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精選6篇)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我們的工作能力、經驗都有所成長,讓我們對過去的工作做個梳理,再寫一份工作總結。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1
為了認真總結經驗,為了今后抓好更多的培訓提供依據,現將20xx年的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訓基本情況: 20xx年,新型農民培訓任務數300個,實際培訓307個。于20xx年4月20日前就組建起培訓隊伍,至5月底用2個月時間完成農戶的培訓工作。圍繞各村戶的生產進行展開培訓,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堅持集中培訓,按不同作物的生育規律類進行適時培訓。
通過培訓又結合指導服務,農民參加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渴望能夠學到新技術、新經驗。通過學以致用,把科技知識宣傳應用到田頭地角,真正科技致富奔小康。
二、培訓主要做法: 為從根本上提高廣大農民自身素質和科技水平,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按上級要求,結合各村戶的實際需要,針對專業農民培訓的不同要求,培訓計劃主要圍繞新品種、配套栽培技術內容進行培訓,并以簡要易掌握的技術手冊、技術資料、簡明農業政策法規宣傳資料;及時按照農事活動內容進行分期培訓,使適用技術到農戶、到人、指導農民進行生產,真正為農民服務,全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1、培訓計劃及內容:開班動員,棉花、玉米安全用藥技術,國家推廣農藥施用技術,棉花玉米病蟲防治技術,有機肥的施用及棉花玉米專業肥施用栽培技術,農田化學除草新技術。
2、培訓教師 :參加培訓授課的教師3人。教師的職稱是農藝師2名和農技師1名。教師都是長期堅持在基層一線從事農業等農作物技術示范推廣的骨干科技人員。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豐富的專業技術經驗,能夠幫扶農民科技致富。
3、培訓方法: 結合單位承擔的項目及各戶實情,針對不同作物不同管理環節展開了培訓工作。具體做法是采取集中培訓和入戶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相結合。
三、取得的成效: 通過培訓使農戶良種使用率提高;通過培訓掌握使用高產優質棉花玉米栽培技術,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使生產得到發展,產量水平有提高,經濟收入有增加,并帶動周邊農戶采用新技術,促進生產發展。
四、 存在問題及不足 :由于承包到戶,年輕人外出打工較多,導致學員人數多為年齡偏大,由于棉花玉米生產農事忙,在集中培訓時,給培訓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召集工作難度大,由于條件限制,培訓工作開展單一。由于培訓教師多數屬于兼職,承擔的工作任務較多,加之作物多、生長期長,很難達到高質量。
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2
20xx年永福鎮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新型農民培訓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圍繞全年農民培訓的總體目標,結合我鎮實際,認真組織,全力實施。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新型農民培訓、農村青年技能培訓等工作穩步推進,現將我鎮農民培訓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培訓方式及內容。
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視下,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制定培訓計劃,編制培訓方案。采取與農業生產季節相結合、與鎮、村、組干部會相結合、與到村進戶相結合、與換屆選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大力宣傳、組織動員,開展了實用技術培訓、新型農民培訓、農村青年技能培訓等課程。
二、培訓開展情況。
截止10月上旬,我鎮組織農民參加實用技術培訓30期,3600人次,新型農民培訓2期,70人次,農村青年技能培訓3人次,印發各種資料4000份。其中農業技術資料3000多份、其它資料1000份。培訓課題主要有:玉米新品種示范的相關知識、玉米大斑病防治技術、水稻螟蟲的綜合防治技術、水稻稻飛虱防控技術、水稻稻瘟病防治技術、農藥使用技術、玉米配方施肥技術、核桃種植與防病技術、獼猴桃種植與防病蟲害技術、春茶種植與修剪技術、有機茶綠色防病蟲害技術、機采茶園種植技術等。
三、取得的成效。
通過培訓使農戶掌握了土壤肥料知識、作物病蟲防治知識、各種經濟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等,在農業生產中,使生產得到發展,產量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均收入普遍增加,并帶動周邊農戶采用新技術,促進生產發展增加收入。
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3
20xx年我縣被列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三類縣”,培育任務200人,全部為生產經營主體代頭人。我們在總結近兩年經驗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部門協同配合、整合培育資源、扎實推進培育環節、嚴格監督管理,健全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和扶持等各項工作,多形式開展跟蹤服務,推動全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又上新臺階。
截至目前,全縣圓滿完成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0人的培育任務,項目資金60萬元全部用于全縣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
一、落實“五個到位”,做好工作部署
