀點,也要學著耐心的溝通,弄清楚孰輕孰重、孰是孰非,進而站在以集體利益為基礎的立場上同眾人商議決策,而不能任由自己的小性子我行我素。即使地球是圓的,也沒有人是中心,其他人更沒有必要圍繞著其旋轉。可是當你有一絲不適時,卻成為這個團隊其他成員所關注的焦點,滿是照顧與問候。倘若是這樣,那又有什么理由不為這個團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呢?與他人合作,也就顯得不那么繁瑣與乏味了。
四、不要吝嗇自己的“對不起”
勇于道歉,即使相處的對象是一群不諳世事的小學生。就算自己在理,可在孩子面前,很多事情都有可能變得無理可循。如果他想做一件事,任憑“不許做
”的惡言厲色,也不過是適得其反。為自己的粗魯行為道個歉,然后告訴為何“不能做”,是不是更有可能換來對方不許做的效果?作為老師,即使并非名正言順的真真老師,但是也不要擺出一副高姿態,自己錯了,還是得道歉。
就像我發現一學生的作文存在抄襲現象,而在課堂上批評了他。事后覺得不妥,又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該同學說了一聲“對不起”.本是一件小事,為何要小題大做而鬧得一發不可收拾呢?即使是小學生,也有著滿滿的自尊心,或者更甚于我們這群成年人。一句“對不起”,即使換來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笑臉,又何樂而不為呢?
20xx年的暑期,是從出生到現在以來最充實的一個暑假,亦是最美好的一個暑假。和一群孩子們度過的假期,哪怕有疲倦有抱怨,卻也依舊滿足和感動。孩子們簡單而美好的世界,真的不應該被歲月的年輪所侵蝕。而從孩子們和筑夢支教隊中學習到的東西,將是終生受用。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4
帶著一份執著的信念和一顆熱忱的心,我們暑期實踐小組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來到江西省泰和縣實驗小學,將在這里度過難忘的七天支教生活。
我們支教的小學和住宿的賓館都在縣城中心,這里給我第一印象挺好的,和我想象中的艱苦環境差遠了。站在校門外遠眺,嶄新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整潔的綠化,大家都感嘆如此優越的條件根本不需要我們來支教。詢問小店的阿姨,得知這是縣城最好的小學,我想這次支教應該是一次愉快的夏令營之旅。
我們下榻在教育賓館,盡管住宿條件有些不盡人意,但是教育局局長郭叔叔的熱情讓我們很溫暖,少一些旅途的勞累。第二天我們去學校拜訪校長并了解學校具體情況,他們對我們的到來表示熱烈,向我們交代了上課注意事項并留下了聯系方法,為了確保安全學校每天給我們安排了下班的老師。因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放假了,所以沒有見到所謂的“學生”。
第三天早晨安排小朋友破冰。印象中農村的小孩應該是乖巧害羞的,對我們的到來陌生又好奇。但事實證明我錯了。支教的小朋友很聰明很大膽,活潑好動,對我們一點也不怕生,儼然不把我們當“老師”。第一天見面就有很多遲到缺勤的現象,我們在王校長的協助下好不容易把他們按班級安排好座位,管好紀律。開始自我介紹,先是支教的同學然后是學生。我們自我介紹時候都會把名字寫在黑板上并交代一下自己交的課程。
那天發現龔禮佶很適合支教,很會哄小朋友開心,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很有老師的風范。薛龍很有親和力,非常受小朋友,被圍得水泄不通。支教具體事宜由王玲負責安排,她很盡心盡力,我們支教組有了她工作才開展得井然有序。
