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能力
數學推理,是從數和形的角度對事物進行歸納、類比、判斷、證明的過程。它是數學發現的重要途徑,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抽象性的有效工具。《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推理能力相關內容 ,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理能力
1.擊鼠標比賽現在開始!參賽者有拉爾夫、威利和保羅。
拉爾夫10秒鐘能擊10下鼠標;威利20秒鐘能擊20下鼠標;保羅5秒鐘能擊5下鼠標。以上各人所用的時間是這樣計算的;從第一擊開始,到最后一擊結束。
他們是否打平手?如果不是,誰最先擊完40下鼠標?
2.感覺
用第一感覺判斷8+8=91這個等式正確嗎?說明理由。
3.謊話
如果下列每個人說的話都是假話,那么是誰打碎了花瓶?
夏克:吉姆打碎了花瓶。
湯姆:夏克會告訴你誰打碎了花瓶。
埃普爾:湯姆,夏克和我不太可能打碎花瓶。
克力斯:我沒打碎花瓶。
艾力克:夏克打碎了花瓶,所以湯姆和埃普爾不太可能打碎花瓶。
吉姆:我打碎了花瓶,湯姆是無辜的。
4.大有作為
魯道夫、菲利普、羅伯特三位青年,一個當了歌手,一個考上大學,一個加入美軍陸戰隊,個個未來都大有作為。現已知:
A. 羅伯特的年齡比戰士的大;
B. 大學生的年齡比菲利普小;
C. 魯道夫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
請問:三個人中誰是歌手?誰是大學生?誰是士兵?
5.麻省理工大學的學生
美國麻省理大學的學生來自不同國家。
大衛、比利、特德三名學生,一個是法國人,一個是日本人,一個是美國人。現已知:
1、 大衛不喜歡面條,特德不喜歡漢堡包;
2、 喜歡面條的不是法國人;
3、 喜歡漢堡包的是日本人;
4、 比利不是美國人。
請推測出這三名留學生分別來自哪些國家?
6.宴會桌旁
在某賓館的宴會廳里,有4位朋友正圍桌而坐,侃侃而談。他們用了中、英、法、日4種語言。現已知:
A.甲、乙、丙各會兩種語言,丁只會一種語言;
B.有一種語言4人中有3人都會;
C.甲會日語,丁不會日語,乙不會英語;
D. 甲與丙、丙與丁不能直接交談,乙與丙可以直接交談;
E. 沒有人既會日語,又會法語。
請問:甲乙丙丁各會什么語言?
7.借機發財
從前有A、B兩個相鄰的國家,它們的關系很好,不但互相之間貿易交往頻繁,貨幣可以通用,匯率也相同。也就是說A國的100元等于B國的100元。可是兩國關系因為一次事件而破裂了,雖然貿易往來仍然繼續,但兩國國王卻互相宣布對方貨幣的100元只能兌換本國貨幣的90元。有一個聰明人,他手里只有A國的100元鈔票,卻借機撈了一大把,發了一筆橫財。請你想一想,這個聰明人是怎樣從中發財的?
8.不合理的安排
S先生正在家里休息時,接到了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預約電話。對方很想在下下個星期的周五去他家里拜訪他。但是S先生并不想見這個陌生人,于是他連忙說:“下下個禮拜五我非常忙。上午要開會,下午1點鐘要去參加一個學生的婚禮,接著4點鐘要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孩子的葬禮,隨后是我的叔叔的七十壽辰宴會。所以那天我實在是沒有時間來接待您的來訪了。”
請仔細看題,S先生的話里有一處是不可信的,是哪個地方?
9.快馬加鞭
墨西哥農村現在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用馬和驢運載貨物。一位商人把四匹馬從甲村拉到乙村,而從甲村到乙村,A馬要花一小時,B馬要花兩小時,C馬要花四小時,D馬要花五小時。
這位商人一次只能拉兩匹馬,回來時他還要騎一匹馬,其中以走得慢的那匹馬作為從甲村拉到乙村所需的時間。聽說有人花了12小時就把四匹馬全部從甲村拉到乙村,請問:他是如何辦到的?
借助觀察與實驗提出猜想
通過觀察,能開動學生的思維,在觀察中進行實驗,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所以觀察與實驗地數學發現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剪一剪、量一量、做一做等實驗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其變化規律,提出全理猜想。如:在教學圓的周長計算時,讓學生以三條不同長度的線段為直徑分別畫出三個不同的圓,剪下后把這三個圓同時滾動一周,得到三條線段的長分別是三個圓的周長。讓學生探索圓的直徑與周長有沒有關系,學生發現:圓的直徑越短,它的周長也越短,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也越長,學生得出結論是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系。然后再次組織學生動手測出每個圓的直徑,并計算出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所得的商,得數保留兩位小數,并把相應的數據填在表格里,通過展示數據,學生發現了直徑與周長的關系,提出了圓的周長地直徑的3倍多一些的猜想。
運用歸納提出猜想。
數學具有高度抽象性,而抽象寓于具體之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概念和規律都是歸納推理得出的。在許多情況下,采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有不完歸納法得出的結論不一定正確,但可以通過歸納提出猜想并驗證。例如:教商不變性質的探究,教師先寫一個算式12÷6=2
,再請學生也寫出一些結果是2的除法算式。然后,引導學生在觀察這些算式的基礎上,歸納發現規律。這時學生就可能提出很多猜想:被除數與除數同時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被除數與除數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被除數與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在提出猜想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驗證、完善。
類比猜想運用類比提出猜測,就是運用類比的方法,通過比較研究對象或問題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作出猜想或推斷。
學生掌握了運用類比提出猜想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學習班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例如:根據除法和分數的關系(都具有相除的相同屬性),就可以由除法具有的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的性質,類比猜想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再往后學習比的性質時,也可以用類比的方法,加深學生對比的知識的記憶。這對學生在以后學習除法,分數,比的互相轉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推理能力】相關文章:
公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戰略之數字推理篇11-15
經典推理題目:錯誤的假設11-11
數字推理類筆試真題分享11-21
筆試題目:數字推理題型11-21
中行筆試數字推理部分答案02-24
德勒校園招聘筆試推理題11-21
數學能力11-11
什么是能力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