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精選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1
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小學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次的多少之別,并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于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并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于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于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于是我采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采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復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五、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新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給學生示范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2
我們在學習《青春舞曲》的時候,完全是由學生隨旋律獨立填詞完成的,幾乎沒有老師的一句教唱。學生唱的積極主動,教師教的愉快輕松,真正體驗到“解放”的感受。《青春舞曲》這課之所以產生這種效果,首先是因為歌曲貼近學生的生活,表達學生的心聲,蘊含著美好的寓意。這種立意與情境之美對學生有著深刻的感染力。同時,歌曲“動聽”“耐唱”,曲調優美,具有動人、感人的藝術魅力,使學生聽了還想聽,唱了還想唱。百聽不厭,百唱不煩。這種曲調和音韻的美磁般的吸引著學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潤物細無聲”的審美功效。
另外,在教學中,我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而不只是觀眾,教師是策劃人和欣賞者而不是裁判員或評委,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使學生熱愛音樂,使音樂課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
我們只有讓學生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才能使學生學會“學海無涯‘樂’作舟”,音樂課堂才能成為學生精神的家園。音樂課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3
一、教材使用說明
本學期音樂教材,使用的是全省統一實施的由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發行的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中學音樂新教材。該教材全學期共分6個學習單元,共計新授課時15教時。根據教材內容,依據學生接受能力程度,在使用該教材中,對部分單元內容加以調整,適當進行了增刪,全學期實際新授課時14教時。
二、本學期教學工作工作量
本學期擔任初二年級14個班音樂教學工作,周課時14節,校本藝術課程(小品、曲藝)每雙周三兩節,音樂教學全學期代課總課時196課時。
三、學期音樂教學反思
1、堅持音樂教學新理念,實現目標,落實標準。
本學期音樂教學,能夠堅持貫徹音樂課程的“培養興趣,發展音樂感受、鑒賞、表現、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陶冶情操”的總目標,把音樂教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具體落實到讓學生喜歡音樂、愛上音樂課方面上來,把教學中的過程及方法,作為教學目標來追求,把知識技能融于學生喜愛的各種趣味性實踐活動來體現,把培養學生豐富的生活情趣做為教學目標來設置。教學中,努力實踐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音樂興趣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發展,注重音樂實踐的基本理念,并認真把它們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在教學中,能積極思考面隊學生教什么、誰來教、對誰教、怎么教,預見目標能否達到和實現,牢固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學原則。
2、立足課堂,促成教師教學行為的轉型
本學期在音樂教學中,進一步改變備課方式,立足音樂教材文本鉆研,能對教材有所側重地梳理、選擇、補充、整合,努力做到各單元主題內容生活化,把教學內容設計的活動化,注意每單元內容的課前準備,了解學生上課前的心理狀態,靈活采取恰當的手段,保護學生學習情緒。課后備課,通過每節課的教學不斷檢查已成的教案,針對課堂教學的進展,學生的需求,及時加以補充、修改、完善。課堂常規教學是檢驗一個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試金石。在每節音樂課后,我常常問自己: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明確否?對學生的要求是否清晰?我的教學方法設計是否妥當?課堂上我的語言是否生動、確切精練?把學生“學”的效果和我“教”的效果相互聯系比較,細心找出問題,及時糾正。教學中,能堅持正確的`教學方式,能大膽采取生動啟發,研究探索式的教學方法,把知識教學依賴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面上來,教學中,能注重建立新型師生關系,自覺改變角色,以“朋友”的形象與學生真誠相對,因為在教學中,我從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當教學內容得不到一些學生接受的時候,我會心態平靜,微笑面對,說一聲“別著急”“沒關系”,所以本學期當音樂教學結束后,我們征求學生意見當中,最多最好的評價,認為我“和氣”“好玩”,我覺得從學生口中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了我能積極轉變老師地位、角色師生新型關系的建立,實質上是極有利于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
四、本學期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實施的理想與現實差距大