自我介紹結束后我坐在第一排小朋友旁邊,向他們了解情況并增進感情,幾天后我就要給他們上課了,說實話還是有點緊張,對上課一點經驗也沒有,小學老師不好當啊。一個早上我們很多時間都是用來維持紀律的,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他們和我想象中農村的孩子太不一樣,個個都很活潑、機靈,爭強好勝,樂于表現。
我旁邊一個叫王宇軒的男孩就拉著我說自己如何出眾,喜歡數學,愛好古典文學,擅長書法,一聽說我是教地理的,就和我談起中國地圖,我不得不承認他們很聰明,而且多才多藝,比我當年強多了。后來王校長任命鄭金香為班長,小男孩就憤憤不平地告訴我,鄭金香有親戚在學校當領導,奶奶是小學門衛。哦呵,現在的小孩子真不簡單,小小年紀就懂世道,還把話講得如此圓滑,我不禁感嘆道。他們都是五年級的優秀學生,分別從七個班里挑選出來,很多小朋友家境不錯,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比起城市小孩毫不遜色。
x月x日清晨,我跟隨藝術傳媒系志愿者團隊一起走進了平遙。踏上了一場別樣的“旅途”。坐在去往平遙特教學校的火車上,按耐不住的是心中的激動,我很期待這為期7天的支教生活,在短暫的一個小時后,我們來到了這個目的地——平遙特教中心。一下車,我便被特教學校師生的熱情所感染,真摯的眼神,真誠的話語,讓這個不一樣的旅途變的格外的神秘,我很期待,在這個愛的海洋里,我會怎樣的度過七天的生活?住在這個千年古城里和這樣一群有愛有心的人在一起,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
下午,便開始了我們的支教,第一次站在講臺上講課的我,很激動!在記憶中,教師的職業我一直都很崇拜,如今我也站在講臺上,不一樣的是面對這樣的一群孩子。特教中心的孩子們很活潑,也很乖巧,每個都很討人喜愛。看著這些孩子,想想命運對他們的不公。我們的支教給他們上課、聽課都變的那么有意義。
支教過程——刻骨銘心
我和小雅一起教油畫棒的課程。孩子們由于天生的缺陷,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想法,所以對畫中的世界極為喜愛。看到我們的到來他們很開心,總會支支吾吾的說些什么,我們雖然不能完全領會到他們想說些什么,但是我們從他們純真的眼神里,看到的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美術的好奇。也許沒有見到他們的時候,支教只是一種公益的行為,而看到這些孩子們,這不在是一場普通的支教,這是一場夢想的開拓,頓時心中的壓力好大好大!
還記得在上第二堂油畫課時,有一個小孩,我印象很深,別的小朋友的天空是藍色的,而他的天空卻是彩色的,這個孩子個子不是很高,平時也不說話,只是乖乖的呆在角落里。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堅信身體的缺陷并沒有阻礙他們童年的色彩。
支教的日子很規律,每天早上7點起床,八點半上課,同學們都被這里的孩子所感染,都紛紛的省吃儉用,為的就是可以給孩子們多買一個油畫棒。平日里活在電子世界的他們,也改變了生活的重點,在這里的游戲,只是和孩子們放學后,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跳皮筋。這與平日里電子游戲的世界相比是那么的真實,對于我來說,這是再一次體驗童年的愉悅;對于孩子們來說,和老師打成一片是很有趣的。每天總會有新鮮的事情發生,像一場精彩的舞臺劇。
離別不舍——我們心系他們
x月x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別的時刻依然殘酷的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留下的也許還有足跡,帶走的卻只是回憶。悄然消失的時間,帶走了我們在平遙的7天,不希望將曾經在那留下的足跡也一并帶走。支教留給我的東西太多太多,在另一個別樣的藍天下,感受了人性的溫暖,知識的力量,社會不斷進步下依然留下的畸形現象。有了愛的接力棒的傳遞,每一年都會是嶄新的一年!我無悔于這次經歷!
