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通用2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
一個學期將要過去,本學期本人能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每已節課,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簡單、認真的形象去應對學生。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能做到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狀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狀況及時改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學方面,我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現行教學的總體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了語文教學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下面主要說說我對新課程的體會。
1、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是主角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理解學習向探究學習轉變,而教師的工作就在于幫忙孩子們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定和協調到達目標的途徑;明白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展潛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里,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才能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教學氣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奮發向上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和熏陶,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無限熱情和創造愿望,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提高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2、采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手法。
聯系生活,創設富有兒童趣味的語言和場景,是激發孩子們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徑。在識字量超多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場景,來開發孩子的潛在潛力效果能夠大大增加。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角,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資料中去體驗、感悟,把自己的主角定位成學習的主人。
3、傳統的課堂教學大多以教師的語言傳遞為主,結合聽說讀寫,這樣做容易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短時間里使學生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構成基本技能技巧,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進語言、數學智能的發展,但容易忽略其它幾項智能,諸如學生個性素質的開發、潛能資源的發揮、創新潛力的培養一向受到忽視。這個問題已經受到許多老師的高度重視,我嘗試借鑒了了兩個做法,發現效果還挺好的。
(1)在語文教學中,三年級學生理解課文資料較困難,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進行講解,化難為易。另一方面大膽的運用肢體語言,形象而又夸張的進行表演,從而讓學生既覺得活潑,又變得生動。學生不僅僅興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在語文教學中,不僅僅老師提些問題,如: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懂得了什么?你會怎樣做?讓學生聯系自身回答問題,提高內省智能,同時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智能得到了培養。
4、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資料和教學對象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在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熟悉課程標準后,再換個角度想,如果我是學生我喜歡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學習新資料。想出幾個方案,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具體狀況來選取不同的教法。把寶貴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廣闊天地里,享受陽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目標。
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很快就結束了。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作為一位教師“潤物細無聲”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們的品質,張揚他們的個性。
本學期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有一些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寫作方面水平差異太大。在今后的教學中,就應加以克服。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2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根本途徑。曾經看過這樣一幅畫:一位小學生手里拿著50分的試卷,垂頭喪氣,然后,他走進了《三國演義》,當他從書里走出來之后,手里拿著的是100分的試卷,頭昂著,臉上滿是自信,畫的標題是《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覺得這里面并沒有夸張的成分,閱讀拓寬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人們的思維品質,大大地促進智力發展。可以說閱讀不僅對提高語文素質而且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問題不僅在于閱讀能挽救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閱讀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引自《給教師的建議》第19條)
基于以上認識,在自己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強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1、動員每位同學買一些合適的書,宣傳鼓動加上一點利誘這一點總算做到了。訂了書報之后教學生怎樣閱讀。如利用《語文報》可以讀(好的文章、詩歌可以朗讀),可以看,可以摘錄,可以剪貼(按相關知識點),可以做(相關練習),還可以整理收藏當作資料以供復習時查找。
2、每周拿出一節課供學生自由閱讀。在這節閱讀課中,我盡量做到開放、自由,不強加給學生各種限制。不管課時怎樣緊,盡量保證每周一節,以形成延續性,逐步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3、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書摘錄。這 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想逐步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我想我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好的,應該也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的,但實際的情形、效果卻并不樂觀:
1、閱讀課上居然有學生看著看著,書本換來換去。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他們不是喜歡閱讀,要求有閱讀課嗎?閱讀不是一件自由、寬松、愜意的事嗎,不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放松和精神享受嗎?怎么會進不了狀態呢?
2、閱讀課上,鴉雀無聲,我也想趁這時機讀點自己的書,偶或抬頭,發現有同學奮筆疾書,心下甚喜,“嗯,讀書進入狀態了,感悟頗多,不吐不快了,下去看看他們讀的是什么書。”一看嚇一跳,他們正在忘我地做作業!
3、從交上來的讀書筆記看,三分之二的同學停留在大段大段的摘錄上。我甚至懷疑有不少同學僅僅為了應付老師,摘錄的東西,抄完就忘,更有甚者,連自己抄什么東西都不知道。這種現象的本質是:仍有不少同學未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仍然不會閱讀,更不會思考、也沒有感悟,思想膚淺,感情貧乏。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反思如下:
1、“真正的讀書是指與考試無關的與書籍親密接觸。”——薛瑞萍。真正的閱讀狀態應是在心靈自由,思想放松,環境寬松的情況下進行的。而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失去了進行閱讀的寬松的時間、心境,失去了對文學作品進行領略、鑒賞、審美的客觀條件。
2、學生的閱讀過于功利化。這種功利化的閱讀是考試逼出來的,和審美是無緣的,是相背離的。這種缺少美感和情感愉悅體驗的閱讀使學生失去閱讀的動力,甚至于使閱讀成為一種負擔,因而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所能起到的效果。在這種功利化心態下的閱讀,其接受的信息只在腦中過了一遍,而未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學生在閱讀中的摘抄整理,也只是為了積累好句好段,積累論據,以期在考試中派上用場,而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提高語文素養的'問題。真正的閱讀積累應是厚積薄發,功到自然成的,其作用在寫作上體現為信手拈來,左右逢源,而非像現在的學生那樣粘貼式的機械引用。
3、由于過分追求給學生閱讀的自由與寬松,而造成放羊式的閱讀狀況。在這種放羊式閱讀教學中,教師缺少具體的指導,未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這些問題的根子之一是作為教師,本身的閱讀面不夠寬廣,閱讀素養不高,不能高屋建瓴地指導學生閱讀,未能形成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因而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反思之后,應盡量做好以下幾點:
1、作為教師,自己要抓緊讀書,拓寬閱讀面,提高閱讀素養,這樣才能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走向高品位的閱讀,才能更好地激發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當然,作為老師,由于工作壓力大,時間長,也正失去自由閱讀的寬松時間和心境,并且這一點正趨惡化,近期要改變是不大可能的,只有靠自己去擠時間了。
2、閱讀課形式可豐富些,不要一味只讓學生在課堂上看書,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朗讀自己讀到的好文章,也可以讓學生朗讀他自己讀到的好文章,并談點閱讀感想,進行介紹交流。
3、建設讀書型班級。鼓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藏書庫,并在班級書柜進行不定期的交流,以形成“人人有書讀”的局面,“人人愛讀書”的氛圍。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3
小學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而課外閱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進行反思和改進。
首先,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在課外閱讀環節,很多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讀書,缺乏主動性和樂趣性。這可能與學生所讀書籍的`選擇有關。我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閱讀能力,選擇適合他們的書籍,讓他們更愿意去讀。
其次,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很多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困難,但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我應該在課外閱讀中加強指導,教會學生如何選擇書籍、閱讀技巧、理解和分析文本等。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興趣。
