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哈里羅》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哈里羅》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音樂《哈里羅》教學反思1
上<哈里羅>這節課我雖然做了充足的課前準備,可是實際教學卻沒有按即定的教學思路進行,因為在上課的最初幾分鐘里我發現學生與我原教學設計所要求的程度有很大的差距:
1、孩子們對節奏沒有概念,使得節奏創編這個環節不能如期完成;
2、孩子們在課堂中不能充分地隨意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非常拘謹。
于是,我臨時改變了教學思路,本節課我就把讓孩子們學會歌曲,并且感受舞蹈的快樂、表現自己的真實情感作為主要教學目標。
一、在歌曲的學唱過程中,我主要讓學生通過多次的聆聽來感受熟悉歌曲,并學會歌曲,解決好切分節奏這個難點;
二、在教學中,我大量地穿插了舞蹈的表演,不斷地啟發學生的情感,以自己的飽滿激情調動學生的熱情與勇氣,最終使其勇敢地隨著音樂快樂舞蹈;
三、充分運用肢體語言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如我在欣賞《霍拉舞曲》時,與學生們共同圍成圓圈舞蹈,并且模仿小提琴的演奏姿勢感受樂曲,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全課教學達到了高潮。
小學音樂《哈里羅》教學反思2
“音樂游戲課”是音樂課中常見的課程。尤其在小學一、二年級教學中表現非常突出。課程在游戲的基礎上,更注重學生的創造力發展,以及音樂的相關文化的教育。在《哈里羅》的教材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創編者的用意。他們選取了風格濃厚且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歌曲,使學生在感受少數民族音樂特點的同時,也進一步了解我國豐厚悠久的民族文化。在游戲活動的同時體會音樂的的音樂性。
當然,作為教師如何將音樂中的相關文化有機地得以展現,還需要不斷地探索。怎樣讓學生在有效游戲活動中掌握音樂的音樂性還需要不斷實踐。在我的《哈里羅》教學過程中我得到一些體會。我不僅讓學生欣賞、演唱原汁原味的民歌,同時還穿插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服飾、習俗等知識的介紹,以此開闊學生的眼界,在游戲中學生能夠掌握音樂的音樂性,但不能夠很好的完成游戲教學。從這一點來看,音樂便更加突出地顯示出了它的育人功能,音樂不再是單純地、孤立地,而是更多地賦予它文化內涵。我們設置好的游戲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掛鉤。學生在玩的游戲只可精練不可放浪。
小學音樂《哈里羅》教學反思3
4月17號,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在淮河小學進行的道外區音樂學科《新秀杯》的賽課。講了一節二年級合唱課《哈里啰》。這是一節面向全體學生,以情景貫穿課堂的音樂合唱表演課。課后我對本課的成功與不足進行了反思和梳理。
《哈里啰》是一首特立尼達民歌。具有濃郁的拉丁美洲音樂風格。歌曲表達了特立尼達人民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和樂觀、奔放的性格。根據教材的要求和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本課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在用鈴鼓為歌曲伴奏的過程中初步感受音樂風格、熟悉歌曲旋律。并通過多媒體圖片,簡單了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風俗習慣。
2.學生在聆聽、對比、模唱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能夠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3.嘗試為歌曲加入卡農式的二聲部,能聲音均衡、和諧的歌唱。
教學重點是:能準確的演唱歌曲《哈里啰》,教學難點是:切分節奏;二聲部的和諧演唱。結合這些本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歌舞導入。我邊唱邊跳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出“哈里啰”。并帶領孩子們走進特立尼達,簡單介紹特立尼達的風景、特產、節日、民族樂器等,為更好的把握歌曲風格做鋪墊。
二、聆聽歌曲,加入鈴鼓為歌曲伴奏。出示鈴鼓,用鈴鼓為歌曲伴奏,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時又滲透了二聲部的節奏,為歌曲學唱及二聲部學唱降低了難度。
三、學唱歌曲、唱字母譜。學唱歌曲時,我通過對比,模唱等方法讓孩子掌握切分節奏,學會歌曲。演唱字母譜為了更好的使學生掌握音準,降低孩子學唱的難度,并為以后演唱字母譜打好基礎。
四、嘗試為歌曲加入二聲部。本課我為歌曲設計了簡單的二聲部,使歌曲更加的豐滿、有趣。同時從二年級就滲透二聲部合唱,為孩子們以后演唱二聲部歌曲做鋪墊。為了讓孩子們二聲部學唱時降低難度,我還特意把歌曲速度調慢,更容易讓孩子們演唱準確,熟練后再回復原速。最后讓孩子們欣賞舞蹈視頻調動學生情緒,增加熱烈的氛圍,更好的演唱歌曲。
本節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1.導入的時候沒有很好的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導入與介紹特立尼達的銜接也不是很好。
2.鈴鼓伴奏時,猶豫我范奏的時候音量就很大,所以導致孩子們演唱二聲部的時候聲音也很大,整首歌曲合唱的部分都顯著特別的搶,回聲的感覺沒有很好的唱出來。
3.字母譜演唱的過于潦草,沒有讓孩子們扎實的掌握旋律。所以感覺整節課前緊后松了。
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所以,今后我還需要繼續努力,讓遺憾少一些,完美多一些。
小學音樂《哈里羅》教學反思4
《哈里啰》是一首特立尼達民歌。具有濃郁的拉丁美洲音樂風格,4/4拍,大調式,歌曲的結構方整,是四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為一段體結構,短小精悍,所用的音樂十分簡潔,在每個小節尾部使用“××××”節奏,伴奏“XX”的設計,以及在第二四小節開頭出現的“×××”切分節奏,使歌曲別具特色,饒有情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生性活潑、好動,并根據其心理、生理特點,我在教學活動中盡量為學生創設富有兒童趣味性的活動氛圍,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盡情地“動”起來,大膽、自信地創編、展示、表現。在教學中,我主要圍繞著三圍目標進行教學設計,首先知識目標:體驗歌曲中的拉美音樂節奏特色××××,并運用在歌唱中表達奔放、歡暢的感情。
第二技能目標:學生能用輕巧并且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哈哩羅》,并且能夠自由設計動作進行歌表演。第三情感目標:學習歌曲,感受特立尼達人民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和樂觀,奔放的性格。
如果按照預期的三個教學目標可以說在教學中已經實現。這點可以在錄象中充分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開心的,原始部落的表演活動深深的吸引了每一個孩子。他們圍繞著我打扮的小印第安人載歌載舞,真正的感受到了那種自由快樂的氛圍!每個人都爭先恐后的來唱歌表演。
【小學音樂《哈里羅》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哈里羅》教學反思范文07-02
小學音樂《哈里羅》課后教學反思范文07-06
小學音樂《哈里羅》課后的教學反思07-01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08
小學音樂紅星歌教學反思10-15
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反思06-26
小學音樂《過新年》教學反思06-16
音樂教學反思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