支教心得——社會實踐真正的意義
現在,靜下心來,捫心自問,為什么要支教?我們或許幫不了他們什么,但是我們盡力,至少我們可以帶給他們希望。雖然一個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這種行為是一種愛的影響,愛的傳播。這種奉獻的精神會影響著特教中心的孩子、老師,還有當地熱情的人,影響著你身邊的朋友,也許這種愛將會傳播出去。
我總希望自己確實能做點什么,哪怕只影響到一個小孩,都會讓我心境坦然、溫暖、純凈。總之,希望自己在這個年代里,能做個真正的麥田守望者,踏踏實實去做,哪怕會很艱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麥田,卻不是為了收獲,我只是欣賞那一種天地的杰作,樂于把自己融入那無盡的麥浪。在喧囂的塵世給自己的心留點空間,讓那種感恩長存于懷。
一個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們的存在的意義,不是被淹沒,而是與無數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條山脈,一片群峰。這樣的山峰,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決定水的流速。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5
登上返回中巴車,我回頭望了望一大早趕了幾里山路來送行的學生,看著那些眼眶濕潤的孩子們,誰也不說話,整齊地站成一排,投來一種不舍與難過的眼神目送我們駛出這條顛簸的山路。捧著學生離別前送我的鮮花,我微笑著向他們揮手作別,只想把微笑當作離別的祝福。但此時,我的內心又是何其的不舍,舍不得這群單純可愛的山里孩子,只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好好成長,等過些年我一定要再回來看看他們。
一、攜手共進,共同成長
回顧自己著在貴州實踐的點點滴滴,這半個月的難忘經歷不僅賜予我一輩子受用的收獲,也給我的心靈帶來觸動。其實,我一開始就明白,我們這些大學生來支教,并不能給山里的孩子帶來多大的改變。我們實踐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個月,而所能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也極為有限。但通過這十二天的教學和接觸,學生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的進步也是可見的。
很多學生從內向孤僻變得活潑開朗,從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到積極踴躍地舉手發言,從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到最后了解百科,還有的學生從沒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到立志成為對祖國做貢獻的人,更有的學生連唱國歌都不會,到后來卻變成小小的愛國主義少年,正是孩子們這種渴望走出大山的欲望在不斷地激勵他們努力學習。
而我們這群在大學里接受理論學習的青年,來到邊遠地區吃苦實踐并不斷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使自己受益匪淺。從剛開始來到這里的不習慣,到最后的的舍不得離開;從第一次講課略有些緊張,到后來嫌一節課的時間太短而不夠講;從一開始去家訪時走不慣山路,到后來的輕松自如,我的每一天都在不斷地適應,每一天都在進步。除此之外,我不僅收獲了與隊友之間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情,收獲了一份純潔的師生情,更收獲了一種不畏艱苦、吃苦耐勞的精神。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體會到,作為大學生應該承擔的一份社會責任,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二、全力以赴做準備
通過緊張的招募面試,我幸運地成為去貴州支教的一員。為了此次暑期實踐的開展順利,愛心社隊友相互協作分工、互幫互助,在前期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僅如此,暑期實踐的準備工作也做得很充足,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前期任務。
六月份的畢業跳蚤市場上多了我們忙碌的身影,大家擠出考試復習的時間,穿梭在梧桐路和愛心社倉庫之間搬運捐贈物資,頂著炎炎烈日進行義捐義賣。通過三天的努力,我們籌集了六百多元的愛心義款,并將它全部用來買帶去給孩子們的文體用品。然而,課程準備也是我們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之一。要在六月份緊張的考試復習之余準備半個月的教學課程,我每天自習后就去圖書館搜集適合帶去給那里孩子的百科知識,世界地理知識等,精心的準備只想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知識和樂趣。六月初,我們就開始了每晚3000米的體能訓練,目的在于增強隊員的身體素質,磨練隊員堅韌的毅力。
起初3000米的跑程對平時不鍛煉的隊員來說并非容易,但是從來沒有人偷懶、沒有人叫苦。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大家都能輕松地跑下全程,這對我們支教期間每天走幾里山路去家訪有了很大的體能幫助。在隊員的相互鼓勵和相互督促下,體能訓練一直堅持到去貴州的前一天晚上。
三、調整適應,潛心教學
x月6日抵達大水鄉,我們開始了為期半個月暑期實踐。然而,在大水鄉實踐的居住環境、教學條件比我想象中的艱苦。居住條件極為簡陋,我們在校長家堆放飼料的雜屋里自己動手搭上不足四米的木板,八個人就擠在這張通鋪上。然而,潮濕的環境和肆虐的蚊蟲讓不少隊友的皮膚布滿了紅色的疙瘩。后面一段時間,不少隊友生病了,帶來的藥已全部吃完,我們也只能拖著等它自然好。當地用水困難,我們十人的到來更是加重了附近的用水負擔,為了節約用水,一盆洗臉水我們十名隊友就共著洗,而實踐的半個月誰也不忍心用緊缺的水洗澡。
每天上課回來,我們自己做飯,沒有其他菜就只好到山上挖土豆吃,土豆不夠吃就用白糖下飯。盡管條件很艱苦,但是我們從不抱怨,只把心思放到教學上,因為我們明白“吃些苦不算什么,把教學搞好,讓學生有所收獲,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04-02
大學生支教的實踐報告08-10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2-18
大學生實踐報告支教10-30
支教大學生實踐報告12-15
大學生支教團支教實踐報告12-06
大學生暑期支教實踐報告03-13
大學生暑期實踐支教報告02-14
大學生社會支教實踐報告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