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反思例文三篇
篇一:高中英語教學反思
二十一世紀,中國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英語教學必須進行改革。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語教育教學理念,使課程設計課程內容具有時代性,基礎性與選擇性;建立靈活的課程目標體系,使之對不同階段與不同地區的英語教學更具指導意義;建立多元,開放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使評價真正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建立規范的英語教材體系以及豐富的課程資源體系,以保障英語課程的順利實施。
因此,根據高中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與學業發展的需求,高中英語課程應該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能力運用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與表達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與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與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未來發展與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師正面對著一個新的課程環境,新的課程研究模式,一個要求教師角色向廣度延伸,向深度擴展的時代背景。在這個傳統教育方式與現代教育方式激烈對峙的轉型時期,交織著教師的退縮,彷徨,奮進的各種心態。課程改革的基礎是教師,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改革就難以成功。但像高素質的人才只能在改革之中而不能在改革之前產生一樣,課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只能在改革中造就。所以,在高中英語新課標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英語老師究竟如何去應對這種改革背景,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就成為新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要迎接好新課程的挑戰,我們就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際上就是強化教師自我發展的終身化意識,主要表現在:
首先,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廣泛的反思性教學實際上就是要求英語教師對教學不斷反思、對業務不斷提高、對自我不斷發展,以促進教師發展朝終身化方向發展。反思將強化教師的創造性、激勵個人成長愿望、有益于傳授主要知識和培養課堂技能,養成教師的專業氣質。以高標準進行反思性教學的教師將逐漸形成敏銳的專業判斷力,使英語教師更加專業化。這就要求教師要克服一次性學習的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精神,使每一堂課的教學都成為教師反思和提高的機會。那么受益的學生就遠不只一堂課、一個班級。
自我發展的終身化就要求知識必須不斷更新,那么英語教師的備課就要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隨班級、學生的不同而變化。這就意味著要求教師的每一堂課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陳出新,無形中培養了教師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意識。英語教師要力圖把每一堂課都當作提高自己教學質量、指導課堂教學、拓寬自己專業眼界的機會。因為無論一個教學過程多么好,都可以改進或改革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
其次,分析自己的教學經驗,寫教后感,有規律地反思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還要經常分析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之間的關系,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創新,把學生的需要與長期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一旦養成終身的自我評估習慣,教師將不斷地挑戰自己,發展自己,從而把專業的成長與發展和賦予課堂教學以活力當作自己的責任。
挖掘學生和當前語言教學的知識深度、開拓他們知識的內容廣度、促進學生和教師的認知發展。要明確地認識到英語教學是一個發展的領域,所以英語教師要經常研究教學實踐,精通專業人文知識,同時還要了解英語教學的前沿問題,跟上學科的發展。通過創新,通過各種方式主動研究自己的教學, 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領域,自覺養成終身研究的習慣。
再次,英語教師要不斷分析、評價自己的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形成自己教學行為原理,促進終身自我發展。還要經常與同事交流、參加集體備課和研討課,以類似的研究強化終身型的學者氣質。另外,為更新自我知識,還要積極地與其它學科教師進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學習,積極尋求同事的幫助,以教師和學習者的身份繼續發展自己。同時,參與同行教師的教學、歡迎同事以他們的觀察幫助自己做自我評價,或學習其他在教學上富有經驗的教師。從而提倡內部合作與團隊精神,實現跨學科、跨層次教學。
新課程要求我們從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長期以來,我們高中英語教學的都是圍繞著高考這根指揮棒,目的是為了高考能夠出好成績。因此,我們的英語教學工作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語言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階段的外語教育是培養公民素質的重要過程,它既要滿足學生心智與情感態度的發展需求以及高中畢業生就業,升學與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要滿足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高中階段的外語教育有多重的人文與社會意義”。從這里可以看出,新課程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與創新精神為目標,共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教師要樹立新的學生觀。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重新認識師生關系。過去我們教師把自己作為中心,要學生圍著自己轉。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而素質教育的精神要求我們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需要與發展的愿望。因此我們在新課標實施過程中,要鼓勵他們的創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們發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在每個教學環節上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同時,要尊重學生中的個體差異,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總之,語言學習得是終身的過程,教師應成為終身學習的榜樣。向學生展示自己的語言能力,讓他們效仿或超越自己;并終身致力與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的技能。
篇二:高中英語教學反思
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做到: 1、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觀。教學活動以學生在課堂上做事為主,教師的作用是負責組織、引導、幫助和監控,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各……
1、學習外語與情意的關系。外語課堂教學既是一個掌握外語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激勵情意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動機、興趣、態度、氣質、性格和良好的習慣等。學生在學習、掌握外語的過程中伴隨著傳遞情意的活動,學習外語和交流情意相互間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組成一個整體。情意的產生受學習外語認知活動的影響,學習外語的認知活動能促進情意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由低層次向深層次發展。學生初學外語時,會產生一種好奇心,好奇心不斷獲得滿足,從而又產生了求知欲;求知欲不斷獲得滿足,進而樹立了自信心;自信心不斷增強,并與崇高遠大的理想相聯系和強化,可使興趣發展得更豐富,從而形成認知興趣。因此,教師在外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掌握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能力目標的完成,又要重視情意目標的實現。但是,當前有些外語課堂教學還未把情意目標提到教學議事日程上來,或者有意無意地把它忽視了。
