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精選9篇)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1
八月x日我參加了小學語文新課培訓。程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語文教學方法上要求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新課標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強化語言實踐便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的能力,其主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夠和諧地把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閱讀,又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指導閱讀的作用。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我會努力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并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新理念的確立,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更新課程觀、學生觀、質量觀,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新理念指導下的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理論指導實踐,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學上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2
在20xx年3月15日的下午,我參加了興慶區教研室教研員宋光瓊老師組織的“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教材解讀培訓”活動。經宋老師介紹,此次活動是教研室在選拔了幾位優秀的教研組長先深入學習了新修訂《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再結合本冊教材編排特點及鮮活課例,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與解讀的基礎上,然后召集各學校各年級的語文教師分別在十一小遠程教育室進行本年級的語文教材解讀培訓活動。我們于3月15日下午齊聚十一小多功能廳,聆聽了來自滿春小學的語文教研組長張春艷老師對六年級語文教材的解讀。現將這次新課程學習總結如下:
1、通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并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2、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會更加努力,開展時效性強的教研活動,構建和楷高效的語文課堂。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3
今年,我參加了小學語文教師置換脫產培訓,深感受益匪淺。面對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復雜的學生發展變化,很多時候讓我們覺得有些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無所適從。而此次小學語文教師置換脫產培訓班的學習,猶如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撥云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一次收獲豐厚的學習。
在此次小學語文專題培訓中,教師認真詳細地給全體語文教師分年段解讀了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修訂,修訂后的課程標準跟原來的實驗稿有哪些區別,從課程理念的調整、教學目標的升和降、教學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具體地闡述,為我們指明了今后閱讀教學的方向。
他們把課程標準理念與具體課例以及自己豐富的從教經歷相結合,生動幽默、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閱讀教學該怎樣從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出發進行教學,如何正確有效地在日常教學中地把握好教學目標的階段性;閱讀教學如何根據各年段的學生特點找準起點,抓住重點,更深刻把握年段目標。具體全面的解析了各年段目標,總的概括為低年級學段目標:字識得鞏固、寫得端正;能正確朗讀;在背誦中積累詞句;敢于說、樂于寫。中年級學段目標是:進一步加強識字能力,加強朗讀學習;繼續加強詞句訓練,加強段的訓練,向篇過渡;多讀書、重積累;自由表達;有內容、有真情;在口語交際中要聽懂、說得通。高年級學段目標是有較強識字學詞能力,把字寫美觀;會朗讀、默讀、略讀、瀏覽;在詞段練習基礎上加強篇的訓練;會寫記事作文、想象作文、應用文等等。
強調小學語文課本不是全部的教學內容,學生閱讀數量要增加,多閱讀經典書籍。我們語文教師要學會借助課文這個例子進行語文能力訓練,從課文提供的語文材料出發找準三個點:即語言訓練點、能力培養點、方法習得點,抓好小學生閱讀和積累,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和作文教學,激勵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語文知識,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我非常清楚“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我也始終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條,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沒有深厚的積淀,沒有長期的浸沉,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此次培訓,也讓我們意識到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只有廣闊的知識,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才能澆灌祖國未來鮮艷的花朵。我將用我的所學指導我的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天地里開出美麗之花。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4
本次我參加尚卿中心校舉辦的20xx版語文新課標的培訓活動,受益匪淺,讀著新課標,想著舊課標。總覺得“新”和“舊”之間,只是換“湯”不換“藥”,但是這換的“湯”卻是這課改走過十年歷程的一次總結和再革新。正如魯迅對我國傳統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樣,新課標堅定了舊課標中正確的,擺正了原來偏頗的,有了一些新的嘗試。
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統一