首先是組織到位。我們根據《河北省20xx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農辦科〔20xx〕17號)、《石家莊市20xx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石農牧〔20xx〕220號)及上級關于開展“雙創雙服”活動等文件精神,從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實施內容、進度安排、組織保障、監督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細致的安排部署。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與科技示范戶培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基層農技推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相結合,將政策扶持與激勵獎勵相結合,重點扶持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規模經營,發展社會化服務,為全市培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是分工到位。井陘縣農林畜牧畜牧局、井陘縣財政局負責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和督辦工作,統籌協調、管理與驗收;井陘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井陘縣農廣校負責項目日常教學管理工作與績效考評、項目資金管理與使用,信息宣傳與農民信息上報審核,后續跟蹤服務、指導、認定和政策扶持等工作,協調農林牧漁部門負責組建專家服務團隊、協助制定教學方案、遴選學員、跟班管理、跟蹤服務等工作。各培訓基地負責遴選培育對象、制定教學方案、選聘教師、教學組織管理、跟蹤服務等工作。。井陘縣財政局負責項目的資金撥付、資金監督和管理工作。
三是監管到位。嚴格執行管理、培訓、監督三者分離的工作機制,我局專門成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公室。按照“誰承擔、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責任,抓好新型職業農民項目實施和監管工作。嚴格實行“小班管理”(每班學員50人)。開班前,每個培訓班需向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公室和科教科提交開班申請,經審批后方能正式開班;開班時,農林局、財政局分管領導及工作人員親自到場清點人數,核實學員身份;培訓過程中,新型職業農民管理辦公室、科教科全程監督培訓全過程,確保人員、時間、培訓質量到位;培訓結束后,組織由財政局、農林局機關負責人對每個培訓班進行驗收,嚴格按照驗收標準逐項核查,驗收合格后出具驗收報告;項目資金監管方面,嚴格按照省、市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執行,主動邀請財政部門對每個班次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財務審核,無違規操作現象發生。
四是宣傳到位。在項目實施之前,做好20xx年井陘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宣傳工作。在培訓招生前,一是組織招生宣傳專班分赴各鄉鎮辦進行培訓宣傳和招生摸底調查,使農民認識到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通過前兩年培育學員好口碑進行宣傳。今年早早就有很多農戶要求參加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加大對培育工作和典型學員的宣傳力度;在培訓跟蹤服務階段和結束后,注重從總結培訓經驗、學員培訓成效和發展創新理念等方面宣傳。
五是服務到位。我們提前組織人員聯系培訓基地,給學員提供一流的學習環境和舒適的食宿環境,讓他們能安得下心、坐得下來學習。做到吃住一體化,有專人為學員每天合理調配食宿。同時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和學員們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和他們談心交流,讓他們感覺向家人一樣貼心溫暖,學習氣氛融洽和睦。
二、抓好“五個環節”,提升培育質效
(一)抓好學員遴選,確保培育精準。今年遴選學員,重點從解決農業發展后繼無人、“誰來種地”、解決怎么推進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快速形成等方面著力,注重培育發展職業農民新生代。優先選擇種養規模大、學習意愿強、文化程度高、年輕力壯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骨干成員等作為培育對象。今年遴選學員與去年相比年齡更小、學歷更高、種養規模大、學習積極性高。
(二)抓好師資選聘,確保培訓質量。根據上年對培訓教師滿意度測評、授課內容、授課形式等方面,繼續聘用學員反應好、培訓形式好、效果好的老師,淘汰學員反應差,培訓形式干巴枯燥、培訓效果不好的老師。今年聘請了省市級專家及研究員、職業教學經驗豐富的高校教授、教學生產結合緊密的專業老師六名,其中包括河北電視臺“農博士在行動”的特約專家李恒真、農村電商高級講師張展、石家莊市農廣校校長彭曉明等,同時聘請本地領軍人才和鄉土專家作兼職教師。確保了每個專業都有“精品課”,每堂課都有“含金量”,使農民反響強烈,興趣高漲。
(三)抓好課程設置,確保培訓效果。我們根據學員反響和產業需要調整課程,對于反響好的課程予以保留,并根據經濟形式和產業發展在內容上進行更新和豐富,對于學員反應不好的課程予以更換。從提升學員農業發展理念、理論水平、專業技能、經營管理能力出發,精心組織,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和編排課程。今年開設課程主要有農業現代經營管理、農村電商實用技巧、山區林業發展戰略、新型職業農民素質與禮儀、山區藥材種植與管理、山區設施蔬菜生產技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政策解讀等。
(四)抓好培訓創新,確保教學新穎。注重教學方式方法創新,在有限的培訓時間取得最大培訓質效。按照農民參訓需求和學習特點,強化課程設計的針對性、實用性、趣味性,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民通過電商學習,把自家的桃、芝麻油、土雞、土雞蛋、臘味及桃核制作的小飾品等農產品通過微信、QQ、微博等平臺展示出去,獲得了很好的收益。
(五)抓好制度建設,確保管理到位。要求各培育機構建立開班審批制度、雙班主任和指導員制度、班委會制度、考勤考核、班級評價等制度和考核競爭機制,用制度規范培訓過程,用制度提高培訓效果。每個班級按照實際培訓人數,多遴選取4-5名備學學員,采取激勵競爭,末尾淘汰機制,對參訓人員出勤、學習、實訓、研討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在培訓結束后進行綜合考評,每個班評出5-6名優秀學員予以表彰獎勵,評出4—5名綜合考評分值低的學員予以淘汰。按鄉鎮分成對比學習組,形成了比紀律、比提問發言次數、比學習筆記干凈完整等積極向上學習氛圍。通過末位淘汰、評先表優,進一步激發了學員們學習積極性,保證了學習時間和學習質量。
