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下鄉日記
扶貧不僅幫助貧困戶通過發展生產解決生活困難,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地區開發經濟,從根本上擺脫貧困,走勤勞致富的道路。接下來是為您精心整理的扶貧下鄉日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扶貧下鄉日記篇一
陽春三月,大別山到處山花爛漫,春意盎然。而地處深山里的岳西縣青天鄉三槐村卻是乍暖還寒,寒氣襲人。
3月17日,根據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統一部署,我和局機關10多名職工,新年后又一次來到青天鄉三槐村,深入到各自結對貧困戶家中開展"二清楚二明確"活動,即弄清楚家庭狀況、弄清楚致貧原因,明確脫貧路子、明確脫貧時間。
上午10點,我們一行剛到三槐村部,就和等候在這里的村干部與結對戶熱情地打招呼,相互問長問短,村部頓時熱鬧起來,一股暖流流淌在大家的心中。
接著,我們在村會議室召開了簡短的見面會,簡要地總結與通報了去年來的結對幫扶情況。會上,鄉黨委書記說,三槐村在縣人社局的幫扶下,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都有顯著提升;各幫扶干部對貧困戶的脫貧、發展一直傾力支持。我代表局黨組向結對幫扶貧困戶講述了2015年所做的幫扶工作,并簡要地介紹了2016年的計劃安排,把我們所做的和準備做的事情,明確告訴大家,讓大家清楚明白。這次走訪送溫暖活動中,我們每個結對干部個人捐資700元,由村兩委統一準備了米、油等生活用品,向結對戶送上一點心意。
隨后,我們在各自結對貧困戶的引導下,深入到他們家中走訪慰問。雖然山中坡陡路滑、崎嶇難行,但大家精神飽滿,親自背著大米、拎著食用油,步行數公里的山路到貧困戶家中走訪,實地了解致貧情況,商議具體的幫扶措施。
三槐村掌形組王貽海戶是我的結對戶,全家3口人,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是靠他做建筑砌匠的一點工資和一點茶桑收入,收入微薄。他家致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孩子上大學,入不敷出,開支較大,家庭很貧困。我和鄉黨委王書記步行4里多山路來到他家,看到我們來后,王貽海同志熱情地接待我們坐下。我向他詳細詢問了家里情況,認真聽聽他們有什么具體要求。我很高興地聽說孩子學習很上進,家里目前雖然較困難,但孩子畢業后,就會負擔減輕。看到他家空閑地較多,我建議他們今年多養幾頭黑豬,多種點土產品,我幫助銷售,一起共同渡過眼前的困難。王貽海告訴我,今年他準備搞種養業,養殖3頭有機黑豬,利用豬糞養泥鰍;準備開挖一口漁塘。看著他興奮的樣子,我感覺到他家致富很有希望。我當即表示,幫他一起聯系項目,讓他好好謀劃清楚報到村里,叮囑他保重身體,有什么要求及時和我聯系,我會盡力提供幫助的'。不知不覺已到中午,老王熱情地留我們吃飯,看到他們忙前忙后,不忍多打擾,就告辭返回了村部。回來的路上,踏著新鋪的泥土,吃力地爬上山坡,我看到老王家房頂上飄出裊裊炊煙,心里感到暖暖的,心想:春天已經來了,收獲碩果的金秋還會遠嗎?
扶貧下鄉日記篇二
朋友,當你享受交通的方便快捷;品嘗美食的獨特風味;住著舒適的庭院房屋;穿著變幻著四季的顏色;即使生病了,也有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這一切,你是否習以為常。
然而,在宜良竹山,有這樣一個地方,這里交通閉塞,一條不足四米的水泥路年初剛剛聯通村委會,遇到兩車交會時常常讓司機頭痛,乘客膽寒;這里土地貧瘠,年輕人出門打工,老年人勞動力缺乏,生產資源匱乏,生產方式落后,經濟貧窮;這里缺醫少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仍有發生。
同時,這里又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地方。置身大山之中,滿目青翠,空氣清新,純天然的大氧吧;核桃,板栗,臭參,特色經濟作物點綴著片片山林;水牛,山羊,土雞,土產味美價廉;路路通,百業通,一條致富的大路正深入大山的各個角落。
這里就是宜良縣第一人民醫院在縣委“掛包幫,轉走訪,脫貧致富”工作安排下結對幫扶的地方----竹山鎮烏舊村委會。
10月16日,在王文麗院長、黃冬書記的帶領下,宜良縣第一人民醫院各科室一行12人來到竹山鎮烏舊村委會。入戶走訪14戶貧困戶,深入了解每戶的實際情況,面臨困境,尋求切實解決群眾困難,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方法和工作思路。
