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
小學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么?“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例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后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后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2
在我教了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五冊《草原上》一課之后,我更深地理解了音樂課堂中的“有效”二字,雖然是短短的四十分鐘,卻使我受益匪淺。
教學反思:
這堂課中我有兩點收獲:
首先,簡化理論知識。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不給孩子灌輸復雜的音樂理論,而是簡化其并轉化成有趣、生動的形式,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本課就先通過讓學生聽、唱、吹、奏來感受音的時間長短,在無形中接受了這個感知后,然后再用簡單的語言讓學生知道長短音的`基本概念。
再是做到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能否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學習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在情境提示中讓學生主動地去記歌詞,并不是讓學生去硬背歌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長短音。先讓幾個比較積極的學生來表演,以此給其他學生做榜樣,這樣就能調動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組創編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因為在這個部分之前已試過讓他們表演打擊樂器,他們的學習已被調動起來,因此學生們都顯得很積極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能力,為小組作努力取得好成績,同時增強了與人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團體合作精神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3
3/8拍的教學,從復習3/4拍引出3/8拍,并明確3/8拍的含義及強弱規律,并做練習1學生很快就接受,再結合歌曲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3/8拍,進一步鞏固。在教唱歌曲《小青蛙你唱吧》中,首先指導學生懂得歌譜上各種音符在3/8中代表的拍數。我通過范唱、范奏等方法和借助課本上歌譜每行的首音 所標記的唱名,讓學生熟悉旋律,隨琴跟唱。最后學唱歌詞。歌曲處理時,要充分注意各段歌詞的詞意,對不同的情景和情緒采用音色、力度的.對比來準確表達。比如我是這樣處理的第一段是描繪小青蛙怕受傷害而驚恐不安的情緒,力度要弱,音色要柔和,即使連續上行模進,旋律大幅度上升也要控制音量。第二、三段歌詞表現了孩子對青蛙的熱情安慰、鼓勵和贊揚,我分別用親切、柔和或熱情、明亮的聲音來表現。效果非常好,學生演唱時非常熱情投入,而且大部分學生流露出非常自然、熱情的表情。欣賞《那不勒斯舞曲》前,我先讓學生聽《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的銅管樂器部分讓學生先了解圓號、大號、長號、小號等樂器的音色、演奏姿勢和它們的特征,這樣學生對小號有一定的了解,再來聽《那不勒斯舞曲》,并且在聽之前,讓學生了解并唱一唱音樂主題旋律,之后再欣賞效果非常好。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4
本課是以學唱臺灣民歌《一只鳥仔》為主的唱歌課。這是一首臺灣兒歌,共有兩段,每段都采用了象聲詞來形容一種小鳥的鳴叫聲和神態,使歌曲生動有趣。本課圍繞著唱鳥、愛鳥、護鳥的主題,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內心情感,使他們充分融入到音樂中,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能力。
教學設計以“鳥鳴”為切入點。通過聆聽自然界中的“鳥鳴”、民族樂器表現的“鳥鳴”、再到歌曲中的“鳥鳴”,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同一題材、同一主題的不同藝術表現方式,從而體驗到音樂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學中力圖緊扣“民歌”教學的特點,通過聽、唱、伴奏、對比感受等方法,讓學生了解并喜愛臺灣民歌《一只鳥仔》,了解“民歌”這一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法和音樂特點。最后,以聆聽浙江的民歌《對鳥》作為本課的拓展延伸,加深學生對民歌的感受,使本課教學形成前后呼應。
這節課我采用了范唱加聽唱法來教新歌,齊唱時效果不錯,可是對于把握臺灣風格的襯詞還是有點難度,讓個別學生唱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問題的。所以我在給后兩個班上課的時候改進了教案重點向學生介紹了臺灣風格的襯詞。
在認識音樂知識——“下滑音”的時候,只是教唱沒有趣味性。所以我用肢體動作提示學生,還可以用兩種不同的唱法形成對比。比如舉一個滑滑梯的例子,提示學生唱的'時候音調要先上后下。用對比的方式,第一次唱不加下滑音,不帶表情,第二次唱加下滑音,并帶上表情,讓學生體會他們的區別。音樂教學應該活潑,可愛,富有表現力。不僅要聲音美,語言美,還有肢體美,這不應該只體現在表演歌曲上,在教授學生一些樂理知識的時候也應該盡可能的表現出來。
在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的演唱技巧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唱出歌曲的情緒,但通過游戲、創編、表演等環節和從學生臉上洋溢的笑臉可以發現學生很喜歡這種教學方式,讓我覺得孩子并不是因音樂而精彩,而是音樂因孩子而精彩。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不斷嘗試、不斷進步、不斷創新、積極進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5
