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匯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1
寫在前面: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歷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只有兩年的時間。從盲目的學習模仿,到現在有目的的自主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形成了學生能夠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實在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課前我認真準備,課上嚴密組織,但總會在課后感到不是十分滿意,總會有或大或小的遺憾存在。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鉆研,不斷學習。要使我們的教學在教師不斷完善自我的基礎上走向完美。
現在的歷史課堂教學,掀起了一股改革、學習大潮。其實我認為無論是學習杜郎口模式還是學習洋思模式,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我們作為歷史教師要弄明白,我們改什么?
我們要改的是我們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大體可以分成兩種:
第一、探究式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可以用黑色的眼睛,發現彩色的歷史。這種探究式,分成學生自主探究和老師指導探究兩種。由于歷史學科的特性,學生不可能在生活中通過現象來學史,學生具備的歷史知識也有限,所以前種方式在歷史教學中極少使用。我們倡導使用的是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的探究式學習。
第二、接受式課堂教學方式。老師把系統、準確的歷史知識用一定方式傳達給學生。這種接受式,也分成兩種方式。一是學生被動接受式,這是一種以老師講述為主的課堂模式,也是傳統教學中常用的模式,現在教學設施先進了,可以結合多媒體上課。雖然教學效果可能不錯,但不利于學生“發現”,不利于學生形成思辨能力,更不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不能培養學生合作、競爭意識。二是學生主動接受式。這是我喜歡的方式之一。
我現在采用的是學生主動接受式和老師指導探究式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簡稱自主探究式。
我的自主探究式課堂分成五個環節:導入新課、自主學習、點撥探究、知識梳理、同步達標練習。這種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課堂,教師只是一個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我們在“老師的表現機會很少”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做呢?我認為歷史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件事。
1.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環節
根據不同教材內容,不同課型,針對不同學生實際,設計好不同類型的導入新課環節。
或溫故引新,注意前后知識聯系;或設置情景,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為理解本課知識做鋪墊;或教師直接闡述,娓娓道來,做精彩的開場白,為本課知識說前因說背景;問題導入,激起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欲,促使他們積極地思維,主動地探究;還可以時政導入新課等等。
這是教師可以自主支配的一個環節。但課堂是學生的,老師要縮短自主支配的時間,因此,導入新課環節要設計得“短小精悍”。
2.精心設計自主學習內容
根據課標要求,把屬于“識記”層次要求的內容放入這一環節中。
教師要精心編制自主學習導航。可以做成紙質學案,也可用多媒體展示。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列圖表、列提綱、所有內容問題化、填空與問答結合、出示知識網絡、圖配文等等。
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環節,學生可以自學完成這一部分內容。當然,遇到問題同學可以討論,也可以請教老師。因此,教師設計自主學習導航時,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征和符合教學規律。
3.精心設計合作探究問題
這一環節是老師引導下的學生探究,也是教師最不好把握的一個環節。
我們要把課標要求中“理解”“運用”層次的內容或本課難點、重點放入這一環節。在這一環節,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資料(一定要是基本史實,不用文藝作品),做到論從史出。可以設計成問答題的形式,也可以設計成材料解析題的形式,當然也可以設計成小辯論的形式等。
這一環節要讓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完成。當然,也要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指導學生小組內合作,指導學生和其他小組競爭,培養學生合作競爭意識。
學生討論時,我們要走下講臺,融入學生,注意傾聽,把“誤入歧途”的學生“引上正軌”,把說出有價值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確答案,也可能是常見易錯知識)的學生記在心里。
討論結束后,教師點撥前,一定要讓這些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鼓勵學生大膽探究。
4.精心設計知識梳理方式
歷史是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梳理知識更為重要。怎樣梳理知識呢?
學生口述、列大事年表、歸納提綱、列圖表、畫知識樹、編寫知識卡片等等都是很好的知識梳理方式。
采用新課堂教學方式之初,最好是師生合作,教師出示“半成品”知識梳理,學生補充完整。隨著學生積累了一些梳理方式,同時學習歷史的能力也得到相應提高后,學生就可以獨立完成,并且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完成。
5.精心設計達標練習
教師要深入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習題設計要有針對性、層次性,要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強化技能操作,注重綜合性。
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在轉變。教師不再是灌輸者,教師成了設計者,如果設計出現了漏洞,學生就會出現知識欠缺;教師成了組織者,如果組織無序,課堂就會亂成一團;教師成了引導者,如果教師引導無方,抓不住關鍵,就會完不成學習任務。
雖然新課改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但學生每個學習環節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剛開始用這種模式時,我把每一環節的用語都在課前寫好。做設計師難,做組織者更難啊。這不僅需要教師課前的充分準備還需要課堂上的靈活應變。
新模式教學教師更累,會有很多的困難和困惑。如:教學形式和實效的兼顧,教學資源、教學設施的欠缺,重成績輕教學的教師評價機制、自身能力的限制,學生的組織培訓等等。但我們是教師,擔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我們知道“魚漁有別”。我們要在教改的路上,無怨無悔地走下去。教會學生學習,才是我們做教師的最大成功。
作者簡介:王金芳,女,中學歷史教師,河北灤南三中歷史教研組組長,被聘為灤南教研室中心教研組成員。有多年歷史教學經驗,曾多次承擔歷史示范課的教學任務,被評為灤南縣歷史學科帶頭人、幾次被評縣、市級先進教學工作者,20xx年被評為首屆灤南名師。有多篇文章在報刊上發表。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2
曾記《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教育學家波斯納也提出了“經驗+反思=成長”的公式,明確強調了反思的作用。
教師教完一堂課,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嘆,若能對此進行簡要的歸納整理,撰寫“教學反思”,則能幫我們接受課堂所反饋的信息,克服教學中的干擾因素則有助于找出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為教學提供可靠依據,也有助于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改革的力度。能促進我們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的提高。
誠然,教學反思的作用人人皆知————它是教師再次備課的必要補充、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好辦法、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更主要的是:教學反思的內容有哪些呢?怎樣撰寫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能力呢?本人認為主要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二者相互促進、提高授課的時間內容安排得當
一、首先,學習歷史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
要使學生感知歷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礎知識,正確處理識記與理解、分析、綜合等歷史思維能力的關系。
其次,在教學中要重視古今中外歷史的縱橫聯系。歷史所反映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紛繁復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等之間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因此,在教學中只有縱向貫通、橫向聯系,揭示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外在關系,方能認識歷史發展的本質及總趨
