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修日志(通用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各類日志都很熟悉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志了。日志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研修日志(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研修日志1
高一物理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與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是高中物理教學的基礎。大部分剛升上高中的學生都不能一下子適應高中教學,普遍覺得高一物理難學,尤其是對于那些意志薄弱或學習方法不對的學生來說,不適應的教學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高一物理是不是真的很難學呢?難學的原因在哪里呢?高一物理難就難在學生的能力與物理教學要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學生的能力和降低教學的要求,使學生能輕松的跨越高一這道門檻,是高一物理教師面臨的首要任務,也是高一物理教學的主要特點。
一、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較,他們之間存在著知識性、邏輯性、抽象性和應用性的不同。
(一)、初中物理教學的特點:
1、初中物理教材,文字說明比較容易理解。
2、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通過觀察或實驗直接得出結論,這樣的學習方法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
3、初中教學是以直觀教學為主,所以學生的思維方法主要是形象思維,這種體現具體的物理形象和物理現象的思維方法,能讓學生在思維活動方面跟的上教學進度。
4、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知識比較單一,物理現象比較簡單,學生學習不會感到生疏或難懂。
5、在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中,對于物理的概念、規律的掌握的要求都比較簡單,而且初中物理的內容也較少,學生只要把公式、概念背下來就可以了。
6、在初中物理練習方面中,要求解說物理現象較多,對于計算題,一般只要直接利用公式就可以得出結果。
根據初中物理教學的特點,可以知道初中生對于物理的學習方法是比較機械簡單。習慣于死記硬背,不習慣對物理現象進行推理和歸納;習慣于直接利用公式計算,不習慣于對習題進行分析理解;習慣于附和,不習慣于獨立思考。
(二)、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
1、高中物理教材,文字比較嚴謹,大部分學生能讀通文字但是并不理解其含義,從而產生對教材理解的困難。
2、高中物理教學不僅要從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已經存在的概念出發,建立抽象的物理概念。學生要從理性去認識物理,對于這種新的學習方法,很多學生不能去理解,就會產生學習上的困難。
3、在高中物理學習中,較多的是在抽象的基礎上對物理概念進行概括,所以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是以抽象思維為基礎的。這樣學生在思維的基礎上就會跟不上,產生思維上的困難。
4、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物理知識內容比較多,物理現象往往比較復雜,而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系也不向初中那樣緊密,同時在分析問題時不像初中物理那樣從單方面著手,而是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索和研究,造成學生理解方法的困難。
5、在高中物理教學要求中,對于物理規律與概念的掌握,不僅要求學生理解同時還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如果學生還在利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僅僅做到記憶而不理解,則不能靈活運用,那么規律與概念就難于掌握。
6、在高中物理練習方面中,一般直接代入方程求解的很少,大部分都需要通過分析,弄清楚物理運動過程,并且還需要進行綜合,才能建立方程和求解,所以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并不順利。例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學習中,常用的公式就有10多個,而且不同條件利用不同的公式,所以在解題時學生常常感到無從下手。
7、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還增加了新的內容,矢量,學生對于物理學中矢量的正負號與數學中的正負區分不是很明確;圖象,用圖象表達物理規律,描述物理過程。
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是,內容多,難度大,教師在講解時敘述多、進度快,教學方法靈活,題型花樣多,課堂密度高,部分知識相關聯,如果學生仍采用中的學習方法來對待高中的物理,結果是背熟了一大堆公式,但是不知道從何利用,因此學生會感到物理深奧難懂,對學習物理失去了信心,從心理上造成對物理的恐懼。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會遇到的問題
進入高中學習,學生無論對教材方面的理解、思維的方法、解題的思路,與初中學習階段相比較,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作為高中教師如果在教學中沒有注意到這些明顯的客觀存在的差距,就會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困難。
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上存在幾點問題:
1、學生學習方法的不適應,高中知識的邏輯性較強,理解比較難。
2、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能力不適應高中物理教學要求。
3、部分學生知識面窄,在觀察現象時不夠細心
三、根據高中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的特點是:
1、要重視教材與教法的研究。