孩子對音樂往往是最敏感和親近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個孩子天生都應該是一個音樂家,每個孩子都喜歡暢游在音樂中,孩子內心世界如天空云彩,多姿多彩,如何讓孩子的音樂靈性通過音樂教學插上翅膀自由翱翔,正是我們需要探索和實踐的。
1、抓住“以聽為中心”,把教學活動建立在聽的基礎上。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音樂教學中“聽”是一切教學的根本,如果忽略了學生聽的能力的培養,那么音樂的美感就不能為學生所感受了,在聆聽中我們可以感受美的音樂,也是在聆聽中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因此本課設計從聽入手,聽出旋律的排列順序,聆聽老師的范唱,很多同學都認真的聽老師的范唱,劉成權說“老師的結束句是越來越慢的”,張健說“老師唱得是有輕有響的”,何櫻花說“老師唱的是有感情的”……從學生的回答中,我感覺到他們在用心聆聽,也正是孩子們的認真傾聽,幫助他們成功的學會了斷音演唱與連音演唱,并能連貫的運用到歌曲中去,改變了第一遍演唱時只會直著嗓子的演唱,重新展現了小星星調皮活潑的音樂形象。
2、以音樂為主,從而領悟歌詞含義
《閃爍的小星》雖然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歌曲,但根深蒂固的.東西往往也是很難改變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一成不變的演唱,習慣了喊叫式的演唱,因此改變他們的演唱方式,用更富于感情更優美的演唱方式來表現歌曲,正是放在我面前的課題,由于旋律比較簡單,孩子們對旋律的敏銳度還不高,所以決定從歌詞入手,在大家熟悉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歌詞理解音樂,從而達到重塑音樂形象的目標。歌詞“一閃一閃亮晶晶”、“星星眨著小眼睛”等句子都是小星星活潑可愛的表現,在實踐對比中,學生感受到了要用斷音的演唱更能凸顯小星星的調皮,而歌詞“太陽慢慢向西沉”是一副畫面的展示,“滿天都是小星星”是一種心情的感嘆所以用連音的演唱方式能更準確的表達,學生在歌詞中領悟到了隱藏的音樂情感,改變了演唱方式,用斷音、連音相結合的方式,重新塑造了音樂形象,心隨樂動。
3、營造充滿美感的音樂教學氛圍
一堂有美感的音樂課應該是師生之間心靈的感應,心靈的共振,用心的投入才能營造出積極健康、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因此我試圖給孩子們營造出一個夢幻般的氛圍。歌曲的前奏與尾聲,我采用高音區的伴奏,把孩子們帶入了音樂的世界中,用音樂來引導孩子們用純凈的聲音、清澈的聲音來演唱,或進入甜美的夢想。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6
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優化后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實踐與研究證明,小學音樂實施反思性教學是教師自覺探索解決音樂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教師自我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通過對教學《龜兔賽跑》這一案例進行反思,具體地分析探索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方面的反思與調整的過程與方法。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不僅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并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雞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并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為什么你會認為這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他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呢,它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么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松,也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目標的.反思。
由于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顯示發展水平。聯系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在設計《烏龜賽跑》這一課時定下了三個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2、通過創編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3、通過創作表演第二次龜兔賽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使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滲透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通過反思,圍繞著學生年齡特征和音樂感知等特點,重新設立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具的直觀介紹及有關樂曲欣賞,充分體驗學生豐富的表現力,同時形象
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通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教學策略進行反思。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盡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四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小學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么?”“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后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后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7
