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
在教學中,我一如既往地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啟發并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先在多媒體教學中出示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閱讀完成第一個任務(在紙上畫課程表)。學生對課程表非常熟悉,與他們每天的學習生活密不可分,大家都想親自動手在紙上畫出一份課程表。此時讓學生動手既有知識的儲備,也是為下一個任務做準備。
然后就是第二個任務(認識表格中的行和列),給學生介紹其理論知識,教師示范,學生看著大屏幕跟著操作,引導學生完成這一任務。當學生理解了行和列以后,從而知道了自己畫的課程表有多少行多少列。
接下來就是第三個任務(用Word制作表格),在教師介紹了表格功能的一般方法后,布置學生將自己畫的課程表,用電腦制作出來,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測試學習對表格的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大多學生都能迅速完成了這一表格的制作,學生嘗試表格的制作成功后的喜悅。當學生在表格中輸入文字時操作速度比較慢,讓學生面對眼前的`實際問題,指導學生思考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隨后教師示范,學生看著屏幕跟著一起解決問題,效果良好。另外,要求學生嘗試制作課程表這一殘缺不全的表格時,教師一定要巡視每個學生,必要時結合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進行個別輔導,讓學得不扎實的學生也能嘗受到成功的喜悅,以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2
通過調查與反思使我明確了一堂成功有效信息技術課,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仔細的課堂講解,更重要的是做到如何使自己的課更貼近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人,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更有效。針對這一目標,我經過近一個學年的教學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了我的教學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關注學生的進步
教學的有效應該是指在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工作后,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所獲得的具體進步。衡量教學有效的唯一指標也是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這里我們應該避免理解的誤區是教學有效性不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完成了自定的教學計劃,有無認真的備課和準備,如果我們的努力不能促使學生對自己所授學科感興趣,或者說學生學的很辛苦,缺乏成功的體驗,那就表明我們的教學是無效的或者是失敗的,因此在教學中,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時,我們首先應將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放在首位,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關注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Flash第一課的新課引入時,我將以往展示網上的一些成功Flash作品改為展示上屆學生的優秀作品,這樣不僅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又利用心理學中同類人群比較的特點,使學生明白只要通過認真學習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成效,從而減輕學生對學習Flash軟件的恐懼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我們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根據所授課班級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程度和基礎,合理調整教學進度,不能一味的趕進度。我們說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使教學變得更有效,我們應該更關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
學生的學習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興趣,而目前的信息技術學科教材在編寫上,因為需要考慮到教材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往往在一開始都安排了大量理論性的內容,針對本學科在機房上課的特點,如果一節課教師都在講理論、講概念,無論課備得如何仔細,講解得如何精彩,幾節課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在教學的一開始就受到重創,從而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脫節,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們可以將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將理論穿插在實踐操作中,使學生每節課都能保持充分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合理地把知識的學術形態轉變為教學形態,實現知識重組是提高課堂效益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在第三冊教材的Flash單元中的講解按鈕時,課本上是將這部分內容分成按鈕制作和按鈕動作兩節課,但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對這兩節課的知識點進行重新調整。首先通過使用共享圖庫中的按鈕先讓學生對按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再進行按鈕的制作,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在學會使用按鈕的基礎上,再對按鈕的外觀結合前面Photoshop的知識來進行個性化創作,在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了知識的建構。
三、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實施教學前對教學過程的準備工作,是決定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在備課中能否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很好地把握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也可以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有效地完成學習的任務。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任務驅動”、“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其中以“任務驅動”和“自主學習”運用的尤為突出,但就有效的課堂教學要求來看一味的使用上述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講解概念性較強的內容時,如果運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往往會造成學生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一知半解或根本無法理解,但如果改用選擇“接受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仔細講解下,能更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當然在選用“接受型”的教學方法時,我們可以選用“啟發式”或“問題教學法”來替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不斷提出的問題中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針對一個班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差異的問題上,我們大可以采用“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差異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目前在我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就存在這樣的差異,由于我校學生中有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對信息技術接觸較少,信息技術基礎較差,在第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往往存在只能完成教師本節課演示和講解過的內容,而且速度較慢,為此我讓學校在課堂上多加練習,學生在練習時可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做拓展任務,從而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練習中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充分利用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加強課堂管理
