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生選擇名企與非名企就業哪個好?
這個話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的基本立場是具體對象,具體情境,具體選擇,不能一概而論。
第一部分,對“好”的解讀。
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就是對于就業來說,什么是“好”!
這個標準就很難統一!對嗎?
而且這個標準對于求職者來說,就是價值觀,。
價值觀有很多的“科學”定義,按我的理解,從就業的角度看,個人價值觀就是對“金錢、安全、發展、情感、地位、榮譽”的優先排序。
有的人,骨子里是中國傳統的“官本位”思想,有極大比例的大學生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吃皇糧”,除了處于“穩定”的考慮,“體面”是其重要的因素。
有的人,非常渴望體現自己的價值,希望盡快到一個好的平臺,施展自己的才華,所以“發展”是好企業的首先標準。
有的人,想盡快“賺錢”,好接濟辛辛苦苦供自己念書的辛勞父母,所以“工資”是其首選目標。
價值觀沒有對錯,對嗎?答案是“yes!”
如果求職者對自己的價值觀非常清楚,就是自己想要什么,非常確定,這個“好”的問題就好辦了。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
我想說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價值觀是變化的,很少有人一下子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中國現階段,社會價值觀是沒有一個基準的,有學者說中國是“泛神文化”,就是多元文化,除了佛、儒、道外,還有其他流派的思想,當然還有韓日、歐美文化的影響。
大家都在中國,說中國話,做一些事情,但常常我們所說的不是一個平臺的語言,因為我們的價值觀起點就不同。
同時,個人價值觀是建立在社會基礎之上的,社會的價值觀缺位,或者說“錢文化”為主導并不能滿足更多追求“生命幸福”的人們,所以于丹和易中天的國學的回歸現象出現。
社會價值觀的變化,可以從媒體的導向窺見一二。個人也是隨其變化的。
社會變化快,個人自然變化也快;遠古時期,社會變化慢,個體自然也變化慢。
以上從社會價值觀講的,另一個角度,從個體的發展心理學來說,人的心智成熟可能是大半輩子的事情。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正常人的價值觀一般35歲時間趨于穩定,但如果遇到突發事件,仍會產出價值觀的巨變。
比如,35歲失業一年以上的人,如果期間說話的人少,會變得遲鈍,語速會變慢。
興趣就是價值觀的一個顯性體現,今天喜歡這個,過了半年又喜歡另一個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由于個體的特質差異,有時,這種區別很大,由此做出不同的選擇之路。
所以,找到自己的價值觀,就是自己所認為的“好”,是一件從20歲,或更早,到30左右的時光的“漫長”之路,別奢望很快就找到,但找到早些也許對你的專業性打造有利,但跟成功有多大關系,現在還沒有什么研究能夠證明:越早找到自己的所要就一定成功,肯德基就是一個反例。
我想說的第三個問題是:我知道自己的“好的”企業標準了,但是我進不去。
其實質就是價值觀確定,但我不能直接進入我想去的企業。或者說我的能力和資歷跟目標企業的招聘標準有一定差距。
但這其實只是問題的表面。
從職業生涯理論看,我們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求”,前期的“看別人工作”,實質是學習;中期的“自己工作”,實質是取得經驗,到中后期的“帶領他人工作”,實質是發展提高,挑戰自我,到最后做出選擇:是從管理線,還是專業線,不適合當領導的肯定選后者。
所以,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想,問題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我需要什么”。經常看美國電影的人會知道,美國人經常向自己所愛的說“I NEED YOU”,而不是”I LOVE YOU”.
第二部分,對“名企和非名企”的解讀
什么是名企,這個好像也沒有統一的答案。
名企是大型企業嗎?另一個問題是,人數多就是大型企業嗎?想想溫州的鞋廠和山西的小煤窯。
名企一定是曝光率高的企業嗎?筆者深知現在媒體記者的道理淪喪,每年都有在國展和校園招聘中露臉的“實宣傳假招聘”的企業,混個臉熟。
名企一定是福布斯中的排行榜中的嗎?君不見,每年上竄下跳的多個企業,留下的總是那幾個數著過來的大型國有企業和聯想、萬科、華為之流。
非名企中就沒有“優秀”企業嗎?
“博彥科技”大家知道這個企業嗎?windows98到windowsxp漢化專家,曾經的前臺月薪6k,不過,忙的吃飯經常是下午2點之后。
“高德軟件”大家不一定知道,從google到中國移動,從聯通到眾多國外名車大戶,“裝”的都是他的“導航電子地圖”軟件或其服務。一個非常有潛力和實力的公司。
就像對一個人來說,名氣大的,不見得就厲害。即時那些默默的,未必不厲害。
不是有一句話說嗎?常說自己厲害的,常常不厲害;而說自己厲害的,其實往往不厲害。呵呵。即時厲害的人,總有一天跑不動的時候吧。
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我個人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好”,不僅僅看名氣。
我看兩點。
1、 薪酬有沒有行業競爭力,福利是不是很多(包括培訓機會、晉升機會、文化活動、班車食堂、茶水間設備)
2、 前臺小姐是否“美麗”,是否氣質態度和藹可親,工作比較職業啊?!
有人說了,怎么不看人力資源的職業素養,這個看不得,人力資源在中國上,本質站在老板的歷程,他們因為職業的原因,偽裝的很,不可信,呵呵。
第三部分,對“選擇”的解讀
1、 決策
羅伯特.A.西蒙在那本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管理行為》對“個人決策”做了如下說明:他說,決策在于了解價值觀和事實,價值觀沒有對錯,但事實有對錯。價值觀終有明朗的一天,但事實很難找到。
非但不容易發現我們做決策的“關鍵事實”,而且我們常常在生活中發生“事后清晰”的時候,這一方面是我們的經驗和能力不足導致,另一個方面事實大多時候很“復雜”。
找到信息渠道是一個問題,梳理出有價值信息是另一個問題。
坦率的說,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詢問“知情人”是常見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是親身體驗了,呵呵。
如果價值觀也知道,事實也知道,你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企業了。
2、 偶然
很多時候,容不得我們細細去想,如果沒有什么后果,先去了再說。膽子可以大些。大不了再去找工作。
3、 過程
從選擇的過程來說,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鍛煉我們分析、判斷、決策的能力,以及對信息處理、整理、提取、辨清的能力,也許起先我們的選擇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企業里我們取得多少“能量”,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選擇越來越對,直至最終走向我們事業的“藍海”----真正自己的想要。
4、 哪里都是圍城。
這樣的事例我都聽和見煩了,外企的人說要“逃離外企”,因為工作量太大;國企的人要離開這“僵硬的制度”;因為企業缺乏活力,民企說要離開這里的“
人呢,究竟你想要什么呢?
這也許要引出另一個話題了,呵呵。
王澤一
寫于北京的冬雨中,獻給在求職中彷徨的人們。
【畢業生選擇名企與非名企就業哪個好?】相關文章:
名企薪水PK02-18
名企實習故事02-28
時間見證成長 非985、211的名企之路02-23
名企招聘有新招02-18
名企白領話求職02-16
名企面試題02-18
名企面試經驗分享02-18
揭秘名企員工培訓02-24
名企怎樣面試技巧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