另外,評價方式不夠科學和合理。在課外閱讀中,我通常會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或口頭報告,但這種方式并不能全面地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應該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如閱讀測試、閱讀理解題、閱讀感悟等,從多個方面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
最后,缺乏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家長在孩子的閱讀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有些家長缺乏閱讀的意識,不愿意花時間陪孩子讀書。我應該與家長溝通,讓他們認識到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閱讀指導,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
總之,課外閱讀教學需要我們不斷反思和改進。只有在不斷完善的教學環節中,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4
本學期我校研修的課題是《對學生怎樣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在學習和實踐中的確遇到了一些問題,自己也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深入的思考,現列舉一二與大家共商討。
案例一:
當我校課題研修的主題確定后,開學伊始,我便結合校本研修主題在班內宣讀本學期的班級課外閱讀計劃。按計劃我首先在班內舉行了一次班級朗讀比賽。比賽規則是每個學生都參加(由于我班人多,分6堂課舉行)。有一堂輪到唐宇航朗讀了,他讀的是《淘氣包馬小跳》中的一個片斷。由于他讀的時候模仿人物說話的語氣極象,加上他比劃的動作,再富于滑嵇的表情,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不由自主地為他鼓起掌來。同學們課下都稱他是“馬不跳”的化身。說來也怪,就從那天起,我們班的馬小跳每天都在增加。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讀《淘氣包馬小跳》這本書的人越來越多。就連大課間,仍有一部分人不舍得休息,爭分奪秒地讀這本書。同學們都開玩笑地說:“我們班的`馬小跳已經泛濫了。”于是在“馬小跳”的帶動下,同學們的讀書熱情越來越高,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反思:說實在的,僅僅通過一次不起眼的班級朗讀會就把同學們的讀書熱情調動起來,這個結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包含的道理誰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的。班級朗讀會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自己朗讀才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學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糧,老師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正如一位名人所說:“你給孩子一個機會,孩子就會給你一個精彩。”我想長此以往,學生與好書本打交道,讓心靈沐浴書香,做一個有有修養的人,不僅是時代的需要,也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為孩子的生命奠基!因此,我們開展的這個活動是多么的有意義。
案例二:
根據班級的課外閱讀計劃,要求學生每天語文課前五分鐘用來檢查同學們前一天閱讀的內容,請一位同學帶上摘錄本走上講臺,先說故事梗概或談感受或談收獲或賞析某一個生動傳神的細節等,接著每個同學都必須過這一關,就是不看摘錄本,大體上能背誦自己摘錄的的優美詞、句、段,最后老師稍作點評。
反思:開始學生對我這一做法不怎么理解,認為增加了他們的學業負擔,做的是些無用功,訓練時間長了,大家終于嘗到了閱讀的甜頭。因為這種訓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重視了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為寫作夯實了基礎,促使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全面提高。
記得一位行家說過這樣的兩句話:“在教師的指導下擴大閱讀的量,可以說是提高語文水平的不二法門”。“課堂教學也好,課外活動也好,切忌搞形式、走過場,要有實實在在的效果,照我看,最為簡單易行,效果也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千方百計地推動學生多讀好書”。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轉換教學觀念,讓學生從繁重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使他們真正走進文本,把熱情、沖動、閱讀、理解、體味、感悟、表達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那么學生定會愛好語文,他們將會看到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5
《過秦論》是賈誼的一篇非常有氣勢的政論文。從此文來看,賈誼是頗富才情的,他是西漢時期杰出的政論家和辭賦家,作為一個偉大政論家,他二十歲時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張,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漢文帝的賞識。
但賈誼的一生或許是個悲劇,賈誼的悲劇不在于懷才不遇,因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種足以作為帝王之師的才。為帝王師,為皇帝出謀劃策,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是何等的榮耀。賈誼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謀,但后人公認其招其謀見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隱來發一長嘆。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賈誼和中國許多文人一樣,都沒辦法真正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賞識卻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鋪排縱橫,灑灑洋洋,用文字本身來吸引輿論的關注,進而爭取得到皇帝的欣賞。無疑,賈誼也是如此。我們來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賈誼以及賈誼的《過秦論》。從《昭明文選》到《古文觀止》似乎歷代文人都將此文奉為經典,可見其文字鋪排渲染之功力。賈誼之寫《過秦論》氣盛而情濃,仿佛一戰國縱橫家再世。
賈誼是在大漢朝開平盛世之下寫此文的,獨見古代文人的`社會責任感。他對秦王朝的統一過程是極其贊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樸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種汪 洋恣肆筆鋒大概也只有賈誼才能寫得出了。秦王朝爭得天下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但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的農民義軍的打擊下還不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說出了這是因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盡管后來的歷史證明了賈誼確有先見之明,但我不知道處在歌舞升平中的漢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這是不是賈誼的悲劇根源之所在,因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歡歌功頌德的文章,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標榜自己是個賢明的君主。
我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把《過秦論》這么大氣的文章和那個因梁王墮馬而郁郁寡歡、從而早逝的賈誼聯系在一起,我不知賈誼是否是自己選擇這樣的一種悲情生活,而正是這種選擇才給后人留下了無數的猜解。而正是這種悲劇,才得到了司馬遷的賞識,以至于為他寫傳記時,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塊,在司馬遷的心中,他是極喜歡磨難英雄的,在他看來,屈原和賈誼是同一類人,雖然他們的人生是個悲劇,但他們同樣可以讓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賈誼成全了文學史還是歷史成全了賈誼,亦或是賈誼自己成全了自己。無論如何,賈誼都為我們留下了經典性的文字。他讓我們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論文,依然可以寫得很壯美。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6
《孔明借箭》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課文寫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教學時我深刻領會教材,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理念。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往往落實的不盡如人意,現總結得失如下:
一、充分把握文章留白處,感知人物形象
1、我以復習舊知為突破口,讓學生弄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小說的三要素不外乎:情節、人物、場景。我把重點放在了人物上。先從結尾周瑜的感嘆入手,抓住“神機妙算”一詞,在學生并不完全理解詞義的情況下,不急于查字典,而是直接讓學生在全文中去找諸葛亮神機妙算體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為什么你覺得他這么做很好。學生踴躍發言,基本能夠把這些句子找到,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這樣并沒有完,本文人物既然是重點,那么,怎樣才能夠在不偏離中心軸的前提下挖出人物形象諸葛亮呢,我把諸葛亮知人心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通過讀,通過交流知道諸葛亮怎樣識人心的,我把課文的.2、3、7、8自然段作為重點,以讀代講,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
2本課我教學的重點之一放到了人物對話,體會人物內心,感知人物形象:
由于這篇課文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以對話形式組段。在教學中我提出:“分角色朗讀課文,或表演有關情節,給周瑜和諸葛亮兩人加上他們說話時的動作、語氣、神情。并想想為什么這樣加?他們在說話時想些什么?”我希望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研讀與合作探究交流,體會周瑜的妒才陰險與諸葛亮的機智、胸有成竹。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的時候,議論紛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此時,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3、發散思維,勇于探索
教學中選擇有思維含量的“發散點”是有效進行發散思維訓練的關鍵。
1、情境采訪,深化認識:
如,教師作為《三國周刊》的記者采訪“孔明”:“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現我佩服不已,請問您在向周瑜立下軍令狀時,怎會有如此把握?”學生會自然地對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加以總結,并加入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2、作業設計,拓展延伸:
在課的結束部分,我在引導學生總結了本課無論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周瑜的妒才陰險,還是魯肅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謹慎多疑,我們都是從文章對人物的語言描寫中體會到這一寫作方法后,總結出:這也是《三國演義》刻畫人物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講完時,我布置學生課余時間再讀《三國演義》,把課堂延伸到了課外,讓學生在文學名著中去學習和積累,拓展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
二、整體來說這節課還算順利,我卻從這節課中看到了許多不足。
