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好聲音》的模式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是改變企業價值創造的基本邏輯以提升顧客價值和企業競爭力的活動。既可能包括多個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變化,也可能包括要素間關系或者動力機制的變化。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好聲音》的模式創新,供大家參考借鑒。
《中國好聲音》火了,即使遠在美國,也能感受到這個節目的紅火和魅力。根據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7月20日的42城統計數據,《中國好聲音》第二集首播收視率達到2.717,位列同時段第一。這個業績,與這個節目在播出過程中帶給人的全神投入和震撼體驗高度一致。
《中國好聲音》的成功,是其商業定位、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創新的結果。
先說商業定位創新。看厭了好為人師、說教式的選秀節目,對那些冗長、耍寶式的名為選秀實為表演的真人秀節目也沒了熱情,觀眾需要場景、需要故事、需要真情實感,需要能夠產生內心共鳴、感情共振的節目。《中國好聲音》來了,雖然是引進模仿,但環節設置緊緊抓住觀眾心理,嚴格把握各個細節,上臺學員都經過精心初選,上臺前說詞和上臺后表演都經過精心策劃。于是,要么實力打動人,讓觀眾把節目當成聆聽一場音樂會,充分享受專業的歌唱水準,雖然選手可能來自草根;要么故事打動人,觀眾為學員奮發、執著、堅持不懈、努力實現心中夢想的拼搏過程而感動,同大多數人所推崇的通過個人努力追求成功的精神相共鳴,激發一種向上的情懷;要么為比賽本身屏氣凝神,看到女友、家人、親人對學員的渴望,自己也禁不住參與其中,努力去試圖評價表演的質量、去感受學員的心情、去爭取導師的認同,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希望被人認同的需求。所以說,《中國好聲音》抓住了時代的主旋律,清晰的定位滿足了當下人們的需要。
再說商業模式創新。這是中國電視制播分離的3.0版。制播分離,一定要解決兩個商業主體的收入模式和盈利模式問題,并且要使得這個商業模式和分配方式能夠讓雙方都盡一切可能,達到最終的觀眾滿意。因為觀眾不會關心兩個商業主體之間是如何分配盈利的,就如在餐廳用餐,我們只會關注菜品的可口與否,后臺廚師如何以及前面招待和廚師的分配與激勵模式與我無關一樣。3.0版的制播分離,采用了節目制作方和電視臺共同投入、共擔風險并共享利潤的模式。據報道,燦星制作和浙江電視臺之間有“一道線”的約定,低于這道線,燦星賠償,高于這道線,二者分紅。對于燦星而言,這有些類似“對賭協議”。這一模式優勢在于上不封頂,如果節目很成功,廣告價格翻倍;節目收視率越高,節目整體獲取的利潤就越大,雙方可以分成的利益就越大。與2.0版純粹購買不同,3.0版制作方投入越大,節目品質越高,請到的明星、制作人員越專業,就會有越高的收視率,就會有更高的利潤,而這個利潤制作方是可以分享的。利益上的一致,必定會使得雙方各盡所能,共同努力去贏得更高的收視率。
最后是組織模式創新。一個節目中,有很多利益相關者。《中國好聲音》中,除制作公司和電視臺外,學員和導師是直接的參與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如何激勵他們?這些激勵模式會引致什么結果?這個結果是否是這個節目希望看到的效果?對于這三個問題,節目組一定進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策劃。就導師而言,一般嘉賓對于節目來說是成本,做一場算一場勞務費,說穿了是節目組買了他們的時間來進行表演的,因此,除了職業道德和個人持續價值之外,節目本身并沒有給他們直接的長遠利益安排;《中國好聲音》不同,節目和導師的合作模式是一種組織創新,節目組把導師團隊和節目后期的市場開發捆綁在一起,沒有單純的支付勞務報酬,而是把導師在這檔節目中的參與和投入作為他的投資,通過和中國移動的合作,把所有學員的現場演唱作成彩鈴,提供給全國的手機用戶下載,從而讓導師和學員能夠分享下載收費;因此,爭取到一個學員,就意味著一筆現成的收入分配,因為這些學員都是如此優秀,而節目的影響力也會保證消費者進行彩鈴下載。同時,對導師來說,爭取到的學員能力強,通過后續專業培訓和指點之后,其未來可供開發的潛力無限。對于學員來說,參與節目、分享收益、得到指點,本身就是足夠的動力。因此,組織模式的創新,保證了所有參與方的真實努力、真情付出、專業鑒別和認真點評,這與那些表演類節目有很大的區別。
一臺節目就是一個商業項目,既有包裝策劃的問題,也有商業模式和組織管理的問題,《中國好聲音》,值得學習,值得借鑒。
《中國好聲音》中的職場生存法則
每周五晚《中國好聲音》播出的時候無論是在微博還是在網絡,都會引起一陣熱潮,結果如何或許對于一些人來說只是一種娛樂,但在職場精英眼中,能留到最后的,他們靠的不只是自己的實力,更懂得運用些職場生存技巧。那在《中國好聲音》這么大的舞臺上,它蘊含的明星們哪些職場生存技巧呢?以下就為大家詳細的解答:
1、不要試圖選擇最好的老師,因為他能選擇的人也很多
