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求學求職多陷阱 明辨真偽巧防范
以下是YJBYS就業指導的小編為您搜集一些真實的求學求職陷阱,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四類家長容易掉進“招生陷阱”
全國高考剛剛落下帷幕,根據往年經驗,6月下旬是高校錄取詐騙案件的多發期。犯罪分子以高考成績不理想或填報志愿不理想的考生為目標,抓住家長互相攀比、望子成龍的心理,打著招生的幌子,騙取考生家長的錢財。這類案件極易給考生家庭造成經濟和心理上的雙重打擊,社會危害性不容小覷。
案件回放:騙子只收錢不辦事
去年7月,浙江省臺州市居民陳某經人介紹認識何某,何某稱只要交15萬元就可以保送陳某的兒子到北京某軍官學校上學,同年8月26日,陳某交給何某15萬元錢。事后陳某發現自己兒子就讀的并非所謂軍官學校,而是一所普通成人高校。
去年7月,浙江臺州居民樊某為了幫高考失利的弟弟圓大學夢,在QQ聊天時認識了一個網名叫“龍翔天下”的人。此人稱手上有各種內部指標,只要肯交錢,包進各類院校。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龍翔天下”答應樊某先交2000元訂金,但樊某交了錢后,“龍翔天下”卻馬上消失了,手機很快也停了機。
案件分析:8類招生詐騙伎倆
根據往年發生的高校招生錄取類詐騙案件分析,犯罪嫌疑人慣用的詐騙伎倆主要有:
1、網絡虛假信息詐騙。一些不法分子通過手機短信等散布虛假招生信息,發放邀請函,擅自組織部分高校舉辦所謂高考招生“咨詢會”、“說明會”,欺騙考生及家長前往,收售門票費、中介費等。
2、吹噓自己神通廣大。騙子通常裝扮成某高校的招生負責人、招辦工作人員,聲稱自己能通過關系弄到“內部指標”,以幫助辦理入學手續等為由,收取巨額介紹費或錄取費讓低分考生也能進名校;或吹噓掌握著定向招生計劃、高校擴招名額、學校內部指標、自主招生指標等,只要交錢,即使分數不夠也可入學;或謊稱可保“專升本”,以此專騙一些分數達不到本科分數線的考生。
3、混淆招生類別斂財。由于高等教育的形式越來越豐富,一些招生騙子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聲稱“交錢就能上大學甚至重點大學”,實際上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學校,而是自學考試助學班、成人高等教育輔導班或網絡學院。
4、偽造、假冒公文行騙。冒充高校招辦工作人員,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偽造幾可亂真的錄取函,上面蓋有“公章”,并有“錄取編號”,以騙取考生和家長的信任。嫌疑人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等到學生入校后發現上當時,騙子早已逃之夭夭。
5、利用查詢錄取信息時間差。一些不法分子以“幫忙”為由,獲取考生的報名號、準考證號、身份證號和密碼信息后,利用考生信息渠道不暢而產生的“時間差”,趕在考生之前獲取錄取信息。這本屬于正常投檔和錄取,他們卻向考生家長邀功請賞,聲稱是自己找親戚朋友、花錢疏通關系后考生才被錄取的,向考生和家長索要“活動經費”。
6、打著自主招生幌子。目前不少學校經過批準都在進行“自主選拔錄取”的改革試點,一些不法分子也把目光轉到了自主招生上,聲稱可以利用自主招生錄取分數較低的考生,讓家長誤以為自主招生就是學校說了算。
7、假冒招生人員。假冒省高招辦工作人員或高校招生老師,以“錄取函”、“預錄取通知書”、“入學批準書”等虛假材料,或假冒軍校領導、軍隊高級干部等身份,懷揣“部隊院校招生錄取介紹信”招搖撞騙。
8、利用特長生加分。一些不法分子聲稱可以通過關系將考生以特長生的名義“辦”進高校,騙取考生家長錢財。