例如:雖然說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認識了周瑜的陰險狡詐、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但這并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我感到學生只是再讓我牽著走,缺少自己的看法,對文本只是盲目的服從,沒有質疑能力。課堂看起來比較活躍,可是缺少思想的孩子會讓課堂顯得沒有靈魂,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善思考,會思考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大課題。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7
作為小學課外閱讀,本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大膽的常識和有益的開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選材大膽。本匯報課,最大膽的設計是將閱讀內容直接延伸到課外讀物。而非從課本出發,引申出課外閱讀內容。我充分地考慮到,教師死盯教材,死把教材的現象還是學的常態,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更加廣闊,更加豐富的閱讀世界,這才是我們課題的宗旨。況且,延伸教學并不是脫離文本,課本中本來就有許多優秀的童話故事,選取童話故事《龜兔賽跑》,以童話為主題,使學生熱愛童話,親切兒童文學,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突破和創新。事實證明,對于這種專題性閱讀,學生的興趣濃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頗有見地。教材無非是例子,教師要做的是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門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2、讓孩子去“展示自己。不少老師提出學習《龜兔賽跑》這個童話故事時,運用了新穎的讀書方法,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孩子能否順利接受,值得考慮。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課前,我設計了三個環節來考驗孩子們對童話的了解程度,如,歌曲猜童話;影片憶童話;關鍵詞聊童話,有趣的環節調動起學生原來的閱讀積累,拉近學生與童話的距離,又以一種新穎的讀書方法“通過你自己的閱讀,對你感興趣的地方,畫上表情符號,表達你閱讀的心情。”來展示學生的閱讀收獲,最后以“假如你就是這只烏龜,你會不會接受兔子的邀請參加比賽?”來引發學生的爭議,閱讀應是一種個性體驗,探究和感悟,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而學生的個性發言,深刻體會給我們以非常有益的啟發:語文教育要真正認識,激活兒童的巨大潛能,萬萬不可小視兒童,在欣賞,理解兒童文學時,孩子的審美眼光,感悟能力并不亞于成人。
3、方法的滲透“獨具匠心”。我們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可閱讀應該是個快樂輕松的學習過程,不可給學生過大的壓力,這可能會打出學生的閱讀興趣。“用表情符號代表我閱讀時的心情,”是我在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做的大膽創新,用這種有趣、簡便的方法留下學生思考的痕跡,受到學生歡迎。當然,在閱讀推廣初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是一種易于學生接受的學習方法,隨著閱讀活動的推進,方法上應該向實效性提升,向多樣性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些不足之處,如:
一、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件中的動畫不能播放,沒有檢查好。
二、想讓課堂比較飽滿,其中兩個環節,一是讓學生表情讀書的時間還不夠。二是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一本書這個環節也沒有充分地展開,只是簡單地叫兩個孩子介紹自己喜歡地故事。
三、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做為課堂的主導,我有必要總結提升出更深層次的情感。“被愛是一種幸福,施愛更是一種快樂”,這節課才會更立體,更豐滿。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8
童話故事《青蛙看海》講了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在青蛙實現愿望的過程中,有兩個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一是蒼鷹,他給青蛙指出了看海的方法,二是松鼠,他引導青蛙一步步登上山頂,最終使青蛙實現了看海的愿望。
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談談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很多學生表示要學習不怕困難的小青蛙,更多的學生表示喜歡樂于助人的松鼠,喜歡率達100%(而喜歡蒼鷹的只達三分之一左右),有同學甚至表示:“如果我們的老師像松鼠一樣該有多好哇!”
一語驚醒夢中人,我們的學生需要的是松鼠式的老師!那松鼠式的老師到底有何魅力,能贏得學生如此的青睞呢?
一、關心愛護學生
學生喜歡松鼠最主要的原因莫過于松鼠很有愛心,當青蛙遇到困難時,他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青蛙需要松鼠這樣的朋友,學生又何嘗不需要松鼠式的老師呢?做松鼠式的老師,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關心愛護帶給學生。愛是春風化雨,愛會潤物無聲。當教師以滿腔的熱誠對待學生,把濃濃的愛撒向學生,則再大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再多的頑石也會逐漸被感化。
二、引導幫助學生
當青蛙遇到困難而一籌莫展的時候,松鼠沒有和蒼鷹一樣置之不理,而是將這座難以攀登的高山分解成許多級可以征服的臺階。降低了登山的難度,并帶著青蛙一級一級地往上跳,最終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我們的學生猶如青蛙,在學習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當學生急需幫助時,教師不能視如不見,應像松鼠那樣及時給予幫助,幫助學生降低難度,為其搭臺子,架梯子,使其一步步登上理想之峰。
當然,這樣的幫助要掌握好其中的火候。教師要做松鼠式的老師,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并不是讓教師做學生的保姆,學生的任何事情、任何活動教師都得親歷親為,包辦代替。相反,教師該放手的時候應及時放手,應讓學生成為學習(生活)的主人。只有在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才應予以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三、支持激勵學生
在青蛙實現愿望的過程中,蒼鷹與松鼠都給予了他幫助,但蒼鷹給予的僅僅是指點:“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而當青蛙對登山表示為難時,蒼鷹沒有繼續給予切實可行的辦法與幫助,只是說:“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說完就展翅飛走了。他的話不僅沒有給青蛙帶來了希望,反而使青蛙陷入更大的失望之中。但松鼠并沒有像蒼鷹那么拍拍翅膀就飛走,而是啟發誘導青蛙“你想看大海嗎?”“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當青蛙跳上一級石階,他又激勵青蛙“好,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親切的笑容、熱情的鼓勵成功地喚起了青蛙的信心,成為青蛙登山的動力,使得青蛙信心倍增,不由自主地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盡管后面還有疲勞、饑渴、甚至危險在等著他,但一路上由于有松鼠的鼓勵和支持,最終,青蛙在不知不覺中跳完所有石階,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愿望。
青蛙看海需要松鼠的鼓勵,學生學習同樣需要老師的鼓勵和支持,老師們,請不要吝嗇您的語言和微笑,您每一個贊許的眼神、真誠的夸獎、親昵的動作,都將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激勵其克服困難,實現理想。
老師們,我們的學生如同一只只登山看海的青蛙,他們有愿望、有理想,然而他們的能力有限,毅力有限,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像青蛙一樣彷徨、失望,就讓我們一起來做松鼠式的老師吧,把我們的關心和愛護、引導和幫助、鼓勵和支持帶給學生,讓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乘風破浪、早日登上理想之峰吧!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9
《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通過本課的教學,如何使學生既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呢?在教學中,我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結合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感悟作者用詞造句準確、傳神,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如“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一句。學生經過認真閱讀課文,結合起來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臟后的例子,抓住“微笑”“沒關系”等詞語,有的感到女青年不但沒有責怪小男孩踩臟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禮相待,這是小男主動地道謙,使用禮貌用語的結果。
有的學生感到女青年的“微笑”就是對小男孩冒失的諒解,理解了小男孩此時懊悔的內心。有的學生認識到,在我們今后的生活中,應該用好禮貌用語,同學之間才會和睦相處。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0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知道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古人所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即說明了這個道理。此外,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楚等。朗讀可以使學生對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把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適當地給學生創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在講授新課文之前,都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使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境中反復讀課文,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于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與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好讀書,會讀書,讀好書,從而為學生終生的發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我從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有數年,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乘著新課改的春風,在專家學者的引領和一線教師的實踐探索中,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精彩局面,但由于種種原因,也還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現簡單地總結如下:
1.教學中的`拓展閱讀進行得不夠深入和廣泛。拓展閱讀是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的關鍵。可是在很多常態課堂上,同主題的或關聯主題的拓展閱讀往往進行得不夠深入或不夠廣泛。教師的閱讀積累不夠廣泛和豐富,學校提供給教師和學生的閱讀條件不夠理想等原因是導致該問題的主要因素。
2.學生閱讀興趣不高,學校或班級中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由于家庭因素,學生很少買書;再加上學校圖書室設備的不齊全,僅有班級圖書角,沒有開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的課內外閱讀囫囫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所以達不到預期效果。
3.由于部分教師對主題單元的編寫意圖不理解,對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缺乏研究。因而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只教主體課文,沒有處理好主體課文與語文天地中閱讀材料的教學關系,往往是把二者割裂開來,沒有引領學生進行遷移性、拓展性閱讀,養成學生閱讀的習慣,增強學生閱讀的能力.