良好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學校都開通了Internet,但由于網絡信息萬象,對于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存在著無序的現象,部分同學游離在課堂之外,久面久之將不僅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學習,而且會影響到整個班的教學氛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上網情況的管理,強調學生在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時必須按老師吩咐去探索。
協作學習是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協作學習時,要強調小組長的領導作用,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共同進步,避免一些學生不懂做,()又怕問,而一些學生很快做完卻去干其它事情,以保證學生有一個和諧、協作的學習環境。
五、樹立良好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
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我們必須樹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識,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才能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課堂效率,使教學更有效。
1、做好每節課后的教學小結,總結經驗,尋找不足。
2、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
綜上所述,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新課程改革,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完善自我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創設有效課堂,已成為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當務之急。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3
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統領和指導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于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因此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以前我們教學生為學而教,只注重告訴學生這個問題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重演示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重統一輕獨創。對教師設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訓練題目得心應手,而遇到新的問題或出現故障時,卻手足無措。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就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們應該徹底改變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讓學生怎樣自己解決問題上多下功夫,幫助學生找到最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熟練運用計算機來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只要掌握了騎自行車的方法,什么樣的自行車都能騎。這樣才能體現出計算機這一現代化學習工具的優越性,才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學計算機課。有趣味、多角度、有創新地教學,使小學生愿學、樂學、愛學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沒有教材,沒有演示設備,教師的“干”講,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學生還出現了厭學情緒。這時我就采用了“暢所欲言”教學法。首先,我在前一節課時,故意加大練習量,讓學生無法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訓練,學生問的問題也故意留下幾個,等下節課的時候,我首先表揚上節課勤于發問的學生,然后激發其他同學提出上節課未解決的問題,這時沒有機會發問的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了起來。聽完后我“故意”說:“哎呀!這個問題我怎么不記得了,其他同學誰能說說?”樂于助人的孩子們就搶先發言了。這樣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放手讓學生互相解決,最后老師來點撥講解共性的`問題,這樣孩子們會聽得更認真、更仔細、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課題效率,從而達到了資源共享和自己的預期目的。
另外,每次上計算機課時,總會有一些聰慧的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定了解,在上機時總想千方百計地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比如將設置改變一下,將圖標移動或者設置大屏幕等等,如果解決不好這類問題,不但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正常的教學。而計算機課是一門綜合性、技術更新快的學科,“一題多解”常常出現,為了把這些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我的做法是:抓住時機請這些“小能人”上來給大家介紹他們的“經驗”,然后由教師點撥引導,讓學生相互討論此經驗的正確性和科學性。這樣不僅通過科學的教育方法轉化了不利因素,加大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量,而且使優秀的學生獲得了成功感,增強了學習信心,并且還激發了聽講學生的求知欲,樹立了他們趕超好學生的信心,三方互動,良性循環,高效省時。
經過短暫的實驗,效果還是不錯的,但也有一些問題存在。比如: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是一遍一遍反復練習,形成思維定勢的時候才能掌握。這就要求教師精心打好“埋伏”,創設意境,引導學生走進新課,課的效果才會很好。經過一段訓練令我欣喜的是,學生自己樂于發問了,主動學習了,雖然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要不了多久,學生就會熟練掌握學習方法,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因此,我們要明白: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規律;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觀察,代替學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所以我們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科學的教育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再單純地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注重結合學生的經驗,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進而真正完成學生“全人”發展這一艱巨的任務。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4
《文件夾》這個單元主要講了文件夾的創建,文件與文件夾的重命名、復制、移動、刪除等操作,在掌握這些基本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整理文件與文件夾,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即做事要有條理。這是一節很重要的課,學生雖然一直在與文件、文件夾打著交道,但是學生還沒有從理論上分清楚文件與文件夾的一些操作,包括一些名詞,學生還不能夠將它們組合到一塊兒。因此,講這一節課在學生已有一定關于文件和文件夾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是很有必要的。
這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理論性強的知識不易理解,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適當地舉出生活中學生容易接受的例子。而我在教學中,沒有很好地把這些相關的知識點融入到同一個生活情境中,由情境引入問題,讓學生聯系生活來解決問題。文件的復制與移動是難點,我能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理解兩者的區別。但是在學生操作時,我還發現有些問題:
1、學生運用右鍵菜單進行文件的移動和復制操作時,容易在選定區域外單擊,找不到剪切和復制命令,在教學時要強調選中。