新課程的目標,標準對我們每一個老師提出了高要求,特別是在教師的綜合音樂素質、教學活動設計的能力,組織管理的能力及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有著新的期望。音樂新課程要體現新、趣、活,就必定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具備上述各方面的能力,在這方面,我認為自己就現有條件還不夠完全滿足學生的愿望,需要在今后、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進一步提高諸多能力,以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滿足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希望。
2、音樂課程資源嚴重缺乏
從現有的音樂教學資源來看,教材上的內容還不夠豐富,有些內容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要完成單元主題目標,還遠遠達不到要求,需要從各方面加以汲取、補充,而問題是有些急需的課程資源卻難以尋覓,“巧婦難為無火米炊”,造成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難以表達,學生難于體驗,接受的現象。
3、部分學生存在的錯誤理念
長期以來,由于受學校、社會、家庭傳統升學思想的影響,部分學生仍把音樂課視為“無所謂”的課程,因此表現出一些消極的學習情緒,要扭轉這種思想,啟發這些學生正確對待音樂教學,工作量相當大,效果也難以預見。
4、長期從事音樂教學的所產生的厭煩情緒
我從事中學音樂教學已有11年,有時因各種因素,心理上有時產生的穩定及厭煩情緒,特別是在工作壓力大,備課受到阻礙時,情緒易產生波動。這種不良情緒有時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甚至無意間傷害了學生,我覺得這是值得自己認真反思的問題,做為一名老教師,無疑這是錯誤的,不該發生的。原則地說,這是職業道德問題,是敬業態度問題,在今后工作中,必須堅決糾正。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4
在新學期伊始,我針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認真的反思,找出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優勢可以不斷的發揚,對于不足之處要認真的找出問題所在并進行改正,希望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揚長避短,提高實際的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讓同學們真正在良好的音樂課堂中進行學習,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精神都得到陶冶。心理學書中曾經提到,人的發展或成功,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非智力因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成分.所以很多學科的教師都非常重視情感教學,試圖給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使師生情感得到交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音樂教學更離不開情感,音樂教師要把情感藝術始終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把可能枯燥無味學習變的生動、有趣起來,把抽象的音樂變的風家更加形象和具體。因此,我在音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積累了一點經驗,主要用了以下的一點方法和技巧:
一、我努力做到以自身情感去感染學生。
(一)作為音樂教師,情感應是最豐富的。記得有這么一句話:要想感動別人,先要打動自己。這就需要音樂教師以自己豐富的情感體驗去感染學生。比如,在欣賞初中一年級的第二單元《祖國頌歌》時,由于這個單元的歌曲是以歌頌祖國為主要題材的頌歌類型時,我采用語言中速、語氣干脆、語調抑揚頓挫、情緒熱情激昂的語言特色。以自己干凈利落,表情堅定而又富有激情的教學技巧,使學生深深感受到頌歌的風格特點。
(二)課堂上的范唱范奏是發揮音樂藝術感染力,陶冶學生情感最直接的手段。教師的范唱范奏是否有感染力,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是否感情豐富的人的歌聲才是最動聽的”,“只有用心來演奏的東西才是最美好的”。在課堂上,我非常重視范唱,如《黃土高坡》是一首具有陜北信天游風格的、豪放熱情的民歌,節奏富于變化。在教學時,我就充分利用自己的聲樂優勢,聲情并茂地演唱了這首歌,使學生在很快解決節奏難點的同時,饒有風趣地學會了這首歌。所以,音樂教師需身、形、情俱佳,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陶冶學生。
二、我用直觀的教學模式來再現音樂作品的情感。
音樂通過生動感人的旋律來塑造形象,抒發感情。具體生動的形象能使學生生理、心理受到感染,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感受、理解音樂,所以,動用多種手段,豐富地、多側面、多途徑地再現音樂作品的情感,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可綜合應用美術、音響、電視等多種形式生動而直觀地音樂作品的內容和情緒表現出來。例如:我在教授初中三年級的欣賞內容《藍色狂想曲》一課時,因為作品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我就運用了電腦這一高科技手段制作了一些網頁作品和幻燈片作品,讓學生較快的理解了作品中所描述的美國當時混亂的社會狀況和作者看到當時社會狀況的感受,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來“看到”音樂作品中所描述的景象,這樣取得的教學效果比用語言“干說”要來的更加形象、直觀一些。
三、用作品為主體,我以作品的內在情感引起學生們共鳴。
音樂作品有它們各自的獨特的`表達方式,它可以把內心世界的秘密,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思念、悲痛、憂傷以及最刻骨銘心的回憶等等變成旋律。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深入分析教材,應引導學生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創作時的意境、風俗人情等,并透過作品的表面層層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內心情感,讓學生從心里喚起情感共鳴。《憶秦娥.婁山關》這是作曲家田豐《為毛主席詩詞譜曲合唱五首》中的第三首。這首詞,協作時間注明“一九三五年二月”,其實是觸興于當時而后來追寫的。作者回憶道:“詞是后來追寫的,那天走了100多華里,指揮作戰,哪有時間和精力來哼詞呢?”作者正是懷著這種“沉郁”心境重越婁山關,被戰場慘烈景象和戰斗巨大勝利激起詩情興起的。詞的描寫非常合適當時的情境,使學生們感受到了音樂作品中肅穆、激越的,帶有悲壯、沉郁色彩的情緒。我用低沉而富有激情的聲音引導學生學生用心靈去體會紅軍指戰員攻取婁山關的壯烈情景在學生的心中很快引起共鳴。