三、開展“四結合”,建立跟蹤服務機制
一是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開展經常性跟蹤服務。部分鄉鎮將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納入為科技示范戶,社會服務型培育對象所在鄉鎮科技示范戶必須是20xx年培育人員,使90%以上新型職業農民都能成為科技示范戶得到經常性、長期跟蹤服務。同時對部分種養規模大、發展勢頭足、技術力量薄弱的職業農民采取分派專家,定點服務;對部分產業相同、技術服務要求相同,采取綜合服務。
二是結合現代信息化服務手段,搭建信息技術服務橋梁。通過“云上智農”,建立項目數據采集管理平臺,并創建班級微信群等現代信息化服務手段,搭建信息技術服務橋梁。建立起專家與學員,指導員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多向信息交流平臺,各產業部門及時將政策、信息、生產措施、病蟲害防治技術及階段要求公布在群里,隨時為學員提供創業信息和各項服務,建立新型職業農民網絡課堂,組織農民參加在線學習。
三是結合精準扶貧,包村聯戶、送科技下鄉等活動,開展技術到田到戶。組織行業單位專家和技術指導員,在關鍵季節、重要農時,按照產業需求,采取進村入戶、聯戶結對、送教上門、田間辦班等方式,開展技術實踐指導,使他們真正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效地運用到生活生產中,做到學以致用。組織各行業專家、技術指導員開展各種技術入戶服務,為農戶發放技術明白紙。
四是結合產業基地和示范園,開展技術交流、示范演示,及時傳播新品種、新技術、新信息。先后組織了果樹學員在和平莊園進行了觀摩學習,冬季修剪、清園管理、疏果、套袋、病蟲害統合防治等技術演示;并組織全體學員到藁城市國家級農業現代示范園區、青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地進行觀摩學習,親身驗現代農業帶來的效益及收入。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1、培育機構缺乏工作經費支持,項目資金全部用于培育工作,無工作經費安排,影響培育機構的工作積極性。建議在今后的資金使用中明確培育機構工作經費的比例和使用范圍。
2、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系統過多,給基層操作錄入造成不便,建議一個系統管總,增加三年內已培訓人員自動識別系統并拒絕錄入對象庫,避免重復,簡化系統操作程序,給基層更多時間用于培訓和跟蹤服務。
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4
20xx年,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農委的大力指導下,以鄉村振興戰略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新要求為導向,以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為目標,整合資源,著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規范性和實效性,為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進我市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現總結如下:
一、任務完成情況
20xx年,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共2340人(含廣德)。其中,宣州區完成培訓400人,郎溪縣完成培訓280人,寧國市完成培訓350人,涇縣完成培訓350人,旌德縣完成培訓360人,績溪縣完成培訓300人,廣德縣完成培訓300人。按照省農委及市民生辦統一部署,我市8月底全面完成了培訓任務,并按時序要求對各項目縣進行了考核驗收和績效評價。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落實培訓工作責任制。我市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作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重要舉措,建立職責明確、分級負責的管理機制。市農委、市財政及委屬農技、畜牧、水產等部門建立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會商協作體制。各縣市區高度重視,各地都成立了高規格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評審組。領導組由分管縣長任組長,農委、財政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新型職業農民的資格審查、認定和管理工作,確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公正、規范、有序。
(二)加強調研,探索培育工作的新模式。為了使新型農民培育民生工程工作更好的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培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遴選好生產經營型培育對象和電商人才的培育對象,市農委年初到各縣市區開展多種形式的調研和座談,以確保培育對象選準選對,培訓課程安排符合農事農情,培訓模式與生產實際密切結合。我們在總結旌德縣“精準定位”靶向式培訓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各縣大膽的嘗試和探索適合本地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以提高培訓效能。
(三)加強管理,扎實做好培訓基礎工作。一是對各縣的整體培訓方案和分專業培訓計劃嚴格把關,整體方案要求目標任務、工作進度和保障措施明確,分專業的培訓計劃要求圍繞各地生產經營需要,明確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階段要求。二是嚴把培訓時間和質量關,各培訓機構均嚴格按照農業部發布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規范》,結合本地職業農民特點、學習規律和生產經營需要,科學設置培訓專業課程,精心安排培訓內容,實行模塊化教學。三是規范實施培訓進度月報制。實行項目進展月度報告制度,要求項目縣每月都需報送月報表和分析報告,對培訓進度進行嚴格把關。四是嚴格組織項目驗收。各地培訓機構在完成培訓任務后,提出驗收申請,各縣(市、區)農委、縣財政等組成專人的驗收組進行驗收,按照省農委及市民生辦下發驗收標準進行綜合評定。五是實行培訓評價機制。實行日常月度評價、中期階段性評價和通過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云上智農APP在線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督促各項目縣將工作抓小落實,分階推進。六是加強培訓效果回訪制度。項目縣民生辦對受訓學員實行百分之百回訪,市農委在項目實施中期和年終,以電話抽查的方式了解學員參訓情況及效果。