2、學生在操作時,選中多個不連續的文件或文件夾時,需要按住ctrl鍵,但學生容易出現復制出很多個文件或文件夾,需要提示按住ctrl鍵時,不能移動文件或文件夾。
反思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師應逐漸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設計者、指導者、組織者及幫助者”。這在給教師提出全新的挑戰的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我認為,一堂成功的信息技術課應注意以下幾點把握:
1、對教材編寫意圖的把握:應能夠抓住教材重點,明確教學目的,不應為創造而創造、刻意更改教材內容,要做到教學手段與教學目的和諧一致。
2、對學生經驗及認知規律的把握:從學生的經驗出發,選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學習任務,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發現”需要和創造的“成就感”,尊重學生學習的獨特體驗,放手讓學生做,實現教學的有效性。鍛煉學生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培訓團隊精神。教師則在協作學習過程中發揮其主導作用。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5
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潛力的人才。現代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證明,創造性是人的本質特性之一,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潛在潛力。創新思維的發揮,決不取決于先天生理因素的遺傳,而取決于后天的努力。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努力實施素質教育,開發學生的潛能,使他們學得生動、活潑、主動,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在電腦教學中,本人不斷總結經驗,收集教研,與師討論,在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中,我在電腦繪畫上走出一條“激發興趣——精講多練——主動探索——發展個性”的電腦繪畫教學方法,與廣大從事電腦教育工作的小學教師共同探討。
一、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興趣的源泉在于體會到智慧能統帥事實和現實,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要感到自我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個性強烈”。所以興趣是一種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可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為創新思維的產生奠定基礎。
1、精心設計任務。任務設計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一個好的任務,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畫圖軟件中圖案的放大、翻轉及拉伸的技術是比較晦澀的,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讓學生畫一幅“小小樹林”的圖畫,在圖畫中設計大小不一樣的小樹,并使它們在太陽的照射下,在地面上投影成一片片的陰影。由于該任務的生動搞笑,可使學生在簡單的環境中掌握知識難點。
2、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就應充分運用“羅森塔爾效應”這一行之有效的理論。一個人創造潛力的發揮離不開自信,自信是實現自我和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對學生恰如其分的鼓勵,會使學生滿懷期望和自信心,使興趣從外在因素向內在因素轉化,從而鞏固興趣。例如,在每堂課即將結束時,進行作品展示。當自我的作品出此刻投影儀或網絡上時,學生們將獲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以此激勵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努力探索新的技巧和操作方法。
二、精講多練
少而精主要是指根據教學資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量上少講,把超多時光留給學生去自學、去思考;在質上精講,排除學生已經掌握的和通過自我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識。重在教學中給學生點明問題的關鍵,發揮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鍛煉其獨立探討問題的思維潛力。
比如,在教《畫規則圖形》一課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小房子圖形,透過閃爍并配有聲音以強調房子的組成部分,這樣學生看得更加形象、生動、直觀,簡單了解規則圖形有哪些圖形,透過向學生詳細講解矩形的繪畫方法,讓學生自我上機嘗試,畫出圓角矩形、圓等圖形的繪畫,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集中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三、主動探索
時下,讓學生帶著問題出課堂,在課后經過自我研究來解決問題的研究性學習在我們各科教學中成了時尚。信息技術課同樣也是如此,問題出得越多,我越高興!只有這樣你學到的知識才會越多,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導演主角就要扮演好,讓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他們學習計算機知識技能的過程。比如:我在教學“畫圖”軟件中的“橡皮”工具時,講完橡皮如何使用之后,讓學生自我去用,有的學生就會發現橡皮太小,擦得太慢,教師適時鼓勵怎樣辦?引導學生使用“+”和“-”號,如何將其變大變小,讓他們從書本中去尋找答案,在臨近尾聲時,再讓學生欣賞你表演的`紅橡皮、綠橡皮的雜技,讓他們帶著問題到課后去尋找鼠標“右鍵”在畫圖選色中的應用,讓教師也“偷偷懶”,不要像竹筒子倒豆一樣,一下全出來。
四、發展個性
個性與創造性密切相關,要使小學生具有創新潛力,那就得從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入手,教師不要做學生思維的保姆,要讓知識技能成為學生思考的果實。在繪畫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的不一樣思維,讓他們在臨摹的基礎上,要求與繪畫作品有不一樣之處。并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將自我想畫的、想說的表達出來。如,在講解畫小房子一課時,先用多媒體演示幾幅由各種幾何圖形搭建的小房子的圖畫,然后依次提問:圖中的小房子由哪些圖形組成?你們還見過哪些形狀的房子?(幫忙學生整理表象材料)除了現實中的房子,你們還能夠想象出什么樣的房子?(對表象進行初步加工)閉上眼睛,在頭腦中把你剛才所想象到的房子放入一個美麗的環境中,然后將它畫出來。(對表象進行再次加工處理,構成雛形)。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腦海里將具備圖畫的大致形象,再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各自的得意之作。由于每個同學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創作的畫面效果也將不一樣。
其次,要從學生的實踐出發,要求學生學會觀察,從生活中、自我的身邊獲得感性經驗,開發學生的思維潛力,并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科技、文藝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大膽想象和善于幻想的潛力,從而打開創新力的大門。
總之,在電腦繪畫教學中,我們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機會,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些創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體會。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6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上好信息技術課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和上機操作這一優勢,并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下面談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課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很多內容極具抽象性,傳統的單一模式教學已經很難適應。而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可以將數據、文字、圖象、聲音有機的融為一體。并且制成課件后,還可以按教學的需要隨時變換組合,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為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搜集素材,自己整理并制作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合成多媒體課件。
