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幾教學反思
《9加幾》教學反思
《9加幾》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好本節知識,可以為以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在教學9加幾時就是按傳統的9加幾教學的,在復習鋪墊時用了以下三個層次:一個數分成1和幾或幾和1,出了幾道10加幾讓學生搶答后說為什么算的這么快,因為剛剛學完,學生說的很好。接著又出了幾道9加1再加一個數學生回答的也很好,這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但是通過教學發現不利于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學生已經被老師束縛了。直接用了湊十法。
課的開始我運用創設一個幫買橘子的老奶奶看看還有多少橘子為例題的出示,明顯地表示兩數求和的情境,讓學生自然列出9+4的算式后,則把重點放在探索計算的方法上。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先讓同學們動手擺小棒,來算9+4等于多少?又讓學生上黑板上來用圓片擺一擺,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有的說“一個一個數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說:“從9往后接著數”,不管哪一種方法我們都不要反對。教師應開放自己的思想,開放學生的思維,提倡算法多樣化,只要是學生自己動腦想出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導孩子再動動腦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讓老師和同學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個圓片呢?逐步引導孩子說出“湊十法”,因此,凡是孩子們能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孩子們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寬他們的思維,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在交流過程中,提倡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體現算法多樣化思想,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體驗。此時,暫不比較算法的優劣,只是在演示和板書時對其中 “湊十”法進行了不露痕跡的關注。最后讓學生比較,哪一種方法好,好在哪里?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知道了用湊十法比較簡單,為后面的學習“8.7.6加幾” 做好了鋪墊。
在這節課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讓學生說的環節過少,沒有做一定量的練習題。以后注意時間的合理安排。
《9加幾》教學反思
《9加幾》本節課的設計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力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師恰到好處地啟發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
1、 聯系實際,從生活中切入。
從學生熟悉的校園運動會生活背景導入,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然后根據運動場上的比賽項目,提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啟發了思維,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以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來進行的,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不僅讓孩子們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地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以幫助孩子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 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
《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教學中,注意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有機的結合,讓學生在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由于留給學生充分發表想法的時間與空間,學生的思維是生動活潑的,提出了多種9加幾的計算方法,這些算法都是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動腦思考獲得,還具有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拓寬他們的思維,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4、計算課到底該怎么上 在課改的今天,關于計算教學如何上,仍有很多困惑。在課改初期,教師們認識到原有教學模式的局限,大張旗鼓的開展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計算中過分提倡并強調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整節課都是“你喜歡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導致學生計算能力不如以前嫻熟,那么,在提倡算法多樣化的今天,計算課如何扎實有效而又不失靈活的進行?怎樣處理算法多樣化與基
【9加幾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十幾減9教學反思(精選16篇)03-01
小學加與減教學反思10-20
小學數學《幾和第幾》教學反思05-06
小學加教師教學反思02-07
小學加與減教學反思5篇11-23
小學加與減教學反思(5篇)11-23
小學加與減教學反思3篇01-03
小學加與減教學反思(3篇)01-03
小學加與減教學反思(集合5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