四、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作品的情感為懸念,啟發學生們的想象力。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的源泉。”因此,音樂教師就必須重視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用音樂情感懸念去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發掘學生的創造才能。例如,在欣賞《牧童短笛》,初聽時,我不出示什么,只是邊聽邊啟發:你聽到點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果中間部分是“跑”的話,前后兩部分各是什么?如果描寫的是牧童,幾部分分別好象描寫的是什么?讓學生思考、討論,分享他們的音樂感受。然后出示課題,講創作背景,復聽音樂,引導:如果中間部分是牧童在草地上“嬉戲”的話,第一、三部分是什么?讓學生充分展開他們想象的翅膀,在學生講述他們的理解后,老師不作評價,順勢出示掛圖,學生再聽音樂時,能很好地講述音樂形象并貼切而又創造性地進行了表演,使教學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在實際中出現的問題也是不少的,了解自己的問題并能夠加以解決我認為是極其重要的。
一、現階段,還不善于利用一些網絡以及其他方式所帶來的知識資源。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隨著現代化信息資源的不斷發展和迅速傳播,這使現代的教育教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作為現階段的音樂教師,我應該多多利用電腦這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它會使我的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采。
二、還不能很好的處理好正常課堂教學和口風琴訓練的問題。口風琴訓練是很占用課堂教學時間的。如果掌握不好教學時間的問題,不僅口風琴訓練不好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正常的音樂教學。今后,我將在這個問題上多進行一下深入的思考。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情感教學的運用是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黑格爾說:“音樂是心情的藝術,它直接針對著心情”。不管唱歌綜合課、欣賞課、樂理綜合課等等,音樂教師都要用滿腔熱忱,捧著一顆心來,將熾熱的愛心化成感人的情愫,浸透到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使學生在充滿情感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提高素質。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5
針對有效教學這個教學問題,我常常在課前進行思考,在課后反思中能悟出一些道理來。例如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音準”是一個“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根據低年級兒童大腦直覺能力強的特點,我設計了把音準訓練與已學會的歌曲的旋律相聯系的方法來進行練習。用學會的歌曲做音準的“參照物”,使音準這個無形的知識變成有形的知識。
又如,節奏教學是音樂課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低年級學生對節奏訓練顯得比較被動、盲從。可以從下面的方法去做:
一、用淺顯的事例來說明節奏的重要性。
二、循序漸進,做到一找、二練、三鞏固。
找:找出實例,領會實質。
練:動靜交替,用跺腳、拍手、走步、師彈旋律、生打節奏,或用樂器敲擊等方法練習。
鞏固:用“變速”方法反復練習,學生樂于接受。
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愛活動,想象力豐富。單一的`教唱,將會造成歌曲藝術形象的單薄貧乏,并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唱歌興趣。為此,我采用以下的方法進行教學:
1、設計“木偶劇”、“童話劇”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設計風趣、詼諧的情節領悟歌曲情趣。
3、用兒童化“串詞”反復復習舊歌,再次揭示歌曲的藝術內涵。
比如,師說:“同學們,別說話了。小弟弟要睡覺了,我們唱首搖籃曲拌他進入夢鄉。”學生以慢速、安靜的情緒唱起《小寶寶要睡著了》;“喔……,大公雞叫了,天亮了。”學生高興地表演起床、吃飯等動作;“你們看,太陽公公出來了!”學生用喜悅、贊美的表情演唱歌曲《公雞》……通過老師有聲的串詞,學生唱的恰到好處。
有效教學的例子有很多,只要對學生有所幫助,能提高音樂教學水平的就是好的教學方法。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6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欣賞者置身于音響天地中,通過教學能有效的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形成一種標準教學程序:1、先介紹作者生平;2、介紹作品時代背景;3介紹主題(可先聆聽一遍);4、介紹作品結構(可聆聽若干片斷);5、完整的欣賞全曲。于是,一切盡在教師的導聽之中。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有了很多的感觸,再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我覺得有幾點要重視與把握的,現將其分述如下,與大家共勉:
1.改變學生的錯誤觀念,以利于音樂欣賞