(四)突出重點,著力提高培訓質量。一是立足產業培育,根據我市各地產業發展水平和培育對象特點,分類別分產業分層次開展培育,強化培育針對性和扶貧帶動型。二是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培育對象,科學安排培訓內容和課程,采取“點單式”培訓,課程安排力求綜合性、專業性結合,重點安排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專題課程,以滿足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知識需求。三是遴選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深受農民歡迎的專家、教授以及優秀的農村實用人才聘為授課教師,每個班級至少聘請2名以上省級專家,1名專業行業內領軍人物。我市各項目縣結合各地產業發展,廣泛與安徽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安徽科技學院等高校加強聯系,邀請了一批技術行業專家擔任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兼職教師。四是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每個培訓專業建立一個實訓基地,采取分片、分班、分期和農學結合的方式,采用田間學校教學理念,授課過程著重操作技能的演示和答疑,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加強宣傳,營造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良好的社會氛圍。我市除了利用第一堂課、發放明白紙、設置宣傳橫幅、展板等常規的方式進行宣傳外,重點宣傳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按照省農委的部署,深入挖掘了14個新型職業農民創業興業的典型進行宣傳,在當地政府門戶網、農業信息網對他們在培育前后的產業發展對比,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利用以及帶動周邊農民致富情況進行深度報道,既激發了廣大農民學科技創業致富的熱情,也擴大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影響力。
(六)加強監管,認真把控項目實施的關口。我市在工作中嚴把培訓對象的遴選關,培訓機構由項目縣農委會同縣財政局采取政府采購的方式遴選,并報省農委備案;嚴把培訓實效督導關,在工作督查中,我們堅持做到既督事,也督人,更督效。課前盯教案,對培訓機構上報的教案反復研究,在課程設置、師資遴選上嚴格把關,課堂盯教學,堅持實行第一堂課、班主任隨堂聽課、課后學員評價等多方面的教學制度,課后盯運用,理論課與實踐課同步開展,著力提高學員學以致用的操作水平。嚴把培育方式創新突破關,堅持分類分級分層次開展培訓,在培訓中重實訓、強服務,做到系統知識培訓與跟蹤指導服務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傳統培訓方法與現代化手段相結合。
(七)加強督導,做好項目的驗收考評工作。一是按照省農委制定下發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實施辦法,我們對各縣市區農委日常基礎性工作提出了要求,將月報表等常規工作報送的及時性和正確率,臨時性工作完成情況做為年度對縣考核的參考依據。二是組織開展了中期檢查,通過查看資料、實地查驗等形式對各縣市區民生工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了解培訓工作進展,推進工作實施。三是組織開展了民生工程項目年終績效評價,重點通過查看自評資料、到培訓機構實地查驗、電話抽查受訓學員、召開部分培訓對象座談調查等形式,了解培訓效果,并對各縣市區農委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進行了認真評價排序,促進工作更好開展。
三、取得培訓成效
一是培訓內容緊密結合當前農業生產,為受訓學員解決了生產實際問題,學員的種養水平均有了較大的提高,能夠較好地掌握先進的種養技術,做到綠色增效。如:宣州區鐘道遠的夢辰草莓種植家庭農場臨近城市近郊,通過學習和參觀,今年草莓定植后長勢良好,預計畝產值達3萬元。該農場注冊了公眾號和微信群,對種植的綠色有機生態草莓進行了廣泛宣傳。培訓學員胡曉明所在的雙東茭白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推廣茭白3800畝,畝產達3000kg,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是加強了培訓學員與技術指導員的聯系。通過培訓,每位學員都有一名技術指導員跟蹤指導服務,在以后的生產中遇到問題隨時都可以與指導員聯系,既幫助農戶解決了問題,也有利于區農委各業務單位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如宣州區學員張炎山通過培訓后,在區菜辦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一稻一菜”試驗示范,目前已完成測產工作,測產結果表明增產顯著,畝產鮮食大豆達500kg,效益增加明顯。其種植模式今后有望在宣州區大面積推廣。
三是增加了學員之間的交流。通過培訓學員之間互相交流,相互取經。在職業農民羅念念帶動下,區農委在洪林農業示范園建成了兩萬畝的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成立了南宣稻漁綜合種養合作聯社。7月31日至8月1日,省農委在宣城市宣州區召開全省稻漁綜合種養現場會,并參觀了洪林萬畝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小龍蝦交易市場、稻蝦輪作示范點、稻蝦鰍綜合養殖示范點等現場,向全省推廣稻漁種養新模式。11月26日,念念合作社在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創新大賽獲得銀獎、綠色生態獎。
