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走訪群眾民情日記范文
走訪群眾,掌握民情,有利于民生工作的更好開展。以下是要給大家介紹的2017年走訪群眾民情日記范文,歡迎各位的參考!
2017年走訪群眾民情日記范文(1)
在xx鄉陳書記的帶領下,汽車在離開瓜寨村的柏油路之后,右轉一會便開始爬山,崎嶇的山路,由于是干季,道路并不是很難走。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彎,便到了山頂。陳書記說,以前不久,這是沒有路的,這條路還是因為市里面修黑石羅水庫才修的路,xx村進出只有通過人背馬馱的方式。但即使是這樣,公路依然沒有通到村,到公路盡頭,還要走上半個小時的山路。
站在山頂,眼前十分開闊,四周群山高聳,中間很遠處可見一條細細的河流在群山間出沒。山都比較陡,植被還可以,比起常見的森林來說,還是遜色不少。腳下的一座小山頭上,一棵電線桿在黃土和松葉間格外扎眼。遠遠看去,象我兒子小時候積木玩具里面的電線桿。耳邊遠遠的傳來機器轟鳴的聲音,書記說,水庫正在施工,由于這里人煙稀少,山高坡陡,植被相對較好,將建昭通市水源地。
汽車沿山路蜿蜒而下,又不知過了多少個彎,來到了水庫辦公地,也就是公路的盡頭,不遠處幾臺挖機正在緊張工作,陡峭的山涯上,好多頭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有的腰系繩索,掛在崖壁上,有的在山崖間來回走動,只要你仔細一看,小河兩岸陡峭的山上,到處都是移動著的紅色安全帽。山風吹過,這些施工的人,象風中翻飛的小鳥,讓人禁不住為他們的安全捏住一把汗。
可能是上游人煙少的緣故,河水特別清。河邊有幾戶人家,名叫竹林組,源于村子河邊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已經列為搬遷對象,但由于新的房子還沒蓋好,暫時還住在這。說話間,我們已經到了村中,書記不停的和老鄉們打著招呼,看得出,書記和他們都非常熟悉,東家長西家短的說著一些我們聽起來很陌生的人和事。趁著這些空隙,我仔細看了看這些民居,這里的房子建筑特別簡單,一般為二層瓦房,一層住人,二層堆放糧食和雜物,墻為夯土制成,比較粗糙,有的年深日久,布滿大大小小的裂紋,有的已經傾斜,給人以搖搖欲塌之感。房間里面光線黑暗,陳設簡單,不管什么看上去都有黑黑的感覺,因為,這樣的建筑通常不用柱子,直接把梁架在夯土墻上,整個房屋由夯土墻承重,使得屋內空間逼仄,采光不暢。我驚異于這是山區,自古以來樹木眾多,為什么房屋建得如此簡單。在我印象中,這樣的房屋是抗震性能最差的,墻一倒,整個房屋就倒了,如果使用柱子,可以做到墻倒房不倒。上帝保佑,這一帶歷史以來估計地震不多,才使得這里的人民在這樣簡單的房屋里,安然度過了多少個日夜。
書記說,這里已被列為搬遷移民,屬于xx村的`一個小組,為了搬遷工作,他不知來做了多少工作,甚至開玩笑的說把一家人的茶都喝完了、凳子都坐壞了,才把工作做下來。雖然這里土地貧弱,人煙稀少,交通不暢,但俗話說故土難離,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花子窩,移民搬遷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真是不小。
沿河步行而下。兩岸山勢極陡峭,河邊但凡能栽種的地方,都已開辟成地塊,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幾十公分寬,能種的則種,不能種的地方也種上了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木,山頂大多是在碗口粗的松樹,遠遠望去,就象戴了一頂綠帽子。書記介紹說,現在是春天,還很冷,過久山上的杜鵑花開時,很是漂亮。我想象著,兩岸山花爛漫時,該是一番多么壯觀的景象!河水雖不深,但極清,河岸邊也看不到各種現代垃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仿佛從來沒有人來過,透著濃濃的原始自然風味,就連岸邊遠遠的覆蓋著灰瓦的農舍,也與周圍的景色相得益彰,儼然一幅優美的中國山水畫。
