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通用1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
初中物理教學是青少年進入物理知識寶庫的入門和啟蒙,是培養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具有初步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就初中生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言,他們一方面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于幻想。但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識時,這些小困難便很快地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積極性,最后導致初中物理教學的失敗。因此啟發并穩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每一個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二、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三、滲透STS教育,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物理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與物理學的.進步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了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是:第一、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如納米技術、超導體、激光、現代航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等。第二、重視學習內容與家庭、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的聯系,如將電的知識與安全用電、安裝照明電路、修理各種家用電器相聯系;將能源的利用與生活中如何節能相聯系;將物態變化與電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聯系,將浮力與潛水艇的浮沉相聯系;將電磁波與現代通信相聯系等。第三、關注一些重大社會問題,如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能源危機、噪聲污染等。
此外,教師在設計習題時,應多考慮一些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規律的題目,如學習慣性后,解釋剎車時人體上半身為什么向前傾的現象。學習杠桿后,解釋騎自行車上坡走“S”形路線省力的道理;學習了長度的測量后,會從地圖上測出長春到北京鐵路線的長度;學習了光的反射,解釋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后鏡是一個凸鏡,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學習了光的折射,能解釋海市蜃樓,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學習了熱學,能回答為什么海邊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氣候宜人,為什么當今國家推行退耕還林的政策;學習壓強后,解釋刀磨得越鋒利切東西越快等等。通過多方面培養學生勇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形成將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識,激起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養成對大自然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增強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四、新課程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的學習態度,提倡和發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于自己的學習策略。
總之,體驗式學習無論是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還是一種教學形態,都給每一位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的創造空間。它的成效不在于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使人類群體的智力資源有效轉化為個體智力資源,而在于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因此,作為教師應有創造力,以不斷優化課程結構,創造充滿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智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人格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2
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激勵學生去思考、理解和創新。為了適應新課改,教師的角色至少要發生這樣的變化:由傳統的學習者轉化為研究者,由傳授者轉化為引導者,由講述者轉化為實驗者。新課改要求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的反思,教師只有認真的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漏洞,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成功的經驗行為,還要有理性的思考,應全面審視已有的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完善自己的教育實踐。新課程要求下擔任初中物理教學決不能只當“教書匠”,照本宣科教教材,而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吸取經驗,取長補短,與時共進。如果物理教師對于自己的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教學中的研究成果,又對自己的教學不做認真反思,則教學過程只能是一潭死水,根本不能達到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一、對新課引入的反思
新課引入,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這個環節的處理是否恰當,對整個課堂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新課引入能引起學生強烈學習物理的熱情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而主動地參與到物理實驗探究活動中,體會實驗探究的樂趣,取得實驗探究的成功。新課引入的方法一般分為復習引入、問題引入、講故事引入、利用物理實驗引入、利用生活現象引入等幾種方法。利用哪一種方法引入要按具體的`章節有針對性的選擇,這就要求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新課引入方法。例如:在講運動的描述時我用一個歷史故事引入新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有一個法國飛行員正在駕駛飛機在天空飛行,發現身旁有一個小黑點,飛行員以為是一只小蟲,隨手一抓卻發現是一顆德國子彈。學生們都很驚訝,這怎么可能,感到不可理解,學生興趣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又例如,學習"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時,學生從日常經驗出發往往認為"力是產生運動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先做一個用力推小車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認真觀察。開始學生看到:用力推小車,小車就運動這一現象。然后教師停止用力推車,學生發現車子仍然在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才慢慢地停下來。當這一事實出現時,教師可緊追一個"為什么"。當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發現經驗的看法不對時,就會產生探究新規律的強烈欲望。
二、對新課教學的反思
1、獲得知識與教學過程的反思
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另一種則是通過實驗探究分析總結獲得。長期以來,使學生獲得知識,大多都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認為在一定的時間內傳授的知識越多越好,較少顧及求知探理過程中的體驗和情感.重認識結果,輕探究過程是當今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普遍現象。有一些實驗課本和實驗用書把實驗的每一步都詳細地告訴了學生,學生只要一步步操作就可完成,根本無探究的機會,更不用說有探究過程和體驗,實驗僅僅起到了訓練操作技能的作用,而教師也習慣或樂于這樣做,因為整個教學過程容易控制,很難有“節外生枝”的現象發生,教學中很多需要學生探究的過程被大大簡化,甚至被省略,而把結果直接傳授給學生。學生探理求知的機會被減少,重視的只是對知識的強化記憶,學習知識的過程簡化成了記憶過程。達到理想而正確的認識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獲得知識的過程,絕不應當只追求結果。要想使認識的結果長期有效而適當地在將來發揮作用,那么,支撐這種認識結果的體驗與情感是不可缺少的,對人的長遠發展來說這種體驗與情感比認識結果本身還重要。