二、記教學過程中的“亮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陶冶學生情操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或滲透情感并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對圖片、錄像、電視、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學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動、感人、逼真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喚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身臨其境,并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中去感知和探究歷史。如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一
課的天朝田畝制度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布置學生課下查找資料,編寫活動劇本——三個農民談《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獲得土地的喜悅、上交剩余產品的無奈用活動劇的形式展示出來,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其直觀感受遠遠超過了教師的平鋪直述。
三、記教學過程中的“敗筆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堂課中,無論設計多完善,也會有疏漏,無論教學多么成功,也難免有失誤之舉。如果每節課后,教師都能對自己或別人的課認真進行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補救,取長補短,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學中重蹈覆轍。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人格。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信賴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質疑問難、大膽發表。
總之,不進行教學反思,以后再叫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簡單重復。教師教學水平就會永遠停留在原來基礎之上,實踐證明:反思教學中的得、失、,疑能使我們以后的教學揚長避短,常教常新,不斷進步,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3
第一:新教材作為一門分科課程注重了知識的相對獨立性和邏輯結構,注重了教學的認知功能和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概括地講,分科課程組織的邏輯起點是知識,新教材刪減了一些難懂的內容,融合了一些新的時代信息,使學生需要掌握的死知識點大大減少,但是總體上看來知識整合的力度不大,主要是對于歷史知識的內部結構進行了重組和改造,缺少了知識的普遍聯系性和綜合性。如新教材刪除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的敘述,確實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但是忽略了歷史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性。
第二:新教材的編寫雖然避免了“繁、難、偏、舊”的問題,但是由于教材時間跨度大,包含了整個中國古代史,知識面面俱到,所以在一些問題上出現了過于簡單的現象,使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習的深度也不夠。如時間線索不明、教材跳躍性太大等。另外教材的插圖也過于平淡,不利于激發學生興趣。
第三:新教材在編排方面,存在一些知識性的錯誤,如七年級《歷史》教材上冊第69頁這一章節講述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齊、燕、趙、魏等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狀況,其中講到齊刀幣、燕刀幣還有趙國和魏國的布幣時,教材配了插圖。插圖里齊刀幣是對的,課本插圖中齊國刀幣的圖像和實物是完全一樣的。而燕國刀幣就不對了,燕刀幣印成了齊國的五字幣,燕國刀幣應該是刀形又薄又小,插圖中卻把它印成齊國的又厚又大的五字幣。而且插圖中魏國的布幣印成了趙國的布幣,趙國的布幣卻印成了魏國的布幣,把魏國貨幣和趙國貨幣張冠李戴了。
第四:就教材內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章節適合大中城市等各方面比較發達的地區,而不適合小城鎮與廣大農村。其一,教輔資料缺乏,與教科書配套的教師用書、教學掛圖、燈片、光盤、軟件等在當地無處購買。其二,學生配套的閱讀材料和練習材料沒有購買到。因此,“面向全體”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以人為本”也就失去了意義。
總之,新教材的編排不全如人意,仍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4
周三下午學校組織部分教師到孫祖中學學習,通過本次學習,讓我對小組合作學習又有了新的認識,也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一、小組學習讓學生動起來了。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學習富有成效。每節課學生都有自己的收獲,每個同學也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合作學習的內容有價值。教師投放的任務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既包含每節課的重點內容,又有討論的價值。
三、學生展示成果的形式多樣化。
反思
最近聽了幾節課,學到了很多東西,深有感觸。老師們都認真實踐新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式,認真設計教學目標,課堂上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有任務型的被動展示,有主動舉手的積極展示,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參與其中,有問題及時點撥,老師們在課改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課改過程中,我認為進步最大的是學生,學生不但積極配合,而且真正是自覺的快樂的參與其中,這當然也有老師的功勞,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我很羨慕現在的學生們!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5
打造高效歷史課堂,就要多寫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一個優秀歷史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自已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某種教學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活動,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教學監控能力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后而知困”,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教學反思促使我們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進行揚棄、集優、儲存,從而走向創新。教學反思的過程就是師生不斷輝煌的過程。作為教師,每一堂課總有自己滿意的地方。或是雙邊活動開展的經驗,或是在備課時未曾考慮到而在課堂上突然迸發出的靈感和火花等等。無論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獲,課后及時反思,這樣對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探索課堂教學改革,都會大有好處。同時,反思教學的不足。如:對教材處理不當,對教學中偶發事件估計不足,對某個問題闡述不確切等。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為引以為戒的教訓。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每一輪都把教材難點的處理方法、教學的信息反饋或效果、今后改進的教學設想等寫下來,并且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比較、研究,長期堅持,必將極大地提高教師課堂駕馭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04-27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精選6篇)03-11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6篇02-14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6篇)02-14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5篇02-16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5篇)02-16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1-21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06-08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精選10-20
初中歷史教學的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