4.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閱讀教學時間分配隨意性很大,教學空間封閉。由于教育評價制度的考試化導致了部分教師把閱讀教學課變成分析課。課上教師滔滔不絕、繁瑣的講解、分析、提問、解答,不見學生的讀書和思考,沒給學生留下必要的讀、思的時間和機會,不可忽略的讀書活動則被排擠到課外,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淺顯的認識,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2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基礎,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最基礎的階段。搞好識字教學有助于學生自主讀書,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通過識字教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現就學習《夏夜多美》一課的教學作如下反思:
一、注重總結方法,讓學生在語境中識字。
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發現、總結識字的方法、規律,并遷移到課外讓學生自主找方法、用規律去主動獲取識字方法。如授課教師在教學《夏夜多美》一文的識字時,教師抓住以讀課文為識字的切入點,以讀生字、讀詞語、讀句子為識字的著力點,引導學生識字,將自己認識的字、詞、句與課文整合起來,讓學生在語境中識字,這就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地識讀新字,從而培養學生學會識字的.方法。
二、積極倡導隨文識字,力求認寫分流。
隨文識字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從兒童身邊的人物、生活這些鮮活熟悉的內容入手,以兒童感興趣的圖畫、兒歌、童話故事等形式呈現,或借助拼音,或借助畫面,或借助豐富多采的語言形式,給兒童愛與美的啟迪,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師在教學《夏夜多美》一文識字中,就注重了借助拼音與兒童感興趣的圖片,張貼到圖板上引導學生識字,給予兒童愛與美的啟迪,成功地運用教育的可接受原則和愉悅情趣再認知過程中的巨大影響力,創設了一種溫馨而富有情景的識字環境,使孩子們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去認讀生字。
三、注重認寫同步,互相促進。
識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閱讀,而低年級的閱讀,還在于更好地鞏固識字效果。識字要在語言的實踐交流中延伸發展,在具體語言情景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如授課教師在教學《夏夜多美》這篇課文時,教師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鞏固復習學過的生字,積極運用生字魔方讓學生個別讀、同座認讀等形式,滿足兒童識字后急于閱讀的急切欲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注重學法指導與習慣養成。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大力倡導見字識字、隨文識字、以寫促記、認讀同步等識字方法,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力求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相結合。更應注重讀書、寫字習慣養成。學生語境、語感訓練,時時刻刻提醒他們讀書要口到、眼到、心到;寫字時做到身正、肩平、足安。
五、積極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關注知識的拓展。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反復的美讀,在讀中識字、讀中感悟文情、文意與文美。此外,教師要適時聲情并茂地大聲朗讀,入情入境地朗讀。發揮其感染力,關注每個學生。在此指導的過程中,既要有嚴格要求,又要有溫馨提醒。這樣,學生既能理解文情,又能感悟出課文的價值所在。此環節后,及時開展“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等活動,既能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能達到訓練、運用與拓展的目的。
因此,當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讓語文因生活而精彩,讓識字因閱讀而豐富,就能張揚學生的個性,開拓語文識字與閱讀教學更為廣闊的新天地。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3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么,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我把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創設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一年級識字課《自選商場》,我創設了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小朋友們,你們去過自選商場嗎?今天,、小明將帶我們到自選商場里去逛一逛,他說要買好多東西,請小朋友們看仔細了,他買了哪些商品?”接著看圖觀察思考。不用我問,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學生對文中的幾種商品名稱已有了初步感性認識。通過圖畫情境的創設,把學生帶入自選商場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選商場。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于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比尾巴》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
(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
(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伙伴共同交流解決;
(3)我會講:把你讀文后的感受說給小組伙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后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后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比尾巴》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首先來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選擇相應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于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創造性思維是人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于和善于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于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
課堂教學是屬于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三、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點
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語文學習中應多提供學生活動的機會,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說的訓練。還可將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因為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希望老師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例如我在教學《自己去吧》一課時,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小組合作進行故事情節表演。小組間再展開比賽。學生在表演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自主學習。因為要表演,學生得仔細揣摩小動物們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從更深一層理解課文內容,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自主學習使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我們的課堂充滿樂趣,才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使真正的創新思維火花常開不敗。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4
以往的閱讀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正確的軌道。主要表現在:1、沒有擺正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關系。教師是主宰,主宰著學生和文本。師生之間是一種控制與被控制、不平等的關系。2沒有真正的對話。有的是在教師的牽引下,往往是為了迎合老師的、言不由衷的答問。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特感受。3、沒有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閱讀教學都是串講串問,是繁瑣的課文內容的分析。那么,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新的閱讀教學應該是扎扎實實抓好課堂內的閱讀教學。
1、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個人知識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閱讀。語文教學一方面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樂趣;二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兒童是否能培養起閱讀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第一學年的教學活動。如果老師能發現、獎勵和發展學生在閱讀中所表現出來的每一個優點,那么他們就會以樂觀的態度去對待老師的教學活動,愛上這門課程。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培養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教學盡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動中、在游戲中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才能增加興趣。
2、學會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1)堅持“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學會“讀書”。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本質特點。讀的次數多、內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積累,有利于廢止繁瑣分析,有利于打破沉悶呆板的.課堂氣氛。
各個年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默讀、背誦。小學階段特別要加強朗讀和默讀的指導。要重視指導朗讀和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用培養語感和感悟力的方法來理解課文。默讀,要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知道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學過的詩文,要提倡多背誦。背誦是語言和文化的儲存、積累,學生不僅得益于當前,而且受益于一生。那么,四年級的學生應該怎樣讀好書呢?