沿著河邊蜿蜒的小路,半個小時后,我們就來到了今天的終點,xx村,村子不大,幾十戶人家,坐落在河岸邊的高地上,在村子與河之間是一大片緩坡地,地已經作了細致的翻整,并栽上很多蘋果樹,對岸是陡峭的山崖,長滿的樹木,背后也是高高的山峰。村里面的房屋都是清一色的土木民居,灰色的瓦、灰色的土墻,灰色的房檐下的灰色的榔柱上,掛著一串串金黃的玉米。除了偶而一閃而過的幾根電線,實在無法找到與現代產品相關的東西。安靜,還是安靜,除了偶而的幾聲犬吠和幾聲雞叫,聽到的只有風聲和水聲。那個我沒去過的、鼎鼎大名的、被游客擠爆了的、號稱世界上最美村子的雨崩村,能有這里的安靜么?我想。在這里,你看不到什么,想不到什么,也不用想什么,看什么,除了純凈和你的心靈。套用現在一句時髦的話,這里是最適合發呆的地方。
可是,這一切美好的背后,是生態的脆弱,生存的艱難和生活的貧困,xx村人均八分地,且大多為陡坡地,土地貧瘠,村民主要靠種植玉米和土豆收入。近年種植了不少蘋果、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木,但由于管理原因和周期較長,目前還處在投入階段,沒有收入。即便有點收入也因交通條件限制難于變成商品。于是,村里大多青壯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守著幾分薄地,幾間老屋,盡管村外的世界風起云涌,這里卻是永遠的波瀾不驚。
村里修路的經費已經落實了,但修路涉及占用耕地卻在村里吵成了一鍋。普遍的心理是,都想修路,但都不想出土地,公共利益都想要,但只要涉及自己的私利,便寸步不讓,有的修路必經之地的人,漫天要價,甚至要賴要橫,無所不用。書記一下午都在找不同的人協調做工作,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想法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今天的工作成效不大”,書記說,“過幾天還得來”。對我來說,農村工作千頭萬緒,真是不容易!
回來的路上,一個老鄉正在用拖拉機翻地,“老鄉,你那機器怎么弄進來的呀?”。“幾個人扛進來的”。“哇,好現代哦”!同行的一個小美女說。
2017年走訪群眾民情日記范文(2)
根據《姚河鄉深入開展統戰干部大走訪活動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為進一步鞏固統戰系統“傾聽民聲、匯聚力量、服務基層”大走訪活動成果,推動全鄉統戰干部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結合僑胞普查和少數民族普查工作,8月1日到2日,我深入了沈橋、梯嶺、龍王、香爐等村開展大走訪活動。
在沈橋村,我走訪了秦聲樹、秦聲舉戶,兄弟兩有個叔叔解放前到了臺灣從事銀行系統工作,屬于臺屬,也是我們的統戰對象戶。在秦聲樹戶,他反映到現在板栗效益不好,家中還有山場與村民小組有些糾紛。針對板栗效益不好的問題,我向他們詳細介紹了現在板栗的一些行情和姚河鄉板栗的劣勢,比如難以保存,再加上姚河板栗易生蟲,才導致效益不佳,但姚河鄉黨委、政府已經將此事列上日程,并將板栗作為姚河八大產業之一,予以發展,現在已經聯系了省農委、安徽農業大學的專家專門針對此事開展研究,尋找最佳解決辦法。針對山場糾紛問題,我向村里面詢問了一些基本情況,并表示將進一步調查了解,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法規來解決。在秦聲舉戶,他家只有小女兒秦萌在家,秦萌在山東讀大學,對發生在家附近的變化表示欣喜,她反映沈橋小學硬件設施條件較差,我向她介紹了發生在沈橋小學的變化,比如正在施工的校安工程、還有學生營養餐工程,中山(黃山)商會捐資34萬元新建的沈橋小學食堂等,其他的諸如辦公電腦、文娛設施等我們黨委、政府將進一步爭取資金項目,逐步改善學校環境。
在梯嶺村、我走訪了臺屬朱誦貴戶,老人有個哥哥當兵去了臺灣,多年前已經去世,兒子媳婦均在外創業,老人身體不好,現在獨自一人在家生活,我囑咐隨同的'村里有關同志要經常性的關心照顧老人生活。
8月2日,我還走訪了龍王、香爐的一些統戰對象戶,大部分是地理、風水先生,平時做些紅白喜事,這些家庭呢,大多生活比較貧困,有些人有宗教信仰,有些人還相信鬼神,我向他們宣講了我們國家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要在國家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內,不能搞封建迷信,特別是不能傳播邪教思想。針對生活困難,有些人有低保五保等民政救助,鄉也出臺了針對困難人口的救助辦法,鄉黨委、政府將予以考慮,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其他生活救助。