2、獲得知識與教學方法的反思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一般有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積累法、類比法、理想化物理模型、等效替代法、歸納法等。通常教師通過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學生獲得了知識。例如:控制導體的長度和材料不變,研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保證壓力相同時,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等。反過來,通過這些知識的獲得使我們掌握了一種學習物理的科學的方法。在我們遇到類似的新的物理問題時能運用這些方法去認知、去掌握、去解決。所以說掌握物理學科的科學方法是物理教學中智能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3、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反思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課堂教學目標是否落實,主要從學生自己認識和發展的學習活動中體現出來,因此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生互動為基礎,以教師為主導,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導促學,養成樂學、活學、易學和會學,主動構建自我完善到自主性過渡。師生在課堂教學中要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協作的師生關系,形成教學相長的民主和諧的氛圍,這里關鍵是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教師要放下架子,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位學生,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課堂教學的目的要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心協調等考慮,突出素質的全面提高。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按誘動→互動→導動→自動→創新過程,組織教學,目的是激起興趣,學會思考,協同合作,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終身教育打好基礎。如我在初三研究《液體內部壓強》這一章,液體內部壓強與那些因素有關教材上是教師演示的實驗,現在請學生來演示,此時講臺上是他們朝夕相處的同學,是他們中的一份子,臺上臺下的距離一下子拉近,同學們都顯得非常關心,都能專心致志看同學的演示,他們都會為臺上的精彩之處感到高興,有時也會為同學的失誤而惋惜,并會從臺下傳來竊竊私語,提示或寬容的笑聲,此時臺上臺下交融一片。同學們在愉快的心態下不知不覺地主動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更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教師卻能在暢通的信息中真正做到以誘達思,以導促學。
4、課堂練習設計的反思
課堂練習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練習后,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這些練習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同時練習應當是練習內容和練習形式的統一,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的統一,練習量、練習時間和練習效率的統一。那種靠大量的反復練習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練習和那種只讓學生掌握知識而忽視學生能力發展的練習不是好練習。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練習要有針對性和代表性。課堂練習要典型精練,練習不在乎多,而在于典型、在于精。由于課堂練習的時間不長,所以必須設計一些緊扣教學要求、典型性、啟發性的題目,使學生不但將知識熟化,而且要使學生達到掌握解決一類問題的基本方法及規律,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區別和理解,使學生能有效利用時間進行適當的練習從而知識點得到鞏固提高,使學生輕松取得滿意成績,感受學習的樂趣。
(2)課堂練習可以分為三個梯度:A組題、B組題和C組題,使學生逐步將知識層面向深推進。A組題為一些緊扣課本內容的模仿性題目,給出的數據盡量簡單,以給大多數學生熟練操作、內化知識為目的。B組題為一些有點靈活性、綜合性的“跳一跳,夠得著”的題目,主要還是要照顧大多數學生。 C組題為一些策略型的題目,使有能力的學生有充分發揮他們聰明才智的天地,使他們及時將知識強化。
(3)教師設計課堂練習時,應適時地變換練習的形式,不可千篇一律,使學生產生乏味感,如以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形式,形成多樣化的練習。以達到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情境的創設。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關于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時期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3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許多行業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引起了各行各業的技術革新。教育教學也是其中之一,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學手段的變革也是與時俱進。教學從傳統的投影媒體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改革,都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現代教學理論要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創設情景,使學生自主學習。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將網絡技術引進到教學中去,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加大信息量的傳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智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興趣的秘密何在》中寫道:“所謂課上得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教師使學生對上課有興趣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學生對上課的學習內容有興趣則往往要困難些.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將計算機與教學結合,學生可以獨立操作計算機進行學習,運用網絡技術,將學習內容生動、形象逼真、動聽地傳遞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運用計算機網絡學習知識、掌握、運用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以動手動腦,越過一個又一個學習上的障礙,體驗成功的喜悅。從接受知識到掌握知識到運用這些知識的全過程都是在自發之中進行的,對知識本身的學習更有持久的興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
二、利用網絡教學可優化教學過程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口授,學生聽講.課堂上以老師為主,學生只充當被動接受的角色,調動學生的方式也很單一——提問式.這種教學方式有時很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投入意識,在老師的主導作用下,使學生以最簡捷有效的方法獲得科學知識.網絡教學提供給學生的是獨立的、開放的空間,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網上資源。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看:網絡教學使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實踐者。教師能全面了解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網絡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手腦并用,教會了學生怎樣學,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更加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觀念。利用計算機網絡在課堂上將載有文本、音響、動畫、圖像等信息一起傳輸給學生,這些信息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同時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促使學生主動記憶,認真思考,努力探索,積極參與教學.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學得輕松活潑、愉快,對新知識學得快、掌握得快.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學生學習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創造欲更加強烈,學習效果更佳,教學過程也更完善。