新課標一如繼往地堅持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堅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融合的三個維度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堅持低段的學生“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識字寫字教學原則;堅持閱讀的個性化、閱讀量的保證、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一樣重要……
二、倡導“自然的朗讀”
葉圣陶先生對朗讀的功用做過這樣的描述:“我們默讀時,僅僅調動了心和眼,而朗讀時則心、眼、口、耳全部調動起來了,對于文章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就會有成倍的收獲。”所以有人說:“朗讀法是教語文的根本之法。”
正因為朗讀教學的特殊功能,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在關于閱讀教學的建議中,增加了這么一段話:“各學段關于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
這樣的改動,進一步凸顯了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使朗讀教學的要求更加明確、具體。更重要的是,這是對當前朗讀教學中存在誤區的糾偏。新課標中“自然的朗讀”,是要朗讀像說話一樣自然?那朗讀和說話的`區別在哪?說話,分場合。我想,朗讀亦是如此。面對不同的情境,學會不同的朗讀。比如,同樣一個句子,在題目里語速可以稍快,在原文中應該根據文本特性來把握。一切都是由感情決定的,以情帶聲。用恰當的語氣表達思想感情地語調、語勢,音隨意轉,氣隨情動,因情用氣,以情帶聲。朗讀者得心應“口”,聽者才能心從耳順。
總之,經過這次培訓,我體會到了新課標的理念精神,在以后的語教學中,將會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5
本次培訓,通過聆聽專家精彩地講課,與同行進行廣泛地交流,使我對如何開展《大學語文》教學,在學科定位、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均得到極大的啟示。以下就三天聽課內容談談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把好學科定位,定好培養目標。李瑞山教學授鮮明地提出了大學語文的本質是“高等母語教育”的論斷。一段時期以來,由于教學理念的偏差,人們給大學語文承擔了太多的重負,以為大學語文是個大全,除了要履行工具性的任務外,還必須具有人文素質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歷史教育、美育的功能。學科的定位太高,目標實現不了,功能要求面面俱到,結果不勘重負,大學語文淪為四不象的邊緣學科。因此,必須守正出新,創新大學語文教學理念。本次培訓中,李瑞山、陳洪教授提出大學語文是“高等母語教育”,“根系民族文化、根植中文學科”的觀點,給出了大學語文準確的學科定位。只有教育目標、培養方向明確,才能使大學語文在大學教育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選“好教材”,用“好文章”。本次培訓中,周志強教授給出大學語文教學內容的新理念:《大學語文》教材地編寫要遵循一個“好文章”的思路,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提高,著眼于通過“好文章”的欣賞和體味來提高語文能力。“好文章”要講究經典,大學語文課本中的經典文本是幾千年先人智慧的結晶,思想的碩果,反映的是先賢哲人的生活與情感,雖然遠離現實,年代久遠,但這些文明的積淀并沒有消亡,仍然生生不息,給人以啟迪和感悟,依然能成為培養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的很好的范本。“好文章”的選擇也要與時俱進,在經濟全球化影響下,中國社會文化已發生了重大轉型,許多文學研究者,將自已的研究視點,聚焦到日益變化的社會大潮中去,用全新的方式去闡釋新產生的各種社會文化現象。通俗歌曲、影視文化、廣告文化、網絡文學等都進入了文學研究的視野。因此,大學語文課程也必須面對全球化的大眾文化語境,更新教學內容,構建與時俱進的教學文本體系。只有以“好教材”為依托,以“好文章”為核心,大學語文教學才能以豐富優秀的民族文化熏陶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以科學合理的訓練體系,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用“好方法”講“好文章”。大學語文教學中,要盤活“教”與“學”的關系,要擺正“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教師如果滿堂灌,以一家之言強加于學生,而學生囿于教師權威的說教,缺乏學習的自主權,那么,大學語文的教學就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無以實現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標。大學語文文本的“好教法”是引導法。教師是導游,引領學生在文本的山山水水一路游去,碰到風光無限處可以駐足,指指點點,略作介紹,自己真認為好時也可以大叫一聲“好”!但不要作定性地指導,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尤其不要重復別人的陳詞濫調。而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文本欣賞強調的是整體感受,不能脫離整體感受來講具體的技巧。首先,把課文當成一個審美的對象,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味感受文本是美文,是好文章,然后教師才能在技術層面上指導學生去把握為什么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既使學生從反面理解文本,教師也不能強求學生觀點的歸一。只有允許對文本理解的多樣化,只有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參與,才能把“好文章”講活。本次培訓中,周志強教授現身說教,用十篇文章詮釋了“好文章”的“好教法”。把教學方法用活了,用對了,教學相長,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用“新技術”“新手段”上好一堂課。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一本教材一張嘴,一塊黑板一粉筆”,其局限性是課堂容量小,教師所講受限,學生所學不多;教學形式單調,教師膩味,學生乏味,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大學語文教學的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包括多媒體技術在內的新技術成為除了傳統教學模式外的主要教學手段,在大學語文課堂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次培訓中,馮大健博士給我們具體講授了新技術條件下的大學語文教學方法,包括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教學網絡與建設、網絡教學軟件使用等知識,充分詮釋了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
1.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網絡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無窮無盡的信息,供廣大師生根據自己的需要盡情地挑選,為大學語文教學內容的延伸提供了信息支持。
