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5篇(必備)
在學習、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離不開匯報,匯報時,要熟悉掌握匯報內容,做到條理清晰,主次分明,大家知道正式的匯報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1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就業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局堅持貫徹落實十八大就業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全市經濟中心工作,以“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為主線,以開展“十百千亮點工程”、“一網五點建設”、“基層平臺建設”和“千名干部下鎮村、助推城鄉一體化”活動為著力點,穩步推進常規工作,努力突破重點工作,創新開展特色工作,為推進平安幸福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全面了解我市群眾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的情況及工作開展情況,我局于近日組織相關人員隊伍,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教育路線實踐活動為契機,在全市范圍內采取發放調查問卷、座談等模式就就業相關情況開展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情況
近年來,我市按照“基本、平等、普遍、均衡”的要求,建立健全多層次、全覆蓋、配置公平、發展均衡、城鄉共享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群體之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
㈠“一網五點”工程成效明顯。以“整合資源、歸口管理、信息共享”為總體要求,全面推進就業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完善農村勞動力資源、工業園區企業用工、失業動態、高校畢業生未就業實名監測以及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監測五項監測業務應用系統,得到了宜春市就業局多次肯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和《中國勞動保障報》宣傳了我市“一網五點”工程和高校畢業生見習工作。
㈡基層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加大基層平臺建設經費投入,實現基層勞動保障平臺有地方辦事、有人辦事、有經費辦事、好事辦實、實事辦好。進一步優化了基層人保工作隊伍,聘用了45名基層勞動保障所專職工作人員,規范保障所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㈢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醫藥保健品科技示范基地建設有力推進。一是整合張家山無公害蔬菜基地資源,成立了##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并積極協調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鼓勵大學生入基地創業,今年安排12萬元就業專項資金補貼基地創業大學生水電費、房租和見習補貼;二是發揮產業優勢,規劃建設醫藥保健品科技示范基地。
二、影響和制約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因素和原因分析
盡管樟樹市在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通過深入調查和分析,當前,全市公共服務體系主要還存在以下不可忽視的矛盾和問題。
㈠企業招工難、留人難現象依然存在。在調查走訪過程中發現,大多數企業普遍反映招工難、留人難。
1、技術工種招工難、留工難。80%的企業反映技術工種“招人難、留人更難”,相對而言一線普工流失率不高。如江西起重機械總廠負責人介紹,在招聘會現場難以招聘到技術工人,加上利潤空間狹小,不能完全滿足待遇提高的要求,導致企業技術骨干流失嚴重。
2、季節性招工難、留工難。一是春節、農忙等時節企業員工流動性大;二是企業歲末年初由于調整產業規模,生產線增加,用工需求大;三是部分企業季節性用工。如江西康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旺淡季季節性明顯的企業,由于訂單原因,員工淡季收入降低,員工流失嚴重。
3、市郊等交通不便的企業招工難、留工難。市郊企業,由于交通不便,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影響企業招工;勞動者由于上下班交通、住宿不便等問題,放棄到市郊企業就業。如在鹽化基地、城北工業園,離市區較遠,公交不能定點定時,尤其是偏遠地方的員工回家不方便,導致員工放棄就業。
㈡基層平臺建設依然薄弱。我局為提高鄉鎮、街道勞保所的辦事效率,積極為各勞保所配備按照專職人員不少于2人,但是在調查中依然發現部分問題。一是管理體制不盡順暢。基層事務的龐雜和平臺機構的附屬性,人社局缺乏對基層平臺工作統籌調配的權限,基層平臺工作人員專職不專責、工作效率低的現象較為普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工作人員工作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加之個別鄉鎮對勞動保障工作重視不夠,對勞動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不能及時幫助協調處理和解決,致使工作難開展、任務難完成、制度難落實。二是工作力量嚴重不足。基層平臺承擔著就業創業、勞動社保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直接與千家萬戶、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打交道,特別是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啟動以后,工作任務更加繁重。三是經費水平和人員穩定性較低。工作人員待遇主要依靠公益性崗位補貼予以支付,同時缺乏晉升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平臺工作人員的穩定性。