經過兩天的走訪,我深刻的感受,每個干部的個人形象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整體形象。作為一名統戰干部我將以此次走訪活動為契機,切實轉變服務理念,將被動"坐堂"辦事轉變為主動"上門"辦事,由"干與不干一個樣"轉變為"干與不干不一樣",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轉變干部作風。尤為重要的是,走訪過程要深入群眾,要學會說"群眾話",練就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功,特別是遇到一些歷史問題、疑難問題時,要主動思考"怎么訪"、"怎么講",力求通過得體的話語,消解群眾怨氣,得到群眾理解,甚至化干戈為玉帛,融洽干群關系。
2017年走訪群眾民情日記范文(3)
天剛蒙蒙亮,有些寒冷,我早早起了床,按照村支兩委班子的分工,今天總共派出七個小組,為村民周禮雙籌集近二十萬元醫藥費而奔走。
我和周禮雙的家屬,騎著摩托,風塵仆仆地來到馬戀硅火泥廠。這是在大障鎮甚至全市來講都是有名的企業,我想打好頭陣,為全天的工作開個好頭。硅火泥廠負責人李丹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當我們把周禮雙的家庭、住院情況以及今后的手術費用情況和他說完后,他邊掏錢邊說道:“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奉獻愛心、承擔社會責任,是每個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就這樣,我們順利的走完了第一家企業,手里拿著這一千元錢,心里暖暖的`。
我們又馬不停蹄地去了神馬花炮廠、大障鎮衛生院、吉泰禽業等企事業單位,一共籌集了4900元。帶著一身疲憊回到村委會,我躺在沙發上等其他成員回來,卻不知不覺睡著了。傍晚時分,其他外出募捐的人都陸續回到村委會,我們一起清點募捐到的錢,總共17800元。雖然每個人都很累,眼中透著一絲倦意,但是,看著桌上那一疊愛心善款,我仿佛看到了西林村村支兩委班子的戰斗力,看到了每個班子成員挑起肩上的責任……
晚上,我來到湘東醫院,把籌集的善款交給周禮雙,并囑咐她安心養病,“西林村是你最堅強的后盾,我們會竭盡全力幫你撐起這個家。”
夜深了,我回到家,躺在床上,靜靜地思考著周禮雙那筆沉重的醫藥費,思考著西林村未來的發展方向……
2017年走訪群眾民情日記范文(4)
剛吃完晚飯,長馬村支書丁作芳打來電話告訴我,潘其佑車禍這件事,當事雙方在市交警隊把賠付協議簽了。掛斷電話后,我為老潘高興,也為四月份“群眾工作日”收集的問題又辦結了一件而高興。
4月26日下午,長馬村村委換屆工作圓滿結束后,潘其佑在村社會管理工作站向我反映:自去年出車禍后,肇事方除手術費付了后,務工費、后期治療費遲遲未付,請鎮、村領導再次出面幫忙解決。
潘其佑的父母去年先后病故,哥哥先天腿殘無勞動能力,大女遠嫁他鄉,小女在讀高二。目前負債6萬多元。家里主要收入來源是種田、種菜,農閑時靠摩的出租,貼補家用。雪上加霜的是,去年在送客過程中與嘉樹鄉某公司接送員工的專車相撞。腿部做了兩次手術,摩托也騎不成了。
了解情況后,我和支書丁作芳等人陪同潘其佑四次到該公司和市交警隊進行協商、咨詢。肇事雙方主要在肇事責任劃分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導致后續補償款難以到位。我們將潘其佑的現實困境一一向他們講明后,經多次努力,雙方均作出讓步,同意在和平解決,一次補償到位。
潘其佑拿到5萬元的`誤工費、后期醫藥費后,困窘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小女兒的學費也有了著落。
在老潘眼含熱淚的連連感謝聲中,我深深震撼了。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真真切切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我們才能真正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擁護!
【走訪群眾民情日記】相關文章:
走訪群眾的民情日記08-26
走訪群眾民情日記范文07-05
民情日記走訪08-24
走訪村民的民情日記06-27
走訪農戶的民情日記06-28
入戶走訪民情日記07-02
精選走訪慰問民情日記07-04
走訪慰問民情日記07-05
走訪村民民情日記07-05
走訪農戶民情日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