四是增強了農民產業發展的信心。學員們普遍認為培訓內容針對性強、教師講課水平高、方式方法靈活多樣、管理規范、服務到位。通過三農問題、現代農業發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體驗式的農耕文化、社會責任等培訓,把握了宏觀形勢。培訓中還融入支農惠農政策、農業項目申報、合作社法規、財務管理、合同法、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認定、農業金融等內容,提升了經營管理能力。通過網絡營銷、市場營銷、品牌建設等培訓,建立了對農產品生鮮電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問題的深層次認識。讓學員對從事農業充滿了希望。如績溪縣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參訓學員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8家,創辦家庭農場21家,開辦農家樂9家,開展農產品網上銷售和電商服務32人,學有所用,極大發揮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社會效益。同時36名培訓學員通過銀企聯合,獲得銀行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政策資金扶持,據不完全統計,有7名學員分別在農業銀行和郵儲銀行獲得354萬貸款資金,增強他們發展產業的動力。
四、存在問題
在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各項目縣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優質師資緊缺。二、培訓規范過于細化與專業設置存在一定沖突。農業部的培訓規范太過細化,而在一個農業小縣,有些特色種養業的家庭農場或者專業合作社數量有限,而現實中又確實需要培訓。如果按照培訓規范操作,有些人就不便納入培訓對象,如果納入培訓,培訓資源浪費較大等。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認真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后續跟蹤服務工作
根據農技人員聯系服務制度要求,農技人員對結對指導的新型職業農民全方位系統化的跟蹤服務,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科學種養水平,做好新型職業農民的扶持工作。
(二)通過科技示范帶動農民整體科技水平的提升。
將新型職業農民納入科技示范戶范疇,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開展農業科技示范,帶動周邊農民應用新技術,影響和帶動大家共同富裕,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和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實施疊加效果。
(三)通過現場指導,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
在農村田間地頭對農民進行講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直接面對農民,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作為培訓對象,指導人員與農民零距離交流,以現場會的形式開展培訓,有針對性地重點解決當前生產與推廣運用的新技術,培訓內容緊密圍繞種植、養殖、追肥、滅草、防蟲、治病等知識,有針對性地答農所問、釋農所疑、解農所惑,通過現場培訓指導提高農民的種養殖水平。
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5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的意見》、《四大作物綜合生產能力科技提升試點行動》和《關于做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的通知》精神,按照局統一部署,緊緊圍繞“三農”工作,認真組織實施農業科技培訓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培訓任務。
按照農業部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重點開展以小麥、玉米、蔬菜為主的實用技術培訓,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活動,在全市掀起了學科技、用科技、爭當科技示范戶的高潮。通過廣泛培訓,我市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科技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xx年我市小麥、玉米平均單產達歷史最好水平。
一、培訓工作開展情況
20xx年,主要實施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啟動了20xx年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作為全面提升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穩定的戰略性措施來抓。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全面搞好組織協調,促進了培訓工程的順利開展。一年多來共舉辦市級培訓班21次,培訓市鎮技術人員xx人次;技術人員入村舉辦各種類型的村級培訓班累計xx余次,入戶咨詢培訓30000人次,重點培訓了1000個科技示范農戶,示范帶動了10000個農戶,接受培訓的農民累計300000余人次。
在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把這項工程與“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綠色證書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和農業部“標準良田建設”及“科技書屋建設”等項目相結合,廣泛組織開展了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大力實施了農業部“農業科技入戶春季行動”、“測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動”和“測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動”。
主要做到“九個落實”:
1、組織領導落實。在兗州市農業局分別成立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領導小組、技術小組和監督考核小組。
