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鄉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腳印農家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如果要探尋舒城縣廣大黨員干部的足跡,那么請到廣袤的農村去吧。
一場轟轟烈烈的“深入開展三級書記大走訪、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活動正在龍舒大地如火如荼地開展。
從 9 月 28 日開始,幾個月來,全縣 1 萬多名黨員干部紛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農家、話民情、解民憂,做到 力量在一線配置,情況在一線了解,問題在一線解決,感情在一線融合,績效在一線考評,作風在一線轉變 。這是一支農村政策的宣傳隊、社情民意的調查隊、為民辦事的突擊隊。
胡錦濤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 90 周年大會上指出: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該縣始終高度重視群眾工作,群眾冷暖,牽掛著縣委、縣政府的心;農情民情,觸動著決策者的情。舒城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傳道多次指出,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要立足農業大縣的縣情,以加強群眾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謀劃“三農”、服務“三農”、發展“三農”入手,以此探尋密切聯系群眾的方法和路徑。
2011 年 9 月 28 日 ,該縣召開了“深入三級書記大走訪、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動員大會,該縣領導稱,這項活動不是一件單純的工作安排,也不是形式,“大走訪”是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書記大走訪”活動的“規定動作”,“一線工作法”是根據我縣實際,提升干部精氣神的“自選動作”,“萬名干部進百村入萬戶”是實施此項活的有效載體。這項活動是我縣“十二五”開局之年提精神、鼓干勁、促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的生命工程,是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培養鍛煉干部的強訓基地,是培養廣大黨員干部知三農、懂三農、愛三農、促三農的情感之旅,是推動舒城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固基工程。“萬名黨員干部”就是第一旗幟,“進百村入萬戶”就是第一行動,“全覆蓋”就是第一要求,“訪民情”就是第一內容,“增感情”就是第一目的!
縣主要領導率先垂范,村頭巷尾,田間地頭,堂屋宅院,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傳道來到了杭埠鎮三蕊村,與村民們親切交談,群眾說:一點也沒有縣委書記的架子。縣長金德元深入萬佛湖大塘村走訪,宣傳黨的政策,傾聽群眾心聲,真習實意為群眾辦實事,以一言一行的真情 贏得了群眾的夸贊,縣委副書記陸純輕車簡從到桃溪鎮開展大走訪,在聯系群眾上動真情,在為民謀利上出實招。
領導的示范就是無聲的動員,一大批黨員干部走出了機關、 他們下到村里研究農村問題,來到田間研究農業問題,走進農戶研究農民問題;他們與農村鄉親們齊坐一條板凳,促膝談心,問需問計,共商發展,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們聽民聲、解民憂、化民怨、集民智;他們努力融入基層、聯系農村、服務農業、親近農民、增進感情!冬天里的農村熱起來了。
幾個月以來,活動取得初步成效,到日前為止,工作隊已走訪 10 多萬農戶,入戶率達到 9 0% 以上。
為確保活動有序推進,該縣建立了《民情日記》分級審閱點評、問題梳理解決反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多項大走訪工作制度;健全了領導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和各地各部門大走訪活動定期匯報制度,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安排階段性工作任務。干汊河鎮 為方便干部直接與農戶聯系,統一編印了《群眾工作聯系手冊》,收集了全鎮黨員、村民代表、村組干部、能人大戶和困難群體的基本信息。為提高集中走訪質量,印制了《民情日記》,要求鎮村干部開展好“六個一”活動,即:擬好一個調查提綱,開好一場黨員群眾座談會,填寫一份調查問卷,進行一系列政策宣傳,記好一本民情日記,完成一份調查報告。實行《民情日記》分級審閱和群眾意見建議分層辦理制度,每周梳理一次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到分類交辦、限期辦結,并及時反饋。
