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小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教學反思1
本節課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主題,學會運用拓印肌理的方法拓印不同的質感。第二課時,學習素描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技法。
我上第一課時第一環節中,是這樣安排的,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作品《五角星》,作品中的五角星火漬斑斑,彈痕累累,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表現,他的主題思想是什么?學生思維活躍,積極踴躍的回答問題,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品中火漬斑斑是運用色彩,明暗,筆觸,線條等手段來表現的。第二環節中,學生學習拓印肌理,學生能夠找到身邊凹凸不平的物體進行肌理拓印,學生興趣濃厚,作業效果也很好,能夠調動全體學生進行操作,學生也能夠通過作業,感受拓印肌理作品的美感和不同材料的質感。
小學教學反思2
《zh、ch、sh r》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崇文小學 馬平云
一、本課的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復習聲母 zh、ch、sh、r 和整體認讀音節 zhi、chi、shi、ri,及聲母zh、ch、sh、r與 單韻母的拼讀。難點是區分平舌音zcs與翹舌音zh、ch、sh;翹舌音zh、ch、sh與單韻母的三拼讀。
二、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導入新課
我采用復習導入的方法,我先復習平舌音z、c、s 的讀音和發音要領,強調 z、c、s 發音時舌尖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接著再讓同學抽讀聲母zh、ch、sh、r整體認讀音節 zhi、chi、shi、ri,強調音要讀長些,讀響亮些。
(二)、對比練讀,分清平、翹舌音:
為了進一步發好它們的音,掌握它們的發音要領,我將 zh、ch、sh 與 z、c 、s 進行了對比練讀,提問: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在觀察中學生不難發現,zh、ch、sh 都比 z、c、s 多了一個 h,接著我進行總結,由于它們都多了一個 h,所以它們的讀音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平舌音變成了翹舌音,接著進行多種多樣地練讀,這樣學生在練讀中體會到發音要領,掌握發音方法。學習了 zhi、chi、shi 后,可以把 zhi、chi、shi 和 zh、ch、sh 也進行了對比練讀,通過不斷的對比讀中區分聲母與整體認讀音節的不同。加深學生對翹舌音發音的記憶。
(三)、學習zh ch sh r與帶調韻母的拼讀音節
1、出示:zha cha sha zhe che she zhu chu shu re ru自由讀,小老師領讀,齊讀,開火車讀
2、 出示: zhuo chuo shuo ruo,回憶三拼音的拼讀方法,自由讀,小老師領讀,齊讀,開小火車讀。
(四)、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多媒體。
一年級的學生在上課中注意力老是會分散,如果讓他們看課本,就會玩課本了,所以我利用課件的讀音帶學生拼讀,這樣既減輕了我的負擔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五)讀寫相結合。
學生上到第四節課時已經非常疲勞了,所以即使r與單韻母的拼讀還沒有上,我也停止了讓學生讀,讓學生寫寫聲母,這樣讓學生得到放松。
三、存在的問題。
1、教學時急功近利,沒有讓學習吃力的學生多讀。
2、課堂氣氛沉悶,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四、改進措施。
1、要加強管理學生的課堂紀律, 平時不能只趕課,應該多教學生課堂常規。
2、以后要多采用游戲鞏固拼音的發音。拼音的學習是比較枯燥的,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簡單的游戲,充滿童趣的語言描述,使枯燥的字母富有生命,激起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拼音的發音。
3、要加快講課的速度,語言要精煉。
4、今后要多進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20xx年9月24日
小學教學反思3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但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 關于作文教學,葉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經說過:“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應為,自能作文,不待教師 改;教師之訓練必做到這一點,乃為教學之成功。”這就是說,作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以期學生具有自己會寫的本領。
《書信》源自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綜合學習三之“我的小筆頭”。 書信是用書面形式與別人交流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的應用文,在實際生活中是常常用得到的。 此次習作是我比較成功的作文教學之一,學生興致高,都能積極參與相關討論,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以正確的格式把信寫好。仔細想來教學的成功應包括以下因素:
一、 情境教學
設定一個情境,告訴學生如果有話想和別人說,可以給那個人寫信。讓學生感覺學會寫信對自己很有用,從而有了關注的熱情。有的同學說想給爸爸媽媽寫,有的說想給朋友寫,也有的說想給老師寫,這樣就令學生有了書信的接收對象,有了述說的內容。利用書上的例信,同學們掌握了書信的格式和所寫的內容。
二、 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整個課堂,學生發言,討論的機會很多,如例信包括哪些內容,寫信說些什么,怎樣說等。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獲取了寫作素材,并受到了思想教育和情緒感召。
三、將書信教學、親情教育和團結友愛教育三結合。