三、利用網絡教學可以發展學生能力和培養學生素質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單純地講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注意的是為學生升學深造打基礎.存在著培養的學生考分不低,能力不強,素質不全面,利用網絡教學,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動手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自學能力、由表及里的邏輯思維能力等都得到發展.并且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之中,網絡教學過程以其本身的科學性、思想性和啟發性感染著學生,教育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對學習表現出求知欲,好奇心,熱愛真理的需要得到滿足而產生的良好情感,表現出克服困難,自覺學習的堅強意志.使學生在認識、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質教育,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學、科學探索的`基本素質.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更培養了能力,提高了素質。
四、物理教學中如何利用網絡教學
學校必須有網絡教室及相應的軟件。我們在教學中曾經嘗試原子物理、簡諧運動、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網絡教學。在教學中結合原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利用網絡交流工具,如:E—mail、BBS的討論版、聊天室等,制作多媒體教學網頁,利用網絡教室開展教學。例如游標卡尺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介紹儀器結構、原理、讀數方法,然后示范練習,學生操作練習。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掌握程度了解不夠,學生自己練習時正確與否,也不清楚,這就造成了學生遇到游標卡尺的讀數錯誤率高的現象。
利用網絡教學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網頁:游標卡尺的結構、游標卡尺的原理、游標卡尺的讀數方法、讀數練習、課堂測試、課堂討論、生產與實踐。
在游標卡尺的結構中展示各種游標卡尺,學生接觸游標卡尺的任何部件,課件均以聲音、文字的形式介紹其功能、使用方法。
在游標卡尺的原理中以動畫形式,圖文并茂的分析各種游標卡尺的原理。
在游標卡尺的讀數方法中以動畫形式介紹游標卡尺的讀數方法。
在讀數練習中學生可以任意移動各種游標卡尺,進行讀數練習,并且立刻知道正確與否。
在課堂測試中可以隨機生成五組游標卡尺讀數練習,學生可以進行課堂測試,并將結果上傳給教師。
在課堂討論中可以利用BBS討論有關問題。
在生產與實踐中可以連接相關網站,查找游標卡尺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設計游標卡尺。
教學中可以先利用實物介紹儀器結構、原理。讀數方法直接可以計算機上演示給學生看。然后介紹多媒體教學網頁的使用方法,以后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操作,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學,相互討論,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獨立性與創造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師、生的交流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
現代教育討論教學生如何學,網絡教學也一種教學生如何學的方式。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4
21世紀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主要是高科技的競爭,高科技人才又來源于教育,21世紀教師肩負著培養高素質、具有創造性人才的艱巨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改革中去,認真學習適應新課程標準,重新認識教育過程、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教育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筆者就自身教學反思,談以下三點感受。
一、新課的引入是否培養學生興趣,所提問題是否激發學生求知欲。強烈的好奇心,為新課教學埋下伏筆。
例如:運動的描述一節,充分得用教學資源、動畫、錄像、展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飛行員在兩千米高空飛行時發現臉旁有一個小東西在游動,他敏捷地抓了過來,確是一顆德國子彈,此時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好奇心,同時提出問題:在什么情況下我們也能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并為講述參照物和機械運動埋下了伏筆
二、重點、難點教學是否是最佳方式。例如:這節課的內容描述物體運動的核心是參照物。難點是參照物的選擇,而參照物這個概念教學不能僅通過教師講解,要充分運用一定的錄像片,同時要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去發現概念的確切含義。例如錄像片中坐在行走的`車中的兩個小朋友,相互沒有運動。而地面的小朋友卻發現車上的小朋友在快速運動,這樣同學們很快明白了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需要選取一個標準的物體,這個標準的物體就是參照物。
三、每節教學內容的教學是否符合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每節教學內容的基本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學的基礎,是物理學理論的根基和精髓,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而基本概念須通過實驗(演示、分組)獲得。
例如:講電流的磁場后提前讓學生準備銅導線,并讓學生繞成矩形,上新課時讓學生猜想磁能否生電?此時課堂十分活躍(可能生電、可能不生電)然后學生根據猜想分組制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分析,輕松的得到“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力線運動時要產生電流。”
總的來說,物理教學要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已去摸索科學探究方法,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制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收集實驗數據分析論證,學會評估,學會科學的探究方法。經歷同科學家進行科學實驗探究時類似的過程,從而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創造型人材。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5
我外校去聽一位剛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的課。青年教師有些緊張,臉開始發紅。說今天這堂課我們講評講義,請同學們把《速度》綜合練習拿出來。于是,這位青年教師便開始講起來,從選擇題開始講到實驗題最后講到計算題,按著題號一題不漏地講。我輕輕問坐在旁邊的學生,老師有沒有把講義收起來,學生說,沒有。難怪試卷上我看不到老師批閱的`痕跡。因此,哪題學生錯得多,哪題學生還有什么解法,老師無法知道。青年教師只好一道一道往下講,整個教學過程很少請學生來回答問題,甚至還出現二處科學性錯誤。該教師總算把課上完,臉紅了一節課,可能有點慌張或許還有些愧疚。
下課后,我們和這位青年教師進行了交流。問他,學生的試卷有沒有收上來批閱,他說,沒來得及。又問沒有批你心里沒數課怎么能上下去,這堂課你上得感覺如何?他說,上得不好,我不知道你們要來聽課,如果知道我肯定會作好準備。
我想,課不是上給其他人看的,而是給學生上課,不管是否有人聽課,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把每堂課上好,要對學生負責,學校把這個班學生交給你,就是希望你擔當起責任來,對得起學生,對得起事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你這樣的課,給學生留下了什么,學生會怎樣對你評價?要做一名好老師,做一名有責任受歡迎的好教師。
