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職業發展與用人之道
自2008年以來,一本《杜拉拉升職記》紅遍大江南北,二百多萬本的銷量凸現了廣大職場人士對它的喜愛與認同。一時間,杜拉拉續集、電影、電視劇乃至時裝、音樂、博客、隨處可見;更不乏“粉絲”將杜拉拉視為知己、楷模,潛心研究主人公的一言一行,從中揣摩、研究職場的必殺技與決勝法則。
杜拉拉為什么獲得了成功?是運氣、職場技巧,還是另有其他原因?作為一個曾經的職場人士、一個人力資源工作者,我的觀點是:放在五百強外企背景下的杜拉拉故事似乎很絢麗、很刺激,但其實并沒有脫離普通人職業發展的客觀規律。
美國著名職業學家薩柏把人的職業發展劃分為五個大的階段,即:成長階段、探索階段、建立階段、維持階段、衰退階段。一般來說,22-24歲是人生的職業嘗試期,這一時期的青年開始選定工作領域,開始嘗試著從事某種職業;25-30歲則是人生的職業變動期,這時,很多青年開始對初選的職業產生不滿,開始進行再選擇,開始變換職業和工作;直到31歲之后,多數人才最終確定職業,開始致力于穩定的工作與職業發展。
小說中的杜拉拉,大學畢業開始職業生涯,第一家雇主是國營企業,一年后辭職來到廣東的民營汽車配件公司做業務員,由于不堪老板的《陋室銘》與性騷擾,憤而辭職,幾經周折,在26歲的那一年進入了夢想中的職業天堂-某知名外資企業。這一職業變遷雖不乏傳奇色彩,卻與薩柏的職業發展路徑理論非常契合,而且與我們很多職場人士的發展軌跡也是不謀而合,可見,《論語·為政》講“三十而立”還是很有道理。
既然杜拉拉的成長路徑并無神奇,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杜拉拉能夠脫穎而出,從“小資”發展到“高產”?進而,有人問我,作為企業的老板,我是否會晉升杜拉拉這樣的“菜鳥”?為什么是或者不是?
是否晉升杜拉拉,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為什么晉升杜拉拉,每個老板有自己的標準,我之所以晉升杜拉拉,并不因為她的“職場技巧”,更不是她的所謂“學習能力”,而是因為這是一個在職場的壓力之下仍然保持著積極、淳樸、善良和本真的人,一個沒有因為職場的磨洗而失去自我的人,一個值得信賴、可以托付事情的人。
我想看過《杜拉拉升職記》的朋友都不會忘記這樣的情節:當面試的新人帕米拉智商、潛質明顯高過她本人的時候,杜拉拉出于自我保護、本能地希望把她擋在門外,但心中還是知道這樣做不妥;而在此后的工作中,拉拉雖然對帕米拉不放心,卻沒有人為地對她設置陷阱,而是采取了謹慎使用、逐步接納的心態。
再比如:面對辦公室裝修的艱巨任務,杜拉拉迎難而上,為了節約預算,甚至要求供應商把現有的門框拆下來,翻修、拋光、上漆后再使用,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成本,也為自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在整個杜拉拉的升職過程中,伴隨著拉拉職業經驗的積累,處理問題的手段越來越嫻熟,但難得的是,她并沒有因此失去自身的本色,仍然是一個樸實的、積極進取的、愿意為他人考慮的人,是一個別人可以信賴、可以托付的人,我想,這是許多老板都愿意提升她、任用她的深層次原因。
杜拉拉的故事令我們想到一個恒久的話題:用人之道。我想我們不妨從一個新的視角看待用人問題。
筆者認為,對于職場中的人士,可以建立一個坐標體系,橫向是工作能力的高低,縱向是品質純度的高低;工作能力,毋庸多言,而所謂“品質純度”,是一個很不容易說清楚、但有經驗的職場人士能夠感覺到的概念,它是指一個歷經職場洗禮的人、在多大的程度上仍然能夠在內心深處保有對人的真誠、對事的責任。按照這樣的坐標系,我們可以將職場人士劃分為四個象限。
工作能力差、品質純度低的員工,是企業淘汰的對象,大家都不會愿意使用;
工作能力強、品質純度低或者難以判斷的員工,宜慎用、少用;
工作能力差、品質純良高的員工,可以培養、可以大膽使用,但恐短期難委以重任;
工作能力強、品質純度高的員工,是企業任用的重點對象,是我們所期望的真正的職場高手。
大道至簡,職場功夫不是越做越厚黑,而是能夠在對職場不懂、了解、熟知的過程中,不失去對個人價值信仰的秉持,不失去對健康、淳樸、誠實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否則就會變成“職場油條”,失去令人可信、可愛、可敬之處。這就好比武功的賽場,每個人都喜歡葉問式的謙謙君子,把武功發展到極致,卻沒有花架子,依然樸實、可親。
幸運的是,杜拉拉就是這樣的員工。
由此,杜拉拉被任用、被晉升,實在是職場的必然。
職場之智,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談職業發展與用人之道】相關文章:
搜狐副總王小川談職業發展竅門02-18
職業發展:當興趣被職業扼殺時02-21
談職業規劃心態02-18
職業規劃小談02-23
“80后”的職業發展11-11
IT經理的職業發展路徑11-09
職業定位——指引職業發展方向11-19
職業規劃:如何找準職業發展路徑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