2.新技術形式多樣化,如多媒體技術能綜合處理圖像、聲音、文本、視頻,使教學信息處理多維化、集成化,大大豐富表現力,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促進教學活動的交互性。在新技術的支持下,人與人的互動,人與機器的互動,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教學更為靈活,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為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能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天短暫的培訓,使我有機會學習、借鑒名師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受益匪淺,我將把本次學習的收獲用于今后的教學實踐中。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6
通過《十年語文課程改革之路》培訓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這次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豐富了教師的知識面,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
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結合我校的現狀,我認為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才的奠基石。現社會我們的學生一定要受到良好的語文教育,為以后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發揮更廣的想象力,從而顯示出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平時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普遍喜愛語文課,但有個別學生普遍厭學語文。為什么呢?原因出在哪,我認為是教學的方式方法不同所造成的。
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沒有進行認真研究,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手段缺乏。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厭學語文課,可能存在這些原因:師生之間缺少感情交流,學生對教師的敬畏在不自覺中移植到對語文學習上,長期以往便導致學生厭學語文。由于條件環境有限,在教學中只有一本書,一支粉筆,這些便是整堂課的教具,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學生的思想不夠集中,加上課業負擔沉重,繁瑣重復的讀、背、抄、寫成了學生的語文作業固定模式。
針對以上癥狀,怎樣才能激發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做到這幾點:我認為教師一定要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有親和力。尊重學生,不斷地調動課堂氛圍,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的`感情,只有這樣才能影響學生更專注的學習語文課程。我認為學生學習語文在于積累,主要反映在上課時學生一定要做好筆記,便于反復研究思考,保持良好的學習方法。多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和組織演講、知識競賽等,才能觸發學生寫作靈感,想象力一定有長足的進步。
以上是我的幾點心得,也通過這次學習,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不足,我一定要加強學習來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我將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信念、帶著滿腔熱情,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為我們農村的教育事業做出最大的貢獻。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7
本次有幸聆聽了吳中豪教授關于語文課程改革方向的培訓,吳教授精彩的演講使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成長記錄、教學反思,引導我走上一條研究之路。課改實驗,帶動了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識,養成了課后反思的習慣,不僅重視授課前的設計,而且重視課后的總結和反思,即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反思教學過程中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課程功能的落實等。研究方式的改變帶動了我工作方式的改變,我走出封閉的教室,打破學科壁壘,與其他學科教師相互溝通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師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
一、實現思想觀念的更新
課程改革是一場文化的變革,教師要融入這個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做為一名實驗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
做為語文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讓創新的火花在讀中迸發,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閱讀教學觀念。并做到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了個性教育意識。
二、實現知識結構的更新。
面對新教材的新內容、新要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課程標準,精研教材的同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深入學習所教語文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吸收專業推出的新成果;與此同時,一方面還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學科的新知識,借鑒教育同行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新經驗,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以此從全方位、多角度來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形成能適應新教材教學要求的過硬的業務功底。
三、教學方法的更新。
課堂上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讓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我努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學習方式還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我讓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
總之,在課改浪潮中,構建“自主合作,主動探究、樂于合作”的學習方式是每個老師孜孜以求的境界。要使課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實效,就要認真研究課標,謹記學科特點,不忘學生的年齡特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斷努力,不斷探索。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8