歌曲《小牧笛》是三年級第五課《放牧》所要學習的歌曲,歌曲曲調歡快活潑,具有濃濃的民族風味,是一首民族風的兒童歌曲,曲調朗朗上口,描述性的歌詞為我們講述了牧童歡樂放牧的愉快心情。她是一首以民歌音調為素材的創造歌曲,商調式,歌曲的結束音使用了下滑音,使歌曲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歌詞以樸素的語言,簡練的手法,融詠物、寫景、抒情于一體,生動的展現出一副農村風情畫,表現了淳樸真摯的情感。這首歌曲的節拍是混合拍(2/4和3/4),因此節拍的轉換處是難點,還有“十六分音符”、“四度音程跳進”等也應注意,可我在備課時,為學生簡化了這些困難,我把重點定為: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把以上這些難點沒有單獨拿出來講解,而是融合在歌曲的學唱中,如“節拍的轉換處”學生沒有唱好,我就勢進行集中點撥.
本節課我始終采用,帶領學生參加音樂之旅,“音樂之旅”這條路線貫穿始終。音樂之旅的第一站,是“悠悠笛聲”在第一站中我將請學生欣賞竹笛音樂,將學生置身于一望無際的草原中,感受音樂的美。音樂之旅的第二站是“歡樂的歌唱”在這一站中是歌曲《小牧笛》的學習,在學習歌曲的'時候我采用的是旋律線與圖形譜相結合方法,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歌曲旋律的體會,學生們樂在其中。音樂之旅的第三站是:“快樂的創作”這一環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孩子們在這一環節中盡情的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在課前我準備的一些小頭飾,還有一些打擊樂器,請孩子們自由分組,進行創作。
總之,這節課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孩子們不僅在歡快,跳動的音樂中感受到了快樂,而且學到音樂知識,不足的地方是,孩子們有時玩的太開心,就容易出現紀律上的問題,所以在今后的上課中,我會注意學生的課堂紀律,駕馭好音樂課堂,引導學生在體驗音樂的同時,保證好課堂的紀律。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8
《可愛的家》這節課直指心靈,音樂以情動人,歌曲以理服人。聽音樂含淚微笑,唱歌曲情深意長,看圖片震撼心靈。有效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教學整體設計做到:前有蘊伏——中有突破——后有發展,伏延千里。優點有三:
1音樂容量大。本課以音樂為本位,以情為核心,以聽唱為重點展開教學,層層深入:從對家庭的深情——對弱者的同情——對父母的恩情;用聽——唱——思——聽,營造“含淚微笑”的.課堂氛圍,回味無窮。
2.教學內容有彈性。教學中,難的地方“潛出”,簡單的地方“深入”,德育滲透點到即止。難的地方,如對弱起的講解,就是化繁為簡的典例;簡單的地方,如欣賞《布娃娃》的情景創設,撞擊心靈,點燃愛心之火。音樂教學有張力,學生學習才有動力。
3.多媒體運用恰到好處。音樂課的多媒體運用不能“搶戲”:音樂是聽覺藝術,看輔助聽,藝術修養才會提高。本課中音樂火車的出現,從復習節拍到學習弱起僅僅用了5分鐘,多媒體引領學生直觀思維,突破難點。這就是多媒體合理運用的好處——高效。另外,欣賞《布娃娃》時,不足一分鐘的情景創設,多媒體引領學生從歡快的天真嬉笑走到無聲的冷靜沉思。這就是多媒體恰當呈現的力量——無聲勝有聲。
4.方法運用大膽。鼓勵學生走在學習的前面,激發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音樂。多學科相互滲透,關注教學細節,教學語言明確,具有啟發性。充分體現教師引領,學生自主的學習方式。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9
這一學期我反思教學,首先,教學組織上要得力,表現在學生聽講不認真,上課講小話,不隨著教師的課堂一起走。教師是和學生平等的,但組織上要下功夫,譬如,怎樣組織學生思想進入課堂,怎樣組織學生聽教師的說話并和教師交流,在遇到難點、疑問時教師怎樣點撥,在遇到枯燥乏味時怎樣組織,在進入新知識教學時怎樣過渡,在講知識的應用時怎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講,讓學生一聽就明白。教材只是個依據,作為學生學習提高的依據,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并且開發教材、并從實際生活中多準備一些材料,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學的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全面發展,只有組織好課堂,才有好的教學,才能使學生面發展。
其次,在教學中要注重與學生情感的.交流,要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學習態度,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傳承一些社會文明進步的價值觀,教師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應多關心、考慮、愛護學生與他們打成一片,這樣才會使學生認為你教師是真心為他好,他才能接受你,所以,教學首先是要使學生認識你、了解你、并且接受你,不然,他們就不接受你這個的教師。
第三,在做人上要與人為善,否則自己在工作中與別人不能很好合作與溝通話,那么就影響你的教學,,所以教師要率先在做人上做個表率,表現在寬容、理解別人、如學生犯錯了,給他機會,并把道理給他講清楚,使他們認識到錯誤然后改正錯誤。教學中,我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使學生認識到錯誤比改正錯誤更難。