任何課堂都要注意德育的滲透、既然是“滲透”就不能用大道理進行枯燥地說教,()而應該“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在這節課里,我首先說明了信中可以說自己的心里話,同學們有的給爸爸媽媽寫,表達自己的感激;有的給朋友寫,表達自己的真誠;還有的給曾和自己鬧過意見的同學寫,表達和好的決心……這樣,將書信教學、親情教育和團結友愛教育三結合,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嘗試。
不足之處是開始的導入語,與學生沒有緊密的聯系,學生沒有表示出明顯的興趣,還有個別同學沒有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
作文不是 “ 作 ” 出來的,言由心生,要有動力、有熱愛、有追求、有活力、有個性。 生活是作文的礦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情感是作文的源泉,噴涌而出,擇地而流。“經歷即文章”,讓學生去開采生活這一礦藏,讓學生去尋覓情感這一源泉,才會激活學生寫作的興趣,寫得真,寫得切!
小學教學反思4
每一個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從小就明顯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因此,從小就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于探究,熱愛科學,并樹立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樂于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后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學習這門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鼓勵學生敢問。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更新,采取更適合學生發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于學生來說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松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敢于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贊揚他敢于提問的勇氣,而后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二、引導學生會問。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范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范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由易到難逐步上升。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我在教學《我的大樹》這課時,經課前準備,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針對校園內幾棵大樹設計了一個觀察活動的體驗學習過程。學生站在大樹前,我看到了什么?學生以樹基觀察到樹冠,交流信息從幾條到幾十條。以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季節大樹的生長狀態都是不同的,新葉為什么是帶有黃色(新綠)樹木有沒有生長的敵人?樹枝為什么越長越粗?有學生提及樹也有呼吸,樹是從哪里吸收水份的?吸到的水分又到哪里去了?……觀察使學生獲得了聯想又產生了疑問,其實正是疑問使學生獲得了知識。直觀大樹,學生有了樹干圍圓的長度概念,繼而產生了對直徑的要求。大概是讓學生的實際觀察升華為理性的知識。樹葉不同顏色、形狀大小富有吸引力,學生比較全面知道一張完整的樹葉構成是由幾個部分組成。并在課外觀察小卡片上記錄,起到拓展知識的目的。
學生帶著問題產生好奇,走進文本。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于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
4、探究小組之間的合作是否有效
有關小組活動的設計,在分工明確、目的確定的基礎上,首先考慮學生思維的深度,再考慮活動的頻率,絕不能高形式而丟掉本質內涵。
古人曾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首先就是反思,只有在不斷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作為科學老師,應時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從全新的視覺來看待每一節課,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教學反思5
通過《我和昆蟲》一課的學習,使我深刻的了解到利用各種游戲、猜謎語、講故事等方式方法,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習,從而,更高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喜愛小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千姿百態的昆蟲形象能極大地引起兒童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看見書本上和我提供的各類昆蟲作品,每個人都非常開心。尤其是教材上的圖案,那絢麗的色彩,那展翼飛翔的優美的舞姿,那斑斕的花紋條理,讓學生們都沉浸在無盡的遐想中。我讓他們欣賞,相互議論,用心的看和感受,自由的站起來說所知道的昆蟲的各種知識。并模仿一種你喜歡的昆蟲的動作。讓他們了解千姿百態的昆蟲形象,并來想象一下自己和小昆蟲玩耍的感受,用自己的雙手來畫一畫自己是如何與自己喜歡的小昆蟲一起玩耍的情景。
學生不僅從自身的表演中得到了樂趣,并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通過這節課,是我明白了美術課的真正魅力只有通過“學中玩,玩中學”,豐富自己的教學設計,才能夠寓教于樂。只有我們在教學中肯花心思,下功夫,就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起來,從而,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讓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吧!