初中學生往往有這樣的觀念:我們來校的目的是為了升學。因此音樂對他們來說無所謂,認為學音樂僅僅是為了娛樂,這就給上音樂課增加了難度,不認真聽講,更不細心欣賞作品。面對這種局面就要給學生講學習音樂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美國的(神經學、心理學以及物理學)專家聯合研究得知:音樂不但可以讓猛獸安靜下來,對人類有更多的益處。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歡音樂,一出生就對音樂有反應。空間推理能力強可提高思考邏輯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能在21世紀找到好工作,因為所有行業都會需要能夠運用高科技的人。學習音樂可以讓思維更清晰讓人更容易專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處理得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各種壓力,使人身體要健康。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強盛,需我們每個人具有相當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只有較高的素養,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人們才有創造力,社會才能更快發展,由此可見學習音樂有多么重要。
2.流行音樂與音樂欣賞巧妙結合
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藝術的視野,讓優秀的流行歌曲走進音樂課堂,為學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樂的橋梁。流行音樂易被人們傳唱,具有鮮明強烈的節奏,很具體現青春活力,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熱衷于它非常自然。教師無需禁止學生去聽去唱,并且在音樂欣賞時可選用一首與欣賞作品內容相關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強學生對作品的感染力,如:當欣賞內蒙古民歌《遼闊的草原》時,可事先播放騰格爾的《天堂》MTV。通過欣賞讓學生對草原有初步的認識: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群、奔馳的駿馬、綠綠的草原……再去欣賞《遼闊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體驗其意境。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之美,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在"美"的氣氛環境中,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觀念,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它的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發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藝術來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給欣賞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促其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樂藝術的天空。
3.要“聽” 中“思”
音樂欣賞特別強調“靜”,這是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靜則思,在聽前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給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帶啟發性的問題。如欣賞《光明行》,聽前教師出示在黑板上以寫好的幾個問題如:這個曲子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緒如何?你聽后有什么感受?讓學生有目的的聆聽與思考。結果,聽一遍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獨奏的;速度是:快等等。雖然問題簡單,但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的聽,思維想象也因此而積極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審美功能,獲得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4.是要“聽”中“說”
有些樂曲學生沒聽過,不熟悉,興趣不大。遇到這種情形,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敘述樂曲形成的過程以及情感特征,盡量縮短學生與樂曲之間的距離,并使他們逐步融入樂曲所表現得意境。也可以讓學生說出聆聽作品后的感受像《百鳥朝鳳》,我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全神貫注的欣賞,之后用一個詞語或一段話把自己的感受描繪出來。于是各種各樣的詞語誕生了“爭執”“百鳥爭鳴”“清晨”......
上面僅是粗淺的談論了音樂欣賞中的教學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謂教無定法。問題在于隨機創造。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巧妙設計,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讓課堂充滿活力,就會順利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音樂欣賞課再也不會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將是一個百鳥爭鳴生機盎然的春天!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7
音樂課堂的教學并不像平時的教學課堂一樣,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相對單純的知識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的要體現的是對藝術美的意識教育,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審美教育。這個審美的教育貫穿著整個音樂教學過程,對增強音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從心靈深處理解音樂、表達情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并非說教。組織好良好的藝術教學過程,其實也就是對于美得欣賞和熏陶的過程。要使這些審美教育受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則需要春風化雨般的藝術性教學。通俗一點講,也就是比如課堂上精辟生動的理論教授,或者又沒規范的表演,甚至是精湛藝術的課堂布局等等。雖然這些事微不足道的小心思,但是這些都能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得到美得享受,