首先說說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并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其次是默讀。默讀的練習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三四年級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五六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默讀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并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后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于形式。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提示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后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2)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教師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的閱讀時間。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體驗不僅是語文教育的特點,而且是語文教育的目標,是語文教育的實施方法。所謂體驗,就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內在活動,體驗更多是指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種種體會和感受。語文教學使學生、文本、教師的多邊互動、融合、提升的復雜過程,而學生主體的體驗,正是使這一過程能進入最佳狀態的重要保證。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如此強調體驗的價值所在。當然,個性化閱讀也需要價值引導,不能任由學生亂發揮。老師要及時發揮自己的作用,雖然說教師是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但這個伙伴應該做到“高于學生之上,融于學生之中”的。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通過參與對話,扮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角色。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提倡獨立思考,鼓勵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提倡多角度閱讀,有創意的閱讀,在閱讀中展開想象和聯想,在閱讀中不斷有所發現,讀出新意。
倡導新的學習方式,鼓勵質疑,引導發現,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疑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自主意味著個人獨立學習、自主探究,意味著教師要尊重學生自己的方式、獨到的思維和新穎的見解。低年級側重引導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于提出問題。中、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善于提問,能夠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學會“積累”。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于筆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隨時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同時培養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成積累詞句的習慣。在我們的課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課文,對于這些課文,教師要重視創設情景,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對于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采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據我所知,很多老師都有一些好辦法引導學生積累,如采蜜本、美詞佳句本等,效果很不錯。
(5)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 “應用”。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以引導學生通過應用鞏固學習的成果。引導學生學習和體會作者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方法,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習作中運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學語文,用語文,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5
語文閱讀教學的開放,一是要突破單一封閉的教學模式。教師僅靠理論知識的傳授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澳大利亞教育部長盧比說,未來是個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文化、信息化工作的時代,如果人們沒有閱讀和溝通能力,沒有團隊合作的能力,就沒有通往工作的渠道,也沒有通往文化的渠道。這就啟發我們閱讀教學也必須把教育對象引入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接觸社會,認識社會,使學生得到更多的信息;二是在教學方法上要從傳統走向現代。傳統閱讀教學方法單純偏重理論灌輸一種形式,這一種單一的、封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限制。現代素質教育強調的是信息雙向交流,是師生合作,教師的職責是激勵學生自主閱讀,積極質疑,大膽創新。結合本人的語文教學實踐,對開放性閱讀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
一、開放閱讀空間,體現主體地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開放閱讀空間,學生自由地學、思、疑、問,在開放性的課堂上敢說敢想,潛能得到最大發揮,這樣和諧、活潑氣氛有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發展,例如學習《一夜的工作》時,我讓學生默讀2—6自然段,要求用“——”劃出你感受最深的語句,圈劃重點字詞,在書旁空白處寫出你的體會,并練習感情地朗讀。這樣讓學生在閱讀圈劃字詞、寫點評,旨在教給學生邊讀邊悟的讀書方法,隨時記下思維靈感的火花。然后,給學生充分讀書、感悟、小組討論、大組交流的時間,使他們自主參與學習。小組討論,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切磋中激發出創新靈感,他們成了學習的主人。大組交流,著重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談體會、細分析、感情讀。不僅體會作者對周總理的真情實感,而且掌握文中表達的情感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把教師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在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上,使學生學得自在,學得輕松。
二、開放閱讀興趣,滿足閱讀需求
“需求是行為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有興趣,就為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內因條件,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因而教師需要根據課文的特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讓現代的教學媒體進入學生的閱讀課堂,開放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點。《桂林山水》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利用多媒體展示桂林山水的美麗景點,讓學生有如置身在畫中游玩,生在閱讀學習中真正獲得探究的樂趣、認識的樂趣、審美的樂趣、創新的樂趣、積極向上的樂趣,并將這些東西轉化為學習的動機。我在設計《驚弓之鳥》一課時,變平時的閱讀為學生感興趣的配音,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去評論。變平時的教師給目標、方法為學生在興趣中自主探索,確定目標;變平時的分析理解為討論后的爭辯;變平時教師總結寓意為學生聯系實際自我歸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保持一份愉悅、健康的心態,并主動地獲取知識和技能。
三、開放思維發展的質疑點,培養閱讀能力
“質疑”是學生在對教材深層次理解和探究基礎上的一種求真、求異的思維過程,它蘊含著學生可貴的創新意識,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精神的提升和外露,教師需指導學生學會思維、開放學習思維的質疑點。例如《一夜的工作》中有一句“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得清顆數,好象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有學生質疑,這句話是說花生米跟平常一樣多,沒有增加分量。我先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自主探究,大體把握全文脈絡,啟發學生抽絲剝筍:先由“一小碟花生”感受其少,其次由“可以數得清顆數”表明其“少”,再由“好像”的辨析提示其“少”,這樣環環相扣,步步蓄勢、層層進逼,突出花生米“少”與總理生活簡樸有機融合了,花生米如此之少,但是總理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對比何等鮮明!學生對此感觸甚深,自然悟解,總理的精神印入心中。
四、開放學習資源,培養獲取信息能力
獲取信息能力主要指學生在學習課內外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獨立獲取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包括閱讀能力、搜集、積累和使用資料的能力。
1、從閱讀中獲取信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1)指導學生從教科書中提取信息,掌握各單元、各課的學習重點,對全期的學習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具體到每一篇課文的學習時,又要讓學生通過多遍閱讀分步解決基礎知識,內容分析、歸納掌握等方面的信息,打破學科界限,使教科書的閱讀過程成為獲取語文知識信息與綜合運用信息的過程。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我們要努力開放教學過程,讓學生從各科教材中獲取信息。從自然教科書中了解地球的知識;從社會學科中學到有關我國的資源、氣候、從面深刻認識“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各學科互相滲透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可謂水到渠成。
(2)指導學生從課外書中提取信息。
閱讀課外書,既可以幫助學生學好課內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取大量的課內所沒有的`新鮮信息。信息有多種多樣,對學生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因此,指導學生讀書首先要有選擇地讀書。如讀有價值的科普著作、期刊雜志、文學名著、優秀詩文等。其次是養成閱讀中有所得,通過寫簡要筆記或做摘錄積累貯存信息的習慣。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利用各種機會,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創辦圖書角、剪貼材料、故事會、朗誦會、讀書筆記展覽、讀書報告會等,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
2、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育技術的運用,使教學的信息資源得到空前的擴大和豐富,使學生接受知識,信息的渠道增多、容量擴大,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當代信息技術的成果,指導學生適應電子閱讀的需要,掌握通過電子閱讀從互聯網迅速獲取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方式和技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帶著自己提出的疑問,去讀書、去探索、去研究,去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會感受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快樂,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開放性閱讀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和創造性,體現“以人為本”的個性化教學理念,實施開放性閱讀教學,不斷引導學生理解、認識、探索、發現以及想象的表現的欲望,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活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6