小學教學反思6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新理念
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按照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以學生為本,創新教學形式,從其本質來講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依據教材內容,在學生認可的、和諧互動的教學氛圍內,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發現問題,并在質疑問題中進行思考,最終實現學生有所獲得,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以便讓學生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學有所得。為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水平,面向全體學生改進教學方法方式,以便讓全體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二、新時代良好教學氛圍的構建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小學生正襟危坐,“師動生不動”。時至今日,學生有其自身的個性特點、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接受新生事物快,愛好探究,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情緒的波動和認真學習時間短暫,對于此種情形的出現,筆者覺得要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這些特點,與學生進行情感、情緒上的互動,及時發現學生的思維動向,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高質。筆者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這節課時,筆者用多媒體投影一個多邊形,然后逐漸用黑色把多邊形的“大部分”擋住,這時只露出一個有三個角的三角形,然后讓學生根據剩余部分說明三角形的定義。于是,學生的好奇心來了,開始先是竊竊私語,隨后開始大聲討論:用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是否正確呢?筆者隨后利用多媒體隨意地用三個線段組成圖形,但不見得是三角形。于是,多媒體顯示出:看一個圖形是否是三角形,要把握了兩個要素:首先,是三條線段;其次,要看能否圍成封閉圖形,筆者重復了這句話。然后,告訴學生三角形有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型之分。隨后,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分別予以顯示有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型。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參與其中,而且氣氛活躍,能夠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加深了對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特征的認識,從而使課堂成為新時代的優質高效課堂。
三、數學課堂的學法指導
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并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建構知識,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和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由于學生對數格子缺乏適當的方法,所以大多數學生對數格子存在誤區,數不清楚,致使學生不能準確計算的數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鑒于這種問題的出現,筆者不失時機地啟發,同時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學習方法的點撥、指導:同學們,請你們想一下能否把我們學過的圖形和現在的三角形一并結合起來考慮,也就是說,將三角形細化成多個原先學過的圖形,然后用已知的圖形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呢?筆者的提示,學生好像猛然明白了什么,情緒一下就被調動起來,學生之間開始了互動交流和相互切磋。不一會,學生就發現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組成的,也有的學生提出而且還可以把三角形從中畫一條線就可以分成兩部分,分別是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如果把這兩部分再旋轉180°的話,是不是就會成為平行四邊形呢。經過如此三番的提示、引導和學生的努力探究,這樣的教學不但使學生很快發現計算三角形面積的公式,同時也讓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激發創新思維。
四、新時代數學課堂的引導探究
新時代的小學數學課堂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構建和諧互動課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從而實現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邊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動腦以便學生掌握知識。在教學《可能性》這節課時,筆者從學生感興趣的摸球游戲作為課堂導入的開始:在一個紙袋內裝有一紅二白3個乒乓球,先后讓5名學生分別從中隨意的取出一個球,并且連續摸3次。隨后,教師在黑板上進行了分析:學生摸球結果無外乎3種可能,一是全是紅球,二是兩白一紅,三是全是白球。學生認可了筆者的分析,隨后筆者又提出問題:你認為上述哪3種情況出現的幾率最大?為什么?這樣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欲望和激情,此時,同學們互動交流的氛圍起來了,學生積極交流的課堂氣氛活躍,并在交流中逐步進行探究,最終讓學生在交流創新中發現了其中的奧秘。以上教學氛圍的創建,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快樂。
小學教學反思7