首先一堂接近完美的音樂教學需要完美的結構、合理的布局。這些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求知的樂趣和享受,而且對教育本身有著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合理的布局要講究開頭和結尾。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堂課我們都應根據所教授的內容,設計出有特色的開頭。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當然結尾同樣重要,要給學生們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音樂教學強調課堂的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教與學主體雙方產生感情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鳴。音樂教學課堂的氛圍應該美在:活躍而不失之凌亂,安靜而不失之呆板,愉快而不失之松散。良好的`氛圍,師生雙邊關系和諧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緒熱烈,學者反應積極。但同時還要注意扎實穩重。好的課堂氛圍是傳遞藝術的無聲媒介,在無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最后,一堂完美的音樂教學課同時也不能缺少語言上的美感。教學語言是傳遞知識,交流信息的媒介,起著直接溝通教與學兩方面的作用。講究教學的語言美是音樂課堂教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這要求我們語言準確、簡介、精煉,并且還要易懂,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盡量生動形象表達我們想要傳授的知識。這樣學生才會聚精會神,享受課堂。
這些基本課堂要素應該準確的存在于每一節音樂課堂中,應當一切都按照美的規律,符合美的特性。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接受音樂美感的熏陶,培養欣賞音樂美的能力。
第16期南巨新頂崗支隊 南宮實驗 音樂 趙美辰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8
《一二三四歌》教學反思、《一二三四歌》是一首反映部隊生活的群眾歌曲,全曲鏗鏘豪邁與抒情相結合,將解放軍戰士堅定、勇敢、樂觀、自信的精神十分巧妙的表現出來,旋律朗朗上口。歌曲典型的軍營生活讓學生很感興趣,由于對軍人的崇敬,在學習時也能感覺到作為軍人的那種自豪之情,因為有了這種積極的情緒狀態,所以學習的效率很高,在表演時學生也是興趣盎然,效果很好。不足之處:自己缺乏足夠的激情來引領學生走向更高境界的藝術殿堂,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還不夠。今后在教學實踐中,我還會繼續努力,不斷摸索。
反思
這首歌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非常熱情和積極,自己設計的`環節也是環環相扣。難點是節奏的掌握,情感的把握,正在學習過程中,我先讓學生一遍又一遍的熟悉旋律,等對整體的歌曲有了一個最初的認識,再讓學生跟唱幾遍,小組練習以后再對重點難點部分進行教唱,視唱曲譜能力比較弱,以后要培養學生的視唱能力和辨別節奏的能力。由此,我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性,學生的基礎需要長時間去抓,更要有方法去抓。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9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中的奧運之情,了解與奧運相關的音樂文化,以及全世界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情感,激勵同學們學習、發揚奧林匹克精神,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前進。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很多老師都開過公開課或參加過比賽,要想與眾不同,就要創新,所以我從每個環節開始精心設計、扎實教學。如導入這個環節,我就讓它成為了本節課的一個亮點,用視頻來代替以往的'圖片,吸引了學生,沖擊他們的視覺效果。采用的四段視頻沿著一條主線進行串聯,從觀看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創造歷史的精彩瞬間,讓同學們既能感受到奧運會的發展歷程,又體會到奪取金牌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那么能承辦奧運會則是中國人幾輩子的夢想,讓學生再次重溫北京申奧成功的激動畫面,最后播放了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中國的宣傳片,讓我們一起笑迎奧運會的到來。此環節學生學習興趣濃,很快融入到奧林匹克運動中。
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都在《奧林匹克風》歌曲教學中,在這一環節我采用了分樂段來教學,將難點單獨解決,特別這兩樂句教學
我首先讓學生自己劃拍,注意切分節奏;在第兩樂句中切分節奏的前半拍變成了休止符,我通過讓學生采用拍手、叉腰等動作幫助解決難點,從而很快并且準確地演唱了這一樂曲。在處理歌曲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激發他們理解歌曲的內涵及情緒,讓他們為這首歌曲設計合適的演唱形式,學生們經過討論各抒己見,我也充分尊重學生意見,讓學生自己來表現歌曲,從而達到用準確、恰當的方法來演唱歌曲。
最后一個環節,我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充分體驗奧運帶給我們的歡樂和愉悅,通過搶答與奧運相關的音樂知識,激發學生興趣,培養他們的奉獻精神,讓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更深入地了解奧運。此環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性、積極性都很高。
本節課由于準備的時間比較緊,可能有些粗糙,如在教師基本功還需努力,駕馭課堂能力還需加強,希望今后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得以鍛煉,更希望能得到專家老師的批評與指正。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10
在中學音樂課當中,雖然音樂課并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它卻是我們素質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像我們劉校長所說:“我們的學校需要歌聲,我們的學生需要歌唱!”
