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小學三年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1
今天上了《大自然的聲音》的第二課時,整堂課給我的感覺有些不盡人意。
下來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一開始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實我明明可以做一些鼓勵性的評價來改善當時的課堂氛圍的,但是當時的我卻什么也沒有做,一直就是按照我自己的進度來講。
以至于到最后,學生的'興趣已經降到一個極低的點,整堂課的氛圍就顯得有一些沉悶。其實這篇課文十分有趣,應該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篇課文,可是由于我的沒有調動,再加上學生本身的精神狀態不是特別好,導致今天的這堂課上下來很不滿意。
下午在上選修課的時候我特別選擇了這篇課文的課后的小練筆來作為講課內容,沒有做過多的準備,但是在孩子們的通力合作下,我有了一些新的收獲。
這堂課我叫學生圍繞“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這一句話來寫一段話。首先讓學生抓住這一句話的關鍵詞“鳥兒”還有“歌手”,那很明顯是要寫鳥兒的聲音。那什么樣的聲音才能夠成為歌手呢?鳥兒的聲音會有哪些變化呢?
孩子們回答鳥兒的聲音可能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快、有慢,還有一只鳥兒和一群鳥兒發出來的聲音是不同的以及不同的鳥兒發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于是我交給學生兩個寫作的角度,第一個角度可以先從一只鳥兒發出的聲音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歌一樣來寫,然后再寫一群鳥兒發出的聲音又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一樣。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不同種類的鳥兒發出的聲音不同來寫。
其中一個孩子這樣寫道: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當一只鳥兒在那里獨唱時,那聲音嘰嘰喳喳的,是那么可愛,那么淘氣。當一群鳥兒在一起合唱時,森林里就開始了鳥兒們的大合唱,那聲音有時大,有時小,有時高,有時低。就這樣,從一只鳥兒獨唱一直唱到鳥兒大合唱,那聲音多么洪亮,多么美妙,我真喜歡鳥兒們的歌聲啊!
圍繞一篇課文上了三堂課,感受卻大不相同,時好時壞,像坐過山車一樣繞了一圈。上課可能也有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吧!
小學三年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入境、想象、美讀、感悟,讓學生真正地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現大自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另外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還注重指導學生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總起段。學習完課文后,我提出問題: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體地寫了大自然的的聲音?學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體地寫了風、水、動物的聲音。我又繼續追問:那課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寫呢?學生很快就發現了第一自然段。我啟發學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2—4自然段是什么關系?學生想了一下便說:2—4自然段是圍繞第一自然段來寫的。我相機表揚他們很會動腦筋,并告訴他們,第一段就是這篇文章的`餓中心段,而它又是第一段,在文章的開頭,所以它又叫總起段。接著我又告訴學生,這篇課文的2—4自然段中還出現了總起句和中心句,看看你們能不能找到。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了,他們積極地讀著課文,思考著,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總起句。
小學三年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3
《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結構嚴謹,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說明了“大自然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作為文章的總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總分的方式構段,介紹了風、水、動物的聲音。
因此,我以“大自然有哪些聲音”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小組匯報時,我有所側重地引導學生學習第三自然段“水的聲音”,抓關鍵詞、重點句進行朗讀、體會,然后觀察發現“頂針”的句式,“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當然“頂針”這樣的術語不能直接告訴學生,只能讓他們去發現句子的結構特點“前一個句子的末尾成為下一個句子的開頭,自然連接”,進而有規律地背誦。
另外兩個自然段我采用扶、放的過程,“風的`聲音”側重對比的寫法,“動物的聲音”運用了排比的手法,都是展示了聲音的魅力,我意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團結合作的能力。
最后又回到全文,引導學生發現全文的構篇特點和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構段特點,從整體上對全文有一個把握。
小學三年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4
《大自然的聲音》是一篇散文,四個自然段,通過對大自然聲音的細膩描摹,展現了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美。文章整體結構清晰,先總后分;段落結構富有特色,總寫只有一句話,開門見山,簡潔明了;分寫各段,先總后分,先概括后具體,結構化思維十分明顯。因此學生在完成課后第二題時速度很快,難度不大,可見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把握是準確的,只是他們不知道“總分結構”這一名詞。
二、三、四自然段的首句,即總寫的中心句,都奠定了整段的寫作手法:擬人化。這種寫法,本身就充滿情趣,符合兒童的閱讀趣味。學生在學習是也相對容易接受,特別是在朗讀時能比較容易地帶入情感,在朗讀課文時情感、語氣把握較好。
課文的語言的美,更重要的在于能根據不同聲音的特點,選擇適切的詞語和句子的長短、節奏。微風“輕輕柔柔”,狂風讓“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嘩啦啦”;鳥叫“嘰嘰喳喳”,蟲鳴“唧哩哩唧哩哩”,蟈蟈“歌唱”……無論是描述聲音的`特點,還是擬聲,用詞準確、適切。
在本堂課的教學上,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練習朗讀,對課文內容沒有做太細致的講解,也花了較多的時間去積累關于風、水、動物的象聲詞。因此學生在課后背誦第二三兩段速度較快,朗讀也比較有感情,很順暢,但是在做課堂作業本時出現困難:
問題:讀著片段中的“呢喃細語”,我仿佛聽到了___________。讀著片段中的“______”,我又仿佛聽到了___________。
學生對于“呢喃細語”的理解基本都寫對,但是對于“仿佛“后面的自由練習就不會了,發散性思維較弱。部分學生表示不理解題意,不知道該填什么,后來我告訴他們這是要形容風的聲音,想象不同的風吹起時的景象,學生也能很快明白,只是個別學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或者說是學生的詞匯積累太少。心求通而未得知意,口欲言而未能知貌。
在課后小練筆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寫出來,可見這堂課還是有所收獲的,作業本上的小練筆是在課堂上寫的,但是我發現班里21位同學,怎么大部分學生寫的東西都差不多呢,選取了相同的事物,用了相似的修辭。
【小學三年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04-06
小學三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04-07
《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通用10篇)11-16
小學三年語文教學反思07-01
小學三年級語文《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反思(通用12篇)09-27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