上個學期區畢業年級教學質量抽測,我班以平均88分的優異成績名列三鄉鎮前茅,在全區也有較好的名次。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教研中心領導多次親臨農村學校進行專業的督導與引領,離不開我校領導與同事們的鼓勵與期望,當然,也離不開自己這一年來對課堂教學的不斷努力與辛勤付出,讓我收獲了孩子們智慧的成長和課堂教學的成功,實現了數學課堂教與學的雙贏。老師們都知道,面對課堂教學,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又不得不選擇適合他們的不同教學方法。透析畢業測試題,不難發現我班學生有兩個顯著的優點,那就是在基礎知識和計算方面掌握較好,這為本次抽測贏得了良好成績的更多可能。俗話說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其實,這也是面對我班學生實際,在上一學年的教學中著重抓的兩個方面。今天,主要就這兩個方面能力的培養上做一下的個人反思和分析,以期得到大家的共鳴。
一、抓好常規教學,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效建構新知。
在數學新知識的教學中,要注重知識的生長點與延伸點。把每堂課教學的知識置于整體知識的體系中,讓雙基知識在第一時間內有效根植于學生心中。
1.計算教學要讓學生在直觀操作中理解算理,在探究中掌握算法。
(1)重視口算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基礎。
口算題到了中高年級,要熟記常用數據,這樣大大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如:254=100 258=200 1254=500 1258=1000等等,這些算式在乘法的結合律中經常用到。
如:8251.2540
=(81.25)(2540)
=101000
=10000
這樣,學生掌握了口算的方法提高了計算的正確性。
(2)理解算理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
《新課程標準》對簡便計算的要求是探索和理解運算定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我讓學生通過生活原型的體驗,經歷探究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經歷算法優化的過程,喚起他們進行簡算的意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減法的運算性質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教師可以根據生活經驗讓學生明白算理。如:小紅買一支10.6元鋼筆和一本5.4元的筆記本,她付了20元,還剩多少元?學生會有兩種算法。
(1)20-10.6-5.4 (2)20-(10.6+5.4)
通過計算,結果相等,得出20-10.6-5.4=20-(10.6+5.4)
這樣,學生理解了算理,教師再進行正用、反用的鞏固練習。
2.概念教學要讓學生在有效的探究活動中建立概念。
如:百分數是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數,它源于分數,又有別于一般分數。教學時,教師要通過實例從中抽象出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這個概念并不困難。但是,學生掌握了概念并不意味著對百分數的意義已經達到理解的程度。要使學生對百分數這一概念有比較全面深刻的理解,必須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概念形成的過程。教學時教師可做實驗:比兩杯糖水哪杯更甜?通過計算算出每一杯糖水中糖是糖水重量的幾分之幾,為了便于比較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引出百分數,再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和另一個數之間的一種比較關系,這種關系必須用分母是100的分數來表示,百分數只能表示這種比較關系,不能表示一個數量,故百分數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一節課下來,學生對于百分數的意義深刻理解。
又如體積的概念是比較難理解的。教學時,我通過做實驗:把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盛滿有顏色的水,取兩塊大小不同的石頭分別放入兩個玻璃杯中,請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現象?根據上面的實驗,學生發現水溢出杯外。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因為石頭放入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間,把水擠出來)?引導學生得出:任何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這樣教學,我想學生得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文字概念,而是深刻領略它的真正內涵。
3.圖形的測量教學讓學生參與公式的推導過程 。
圓柱的體積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學生記住這個公式并不難,但是要理解為什么計算圓柱的體積要這樣計算是比較困難的,為此,我們必須讓學生參與公式的推導過程。當然割、拼、轉化的策略可以清晰地幫助學生建立公式。當然在此基礎上探索圓錐的體積公式,操作環節絕不能少,在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探究,在做數學中理解知識。
二、 精心作業教學,在對習題的辨析比較中,深入理解數學知識。
1.辨析比較,弄清易錯、易混概念。
對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義進行分析、比較,再者對一些易混、易錯的知識設計針對性練習,讓學生從比較中區分掌握知識。像因數與倍數中的一些易混概念,數的改寫與省略、周長和面積、體積和容積、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的意義等。
2.學生易錯、易混題進行對比練習。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小學數學班級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小學數學班級教學反思對于普遍性錯誤或易混淆的問題,要利用課堂最佳時間,通過典型錯例的對比分析,使個別同學的教訓轉化為全班學生的共識,明晰學生的思維。
例如,學生在學完按比例分配問題時,多數學生對一步計算的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寫成比的問題時與按比例分配問題易混,出現錯誤較多,針對這種情況,我把這兩種類型的題目進行對比。
(1) 甲數是120,甲數和乙數的比是3:5,乙數是多少?