當我每次踏進教室,都能感覺到學生們對音樂的渴望,對音樂老師那種向往的期盼。我也在想:怎么樣才能把每一堂音樂課上好,讓學生在繁重的文化課之外也能夠找到他們精神與心靈的樂園?怎么樣才能通過音樂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使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充滿著物欲的時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華?所以,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學目標。
作為音樂教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愛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從而更有利于對文化課知識的掌握;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對學生多提問,多給學生課堂上展示表演的機會;同時多欣賞一些中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因為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小學,所以針對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復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于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多組織一些關于音樂的游戲活動,讓學生上臺表演,既培養了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又讓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后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11
新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更加突出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及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這也就要求教師重視音樂欣賞課,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審美能力。然而,怎樣有效地展開音樂欣賞課卻困擾著音樂教師,課堂教學過于文藝,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設計過于傳統,很難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音樂教師應該怎樣去把握這個度呢?由于每個學生生活經歷、思想情感、理解能力不同,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和理解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我們必須正確引導,來體現音樂作品的真正魅力。短暫的四十分鐘使學生體會音樂的內涵和音樂中所表達的真實情感,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和聽賞名優教師們音樂欣賞課堂教學展示中的幾點體會,在此與大家一起商榷。音樂教材中音樂欣賞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教師自己首先就要對作品掌握得十分透徹,反復鉆研教材,音樂教師扎實的基本功更是不可缺少的。課堂是學生的,整節課也不能使師生之間成演員和觀眾的關系,在課堂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音樂新課程標準中要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的教育理念,本節課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體驗到音樂的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青春舞曲》一課的'教學中,主要是體驗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相互合作,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表現歌曲的多形式創作練習和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因為歌曲貼近學生的生活,易于表達學生的心聲,蘊含著美好的寓意。這種立意與情境之美對學生有著深刻的感染力。在學唱《青春舞曲》時,學生唱的積極主動,教師教的愉快輕松,真正體驗到“解放”的感受。這種曲調和音韻的美磁般的吸引著學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潤物細無聲”的審美功效。由于歌曲“動聽”和“耐唱”,音樂課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變得更豐富多彩。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而不只是觀眾,教師是策劃人和欣賞者而不是裁判員或評委,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使學生熱愛音樂,使音樂課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12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增長知識的時期,除了要加強知識框架的構建與積累外,德育也十分重要。初中階段的孩子們正處在一個心智不斷發展與成熟的階段,好的德育能夠陶冶學生的性情,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幫忙學生構建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音樂教育正是初中德育中重要的環節。然而,當下的初中音樂教育卻仍然存在許多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結合自我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材中“音樂”的含量較低
參看蘇教版初中音樂的教材資料不難發現,教材中“音樂”的含量其實很少,教材中很多資料都是關于音樂知識與音樂技巧的,這些技巧和學生的生活并不貼近,學生理解起來不僅僅存在障礙,還會絲毫提不起興趣。授課時,很多時候是教師空洞地講授某些民族音樂的發展歷程、背景以及音樂的特色,學生的參與極少,音樂課成了教師的獨角戲。此外,音樂課很多時候基本上變成了唱歌課,課程的講授就是教師簡單機械地將一首歌教給學生,直到學生們會唱為止。
在音樂課上,音樂的內涵、音樂的韻味、音樂的價值完全沒有得到體現。音樂課上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們對于音樂的感知,應當將學生作為主體,應當更注重音樂本身,然而現今的音樂教育在這些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缺失。
音樂課的反思首先要從教學資料著手,教材中音樂的含量低是一個亟待改善的現狀,課堂上教師不應當一味地講授那些枯燥的和學生們所處的時代很遠的音樂的發展歷程,這對于學生們對音樂的感知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音樂課上,教師應當更多地讓學生真正和好的音樂接觸,讓他們有機會欣賞與領略音樂的實質。
音樂是另一種形式的表達,音樂不是簡單地唱歌,透過音樂學生如果能夠體會到背后的情感與韻味,那就到達了音樂教育的真正目的,那也是音樂教師應當尋找的目標。
二、教材資料無法吸引學生興趣
此刻的音樂教材中存在的另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教材資料和學生生活存在嚴重的脫節,教材的資料完全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教材中,大部分是民族音樂,此刻的初中生對于民族音樂基本是一片空白,那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于這個領域毫無興趣,學生們更醉心于當下的流行音樂,這些音樂他們極其喜愛甚至沉迷,而教材中的資料完全不是他們感興趣的。
此外,教材中的資料大部分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不要說是初中生,就是很多大學生對于那個年代的音樂基本都沒有認識,年代的跨度往往會帶來很大的認識與審美上的鴻溝。對于那個年代的音樂以及音樂背后涵蓋的情懷,那是初中生完全無法領會的,那和他們生活的時代隔得太遠。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時候學生會覺得音樂課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強,對于音樂課也絲毫提不起興趣。
