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熱)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知道,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引人入勝的故事是他們最喜歡的聽的了,所以在上這個內容的時候,我利用課本的主題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一下子把小朋友們吸引住了,學生們很快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中了。
在學習過程中,以故事導出小兔搬磚頭,4只小兔搬了4塊磚頭,我讓學生用不同的.學具分別擺出小兔的只數和磚頭的塊數,我也在黑板上用不同的圖片貼出,引導學生連線,剛好一只兔子對一塊磚頭,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頭的塊數同樣多”,接著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用學具擺出同樣多的學具,一邊擺一邊說,兩個同學一起學習,一個擺一個說,這樣學生對“同樣多”就有了認識。然后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習“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我注意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并且注重學生口語的表達,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新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自己感覺不理想的是,在組織學生動手操作的時候,對課堂的調控管理欠佳,很多學生借動手擺學具的時間玩學具,借和同學進行口頭表達能力訓練的時間和同學說別的和課堂無關的話,使小組學習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一年級小朋友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抽象數的大小時有一定困難,教學時我先復習1-5各數,故意打亂數序,然后請學生上臺來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以建立學生初步的數感,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圖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的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本次的期中考試成績不夠理想。學生雖然能從多個方面靈活地運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較強的口算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但是對數圖形和較復雜的解決問題不能夠認真動腦思想。一年級學生對于審題、分析題目還有待加強,特別是比多比少的問題,學生有時找不到對應的量,有時列成加法。基于以上情況,自己在下半學期的改進措施:
一、把握課堂,提高效率
課堂教學是學習知識的基礎,如果基礎沒把握,學習效率自然低下。我們的數學學習內容是較抽象、枯燥、無味的,而一年級學生存在著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等特點,注定著他們不可能在40分鐘都能集中精神上課,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能采用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我們可以利用直觀教具、操作學具、電化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數學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
二、加強學生審題能力與方法的指導
1、加強題目重點詞、量的理解。如針對“比多比少的問題,學生有時找不到對應的量”,我們可以讓學生先找出是哪兩個量在比較,用圓圈圈出,然后再讓他們對應地找出具體的數量,并且把數字標出,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找不到對應的量。
2、加強數形結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如針對比多比少的問題,學生有時列成加法。我們可以讓學生把已知量用圖形表示出來,并標出所要求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圖來解決問題。
三、加強后進生的輔導
后期將繼續通過家校聯系與家長共同督促學生。對于后進生我主要采取一幫一的方式來輔導他們,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來激發他們樂于完成作業的興趣;給他們作業優先批改的機會,及時表揚他們的微小進步,鼓勵他們積極動腦,提高作業完成的質量。
總之,在教學教育的路上,我將與學生一起反思,一起進步。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認識圖形這節課堂教學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這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識別這些圖形,但不要求學生準確的表述這些圖形的特征。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基于學生在學習以前,對這些立體圖形已經有了一些認識,所以在教學時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形,動手摸一摸使學生從中感覺每個圖形的形狀,通過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這節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讓
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動手分類、小組合作、概括總結出四種立體圖形的名稱,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本節課教學比較好的方面是:在上課時我在課前的談話中,設計了情境,提高了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導入部分,我通過讓學生認識、觀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動手操作等經常見到的物體根據不同的形狀進行了分類。另外我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同形狀抽象概括出了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從現實的生活中引出數學內容。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實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葉筒、積木塊等實物,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數學知識,對要認識的這些圖形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小組合作、動手給物體分類、觀察分類后每種物體的特點,抽象概括出了每種立體的名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每一種圖形的認識都經歷了引入抽象給出圖形名稱三步,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象。通過,列舉生活中見到的物體,有利于學生把課本上的使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