在集中走訪階段, 該縣 嚴格制定了大走訪活動的 “十項規定動作”,即: 一批干部進村入戶;一封書信增進感情;一本手冊宣傳政策;一份問卷了解民意;一個本子記錄民情;一組課題研究問題;一批矛盾就地化解;一組實事惠及群眾;一套辦法推進發展;一項措施督促落實, 做到了真走訪、真調研、真解憂、真惠民。在走訪活動中,要求實現 “兩個全覆蓋”,即工作組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工作隊員足跡覆蓋全縣所有農戶。為防止活動流于形勢、走過場,該縣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的責任和考核評價體系。縣委從有關部門抽調12名同志組成4個督查指導組,由縣委副書記和三名縣委常委帶隊分赴全縣各地開展督查指導,確保整個集中走訪活動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
為把活動的推進與重點工程緊密結合起來,該縣著力圍繞全縣重點工程的實施,找準活動關鍵點。以大走訪問活動推動 工業經濟、城鎮建設、旅游發展、農業發展四個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展 。 縣城建設重點工程南溪河綜合改造項目是該縣有史以來改造規模最大,涉及被拆遷人數最多,情況最為復雜的一項工程。城關鎮、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縣直各單位共抽調1000多名干部,到1700多個征收對象家中挨家挨戶上門走訪,真心與群眾拉家常、交朋友,了解他們的訴求,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解決安置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僅20天的時間,就完成了98%的征收安置工作任務,為一期工程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活動正扎實有序推進,黨的優良作風、政府的溫暖關懷、黨員的真情實意、干部的音容足跡,“印”到了千家萬戶的田野庭院中,“刻”在了尋常百姓的心靈心坎上。
民情日記:迷霧之行
2011年的十一月,這將近一個星期的迷霧天氣給每個人的心頭籠罩上了一層陰影,每天早晨在濃厚的迷霧之中我摸索著來到村部開始了我們村三險兩費的征收工作。臨近中午,奇跡的陽光穿透厚厚的迷霧照亮了城南村每一條道路,于是我跟隨著我們村黨總支書記包書記來到了我們村方賢倉隊長家中進行大走訪活動,了解村民村情,深入村民內部對于包書記和我來說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
城南村于2005年由中河村和果園村合并而來,是人口近五千人的大村,加上今年村兩委換屆換人,其村情的復雜情況可想而知。包書記說,這城南村的工作就像這早晨的迷霧,我們兩都是剛剛到這的新人,不了解這迷霧里面到底有什么,所以只能勤動腳步,走訪走訪一些熟悉情形的人,給個引子,才能讓我們村兩委更好的了解村情掌握情況。于是,我們步行來到了我村團結村民組組長方賢倉隊長家中。
方隊長今年五十多歲了,卻已是一名優秀的老黨員。當隊長的幾十年里他除了本村民組的情況了若指掌,也對村里的大事小事特別關注,可以說他是村里名副其實的百事通,所以村里任何情況,問了方隊長就是問對了人。加上方隊長平時家里就在菜場賣賣菜,做點小生意,大伙兒都愛在他那說說事,東家長西家短,村民們有什么意見沒到村里反映的都在他那給全倒了出來。所以,我們一到方隊長家中,他就毫不客氣地說,你們新的村兩委對村里情況絕對沒有我了解,我不吹牛地說,十幾年前我是由村民們無記名投票選出來的,村民們都相信我。我當這個隊長雖然不是個官,但是作用是可大可小的,加上我對村里情況了解的透徹,有什么情況我完全能給說出個所以然來。于是,包書記說方隊長是老黨員了,對于我們這些新兩委村干部絕對能夠指教一二,還希望方隊長能夠給我們一些建議和意見,同時對于村里的情況有什么需要反映的也請照實反映,我們村兩委將盡最大努力予以重視和解決。
跟方隊長進一步的聊天基礎上,包書記和我充分認識到我們城南村工作開展難的弊端之所在。方隊長說,城南村的情況復雜是你們難以想象的,近年來由于修路、征地、拆遷等一系列工程項目建設,城南村四十個生產隊之間多少都產生一點矛盾,村民們的心不在一條道上,光靠村兩委是無法解決的。我們村大事沒有可是小事卻不斷,比如說城南小學的征地工程,有一部分農民有青苗的補助,可是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解決,我們村民也不知道該找誰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為了我們村里的教育,方隊長花了很大的代價,給村民們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才有今天城南小學的落成,可是這一工程結束之后一些遺留的問題也需要我們給予重視和予以解決。村里公益事業的建設固然是好事,可是要想好上加好,很多工程之后的遺留問題我們也需要及時跟進,對于我來說,雖然我們村兩委可能無法給予解決,但是我們在了解了情況之后也要積極向上級反映,將老百姓的事情記在心里。