2、培訓計劃落實。農業局以文件形式印發了《兗州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方案》和《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實施方案》,對培訓目標、內容、對象、時間、方法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3、首席專家落實。確定了縣域首席專家、小麥、玉米專家及項目區鄉鎮的區域首席指導專家,具體負責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
4、技術人員落實。在農業系統選拔100名業務精通、年輕有為的技術人員,包村入戶搞好培訓。
5、培訓對象落實。按照"相對集中,點面結合,擇優推薦,公平合理"的原則,在主要糧食生產鎮谷村鎮、大安鎮、小孟鎮、漕河鎮、新驛等鎮選擇100個村,由村民申請、村委會推薦、鎮農技站審查、培訓單位審定,確定1000個農戶作為科技示范農戶,進行重點培訓,并建立示范農戶檔案,統一管理;保證每戶培訓一個明白人,每個示范戶示范帶動5—10個農戶。
6、培訓技術資料的落實。一年來共發放農民培訓卡10000份;科技光盤xx多套;《高油玉米生產技術》及《優質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等教材13500本;特別是為農民發放了10000份科技掛歷,把各個季節的主要生產技術、農業政策,印在掛歷上,收到很好的效果。結合我市實際,在農時關鍵技術環節編印并發放《春季麥田管理技術要點》、《夏玉米套種技術要點》等明白紙共30余萬份。
7、培訓設施落實。全市共協調鎮、村培訓教室215間,建設農民科技書屋16個,100個村全部配齊電教設備。
8、培訓經費落實。在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市農業局多方籌集培訓資金,保證了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
9、配套政策落實。為鼓勵農民積極參加科技培訓,發揮他們在農村經濟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市農業局對參加培訓的農民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優先享受國家農業部優質小麥示范區建設中的每畝10元的良種補貼政策;每個核心示范農戶年底發一套農民科技掛歷;優先免費得到示范新品種和相關技術資料,在資金、物資、技術上支持他們開展科學試驗、生產示范、科技攻關等活動;積極引導、支持他們參加各種專業協會和技術協會。
二、培訓的主要內容
主要培訓以小麥、玉米、蔬菜為主的農業實用技術兼顧其它經濟作物栽培技術,以及農業高新技術、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農產品產銷信息;主要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種植新模式;小麥玉米精播半精播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配方平衡施肥技術、化學促控技術、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生物有機肥、標準化生產等技術以及黨在農村的法律、法規、政策等。
三、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是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為加強培訓工作,程局長多次召開會議,重點研究農民培訓工作。農業局成立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各鎮相應成立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協同作戰,共同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2、加強技術人員自身建設培訓是農民科技培訓工作順利實施的關鍵。針對當前農業生產發展的新階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計壯大自身服務功能,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和農業科技示范體系,強化技術人員自身建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3、優選拔技術人員優選科技示范戶在全市選拔了100名技術骨干和100個科技示范村,每個村明確一名包村技術人員,在每個村重點培養10個核心示范農戶,以村為單位開展培訓,全市重點培養1000名核心科技示范戶,示范帶動10000個農戶。同時鼓勵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攻關示范田,與本單位所承擔的農業科技項目相結合,開展農業科技實驗、示范、推廣。通過對1000個科技核心示范農戶進行重點培訓,涌現出了一批農業科技致富能手,通過他們進一步示范帶動,初步解決了農業科技進村入戶難的問題,滿足了農民多層次的科技需求,使我市農業科技示范推廣體系更加完善、有效。
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6
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各相關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深入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xx年農民培訓工作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意見》及省農業委員會、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加快培育發展壯大農業經營主體為主線,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經營的現代新型職業農民為目標,通過認真組織實施,制定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以提高農民專業技能、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大力實施技術技能培訓、積極開展跟蹤服務指導、加強政策項目扶持,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順利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任務完成情況
今年上級分配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務1500人,其中生產經營型200人,專業技能和社會服務型200人,職業技能水稻機插秧手100人,專項技術水稻集中育秧員1000人。截至目前為止,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培育任務及職業技能、專項技術培訓任務全部完成,生產經營型完成培育任務185人,共計完成培育任務l485人。生產經營型黃花梨產業培育15人,正在實施過程中,生產經營型培育的后期跟蹤服務也正在等待各項農業產業生產工作的開展加以跟進,培育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在培育學員的科技文化素質明顯提高,專業生產技能水平顯著改善,在農業生產中產生的效果雖然還不能立竿見影,相信將在今后的農業生產實踐中會得到具體體現。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