我在想,一個沒有責任心的教師,肯定會誤人之弟。一個沒有好的工作態度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因此,我們在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更要提升教師思想品質和敬業精神。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6
這學期,我們科組明確規定了今后教學的方向,用八個字概括為 “聚焦課堂,追求實效”。
我上了一節課——《杠桿》,感觸較深。這節課我盡力找一個合適的載體來生動形象的把物理知識融入到一個學生熟悉的情境中,展現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和能力。
其中有一個道題目是這樣的:小明買了一條2kg的魚,因為現在的商販有投機倒把的現象,小明想用剛剛學過的知識驗證一下這條魚是否足量。可是身邊只有一把直尺和一個量程只有10n的彈簧測力計,還有一根系東西的.細繩子。誰能幫小明來驗證這條魚呢?(條件是要保證魚的完整。)
這道題的內容一目了然,不象有些含混晦澀的題目,讀了半天不知所云,最重要的是它就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是每個人差不多都有過的經歷。所以,題目一出來,同學們便躍躍欲試,誰都想大顯身手,做個熱心人,我便趁機抓住學生的心理,讓他們展開小組討論,設計出自己的實驗方案,同時旁敲側擊,引導學生回到課本,回到基本的知識點,使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問題的能力,還牢牢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點。最關鍵的是對物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這節課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哦!原來物理就在我身邊,原來物理這么有用!極極大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不禁使我想到,如果我們在每節課上都不斷的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而不僅僅只交給學生死板的知識點,那么,現在的課堂還會象現在這樣毫無生機嗎?
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教育,首先要使學生掌握社會所需要的物理基礎知識,了解這些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并相應的訓練某些技能技巧。與此同時要特別加強學生物理能力的培養。大家知道,物理學的根本特點就是以系統的觀察和實驗同嚴密的邏輯體系相結合。學習物理必須從觀察和實驗出發,把觀察和實驗的結果進行高度的分析和概括,最后運用這些知識點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把目光聚焦于課堂,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使今年的中考成績再上一個新臺階!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7
物理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以學生的自學和探究為前提,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和探索的樂趣。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1、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從興趣培養入手,使學生“樂學”、“想學”。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教科書中有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還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實驗。通過這些小實驗,可以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利用有趣的實驗能增強學生好奇心;鮮明、生動的物理實驗,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小實驗“制作針孔照相機”,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驗證了小孔成像的性質,通過鮮明的感官認識,印象深刻。小實驗可以起到“引導”、“解惑”的推動作用,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物理知識,降低學習難度,通過對實驗的制作、研究、討論、改進和提高,幫助學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效果會大幅度地提高。
重視生活體驗,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物理的潛力。物理新課標倡導“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利用身邊的器材做好生活中的物理實驗,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識,意識到物理并不難學,從而激發進一步學習物理的動力。
2、充分運用網絡搜索引擎的作用和豐富的網絡資源。
學生在課余自學時,經常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時,我要求他們自己利用網絡搜索相關知識,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肯定他們的成果,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電流的磁場》一節課后,很多學生想知道磁帶式錄音機是怎么工作的,教材和大綱沒做要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建議他們上網去搜索相關知識,結果很多學生都去嘗試,獲得不錯的效果。還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識的“新”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高溫超導、磁懸浮現象、納米技術等,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樹立獻身科學的理想。
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學。”目前,在物理學科的教學中重教輕學現象還很嚴重,教師只顧埋頭教書,而不去指導學生如何學,致使學習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效率很低。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當前,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實施高效課堂的背景下,積極推行小組互助式學習制度,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帶動小組成員整體前進,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差異,推行作業分層布置制度。
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布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布置大量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布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循環,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內容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于應付、厭學情緒滋生等問題。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復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余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必需。
四、及時反饋矯正,注重課后反思。
教學是一門永遠沒有完美的藝術,教學活動是一組沒有底片的照片組成的,及時的反饋矯正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依據;及時的反思能讓我們在失敗中前進,能錦上添花。反思的重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否科學,課題的引入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概念的形成與分析是否準確、透徹并利于學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與推證是否簡明、嚴謹和具有啟發性,實驗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題的選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課重點,學生練習題的份量、難度是否適當,小結是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再結合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審視和修訂,揚長避短使之更科學、更完善,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構建“自主高效課堂”應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上課過程中深入到學生中去,努力引領學生全員參與、并能做到及時反饋和個別有效輔導,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優化,在這樣的課堂下,相信我們的教學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8
