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畢業生如何理性跳槽?
大學生剛踏走上工作崗位,由于諸多原因,多數人會碰到跳槽,甚至頻繁跳槽,我們一起讀讀覃老師關于畢業生跳槽的辯證法。
很多人在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都會看走眼,更不用說是選擇工作了。對于涉世未深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之下選擇一份錯誤的工作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所謂錯誤的工作,第一是沒有做對事,第二是沒有跟對人。
有沒有做對事,主要是從是否喜歡、能否勝任、有無價值這三個角度來評判。每個人的職業興趣和職業能力都不盡相同,如果一個粗枝大葉的人去做會計,或者一個內向孤僻的人去做銷售,這份工作對于他來說就是錯誤的。至于工作有沒有價值,首先涉及到判斷力。誰都知道應該從事有遠大前景的朝陽行業,而不應該從事日薄西山的夕陽行業,但是,一個行業究竟有沒有發展前景,這既需要深入了解做足功課,又需要有敏銳的判斷力。如果從事的工作壓根兒就沒有發展前景了,那這份工作就沒有價值了,應該盡早放棄了。其次,判斷一份工作有沒有價值,還涉及到價值觀。
價值觀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說,很多人覺得網絡游戲是一個朝陽行業,很有價值,可是我卻無論如何也不會介入這個行業,因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為網絡游戲的受害者。再比如說,在我曾經從事過的sp行業里,有很多公司純粹是通過坑蒙拐騙、強取豪奪發家致富的,比如在山寨手機里植入一個程序,等手機插入電話卡以后就自動上行短信捆綁一個增值產品,無聲無息地扣取信息費。有很多人在為這種一本萬利的事情趨之若鶩,可是,在我看來,這樣的工作是毫無價值的,因為它只能創造企業利潤,不能創造社會財富。從事這樣的工作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
做錯事的風險可以在求職的階段盡量避免,跟錯人的風險則難以控制,防不勝防。面試官未必就是將來的上司或者老板,就算是,也很難通過一個短短的面試來判斷。進入一家企業以后,要有意識地從各個方面來判斷是不是跟對了人。如果老板或上司像劉邦一樣知人善用、論功行賞,那就可以放心地跟隨他;如果老板或上司像項羽一樣剛愎自用、賞罰不明,那就有必要考慮跳槽了。
不能輕率地下結論認定自己跟錯了人。人無完人,不能因為上司有一些缺點就將他全盤否決。任何人能夠成為老板、成為上司,肯定有他可取的地方。只有當老板和上司的缺陷變成了企業內部一種很難改變的制度,而這種制度從根本上扼殺了自己的發展空間,才需要果斷地辭職。比如說,有一些家族式企業完全不讓家族成員以外的人有學習、鍛煉的機會,他們在公司干得再久也只能是跑腿打雜,那就沒必要繼續干下去了。如果企業主的一些缺陷足以導致公司的滅亡,那也犯不著拿自己的美好青春去陪葬。我離開房地產行業以后,去了一家日用化學品公司。公司的幾個領導對我也算器重,可是我感覺他們并沒有做大事的能力和魄力,在一些戰略方向的大問題上模糊不清,也聽不進任何意見,反而在一些小細節上糾纏不休。于是,我呆了一個月就辭職走人。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那家公司就倒閉了。
做錯事、跟錯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錯下去。選工作就好比選股票,如果選錯了股票,就要及時止損、換倉,如果舍不得割肉,那只會越套越深。選錯股票卻不止損還只是虧損一些錢,碰到大牛市或許還能解套,而選錯了工作并一直錯下去的話,很可能虧掉一輩子,并且永遠都解套無望。有些人擁有了一份別人看來可能不錯的工作,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這是一份錯誤的工作。比如說,我的一個讀者畢業后利用家庭關系進入了中國郵政,在里面從事一份非常清閑的工作,工作壓力倒是沒有,但實在是學不到任何東西,而這個人偏偏不想這樣子蹉跎下去。我一再地鼓勵他辭職,他卻沒有勇氣。他既不想違背父母的意愿,又不敢面對跳槽以后將要面臨的工作壓力。時間一久,他肯定就慢慢地被體制化了,就不覺得那是一份錯誤的工作了,短暫的青春也就那樣消耗殆盡了。
是不是做對了事、跟對了人,跳槽就毫無必要了呢?當然不是。套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一個員工從用人單位獲得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就好比一個饑腸轆轆的人吃第一個饅頭能獲得很大的滿足感,而吃到第五個饅頭時能獲得的滿足感微乎其微,一個畢業生進入某家企業以后的第一年往往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到了第五年可能很難學到更多了。當邊際效益已經低到一定的程度,無論是增加薪酬還是進一步鍛煉能力都已經沒有什么空間了,而一次合適的跳槽卻能夠打破這個僵局,那為什么不考慮跳槽呢?
