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
通過認真鉆研設計周密的教學環節和繪制美觀實用的教學范畫,以及課堂上與學生密切協調的合作,這節課上得很成功。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個閃光點:
1.教態自然、語言簡練,教學充滿激情,課堂的導言和結束語設計的巧妙自如。
2.教學環節設計的清楚而巧妙,銜接自然。
3.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的突破方面做得很好。通過觀看視頻“三原色”flash鞏固三原色紅、黃、藍知識;欣賞圖片、聯系生活充分感受紅色給人熱烈、歡快、溫暖的感覺。再通過欣賞古今中外名作比較不同畫面在構圖、用色上的不同,學會用三種以上紅色來創作的`方法。學生作業時鼓勵學生用紅色的砂畫紙完成練習,同時提醒學生大紅色不能用,因為色彩顯現不出來。在一步步的引導下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作業效果也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的思路開拓,不僅畫出了水果、汽車等常見紅色物體,還畫出了飛船、布偶等被忽略的事物。
4.評價作業時不僅讓學生根據作業構圖、色彩等進行評價,教師還針對某位同學以往的表現提出表揚,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
人無完人,事無完事,教學難度比較大,教學時間不充足,所以在語言設計和過渡方面不夠精美,在以后教學上要多加改善。另外在感受色彩的運用時如果嘗試讓學生自己拿實物欣賞也許效果會更好。
總之,又鍛煉就會有成長和進步,我要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努力鍛煉自己,不斷總結,揚長補短,使自己取得更大進步。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2
《我們來下棋》一課,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課目,將繪畫、手工制作和游戲結合起來,既布置了立體造型設計,又有平面圖形設計,讓學生充分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逐步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又要注意活動的功能與目的,本課將學習任務分為兩個活動。
活動一是制作立體棋子。活動二是與同學合作動手設計一幅有趣的游戲棋,并和同學玩一玩。 教材上展示的棋子均為立體造型,都采用擬人、擬物的方法將平面的文字轉變為可視的立體形象。制作棋子的資料可謂多種多樣。如小罐子、小瓶子、紙筒、球、小方盒等為主要造型資料,還包括彩泥、彩紙、線、繩、彩筆等輔助資料,方法更是不拘一格:有彩泥的塑、剪刀的剪、膠的粘合、筆的彩繪、紙的拼貼、紙盒的插接組合、線狀資料的.纏繞等等。其中,棋子“王”和“后”用的是彩泥、乒乓球和卷紙筒等資料,在造型上抓住了王的威嚴與睿智,后的雍容與大方的特點,使得角色身份一目了然,且詼諧有趣。制作“馬”的棋子時,采用簡化概括方法,只用彩泥塑出馬的頭部。“兵”則先用彩紙撕出士兵的盔甲、寶劍和堅盾,用膠裝飾在紙筒上,這樣,一位持劍持盾威風凜凜的蓄須士兵馬上出現在眼前。
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要盡量做到簡單易懂,讓學生一下就能明白,說話是有藝術的,掌握好說話的方法很重要。我會一直學習下去,因為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3
面具一課屬于“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集體合作的精神。所以本節課主要從導趣、導思、導練三個方面進行教學結構的安排。
美術課首先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所以在上課的一開始首先讓學生欣賞老師帶來的面具來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創作面具的欲望;其次通過多媒體課件向他們展示豐富多彩的面具,讓他們直接通過視覺感官去感受、去思考、去發現面具的藝術特點從而適當地運用在他們接下來的面具制作中;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讓他們對老師帶來的`面具進行大膽地評價,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當然這一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由于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強,作業的進展過程較慢,導致在時間的安排上有點倉促,特別是在最后的作業展示這一環節中缺少了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這一重要環節;其次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呈現出有部分同學缺少相互間的合作精神,在以后類似的教學中一定要給予強調;最后在教學
的方法上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進行靈活多變,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
通過這一節課讓我進一步意識到在“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中,不但要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促進他們對美術學習的喜愛以及動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設計意識和創新的精神,從而提高對周圍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4
《畫中的線條》教學反思
今天我還加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用不同的線條表達不同的情緒。并讓所有的孩子都上黑板上來畫。經歷這一環節后,學生對線條的理解更進一步,尤其是作者為什么要在此處運用這種線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緒。在局部臨摹中把握的比較準確。
第二課《恐龍世界》教學反思
俗話說:“畫鬼容易畫犬難”,也許正是因為沒有見過真正的恐龍,學生制作起恐龍來還真是放得開手。造型大膽多樣,色彩鮮艷奪目,動作生動精致。
《我們的社區》教學反思
雖然每天從自己家樓下經過,可是許多學生還是只能說出,不能畫出自己社區的景象。看來最熟悉的景色如果不留心觀察也會是熟視無睹。借此我向學生展示羅丹的名言:“對于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