㈢全民創業氛圍不夠濃厚。創業氛圍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地方的發達程度,據我市調查中發現,我市創業氛圍還不夠濃厚。一是全民創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程度低。二是小額貸款擔保資金總量不足,基地基礎設施與廣大創業者的期望還有很大差距。
三、樟樹市關于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建議
㈠招工難、就業難方面:一是發揮“一網五點”作用,摸清全市勞動力資源和企業用工缺工的詳細情況,對全市人力資源進行動態管理。二是舉辦全市大型企業人才招聘會、每月定期招聘會、企業專場招聘會,開展“柜臺招聘”、“鄉鎮專場招聘”等就業援助活動,把招聘觸角延伸到基層,同時,積極通過充分挖掘企業用工崗位,與市內留有勞動力充分對接,引導市內現有勞動力到我市企業就業。三是組織市內現有勞動力到缺工企業車間現場觀看,促進企業和勞動者的有效對接。四是鼓勵企業自主招聘。通過在各村組建立信息發布平臺,開展“點對點”招聘。此外,企業內確立“老帶新”模式,對老員工介紹新員工入職獎勵等。
㈡基層平臺建設方面:一是提升人社局缺乏對基層平臺工作統籌調配的權限。由于基層平臺的雙重管理現狀,職責不分、權限不明,成為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工作發展的瓶頸。建議借鑒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國土資源所等其他垂直管理單位的成功經驗,恢復鎮(街道)、社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站),將其納入各級人社部門垂直管理,并將社區工作人員實行專職配備,使基層平臺真正做到專人專責。二是積極開展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強化人員培訓,采取在職培訓、上派鍛煉、輪崗培訓等靈活多樣、因需施教的培訓方法,提升基層隊伍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強化基層勞動保障所隊伍建設;三是保障基層勞動保障所辦公經費,適當提高基層平臺工作人員待遇,建立人員工資與社平工資聯動調整機制,參照當地同等人員情況,提供各項福利。
㈢全民創業氛圍方面。一是堅持分類指導,鼓勵支持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復原專業軍人和大中專學校畢業生實現自主創業,鼓勵支持城鄉居民發展家庭作坊式的小規模生產加工,帶動千家萬戶自主創業。二是提高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的建設水平,發揮各級全民創業擔保機構主渠道作用,健全貸款擔保基金正常增長機制。三是健全培訓體系,高標準建設技能培訓基地,實施創業者人才提升計劃等措施,形成政府推動、企業主導、行業配合的職業培訓新格局,從而提升創業氛圍。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2
近年來,海南區就業服務中心積極落實促進就業的各項法規政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穩定和擴大就業,深入實施就業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專項行動,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穩定,有效推進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工作格局。
去年,海南區就業服務中心積極優化營商環境,高度重視“綜合柜員制”線下“一窗辦”工作,以綜柜系統上線為契機,進一步提高基層經辦人員業務能力,提升就業創業經辦服務質量;同時,打造優質高效便民服務,推行綜合柜員制系統,堅持智能普及推廣與傳統服務相結合,提供人性化服務,努力做到線上服務手把手指導,線下服務開展幫辦、代辦等服務,從而讓綜合柜員制更有溫度,不斷推進就業創業數字化建設水平。
今年,海南區就業服務中心認真開展就業政策落地工作,實施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專項行動,認真梳理就業創業各項政策,實行清單管理,對每項政策的落實依照市局提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細化具體措施,增強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快援企穩崗政策落實,擴大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政策受益面,精準落實困難企業穩崗返還政策,做好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企業的`認定;統籌抓好技能提升補貼、社保補貼、培訓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政策落實;強化重點企業用工保障,農民工“點對點、一站式”返崗復工服務;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覆蓋范圍,力爭實現應保盡保。
海南區就業服務中心不斷完善“部門+企業+機構+市場”培訓機制,搭建職業培訓服務平臺,組織培訓機構參與現場招聘、政策宣傳等就業服務活動,充分發揮職業培訓補貼資金效應,針對勞動者不同培訓需求,加大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圍繞綠色農業、手工編織、家政服務、計算機等專業,引導企業設立培訓機構,建立市場需求的精品培訓專業(工種),增強職業技能培訓吸引力;同時,發揮部門組織優勢,推進創業培訓工作,推廣“互聯網+職業培訓”,拓展技能培訓寬度廣度;認真落實自治區職業技能培訓管理辦法,加強實名制系統技能培訓的管理和應用,及時對培訓錄入數據進行處理和審核,按照“誰墊付、誰申領”的原則,推動培訓補貼資金及時撥付、規范運行。