二、活用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若詢問100名學生:“你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嗎?”會有99人說“喜歡!”學生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把期望變失望,不管學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參差不起,教師都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選取最佳的教學形式,才能真正讓學生對每節課都有新鮮感。
在教學中,我化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變虛為實,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給低年級上計算機課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學生鍵盤上的字母不認識,更談不上讓他們去記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給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講解帶來很大困難。通過實踐,我把有趣味性的內容、圖形編制成動畫、配上音樂、設計新穎的導課,讓學生欣賞,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或找一些較貼切且又能讓學生感興趣,能輕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顯著。
三、重視作業的處理
信息技術學科中的作業易被教師所忽略,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布置合理、適當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習效果。由于信息技術教育學科可操作性強,所以布置作業應多注重實際,與上機操作及上機報告結合起來。
在教學中,我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
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濃了,課堂教學的形式多了、新了,師生間的氛圍和諧輕松,教學效果必然明顯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將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我想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必將逐步走向成熟、趨于完善。
總之,信息技術教育課要根據自身特點,充分利用好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和上機操作這一優勢,并注重和其他學科的整合,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7
本堂課是小學信息技術二年級第十課時《輸入漢字》。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比較熟練的使用鼠標,并且初步養成正確的打字姿勢及指法,對英文字母與漢語拼音之間的對應關系掌握比較熟練,這都為今天這堂課的學習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應該說,學習漢字錄入是學習計算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小學二年級學習漢字錄入對只有7歲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促進成長發展、以任務為驅動”作為教學方法。
關注學生,讓他們成長發展的最根本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學會他該學會的東西,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從板書到教具包括課件的設計都力求具體形象、循序漸進,以保證學生學會為根本,只有讓學生在真正學會知識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學會漢字錄入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習輸入單個漢字環節中,我自己制作了一個專門的課件,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觀看課件,自己去掌握輸入漢字的方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其逐步滲透學習的方法,既完成了本堂課的知識點,又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全班絕大部分學生都能順利掌握。
在學生掌握基本的漢字錄入方法后,我在進一步提高學習難度,引導學生通過輸入一個同音字“打”發現候選條,并通過輸入“弟“字總結翻頁按鈕的作用,接著引導學生自己尋找不同的翻頁查找漢字的方法,這幾個字的出現是隨著知識點的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出現,使孩子在這幾個漢字的.錄入過程中,不斷的實踐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全班90%以上的孩子學會基本的漢字錄入。
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對特殊字“綠”,故意設置難度,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通過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并適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經過學生間的協作互助,這一知識點,學生都能夠順利掌握。
這樣的課堂教學貫穿學生學習過程始終,對今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大有益處的。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8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務必懂英語,會電腦。”、“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從以上的話語中,可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已成為小學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組成部分,這不僅僅對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具有現實好處,而且對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也有著深遠的好處。信息技術課與其它小學課程有所不一樣,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務必掌握必須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許多小學都陸續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潛力。下方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反思。
一、游戲入門,自覺學習。
小學生對游戲個性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游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能夠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打老鼠”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務必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狀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光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簡單自如了。這樣,既持續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能夠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二、直觀教學,加深記憶。
在教學中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忙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一些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作有針對性講解,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健而且形象具體,然后讓學生透過超多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生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輔導,在透過屏幕監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如我在給五年級的同學介紹鍵盤時,我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么特征?”讓學生討論。透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一個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還抓住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刪除光標前面的字母,相當于咱們平時用橡皮擦寫錯的字。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三、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我們教師就應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必須的閱讀潛力。能夠自我探索一些工具及軟件的使用方法,一般狀況下采取“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學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時,一開始老師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過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講解,而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又要用到,讓學生帶著問題自我去閱讀教材,然后老師再加以引導,最后解決實際操作問題,透過長時光的訓練,學生逐漸會構成自我解決問題的潛力。
