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藍樹葉》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藍樹葉》,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藍樹葉》1
《藍色的樹葉》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沒有借的一件事。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以后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學生。整體感覺上得還不錯。
本課教學,識字環節較扎實,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如:小老師領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齊讀等,學生掌握較好。不僅讀準字音,了解字形,也明白了字意,并能在此基礎上,運用詞語說句子。教學時,注意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指導學生朗讀。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思考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也存在了許多不足之處:
1、導入新課時,老師問:“你見過什么顏色的樹葉?”學生說見過綠色的、黃色的、紅色的樹葉,此時還應引導學生聯系季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如:春天有綠色的樹葉,秋天有黃色的樹葉,半綠半黃的樹葉。語文課,就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
2、整節課之中,讓學生自由讀文過多,要在讀書的形式方面多變化。低年級的孩子,不太適合這種集體的自由讀文,教師也不便于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
3、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引導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小聲的說”“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后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范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4、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學生讀書時拖音、低著頭讀書、不認真聽別人發言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改掉。
5、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學習,善于發現問題,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如指導: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這句話時,我只是讓學生抓住“小聲地”這個詞,讓學生用小聲的語氣去讀,忽視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可以這樣設計:老師大聲地讀這句話,讓學生聽一聽老師讀得行嗎?學生如果說行,讓學生再去讀這句話,細細理解到底該怎么去讀,通過反復讀,學生發現應用小聲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學生自己發現了問題,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學習興趣被極大調動,更加樂于學習。
6、進行品讀環節的教學,應注意找準切入點,以切入點的突破來貫穿全文。如本課的切入點就是“林園園看著主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引導學生抓住林園園的表情、心理變化特點,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在深入理解人物對話、心理的基礎上,豐富自己的內心體驗,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藍樹葉》2
在執教本課后自己感覺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一、“以讀為本、以讀促悟”。
由于這篇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接近,所以在教學手腕上,我注意以讀為本,不斷激勵學生朗讀,在朗讀中引導學生接洽生活實際進行反思,琢磨人物內心世界,豐盛內心的感受。通過初讀、再讀、品讀、選讀、分角色等情勢,讓學生體會感悟出李麗自始至終都非常有禮貌,林園園則很自私。并結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醒,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進行溝通和交換。
語文課在我們小學課堂中該起怎樣的一種作用呢?又該如何是教學呢?語文顧名思義:語言與文學的統一,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交換的。在協調的氣氛中引導學生對文學的欣賞,我想有學習《藍色的樹葉》,學生已經能感受到文字的含義了而今天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多是教師帶著學生對課文的詞句進行剖析理解,這個與傳統的語言教學相符嗎?怎么看都像是在上思品課。教學的研討永無止境,然而完全背棄傳統的文學詩詞教學是否不妥。我還在思索,愿在今后的語文教學路上走得更堅實!
二、以生為本,使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上,我沒有給學生設下框框,也沒有給學生過多的講解,而是引導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自由施展,相互填補,老師只是站在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度,把學習的自動權交給學生。課堂上學生爭奪參與各種讀說的訓練,自動性、積極性很高。“讀、思、議、說”的時間占了課堂教學時間的四分之三以上,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原則,使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當然本節課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今后在教學中我一定要充分備好學生。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藍樹葉》教學反思二
《藍樹葉》是一篇講讀課文。講李麗在美術課上,畫樹葉時綠鉛筆找不到了,她向林園園借,但沒接她的綠鉛筆。李麗用藍鉛筆畫了樹葉。林園園看見了畫藍樹葉,臉紅了。
學習課文之前,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揭示課題《藍樹葉》,隨后問:看到這個課題你一定想知道什么?學生紛紛提出: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這是哪兒來的藍樹葉?以此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找答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大意。讓學生自由回答上面的問題。再感悟課文內容:
