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狐貍迷住的大學生
李文軍:什么都沒有就想去賺100萬元錢,你要先從賺1萬元錢開始。人物檔案:李文軍、2000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創業項目:狐貍養殖、創造財富:1500萬元
這個年輕的小伙子叫李文軍,是這家狐貍養殖場的場長,他搞狐貍養殖和毛皮銷售,僅有4年的時間。但現在,他的養殖場已發展成年出欄狐貍4000多只,年創產值300多萬元的大型狐貍養殖場。他也成了遼寧省數一數二的狐貍養殖大戶。
李文軍是大連市金州區人,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學的是房地產專業。那么,他又是怎樣被這些狐貍迷住,鐘情于養殖業的呢?
上大學的時候,李文軍就是一個不安分的學生,當別的同學一心享受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時,他卻總在課余時間琢磨著怎么能賺錢。大學四年級,李文軍瞞著父母借錢開了一家網吧。
李文軍:“在學校經常去上網吧,覺得這個東西挺賺錢的,就這么干了一個。
李文軍的大學同學崔楊:沒畢業的時候,只想著去他的網吧可能便宜點。”
李文軍請人負責管理,網吧生意紅火,一年下來就掙到四、五萬元錢。小試牛刀,獲得成功。學習賺錢兩不誤,他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學生老板。
2000年,李文軍大學畢業。而這個時候,大連市的網吧越來越多,利潤也越來越少,網吧生意做不下去了。李文軍卻又不愿意找工作上班。他還是想著自己創業當老板。
李文軍:“開網吧的時候,因為這個錢來的比較容易。我還去上班干什么,這時候就有點心高氣傲。”
李文軍的父親 李克孟:“你畢竟經驗少呀,下海,你畢竟你說你在大海中,你不會游泳,那哪兒能行。”
恰巧,父親的一個朋友在經營狐貍飼料。見兒子執意不愿參加工作,父親就決定讓李文軍去推銷狐貍飼料,這是個又累又臟的活。父親想讓兒子體會一下做生意的艱辛,趁機打消李文軍創業的念頭。
李文軍的父親李克孟是大連市金州區科技局干部,為了研究推廣狐貍的人工飼養技術,16年前和老伴就在家里養殖狐貍,現在已經發展成300多只。方便了研究和推廣,每年也能有近10萬元的收入。可是,對于父親養殖狐貍,李文軍卻從不關心。
李文軍:“這些年我始終就是說,瞧不起這個東西,覺得這個狐貍挺臟的。”
李文軍的父親 李克孟:“他很不高興,我凈逼著他干的。”
李文軍賣力地推銷飼料,僅用一年的時間,不但打開了市場,居然還賺到了10多萬元錢。這時,他創業的欲望更強烈了。李文軍提出要自己養狐貍。兒子對狐貍的態度來了個180°大轉彎,父親的思想卻一時轉不過彎。讓他不能容忍的是,自己的副業,兒子卻要當成主業。
李文軍的父親 李克孟:“咱也渴望他去當國家公務員,堂堂正正的到那兒,臉上有點光彩。怎么干這個行業,所以當時非常的氣憤,我對他實行了暴力手段。”
李文軍要養狐貍并不是一時沖動,在推銷狐貍飼料的一年里,他對狐貍的養殖及市場行情都做了充分的調查。
李文軍:“當時去過很多地方,去林業大學去跟教授談過這些東西,然后到其他有些上規模的養殖場也去過,然后到毛皮市場,河北留史浙江崇福都去看過,所以說,這么看完一圈之后,對這個東西還是市場前景挺有信心的。”
此時,李文軍的一個大學同學廉大鵬,也想自己創業,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李文軍對狐貍養殖前景的分析,引起了廉大鵬的興趣。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合伙養狐貍。
2002年夏天,李文軍和廉大鵬四處籌集資金各自投入60萬元,在金州區向應鎮租了20畝地,養了700只狐貍。
李文軍的大學同學 廉大鵬:“我們在農村有一個養殖場,我覺得還挺自豪的,畢竟也是一個事業。”
李文軍的女朋友韓芳也辭去了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到鄉下幫助李文軍開創事業。李文軍選擇養狐貍,本來父親就很不情愿。現在,女朋友也辭了職,這讓李文軍的父親更加氣憤。
李文軍的父親 李克孟:“給我氣的,我說不是說百人以上的小姑娘向往的工作,那是千人以上的小姑娘向往的工作,你說辭就辭了。”
李文軍:“我說反正我們要干,就把它當成一種事業來干,不是那種副業。肯定起點就高,區別于普通的老百姓那種。”
大連市歷來就有養殖狐貍的傳統,但養殖戶零星分散,狐貍打皮后賣給來村里收購的皮貨商。養殖戶不了解外界行情,經常被皮貨商惡意壓價。
狐貍養殖戶 孫超:“皮販子這個來了壓一下,那個來了壓一下,壓完了,咱們就說這個皮價老上不去。”
2003年春天,剛剛養殖狐貍才一年的李文軍,做出一個決定——成立養殖協會。
李文軍:“希望協會能把這些養殖戶聯合起來,讓協會也能得到發展,讓這個養殖戶也得到實惠。”
狐貍養殖戶 孫超:“到時候賣狐貍咱也能賣出好價錢,對這個老百姓特別有幫助的。”
成立協會提高皮價,是大家都擁護的事情,但養殖戶們希望賣皮時就能拿到現錢。當年冬天,到了打皮的季節,李文軍把會員養殖戶家的狐貍皮用現金統一買了回來。當他把狐貍皮拿到南方皮貨市場上的時候,他卻傻眼了。市場上狐貍皮的價格比自己收購的還要低。