第四、教學中要說清楚的地方要說清楚,難點給學生舉一反三,應用舉例貼近生活實際,學生提高能力方面,包括計算能力、列方程等式思想不具備,三角形全等應用能力不夠、情感方面學生對教學的認識還不夠,對學習的態度還不夠端正,這都是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0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里,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里(課的后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念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里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里,并引以為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于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小學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里,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里,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系,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說“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發現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常在考慮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干什么、此時學生會出現什么”。他們只想課堂45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復雜多樣的變體,神經質的信息輸入不是單一的,應該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1
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課堂上能使小朋友們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動、游戲,一旦讓他們識譜,頓感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也會出現冷場,音樂情感美的熏陶無從談起。
音樂新《課標》指出:要求同學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定了不同學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識譜教學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它是學習音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樂教育的目標。那么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這個“工具”呢。
一、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和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同學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 如:在一節唱歌課中,當同學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并讓同學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同學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后讓同學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同學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同學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同學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后,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同學放下心理負擔,讓同學先唱唱歌,用自身的聲音去表示音樂,從而激發同學的興趣,讓同學感到這節課是輕松愉快、有所“成績”的,而且有表示自我的空間。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發明性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于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識譜教學也不例外。發明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以即興活動的方式給同學發揮發明想象的空間和機會。 其實,創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的創編形式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身的成績感之中學習簡譜,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小學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根據同學的認知規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同學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示能力、鑒賞能力、發明能力。讓每個小朋友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發明。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2
根據小學音樂課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性研究的課題,本課我運用的是信息技術情境下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
《漁舟唱晚》是由古曲改編而成,意境悠遠,對于小學生而言,欣賞這種古典的器樂曲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在這節課的課堂設計中,精心組織和設計了多種方法來解決這個難題。