不足之處:
(1)上課時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
(2)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于長方體的的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困難,我設計的作業拓展性不夠。
教學改進的措施:
(1)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這些形狀的。把數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慢慢學會發散地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用數學的樂趣。
(2)精心設計練習,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以達到加深各類物體特征的認識的目的。
(3)讓學生拿出四種物體放在桌面上滾一滾,從而發現圓柱和球,很容易滾動,長方體和正方體不易滾動只能推動。
(4)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向學生設疑:圓柱和球都能滾動,那滾動時有什么不同嗎?可讓學生拿實物在桌面滾 一滾,看發現什么?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意見得出結論。
(5)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觀察、操作、發現,用感觀來體驗不同立體圖形有不同的特點,加深對各立體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動手操做,用腦想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與創新。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起始階段的數學學習如果離開了學習的生活,更是寸步難行。剛入學兒童的生活是彩色的,游戲、童話、動物、故事……不一定是他們生活的全部,也至少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認數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努力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向學生展示數概念的現實來源和實際應用,創設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的`教學情境,以幫助學生把握數概念的實質,真正理解數的意義,建立良好的數感例如,教學“數一數”時,我就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主題圖,歡快、溫馨、富有童趣的畫面帶給學生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更是對多彩的小學生活的熱烈向往。由于學生一般都有幼兒園里的學習基礎,他們會興致盎然地去數:1個滑梯、2個秋千、3個木馬、4架飛機……無一不是他們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數學就是這樣的無處不在;數完了,學生之間就要互相說一說圖上有些什么,于是,數成為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因為如果沒有數,想說清圖中有些什么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如,教學“10的認識”時,同樣引導學生觀察少數民族小朋友跳舞的主題,數一數,發現有10位小朋友,從而引出“10”這個數。還有像“0的認識”,不僅借助小白兔拔蘿卜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0表示沒有”,借助米尺體會0還可以表示“從這里開始”,等等。對一年級的孩子學習數學幫助很大,學生很容易接受,避免了孩子因為陌生而產生的恐懼感。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學校開展“白紙備課” 活動,考查低年段教師的教案是北師大版一下的《數豆子》,這課內容是所有老師都沒有嘗試過的,在競賽之前,心里確實有些擔憂,不為功名利祿,只是面對一本新教材,一課新知識,一種新理念,如何才能抓住教材,深入理解,如何設計才能給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環境,讓一年級學生學有所獲,對于我與其說是一種競賽,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挑戰或鍛煉。
《數豆子》的內容,我所理解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估記,一個是識數,這兩個部分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關聯,(當然是我自己的淺薄之見),所以要把兩個看起來似乎不相關聯的內容結合起來,滲透給學生,讓我著實為難一番。畢竟經驗有限,自己所帶的都是三,四年級,一年級的教案根本沒有接觸過,對于一年級學生的行為常態和認知能力也不夠了解,只是聽過唐剛老師的幾節一年級的課,是那般生動有趣,課堂的調控也十分好,我想這是一個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出眾的教師提供給我的很好的學習機會,我要努力去學習和把握其中的精華和特色。于是,我認為一年級學生的學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活動或者游戲也許能讓他們更輕松更快速的融入課堂。
對于剛走進小學校園的一年級學生,也許課堂常規是最不好控制的,老師的.語言和語態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所以不如把糾正學生坐姿,寫姿,紀律的時間用來通過一些簡單,好玩的活動讓學生轉移注意力,與此同時,教師的語言要盡量通俗易懂,簡單明了,與其過多的去講解,還不入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主動學習,這樣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在課堂上也會比較投入。