第四課《會動的線條》
線條是繪畫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來表達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線條的波動能帶給人不同的運動感受,線條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本課旨在讓學生理解感受具有動感的線條的表現方式和視覺沖擊,體驗線條造型的美感。學生基本能夠掌握線條運動的規律,畫面上的事物能夠用會動的線條來表現。但由于養成的繪畫習慣,動感還不夠強,今后在這方面還要多強調,多練習。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5
兒童繪畫活動是兒童情感發展的需要,兒童愛美而表現美、鑒賞美是人的天性,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產生對美的創作沖動。順應兒童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使其得到施展,有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本節課,我為了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讓學生自己編小猴上樹的故事。還讓學生討論:除了畫小猴上樹,我們還可以畫哪些東西,結果學生的奇思妙想都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中。有的同學在樹上添畫了可愛的小鳥,有的同學在樹上畫了很多的蘋果,有的小朋友做的不是猴子上樹,而是畫的是其它小動物上樹。我覺得在美術教學中充分尊重兒童表現美的個性感受,鼓勵孩子畫出有個性的畫,保留兒童原創特點,有助于兒童個體身心的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節制作對印畫的手工課,“對稱美”是形式美法則中常用到的手法之一,對學生并不陌生。所以一開課,就以游戲導入,“找朋友”尋找已知圖形的另一半,孩子們一下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快的找到了。因為對稱,藏匿于生活之中,尋覓不同形式的對稱圖形,是一種快樂與欣喜。讓孩子們找出生活中存在的對稱形,覺得對稱美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整節課以“對稱圖形”為主線進行聯想,學習對印畫的制作。由于制作方法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相對簡單,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沒有壓力,在輕松愉快的心態下,進行自學嘗試,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獲得耐人尋味的奇異效果。可是,在孩子們信心滿滿的打開紙張的一剎那,滿以為會得到自己預想的效果,卻往往差一點點。想要從偶然中取得奇妙的視覺效果,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含水量的多少、顏色的搭配、用量的多少、疏密關系、面積大小、力度的輕重……等等這些因素都決定著最后所呈現的效果。
在教學內容上,我收集整理了大量關于對稱圖案包括風景、攝影、畫家的作品,本堂課最令人感動之處便是學生的創作過程,整個教室里洋溢著高昂的'創作激情,同學們時而開心微笑,時而沉氣剪切、躡手拆展,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在作品的展示中,我鼓勵他們的每一份發現,肯定他們的與眾不同,使創作氛圍處在一種積極的嘗試中,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性。在課堂的結尾,進行了有意的延伸拓展,將學生置于多元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讓學生們把這些意猶未盡的創作意識融入生活之中,讓我們的美術課堂成為學生創新的搖籃。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7
教學反思:通過課件出示紅色的物體、紅色的畫,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紅色給人熱烈、歡快、溫暖的感覺。通過讓學生比較兩張優劣不同效果的畫,使其在色彩與構圖方面有明確的概念。通過比較兩張畫,使學生感受到了紅色的鄰近色的美麗,知道了畫紅色的畫不僅要使用純紅色,而且還要嘗試運用紅色的'鄰近色;在構圖上要注意物體在畫面的組合,使物體組合有聚有散,并使畫面物體有主次之分,使畫面看上去完整美觀。通過以上的比較分析,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外,紅色的畫不單單只用紅色來表現,其實可以用不同程度的紅色表現,也可以適當地加一些其它顏色作為點綴陪襯。但主要還是以紅色為最基本最主要的顏色。
本課第一課時主要是新授,而第二課時內容讓學生們在感受紅色系列的沖擊后再次加深對三原色的了解。教學中,最精彩的環節是我讓學生們來說說對紅色的感受,他們竟然運用了那么多的詞匯:大紅的熱情、紅火、喜慶、快樂,粉紅的溫馨、浪漫、溫柔、美麗……可能是奇妙的故事給學生帶來的聯想吧!對于紅色的主題,學生也能想出許多:如《過年了》、《果子豐收了》、《貼春聯》、《著火了》、《夕陽晚霞》等等。只是考慮到三年級教室這邊水池很少,調配顏料很不方便,所以我允許學生使用各種材料來表現,那些使用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的,不能現場調配出各種不同的紅,有點小小的遺憾。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8
1、創設情境,培養興趣
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前提。因此,我課開始時用了一個謎語導入,又給學生看了春天美景的圖片,讓教室里洋溢起濃濃的春天的氣息,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鳥語花香的春天的景象,讓學生產生找春天的欲望。
2、示范指導,教給方法
想說、愛說是口語交際的前提,會說才是教學的目的。低年級學生多數膽子小,聲音輕,怕說錯話,怕別人笑,不敢說。即便說也有困難,有時不知如何去說,也不知道從哪兒開始說起,說的話不是東一句,西一句,就是看到啥說啥,想到哪兒說哪兒。因此,消除膽怯心理、做好示范,教給學生方法就顯的尤為重要。這也是規范學生口語,展開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
在教學《春天來啦》一課時,我先指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把春天的美景分為了三大類:景色、動物、人們,接著知道他們用三種基本的句式來說話:
1、什么樣的花(草、樹)怎么樣了?