課堂教學后,我們要對教學進行反思,我認為反思內容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對成功之處要反思
成功的教學,體現了教師自己創造性的教學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了教材內容,以恰當的方法和表現力設計了教學環節。要把教學過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達到預期效果的和引起學生共鳴的做法記錄下來,如備課鉆研教材時自己獨到的見解,經過改進使重點、難點變為突出的方法、形象貼切并簡明易懂的修辭方法,帶給學生以新鮮感的練習手段和方法的創造性處理,巧妙的新舊知識的銜接與引入等,把它們記錄下來,寫成教學后記,定會直接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對營造課堂教學氛圍要進行反思。
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只有構建起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只有在一種輕松愉快、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樂于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形成有益于課堂教學的親和力。例如在《什么是聲音》一節的教學過程中,我先提出問題: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聲音會是怎樣的?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得出聲音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再讓學生做各種能發聲的動作和實驗,尋找發聲體的共同特點,從而得出聲音產生的原因。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完成了對《什么是聲音》一節內容的學習,在增強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對物理教學是否聯系生活實際要進行反思
物理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它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物理教學要注意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初中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將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借助他們頭腦中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物理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物理的魅力,從而強化學生的物理意識,培養學生的物理應用能力。所以在教學時,應多選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例.。”
四、對物理教學中語言的直觀性、趣味性要進行反思
在物理教學中,還要注意語言的直觀性,要運用語言藝術,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書面文字口語化,枯燥知識趣味化,這就是說教學語言既要通俗易懂,又得深入淺出,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記憶。教學語言,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近幾年的物理新教材的教學中,我一直都在努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時刻注意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適時的采用研究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并且也起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我希望自己淺薄的見解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東西。如果能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是我最大的希望所在。
五、對失敗之處要反思
教師盡管在備課時力求準確完美,但學生直接參與課堂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難以真正全面把握好每一堂課,因此教學過程中難免有疏漏之處。如教學內容安排不妥、教學重點、難點處理不當、教法選用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練習手段和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啟發性等等。不管是哪方面的情況,教師都應將問題及時記下來,并積極從主觀上找原因,查漏補缺,與同行交流,取長補短,從而改進今后的教學。
六、對教學靈感要反思
在課堂上,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行為和思維的發展以及情感的深入交流等,教師有時會靈機一動,突破備課教學的框框,產生一些有益于教學的靈感,這些都是教師智慧的閃光點,它們可能稍縱即逝,如果不注意積累,很快就會忘掉。課后及時利用教學后記去捕捉記錄下來,天長日久,再經過“精加工”,就會不斷改進、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教學。
七、對轉變角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要反思。
學校最大的浪費在于兒童在學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運用已有的經驗,采用自己的方法去獲取知識。而教師的傳統角色對這種浪費起決定性作用。傳統的教師角色主要是以傳授課本知識為中心,以掌握知識的多少為主要目的,而新課程的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策略的運用,給學生提供知識平臺。需要的是教師“帶著學生走進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進學生”。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要求給學生創設一種寬松、愉悅的環境,即老師順著學生發展。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在指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同時,要參與到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中去,與學生交流溝通,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或調整教學計劃,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把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師角色中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唯一的角色,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八、對教學設計要反思
教完每堂課后,應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與總結,根據這堂課的教后體會和學生反饋的信息,考慮下一次課的再教設計,應及時修訂教案,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發現實際教學與備課設想之間的差距,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9