《數豆子》教材內容本身就比較簡單,我在課前設計了一些復習環節,競賽項目比如小組開火車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數數又準又快,希望從開課就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而課本上是通過豆子讓學生猜一猜,我在設計的時候利用了圍棋子,形式上不同,本質卻都是為了讓學生初步體會估計的含義。加上圍棋子有兩種顏色,比較方便學生的對比,以及老師的課堂發揮,所以活動之一便是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大家一起估一估,說一說,從直觀上判斷,估計棋子的數量,活動結束后,再通過兩幅簡單的笑臉圖和小棒圖,讓學生從感官上加以理解,這樣就可以比較好的調控學生的注意力,盡量實現課堂上的全員參與。教案中還設計有填數字卡片,走數字迷宮等游戲,目的都是希望通過新鮮有趣的引導和布置,讓低年段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的樂趣。
對于識數的環節,我是把課前復習的內容和新課的內容結合起來,有效的利用課前資源,通過學生上臺板演,自己動手寫數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0”的出現,雖然教材并沒有給出這個學“點”,但通過觀察,我認為寫含“0”的數的教學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個重點,在計數器上,某一個數位留有空缺,聰明的學生很快就會用“0”去填補,而不是空在那里不寫,不然一個數原本是30,就變成了3,這一點,我想自己設計的還不夠好,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游戲活動:同學們拿著“0”的數字卡片,充當“小蝸牛”,去一些有“殘缺”的樹(數)上安家,如給出計數器上的一些數:2( )5,33( ),1()4,()55
括號里是要填0的,但是最后一個不需要,因為百位上沒有,不能去安家,不然就變成了055。我想這樣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分辨何時需要0。在什么地方寫0等。
“白紙備課”,一份教案,一張白紙確實帶給我一些緊張和壓力,因為都是很優秀很有經驗的老師,我想他們在處理教學流程上會更細致更透徹,對待各種生成問題也會更全面給予關注和引導,但我也以積極認真的態度,保持一顆平常心,盡我所能,去理解,學習,探究。《數豆子》這節課的內容,我在設計時肯定有很多不足之處,加之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實驗性,不過我所期望的便是能夠能透過教材,利用有效的方式,使學生通過一些簡單操作,活動,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快樂之中!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本課教學“比較”,目標使學生能夠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高矮。輕重等等。通過一一對應來得知比較的結果。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課在教學時總體比較順暢,學生思維活躍。
一、導入
本課運用生活中的情景導入,通過剛上課時為表揚坐的好的學生讓其起立進而提問“你們看看他們兩人的個子怎么樣?”比較兩個人的身高來引出學生說完整的話“誰比誰高,誰比誰矮”也就是本課的教學內容“比較”。
二、新授課
運用了“動物王國趣味運動會”為情景導入,引出三個游戲也就是三個例題。
第一個例題通過看圖比較輕重。“圖片上你看到了什么?”,學生通過觀察圖可以很快做出比較,“小鹿在下面,小貓在上面”,追問“為什么?”學生可以容易比較出輕重,但是要引導說完整的話“小鹿比小貓重小貓比小鹿輕。”
第二個例題,通過觀察圖片觀察到了什么?發現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同樣多”(板書)。“你是怎樣發現的”、“分別有4個”,第一種方法是“數數”, “還有別的方法嗎?”生不能總結出“一一對應”或者“一個對著一個”師引導看圖用教鞭指著圖說“一個羽毛球拍對著一個乒乓球拍……”生跟著小聲說,然后讓生自己說一說,體會一一對應。通過一一對應發現,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同樣多。利用圓片和三角型教具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同桌一人先擺5個圓片,另一個人再擺5個,怎么擺。通過動手發現有的學生不能理解“一一對應”。
例三:先出狗和狐貍的圖,讓學生利用前面的知識“你發現了什么?”生可以簡單比出多少,而且可以說出數數和一一對應兩種方法。接著出小兔的圖,“看看圖有什么變化?”學生不能總結出“小狗最多,小兔最少”,師先說,生再小聲跟讀,讓生同桌之間說一說,在指名說。
成功之處:
導入時運用了表揚孩子進而比較兩人的身高作為引入,因為第一單元的《比一比》一課中涉及到過比高矮,利用同學的身高比較也很直觀,所以學生有興趣而且可以順利的引出本課內容。
不足之處:
在例題一時,師太局限于比較“輕重”,其實學生說的“大小”等也很好,可以比較多種。我在以后的`授課中要注意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和思維的發散。例二時,一個學生其實直接就觀察到了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中間的點,其實我應該順勢先順著孩子的發現進入一一對應,即鼓勵了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也可以在此運用語言鼓勵其他學生積極思考,帶著興趣學習本例題,調動孩子觀察、學習的積極性。
創設的情景生硬,不夠合情合理,導致學生在前期時還有很大的興趣,但是到后半程就沒有了興趣。可見情景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以后的教學時要注意創設情景的合理性。
數學教學時應該在活動中教學,數學不是死板的,是在生活中可以靈活運用的一門學科,所以教學時應該多調動身邊可以用到的情景等,這樣可使學生更直觀、更迅速的吸收知識,并可以運用到實際中。在本課后,我發現有的學生對“一一對應”的思想還是不太理解,所以在排隊時我就運用“你們一個對著一個的站好,就像咱們數學課講到的一一對應”,發現學生既可以很快的站好隊也明白了一一對應的意思。
教學中語言存在很大問題,要逐步改正,讓學生多說,調動學生的思維,不要壓制學生,將課堂還給學生。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復習比新授更難把握,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味的練習計算,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厭倦。以下是“小學一年級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突破:
一、以游戲為主線,層層遞進