2、語言知識與交際能力的關系。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知識,更是為了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只能通過實踐訓練才能獲得。語言知識的傳授不能代替聽說讀寫技能訓練和為交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在教學中將掌握語言知識、培養言語技能和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了“天氣預報”這一課后,我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用所學句型自由對話外,還找來多期china daily,讓學生參閱天氣預報這一版進行對話。學生在自由交談中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擴大吸收了書本外相關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交際活動中還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讀、寫和語言交際的能力,達到了多元培養目標。
(二)教學理念的反思
面對新教材,首先思想觀念要轉變,有了新的觀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如果觀念沒有更新,新教材、新課程都只能是空談,無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課程的實施簡單地被視為換一個大綱、換一套教材、調整一些課程內容。對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進行肢解,使其成為不勝其煩的“知識點”的堆砌,把“reading”當成講解知識點的例子。教師的教育思想是在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很多人崇尚“苦讀”、“勤教”,不以人為本,“應試第一,分數至上”,把學生基本上看成是掙分的機器,對學生“樂學”的潛能幾乎沒有開發,英語教學過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觀念與新課程的要求極不相適應。因此,為了適應新課程,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做到:
1、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觀。教學活動以學生在課堂上做事為主,教師的作用是負責組織、引導、幫助和監控,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促進其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建立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環境。追求學習結果轉向追求學習過程,真正把學生當成獲取知識發展自我的主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切實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主體觀。
2、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教育質量觀。傳統教學是由老師單向灌輸知識,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教師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接受現成的知識和結論。這種“守成性”教育嚴重影響了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更好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高素質人才,要求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過程,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應該成為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火種”。也就是說,課堂教學是一個在老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不斷創新和培養實踐能力的過程,讓學生由“學會”轉變到“會學”。
篇三:高中英語教學反思
常常聽到 老師抱怨:才講的語言點學生又忘了,這個語言點講過多少遍,結果還是記不住。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一方面,講得太多,學生無法全部記住。有時語言點多達幾十個,而且好多語言點都是來自字典、資料,甚至連我們老師也無法記住,怎么可能要求學生記住呢?畢竟學生要學的不只是英語一門功課。另一方面,學了之后不用或者不知道怎么用。時間長了自然就忘了。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戰場,不通過聽、說、讀、譯來鞏固效果,是不能掌握所學知識的。下面是我自己針對這個問題在英語教學方面的一些反思。
一、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我們現在使用的高中英語教材主題貼近現實生活,重點強調學生動口動手,而不是死記單詞和語法規則。課堂上要求學生要聽從老師的指揮,積極參與對話、討論,發言,要敢于開口,不怕出錯,珍惜課堂上的每一分鐘,不放棄每一次用英語交流的機會。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大膽實踐,才能提高交流能力。我們要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上全面發展,聽說領先。主要以訓練聽與說的能力為主,以后逐步加大閱讀和書面表達訓練。
二、英語學習要重視句子和文章的朗讀背誦,以培養語感。
學英語記單詞很重要,但機械記憶的單詞量再大,也不會真正提高英語水平。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句子比單詞重要,記句子比記單詞劃算,要養成背句子的好習慣,因為句子中既包含了發音規則,又有語法內容,還有詞的具體用法。學過的課文要高聲朗讀,精彩段落和文章要讀透背熟。朗讀也是提高口語的辦法。學英語語感很重要,而朗讀、背誦,多聽多說有助于培養語感。通過大量的朗讀背誦,我們的語感形成了,這時候我們的語音語調就更標準,常用句子就能脫口而出, 說英語就更自信;在閱讀文章時就能輕易地找到上下文關聯的感覺,體會到英語文字的美。
三、英語學習要重視復習。
英語知識點多,需要大量記憶。很多同學抱怨,說自己的記性差,記了又忘了。最好的辦法是反復地聽,反復地讀,課文中的語言點、詞匯在錄音帶中不斷被重復。這跟我們提倡朗讀是一個道理,聲音對大腦的刺激有助于記憶。英語首先是一門聲音,我們要多運用耳朵和嘴巴,要大量進行聲音的輸入與輸出。其次要經常復習,要合理地安排復習時間。首先要及時復習。遺忘的規律是: 前快后慢,先多后少, 記憶后最初遺忘得較快,以后逐漸減慢。針對這一規律,學習新知識后應及早加以復習。其次在復習中要多嘗試回憶, 背誦。嘗試著回憶與識記交替進行,印象會更深刻一些,同時也知道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哪里, 復習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四、 英語學習,跟任何知識的學習一樣,以自學為主。
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語言學習不是老師講會的,而是自己練會的。我們的英語教學是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以練為主。有些同學聽力不好, 只有一個辦法: 堅持聽,每天5-10 分鐘, 而且長期聽, 一定會有效果的;閱讀能力要靠大量的閱讀來提高,詞匯量的積累和文化背景知識的豐富也是在閱讀中完成的。
總之,要把握時機,提高聽說能力;要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能力;要學好語法,提高讀寫能力;要勤練習,提高寫作能力。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例文三篇】相關文章: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11-20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08-29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15篇)02-07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15篇10-08
高中高三英語教學反思范文10-28
高中英語教學的反思范文09-16
高中新老師的英語教學反思08-07
關于高中英語教學反思2篇06-25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通用8篇)06-11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通用6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