如在教學第7課時,老師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有的學生討論。嘗試,有的學生在看書尋找,同學之間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幫忙起來。最后讓學生互相交流,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學生很容易就了解了窗口的基本組成,并學會了窗口的最小化、最大化、關掉。
總之,要上好小學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務必使用易于學生理解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搞笑、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簡單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潛力,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9
《輸入文字》一課是在學生學習啟動和退出“WPS文字”方法后安排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對象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習過畫圖,也初步認識金山打字軟件,大部分學生已經會在不同的軟件中進行輸入文字,因此在教學文字輸入內容時,我采用了學生自主探究和任務驅動的`方法跟學生學習,讓學生先掌握單個漢字的輸入,然后引出詞組的輸入,讓學生知道詞組的輸入可以大大提高漢字輸入的速度,減少選字的時間。在進行詞組輸入時,部分學生在進行輸入“西安”詞組時碰到了困難,引導學生發現有些字沒有聲母,這樣和前面的拼音組合時,就會產生歧義,此時可以引入隔音符的用法,讓會輸入的學生充當小老師介紹方法。在
進行文章輸入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標點符號,而標點符號的輸入恰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先進行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中文符號輸入方法的學習,同時也請一位優秀的學生到前面示范,由于這位同學在其中的一些符號不懂怎么輸入,通過請同學回答方式,老師進行點播的方式解決教學重難點,從而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0
《制作課程表》是對《小小通訊錄》一課做了教材處理后產生的。剛接觸《小小通訊錄》一課,仔細專研教材,發現本課的重點是表格的學習,通過制作班級通訊錄學會在word中插入表格,以及對表格進行美化。
但是要收集班級同學的地址,以及在word中輸入地址,工作量很大,可能一節課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地址的輸入上。
所以我對教材內容做了如下處理:改由制作課程表來學習表格的知識。個人覺得本課用課程表替代通訊錄教學效果會更好。學生對課程表非常熟悉,可能都有自己制作過課程表的經歷,所以用課程表更貼近學生實際,引起學生的生活體驗。
在情境的創設上,我采用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貫倡導的“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由生活實際中的表格引入到這節課需要學習的課程表,再通過承諾將學生自己做好了的課程表打印給他們,實現了“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為生活服務”的本節課教學理念,同時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有益于生活、充滿了樂趣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教育生活化”理念的提出,要求把生活化的教學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也要能夠充分的體現出“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理念。
一、注重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獲得真實體驗
在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創設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景,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新鮮事物的興趣,點燃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求知欲。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去貼近學生生活,將信息技術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例如,在教《飛鴿傳書》一課時,教師節給老師發郵件送教師節的問候,讓學生在體驗送問候的過程中,掌握了發送電子郵件的技能。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這就是說首先要投其所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設計生活化教學內容,讓學生感悟知識
知識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要注重培養學生將習得的知識回歸于生活實踐中進行運用與發展。學以致用,是學之根本。例如,在講到Word中“插入表格”一課時。我先是調查了解學生知道哪些表格,課上再向學生展示大量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表格,如:課程表、值日表、作息時間表等,然后簡要介紹插入表格的基本方法,放手讓學生利用插入表格來繪制其中的一個,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又讓學生知道了表格在生活中的作用。這樣聯系生活的學習,自然效果要好得多。
三、設置學習任務,讓學生體驗生活情趣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信息技術課堂中常用的'教法之一,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任務既要使學生感興趣,又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主動地去學習。例如在《旅游計劃書》的教學中,教師提出任務到網上查詢杭州回紹興的火車班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輕松快樂的收獲新知。
四、教學評價生活化,服務于學生的生活
積極提倡評價的“生活化”,即評價應注重平時的操作與實踐,注重過程性評價,以“生活”的眼光而非學科標準去評價。對學生的評價,不能用一個尺度而要用多元的尺度去衡量,要努力去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和發展的可能性,并使之得到發揮,要讓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信息技術為生活服務,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我們評價應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評價的標準也就多樣化。因此,注重學生學習的評價,揭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以生活的眼光而非學科標準去評價。
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讓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到了一起,讓學生的學習和其它生活體驗一樣,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完成。只有我們更加關注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才能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質量,才能更有效地促進每一位學生自我的發展,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讓學生適應信息社會,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
教學大綱中指出本課的教學目的在于帶領孩子們復習前面學習過的因特網有關知識,如網址、搜索引擎、關鍵詞等基本概念。但由于我校是建設不久的新學校,當時機房還未真正規劃好導致四年級的孩子們還未真正接觸過因特網的學習,因此此次教學內容不光要達到教學目標,還要帶領孩子們將之前所丟失的“遨游因特網”的知識重新拾起來,教學任務還是比較重的'!