3月8日夜自習三節課,評講了全國Ⅱ卷中的文言文。由于是第一次開始操作,我用心編織著課堂的每個環節,以期達到師生心靈的高度交流和融合。第一次形成一個好的模式,學生以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主動學習了。我一直把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當成我的教學目標之一。
課堂流程如下:第一節課,我提前到,檢查同學們準備試卷和筆記本情況(老師的督促很關鍵,不可放任自流,高中生不會做筆記的大有人在,這是一個養成教育問題),提出明確的要求:20分鐘做題,20分鐘自我檢查(對答案,看翻譯,查字典)。時間上同學們把握的還可以,可能是文章不是太難吧。快下課時,我讓兩個同學把自己最初的翻譯板書到了黑板上,供第二節評講用。第二節課,我開始評講,先對答案,統計了三道選擇題的全對人數,有三分之一多,然后挑了一個同學背誦我提供給大家的古文翻譯原則,并且提示大家,我將隨時提問這個原則,因為那就是我們古文應考和平時訓練的法寶。那個同學回答的不是太熟練,我覺得一個抽象知識的總結是需要時間的,更重要的是在每個時間段里對知識的默默消化,而老師總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學生肯定會,而實際上學生不會,也可能根本就沒引起注意。學生畢竟是學生,需要老師的督促,引導,才能從一個層次到另一個層次,而老師往往高估了學生。當然有時,也會低估了學生。只有適時地檢查統計,師生真正的思維交流才能有較準確的判斷,才能有教學相長的局面。就像這個古文翻譯原則,我在班里重復了無數遍,我想當然地認為,同學們肯定爛熟于心了,其實不然,而且很不然。我想得堅決打倒樂觀主義,躬耕于教室才行。接著我開始領著同學們按照那個原則給黑板上兩位同學評分。結果兩位同學總分都是7分,但小題得分有區別。一個同學是知道那個知識點,但掌握不是太全面,即省略的部分要補出來并用括號括起來,他沒有帶括號,我說這是規范問題要注意。一個同學在翻譯時加進了自己的過多的理解,我說這是精確問題,要注意。規范和精確的訓練是有效的對付應試的策略。同學們有同感。接著,我就開始領著同學們疏通文意。交代了兩個閱讀文言文的`小門路,一是放慢思維,文言文是高度凝練的語言,想和看要一致,橫向思考要多于縱向思考,而大部分同學會看很快,看著看著就摸不到文路了。二是古文中單音字多,也就是一字一義,如果看不明白時,不妨這樣去試試。我在講的時候,讓同學們拿著筆,把我讀的時候停頓的地方用筆斷開,方便理解。我把一些生字,重要的字詞、句式都給同學們指了出來,講完后,我讓一個同學讀了一遍文章,基本還行。接著,我在文中挑了幾個重要的實詞,延伸到文外,把它們的重要意思略做了一下總結。板書到了黑板上。
完成以上教學,用了兩節半課的時間,由于是第一次,我的闡釋語言多了些,以后就用兩節課完成以上內容。同學們做一節,我講一節。每講新課之前要求同學讀熟上一篇,凡是讀不熟的要抄三遍原文。另外老師提到的知識要一一整理到專門的本上,方便以后復習時用。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7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跟文本“對話”,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激發學生閱讀的愛好
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愛好,學習動力才會被極大地激發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聰明。一般說來,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必須讓學生明確閱讀的目的,比如當學生認為對課文內容理解得差不多了,沒有什么可想的時候,就追問一個可以加深理解的問題;當學生思考碰到困難時,就提出有點撥作用,能使學生豁然開朗的問題。通過設計多種多樣的有針對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閱讀目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激發學生閱讀愛好的效果。
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在朗讀課文時要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經常性地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準。利用抒情性課文,練習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在指導有對話的課文閱讀時,要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引發學生朗讀熱情,優化朗讀練習,重點指導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嘗試合作、享受成功。
三、培養質疑釋疑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教師應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難點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針對性地教學,減少無效勞動。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激活學生思維及養成求知愛好的作用等等。語文學習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尋找疑問、大膽質疑、積極解疑,讓“疑”成為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
四、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書可以豐富詞匯、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進而提高讀的質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應用來鞏固學習成果;引導學生學習和體會作者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方法;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習作中運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總之,教師應對閱讀教學予以足夠的重視,指導學生采用最佳的閱讀方法,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手、口、腦并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8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小學階段英語教學,它的目標首先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小學英語故事教育教學反思。首先在語音、聽力、口語等方面打一個基本的基礎。那么為什么要建議在 小學 階段采用故事教學呢?我想這有幾個理由。
第一,故事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有語境的語言素材。大家都知道,學外語最好是采用有意義的有語境的語言素材,這樣便于學生理解語言的意義、理解語言運用的具體情況。也就是說我們孩子們在學一句話或者學一個單詞的時候,如果脫離語境的話恐怕難以理解,另外即便理解這些詞或者是句子的意思,他們也不知道這些詞和句子將來具體在什么情況下使用。所以如果我采用故事教學的話至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言的意義以及語言具體的使用的情況。
第二,故事是小孩子感興趣的學習材料。那么我們從小到大對故事都感興趣,大人對故事都感興趣,小孩子就更感興趣了。因為故事有情節。現在很多小學英語教材里面故事,雖然有一些故事比較簡單,但是還是有一些情節的。另外有的教材編的故事非常有趣,這樣小學生在學英語過程中,如果能夠通過故事來學英語,我想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反思《小學英語故事教育教學反思》。
另外一點,我們知道小學生,特別是中國的小學生學英語需要大量的`接觸各種各樣的語言素材。由于我們中國學生學外語這種自然的學習環境還不是特別理想,所以需要大量的接觸英語。那么接觸英語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閱讀。所以我們在小學階段,即便是低段我們也安排一些小故事,讓學生來閱讀、來表演,這樣能夠通過學習故事、表演故事,能夠有更多語言輸入。
那么基于以上幾個原因,我認為小學階段建議在不同的教學環節采用故事教學。有的老師可能覺得小學生英語水平不是很高,那么故事能不能讀得懂?能不能講?能不能表演?實際上,我認為是可以的。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我們說的故事并不一定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語言比較難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幾個人的一個活動。有一些對話可能是一個故事,故事也可能是一段完整的敘述性的文字。
另外一點,就是我們對于學生講故事、讀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要求,應該是要靈活把握的。比如說我們倡導在低年級就有講故事的環節。那么這個講故事,我們講的不是說老師把故事完完整整地給學生講,而是老師和學生一起來根據圖片的提示、根據我們提供的音像材料來理解故事,或者說描述故事,這也叫講故事。所以我們說講故事也是能做得到的。再就是表演故事,表演故事其實最簡單。表演幾個動作也是表演故事,把一個故事幾個環節用一些手勢、用一些表情表演也是一種表演故事。當然如果是用語言表演,故事表演就更充分一些。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9
xx年3月2日,蔡家小學巢老師、方老師、陳老師和我一起,在岳陽樓區朝陽小學聽了關于怎樣更好的進行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的研討會。會議內容豐富,首先是由岳陽樓小學英語教師吳雪佳老師給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閱讀教學示范課,接下來由朝陽小學的四名英語教師為大家展示閱讀課的四個片段教學片段,然后由 老師就上一內容進行說課,最后由樓區教育局英語教研組李靜對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提出了要求。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對怎樣進行英語閱讀課教學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想法,覺得自己收獲不少,但自己對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仍有些疑惑。以下是我對小學英語閱讀課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本著不斷改進的態度進行反思。
一、活動中得到的心得體會。
我總認為聽有經驗的老師的上課,看他如何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取其精華去起糟粕,匯聚在短短的40分鐘內,特別是對我這種年輕老師來說,是提高自己教學質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這次吳雪佳老師上的是PEP教材五年級 部分,文章以人物對話的形式出現,卻是一堂典型的閱讀課教學。聽吳老師的課,讓我看到了一個優秀的英語教師的素質:頗具感染力的微笑,活潑有趣的body language, 自然流暢的英語口語,從容穩定的課堂節奏,渾身上下散發的親和力,將英語賦予了她個人的魅力。她沒有讓學生進行重復的閱讀,每一次都有新的'變化,那些英語句型在她的傳授中變得有感情,有個性,有力量,并不像普通的閱讀課那樣沉悶,枯燥。我想這是因為吳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努力展示語言的實際功效。即:發現于生活,運用于生活。這是我對于這節閱讀課最深的體會。這也是我現在認為很值得提倡的一種教學理念。閱讀課要緊密聯系生活。由生活中的事件引出話題,在學習完新內容之后又回到生活去運用這些句型。所以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我要努力設計跟生活貼近的句子,創設于生活相關的情景。
二、我對閱讀模塊設計的理解
我認為閱讀得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一種迅速提煉信息得技能。既然是一種能力的訓練,我們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就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那么怎么才能培養這種能力呢?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講,如果你想得知文章的大概意思,首先你必須熟悉文章內的主要詞匯,即信息含量詞匯。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教師在閱讀課上不一定要對所有學生不認識的單詞一一講解。教師要做的只是提煉出文章的重點詞匯,然后務必保證全班85%的人懂得這些關鍵詞匯。那樣子學生對于文章的大概意思也就又了一個了解。對于學生似懂非懂的詞匯,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給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進行引導,并以表揚學生的發現為主。讓學生在這短短的10分鐘的探索中找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為下一次的學習做鋪墊。其次,如果你想得知文章的大概意思,你還必須對文章的重點句子結構熟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教師在閱讀課上還應適當的引導學生熟悉文章中的重點句型。這種句型在小學英語中通常每篇文章只有1至2個。所以,在適當引導下及反復練習中,學生是可以在一節課內掌握好1至2個句型。以上只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閱讀課教學設想。那么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又會遇到怎么的問題呢?