如何讓學生“樂學”,提高教學效率,一直是教學改革的重心問題。而游戲教學在貫注“樂學”思想方面是獨領風騷的。它依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就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樂學”問題。教學游戲,是學生樂于學習之“源”。這節課一開始,老師生動的講述,加之藍貓的`吸引,便把孩子們帶入了生動的情境中,進行闖關來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實踐中來。而闖關游戲中的幾道關卡則做到了有序牽引,層層遞進,孩子們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享受闖關成功帶來的喜悅的同時,愉快而輕松地復習了1—9乘法口訣的有關知識,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樂”在活動中。
二、以知識為主流,絲絲入扣。
作為一堂復習課,闖關游戲僅僅是課堂中的串連形式,復習的內容才是課的實質。這節課,為更好地鞏固1—9的乘法口訣,并利用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把有關知識有機地、有序地分布在每一個環節中。游戲中,第一關知識梳理,讓學生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進行了一個總的整理。分為兩部分:乘法口訣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接著利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為主,對乘法的含義作了回顧,通過整理算式,尋找出了隱藏在其中的秘密,而接算式一環節中,更為乘法的后續學習埋下了伏筆。第二關口訣游戲宮,在看得數想口訣中,有效地了解了學生乘法口訣掌握的熟練程度外,滲透了一題多解的思想。而看圖列式和第四關動動腦,是用數學的過程,同時也巧妙地讓學生從中領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就會出現不同的解題結果。充分鍛煉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以生活為源泉,人人參與。
無論是課引入時的場景,還是課最后的拓展活動,都是孩子們較熟悉的日常真實活動情境,在這里,把生活情境和數學知識密切聯系起來,允許每個孩子自由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讓他們去經歷、去體驗,真正感悟到數學知識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在充分參與購物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地交流、進一步地體驗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現代交通運輸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乘車是他們與交通運輸發生的最經常的聯系,因此,課程把這部分內容單列標題,進行比較詳細的講述。這是本課的教學要點。本課由兩部分組成l)學習乘公共汽車;(2)學習乘輪船和火車。課文以一個小學生能夠獨立乘車為標準,從看簡單的交通圖、看站牌、上車后注意事項三個方面講述了乘公汽車的'常識。關于乘輪船和火車的內容,課文采取了略寫的方式,用了四幅圖,把乘輪船和火車時應注意的、帶有共同性的問題表達了出來。在教學這一內容時,我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以情境教學為手段,通過合作、探究與自主建構,實現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應該說,乘車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但在長途旅行時,大多數小學生都是在父母的帶領下乘車乘船。如何獨自乘車或乘船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有些難度。所以我先讓他們交流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展示自己體驗、探究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歸納講述。對于學生沒有考慮到的,我適當的用小故事和課件加以引導,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學會乘車和乘船,并獲得成功的喜悅。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兩點反思:
首先,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用估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并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估算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算法,但最恰當的算法,應該是學生經過自己的分析、辨別,找出的方法。教師在這里沒有直接指出該用哪種方法,而是讓學生在體驗、比較和反思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規律,讓學生從剛開始的反對到最后達成共識, 表現出教師對學生獨立思考的成果的尊重,表現了教師對延遲評價的合理運用。以及對于鼓勵算法多樣化的充分體現。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好數學的最好方法。學生如果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就會愿意學習數學了。我有這樣幾點體會:
一、在教學中可以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數學。
有趣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數學。例如:教《6的組成》時,在主題圖講完后,我請6個同學上臺,然后出示水果(蘋果和梨),問:同學們,這是什么?喜歡吃嗎?最喜歡吃什么?請喜歡吃蘋果的同學站在左邊,喜歡吃梨的同學站在右邊,然后引導學生說一說6由幾和幾組成,并寫出6的組成。
二、以游戲為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數學。
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眾所周知,每一個學生都愛游戲,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在教學中可以采取“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共有幾個?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7的組成,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學習得數是7的加法做好鋪墊。