本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演示法,課前準備兩個文本文檔,一個文本文檔存放相關搜索引擎的網址,一個文檔存放生僻字以供教學使用。在教授“搜索漢語字典”時,我屏幕廣播百度引擎的登錄,帶領孩子們了解窗口。雖然他們之前沒有上過網,但是因為對此門課程的興趣,聽起課來非常認真,幾乎所有同學都能夠在我演示過后快速的登錄該網站。我幽默的利用最近比較流行的網絡語言:重要的事情做三遍。完成第一遍后,在來兩遍,看看你的速度是不是越來越快!在這樣的反復操作中,孩子們很快掌握了這項技能。緊接著我布置任務,讓孩子們用同樣的方法打開“網址”文檔中的其他兩個網址,已檢查是否都能夠掌握。
學生對于使用漢語字典查找生字的內容很感興趣。于是,我采用課標中提倡的任務驅動法布置了兩個小任務:
1、查一查你名字中的某個字,看一看爸爸媽媽給你起的這個字有什么意義。結合生活,讓孩子們興致盎然。
2、請你打開“生僻字”文檔查一查這些字。(茆 芶 旌 忡 抔 抮)任務一很簡單,很多同學都能夠自主完成。
任務二需要孩子們仔細觀察、敢于探索。當看到有同學已經完成任務二時,我立即讓這位同學上臺演示給大家看,并讓他說說是怎么知道的。這位同學的話讓我記憶猶新,他說:平時我們對于不認識的生字,首先肯定是查部首,我想往上查生字肯定也是這樣的,然后我就看到了頁面上的“部首檢字”點進去看發現和新華字典的查字步驟是一樣的,我就找到了這些字。是啊,留心觀察是擁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要條件,相信這樣的孩子會在我們學校的文化熏陶中越來越多!
本節課中,唯一的遺憾是,時間太緊湊,導致最后的總結部分以我為主,下次在備課中,我要結合學生現有水平進行微調整,爭取上出一節完美精彩的課。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2
我發現信息技術課中的Flash動畫是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但一直以來也是學生覺得難學的內容。我讓學生把Flash動畫制作與拍攝電影的工序相比較來進行學習,學習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制作Flash作品,就像拍攝電影一樣,首先要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是Flash動畫的“導演”,這個“導演”同樣擁有像拍攝電影那樣所擁有的三個必備條件:演員、舞臺和影片錄放機。
1、Flash動畫中需要的“演員”就是元件
如果是拍攝電影的話,當導演在拍攝電影之前,首先就是去挑選演員。同樣道理,在制作Flash動畫之前,首先要根據動畫內容的需要來制作元件。一般情況下,筆者在上課的時候,先出示一個簡單的Flash動畫給學生欣賞。看完后,便提問學生:“你知道這個動畫中出現了幾個關鍵的角色嗎?”經過啟發,學生能正確理解和回答后,讓學生打開Flash MX的庫窗口,根據需要的關鍵角色建立元件。然后利用這些元件分別制作這幾個關鍵的角色。如果學生有興趣想進一步改造教師提供的動畫,那就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添加新的元件。這種以制作電影的口氣來發問,學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雖然他們的繪畫功底可能不太好,但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有了目標,才會有更強的自信心。
2、Flash動畫中的“舞臺”就是場景
拍攝電影時,舞臺是演員演出的`地方。而在制作Flash動畫時,場景是元件上臺表演的地方,它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能力與無限發揮創作的舞臺。Flash動畫制作的最終過程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在這個場景中,它就像一面鏡子,能時刻呈現動畫創作的過程。所以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制作,不要怕出錯誤。若出現創作上的失誤,學生還可以對照場景進行糾正與修改,直至完成理想的動畫。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制作Flash動畫中,學生們往往存在一個操作上的誤區,即動畫本來應該是在場景中制作的,但卻經常在元件的內部制作起來,這樣制作出來的動畫就不能播放了。因此,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隨時提醒學生,以避免此類錯誤的發生。
3、Flash動畫中的“影片錄放機”就是時間軸
對于時間軸就像是拍攝工作者手中的影片錄放機一樣,具有錄制和播放的功能。時間軸的錄制功能就是在時間軸上制作幀的過程,它能完全體現出一個學生制作動畫的思維過程。時間軸的播放功能就是在時間軸上播放每一個幀的過程,它控制著動畫在場景中的播放。就像人大腦的神經中樞能控制著人的行為那樣,時間軸控制的是Flash動畫的靈魂,所以它對于動畫的完成尤其重要。讓學生學會在時間軸上自如地發揮創作,是Flash創作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開始要讓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基本制作技巧,如:直線動畫等。然后,引導學生去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技巧,使動畫變得更加形象。另外,在時間軸上創作Flash動畫的思路是多渠道的,并且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也是多樣化的,讓學生盡情地在時間軸上發揮他們的想像是我們教學工作的重點。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3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要想在本世紀不成為新的文盲,就必須學會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如今,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一門基礎學科,在中小學迅速得到普及和發展。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如同“ 讀、寫、算” 一樣成為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同時信息技術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那么我們應如何培養學生的這種基本能力呢?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 合理安排,因地適宜、因材施教。
盡管計算機和網絡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但在學生的心目中,信息技術應用的真正價值學生們很難感受到,好像懂與不懂信息技術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并沒有帶來什么不便,且各個學校的設備與學生人數都不同,能否達到一人一機,讓學生多上機練習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學校要根據自己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合理安排、因地適宜、因材施教。所為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因此我在帶領學生上第一節信息技術課時,并沒有急于展開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水平的實際情況分組,將兩人分為一小組,一種是把操作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分在一組;另一種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混合搭配,分在一組,并在小組中選出負責人,進行管理。這樣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各組基礎好的學生也可以相互交流。這種分組合作的方法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課堂效率也明顯提高,另外組與組之間還要進行 " 較量 " ,互相促進。