(2) 甲數和乙數的和是120,甲數和乙數的比是3:5,乙數是多少?
讓學生對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分析解答,學生對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條件有了清楚的認識,即總數及各部分間的比,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按比例分配問題的理解。
對于一個數量比另一個數量的幾分之幾或(幾倍)多或(少)多少的兩種類型的題目,應用對比的方法,效果也很好。
對于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我鼓勵學生記錄好人手一冊錯題集錦,靈活運用錯題集,經常翻閱分析,力爭錯誤不再重犯。努力使學生做到吃一塹,長一智,其目的要讓學生學會自覺的查漏補缺,養成自我評價和反思的良好習慣。
3.一題多解多解的題目,提倡算法多樣化,鼓勵優選提升。
如一題(8)小題數學強調算法多樣化,選優。
這種方法,我認為對多數學生較適用,但對于少數學困生來說,計算方法簡單的題目,它的思維跨度大,學困生不易接受。所以,對學困生,我一般不作要求,自己理解,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4.解讀錯題,重現記憶。
在復習的最后階段,對教材、練習冊出現錯誤較多的題目進行解讀,讓學生重現記憶。凡事學生做過的試卷,錯題我都要求學生在試卷中改正,并寫出計算的方法包括(填空、判斷、選擇中的相關題目),一套試題完成后,讓學生整理好。離近考試,組織學生再來翻閱自己的試卷(只看錯題),有利于深化知識,防錯糾錯。如;三大題的1、2小題,都是學生所做試卷中的題目,所以出錯率較低
5.實踐運用,培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經常鼓勵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學完比的知識我讓學生去研究生活中有趣的比,學完比例解決問題,我布置去計算學校旗桿的高度等。事實證明,這樣的實踐作業,很受學生歡迎,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通過解決的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重視思維訓練,在對數學思想方法有效運用中,培養思維能力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進行教學 。
2.通過實物、教具、學具或者實際事例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 。
小學階段是兒童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轉變階段,仍應重視運用實物、教具、學具進行教學,增加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五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立體圖形,如果空間觀念不強,在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時就會混淆。教師要重視實物、教具的演示作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實物,研究特征,抽象圖形分為以下三步:一是讓學生搜集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長方體實物,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征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二是用切土豆的方式使學生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如取一個較大的土豆,切一刀切出一個平面,切兩刀出來兩個面、一條棱,切三刀出來三個面、三條棱和一個頂點切六刀就成為六個面、十二條棱、八個頂點的長方體(注意面與面要成直角)。三是出示長方體的框架模型,讓學生指出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并畫出長方體的直觀圖,引導學生對照長方體框架模型指出相對應的面、棱和頂點。這樣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 長方體的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
在教學中,有些題目可以利用學具讓學生進行操作,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用彩帶捆扎長方體禮品盒,至少需要多長的彩帶?這個問題,如果讓學生憑空想象,學生會感到很困難,教師可以教學生用繩子捆一捆,學生很容易發現,實際就是求兩個長、兩個寬和四個高的長度加上接頭處的長度。