烏舊村下轄13個自然村,共有396戶1543人,林地面積5640畝,耕地面積1565畝,主產玉米、馬鈴薯。部分村落只通毛石路,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傳統種植業產量低,收入少。特色經濟作物
銷路困難。養殖業急需規模化,規范化。
大家不怕烈日當空,不怕山高路遙,翻山越嶺,走村進戶,通過走訪,14戶貧困戶各有其困難原因。有的高齡雙目失明,兒女外出,無人照管;有的常年生病,因病致貧;有的身體殘疾,勞力不足,生產低下;有的上有老,貧病交加,下有小,教育要錢;有幾戶人家身居危房,家徒四壁,身無長物。他們迫切需要有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新方法。有的需要定期錢物幫扶,如高齡無人照顧者;有的`要解決病痛,減免醫療費用;有的要發展養殖業,需小額貸款,資金幫扶;有的要技術幫扶,學習一門實用技術„„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視,是無視。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宜良縣第一人民醫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我們一定能找到一條幫扶的“康莊大道”,盡我們的綿薄之力,正視困難,扎實工作,為這十四戶貧困農戶找到脫貧致富的好路子,為他們的生產、生活注入生機與活力。為這山,這水增添新的色彩。
扶貧下鄉日記篇三
一套領導精心安排的辦公設備、一副妻子細心準備的生活行囊、兩個經驗豐富的公益志愿者陪著我帶著市委、市政府和部領導對扶貧攻堅工作的殷殷囑托,我來到聚寶鄉黑頂村開始履行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
高高的黑頂山連綿起伏,世代守望著勤勞、淳樸的黑頂山人民;粗壯的大柳樹枝繁葉茂,時刻陪伴著熱情、奔放的黑頂山兒女。
沒有迎來送往的客套寒暄,支部書記調集一切可利用資源配合我們工作的開展;沒有鄉村市里的生分疏遠,村委會主任默默的解決生活的`各項困難。
打掃村部衛生、組裝辦公設備,用最高的效率掃清工作的障礙。
15戶貧困戶、34口人,拍照片、填調查表、嘮家常,我們用真摯的情感和樸實的語言拉近了黨和人民的距離。
匯總材料、美化照片,建檔立卡為扶貧攻堅打下堅實的基礎。
扶貧攻堅,累并快樂著!
扶貧下鄉日記篇四
在做好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的基礎上,今天我們水月寺鎮白果園村精準扶貧小分隊再次出擊。
我結對幫扶的1戶在村委會附近,交通比較方便,我們步行而去,在路上我聽村干部介紹了溫成知的家庭情況:家中四口人,妻子在水月寺專心照顧女兒讀書沒有工作,他留在家照顧老人,閑暇時間出門做電焊工。這樣的家庭,在我看來是非常有潛力脫貧的。當我來到一處石頭和泥土混合建成的屋子前,村干部告訴我,溫成知的家就在這里。
踏進大門,我看到的是一個一貧如洗的家庭,堂屋中大多數擺放的是溫成知的勞動工具,唯一的電器是一臺早就不能工作的洗衣機。
他的臥室更是簡陋,木架床上幾床破舊單薄的棉絮、幾個多年失修的老木柜,其他的也還是擺放的一些農具。
白果園村老百姓一般都種了很多茶葉,我問他茶葉收入怎樣。他說家里的.茶園都荒了,一是沒有足夠的時間收也請不到小工,二是茶廠太遠,來去成本太高。這時周圍的老百姓都圍了過來,希望在村委會附近辦個茶廠。原來白果園村委會以前有個茶廠,老百姓來送茶葉非常方便。后來茶廠搬到了其他地方,非常遠,在采茶的季節,他們要提前一兩個小時去送茶葉,這樣一天下來,利潤太低。我提議能不能成立一個合作社,老百姓又反映茶葉不好賣的問題,我沒有回答他們,因為我暫時還沒想出一個好的點子使農戶和賣家牽手。
在談話中,溫成知透露他自己想發展養豬,我便向他們宣傳養種豬的政策,溫成知聽了后非常開心,說自己有一塊地方可以蓋個小型養豬場,我問他周圍農戶多不多,對別人有什么影響,會不會污染水源。大家都說那個地方挺適合建養豬場。聽到這,我松了一口氣。
他妻子可以做些什么,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一對正值盛年的夫妻,不應該淪落成為貧困戶。在路上,我看到有農戶在秀鞋墊,非常精致好看。他妻子能不能在照顧小孩之余做些手工活?水月寺鎮集鎮上那么多的專職照顧學生的媽媽們能不能聯合起來秀鞋墊搞產業?
困擾我的問題好多好多。今年我24歲,參加工作一年多,知識太少,閱歷太少,但想著老百姓還是那么信任我,我有些力不從心。壓力大,任務重,但是我充滿信心。向上吧,少年!
【扶貧下鄉日記】相關文章:
下鄉扶貧的民情日記07-01
下鄉扶貧日記大全07-03
下鄉扶貧民情日記06-25
扶貧下鄉民情日記06-30
農技員下鄉扶貧日記06-29
下鄉扶貧民情日記范文06-29
下鄉扶貧活動總結09-04
下鄉的日記04-23
下鄉日記07-03
扶貧攻堅日記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