三、在比賽中增長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學生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如:在復習口算教學時,進行“奪紅旗”比賽,先把學生分成兩組,比賽口算,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總之,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多創設他們樂學、愿學、善學的情景,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久而久之,既激發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培養了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隨著課改,教學的規則也隨著發生了變化,教師轉變為課程的設計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的學習則從傳統的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顯現出來。這節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為學生營造了有效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質疑、去尋找答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解決了學生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主動地構建了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了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一、探索的自主性。
實踐證明:只有經過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構建的知識,才能真正納入他們的`認知結構,獲得深刻的理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用已有的經驗已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于是通過觀察、討論、分析,自己探究出多種記錄數據的方法:有的把姓名分類記錄,有的用豎線表示小紅花的朵數,有得則用打“√”的方法記錄小紅花的朵數……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記錄方法,動手將小紅花的朵數統計出來,親身經歷了統計的全過程,使學生對數據的整理與歸納的思想得到了發展
二、呈現的獨創性。
“能夠用來促進學習的任何正當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為了促進學習,必須把要教的東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應當吝惜糖。”本片斷要求學生學習統計隨機性內容的方法,由于統計實際生活中的隨機性內容在教室里不便開展,于是,利用班級的實際生活——小紅花的事情,讓學生體會到“數一數”不能正確地統計小紅花的朵數,從而產生了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了學生自主選擇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
三、數學的實用性。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本片斷根據班級頒發小紅花的事情,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了學生的統計意識,通過對小紅花的朵數的統計和分析,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了數學的價值。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學生學習概率統計的知識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知識。如體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賽場次,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等等,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數學學習中要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來進行學習,經歷簡單的排列組合規律的數學知識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排列組合的簡單方法,鍛煉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在講完課后,我對本課進行了一次反思:
首先、在教學目標設計方面,對學生的要求過高。有些內容是本學段內不作要求的教學知識硬加到了學生的學習欄中,導致吃力不討好,講了還等于沒講一樣,浪費了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
第二、不能做到認真地傾聽完學生的發言再做評價。當時站在講臺上,只怕學生說不到自己設計的那方面,所以搶學生的話,沒有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以后一定讓學生在說完后,自己再發表意見,起到主導作用,即使學生沒有按自己的設計說,發生了小錯誤也不怕,也許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資源。以后得充分利用這種教學資源,讓課堂在錯誤的的改正中,有更多的精彩。
第三、沒有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比如在4人握手時,很多孩子想出了不同的表示方法,這時應讓學生上臺板書自己的方法,并給同學介紹,這比每個孩子說,師在上面做記錄要節省時間,更重要的是能給學生更多的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我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許多不足,相信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克服自己的不足,讓自己的課堂真正精彩,讓學生真正受益!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本節課能充分的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在學生自我介紹的同時,自然的引入了課題,在沒有學習的壓力下進入了一節玩的課堂,注重了從學生以有經驗,促成了一種寬松的課堂氛圍。
在“排隊買票”的活動中,體會前后的順序,在笑笑排隊的位置變化中引發理解前后的變化與排隊的位置也有關系。同時,在笑笑怎樣解決幫助小淘氣買票的問題上,學生的意見不統一時,注重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一樣可以關注到公共秩序,懂得了要禮貌待人,滲透了互相謙讓,幫助別人的德育思想。在這個情境中同樣使學生感知到位置變化的相對行。