總之,基礎知識目標的落實是教學中重要的目標之一,這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也是我們有效教學的出發點,我在努力地讓學生學得扎實再扎實些,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好堅實的知識基礎。
小學教學反思8
教學內容:
1、跳短繩
2、踩繩
3、抓尾巴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跳短繩和踩繩的基本技術。
2、發展臂力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促進上肢肌肉的發展,鍛煉關節韌帶;
3、培養勇敢頑強,團結互助,克服困難的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學習跳短繩和踩繩的動作要領;
教學難點:
甩繩子的方法以及跳繩時雙腳起跳并腳;
教學反思:
跳繩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掌握跳繩的能力稍差,所以在教學生跳繩時,我注意學生以上的特點,一步步慢慢的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是出現了問題,就是手耍的節奏和腳協調不起來,所以有些學生就抱怨說自己跳不起來,準備放棄,后來我就一個個動作進行分解示范,讓學生做小老師去教不會的學生,這樣學生稍微有些進步,因為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踩繩子和抓尾巴,由于以前曾經接觸過,所以做起來很輕松,學生也玩的開心,從煩躁的跳繩當中解脫出來。
小學教學反思9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節音樂課,春雨綿綿,倒春寒讓我們沒有了春的暖意,而第一課的主題卻是暖暖的“春意”。我和孩子們一起回憶每一年的這個學期我們所學到過的和春有關主題的音樂,《小雨沙沙》、《大樹媽媽》、《郊游》、《春天舉行音樂會》、《嘀哩嘀哩》、《柳樹姑娘》,每一個和春有關的主題都是編者的用意。孩子們也在回憶中發現,原來和春有關的音樂有那么多。
用班得瑞的《春野》作為開始,我拉開了這一學期春的序幕。在大自然里,我們領略春的點點滴滴,與潤物細無聲中,開始了學習。
《小鳥小鳥》這首歌和我同齡,對于現在的孩子有些陌生,但范唱音樂的配器已經略顯粗糙了,我在備課時查找了很多資料,找到了影片《苗苗》的介紹,讓我對這首歌曲有了新的認識,帶著這樣的認識開展教學,孩子們的在我的故事引領下開始了學習,重點第一課時放在第一部分四句樂句的學唱上,教學中,還是是要注意歌唱方法的引導,教學貴在堅持,人生也是一樣,堅持就是勝利!
小學教學反思10
這周,從學生到老師,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為了準備第一次上臺講課,既期待又緊張。為了學好第一節課,我緊緊抓住了地面上的資料,但我努力在凌晨1點之前準備上課!第一節英語課受到了好評。第二節信息技術課,班主任石老師微笑
給我豎起大拇指現在讓我稍微總結一下我的實習。
優點:精心設計了教案。臺風很好交態自然大方不慌不忙,親切自信,語言一致,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多媒體”進行教育?大家一致這樣評價:第一次上臺上課,這種水平已經很好了。指導老師夸我很老練,讓我有一點成就感。
缺點:英語課不能很好地掌握時間分配,所以前面的說明太多,資料焦點不突出,還有一些細節問題等。信息技術課雖然消除了這個缺點,但也存在不足之處。根據班主任錫老師的話,理論部分再慢一點就好了。班主任錫老師在我的實習成績評價中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得了99分(滿分100分),最后這樣說。真的成為了學生的良師益友。這句話也將成為對我未來道路的鼓勵!我一直期待堅持這個驕傲的姿勢。
實習期間,我深刻體會到了教師的艱辛和義務感。又忙又累,回家只有15分鐘的公交車上睡著了。一天早上,我上了將近三節課,喉嚨痛得有點兒破。但是看到那個熱情的笑臉,看到孩子們跑來問我電話號碼和QQ,看到孩子們帶我打羽毛球,看到孩子們開心地和我一起拍照,看到孩子們期待我為他們明天的運動會加油,聽到孩子們親切地叫我媽媽老師。嗯?又高興又感動。
實習是我們教育浪漫之旅的第一步。我們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對這個階段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以后的路還很長,會有暴風雨,也許能迎接我們的燦爛和明亮的陽光。但是不管怎樣,我們要勇敢面對現實,理解挑戰,努力成為好教師,相信路很長,我們一定能做到,以后我們一定會成功!