望子成龍的家長容易受騙
——希望孩子讀名校的家長。這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讀一所名牌高校,不惜花費重金找“門路”。
——孩子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家長。孩子的高考分數只上了二本線,家長卻一心希望孩子上一本院校,因此容易犯糊涂。
——接受不了孩子落榜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取得一份大學文憑,一些家長寧愿相信所謂的關系花錢上學。
——對高校招生錄取流程不了解的家長。
民警支招:
考生及家長要多長個心眼,認真了解高校招生錄取政策、規定及程序,提高辨識能力。不要輕信非法中介、非法網站及不法分子的虛假承諾。對于沒有報考的院校,收到錄取通知信息時一定要通過網絡查詢等方式進行真假鑒別。應以平和的心態對待高考錄取,正確評估自身實力,量力而行,填報符合自身情況的學校,切不可盲目攀比。
親友推薦的“好工作”竟然是傳銷
又到了畢業季,各類公司招聘、人才交流格外紅火。根據以往的案例,急于創業致富的年輕人很容易被卷進傳銷組織,不但血本無歸,還被傳銷組織“軟禁”或“拘禁”,喪失了人身自由。
案件回放:“好工作”從天而降
28歲的大學畢業生小姚是陜西漢中人。2013年4月,他接到了舅舅的電話后急忙趕到河南三門峽。與小姚一同來的,還有他的母親。“之前我在海南一家食品企業做質檢工作,收入一般般。舅舅在電話里說,在三門峽直銷一種保健品能賺大錢,讓我也來發財。舅舅介紹的我想肯定不差,所以我辭了職,帶著媽媽來投靠他。”
到了三門峽以后,小姚發現新工作不難干:很多人住在一套房子里,每天上上課,聯系聯系親朋好友,說服他們都來加盟。入職時,小姚作為舅舅的下線,共買了5份“香港安倍康生物有限公司”出品的蜂膠保健膠囊。然后,他用母親的身份證又買了5份,共投入3.8萬元。按照規定,投入越多、發展下線越多,薪金提成越高。但小姚在公司里忙乎了兩個月,并沒有發展到下線,連工資也沒領過。
33歲的秦女士來自福建廈門。“我好朋友打電話叫我來看她,來了之后,她說這邊有個好工作,并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和啥從業經驗,我就聽她的了。”秦女士說:“‘團隊大經理’講,理想情況下,公司員工一人一年能獲利300多萬元。新工作有這么高的薪金,在以前我連想都不敢想。”
2013年6月,三門峽市公安局會同相關部門一舉搗毀了經營兩個月的聶某等人組織、領導的49個傳銷窩點,抓獲傳銷人員171人。面對民警,小姚和秦女士方才醒悟,自己竟掉進了傳銷的陷阱。
案件分析:揭秘傳銷常用手法
找工作如何被忽悠成了傳銷人員?且看引人掉進這類陷阱的組織者的常用手法:
2013年初,以聶某為首的陜西、四川、安徽等地的30余名“團隊大經理”,在三門峽市區找借口租房,以發短信、打電話、寫信、親自上門游說等多種方式,瞄準剛畢業的大學生群體和各自的同學、朋友、親戚、戰友等親友圈,以做生意、游玩、聚會等多種借口忽悠親友前來,或以“見效快、收益高”的“直銷”工作為誘餌,散發廣告和宣傳冊,誘騙急于找工作、賺大錢的大學畢業生和務工人員加盟。
這100多號“公司員工”都是懷揣致富的夢想而來,每人投入的資金多在3萬到10萬元之間,有的東湊西借,有的傾盡了畢生積蓄。“團隊大經理”聶某面對民警時承認:“我們心里都明白,一人一年獲利300萬元誰也實現不了。像我這樣處在上線的大經理,投入幾萬元,一年也只不過能提幾千元錢,下面的人基本是血本無歸。”
民警支招:認清傳銷特征 保持清醒頭腦
找工作時,特別要警惕被忽悠進傳銷組織。傳銷無論有無實體產品,無論外包裝是直銷、直營、分銷還是入股,其最主要特征都是以先投資入行、拉人頭發展下線、提成分紅的模式,鼓吹“快速致富”。掌握了傳銷這些特征,鑒別傳銷并不難。很多人本想找個好工作,結果被迫陷入傳銷陷阱,甚至被傳銷組織,堅信傳銷是一份絕對能掙錢的“好工作”,導致自己血本無歸。