學習第一自然段:李麗為什么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鉛筆?引導學生從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自讀第二至四自然段思考:李麗為什么沒有接凌圓圓的鉛筆。這是課文的重點。我讓學生找出李麗和林園園的三次對話,從她們對話中林園園的語氣,神態中去領會感悟出林園園不愿意借給李麗綠鉛筆。抓住重點詞句(吞吞吐吐、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不要······不要······皺著眉頭等)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會林園園是在為舍不得借鉛筆給李麗找借口。
學習第五自然段,指名讀回答: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結合觀察第二幅插圖,從林園園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林園園覺得不好意思。她知道自己錯了。你能知道她這時候心里在想什么?“她在想,要是我把綠鉛筆借給李麗了,她就不會畫出這么難看的藍樹葉了”。“我這樣做不對,以后要改正”。
現在你想對林園園說什么?甲:林園園,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我們要去幫助。乙:林園園你不能太小氣了,要是你以后有困難,別人也不會幫助你的。丙:林園園你知道嗎?同學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學了這一課你明白了什么?(我明白了我們從小要有愛心,別人有困難,我們要熱心幫助)
說說你們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和像林園園一樣的事例。學生也說了班上很多同學的例子。
想想:林園園以后會怎么做?(自由回答)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不僅能感情朗讀課文,學會了生字詞,懂得了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道理,還與自己進行了對比,知道了對錯,提高了認識。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藍樹葉》3
本課的教學,我感覺識字教學比較到位,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如:小老師領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齊讀等,學生掌握的比較扎實,不僅讀準了字音,記住了字形,也明白了字義,大多數同學能夠運用詞語說句子。
在課文的教學中,我注意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指導學生朗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適時的.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
1、整節課中,我非常注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朗讀,但是讀書的形式太過于單調,以后要注意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
2、在引導學生讀好對話時,引導還要細致一點。在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原因。如“小聲的說”“吞吞吐吐”等詞,是訓練低年級學生通過語言揣摩人物心理的好機會,可以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后再讀。通過教師范讀或讀得好的學生的朗讀,很容易就能讀得準確。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不斷地鉆研教材,學習新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用新的理念來豐富自己,不斷地進步,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藍樹葉》4
教學《藍樹葉》一文時,我就想通過這個故事來滲透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在教學完課文內容后,我對學生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假如林園園現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對她說些什么呢?
我的話剛一出口,學生們便踴躍舉手。姚欣彤說她會對林園園說“林園園,我知道你愛惜自己的東西,這是好習慣。但是當同學向你借東西的時候你不應該小氣,李麗因為沒有綠鉛筆才向你借的,你應該很爽快地借給她,而不應該拒絕。希望你以后要對人大方些。”緊接著王宇軒站起來說他會對林園園說“林園園,你應該把綠鉛筆借給李麗。你看,李麗畫出來的樹葉是藍色的`。哪兒有藍色的樹葉啊?我知道你臉紅了說明你意識到自己錯了。以后可要大方點喲,要不然沒人會喜歡你,和你交朋友的。”
還有幾個學生也相繼對林園園說了些話。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知道他們都已經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并且知道了同學間要互相幫助、友好相處。當同學有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藍樹葉》5
《藍色的樹葉》,主要講李麗的綠鉛筆找不到了,向林園園借,而林園園找了許多借口,并不樂意借:先是以自己沒有畫完為借口,接著以怕弄斷為托詞,后來又嫌李麗畫的內容太多而不樂意。讀到這里,一個活生生的小氣鬼出現在孩子的眼前,這與我們平時所倡導的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思想大相徑庭,這就是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意義所在。文中的林園園無疑是個反面典型,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感悟到:同學間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協作。
王燕驊老師舉到過這么一個例子,整堂課,按照老師課前的預設順利地開展著教學活動。就在學習第五自然段即將順利揭示中心的時候,意外發生了。老師提的一個問題“看著李麗畫的'這些藍樹葉,你想說什么?”打亂了這堂課的和諧。按照課前預設,學生會對林園園說:“你應該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可沒想到,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就說:“我想對李麗說,你可以用紅鉛筆來畫呀!楓葉是紅的!”
頓時,教室里議論紛紛:“是呀!為什么一定要畫樹葉呢?”“可以畫白云、藍天、高山嘛!”……有的小朋友甚至嘀咕開了:“李麗真笨啊!”“她不動腦筋。”……我并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看著學生七嘴八舌的樣子,老師只能委婉解釋道:“你們真聰明,能自己解決困難!可現在李麗沒有想到這些辦法,那如果你是她的同桌,你會怎么辦呢?”盡管在老師的努力下,有的學生又回到了主題:“我應該幫助她。”
其實,反思以下這堂課和這篇課文,我們完全可以從這兩個角度去處理文本:一是站在被借者的角度上,即林園園的角度上。作為林園園,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主動去幫助別人。二是站在借者的角度上,即李麗的角度上。這也就是學生所議論的:當碰到困難時,首先應該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困難;實在解決不了,再去尋找幫助。換言之,也就是拋棄了李麗在文本中扮演的弱者角色。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藍樹葉》】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語文藍樹葉教學反思11-07
小學二年級語文藍樹葉教學反思4篇11-07
小學二年級語文藍樹葉教學反思(4篇)11-07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教學反思小學語文12-28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