小學教學反思11
小學生模仿力、記憶力、可塑性強,具有許多成年人甚至中學生不具備的優越條件,小學開設英語可以發揮他們學習語言的潛力。小學開設英語課可以使小學生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開闊眼界,擴展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修養,樹立國際意識。因此,我市已經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采用的是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把語言功能、結構、設計、任務有機結合,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并注意利用多種媒體。此外,它有助于思想情感教育,注意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國際性也有民族性,并注意加強學科間的整合和滲透。
結合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以下幾點反思:
反思
一、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一的用唱歌游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小學生每周只有40分鐘的英語課,單一的唱歌游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并盡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能通過模仿培養學習能力,也能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反思
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匯。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匯,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包天仁語)俄羅斯通常在初中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相當于我國的小學5年級),每周3節課,第一學年即要求掌握約1300個英語詞匯,學生到高中畢業時要掌握1萬以上詞匯,基本可以讀懂英文原著。而我國現在對高中畢業生的要求是掌握20xx詞匯(包括詞組),新研制的.‘課程標準’要求掌握4000個左右的詞匯。我們應該借鑒國外的經驗,盡快解決英語教學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狀。
而目前在小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匯,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于小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匯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并成了小學生學英語的瓶頸。
小學教學反思12
“持輕物投遠”是三年級投擲項目中的一種,它主要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和上下肢協調用力的項目。我將游戲與體育教材有機整合,起到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啟迪智慧的火花,活躍思維、訓練技能的作用。下面,我結合“持輕物投遠”一課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點滴感想。
一、生活情境,置身愉悅環境。
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學習氣氛中。“持輕物投遠”一課在孩子們快樂地游戲中拉開了序幕。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只紙飛機,讓學生自己當個航空員要讓飛機安全降落在機場上。此時課堂一下就變得情趣萬千,充滿勃勃生機。
二、親身體驗,游戲貫穿始終。
重視體育實踐,讓游戲伴隨著孩子們學習與活動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體育課的教學過程是學生實踐、游戲的過程。在飛機安全降落后我們進入主題“持輕物投遠”把紙飛機變成一個紙球。看看誰的球拋的高,誰又能接住它。他們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體驗著體育課的童趣、情趣、野趣之所在。
三、主動參與學習,互動其樂融融。
這個年齡的學生都喜歡跑動,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把學生以前已基本掌握的投擲教材“地滾小皮球”與跑的教材進行整合。引出課的主題投遠。為了讓學生能更主動、更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我請學生當起“小裁判”,如在小組合作、集體合作玩“持輕物投遠”游戲時,我和學生一起投紙球球,讓“小裁判”做出公正判決。學生們爭著和我比賽,他們已完全把我當成了“玩伴”,我也從孩子們的笑臉上感受到了師生間的那份真情。這時操場上學生、教師的肢體在運動;學生、教師的情感在升華,起到了“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效果,充分體現“現代課堂上讓學生成為主體”的精神。
四、價有機滲透,三星爭相輝映。
課堂教學評價,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最好方法之一。在課中我設立“三星獎”(航天星、快樂星、學習星)的評比活動。如:在學習“持輕物擲遠”的過程中,我與學生共同活動,隨機觀察,從開始的飛機安全降落評出“航天星”從看誰投的高時評出“快樂星”從“持輕物投遠”中評出本節課進步最快學習能力最強的為“學習星”總之,評價是一門藝術,它能催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學生能在真誠的評價中求得進步,促進發展。
小學教學反思13
歲月如梭,轉眼一個學年過去了。在這一個學年中,根據我校的實際需要,我擔任了二年級三班的語文、體育以及美術等課。我對一個學期中的美術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二年級學生,有以下特點:)
1、學生有濃厚的繪畫興趣。
2、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能進行完整的畫面構思、表現。
二、思想政治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質工作,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服從領導的安排,工作上兢兢業業,愛校如家,對學生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三、教學工作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真遵循美術教育原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同時在課堂上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盡心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學到了美術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時也學會了判斷美和創造美,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中,我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我認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我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形式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使學生形成美術素養。
在美術教學中,我還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要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到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四、教學措施