遇到有同學、親朋、戰友等身邊人介紹工作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因為以往有感情基礎而盲目輕信“一夜暴富”的神話。應該時刻牢記,凡是專業素質要求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的工作,往往不可信;找工作時,要核實所應聘公司的信息,可通過網站、工商部門及托人查詢是否正式注冊公司;不要隨便去異地面試,不要輕信所謂的網上面試,要警惕那類以入股、繳納保證金、入會等方式提前收錢的公司。
有條件的話,不要在介紹人知情的情況下去實地考察,可以私下或托人代為考察;一旦發現自己陷入傳銷或血本無歸,千萬不要再拉親友入伙,試圖用害親友來救自己;一旦被傳銷組織“軟禁”或“拘禁”,不要以暴力抵抗和跳樓等方式逃脫,而要理智應對,尋機報警求助,伺機脫離苦海。當親友陷入傳銷時,不要盲目解救,要求助公安等執法部門。
當心善意被利用——“落難學生”聲稱沒家沒朋友
案件回放:“學生”網上求學費
“叔叔阿姨,求求你們借我2300元吧,我把錢丟了,明天得交學費,真的沒辦法了……”日前,一條“學生求助”信息在江蘇宿遷的很多QQ群和手機短信中傳播。
這名“學生”說,她今年17歲,學習成績很好,就是家里條件不好,初中畢業后就到外地技校求學,明天就得交學費了,她卻把錢丟了。當有人建議她與家人或附近的朋友聯系解決問題時,這名“學生”又聲稱自己沒家沒朋友。這引起網友警惕,網友遂向公安機關舉報咨詢。
接到舉報咨詢后,警方立即與求助QQ號碼進行進一步溝通,以便提供幫助。不料,這名“學生”拒絕透露學校名稱,在通話過程中還開啟了手機魔音功能。當民警對此表示質疑時,對方情緒激動地聲稱“決定退學了,不借錢了!”由此,民警初步判斷,該名“學生”的借錢行為很可能涉嫌詐騙。
案件分析:煽情博取同情是主要戲碼
每逢開學或畢業時節,冒充老師或學生詐騙的案件就會集中出現。其中,冒充學生求助類詐騙多瞄準公益社團類QQ群。犯罪嫌疑人以“學生”身份,與不特定對象先在網上QQ聊天,并主動將手機號碼告知對方并進行聯系。一旦贏得對方信任后,就利用對方的憐憫之心,或稱家庭困難沒錢交學費、在校生活拮據,或稱錢丟了沒錢買回家的車票,誘使對方向其匯款。
由于此類詐騙大多利用非正常渠道購買的不記名手機卡、專用QQ或用假的證件辦的銀行卡等作案,公安機關在辦理此類案件時需要進行大量排查才能鎖定犯罪嫌疑人,給案件偵破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而且很難全額追回被詐騙的錢財。
民警支招:“三點一線”驗證可信度
騙子的花樣再多,也會露出破綻。如本案冒充學生“借錢”詐騙,對方一定不會提供真實姓名、真實學校以及真實的家庭住址,因為驗證這三點信息是否一致,就是識破騙局的最好辦法,而騙子的最終目的無外乎是為了錢財。
面對求助,公眾要仔細核對信息,把防范工作做在前面:如果有人冒充某校學生,就直接與該校聯系核實。即使想助學,也要與學校無縫對接;如果有人冒充某地學生,就與該地派出所聯系核實。如果有人冒充學生求助卻不愿意提供有效身份信息,那十有八九就是騙子,請直接撥打110,將騙子的手機號和銀行賬號作為線索提供給警方。只要我們多留個心眼,時刻保持防范詐騙意識,堅持以最可靠的途徑認真核對信息,以最安全的形式輸送愛心資助,騙子也就只有白忙活的份了。
【求學求職多陷阱 明辨真偽巧防范】相關文章:
如何防范求職陷阱?04-20
如何防范網絡求職陷阱?03-29
如何防范網絡求職陷阱07-29
求職陷阱的防范措施06-20
如何防范求職陷阱技巧10-20
求職陷阱防范注意事項07-31
求職陷阱有哪些如何防范11-08
常見的求職陷阱以及防范方法12-07
就業陷阱的防范07-27
招聘陷阱多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