XX年12月3日——12月17日我有幸來到了上海師范大學,參加了國家小學語文骨干教師第三期培訓班的培訓,15天來的學習,也是我有生以來參加培訓學習體驗到的時間最緊張、內容最豐富、形式最獨特、專家最眾多、收獲最豐厚的一次培訓,我覺得此次培訓可謂是不虛此行,終生難忘!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名家薈萃,異彩紛呈——萬紫千紅均是春
此次國培,擁有強大的專家團隊,粗略數來約有20多位頂尖級的專家教授、特級教師等作專題報告或出示觀摩教學,可謂是名家薈萃,異彩紛呈,令你目不暇接,這使我想到了“紅杏枝頭春意鬧”“萬紫千紅均是春”,她還使我覺得如同在你面前不斷呈現著一頓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讓你受用不盡,讓你回味無窮。現在想來每一位專家都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在往常,他們大多人我只能在各類刊物、網絡上翻閱到他們的觀點、篇章,很難有機會面對面一睹他們的大師風采,聆聽他們對用畢生智慧心血換來的理論成果的闡釋,而現在我做到了,我感到由衷的幸福與自豪!我也由衷地感謝省教育廳、國家教育部給我們創造的難得的進修機會,感謝上師大領導為我們學員的培訓所做的精心安排,當然一位位專家學者的精彩報告和耐心指教也會永留我心。
x老師,這位全國小學語文協會理事長、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對語文教育有著執著的情懷、對語文教育規律有著嫻熟的把握;吳忠豪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上海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教材主編,談起國內外教育如數家珍;唐懋龍老師,是浙江省特級教師,雖年近花甲,但作為我們的班主任,精神是那么矍鑠,言語總那么風趣,真是個可親又可敬的老頑童;吳立崗研究員,作為全國小學語文專業學術委員會主任,培養了那么多的著名教師,談起新中國建國以來的教育他是頭頭是道;吳念陽教授,是語言學博士,作為上師大發展心理學專業的領軍人物,曾出訪過多個國家和地區講授兒童心理學,他的報告令人耳目一新;丁煒教授,這位教育學博士,對于微格教學研究獨到而深入。徐家良老師,這位74歲的老特級教師,仍活躍于教育教學的戰線上,現在還是上海市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執行主編,聽他講話那么干凈、邏輯、清晰,言語造詣很深,真的是我們語文教師的楷模;徐鵠老師,也是一位老特級,現為上海市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的理事長,他的作文教學研究已自成體系。沈大安,這位浙江省的特級教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和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者,國家級遠程培訓小學語文學科領銜專家、主講教師,他對小學語文教育研究更是系統而深遠;于永正老師,我們熟知的特級教師,他樸實、扎實、真實的教學特色永遠彰顯著小學語文教學的真諦。徐根榮老師,我們敬仰的特級教師,作為全國小語會常務理事,香港小學中國語文教材的主編,對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孜孜以求精神讓我們贊嘆不已。
篇幅所限,我不能一一列舉每位專家帶給我們的震撼與啟迪,我只能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他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眺望教育遠方的窗口,賜予了我們一把把打開小學語文教育智慧之門的金鑰匙,我也仿佛看到了小學語文教育百花園里萬紫千紅的爛漫春景!
二、交流碰撞,百家爭鳴------黃沙淘盡始得金
此次國培,內容豐富多彩,專家報告觀點鮮明,力證充分,旁征博引,各抒己見。圍繞現代教學理論與小學語文教學這一核心主旨,分別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就課程理論、教材解讀、教學策略、信息技術等方面剖新了國際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情況,我們學習了網絡數據庫使用、bb平臺課程學習導引的方法,聽取了如何做智能型教師、如何進行兒童文學欣賞、如何進行微格教學觀察、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常規課教學、如何進行文本解讀、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小學識、閱讀、作文教學的策略及運用情感心理學原理,更新課堂教學理念等報告,在這種百家爭鳴的交流中,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在不斷地碰撞著,生成者,真的有種黃沙淘盡始得金的感覺。尤其從這幾位教育專家身上我獲得了不少教育教學的真諦!
一是唐懋龍老師的講課,讓我明白了語文教學研究的真諦----要走向實用。他講的主要內容是《小學語文常規課堂教學》,唐老師結合自身30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及多年來對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體會,深入淺出、風趣幽默地暢談了常規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方式方法等,收獲十分厚重,研究精神也令人折服。 從價值取向上,就為什么要研究常規課,唐老師從國內到國外,從香港到臺灣,用大量的數據,詳實的資料進行了充分的闡釋,讓我們認識到常規課的重要性,認識到語文教學的落腳點,那就是要創設語文味課堂、語能性課堂、語效性課堂,讓孩子們課課有收獲,天天有進步,得到發展,不斷提升,使語文教學更趨向理性。從研究方式上,對如何研究常規課,唐老師更是如數家珍,從教學目標的確立,到校本研究時操作內容、操作工具的開發等,讓我們感受到教育教學研究不能只跟著感覺走,要進行科學的有數據分析的研究,用事實說話,才是最有說服力的,也才會是理性的。總之,聽了唐老師的課,我更加明白了語文教改的方向,明白了一位好老師不僅要反思,還要會反思,因為科學研究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助推力!
二是于永正老師的課堂教學,讓我明白了課堂教學的真諦-----真實、樸實、扎實!頭發花白的于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語文觀摩課----《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就這篇課文而言,于老師教學版塊相當清晰,這就是生詞教學版塊、朗讀訓練版塊和練習如何根據三句話寫回信版塊。整堂課于老師用情與心還原出一堂最質樸的語文課,尤其是他的示范性教學引人深思,他的書寫示范、朗讀示范、寫作示范,無不讓人想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義,不禁使人感嘆,示范是最好的老師,教育的第一個名叫“影響”。大影無形,大教無聲。于老師的身體力行為我們年輕教師做出了榜樣。當孩子們在寫回信的時候,于老師這樣說道:“想要抒情嗎?請用排比;喜歡你寫的事物嗎?請把它當作人;喜歡于老師的嗎?請你練。”于老師平等的對話,讓我們聽到的不是教而是導,看到的是如何善待學生,如何從學情出發上好每一堂課。是呀,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文課重點是要培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要
為孩子們的人生打好底色,人生是花,語文是根!于老師用“三實”課堂告訴我們:是練好的,書是讀懂的,作文是寫出來的!