任教初中物理多年,在過去的教學中,只是單純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愿望和學習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后,我們普遍感到壓力,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來滿足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師和學生從繁重的教學和學習中解放出來,給他們更大的.個人發展空間,并授之于探究物理科學的獨立思維能力,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新課程的要求教師能夠結合本學科的特點,針對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和創新。以前教材中偏難,偏舊,沒用的東西不少,而現在有用的有價值,有用的內容多了,并且在教學中能給學生留有更多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說得多,做得多,學生說得少,做得少。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們經常有“驚喜”的發現。過去老師講,學生被動的聽,效果不理想。在現在的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形式進行實驗,開展學習。讓學生自由探索,設計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總結規律。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樂于探究,主動參與,勤于動手,也經常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有新的發現,也有經常被學生難住的現象。新課程改變了教師一味傳授的權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現在學生普遍反映,現在的課堂教學形式多了,經常開展討論和交流合作學習。老師鼓勵的話多了,比以前和藹可親了,上課經常能夠聯系,接觸社會實際,從生活中來學習,并把學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了思考,經常做家庭小實驗,上網查資料,學生學習比以前更輕松了,更喜歡上學了,對學習也比以前更有興趣,更積極了,學生們也感覺到物理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了,而是生動有趣了。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0
從事物理教學多年,感觸極深。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學習很用功,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每次的考試成績低下,講過多次的題目還是錯,甚至剛講過的題目也做不對,使學生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在跟學生談心時,很多學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這種情況在初中學生中相當普遍。這說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研究初中學生物理學習特點,以及針對物理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對初中學生學習物理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學生進入高中學習物理也有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通過幾年物理教學,我有一下幾點體會:
一、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問題
1、課堂問題
(1)注意力不集中,對的題目不聽,錯的題目不好好聽。
(2)課上不積極思考,一味的跟著老師走。
2、解題中存在的問題:
(1)審題和分析能力差:審題不仔細,不準確,不全面,不按要求答題;不會通過分析題目信息抓住問題的關鍵。
(2)理解能力差:對概念的.理解膚淺,答題是憑著感覺答。
(3)表達能力差:作圖不規范,計算題解法不規范,不注重物理表達式的書寫。
3、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審題不仔細,粗心大意;
(2)只會寫公式,不會寫具體的表達式,亂代數據;
(3)表達不清,書寫太混亂;
(4)運算能力差,數據不準確,單位混亂。
二、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
初中學生還未能形成較好的物理思維方法和解題技能。教師應在一下幾個方面注意對學生強調:
(1)數學符號與物理專用符號的區別;
(2)圖像法解題能力的培養;
(3)解題時畫受力分析圖和運動情況圖的習慣和規范;
(4)單位、有效數字、適量、方向以及解題格式的規范。
三、幾點建議和思考
(1)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
學懂的標準是每個物理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么”“為什么”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
(2)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初中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并不多,但是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模型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疊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的綜合能力,把復雜的問題分解為簡單問題的能力,將使研究的問題變得非常簡單。應該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3)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后一定要及時的鞏固,把所學的新知識進行回顧,如果回顧不出來,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或者問老師。在弄懂已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及時完成作業,去發現新的問題。有余力的同學還可以適量地做些課外輔導練習,以檢查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4)講一題,懂一題;做一題,會一題
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提高課堂效率,講究教學方法,做到講一題,學生會一題;培養學生做一題,會一題的思想,不要炒冷飯,講了多遍學生也不懂,學生做了多遍也考不出來。
總之,初中學生物理學習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作為教師應采取了相應的對策,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精編習題,精講精練,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提高物理成績。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1
初二學生由剛接觸物理的新鮮感轉瞬就到了迷茫期。他們對一些概念似是而非,看似簡單不值一提的問題往往出錯,考試總得不到高分,學生、老師、家長都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擔憂。如何使學生對物理保持長久的興趣,輕輕松松學好物理,真值得我們反思。
結合本學期的教學,我在加強引導學生理解的同時,也強化了一些記憶技巧,使學生能通俗地理解一些較難弄懂的`問題,教學上取得了一點點突破。一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性經驗,供大家參考。
學習了聲音的特性后,如何快速理解音調的高低這一概念,我借助空玻璃瓶,裝不同量的水,通過敲擊和吹氣使其發聲。學生聽音,辯別音調高低,引導學生明白:敲和吹時是什么物體發聲;發聲的物體大小長短有何變化;對音調有何影響。最后得出:敲擊時,主要是瓶子發聲,水多對瓶子的振動阻礙大,瓶子振動慢,音調低,反之,音調就高。而吹氣時,主要是空氣柱發聲,水少時,空氣柱短,振動快,音調高,反之,音調低。然后引導學生討論暖水瓶灌水時音調的變化,來判斷水位的高低,加以對音調的鞏固,效果較好。
物態變化學習后,我引導學生畫物態變化示意圖,強化熔化、汽化和升華要吸熱;液化、凝固、凝華要放熱。學生以“熔汽升――吸熱,液凝凝――放熱”加強印象。
在長度測量、畫平面鏡成像圖的練習中,學生很容易忘記估讀和把平面鏡成像畫成實線,我充分利用上課師生問好的時間,組織學生反復朗讀“測長度要估讀”,“畫虛像用虛線”使學生形成條件反射,看到測長度立即想到估讀,看到作圖就想到虛實。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充分利用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這一特點,巧妙解決了蠟燭燒短后,光屏上像的升降問題。我要求學生把這根光線看成“蹺蹺板”,蠟燭燒短向下,光屏上的像向上,反之就向下。同時強調,凸透鏡向上,“蹺蹺板”向上,像也會向上。學生豁然開朗,永遠不會忘記了。
針對凸透鏡成像難掌握的情況,我通過實驗,巧妙總結: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并強化理解物近的“近”以焦點為參照物,不管實像虛像只要物體靠近焦點,像就變遠變大。只是在焦點以內時,靠近焦點時,物體距透鏡較遠。
總之,我們用心教學,多注意學生思想,巧妙利用一些順口溜,就可以化難為簡,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利于他們學習。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2
這節課應該說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節,是概念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的一節課。《質量和密度》這一章是力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章,而第一節有事關鍵所在,這一章里學生要掌握的內容和技能很多,主要有以幾個知識點:
學生在這一章里要掌握和理解質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學會正確的使用天平和量筒(量杯)這兩種儀器測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較靈活地運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本章內容概念建立、實驗技能和定量的計算較多的一節,對學生的實驗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
所以在這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很好的駕馭本節內容,合理安排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全面提高認知能力、實驗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傳授本章知識的教學活動中,首先要從生活入手,利用淺顯的實驗演示來展示新知識,從而使學生真正懂得質量和密度的概念,掌握用天平、量筒測密度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在教給學生運用密度公式解決問題時,教師更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滲透物理思想、物理過程的`教學,使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針對以上特點我在教學設計上對本章復習采用了一節新課兩節跟蹤復習與鞏固的教學思路。第一課時新授,第二課時復習基礎知識,主要讓學生識記并理解相關的定義、公式、單位;理解相關的物理量;理解測密度所用的儀器、方法、原理等。第三課時重點訓練密度的相關測量,以及進行適當的拓展,補充“溢杯法” 的相關知識以及密度的有關計算,并進行分類總結。
課后,我回顧了一下,認為有以下幾方面應該做到。第一:在上課特別是復習課時應該抓住重點、難點;尋找突破點。在學生自主互動和思維方面有些不足。其次,在上課開始就給學生明確的復習目標,讓學生明白這節課應該復習什么;應該掌握什么;怎樣做。后由學生討論自學,然后課堂訓練與教師指導,然后當堂作業,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我認為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動起來,這樣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在這節課上我采用的教學模式有點單元化,沒有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效果不是很好。不過我們這里這一級初三的學生基礎較差,所以我在復習時非常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根據以前我上課的經
驗也是在上課時往往眼高手低,學生掌握的不夠扎實。所以今年我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訓練。經過測試,我感覺效果比以前好了些。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3
本節課表面上看沒有多少東西,實際上內容較多,分兩個課時應該是可以的。本節課涉及到三個活動,有兩個重點:一是長度單位換算;二是刻度尺的使用。
單位換算是容易被忽略的,其實要想講透,學生也真正弄明白很不容易。另外它是進行復合單位換算的基礎,也是今后一系列單位換算的基礎。基于此考慮,我用了一節課的時間講了長度單位的換算。過程是循序漸進,首先從單位臺階入手,要求用科學計數法逐步找到其中規律,然后過度到稍微復雜些的換算。方法是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即意義并用乘法寫下來,指出單位換算的'原則是等量代換,用特殊記號如顏色的區別讓學生慢慢理解其換算過程。接著馬上練習,并請學生板書,當場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
從課后作業看,個別學生依然存在些問題,如單位漏寫、錯寫等。另外,在時間單位的換算上,只要略提一下即可,但是“一秒等于多少小時”這樣的問題還是會給學生帶來些麻煩。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4
《走進分子世界》是本章的第一節,由于這一章——《從粒子到宇宙》是向物質世界的兩極進軍,所以學生在感知這些知識時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注意對學生微觀分子模型的引導。學生對微觀世界的了解可以說是匱乏的,涉及微觀世界的知識知之甚少,手頭有又缺乏這方面的書籍,了解渠道有限,想通過自主學習來完成這節內容難度較大。所以我主要采取了學生自主實驗,觀察現象后陳述實驗現象并采用探究方法猜想、設計實驗、分析結果、論證猜想這樣的實驗探究順序得出結論,再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來完成本節的教學任務。
總體上來說,今天這節課教學目標達到,實驗效果明顯,學生掌握較好。整堂課流暢緊湊,細節突出。特別是引出分子模型之前的三個演示實驗,效果較好。第一個是說明物質由微粒組成,微粒間有空隙。我是用放大展臺把鉛筆跡放大,同學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一個個的微粒,并且空隙也能夠看的清楚。還有第二個是酒精與水的混合,學生在做完實驗后自己提出了關于分子間是否存在空隙的猜想,我又用黃豆和大米混合舉例,學生很容易就肯定了自己剛剛的實驗猜想。我要求學生先小組討論,后選出代表發言,聽別人的發言,完善自己的發言,最終起到鍛煉每一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我發現:小小的幾個實驗對同學們理解分子模型都非常重要,所以同學們一旦對分子模型有了一定印象之后,再后來的分子動理論就能較容易接受了。后來做的一個分子間有引力的實驗也非常成功:把兩鉛塊粘合在一起了效果很明顯。
在得出分子動理論之后,剛好打下課鈴,所以,本堂課任務基本完成,唯有遺憾是不能再用幾個例題幫同學們加深理解。后面的關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以及其運動與溫度的關系和分子的作用力的實驗現象都是很明顯,聯系知識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舉例,學生的興趣還是很濃的`。由于本節課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感覺時間比較緊張,不能讓學生充分發揮,還可以下節課再進行拓展。
學習了這一節的知識后,學生對物質的`結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繼續探究的愿望,能夠發現一些生活中的有關的現象,但對物質的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排斥力不容易理解。只憑自己的處理不是很有效,最好能借助課件或事物進行。學生不太了解無規則運動,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語言的表達不到位。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無法用肉眼觀察,比較抽象的原因造成的,針對這一問題,我認為作為教師,在對自己語言的邏輯嚴密程度要求上我因為經驗不足還比較欠缺,為提高學生的物理語言表達能力,我應首先提高自身素質,在教學方法上首先應注意引導的準確和環境的創設,還有就是問的問題學生能夠答出來,但是不夠嚴密的時候就應該直接指出問題所在,沒必要糾纏不清等。
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這些問題我都要時刻注意,始終要堅持在實驗課中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養,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5
初中物理教學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就能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所學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中的科學。
首先對于學生而言,學生是主體,教師的觀念應該改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個人認為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不太適用,我們應該讓學生大膽的去猜想,不能對于學生的猜想不加考慮的一票否決,當有學生問到:房屋究竟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人站在車里向上扔東西東西會怎么樣物體為什么下落而不向上掉?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為什么卻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如果當初牛頓沒有在蘋果樹下看書或者牛頓坐在榴蓮樹下看書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無疑是學生的創新思想,學生的思想很活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教師所不及的,當我們所講到這些知識的時候的答案也就一目了然的呈現出來,對于學生提出的答案當他們知道答案后印象非常深刻,這樣不斷的質疑不斷的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開端。物理可以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學生可以從生活中去找到問題也可以從生活中找到答案。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6