二、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若詢問一個班的學生:“ 你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嗎?” 會有全班人說“ 喜歡!” 學生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中,更要吸引他們,要化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變虛為實,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自主的學習,從而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精講多練。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課時安排少,學生盼著上信息技術課,如果坐在機房里,只能眼睛看著老師講,那么原有的興趣就會被消磨掉。在學生練習操作或完成任務時,可給學生播放悅耳的輕音樂,創造愉悅的課堂環境;這樣學生有了極強的參與意識,從而創造出一種愉快的學習環境。
2 、 利用形象比喻,變抽象為形象,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信息技術教學中一些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例如:在學習運用 WindowsXP 中的“ 畫圖” 程序繪畫時,需要設置前景色和背景色,這兩個詞語學生不易聽懂,我就這樣講解:“ 同學們畫畫時要準備彩筆和畫紙,前景色就像我們在畫畫時用的彩筆的顏色,背景色則是我們畫紙的顏色” 。又如在介紹文件名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為何要由基本名和擴展名兩部分組成,我就用了這樣一個比喻:“ 文件的名字就像我們人的姓名一樣,你的姓名是由姓和名字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擴展名就像人的姓,用來區分各種類型的文件。” 諸如此類的比喻,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3 、穿插游戲,安排競賽,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共性。電腦游戲由于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戰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誘惑,電腦游戲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戰性能開發智力,培養兒童的敏感性。對于基本技能的操作(如鍵盤、鼠標的操作),如果不注意加強興趣教學,學生是很難掌握操作技能的。例如在進行鍵盤和鼠標的操作練學時,我有時安排游戲類比賽。這樣,不僅使學過的內容得以理解和消化,還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整合學科,多面發展。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更應注重把所學的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 學有所用” 。如:在教學 Word 或記事本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寫作文,并且對作文進行修改等;教學畫圖軟件時,讓他們配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語文、數學等學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等,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也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四、用好“ 小老師” ,師生相互協作。
上信息技術課,教師的輔導量大,經常是多個同學同時提問,教師常常輔導不過來,就應開辦興趣小組,輔助課堂教學。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學生實際學習的需求,辦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通過課外興趣小組的學習,學到更多的計算機知識,而這些學生回到班上,就能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在課堂上起到骨干帶頭作用。如教學 PowerPoint 時,課本上已經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講的非常清楚了,這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學,后根據實際操作情況進一步講學生在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同學們在自主學習的同時老師挑選學的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巡視檢查其它同學的練習情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這樣形成了學生自主學、主動練的集體自主活動旋律,又使知識掌握得又快又好,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同時開辦興趣小組,培養了學生的特長,也為參加各項活動做好了準備工作,如參加市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比賽。因此開辦興趣小組,可為一舉多用,只有把這項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操作技能。
五、組織競賽,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后,很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讓學生在競賽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于是組織開展一些計算機競賽活動,比如“ 打字小能手” 、“ 小小畫家” 等,這些競賽的舉行可使學生感受到學有所成,提高了興趣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總之,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要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讓學生在玩中練,練中學;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學習潛能,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4
本節課,我采用了“任務驅動、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任務的提出,學生通過自學、互助學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生生、師生交流合作,確定解決問題的細節,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發現repeat命令的具體使用方法與規律,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教學的輔導作用,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多思考,多鍛煉。
一、課堂上值得今后教學借鑒的地方:
1.“任務驅動,先學后教”
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充滿神秘感,是課堂出彩的地方,也是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學生對logo語言的興趣是很大的,如何抓住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積極性,是每節課課前都要思考的問題。本節課繪制的圖形是豐富多彩的,卻是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動手練習的,不能讓學生產生厭倦感,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發現規律,找到重復圖形的魅力。
教學通過普通繪制正方形,用repeat繪制正方形,正6、10、15、20邊形的繪制來逐步掌握repeat基本命令格式,一個個圖形的變化,給學生直觀的感受。
繪制圓的圖形,當屏幕上出現無數線條時,很多同學都會驚訝,這就是他們的好奇心的激發,為什么會這樣?是急于給出答案,還是讓他們繼續思考,顯而易見讓學生的腦筋轉動起來,讓他們去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線條,想一想6、10、15、20邊形繪制出的效果。多讓學生去觀察,給他們思考的時間,他們會給我們很多驚喜。
2.發現規律
(1)觀察命令,思考規律
教學中鼓勵學生自習觀察圖形,用課件展示命令,幫助學生進行對比,總結規律,找到問題的突破口,突破教學重難點。
繪制出正四邊形后,課件展示命令repeat 4 [fd 100 rt 90],提問:相同的命令重復了幾次,每次旋轉了多少度?