很多人會默默為導師打分。網友“彼岸之花”就表示:“劉歡、那英最為強大,大家都想當他們的學生。哈林因為地域關系會稍遜一籌,楊坤因好聲音迎來事業高峰。”因此,很多觀眾惋惜王乃恩、李代沫被淘汰,但沒辦法,劉歡手下強將太多。
職場生存技巧借鑒:你看到的好像只是舞臺,但好老師背后的平臺、實力以及人脈,會帶來無形資產。但就比賽來說,有了這種戰術,才能勝出。
2、不要超越尺寸,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是朋友
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像對待知心朋友一樣地對待你的同事。就像導師考核形式一樣,兩人一對,既要合作還要PK,不僅合聲要好聽,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體現出自己的水平和特色,因為終究有一個人要退出。因此,第二條規則就顯得尤為重要。
職場生存技巧借鑒:這是一個競爭的社會,而競爭是殘酷的,所以在職場中隨時保持競爭狀態,即使是在一個優秀的、相處合諧的團隊中,也要清楚地知道你們只是同事,而非朋友。
3、不要試圖擠進最優秀的隊伍,因為優秀的人很多
“好聲音”劉歡組中的選手實力有目共睹。劉歡旗下招攬如此多的實力派,也導致了結果的慘烈。當導師分組結束,網友表示:“這組太強了,他們之間PK太殘忍了。”
職場生存技巧借鑒:在實力很強的企業中,一個人的優勢不是一天顯現的,需要機遇和時間來證明,在未爆發前,需要在一個環境中先去成長。
4、有自己的特色最重要
正如袁婭維所說,聲音有好多種,但袁婭維只有一個!因此,在同樣優秀的學員中,要想脫穎而出,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所以劉歡組的終級考核中最先被淘汰的是沒有太多個性的徐海星,盡管她的聲音很好聽,盡管她的技術很全面。
職場潛規則借鑒:職場中也是如此。做任何工作只要做到別人不能替代,就算是成功,如果你只是一臺機器上隨時可被替換的螺絲釘,那么你就隨時都有被解雇的危險。因此,工作中的你一定要多琢磨:我怎樣才能把一件事做得既好,又有特色?
5、下棋時至少要算三步以后
以往選秀模式,在開始階段選手實力相當,逐漸淘汰實力較弱者,強者最后PK。可“好聲音”的比賽安排,突破了這個模式。當初抱著被導師認可心理而來的學生,卻完全沒有考慮到可能早早與強者相遇。
職場生存技巧借鑒:比賽規則你無法改變,對普通職場人來說,只有找方法適應游戲規則。如何提前準備、選出對策,這是需要智慧的。
6、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很喜歡哈林導師的這句評語:“袁婭維的聲音很動人,但權振東的聲音讓人感動!”而劉歡老師最終也選擇了讓他感動的聲音。令人感動的聲音是從心里唱出來的,已不僅僅是聲音,或是技巧所能表現。
職場生存技巧借鑒:想要獲得職業的幸福感,同樣也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別人希望你做的事。而只有在做這樣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才會投入,才會忘我,才會充分發揮出你的潛能,才更有可能做出成績,獲得你所期望的成功。只有你的心才知道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多和它對對話吧。
7、離開不意味失敗,轉角有機遇
上周“好聲音”現場,選手表現讓劉歡的抉擇“很痛苦、很受傷”。雖然遺憾止步,但鄭虹收到了當劉歡演唱會嘉賓的邀請;佳寧組合被三寶老師“60場”音樂劇收下了;三寶被劉振宇的聲音打動,愿意為她寫歌。劉歡也說,離開不代表結束,代表著開始。
職場生存技巧借鑒:首先獲得認可的未必能成為最后的贏家。在舞臺之后,有更廣闊的機遇,對職場人來說,擺好心態,積累人脈,面對一次失敗,你會發現可以得到巨大的收獲。
8、有實力也要有好運氣
吉克雋逸最終勝出了,成為劉歡導師組中的最強音,率先進入四強。而99家媒體團在此次的終級考核中始終給予了吉克雋逸最堅定的支持。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她的真實和坦誠。就像她在勝出后的感言所說,“很多人付出得比我多很多,我覺得自己今天能夠站在這里,真的是很幸運很幸運。”
職場生存技巧借鑒:成功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靠運氣。如果你很優秀,也很努力,但還沒取得你所期望的成功的話,那么,再耐心地等一等,你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中國好聲音》的模式創新】相關文章:
《中國好聲音》的成功之道04-16
《中國好聲音》對險企的借鑒07-26
《中國好聲音》成功因素探析07-26
中國好聲音為什么會火07-26
中國好聲音 一本生意經07-26
創新就業模式推動流程再造08-11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方案04-08
如何怎么平衡好企業團隊與創新的關系07-26
IT培訓的模式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