1、課程標準中關于本節內容的要求為“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以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提出問題,在學習了重力,重力勢能的知識后,又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相關現象,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程理念。
2、“科學探究”既是教學內容又是教學方法,因此在本節課中安排了兩個探究活動,以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在了解重力大小的`同時進一步熟悉和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
3、蘇科版教材第八章《力》的設計思想是先學習特殊現象,再學習一般現象,即先學習彈力、重力、摩擦力,再學習力,因此本節課的除了完成基本知識教學以外,還指導學生掌握研究的力的常見方法即通過力的三要素去研究力,并在第四節的教學中有良好的反饋。
4、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物理社會的內容,拓展介紹了萬戶飛天和神舟飛船相關內容,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獻身科學的激情,成功地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5、本節課教學中適當的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化解了教學重難點,并獲得了成功。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7
這一節課主要帶領大家復習了密度、力、壓強浮力的相關知識點。主要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時一個在教學上新的嘗試,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時常運用到這些。思維導圖的入門相當簡單,一張白紙,在里面寫寫畫畫就能完成。其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們自己有這樣一個意識,自己動手完成課本知識的歸納總結。
在教學中,發現現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缺乏,以及對物理概念的一知半解,甚至連完整的定義都背誦不下來。很難想象這樣一群學生在練習物理題目時的一個完整的思考過程。
由此,在這節復習課中,以這樣一個方式呈現出來的一個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是一門很講究邏輯的學科,各個知識點之間不是點狀分布,他們是樹狀的,有其內在的聯系。掌握這樣的內在聯系,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記憶,更加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思維導圖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的,說到底,這不過是一種記憶知識點的方法罷了。加以利用會事半功倍。可并不代表適合所有的學生,可能一些學生有自己的記憶方法,又未嘗不可。僅在此提供一種學習的方法而已。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8
學生在學習簡單機械及功的有關內容后展開對本節的學習,由于機械效率概念涉及到“總功”、“有用功”、“額外功”等概念,而功的概念本身又比較抽象,因而要區分并理解這些概念,對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要能輕松自如地解決有關機械效率的問題,關鍵是真正弄清有關概念,并能正確地加以區分,所以本教學設計以及實際教學中在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理解上花的時間比較多。同時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途徑與實際生產生活聯系緊密,在實際教學中本設計通過小組實驗及多媒體展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
利用不同方式把沙送到三樓的情景圖片,讓學生在感性的環境中分析有用的與無用的事件為下面有用功、無用功及總功的得出及理解做好鋪墊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習任務單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引方向使自主學習有的放矢。
在實驗設計階段不同的小組發表自己的.意見利用實物投影進行交流展示,并對自己設計的不當之處進行了矯正,許多實驗中的細節問題得以體現與解決,對如何提高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機械效率等問題亦有了更好的理解,明確了機械效率在實際中的意義。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19
質量及其測量八年級物理教學的重點,一方面由于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和其測量是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學習密度的基礎。
《質量》這節課的學習目的是: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單位;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我用了2個課時完成這節課的教學,第1課時學習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單位和托盤天平的結構;師講解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師示范操作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第2課時學生分組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第1課時顯得師講得多,學生處于被動地學。講臺上放著一臺托盤天平,師邊操作邊講解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可見度小且枯燥無味,課堂教學效率低。
所以,在第二課時我的.教學過程設計是:
1、每一小組的課桌上放一臺托盤天平,先讓學生觀察桌上的托盤天平并討論學習托盤天平的結構。
2、讓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托盤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3、學生分組嘗試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4、學生交流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5、師引導點撥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6、課堂基礎習題過關檢查。
我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基本技能及學生的動手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因為現在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配有說明書,學生要通過閱讀說明書學會使用,所以在學習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時,我采用讓學生先閱讀課本討論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嘗試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師點撥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在課堂上把學習主動權、思考權、發現問題權還給學生,師起到引導和點撥作用,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邊玩邊學,學習興趣很高,課堂學習效率高。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05-24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12-13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反思10-02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實用)06-10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精品】11-06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11篇)01-20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15篇12-13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11篇01-20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14篇02-21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14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