在“百米賽跑”的活動中,學生通過對小松鼠跑在前面還是后面的討論,誰跑了第一,誰跑在最后等問題,進一步了解到前后的相對行。“卡丁車比賽”又一次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情境新穎,設計有懸念,使問題上升了一個層次。再通過同學們小組合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幫助老師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龜兔賽跑”的活動引發學生大膽猜測,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散,展開想象力,在可能的基礎上實現實際的結果,給學生一個合理又滿意的答案。最后通過“坐車返校”的活動體驗生活中的應用,即把問題提升了一個高度又使本節課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本節課始終是在一種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的,學生沒有任何學習壓力,通過活動一步步走進前后的問題當中,通過玩解決了教學難點,突出了重點。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數學是一門十分嚴謹的學科,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于過于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
可是必須要切實上好一節好的數學課,讓學生聽得趣味、學得簡便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教師在課堂的開頭導入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課堂的開頭導入好了,就能高度激發學生的求知學習興趣,到達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十分的活躍。
那么怎樣導入才能到達這樣的效果呢?
我認為數學課的導入最好是走近小學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出發,或者設置一些題型、或引用一些數字、或改編一些趣味的數學故事,然后進行教學,學生易于理解、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異常好。
我校開展學科教學公開課,我們有幸聽了宋小平教師的一節數學課,她精彩的導入一下子把學生興趣激發起來。本來是上一節枯燥的數學課,卻讓她用優美自然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一個神奇的境界。
整節課學生自始至終情緒高漲,解決問題有針對性,解決了問題又有成就感,教學效果相當好,同時也使整個課堂十分活躍,教學效果也很好。課堂氣氛寬松,不知不覺一節課下了,教學任務圓滿完成了,學生學習熱情也很高。
我們的數學源于生活用于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一樣的教師有不一樣的數學導入方法,有善于設疑者、有喜于歸納者、有慣于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學數學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理解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著教師走,而應是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語,把自我視為學生中的一員。
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后續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小學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1、《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在計算教學中積極提倡算法多樣化。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十幾減9”的算法。教師尊重教材的編排要求,在例題教學時,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實踐、思考、討論的基礎的上,提出了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學生在交流匯報中,逐步明確計算“十幾減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要學會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結果課堂上出現了爭搶介紹自己方法的局面,雖然學生剛進校門不久,但學生們思維活躍,互相啟發、互相鼓勵、共同完善,不管是以前知道答案的(幼兒園背過),還是暫時沒想出答案的',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學習數學、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在此得以強化。
2、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通過一系列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養成與他人溝通,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這不但體現在教師和藹可親的教態上,更體現在尊重學生獲取知識的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教學環節上,如探究“15-9”各種算法的交流后,提出“把你最喜歡的方法再次介紹給同桌小朋友聽”“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去算”等要求。學生的學習必須經歷“內化”的過程,這時,讓學生“靜下來”,回憶整理自己的思路是多么及時和必要。而本節課是20以內退位減法第一教時,學生初次接觸,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嘗試計算,然后通過“小狗翻卡片游戲”,引導學生進行算法的“優化”——對“想加算減”初步感受和了解,既尊重學生認識掌握新知的規律,又照顧教材編排的特點——為進一步學習減法,用“想加算減”等方法提高運算速度做好鋪墊。
3、數學教學情境化則是當今課堂教學改革提出的要求之一。
本課以“小兔和媽媽到袋鼠阿姨文體超市買鉛筆,小猴過生日”為情節,對各環節進行串聯,適應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使得教學過程充滿童趣,為學生主動探索創設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10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11-15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06
小學數學教學的反思12-14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6-13
小學一年級下數學教學反思04-12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5-12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反思05-17
小學數學個人教學反思04-21
小學課堂數學教學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