三是崔巒老師的報告,讓我明白了小學語文教改的航向----由內容理解為主轉向以表達應用為主。崔巒老師作的是《兒童閱讀與閱讀教學》的講座,他在報告中對語文教改以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他指出:教改后學生出現詞匯量下降、書寫不工整、閱讀量小、怕寫作文、口語交際不盡人意等諸多問題。究其原因,有教育體制、人才觀的原因;有課改初期思想、方法的原因;也有課程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等,并用大量生動的例子向大家闡釋了兒童閱讀及閱讀教學的現狀、重要性和改進策略,使我們進一步明白了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推動兒童大量閱讀、實施課程化的設想對我觸動很大。
總之,我感到通過這些天的學習,教育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教改思路也越來越清晰,教改方向也越來越明確,真的是應了這樣一句話:黃沙淘盡始得金!
三、答疑解惑,實踐反思-----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次國培有四大板塊:主題課程式研修板塊、專題行動式研修板塊、網絡課程式研修板塊和教學案例開發式研修板塊。
我感觸最深的是“專題行動式研修板塊”,此板塊經過“專題行動小組的建立”、“行動專題的確立”、“課例的打磨”、“課堂教學展示”和“教學反思交流”“研究專題報告的撰寫”等一系列的行動研究,特別通過專家的全程參與指導,我們通過一次次的交流打磨,逐步印證了我們的所學所思,釋然了我們的疑惑不解,調正了我們偏離的航向,特別使我們掌握了確立導學目標的方法及由教內容為主轉向語文能力培養為主的導學策略,真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此次培訓,也許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參加的意義非凡的培訓,它帶給我沉甸甸的收獲,帶給我眾多的思考,也帶給我肩負的責任與囑托,作為一名國培班學員,今后對于此次所學,不僅要在自身的課堂上去實踐研究,也不僅在自校的實驗中生根發芽,還要在推動當地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去宣傳弘揚新理念,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兒。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9
今天上午,我和豐潤區的許多小語老師一起來到教師進修學校,參加由教研室組織的20xx年暑期小學語文學科培訓,感覺受益匪淺。
本次語文培訓,首先是由教研室的蘇立軍老師從宏觀的角度談“如何構建小語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然后是由豐潤區的五位專家王xx、韓xx、王xx、曹xx、朱xx老師分別就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外出培訓心得體會進行的教學交流論壇活動。
蘇老師的報告從教育局整體發展思路和價值追求、審視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從反思中促提升、從統編教材看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具體的幾項建議四個大的方面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使我對今后的語文教學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育最終是為人生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做到目中有人,必須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主動的讓出舞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發現;我們要教給學生的是學習的方法,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是只教教材,而是憑借教材去教;在上每一節課之前,我們心中必須明確目標,在課后,要有對目標達成的審視和反思,要看達成的策略和方法,強調健康課堂,強調可持續發展等等。當然蘇老師還強調了在我們的教學中應該有底線意識,我們應該面對全體,關注學困生。
接下來的教學論壇活動,五位專家,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培訓心得與大家分享,也令我收獲很多。尤其是王新穎老師最后談到的幾點感悟,我們要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給予學生練習的機會,不厭其煩的指導,給予學生一份信任,給予學生點撥和引領,給予學生機會和自由。我想,如果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中真的能夠做到這樣,那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學習,而后就是實踐,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將今天的所學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認真研讀課標和教材,做到心中有目標;把每一位學生都當成課堂的主人,引領他們掌握方法,去學習、去發現;帶著他們去讀書,由課內到課外,真正的去做一名教語文的語文老師。
最后借用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會走得更遠。相信我們在教研室高主任、蘇老師的引領下,在各位專家的指導中,在小語團隊這個大家庭里,一定能演繹出自己的精彩!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11-05
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通用13篇)07-05
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2022(精選18篇)07-28
學校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精選8篇)07-28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10-19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3-05
數學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通用13篇)05-31
新課程培訓的總結10-26
新課程的培訓總結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