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面積教學反思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
圓也是最常見的平面圖形,它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在學習新知之前,引導學生回憶以前探究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轉化”是探究新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為下面探究圓的面積計算的方法奠定基礎。
一、動手操作,推導圓的面積公式
學生通過操作學具,把抽象思維物化為動作形象思維,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觀察、討論、比較、分析,發現圓的面積、周長、半徑和拼成的近似長方形面積、長、寬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使學生始終參與到如何把圓轉化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拓展到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動中來。學生思維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發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激發,探索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內容立體呈現
通過學生的操作,教師再運用Flash動畫演示、幻燈片等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這樣教學重點得以突出,教學難點得到分散。通過計算機的聲、光、色、形,綜合表現能力,圖像的翻滾、閃爍、重復、定格、色彩變化及聲響效果等能給學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運用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分層練習,體驗運用價值
結合課本中的例題,設計了基礎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三個層次,從三個不同的層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第一,基礎練習鞏固計算公式的運用,強調規范的書寫格式;第二,提高練習收集了身邊的實際內容,讓這節課所學的內容聯系生活,得到靈活運用;第三,綜合練習既聯系了前面所學的知識(已知圓周長,先求半徑,再求圓的面積),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每一道練習題的設置上,都有不同的目的性,教師注重了每個練習的指導側重點。總之教學中教師能夠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主動地探求知識,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提高課堂教學。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2
“圓的面積”是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認識了圓,會計算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特別注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本節教學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一、以舊引新,滲透“轉化”思想
在學習新知之前,引導學生回憶以前探究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轉化”是探究新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為下面探究圓的面積計算的方法奠定基礎。
二、動手剪拼,體驗“化曲為直”
在凸現圓的面積的意義以后,通過對比復習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推導方法,讓學生大膽猜測圓的面積怎樣推導。學生猜測后,再拿出準備好的兩個同樣大小的圓片,將其中一個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學生動手剪拼好后,選擇其中2~3組進行觀察對比,發現如果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這個圖形就越接近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再對比圓形和這個拼成的圖形之間的關系。通過剪、拼圖形和原圖形的對比,將圓與拼成圖形有關的部分用彩色筆標出來,形成鮮明的對比,并為后面推導面積的計算公式作了充分的鋪墊。
三、演示操作,感受知識的形成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發現圓的面積、周長、半徑和拼成的近似長方形面積、長、寬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由扶到放,由現象到本質地引導,又使學生始終參與到如何把圓轉化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探索活動中來,從而感受知識的形成。
四、分層練習,體驗運用價值
結合課本中的例題,設計了基礎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三個層次,從三個不同的層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第一,基礎練習鞏固計算公式的運用,強調規范的書寫格式;第二,提高練習收集了身邊的實際內容,讓這節課所學的內容聯系生活,得到靈活運用;第三,綜合練習既聯系了前面所學的知識(已知圓周長,先求半徑,再求圓的面積),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每一道練習題的設置上,都有不同的目的性,注重每個練習的指導側重點。
但本節課的新課時間過長,使得練習不夠充分,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注意。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07-10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1-08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1篇)12-05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5篇12-05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5篇)12-05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4篇11-20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4篇)11-20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1篇12-05