高中物理教師要了解初中物理教學的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學生在初中學過哪些知識,對這些知識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并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中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保留著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直觀性教學、提高物理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較為復雜的物理現象時, 為了使問題簡單化,一般都會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而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概念抽象,不能清楚的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盡量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
3、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與概括能力。
閱讀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對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學生對學習感到越困難就越需要閱讀 ,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該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并同時對重要概念和規律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4、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思維模式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維程序和思維方式,但是要有效解決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還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物體受力問題時,常用到“隔離法”和“整體法”。在同一組研究對象中,對于不涉及物體內各部分運動狀態的物理問題,用“整體法”解答比用“隔離法”簡便;對于單個物體的研究時,用“隔離法”解答比用“整體法”簡便。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一旦自己解題就出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不深,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5、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或是什么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知識的基礎,正確的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系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系,這樣可以加深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后,還要指導學生客對知識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
總之,高中物理教師要充分認識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特點和現實困難,認識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基本條件,研究并遵循教學規律,妥善過度才能更好地幫助和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降低教學的條件,滿足高中教學的要求。
高中研修日志2
通過這段時間的網絡研修,深感新課標下化學知識、教學方法、學生個人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化學知識與現代生活科技聯系更加密切,教學理念要更新,由過去教知識改為教學生學習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學方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靈活高效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再研讀新課程標準和高中新化學教材,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覺得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正確把握新課程標準和要求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在知識首次出現時就要求學生一下子全部達到的。新課程標準在強化雙基的同時,還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不追求知識體系的嚴密完整,以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物質入手,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培養學生科學發展觀和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引導學生學會合作、探究、交流、表達。
二、初、高中教材、必修與選修教材知識的銜接
1、初高中教材知識的銜接主要是內容的補充,知識的加深、完善、計算內容和方法三個方面的銜接。
2、必修與選修教材的銜接
高一化學必修1和必修2在各方面的知識都作“蜻蜓點水”似的介紹,為高二各選修模塊留下許多知識和能力的“接口”,那么,選修模塊中安排了哪些知識?難度有多大?也是必需了解的。否則,容易造成隨意拓寬、加深,本應在選修模塊中學習的內容,在必修時“一杠子插到底”,加重了學生負擔。由于受課時限制,實際上也不可能講得很清楚,甚至出現前面所述講得越多,接受得越少(課時不足),好像講得越清楚,學生實際越不明白尷尬局面。比如氧化-還原反應,必修1要求較低,對于氧化劑氧化能力,還原劑還原能力的比較,復雜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有關復雜計算等應在選修課程中讓學習能力強,對化學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進一步學習。再如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由于必修1中對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等內容沒有涉及,所以要求也是較低的。只要求學會強酸與強堿的離子反應方程式,較難的也就是硫酸與氫氧化鋇的反應。如果把以往很復雜的離子反應讓學生訓練,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學生被搞糊涂。