海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將扎實做好就業援助,完善就業困難人員信息庫,做到基本情況清、技能特長清、就業需求清;綜合運用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規范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鼓勵企業開發面向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崗位,定期舉辦專場招聘,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同時,突出抓好重點群體,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大網上人才招聘力度,高質量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專項服務活動,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中小企業就業;積極拓展就業空間,依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增加靈活就業崗位供給,促進各類勞動者實現體面就業。
為了更好地發揮創業帶動倍增效應,海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將實施扶持創業行動計劃,充分發揮就業補助資金引導作用,完善建立創業項目庫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體系,提高創業指導服務水平;積極推進網絡創業,加強與市場監管、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溝通聯系,推動培訓信息共享,擴大創業培訓覆蓋面;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制定應對復工后貸款需求大幅增長的具體措施,簡化優化貸款程序,協同合作銀行開發線上經辦服務程序,縮短審核時間,加快放款速度,切實緩解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資金緊張的問題。
海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將不斷完善幫扶政策,重點圍繞提高技能幫扶、崗位幫扶實效和建設幫扶載體,繼續細化完善工作措施,建立跟蹤落實服務機制,提高就業幫扶實效;建立長效機制,重點檢查政策是否落地、措施是否精準、效果是否真實、脫貧勞動力是否滿意,真正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海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穩步提高勞動保障事務所、社區就業失業登記服務窗口服務效率,實現高頻服務事項就地就近辦理;進一步簡化優化服務流程,實現無謂證明材料“不用交”、重復表格信息“不用填”,切實方便群眾辦事;建立供求對接聯動機制,開展大規模企業用工和勞動者求職意愿信息調查,深挖項目落地吸納就業潛力,主動對接新開工、投產項目,針對用工需求,篩選求職登記人員信息進行定向推薦,實現項目拉動就業、就業助推項目的雙贏目標。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3
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是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重慶市緊緊圍繞“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要求,在政策制度、服務體系、服務供給和信息技術4個方面探索創新,努力為城鄉勞動者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
一、創新公共就業服務政策制度
一是破除城鄉戶籍壁壘。將農村戶籍、市外戶籍勞動者納入就業失業登記范圍,農村戶籍就業困難人員可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培訓補貼等扶持政策,農民合同制工人與城鎮職工同等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實現就業服務和就業政策的城鄉統籌。二是實現就近就地辦理。失業登記、職業培訓實行“全渝通辦”,城鄉勞動者可向任一街道(鄉鎮)申請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向就業地申請社會保險補貼,創業者在創業地申請創業擔保貸款,不需回戶籍地申請。三是簡化辦理流程。通過部門數據聯動、個人承諾、調查核實等方式,精簡各業務辦理所需資料,減輕服務對象負擔。低保家庭人員、殘疾人員申請援助對象認定不需提供身份憑證,創業者不需要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和《就業創業者》,用人單位辦理就業登記、申請社保補貼不需要提供勞動合同和社保繳費憑證,取消領金失業人員每月簽到校驗就業信息的規定。四是突出需求導向。圍繞不同群體特性和創業需求,出臺覆蓋創業各人群、各階段和各領域的扶持政策。適時公布培訓職業(工種)目錄,開展差異化的培訓項目,并分類給予補貼,有效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二、創新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建設大學生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在重慶大學城建成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中心,同時在高校較為集中的10個區縣建設分中心,形成“1+10”的大學生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為大學生提供職業培訓、人才對接、創業培育和信息交流等服務,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拓寬大學生就業創業渠道。