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公開課課后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公開課課后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公開課課后的教學反思1
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內容,但它是由具體的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的式子過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轉折點,也是認識過程上的一次飛躍。其整個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化過程。為體現課改精神,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構建信息環境下“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立足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并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抽象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上完這節試講后,我有如下反思:
一、將生活引入課堂
“現實世界是數學的豐富源泉,也是數學學用的歸宿。任何數的概念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我們就能發現到處都是數學。”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1、你在生活中見過用字母表示的符號嗎?(如:SOS、P、M、CCTV……)電腦演示。
2、它們都有什么特點?(簡潔明了,容易明白)
3、由兒歌引入課題,抓住學生好奇心。
通過這樣地教學,學生會驚訝地發現“數學就在我生活中”,無疑會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無疑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之中。
二、給學生創設情境,體會意義
(一)猜年齡。
1、讓學生猜猜老師的年齡。
2、提示:老師比xx大24歲。
3、讓學生推算在不同年齡階段時,老師的歲數是多少歲?并說說是怎樣算的。
例如:1+24=25(歲)2+24=26(歲)3+24=27(歲)……11+24=35(歲)
(二)數數猜猜,發現規律。
1、動手操作,擺出一個三角形。
2、提出問題:擺1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根)那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擺10個呢?請算一算。擺a個呢?
讓學生經歷操作和思考,表達和交流等過程,運用學生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探索規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把游戲帶入課堂
鞏固練習中,出示了學生非常熟悉稚氣的兒歌:
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1聲撲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2聲撲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張嘴,6只眼睛,12條腿,3聲撲通跳下水。
……
以風趣的兒歌作為學生的素材,學生在素材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從中切身體驗數學中的奧妙。
四、存在的不足
1、重點不突出。在每一個環節之后,教師應及時小結,這樣,學生的思路更清晰,課堂的重點也更突出。如:猜年齡之后應重點進行小結讓學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數量關系。這樣對后面的練習學生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2、難點要分散。本節課看似簡單,在實際上過之后發現,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這一內容在本節課出現,學生掌握不牢,雖然動口、動筆寫過一遍,但在課后的驗收中只有十位同學過關,而且課上時間不很充裕,草草收場。
結合試講中存在的問題,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做了相應的調整。在本班講這一課時,把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放在了練習課中,這樣一來,課堂上的時間充裕,針對本班的中下生不時地提問、追問、反問,并及時地總結,學生對本課的難點掌握較好,并且做了大量的練習,書上的、聰明數學的題也都做完了,教學效率較高。在下一課(練習課)中,用字母表示公式就有了充裕的時間,說一說、寫一寫、記一記,課后驗收正確率大幅度提高。
通過這兩節課,我深深的體會到:如果每節課都能不斷的反思,在總結中提高,那么我們今后的每堂課將變得更加有效。
小學數學公開課課后的教學反思2
本周聽了幾節老教師的課,自己的感受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們的課堂為什么效率低”“我們的課堂能不能達到較高的層次”一直縈繞這我為了更好的說明上面的兩個問題,以及今后我們的課堂應當怎樣去做,接下來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談一談自己不成熟的見解。
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我們的備課上課能力呢?
一、直面學生的數學現實——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即: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使教學目標切合實際。
解決策略:
1、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確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課前調研
2、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上。——抓準切入點
3、教學實際要關注讓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親歷過程
二、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對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這個學習情境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有挑戰性的。
解決策略:
1、有思維價值的數學活動情境;
2、美麗的童話情境;
3、思維認知沖突的問題情境;
4、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習情境;
5、源于數學知識本身的問題情境。
三、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親歷數學化的過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使學生有機會真正經歷“數學化”。因此,應采用多種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學習、合作交流中學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在親歷數學化過程中嘗試多種體驗。
解決策略:
1、想辦法讓學生對探究合作學習產生需要。
2、營造探究、合作學習的人際氛圍,鼓勵獨立思考、交流、質疑、共同討論,激發探究合作學習的熱情。
3、探究學習良好情境,有明確的探究目標,有具有挑戰性、具有價值的探究合作學習的問題。
4、在“組內異質、組際同質”分組原則基礎上,實行動態編排小組,打破組內長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則處于從屬地位狀況,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樹立形象,給每個人提供發展進步、改變自我的機會。
四、抓好雙基、適度訓練——促進數學知識的內化
抓住數學概念的本質教學是數學教育永恒的話題。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無疑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給予重視。數學概念是支撐數學大廈的根基,數學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廈的保證。因此,知識必須到位,能力必須訓練。抓好雙基義不容辭。當然,“數學雙基的要求應該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豐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礎,形成“花崗石的基礎上蓋茅草房”的局面。沒有基礎的創新是空想,沒有創新的基礎是盲目的。我們應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合于教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數學思維訓練的過程之中。”
解決策略:
1、給數學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數學基礎知識定好位,打好樁。
2、根據數學知識的縱向發展,幫助學生將它連成“知識鏈”;通過橫向溝通,幫助學生將它連成“知識網絡”;再經過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形成立體的知識模塊。
五、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捕捉巧用教學資源——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發展
課堂教學活動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組織、有步驟、有計劃的一項復雜的心理活動和智力活動過程。提高它的實效性必須有教師課前的周密策劃,即準確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資源。教學預設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
課堂教學活動是面對著不同個性的生命體,它又該是充滿活力的生成的過程。教學活動正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生成”的過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這高質量的精心預設。所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實施中,寬容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機智篩選課堂生成,從而達到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解決策略:
1、精心預設——準確把握教,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資源,適時準確評價。
2、關注生成——寬容地接納生成,理智地認識生成。機智地篩選生成,巧妙地運用生成。
以上是我對如何提高數學課堂實效性的笨拙見解,我想,如果教師在備課和上課中如果能夠做到“教學風格樸實一點;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教學方式靈活一點”那么我們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會“高”!而我們的教師也會“名”!
【小學數學公開課課后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學反思06-12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學反思范文07-11
小學數學的課后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07-06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通用5篇)06-11
小學課后教學反思范文06-12
小學數學課后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7-02
小學語文課后教學反思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