根據省農委印發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施方案,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緊緊圍繞我縣現代農業發展,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及時制定了培育工作方案,確定了工作目標任務,分類型分產業制定了培育計劃。即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200人(其中水稻產業50人、葡萄產業40人、黃花梨產業18人、柑桔產業12人、蔬菜產業60人、生豬產業20人),專業技能型農民70人,社會服務型農民130人。培訓水稻機插秧手100人,培訓水稻集中育秧農民1000人。
(二)出臺認定管理辦法,認定培育對象
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實施方案,明確我縣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的基本原則是“政府主導、農民自愿、嚴格標準、動態管理”,制訂了認定標準、認定程序。按照“公開、公平、公正、自愿”原則,擇優遴選了生產經營型農民200人,專業技能型農民70人,社會服務型農民130人,機插秧手100人作為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
(三)開展調查摸底,建立培育資源信息庫
通過組織各鄉鎮綜合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深入農業企業、村、組進行新型職業農民情況調查摸底,把姓名、性別、年齡、地址、產業及規模等信息登記造冊,掌握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資源狀況,建立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資源信息庫。
(四)認定培育機構,分解培育任務
按照培育機構四個認定基本條件,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了適合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特點的縣農業廣播學校、縣職業中專學校、縣農業機械化學校、藍山縣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四個培育機構。根據各產業技術要求和各機構專業技術特點及跟蹤服務能力,確立了以農廣校為基礎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分解了培育任務。即農廣校培育生產經營型農民180人(水稻產業、蔬菜、水果),社會服務型農民5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術員培訓500人;縣職業中專學校培育專業技能型農民70人,社會服務型農民3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術員培訓500人;縣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培育生產經營型農民20人,專業技能型50人;縣農業機械化學校培訓社會服務型20人,水稻機插秧手100人。
(五)認真開展培訓、實訓
1、采取“分段式”模式開展培訓
各培育機構采取“分段式、重實訓、參與式”培育模式,根據不同培育對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課程,分門別類開展培訓。全縣共開展理論培訓51期,開展實訓及參觀交流39期。
2、選擇合適的教材
選擇通俗易懂、實踐操作性強的適合農民特點的培訓教材,共選購《農業政策法律讀本》、《新型職業農民讀本》、《農產品市場營銷》等各類專業教材2300本,制作教學課件67個,印發講義1300份,印發技術資料1、2萬份。
3、聘請優秀培訓教師
現代的新型職業農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老師隊伍,才能完成培訓任務。各培育機構根據不同的產業要求,想方設法聘請素質高、專業理論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專業技術骨干、土專家組成講師團隊伍授課。農廣校請進了省農廣校劉文俊副校長、永州職業技術學院董紅霞教授、縣工商管理局雷俊英股長、毛俊蔬菜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唐召旭及農業局郭生陽等多名農藝師講課;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聘請了永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黃武光教授、永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李毛忠、永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獸醫師鄭孟生上課。農廣校還請來了省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楊國順教授、劉昆玉教授、省葡萄協會會長石雪輝教授到葡萄基地現場講座。老師講課形象生動,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
4、培訓方式靈活多樣
在培訓過程中各培育機構,根據不同產業特點和專業技能要求,采取了“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方式進行培訓、實訓及跟蹤服務。職業中專學校采取“專業分班班分組”的方式,開展了實訓;農廣校、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采取了“集中、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教學,組織學員多次到各培育實訓基地開展了學術交流考察活動;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學員到養殖場進行現場講課,手把手教學員如何配飼料,如何防病治病。教學方式不枸一格,培訓實訓靈活多樣。
5、加強教學管理