二是創建就業創業服務超市。按照“先試點后鋪開”的原則,在渝北區和合川區試點開展就業創業服務超市創建工作,在街道(鄉鎮)打造集政策咨詢、信息推送、人才交流、項目推介、平臺對接、數據融合等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就業創業服務平臺,為各類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便捷高效的就業創業服務。目前,渝北區“就業創業匯”已在仙桃街道開始試運營。三是深入開展“充分就業社區(村)”認定。按照“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要求,將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等指標納入認定標準,每兩年認定一批“市級充分就業社區(村)”,并按5萬元/個標準給予經費補助。20xx年,全市認定市級充分就業社區30個、市級充分就業村100個。四是探索就近就地服務模式。針對城市社區人口基數大、外來人口多、服務需求多樣化的特點,指導九龍坡區民安華福公租房社區探索就近就地、屬地服務新模式,建立“就業超市”搭建線上求職渠道,建立“巧手夢工廠”幫助家庭主婦等實現家門口就業,開設“創業苗圃”為初創人員提供場地支持。今年4月,全市社區就業創業現場觀摩會暨20xx年度市級充分就業社區評審會在民安華福公租房社區成功舉辦,達到了交流學習、推進工作的目的。
三、創新公共就業服務供給方式
運用“行政+市場”手段,整合各方資源,發揮市場主體服務優勢,切實提高公共就業服務質量,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提檔升級。一是建立人力資源服務聯盟、培訓聯盟、創業聯盟和家庭服務業聯盟,為全市家服等各行業企業和各類勞動者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人力資源保障、創業和培訓服務。目前,人力資源服務聯盟已包含全市3000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為企業搭建交流學習、人力資源錯峰調劑的平臺。二是發揮就業創業服務補助政策作用,著力打造“就在山城”、“渝創渝新”、“技能興業”服務品牌,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市場機構承接創業創新大賽、生態峰會、就業援助月等就業創業活動,采取“入圍多家”、“成本+績效”、“保底+機動”的方式,調動市場機構積極性,確保服務效果。三是制定出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園區)認定和管理辦法,開展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績效評估,強化對孵化平臺的動態監管。建設“眾創e家”創業服務平臺、老工業基地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等服務平臺,打造以創業集群帶動商業發展和產業轉型的新模式,豐富公共就業服務供給渠道。
四、創新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手段
重慶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金保”二期就業信息系統目前已覆蓋并直連全市所有區縣、鄉鎮(街道)以及90%以上的村(社區),實現業務總統籌、數據大集中的管理模式。在數據管理方面,從“金保”就業信息系統中直接提取新增就業、職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等業務數據,避免“統計+估計”的人為因素,數據質量更加真實可靠。暢通數據共享渠道,對內與社會保險、技能鑒定、人才交流等版塊建立實時交換和數據比對機制,特別是實現就業登記與社保聯動的批量經辦,就業系統和社保系統統一指標后,直接讀取社保參保信息的同時自動批量生成就業登記信息;對外通過重慶市政務信息共享平臺,與公安、民政、工商、扶貧等部門進行實時數據共享,定期與殘聯、稅務、教育等部門進行數據交換,提高數據準確性。在信息應用方面,發揮先進典型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全市公共人力資源市場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指導區縣開展智慧型公共人力資源市場改建工作,升級完善設施設備和服務功能,形成以“智能識別、智能操作、智能匹配”為一體的服務平臺,實現服務體驗便捷化、招聘過程高效化、求職匹配精準化,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目前,全市已打造智慧型公共人力資源市場7個。在便民服務方面,依托“重慶就業”微信公眾號和重慶就業網,積極推動線上政策申報,實現單位社保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穩崗補貼和大學生求職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線上申報,讓群眾少跑路,數據多跑腿,優化經辦流程,減少辦理要件,提高群眾滿意度。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4
今年以來,漣水縣通過不斷挖掘就業崗位,深入構建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充分就業,努力實現高質量就業。截至20xx年9月底,漣水縣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新增城鎮就業3392人。
一是深入開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積極聯合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殘聯、縣民政局等單位,舉辦各類重點群體專場招聘會,有效幫助勞動者拓寬就業渠道。截至目前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29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903人;累計舉辦現場招聘會52場,其中網絡招聘會9場,直播招聘6場。通過現場招聘等形式,共有129家企業提供崗位數5455個,達成就業意向4216人。