三、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第一是學生方面,對英語閱讀始終存在著畏難心理,其次是閱讀習慣需要改善。 第二是教師自身,如何設計一堂閱讀課?如何指導學生閱讀?
四、我的閱讀課教學思路。
1、采用恰當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設計多樣的閱讀形式,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
3、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五、總結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我們教學的重點之一,只要我們教師明確具體閱讀教學目標要求,持之以恒,注意培養小學英語閱讀的興趣和習慣,采用恰當的閱讀教學策略和閱讀模式,將聽說讀寫活動恰當融入閱讀教學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潛能將會得到充分的挖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將大大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努力運用所學習到的種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技巧去完善自己的課堂,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20
指出:“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閱讀程度適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的一些方法,注意積累語言材料。”“能根據需要收集有關材料。”
課外閱讀中的大多數文章,不但結構嚴謹、情節動人,而且里面有許多優美的語句,華麗的詞藻。因此本節課我選擇課外閱讀上的《夏夜》和《冬娃》兩篇文章,希望通過閱讀指導,讓學生在語言文字之中體會到晚霞的美麗和小河的迷人,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同時希望通過閱讀這樣的文章,讓學生學會作者的擬人、打比方等寫作手法,為下一次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中,我指導學生自己學會生字,學會詞語,積累優美的語句,并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從而聯系到自己的文字如何變得生動、優美起來,讓學生嘗試寫話,老師加以指導,從而達到閱讀的真正目的。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大量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以讀促思,以讀助寫。有些相關背景知識沒有引導學生去掌握。因此,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課外閱讀的指導類型也應該是自由靈活,多種多樣的,我認為“學習知識的目的全在于運用”,“教是為了不教”,只有充分把握好課外閱讀的作用,搞好閱讀指導,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各種閱讀能力,為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21
本學期我校研修的課題是《對學生怎樣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在學習和實踐中的確遇到了一些問題,自己也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深入的思考,現列舉一二與大家共商討。
案例一:
當我校課題研修的主題確定后,開學伊始,我便結合校本研修主題在班內宣讀本學期的班級課外閱讀計劃。按計劃我首先在班內舉行了一次班級朗讀比賽。比賽規則是每個學生都參加(由于我班人多,分6堂課舉行)。有一堂輪到唐宇航朗讀了,他讀的是《淘氣包馬小跳》中的一個片斷。由于他讀的時候模仿人物說話的語氣極象,加上他比劃的動作,再富于滑嵇的表情,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不由自主地為他鼓起掌來。同學們課下都稱他是“馬不跳”的化身。說來也怪,就從那天起,我們班的馬小跳每天都在增加。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讀《淘氣包馬小跳》這本書的`人越來越多。就連大課間,仍有一部分人不舍得休息,爭分奪秒地讀這本書。同學們都開玩笑地說:“我們班的馬小跳已經泛濫了。”于是在“馬小跳”的帶動下,同學們的讀書熱情越來越高,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反思:說實在的,僅僅通過一次不起眼的班級朗讀會就把同學們的讀書熱情調動起來,這個結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包含的道理誰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的。班級朗讀會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自己朗讀才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學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糧,老師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正如一位名人所說:“你給孩子一個機會,孩子就會給你一個精彩。”我想長此以往,學生與好書本打交道,讓心靈沐浴書香,做一個有有修養的人,不僅是時代的需要,也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為孩子的生命奠基!因此,我們開展的這個活動是多么的有意義。
案例二:
根據班級的課外閱讀計劃,要求學生每天語文課前五分鐘用來檢查同學們前一天閱讀的內容,請一位同學帶上摘錄本走上講臺,先說故事梗概或談感受或談收獲或賞析某一個生動傳神的細節等,接著每個同學都必須過這一關,就是不看摘錄本,大體上能背誦自己摘錄的的優美詞、句、段,最后老師稍作點評。
反思:開始學生對我這一做法不怎么理解,認為增加了他們的學業負擔,做的是些無用功,訓練時間長了,大家終于嘗到了閱讀的甜頭。因為這種訓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重視了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為寫作夯實了基礎,促使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全面提高。
記得一位行家說過這樣的兩句話:“在教師的指導下擴大閱讀的量,可以說是提高語文水平的不二法門”。“課堂教學也好,課外活動也好,切忌搞形式、走過場,要有實實在在的效果,照我看,最為簡單易行,效果也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千方百計地推動學生多讀好書”。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轉換教學觀念,讓學生從繁重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使他們真正走進文本,把熱情、沖動、閱讀、理解、體味、感悟、表達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那么學生定會愛好語文,他們將會看到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22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很多學生或沒有材料可寫,或表情達意不夠流暢、準確、生動,歸根到底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驗。那么,如何才能豐富學生的語言呢?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告訴我們:“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多讀書,才能多吸收、多借鑒、多積累、多運用,從而促進寫作水平不斷提高。看來,有效的閱讀是學生積累語言,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加強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閱讀獲得語言的積累、情感的沉淀,從而自然地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產生和諧的美,真正讓豐富的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寫作中的一個亮點。只有這樣,作文教學才能長上騰飛的翅膀。
那么,加強課外閱讀對推動作文教學有哪些理論意義呢?