三、走出化學多媒體教學的誤區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化學領域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這種教育技術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技術手段的主流之一。
四、重視實驗培養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課本上的實驗有三類: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家庭小實驗。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通過分析實驗現象,掌握化學知識,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實驗基本操作的技能。學生實驗和家庭小試驗既可鞏固有關知識,又可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作為化學教師,人人都知道化學實驗的重要。但目前我校由于經費不足,實驗室器材和藥品嚴重缺乏;又新教材中出現不少新的實驗,有的無法準備,因而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無法開出。另外,現在我校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教師可以下載實驗視頻。當前教師的演示實驗有很多變成了教師放錄像,講實驗,學生看影像,聽實驗。化學實驗室有點受人冷落。這樣是無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高中研修日志3
通過這段時間的網絡學習,感受到新課標下的很大變化,如在化學知識、教學方法、學生個人等方面。化學知識與現代生活科技聯系更加密切,教學理念的更新,由過去教知識改為教學生學習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學方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靈活高效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再研讀新課程標準和高中新化學教材,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覺得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認識新教材
教材編排的結構體系與舊版教材相比發生了根本改變,新教材從一開始就采用的是一種研究型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即: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科學研究方法。教材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體現出化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二、更新化學課程觀念,動態把握課程標準變化
這次新課程體系以全新的理念,從課程目的、結構、內容、評價和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全方位變革,必將給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帶來全面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給工作在基礎教育第一線的中學教師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教師要做到:
1、明確學生獲得終身必備的知識與技能;
2、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3、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
1、從原來課堂上以教師為主,改變成以學生為主,以傳授知識變為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巧妙利用:知識支持、資料在線、方法索引、知識點擊、化學前沿、歷史回眸來引導學生完成學習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應在注重教學過程的同時引導學生重學習過程。具體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
(2)注重選擇涉及變化過程的練習;
(3)注重實驗教學中的過程教學。
2、教師備課不應只是背教材、寫教案,更主要的還應在“用”字上下功夫。即:對知識結構的適當調整,合理開發課程資源,了解每個模塊的編寫思路,明確重點知識的化學內涵,揭示化學核心知識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其次,能夠根據社會發展、學生實際收集教學資源,對單元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包括改進試驗,增加新的化學學習教材,更好的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和發展需要等。
比如在講氯氣這一節時,備課前,筆者還是認真研究教材的,包括教材中設計每一個欄目,如“科學史話、“思考與交流”、“實驗”、“資料卡片”、“科學視野”以及課后練習等都是筆者把握新課標精神的航標。如筆者在本節教學設計中,筆者沒有怎么拓展其它知識,倒是把“科學史話”中的知識進行大膽的處理,設計引導學生去寫出實驗室制氯氣的化學方程式,設計引導學生去對化學家發現和確認氯氣進行評價,進由于氯氣有毒,現在使用的教材,把許多演示實驗刪除,只是直接給出反應方程式,但這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為此,筆者在備課之前,先在網上收集有關氯氣化學性質的視頻,然后把下載下來的視頻通過對比和遴選,然后用到教學課件中,在教研組研討課上,不少教師也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學校公開課上,這些視頻成為筆者這節課的一個特色。
3、充分體現化學學科特色。備課準備中,筆者選擇了氫氣在氯氣中燃燒這一實驗,但在教研組研討課中,教室里氣味很大,也給同學帶來一些不好的感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課后,筆者在實驗室進行了多次實驗改進,雖然效果都不夠好,但筆者沒有放棄。筆者的目的就是一定要演示該實驗,但不要讓氯氣大量逸散到空氣中。最終,筆者選擇用饅頭來堵住瓶口。而悟出其中的科學道理,并進行科學觀教育。
高中研修日志4
高中生在數學課堂里看不懂、聽不懂的到底約占百分之幾十幾?我認為,只要不是一個縣、市的一流學校,這個百分數要超過70%!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就是完完全全放棄了數學學習的也超過30%!這部分學生,說是在讀高中,而事實上,至少就學習數學而言,他們學不到任何知識與方法。在數學課堂上,他們要么看其他學科書籍,要么鉆進網絡小說里,要么把注意力投向十指尖或頭發尖,要么看著老師或黑板或某同學或教室外發呆--有這些行為表現的學生還算是肯讀書學習的人,還不是放棄數學學習的人,只是學不了數學而已;那些完全放棄了數學學習的呢,要么講小話嬉笑,要么動手腳吵鬧,要么就趴著睡覺;有條件的則使用學習機或手機上網、玩游戲!