二是大力實施技能培訓提升行動。通過引導培訓機構針對城鄉適齡勞動力多增設實操性突出、適合當前技能型社會緊需的專業來授課,完善課程內容,促進課程多樣化創新,切實提升培訓質量。我縣城鄉勞動力就業技能目前已培訓4925人、新生代農民工共計1638人,包括母嬰護理、養老護理員、中式面點師等專業。并對31家企業審核崗前培訓補貼2640人,金額105.6萬元。
三是做好崗位開發和穩企惠民政策落實。加大穩企惠民政策宣傳力度,貫徹落實好上級的各項政策,全力幫助重點群體及企業紓困解難,并利用好現有社保補貼、在崗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政策工具,確保人社就業服務不掉線。1-9月審核新增靈活就業社保補貼1349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242人,小微企業高校畢業生1人,公益性崗位和社保補貼127人,公益性崗位開發完成人數全市第一。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5
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是做好就業工作的重要舉措,區人社局堅持把就業工作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全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自去年10月以來,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強化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能力提升,開展國家人社部“求職能力實訓營”試點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20xx年在上海開展“求職能力實訓營”試點工作,通過求職通用能力的實戰訓練切實幫助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提高就業和求職能力。萃取提煉楊浦多年來公共就業服務的實踐經驗,楊浦試點營在12月20日正式開班,并精準落實教學課程計劃,64課時訓練內容,為期8天的實訓秉持“活動訓練、任務導向”“理論為主、兼顧實操”原則,圍繞自我激發、自我畫像、自我定位、成果展示等模塊,幫助參訓的15名戶籍離校未就業大學生激發就業意識,提升就業能力,截至20xx年2月中旬,已有2人實現就業。楊浦作為全國唯一觀摩點,各省市近100名公共就業服務專家在線觀摩實時訓練。
聚焦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幫扶,20xx年1月,實施“就業幫扶 真情相助”就業援助月專項行動。強宣傳,進一步拓展“互聯網+”就業服務工作機制,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傳統媒介與新興媒體相結合的全方位宣傳模式。重排摸,組織開展就業援助對象走訪調查工作,摸清人員就業服務需求,建立幫扶清單。加強與對口協作地區的'對接,實行脫貧人員就業狀態動態跟蹤,及時掌握脫貧人員就業情況和轉崗需求。擴崗位,重點收集社區便民商業、物業管理、家庭服務等適合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就業的崗位信息,鼓勵地區內經營業績較好、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吸納就業困難群體。廣服務,依托街道樂業空間,結合“小課式巡演”創新項目,開展專場面試、職業指導、專題講座、政策宣講、技能培訓等形式多元的活動,通過送崗位、送培訓、送服務、送政策,增強援助對象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活動期間,對于符合條件的434名地區失業困難人員發放一次性“元旦、春節一次性困難補助”32.55萬元,累計幫助333名就業援助對象實現就業。
深化企業數字化公共就業服務,做好上海公共招聘新平臺推廣。作為公共就業服務數字化轉型的嘗試,上海公共招聘新平臺于20xx年10月全新上線。楊浦勤思善想、創新宣傳,把新平臺的培訓與推廣擺上重要日程,把新平臺的使用與引流當做重中之重。日常服務便捷化,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24小時服務通道,特設“三個一”力促線上高效流轉(“一個公共郵箱”“一個對外服務QQ號”“一個企業交流微信群”),增強與企業的服務黏性,推動新平臺服務向移動客戶端、服務熱線等延伸拓展。操作培訓高效化,在全區范圍內分時分批分類,面向街道樂業空間就業服務專員等開展統一化、標準化、規范化培訓,推動宣傳主體、執行主體做到“學習好,宣傳好,使用好”。宣傳推廣聯動化,與失業動態監測工作相結合,依托地區220家動態監測企業的全年度總結培訓會,完成線下開講,線上同頻直播。依托街道樂業空間企業崗位開發職能,把新平臺動態宣傳服務抓實抓細抓到位。20xx年10月至20xx年1月,在上海公共招聘新平臺,自主發布單位數364家,崗位2781個,投遞簡歷數11036人;代理招聘單位數32家,代理招聘崗位47個。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相關文章: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05-15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11-22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15篇)11-23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集合15篇11-24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集合(5篇)05-15
(精)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5篇05-15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5篇(精)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