1、遵循審美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比較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提高學生審美趣味。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
3、加強師生的雙邊關系,即中是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大膽改革。
5、改變評價方法,采用自己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教師評價或家長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尊重個性差異,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五、師自身素質的培養
課堂之余,我認真參加了學校以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業務學習,認真學習有關美術方面的知識還訂閱了教育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能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能更快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小學教學反思14
素質教學需要老師情感和思想的投入,要付出極大的精力,是復雜、長遠的工程。而應試教學精力和時間投入少、形式單一:講題目、做題目,背答案。教育方式很簡單,那就是罵、打、罰。老年教師固守著“師道尊嚴”,年輕教師是在題海中長大的,新課標的真正實施還任重道遠。
我們的老師要改變教育觀念,堅守職業道德,勇于犧牲眼前的利益,敢于同舊體制作斗爭。為了拯救孩子,振興民族。我們老師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小學是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而教學,不是為了分數而教學。
讓教學過程穿行在思維、情感、快樂、自主、交談和活動中。講讀課文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服務于學生的思維、情感和表達。教學課文的目的是通過文字來理解別人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為了考試來背誦別人的情感和思想。
毫無情感、毫無尊重、毫無傾聽,聽話聽話再聽話,做題做題再做題,考到高分就是我關心你。這樣的教育觀念和方式,學生會感恩嗎?小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個性比分數更重要。孩子的生命讓孩子做主,別剝奪一個生命的意義。相信孩子,給孩子做出榜樣,給孩子愛,給孩子正氣,他們才會會感謝我們老師。
小學教學反思15
20xx年3月21日,我很榮幸參加了大同縣教育局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聽了縣優秀教師趙君老師的公開課,授課內容是五年級數學《確定位置》一節,真是受益匪淺。從開頭的導入一直到最后別致的結尾都深深吸引和打動著我。
首先,在這樣一個輕松的環境中我體會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作為青年教師,我認為我一定要時刻秉承新課程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作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
一、注重語言藝術,時刻記得德育教育
聽了趙老師的課后,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她的語言讓我無比佩服,一句“數學就是為了尋求一種簡單”就貫穿了一種數學簡單的概念,讓學生輕松的學習,在戰略上藐視,而少去了對數學的恐懼,以致更輕松的學習。趙老師常說“你們太棒了”,“你們比老師想象的要聰明的多”,“你們跟數學家想在一起了”,對學生的這種鼓勵性的語言特別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趙老師也不是一味的鼓勵學生,有時她也會強調“同學們,回答問題要干脆、利落”,“腰板都挺直了”,這正是對孩子們的德育教育,她非常注重孩子們上課時的每一個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最后,趙老師通過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她說:“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讓學生明白學有所用,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學得更有勁兒!從這些話語中,我知道了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語言藝術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二、注重課堂細節,關注每一名學生
在講課過程中,趙老師有一次故意出錯,這一錯好處可真是不少啊,既能引起走思學生的注意,讓他們收回心,重返課堂,跟上老師的思路,還能讓正在聽課的學生記憶更為深刻,讓所有的學生真正理解“數對”的含義。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會注重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關注到每一名學生,把每一節課組織好。
三、學會融會貫通
在開始創設情境的時候,趙老師讓學生回憶了二年級“組”與“排”的概念,在后面拓展提升時,又用到了四年級所學的“用字母表示數”,將小學知識柔和起來,融會貫通,這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筆。
四、教師要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
今天,我才真切的感受到應變能力的重要性,回憶課堂,趙老師講到讓一列學生站起來,突然那個學生似乎不懂了,老師就突發奇想說難道你要組一個長方形嗎?這一問,既緩解了尷尬地氣氛,又使學生不至于感覺自己犯了錯誤而緊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刻意去培養自己的應變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
五、為課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節課,好的開始固然重要,而精彩的結束也是畫龍點睛之筆,在課程最后,趙老師設計了一個六乘六方格,里面填滿了字,最后趙老師用坐標的形式將“認識你們很高興”一句話表示出來,一方面為學生復習了本節課的內容,檢測了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是跟學生很好的分別語,讓每位學生都有意猶未盡之感,為整個課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在最后,受領導啟發我思考了“小雞”和“小鴨”的不同,我的學生到底應該成為“小雞”還是“小鴨”呢?我想,還是應該讓學生們自食其力,自己探索,自己去“找米吃”,不要像那木頭一樣的“小鴨”,每天張開嘴讓我去塞,那樣總會有一天塞不進去的,而怎樣能讓我的學生變為“小雞”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全面貫徹新課程的理念,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好習慣。
我想,作為一個支教生,我會在這僅有的一學期的時間中,盡量去讓我的學生變為“小雞”,我會力求去做一名教育家而不是一個教書匠!
【小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教學反思12-01
小學教學反思10-20
小學的教學反思11-02
小學教學反思11-23
小學教學反思05-27
小學美術教學的教學反思10-30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10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小學體育教學反思和感想05-29
《小學乘小學》的教學反思10-27
小學教學反思范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