有人要問:對這些現象老師都不管嗎?老師不是不管。對有些學生而言,無論老師采取集體的說理還是單獨的談話,無論老師有針對性地教育管理三次、四次還是十幾次、幾十次,也很難奏效。說實在的,這部分學生就是因為初中乃至小學數學基礎太薄弱,加上缺乏信心、耐心與毅力,在高中真正看不懂數學天書,也聽不懂數學課。這就是高中數學教學的困惑之一。
有困惑之二嗎?當然有!那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編得好,但很不好用,難以說得上切合新時期高中生的實際。
說她編得好,確實在逐步體現新課改理念,將許多“閱讀”、“思考”、“探究”的內容編排在教科書中,促使教學活動突出學生主體,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以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狀況。說她很不好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科書中內容過多,使得每個學期教學時間過緊。湖南使用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兩年,無論高一年級還是高二年級,每個學期數學新授課要上到期末考試前兩三天才能結束,根本談不上組織期考前的梳理、復習。因此,每個學期期考,學生的數學成績很差,促使學生進一步喪失學數學的信心。
其次,教科書中的教學內容顯得雜亂無章。作為教科書,先編排什么內容,后編排什么內容,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必須象設計算法和程序一樣,認真斟酌。
再次,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有一些教學內容的教學要求比原來的教科書有明顯的降低,但書中編排的習題或復習參考題并沒有降低要求,甚至使用了原教科書上的許多現題,很是不妥。第四,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很不適應現在的大多數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實際。新課改理念是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這需要有一個前提,就獲取數學知識而言,那就是學生對學數學要有興趣和信心,并且要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然而,許多高中生在進入高中學習之前,可以說早就沒有了學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如同本文開頭提到的,根本沒有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且不說讓學生主動“閱讀”、“思考”和“探究”,事實上,許多學生懶得看書,不想看書,看不懂書,就連聽老師分析、講解也是懶得聽,不想聽,聽不懂。
不僅有困惑之二,還有困惑之三,那就是:作為高中數學老師,不知道如何在短短而又緊張的教學時間里,重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彌補學生初中乃至小學數學基礎知識,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高中研修日志5
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悉心領會、積極實踐,以更好的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面我談一下習體會。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質。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我們在理解這些基本理念時,必須把握好以下兩點:
第一,語文教學對象的全體性。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是為全體學生設計的,不是為少數尖子學生設計的。例如,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情感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祖國語文是祖國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載體。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把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作為首要目的,使愛國主義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具體落實。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干擾,語文課程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還需要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二、語文素質培育的全面性。語文素養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素養。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為根本目的,以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等的有機結合。語文素養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而且表現為有較強的生活中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2、提倡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重大發展和突破。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綜和性學習,順應了新世紀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是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語文課程改革的重大發展和突破。具體表現在一有利于語文課外綜合實踐活動的落實。因為小學生學習語文主要有兩個通道:即語文課堂教學和語文課外實踐活動。這兩個渠道是小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兩翼”,相輔相成,既有緊密聯系,又有相對的獨立性。二是有利于小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語文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潤物細無聲”。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加語文綜合性學習,將大大增強語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三有利于各類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可以根據自己探究的需要,隨時改變原設計的思路,沿著更新的目標去探索、前進,以求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由于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意愿,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能夠可以根據自己興趣、愛好自主的進行設計活動,這樣便產生了強大的內驅力。因此,在活動中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個性、特長都能得到充分施展,智力因素都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
3、關注學習過程,重視學習方法。