2、什么動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人們有的'( ),有的( ),還有的( ),他們的心情( ),會說些什么?在說的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想象,努力引導學生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豐富說話內容,把句子說具體、生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如:
1、在孩子說出錯誤答案時,不能立即否定,而應該想辦法引導孩子說正確,鼓勵他們說的更好。
2、沒有得到獎品的孩子,不能把卡片送給他們,也應該將給他們,鼓勵他們認真寫話,把春天寫的更美。 《春天來啦》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通過圖片、音樂刺激學生的感官,引發學生感受春天、找春天、說春天的愿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并在活動中及時肯定鼓勵學生的良好表現,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和諧自然的交際氛圍整個教學中,學生可選擇自己舒服的聽課姿勢,在悅耳動聽的歌聲、多姿多彩的圖片、無拘無束的氛圍里能極大得調動學生的愉悅感受。在操作示范整個教學過程是輕松有趣的,但也教給了學生應知應會的東西,必要的示范會更直觀的幫助學生掌握繪畫知識。在學生作畫這個環節中,我并沒要求固定畫哪些物體,而是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畫出春天的美麗。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9
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當地居民的建房特點,攝了不同的老房子,讓學生進行比較,收集自己見過的房子,許多學生都很感興趣。后來在教學中,學生們積極投入討論,把不同的各類房子特點總結出來,畫面內容已經呈現在腦海中。但對于基本功還欠缺的小學生,他們的素描功底還需要加強練習,很多學生在造型方面不是很準確,在這樣的狀況下,我沒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色彩方面進行加工處理,即使在造型方面不是那么準確,但配上自己喜歡的色彩,畫面內容顯得飽滿和諧。
作為現在的'小學生他們的基本功還需要加強,老師是引導者就應該不斷為學生提供畫畫的素材和相關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從中獲得畫畫的靈感。我認為在本節課中學生已獲得了愉悅。在以后的教學中,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讓他們對畫畫更加感興趣。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0
本學期,將克服以老師講述為主,注重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探索的教學方式,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對自然界和美術作品做出自己的評述,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述能力。
在欣賞齊白石作品時,我引導學生先描述畫面的內容,大膽說出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在欣賞齊白石的花鳥魚蟲作品時,有的`學生說:“那只小青蛙像是要跳起來”,“小蜻蜓畫的像真的一樣,很逼真”,“小蜜蜂畫的栩栩如生”,“齊白石畫的花鳥魚蟲就像是畫活了,像有生命一樣。”這就是孩子的語言,雖不像評論家的語言精深透徹,但也是一語中的。在欣賞《荷花蜻蜓》這幅畫時,學生能準確的說出荷花與蜻蜓表現方法的不同,并說出兩種不同表現方法的不同效果。他們是這樣說的:“荷花和荷葉是用寫意的方法畫的,顯得奔放、大膽;蜻蜓是用工筆,細致精美、逼真,形成對比。”我很高興,學生們能說出自己的準確感受。
之前,學生可能沒機會說,不敢說,怕說錯,或是不愿意說;慢慢變成不思考,沒有感受。看來激發學生參與“欣賞·評述”,提高感受能力,欣賞,評述能力勢在必行。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1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制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我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么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后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課前必須準備充分,比如在三年級的`《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這一課里,課堂情境的假想和創設是非常重要的,配以故事并讓學生配上動作,抓住了這一點,課堂中的互動環節便顯得更加有目的和教育意義了。而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更應該抓住學生的精神不集中,不穩定這一方面著手,有時這一節課解決了,下一節課還得花一定精力解決的同樣的問題,解決了學生這一問題便能完整的控制一節可了,而我在這一方面則采用一個生動的動物故事作為導入,并結合教學內容作為導入,而故事可以根據情節結合教學內容劃分幾個段落,這樣學生就更加有興趣上美術課了。
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2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教育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制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教學時,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現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現上營造較為寬松的氛圍,能促進學生樂于參與美術活動。
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于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制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制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月生活想結合的能力。在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能使學生在每一堂課中興趣盎然,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在這些方面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3
本節課是三年級下學期第一節美術課的教學內容,這也是學生入學以來的首次接觸中國畫的學習內容,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
本節課的教學,我大概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基礎知識的講授。中國畫的學習應先從所用的工具材料開始,特別是國畫所用工具種類較多,學生比較陌生,所以課堂上將主要精力放在這一部分的講授學習上。在課前準備各種工具實物,并且盡可能多的準備不同種類實物,對學生進行展示講解,使學生對這些工具有較為直觀和初步的了解。并且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傳統的工具材料和現代常用的工具材料進行對比,使學生認識更加全面。