再繼續繪制,給出正6、10、15、20邊形的命令,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通過命令的比較,學生對比觀察,思路清晰。
(2)動手實踐
通過繪制對比圖像,還可發現,隨著邊數越來越多,雖然步數未變,但圖形會越來越大,因此繪制圓形時,步數如果還是20,就會導致屏幕繪制不下,出現無數線條。思考如何繪制圓,幫助學生思考。
3.提高練習,自我拓展
基礎命令是每一位學生本節課的基本練習,完成的同學都很期待自己能畫出更豐富的圖形,提高、拓展練習部分就給了他們機會,有部分同學,提高練習能通過交流合作思考完成,也有的同學,直接去繪制出了多角星形,在課后小結交流時,他們能很好的總結出一些規律,幫助其他同學了解repeat命令。
二、不足之處
1.轉角角度是直接給學生的,學生很容易的就找到了規律。繪制圖形時,試一試考慮先繪制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八邊形,通過小范圍的數據變化,思考轉角角度的計算公式。
2.課后小結
(1)請你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什么命令?
(2)說一說你是如何記住repeat重復命令的格式的,有什么好方法和大家分享嗎?
第一個問題屬于不用思考的題目,問的不好,可以直接點題復習。第二個問題,對repeat命令的格式記憶有一定的幫助。學生各抒己見,說了自己對repeat命令的看法,相信他們自己小結出的內容更有利于他們提高。
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輔導,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思考練習時間,在探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課堂交給學生,在教學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學習、探究學習,同時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相結合,共同解決困難,為學生創造成功體驗的機會,對不同層次學生,都要根據他的情況,給予積極的評價,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自信心。鼓勵生生互助,解決課堂上教師一人滿堂跑,學生卻得不到幫助的尷尬境地,生生互助,讓學生及時得到幫助,教師重點觀察學習效果,鼓勵優秀學生去主動幫助其他同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
一、說課:
1、教學平臺魔燈(Moodle)
Moodle是一個近幾年推出的一個優秀的網絡教學平臺,它在網絡環境教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它能非常方便地為教學提供非富的教學資源(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而且能方便地添加各種需要的教學活動,如:設計投票、師生互動、教學評價、設計測驗、作業等。而且這個教學平臺是一個開源式的平臺,現在互聯網中有很多關于魔燈的研究,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去下載來用一用,本人感覺非常好用。
2、教學內容說明
本課內容為我校信息技術的選學內容,根據我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進度的安排,學生截止至五年級上學期,必需完成《小學信息技術》第一、二冊的教學內容,五年級第二學期為選學課程。本屆學生我們選學《PowerPoint的簡單使用》,本課選自《PowerPoint的簡單使用》中《修飾演示文稿》的部分內容。
3、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一節操作課,因此我以任務驅動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一共設計了三個教學任務,每個教學任務的都承載著本節課的知識點,每個任務都連環相扣,最后設計的“作品分享”,是評價學生掌握本節課知識的依據,在評價中采用了學生互動評價,通過欣賞同學上傳的作品在論壇中發表自己對該作品的評價,同時還設計了教師的評價,教師課后根據學生的作品、同學的評論等給出對該同學的評價。完成后學生可以即時在論壇中看到自己作品的優良等級以及同學對他的作品所發表的評論,從而促進學生對作品的修改,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實現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起著引導的.作用。具體如下:
1、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每個知識點都以任務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使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都能在魔燈(Moodle)平臺中跟據自己的需要完成學習任務,掌握本節課的各個知識點。
2、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體現自主探究的核心。在教學中充分發揮魔燈平臺的優勢,學生不但可以在平臺中找到自己疑問的答案,還可以通過平臺學會欣賞、評價同學的作品,本節課中設置的“作品分享”環節,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評價討論中,對同學的作品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可以看到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大大加深了探究的深度和廣度。
3、學生在教學中不斷地嘗試,從而激發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審美意識。
4、在教學過程中本人的教學語言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6-13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反思11-2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5-3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4-27
[熱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11
[精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05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集合05-25
(優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08
(熱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25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推薦】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