按照“一班一案“的要求,培訓班基本做到了一班一案開班。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因為請的老師是永州市職業技術學院和永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的專家,機會難得,加上生豬養殖與動物防疫課程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合并開班的,但后期培訓與實訓是分開的。各培訓班選舉成立了班委會,建立了請銷假制度,進行了考勤登記。
6、千方百計提高教學質量
在選聘優秀老師的前提下,各培訓班采取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注重實訓的方式開展教學。課堂有多媒體教學、老師面授、老師答疑、學員交流、有文字、有圖片、有專業設施、操作設備,課堂氣氛活躍,內容通俗易懂。
三、主要措施
(一)成立領導小組,加強組織協調
成立了由農業局局長任組長,農業局、財政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農業、財政分管股站負責人及農業計財股負責人為成員的藍山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先后研究制定了《縣20xx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方案》、《縣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積極主動向縣委、縣政府進行請示工作匯報。比如:向政府領導、政府匯報請示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以政府名義向各鄉鎮下發培育工作方案通知,配套扶持政策等。組織各培育機構分管部門召開了協調工作會議和培育工作啟動會議,對各培育機構培育工作進行了具體的指導。
(二)加強培育監管和業務指導
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藍山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公示制度、三堂課制度、培訓考核制度、信息報送制度、臺帳登記制度、跟蹤服務制度、領導聯系制度、技術員指導制度、檢查驗收制度等多項管理制度。各培訓班開班典禮,農業局、財政局兩家分管領導及辦公室工作人員親自到場清點人數、核實學員身份、檢查辦班實際情況并上第一堂課,講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的意義、政策和要求,并進行手工和影像記錄。培訓班結束時,到場檢查培訓實際效果,檢查培訓實訓資料、班級管理資料、學員檔案資料、學員信息臺帳、資金使用情況,出具檢查驗收報告單。途中不定期到培育機構了解學員學習、生產及思想狀況,確保培訓真實可靠,保證培育質量。在資金使用管理上,工作方案規定了資金使用范圍,80%必須用于學員的培訓、實訓、考察交流等支出。補助資金由財政存入專帳,憑學員臺帳、檢查驗收報告、補助資金申請批復拔付,由縣財政直接拔付到各培育機構。嚴禁套取或濫用、挪用培育資金行為,各培育機構資金使用規范。
(三)大力宣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的意義
采取通過向各鄉、村主要領導發送招生短信,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發工作信息,在公共場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育機構、任務等形式,大力宣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的、意義、政策,極大提高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知名度和認知度。
(四)整合培育資金,加大扶持力度
新型農民培育不僅要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重要的是扶持他們發展壯大,輻射帶動所有的農業從業者。我縣各培育機構共整合項目資金200余萬元,用于扶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其中農廣校整合農業局農田有機質提升項目60萬元、農技推廣補助項目20萬元、蔬菜標準園建設項目20萬元、“種三產四”項目20萬元;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整合生豬養殖標準場建設項目60萬元;農機化學校整合農機補貼項目20萬元;這些項目資金強力地推動了新型農民培育工作。
三、問題與建議
(一)培育任務下達太遲,導致培訓時間緊,效果打折
今年的狀況是項目縣苦等任務下達,前期等,后期緊,前期事少,后期事多做不過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必須有一個過程,必須有充足的時間,必須在農業生產進行時開展培育,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迫切希望上級部分解決這個問題。
(二)個別部門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認識不足
其實在省實施方案下達以前,我們早就在做各方面的前期準備工作。本來我們很想提高培育工作領導小組的級別,擬定了實施方案、領導小組名單和多項扶持政策,但縣機要室以教育實踐活動嚴格限制和對等上級文件為理由,沒有同意以縣長或分管副縣長為領導小組組長的請求,政府辦在看過省實施方案后,也以沒有必要向各鄉鎮下發實施方案為由,拒絕了實施方案下發鄉鎮,給培育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建議省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領導小組的人員構成。
(三)扶持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我縣財政狀況不好,政府的財政無力拿出太多的資金扶持培育,目前扶持政策也只限于整合現有的項目資金,今后領導小組辦公室爭取更多地向縣領導匯報工作情況,以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力度。
【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精選6篇)】相關文章:
新型農民培訓調研報告01-06
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總結(精選6篇)12-28
2021年農民培訓工作總結(精選6篇)08-19
新型女農民撐起創業“半邊天”10-09
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總結12-18
農民培訓工作總結(通用6篇)08-28
2016新型職業農民經營管理能力09-18
80后新型農民開網店致富的創業故事10-24
農民創業培訓總結的報告材料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