以往的教學突出表現為重結果,輕過程,輕方法。《語文課程標準》將“過程和方法”提到課程的三大目標之一的重要高度來強調,無疑是對舊教育思想的有利反抗。關注“過程和方法”,既遵循了人的的規律。同時,關注“過程和方法”,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深化。對于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老師并不陌生 ,但是,從我們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來看,他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語文課程標準》把他們列為三重之一,就是要強化觀念,堅決落實,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深化。首先,“過程和方法”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教學中心由教師轉向學生。盡管“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口號喊了許多年,但在不少老師的眼里“主導”即“領導”,習慣于以自己為中心,課堂所有環節的設計都按著自己的思路,運行在自己設計的框架之中,而學生永遠是教師操縱的對象,在這樣“主導”下,學生的“主體作用”顯然大打折扣。現在《語文課程標準》強化“過程和方法”,就要求教師把視角中心轉到學生身上,要認真考慮才怎樣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還要考慮給他們創造大量的語文學習實踐機會來運用、提高。這樣,教師必須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讓學生活動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過程。所以關注學習“過程和方法”,必然會引起權重的轉移,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鞏固。其次,“過程和方法”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教法向學法的轉向。過去,老師設計的是教案,研究的是教法,現在,新課程標準強化“過程和方法”,就促使教師要把重點落實在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運用方法去解決實踐問題,即要把教學中心轉移到學法指導上。“課程標準”要求的學法指導,并不僅是簡單的學習幾種方法,更有著通過學習方式的轉變來促進學生學會做人的深刻涵義。
冰心說:“ 文章寫到有了風格,必須是作者自己對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著濃厚真摯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沖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東抄西襲的語言,乃是代表他自己的情感的獨特的語言。這語言乃是他從多讀書、善融化得來的鮮明、生動、有力、甚至有音樂性的語言。”當學生有了對生活的感悟,有了創作的熱情,有了對自我的表達,我們的作文教學就已經成功了。語文教師不用將分數常掛心中,現行的高考作文評價標準正愈來愈傾向于對學生心靈的解放。只要我們的學生真正擁有了寫作的自由和快樂,一切自會水到渠成。
高中研修日志6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到它,小學、初中數學對知識的難度、深度、廣度要求慢慢提高,由簡單的自然數的混合運算到方程、簡單的平面幾何等等,在這一個過程中,由部分同學由于不適應這種變化,或者一時適應不過來,數學成績越來越不理想,甚至害怕數學學科,我們知道學習是一個不斷接收新知識的過程。然而,到了高中階段,由于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數學在教材表達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語言,研究對象多是常量,側重于定量計算和形象思維,而高中數學語言表達抽象,邏輯嚴密,思維嚴謹,知識連貫性和系統性強。一些學生在初中時數學成績很好,但是到了高中,數學成績就一塌糊涂,平時做的題量不少,為什么還是學不好呢?那么,究竟該如何學好高中數學呢?下面我談談對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一、認清自己學習的能力狀態。
1、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能力狀態關鍵因素之一,心理素質的良與差也就是是否具有面對挫折、冷靜分析問題的辦法。在開始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同學們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勝不驕,敗不餒,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勇于思考,多做多總結,并且千萬不能讓問題堆積,形成惡性循環,而是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要將“以老師為中心”轉變為“以自己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模式。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引導下,靠自己主動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并經常發現和提出問題,而不能跟著老師的慣性運轉,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和方法。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1、要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頑強的學習毅力,要有足夠的學習信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2、抓要點提高學習效率。
(1)抓教材處理。正所謂“萬變不離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終是我們學習的根本依據。教學是活的,思維也是活的,學習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積累而同時形成的。我們要通過老師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將前后知識聯系起來,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性。
(2)抓問題暴露。對于那些典型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而不能把問題遺留下來,而要對遺留的問題及時、有針對地起來,注重實效。
(3)抓解題指導。要合理選擇簡捷的運算途徑,要根據問題的條件和要求合理地選擇運算過程,抓住問題的關鍵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4)抓思維訓練。數學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重一個思維的過程,學習能力是在不斷運用中才能培養出來的。
(5)抓40分鐘課堂效率。我們學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課堂時間,而寄望于課下去補,則會使學習效率大打折扣了。
3、加強平時的訓練強度。在平時要保持一定的訓練度,適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題目,弄懂吃透。
4、要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拿到題目要“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要在已有知識和解題經驗基礎上,譯字逐句仔細審題,細心推敲,切忌題意不清,倉促上陣,審數學題有時須對題意逐句“翻譯”,隱含條件轉化為明顯條件;有時需聯系題設與結論,前后呼應挖掘構建題設與目標的橋梁,尋找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
5、要養成歸納總結復習的習慣,提高概括能力,鞏固知識。在每學完一課內容時,可抽出5-10分鐘在課后回憶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細劃分類,抓住概念及其注釋,串聯前后知識點,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每學完一節一章后,要按知識的邏輯關系進行歸納總結,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專題化,這也是再認識的過程,對進一步深化知識積累資料,靈活應用知識,提高概括能力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防止急躁心理,貪多求快,囫圇吞棗,學習知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正如華羅庚提倡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
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高中研修日志(通用6篇)】相關文章:
4.高中生物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