在必要的時候選擇跳槽固然有理,可是,并不是每一次跳槽都合理。有很多人似乎一年四季都在找工作,哪怕是找到了一份月薪僅僅高出50元的工作就立馬跳槽,三五年下來,至少換了幾份甚至十幾份工作。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曾對96家用人單位做過調查,發現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后3年內跳槽率高達70%。這么高的跳槽率,或者說這么高的員工流失率,不僅用人單位很受傷,畢業生也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如果是招聘應屆畢業生,企業在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完成招聘以后,還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人才的培養。按理來說,企業是用人的地方,而不是培養人的地方,可是,應屆畢業生要想從一個半成品成為真正的可用之才,往往需要接受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的培訓。如果剛接受完培訓就辭職了,從公司領取了不少工資卻沒有為公司創造一分錢的業績,是不是很不厚道?企業投入大量的成本卻是為競爭對手培養了人才,又怎能不傷心?
畢業生頻繁跳槽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一方面,用人單位在有了不成功的應屆畢業生招聘經歷之后,出于自我保護、趨利避害的本能,往往對應屆畢業生關上了大門;另一方面,頻繁跳槽會讓畢業生走很多彎路,浪費很多時間,錯過很多機遇。我在這方面有著深刻的教訓。我在畢業后的一年多里頻繁地跳槽,當過老師,做過地產、廣告,還在其它一些行業短暫地逗留過。雖然當時確實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但是,這段時間的經歷讓我很是后悔。在每個行業都只學到一點點皮毛,而且那點皮毛都再也用不上了,也就意味著什么都沒有學到。后來,我痛定思痛,在it行業安定了下來,不管受到什么委屈,不管面臨什么困難,我都不讓自己往辭職方面去想。如果不是這樣,恐怕我現在還在拿著簡歷四處找工作吧。
德國海瑞恩精密技術公司從2004年開始就在中國招兵買馬,這家公司將招聘來的應屆畢業生都送到德國總部培訓幾年,培訓期間公司包吃包住,還有800歐元的月薪,除了德國法定假期外,每年還有10天帶薪假期。盡管待遇如此優越,這幾年海瑞恩公司的中國員工流失率仍然高達三分之一。公司總經理段建生非常無奈地說:“待遇再好也留不住他們。”我想,那些從這家公司辭職的畢業生十有八九會后悔的。中國每年數百萬的大學畢業生當中,只有屈指可數的幸運兒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而這些獲得了機會的人卻偏偏不懂得珍惜。他們辭職以后要想獲得一個同樣好的工作機會,談何容易!當他們經歷了很多挫折以后回想起當初辭職的原因不過是沒有耐心學習德語、不想去異國他鄉呆幾年、回國后的工作地點是在太倉而不是北京上海,會發現這些理由都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水一定往低處流,人卻不一定往高處走。我一個朋友,跟我差不多同時來深圳的。當我頻繁跳槽的時候,他也在頻繁跳槽;當我已經“從良”了,他還像個跳蚤一樣,樂此不疲。幾乎我能想到的所有行業,除了航空航天、海洋勘探之類的,他都已經從事過了。可是,已是而立之年的他仍然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薪階層,領著不到五千元的月薪,擠著公交車上下班,租著城中村里的農民房。他最初的幾份工作其實都挺不錯的,可是都放棄了。放棄的理由千奇百怪,有時是因為受了上司的委屈,有時是因為找到了一份可以早半個小時下班的工作,有時只是因為心情不好,想辭職后在家休息幾天。跳槽的結果是工作一份比一份不如意,離當初的理想越來越遠。他不無傷感地跟我說:“如果我還在當初那家基金公司,現在或許是基金經理了吧?如果還在那家證券公司,應該早就在一次又一次的牛熊轉換中發家致富了吧?我原來工作過的那家床上用品公司也上市了,一下子在讓幾十個員工擁有了百萬家財,如果我當初不選擇離開,可能也是這幾十個人當中的一個吧?”歷史無法假設,我們短暫的青春又如何承受得起這么多的如果呢?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上的所有各點兩種物品不同數量組合給消費者帶來的滿足程度是相同的。對于頻繁跳槽的人來說,因為在一家公司呆的時間非常短暫,個人能力并不能得到明顯的提升,他就算跳槽,也只能找到大致相當的工作,而不可能在職位、薪酬方面有明顯的改觀。也就是說,這樣的跳槽無非是從無差異曲線上的一個點跳到了另一個點。既然這兩份工作所能帶來的滿足程度是沒有差異的,那么,這樣的跳槽也就是毫無意義的了。所以,我覺得跳槽的基本邏輯前提是:既不能換成一份更差的工作,也不能是從無差異曲線的一個點到另一個點,而應該是可以獲得顯著的提升。
【大學畢業生如何理性跳槽?】相關文章:
跳槽,如何跳得更高11-11
博士如何跳槽成功?11-11
如何準確把握跳槽的時間02-18
如何體面地跳槽?11-11
跳槽時如何回答刁鉆問題11-12
如何選擇恰當時機跳槽11-14
如何跳槽可保平爭勝?11-12
要跳槽如何與舊老板相處03-16
跳槽者,教你如何打造錢途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