這樣的現狀是目前音樂教學的一個很大障礙,想要逾越這個障礙,課堂上教師有必要做出一些革新。首先,不必完全照本宣科,一成不變地按照教程來,那樣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
對于教材中很重要的資料,如果這些資料的確是和學生的生活隔得比較遠,教授課本知識前教師能夠準備充分的引言與過渡,盡量將課本中的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并且以簡單簡便的形式向學生介紹教學資料的相應背景知識,讓學生對于相關知識有充分了解,理解起來才會更容易。此外,課堂上教師能夠適當加入學生們喜愛的其他的教學資料,教學形式也能夠有相應改變。比如,能夠讓學生們來表演自我最喜愛的歌曲,并且闡述自我喜歡的原因及自我對這首歌的體會,這個過程并不僅僅是讓學生有勇氣在同學面前來唱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深刻地去體會一首音樂作品,嘗試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在情感。
三、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不平衡
目前的音樂課堂上,還是難以避免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和學生間缺乏互動,學生的地位被忽略在音樂課堂上也十分常見。很多音樂教師一堂課下來基本沒有離開過鋼琴,和學生間也極其缺乏溝通,音樂課就是教師教給學生唱一首歌,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這種狀況很普遍,也是很不可取的。音樂課堂是培養學生情商的過程,是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的途徑,若課堂上教師完全不在意學生的感受,教學形式枯燥乏味,學生不僅僅學不到東西,還會對音樂喪失興趣。
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應當有所改變,教師應當更多地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及變化,讓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音樂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唱一首歌,重點是透過學唱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一首歌與一首音樂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很多時候,經典的音樂后面往往蘊含著一個深刻的故事或者一個意味深長的道理。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懂得如何欣賞好的音樂,欣賞音樂后面傳遞的情感,讀懂那個故事以及那個意味深長的道理,這才是音樂教學的目的,才是教學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應當去到的方向。
總之,現今的初中音樂教學中仍然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教材的資料過于空洞,關于“音樂”的地方比較有限,不僅僅如此,教材的資料和學生的生活及他們生活的年代嚴重脫節,這直接造成學生對于音樂課堂提不起興趣,對于課程難于理解,也無法產生共鳴,這都是需要改善的地方。教師應當讓課堂教學資料更充實,教學模式更新穎。此外,教師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及變化,讓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才能真正到達教學目的。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13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欣賞者置身于音響天地中,透過教學能有效的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潛力,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審美潛力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欣賞課構成一種標準教學程序:1、先介紹作者生平;2、介紹作品時代背景;3介紹主題(可先聆聽一遍);4、介紹作品結構(可聆聽若干片斷);5、完整的欣賞全曲。于是,一切盡在教師的導聽之中。而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有了很多的感觸,再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我覺得有幾點要重視與把握的,現將其分述如下,與大家共勉:
1。改變學生的錯誤觀念,以利于音樂欣賞
初中學生往往有這樣的觀念:我們來校的目的是為了升學。因此音樂對他們來說無所謂,認為學音樂僅僅是為了娛樂,這就給上音樂課增加了難度,不認真聽講,更不細心欣賞作品。應對這種局面就要給學生講學習音樂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美國的(神經學、心理學以及物理學)專家聯合研究得知:音樂不但能夠讓猛獸安靜下來,對人類有更多的益處。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歡音樂,一出生就對音樂有反應。空間推理潛力強可提高思考邏輯潛力及解決問題的潛力,比較能在21世紀找到好工作,因為所有行業都會需要能夠運用高科技的人。學習音樂能夠讓思維更清晰讓人更容易專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處理得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各種壓力,使人身體要健康。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強盛,需我們每個人具有相當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只有較高的素養,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人們才有創造力,社會才能更快發展,由此可見學習音樂有多么重要。
2。流行音樂與音樂欣賞巧妙結合
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藝術的視野,讓優秀的流行歌曲走進音樂課堂,為學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樂的橋梁。流行音樂易被人們傳唱,具有鮮明強烈的節奏,很具體現青春活力,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熱衷于它十分自然。教師無需禁止學生去聽去唱,并且在音樂欣賞時可選用一首與欣賞作品資料相關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強學生對作品的感染力,如:當欣賞內蒙古民歌《遼闊的草原》時,可事先播放騰格爾的《天堂》MTV。透過欣賞讓學生對草原有初步的認識: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群、奔馳的駿馬、綠綠的草原……再去欣賞《遼闊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體驗其意境。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之美,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在"美"的氣氛環境中,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觀念,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它的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和理解方式,在激發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藝術來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給欣賞者帶給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促其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樂藝術的天空。