李文軍:“這個市場很難把握。我收完了之后,市場這兩天,它掉價了。”
李文軍的妻子 韓芳:“皮也不能壓在手里,因為壓的都是錢呀,沒有辦法,便宜也出手。”
李文軍:“虧損的`這個錢就得我自己掏腰包了。”
市場發生了變化,本想著靠著協會的力量能賺錢的李文軍一下子就賠進了五十多萬元。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合伙人廉大鵬又提出了撤資。
合伙人 廉大鵬:“家里面的資金周轉不開了,所以說就撤出去了。”
李文軍:“我朋友就是說,家里出現點情況,他需要往家拿一部分錢了。”
賣皮子虧損50多萬,合伙人又要撤資,這對李文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了還清朋友投資的款項,李文軍向銀行貸了款,并提前低價處理掉了狐貍。
狐貍養殖戶 孫超:“當初他為了還他這個股份錢,他把狐貍皮。降價給賣了。本來你要是再等一個月,兩個月,可能這個價錢還能抬起來。”
這個時候,養殖場又剛繁育出了2000多只小狐貍,每天都要張嘴吃食,這可難壞了李文軍。
李文軍:“基本上就是千方百計就一個字,就是錢,就是為了到處去籌錢。”
無奈之下,李文軍賣掉了父母為他結婚準備的城里的新房子。
李文軍的妻子 韓芳:“沒有辦法,已經到這個份了,不能半途而廢,要干就得一直干下去。”
李文軍用籌來的錢將養殖狐貍的數量擴大到4000只,在他和妻子的苦心經營下,養殖場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2004年8月,憑借著自己狐貍養殖的實力和外語優勢,李文軍爭取到東北林業大學組織的去芬蘭參觀學習的機會。這次芬蘭之行使李文軍大受觸動。
李文軍:“開闊眼界,就是說還看到了真正的養狐貍是個什么樣。”
李文軍的父親李克孟:“回來以后,他說這個狐貍沒法養了,國外人家那個狐貍怎么怎么的。”
回國后,李文軍提出了讓國內養殖戶耳目一新,甚至不可理解的狐貍養殖新觀念。
李文軍:“我主要感覺就是說,國內的飼料不行,舍不得投入,要把這個東西做成高投入,高產出的東西。”
用玉米、豆粕等原料飼喂狐貍是國內傳統的養殖方法。而李文軍用全價料、雞湯和鮮魚配置飼料。這樣的投入普通養殖戶不理解更不舍得。但等到打下狐貍皮一看,兩者的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李文軍:“像這張皮就是夠標準。尺寸、毛色,毛的長度,全都夠標準。這樣一張皮現在500多元錢。這種皮現在也就400多元錢。同樣是狐貍都需要吃飼料,喂出來的差距就在這兒。飼料成本,這個狐貍長成比這個狐貍最多不超過50塊錢,你說養這個和這個,它可能多投入50,但它的效益要增加100。”
高投入高產出,在當地養殖戶們聽來已經是新鮮詞,接著,李文軍又提出了一個大家從沒聽說過的養殖理念——淘汰制。要讓把狐貍當成寶貝的養殖戶淘汰狐貍,這無疑是挖他們的心頭肉,但李文軍卻有他的道理。
李文軍:“發現有點什么毛病就給它打一針,不斷的治不斷的扎針,就像人一樣,越治病越多。而且這種病傳染,它是一個傳染一個,一個傳染一個。你因為這一個狐貍,你舍不得這幾百塊錢,你把你局部的一群狐貍,全都染上這個病。治一個狐貍20治一個狐貍20,你還不如一開始就把它淘汰掉。”
優勝劣汰本就是自然界的法則,把淘汰制引入狐貍養殖過程中,不但保障了引種狐貍的品質,還幫李文軍實現養殖狐貍的新突破——培育純繁狐貍。
李文軍:“我要搞這種基因,芬蘭這個原種這個基因我要代代給它搞下來,爭取培養出自己的這種純繁,所以這個漫長的過程,你就在不斷的淘汰。科學的東西來不了半點的虛假。培養不出來自己的純繁,你只能每年去花這個高價錢,去買芬蘭的狐貍。”
孫超:“在芬蘭咱進這個狐貍,3500、4000,你到時候咱們自己要是真正培養出來,兩三千元錢,咱們輸精也便宜。”
現在,李文軍已經培育出了自己的純繁狐貍,加上他在養殖過程中始終遵循高投入高產出的原則,他養殖的狐貍不但數量多而且毛皮質量上乘。全國各地的狐貍養殖戶和皮貨商都慕名前來。
山東狐貍養殖戶 梁傳強:“我是從威海來,抓公狐貍回去做種公狐貍,對外人工授精用。”
皮貨商 黃澤偉:“他們家的皮子在遼南地區來講是屬于一流的。”
養殖戶 孫超:“個人養殖能養這么大的,幾乎就是說,可能全國也見不著幾個。”
看著兒子的事業越做越好,父親李克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也經常地到李文軍的養殖場里來幫忙。
李文軍的父親 李克孟:“后期我回想起來,這些事情,他們是超前的,所以后期就基本上就大力開始支持他。”
李文軍也當了父親,看著活潑可愛的兒子,他越來越多地體會到了父親對他望子成龍的良苦用心。
【被狐貍迷住的大學生】相關文章:
大學生被就業情況11-19
女大學生求職被欺負的故事07-15
大學生面試被貸款的求職陷阱03-07
臉上有疤大學生找工作多次被拒03-20
狐貍求職故事10-28
求職故事:被拒絕10次的求職03-03
重啟那些被阻止的追求職場故事07-07
馬云的求職故事:因外貌被拒04-02
求職故事:被拒絕一千次的成功03-30
求職故事:從被拒開始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