本節課,我一開始就利用演奏古箏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并用音樂語言導入課堂,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很好的創設了教學情境,吸引了學生.隨后通過采用音畫結合的教法,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和創造性,在強調欣賞的同時分析樂曲,讓學生聽了想,想了說,說了動,動了畫。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一直處于積極的參與中,課堂自始至終有很濃的音樂氣氛。在分段欣賞時,我通過課件播放和親身演奏的方法,幫助學生想象樂曲所塑造的音樂形象,使直觀、生動、感性的圖象與抽象、理性的音樂節奏、意境有機聯系起來,還引導學生通過參與關注旋律、節奏、速度、力度四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樂語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學生音樂鑒別能力和分析能力。
整節課層次清楚,教學效果明顯,我從學生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中就看出他們已經讀懂了音樂,受到了感染,進入了意境.特別是欣賞配樂沙畫表演時,響起了學生的`陣陣掌聲,透過掌聲我深深感覺到學生被民族音樂的魅力所震撼。但由于這首樂曲比較大,所以一節課是遠遠不能夠詮釋音樂的、對于這種樂曲的欣賞教學怎么樣更好的激發學生的熱情呢?我想只有用新課程理念做指導,深挖教材、合理設計,反復實踐,總結方法,欣賞教學一定會有更大的飛躍,這既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追求的最終目標。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3
教育,需要我們愛學生,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賞識,需要老師走進他們的心靈,理解他、關心他、愛護他。有這樣一件事例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個學生只要受到老師的重視,受到老師的關心,他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一年級孩子跳舞是本學期才開始的,由于時間和能力的關系,和二、三年級的學生比較起來肯定是要稍微差一些。還有些孩子忍受不了老師的批評而提前退出訓練場。而其中有一位學生長得特別可愛,原本也是個要放棄的孩子,因為她覺得訓練實在太苦,于是老師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她動作,一次又一次地鼓勵她,讓她當小老師,把動作在全班同學面前演示,還讓她跳主角。可以看出,孩子的興趣正一點一點地攀升,現在每次訓練她都很積極地參加,因為我想她可以從舞蹈訓練場上得到更多的關注,得到更多的贊揚。那么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也應該把這種關注放進去,關注每一位孩子,即使這節課他沒什么突出的地方,我們也應該發揚他們的閃光點。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4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于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并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于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5
1.節奏訓練是視唱練習的基礎
音樂語言最重要的兩個要素是旋律與節奏,而節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單獨具有表現力。節奏訓練先行,能使視唱教學中的難點得到解決,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歌曲中的重點樂句可以先放慢速度練習,一拍時值放慢為二拍來練習,三連音可放慢為三拍來進行練習,待練得準確、穩定、鞏固后,再恢復到原速進行練習。放慢速度練習,能降低難點,有利于學生從易到難逐漸掌握重點樂句。
2.音準是視唱練習的核心
離開了準確的音高,音樂就會走樣。因此,建立音高概念,訓練唱準音,始終是視唱教學的`核心問題。不少剛進小學的新生,當我讓他們區別老黃牛叫與小鳥鳴、大鐘與碰鈴的音高時往往分不清。他們對聲音的高低、長短、大小(音高、音值、音量)混淆不清。
只有聽準了才可能唱準。從小幫助學生建立音高概念和培養他們的聽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讓學生聽辨大鐘和小鈴,火車汽笛鳴和汽車喇叭叫等聲音的高低。也在鋼琴上彈奏單音進行對比,如“1”比“5”高還是低?“5”比“3”低還是高?低年級學生從簡單的單音聽辨練起,慢慢地發展到聽簡單的樂句。
在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辨別音高的能力,如分辨一些動物的叫聲和平時日常生活中所聽到的聲音。先分辨差別大的,再結合歌曲,分辨歌曲中的不同音高樂句。啟發學生用心去聽,培養他們對音高的想象力、辨別力,從而唱準曲調。
唱是“聽”“辨”的目的,也是音樂教學效果的再現。在聽、辨的基礎上進行視唱練習,這時應對音高、時值、速度力求準確。練習時可讓學生借助手劃拍、擊拍,使學生能更快、更好地學會視唱曲調。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1-20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09-04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0-17
音樂教學反思小學11-19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2-29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5-16
小學音樂的教學的反思11-04
小學音樂的教學與反思11-02
小學音樂《非洲音樂》 教學反思10-16
音樂之聲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