(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現實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
自古有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如建房需要積累大量材料,要進行成功創作,首先得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這些素材從何處來?必須從廣闊的社會生活中來。曾提出并強調了“現實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的科學論斷。成功的寫作者要積累豐富的創作素材,僅僅依靠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通過閱讀大量書籍了解不同于自己時空的人和事。古今中外成功的作家和學者無不如此。中小學生要進行成功的寫作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然而現在的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都比較重,整天置身于繁重的學習任務之中,簡單的生活模式幾乎將他們與廣闊的現實生活隔離開來,很少有機會去觀察和感受鮮活的現實生活,因而他們的生活積累非常貧乏,缺乏必要的創作素材,作文訓練中的“無米之炊”也就是經常的事情。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語文老師普遍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課外閱讀,讓學生自己去主動地觀察生活,豐富自己的'生活積累并轉化為寫作素材。
(二)創作興趣是寫作的主要動力——加強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有關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興趣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開發潛能和智力的內在動力。一個人只有對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才能自覺地去觀察它、研究它、實踐它,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強制。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寫作興趣,談何寫出好文章?即使叫學生硬著頭皮寫下去,他們也只不過是東拼西湊、草草了事而已。學生怕寫作文就是對寫作不感興趣,要寫好作文就得使學生對之感興趣。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他們觀察和感悟生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對其中的社會生活會與自己的現實生活進行對比,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這些看法長期聚集于胸,便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傾吐欲望,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語言表達出來,于是寫作便成了一種主動行為。即使不會主動創作,當老師要求寫作文,學生看到作文題時,他們會自然地把長久積聚于胸的想法與寫作情感形成強烈的共鳴,從而寫出內容豐富、情真意切的文章來。這里的“欲望”和“共鳴”其實就是寫作興趣的具體表現形式。
同時,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對作品中的寫作技巧、基本手法以及作家作品的風格會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期待嘗試寫作。這里的“期待嘗試”的心理其實也是興趣的開端。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23
作為小學課外閱讀,本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大膽的常識和有益的開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選材大膽。本匯報課,最大膽的設計是將閱讀內容直接延伸到課外讀物。而非從課本出發,引申出課外閱讀內容。我充分地考慮到,教師死盯教材,死把教材的現象還是學的常態,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更加廣闊,更加豐富的閱讀世界,這才是我們課題的宗旨。況且,延伸教學并不是脫離文本,課本中本來就有許多優秀的童話故事,選取童話故事《龜兔賽跑》,以童話為主題,使學生熱愛童話,親切兒童文學,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突破和創新。事實證明,對于這種專題性閱讀,學生的興趣濃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頗有見地。教材無非是例子,教師要做的是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門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2、讓孩子去“展示自己。不少老師提出學習《龜兔賽跑》這個童話故事時,運用了新穎的讀書方法,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孩子能否順利接受,值得考慮。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課前,我設計了三個環節來考驗孩子們對童話的了解程度,如,歌曲猜童話;影片憶童話;關鍵詞聊童話,有趣的環節調動起學生原來的閱讀積累,拉近學生與童話的.距離,又以一種新穎的讀書方法“通過你自己的閱讀,對你感興趣的地方,畫上表情符號,表達你閱讀的心情。”來展示學生的閱讀收獲,最后以“假如你就是這只烏龜,你會不會接受兔子的邀請參加比賽?”來引發學生的爭議,閱讀應是一種個性體驗,探究和感悟,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而學生的個性發言,深刻體會給我們以非常有益的啟發:語文教育要真正認識,激活兒童的巨大潛能,萬萬不可小視兒童,在欣賞,理解兒童文學時,孩子的審美眼光,感悟能力并不亞于成人。
3、方法的滲透“獨具匠心”。我們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可閱讀應該是個快樂輕松的學習過程,不可給學生過大的壓力,這可能會打出學生的閱讀興趣。“用表情符號代表我閱讀時的心情,”是我在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做的大膽創新,用這種有趣、簡便的方法留下學生思考的痕跡,受到學生歡迎。當然,在閱讀推廣初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是一種易于學生接受的學習方法,隨著閱讀活動的推進,方法上應該向實效性提升,向多樣性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些不足之處,如:
一、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件中的動畫不能播放,沒有檢查好。
二,想讓課堂比較飽滿,其中兩個環節,一是讓學生表情讀書的時間還不夠。二是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一本書這個環節也沒有充分地展開,只是簡單地叫兩個孩子介紹自己喜歡地故事。
三,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做為課堂的主導,我有必要總結提升出更深層次的情感。“被愛是一種幸福,施愛更是一種快樂”,這節課才會更立體,更豐滿。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24
今天上了一節“1751”學習匯報課,我把濟南市長清區實驗小學 李心靈老師的繪本故事《犟龜》稍加改動講了一遍。我本著她的情感主線“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和音樂主線“烏龜進行曲”來設計教學,模仿她把音樂、美術、朗讀等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繪聲繪色的故事情節中引導學生來閱讀繪本,觀察繪本,大膽想象故事情節。總的來說,達到了引導孩子觀察繪本、閱讀繪本、愛上繪本的'目的,但是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不論是繪本教學,還是平時的語文課本教學,目的都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得到提高,而我在教學中只是形式地訓練讀、說,沒有深入地訓練下去,學生朗讀表達能力沒有明顯提高。
其次,語文教學就要上出語文味,繪本雖然只是簡短的繪畫加小故事,其中的語文元素卻非常豐富。繪本中豐富的畫面不僅要引導學生觀察,還要把觀察到的用完整的話表達出來,觀察不到的要想象出來。這種表達不是一個字一個詞就能代表的,要有精練的語文“語言”,準確的語文詞匯,完整的語文文字來表達,而我只是為了“閱讀”而教學,并沒有樹立大語文觀來訓練孩子的表達。
還由于自己的語文素養不夠高,馭駕課堂的能力有限,因而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夠高,有些學生站起來嘴也不張,有些學生沒有按老師的要求思考、回答,這都值得我思考、反思,并在今后常規中要訓練的地方。
另外,語文教學要聯系學生的實際,使學生把學習運用到生活中,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該怎樣去做。而我在最后就沒有把孩子喜歡犟龜的這種“堅持”、“持之以恒”、“不怕困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等品質聯系到學生的生活中,使他們明確在平時遇到困難該這樣去做。
總之,學無止境,課無完美。今后我要不斷學習,使自己的素養慢慢提升;要不斷鍛煉,使自己的課堂變得精彩。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25
課外閱讀對學生拓寬視野,性情的培養,人生的成長等,具有深遠的意義。課外閱讀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教育家藩菽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據有關心理學的調查表明,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及內容與課內理解課文有密切的關系,前者對后者的影響不但直接而且明顯。”因此,輔導學生課外閱讀,首先要使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并經常強化這一思想,以激起學生閱讀學習的迫切要求,進而變為閱讀活動的內動力,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閱讀,主動閱讀。
為構建高效課堂的需要,學校安排我上一節高年級課外閱讀指導課,斟酌再三,我決定指導學生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因為這是一本故事化的歷史讀物,閱讀這本書利于用故事建立起孩子的歷史知識系統,有助于今后進一步學習;增強運用語言文字獲取知識的能力;積累材料,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
課外閱讀指導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讓學生學會閱讀,為此,本節課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二、初步了解書籍。三、指導讀好書中的一個小故事。四、拓展全書閱讀 五、小結延伸。其中三、四環節為本節課的'重點,教給學生方法后,讓學生交流,以便學生掌握這些方法,并把自己閱讀所得與他人分享。本節課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掌握了讀書方法,但由于時間關系,這堂課有一個很大的遺憾,那就是沒有設置一個環節,讓學生提問。我希望能夠再次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將在閱讀課上進行,讓學生把這一書讀得更加深入。
總之,在課本外的閱讀活動教學中,我認為,關鍵是落實一個“實”字,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真實地閱讀,并且常抓不懈,這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賞析能力、寫作水平,提高學生人文審美素養的最基礎的一環。如果說“語文學習”是一艘駛向勝利的船,那么,“課外閱讀”就是帆。讓我們一同“揚帆啟航”吧!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03-15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02-12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5篇)03-15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5篇03-15
高中課外閱讀教學反思02-16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之我見08-12
小學閱讀教學反思02-16
小學閱讀教學反思05-17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反思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