本節課的第二個學習階段應該是學生實踐練習,學生親手用毛筆在宣紙上進行筆墨練習,感受筆與紙的特殊繪畫感覺,特別是嘗試筆中水分的多少對于繪畫效果的.影響,體驗墨分五色的中國畫特殊技法。但是這個階段我安排學生在家中自己練習。這是因為本學期課程安排中只有一節中國畫課程,需要學生準備眾多的國畫材料,使得這些工具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而且目前三年級班級人數眾多,學生的活動空間極為有限,不適合進行國畫練習,所以將這部分內容安排為學生的課后任務。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4
《美麗的花邊》是二年級美術教材第9課。課前,我讓學生觀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物體上有漂亮的花邊,這些花邊都有哪些圖案,是怎樣排列的,怎樣做成的?同學們在課前收集了大量的資料,為課堂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通過本課學習,我覺得有以下亮點:
1、我通過變魔術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魔術是孩子們喜歡的,課一開始,在小魔術的引導下,孩子們帶著一種好奇心,注意力十分集中地觀看了老師制作花邊的整個過程,初步感受了花邊的美感和制作方法。這種活動化的學習方式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
2、學習制作花邊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組織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進一步認識了花邊,了解了花邊的裝飾作用。所以在第三個教學環節中,我設計了“小組探究、學生當老師,教師示范和學生練習”等小活動,反復鞏固學習花邊的制作方法,使全體學生牢固地掌握了花邊的制作技能和技巧,本環節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思想。學生在自身獲取知識的同時更有成就感,印象也更加深刻。
3、通過尋找生活中的花邊這一步驟,讓同學們了解藝術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為了加強美術學科與生活的聯系,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在引導學生欣賞了生活中的花邊之后,我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情境,讓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來設計花邊,體現了美術學科“體驗——創新”的教學風格,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大有益處。巧妙地分層教學,為不同能力的孩子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總的來說,本課讓學生通過藝術創作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掌握圖案的.特點與規律,從中有所發現。并通過各種藝術手段,感受各種材料制作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創作欲望和創作能力。使每位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以此來豐富他們的藝術體驗與感受,提高他們對藝術的感知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用藝術的眼光來觀察生活,用藝術化的方式表現生活、美化生活。
在交流時,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讓所有的學生的作品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交流,如果以后還有上這樣的實踐課是應合理的安排好各個環節的時間,有效的利用好40分鐘的時間,做到人人參與,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我覺得不是很理想,沒有達到我預定的效果,如果我再讓他們欣賞學生作品時,多看一些有創意的作品我覺得會好些。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5
《有趣的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和討論,使學生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特征,體會面在體上;再通過“摸、找、畫、說、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在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動手實踐。小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形象和動作,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本節課安排了大量動手操作的活動,為學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機會。如教學過程中的“摸一摸、玩一玩”讓學生在操作中感受已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與同伴交流。而把立體圖形的面搬到紙上,又是一個開動腦筋發散思維的操作活動。后面的'“剪一剪,分一分”學生已經能根據圖形特征給圖形進行正確歸類。 “拼一拼,展一展”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圖形的特征,并展開想象,拼出了美麗的圖案。學生通過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等活動獲得美術知識,
2、本節課不足之處是過度不是很圓滑,課堂組織語言還不夠生動,不能及時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如作業評講時,就出現了我在上面講,它們在下面做得情況。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5-12
小學美術的教學反思11-13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6-13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精選)07-06
【推薦】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2-17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推薦】04-10
【熱】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4-10
【熱門】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4-10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薦】04-09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精】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