農田水利建設一直是農民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城南村人口眾多,很多戶都有良田,有些村民基本上以種植為生,農田水利建設基本上就是我們村建設事業的頭等大事。對于興修水利,我們村一直是大力支持并積極行動的,比如前幾年進行的東支渠硬化工程就給我們村的村民帶來莫大的方便,可是這項惠民工程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其原因就在于,渠道溝壑是建立起來了,可是溝渠清淤問題卻沒有辦法解決,村里經濟困難拿不出錢來解決,村民們也不愿拿出這個錢來集體解決,這種問題只能一拖再拖。其次就是,由于缺乏環保意識,很多村里的溝壑都被大量垃圾填滿,垃圾的堆積除了給村貌帶來極大影響,破壞生活環境,更是不利于農民的生產建設。如果說我們村有什么急需解決的問題,那么溝壑清淤絕對是重中之重。于是在出了方隊長家之后包書記和我也一起去了我們村附近幾處溝壑觀看,果然清淤工程亟待解決,很多田埂旁邊的渠道都供給不了水源了。我想,自古至今,水利建設都是農業生產之根本,而溝渠清淤則是根本之后的售后問題,售后做不好,產品依舊是無法得到顧客認同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將會將渠道清淤問題擺上工作日程,予以重視,更加要用行動的來進行解決。
雖然存在一些問題,可是方隊長也說我們村各種政策都是落實到位的,比如他們隊的貧困戶都得到了相關的補助和照顧,村里治安條件非常好,基本上沒有任何矛盾糾紛,在最近征收的農村三險兩費上,我村還特地召開了宣傳動員大會,通過這次會議不僅讓我們村充分了解了惠農政策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更是將政策宣傳到戶,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村村民都積極踴躍的參加三險兩費的征收,這不僅是保障自身的利益,同時也是對國家大政方針的支持,為我們縣我們村的各種工作開展進行支持和配合,講各種政策落到實處。
最后,方隊長還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隊長的工作跟你們大學生村官是一樣的,除了要多進村跑跑了解情況,更是要發現問題并及時向上級反映,在今后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過程中,你們更是要為我們村民們謀福利。
走訪結束后,包書記和我走在回村部的路上,此時太陽已經變得十分強烈,掃走了村部前面霧氣的陰霾。城南村諾大的康居大道上陽光普照,城南路旁邊諾大的農田寬闊無邊,一切都清晰而自然,我不禁感慨道,城南村的情況雖然復雜,但是只要包書記以及我們村兩委用心去了解,及時發現問題反映問題,在上級的支持之下,一切問題都會和這午前的陽光一樣,掃走過去的一片迷霧。
民情日記:三下鄉
3月6日 晴
早春二月,西部的山村依舊是寒意未減。
上午,互助縣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在松多鄉中學前廣場上舉行,這個廣場也許是松多鄉最大的一塊平整場地了。在浮土會弄臟鞋的廣場上,時刻提醒人們這里是農村。聯想到城市里連人行道都鋪遍了花磚的現實,西部的鄉鎮卻連一個像樣的活動場所都沒有的尷尬,格外刺目。
廣場上早已拉上了各種宣傳橫幅:婦幼保健院、農機推廣站、種子經營管理站、蔬菜技術服務站、職業技術學校、計劃生育服務站……都是事關為農民服務的單位,工作人員發著宣傳單,耐心答復著農民的咨詢,義診的醫生忙個不停。滿心希望各級政府、各級干部都堅守農民兄弟貼心人的溫暖,全力為農業、農村、農民排擾解難,因為中國的繁榮富強不能沒有他們的共同前進。
三下鄉活動雖然每年只有這么一兩次,鄉親們還是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盡管他們很多人是從數公里外的村莊趕過來的。可能這也是農村難得的公共聚會,人們扶老攜幼,握手寒暄,相互問候,在晴朗卻寒冷的天底下平添了一絲暖意。
就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里,有人甚至做起了小生意,有售賣釀皮、烤腸、日用品、餅干、小食品的攤位,人流如織。我深深地意識到,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絕不會因地處偏遠、窮鄉僻壤而減卻半分希望。
上午十一點半,文藝演出在廣場主席臺上正式開始。人總是渴望溝通交流,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吧。也許不在節目有多精彩,演員們有多時髦,重要的是他們演員們來了,讓走不出大山的鄉親們在家門口也能看到文藝演出,給他們年年平談如常的生活增添一份歡樂。
在我,當聽到互助土族民族敘事長詩《祁家延西》傳承人席恒雄的一曲鄉謠,如聞天籟,讓人沉醉。我相信,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是生生不息的,只要這塊土地依然承繼著祖輩文明的薪火。
晚上,縣上還安排放映了一部電影,只是因為天太冷了,效果并不理想。
【干部下鄉民情日記】相關文章:
民情日記范文:干部下鄉民情日記06-10
下鄉駐村干部民情日記06-02
干部下鄉民情日記范文06-30
干部下鄉民情日記范文07-02
干部下鄉民情日記選登06-23
干部下鄉扶貧民情日記06-07
村干部下鄉民情日記06-07
駐村干部下鄉民情日記06-29
下鄉日記民情日記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