3。要“聽”中“思”
音樂欣賞個性強調“靜”,這是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靜則思,在聽前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給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帶啟發性的問題。如欣賞《光明行》,聽前教師出示在黑板上以寫好的幾個問題如:這個曲子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緒如何?你聽后有什么感受?讓學生有目的的聆聽與思考。結果,聽一遍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獨奏的;速度是:快等等。雖然問題簡單,但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的聽,思維想象也因此而用心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審美功能,獲得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4。是要“聽”中“說”
有些樂曲學生沒聽過,不熟悉,興趣不大。遇到這種情形,教師能夠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敘述樂曲構成的過程以及情感特征,盡量縮短學生與樂曲之間的距離,并使他們逐步融入樂曲所表現得意境。也能夠讓學生說出聆聽作品后的感受像《百鳥朝鳳》,我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全神貫注的欣賞,之后用一個詞語或一段話把自己的感受描繪出來。于是各種各樣的詞語誕生了“爭執”“百鳥爭鳴”“清晨”。
上面僅是粗淺的談論了音樂欣賞中的教學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謂教無定法。問題在于隨機創造。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狀況,認真分析,巧妙設計,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變被動為主動,讓課堂充滿活力,就會順利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音樂欣賞課再也不會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將是一個百鳥爭鳴生機盎然的春天!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14
半學期轉眼就過去了,每次走進教室,都能感覺到學生們對音樂的渴望,.我也在想:怎么樣才能把每一堂音樂課上好?讓學生在繁重的文化課之外也能夠找到他們精神與心靈的樂園怎么樣才能通過音樂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使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充滿著物欲的時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華。
音樂課是學生們最喜歡上的課,他們熱衷于流行歌曲、歌星影星,相反孩子們對教育部門精心編排的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更不用說那些讓學生們聽起來枯燥乏味的欣賞曲了。我們的.教材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地區的學校實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我的課堂教學本身也存在許多的問題,在此我從以下幾點進行反思。
一、課堂音樂教學重點教什么
音樂課即唱歌課,學生僅僅唱會歌曲,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學生很少。音樂技能課,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學生在課堂相當一部分時間里專學唱歌,長久以來,學生就會感受到音樂課里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就會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里。
器樂課也單純的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里,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
在欣賞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要掌握好定位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
的音樂課里,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設計好的環節進行教學,而忽視了課堂突發,臨時應變等。這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系,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
對以上的反思在后半學期音樂課我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改
正: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明確告訴學生通過初中階段有關音樂知識的學習,初三個
別音樂基礎好些的學生可報考藝術特長班,為將來深造打基礎,
讓我校優秀藝術學生代表,給她們表演、做示范,學生反響強烈。
3.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4.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針對本校學生
音樂基礎較弱、有音樂特長班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具體做法為: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復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于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多參與省市藝術節等活動,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15
《陽關三疊》是初中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以華夏古韻為主題,這首歌曲是古代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是根據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而音樂作品《陽關三疊》正是根據王維的詩改編而成的,正是懷著這份對“渭城”的向往,這份對“陽關”的憧憬,我和同學們相攜走近了她,進行了穿越時空的“對話”。
這節課的優點,我覺得是在有限的40分鐘里,讓學生體驗到了音樂帶來的心靈震撼,走進古曲《陽關三疊》的魅力,體驗情感之旅,很好的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學生互動演繹也很到位,()由布置下去查資料,到課堂上的反饋整合,資源共享,學生們做的'都很好,很積極。
不足的地方,課下找了很多影像資料,因為時間關系,沒能給學生放完,《陽關三疊》演唱部分只聽一遍,應該全聽完就好了。設計好在課程最后結束的時候,我應該讓學生們把《陽關三疊》的旋律在回味一遍,情感再次升華,因為經驗不足,我疏忽了,應盡力讓學生感受體驗歌曲所傳達的情感。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的音樂教學反思10-15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05-31
初中音樂教學的反思11-11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1-23
初中音樂的教學反思10-28
初中的音樂教學反思隨筆10-21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1-28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推薦】04-08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精】04-08
【熱】初中音樂教學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